CN107801250A - 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1250A
CN107801250A CN201710885443.7A CN201710885443A CN107801250A CN 107801250 A CN107801250 A CN 107801250A CN 201710885443 A CN201710885443 A CN 201710885443A CN 107801250 A CN107801250 A CN 107801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b
pucch
uci
resourc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54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骥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854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12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1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125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类型的PUCCH所需的第一PRB的数量;第一类型的PUCCH用于承载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UCI,第一PRB分布于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确定当前需分配第一类型的PUCCH的用户设备UE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通知UE其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分布在频带的上、下边界,从而,当使能跳频功能时,可以获得一定的频率分集增益,提高PUCCH对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抵抗能力,进而提高PUCCH的接收性能。

Description

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网络资源,满足更多使用场景和更高速率的应用需求,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已进入了第五代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的时代。5G是一种多技术融合的通信,通过技术的更迭和创新来满足广泛的数据、连接业务的需求。而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针对5G关键技术的研究也成为3GPP标准化工作中的重点。
其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中的物理上行控制信令至少应当能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ACK,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上报(可能还包括波束成形(beam forming)信息),以及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信息。对于新无线电(New Radio,NR)的上行控制信道,3GPP确定PUCCH至少会支持两种传输模式:一是短持续时间(short duration)传输,PUCCH的时域位置在一个时隙中最后传输的上行符号(symbol)上;二是长持续时间(long duration)传输,PUCCH的时域位置在多个上行符号上,以提升覆盖。
而在短持续时间的传输模式中,PUCCH的接收性能较低,因此,亟需一种方法提升PUCCH的接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当使能跳频功能时,获得一定的频率分集增益,从而提高PUCCH的接收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类型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需的第一物理资源块PRB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CCH用于承载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一PRB分布于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
确定当前需分配所述第一类型的PUCCH的用户设备UE所占的所述第一PRB的资源;
通知所述UE其所占的所述第一PRB的资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类型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需的第一物理资源块PRB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CCH用于承载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一PRB分布于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需分配所述第一类型的PUCCH的用户设备UE所占的所述第一PRB的资源;
通知单元,用于通知所述UE其所占的所述第一PRB的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需分配所述第一类型的PUCCH的UE的数量、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以及复用方式;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UE的数量、所述UE的UCI的比特数以及所述复用方式确定所述第一PRB的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的映射方式;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方式确定所述UE所占的所述第一PRB的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映射方式包括跳频方式、在两个符号间重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PRB包括相邻的第一符号及第二符号;若所述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的映射方式为所述跳频方式,则所述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所占的第一符号的资源块RB资源与所占的第二符号的RB资源分别位于频带的对称的两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PRB均匀分布于所述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还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将与所述第一PRB相邻的第二PRB分配给第二类型的PUCCH;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为承载长度超过2比特的UCI的PUCCH。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给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的PRB在所述频带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平均分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站还包括:
复用单元,用于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利用正交掩码使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对应的多个UE复用所述第二PRB。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PRB在时域上包含2个符号;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承载的UCI经过联合编码后分布在所述第二PRB的2个符号上。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终端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将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分布在频带的上、下边界,从而,当使能跳频功能时,可以获得一定的频率分集增益,提高PUCCH对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抵抗能力,进而提高PUCCH的接收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资源分配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资源分配的示意图;
图1D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站与UE交互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对PUCCH采用时域OCC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对PUCCH采用时域OCC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第一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第二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基站,具体可为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5G基站gNB(g-NodeB)、传输点(Trasmission Point,TRP),或者由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与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组成的基站设备。当LTE系统中的LTE eNB可以连接5G核心网(5G-Core,5G CN)时,LTE eNB也可以称为eLTE eNB。具体地,eLTE eNB是在LTE eNB基础上演进的LTE基站设备。除此之外,基站还可以是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其他具有与终端及核心网通信能力的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基站的类型不做特别限定。此外,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中的基站为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或者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系统中的基站为节点B(Node B)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PUCCH的传输模式为短持续时间(short duration)的情况,对于short duration PUCCH,目前确定至少支持两种符号长度:1符号的持续时间(1symbolduration)和2符号的持续时间(2symbol duration),表示在一个时隙中,PUCCH在时域占用1个符号或2个符号。以下针对PUCCH在时域占用2个符号的情况进行具体讨论。
请参阅图1A,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图1A所示,该资源分配方法可以由基站执行,且该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101、确定第一类型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需的第一物理资源块PRB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PRB分布于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属于第一类型的PUCCH承载的UCI的长度不超过2比特;相应地,属于第二类型的PUCCH承载的UCI的长度超过2比特。
其中,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固定会占用1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而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根据UCI的长度的不同其相应占用PRB的数量也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有M个第一类型的PUCCH,则在频带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共确定N个PRB作为第一PRB,之后将第一PRB分配给第一类型的PUCCH,其中,N小于等于M。
本发明实施例中,PRB仅表示频带资源的频域范围,并不用于作为时域范围的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PRB在频域上为12个子载波(subcarrier),且所占资源的时域范围用符号(symbol)表示。
举例来说,对于2symbol PUCCH,每个PUCCH在时域上都会占用2个symbol。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PRB不是指单独的一个物理资源块,而是对分配给第一类型的PUCCH的物理资源块的统称。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B,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资源分配的示意图。图1B中,为15个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分配PRB资源。如图1B中所示,每个PRB在时域上的长度为2symbol,图中标号为PUCCH_1PRB_0、PUCCH_1PRB_1、PUCCH_1PRB_2以及PUCCH_1PRB_3为分配给15个UE的4个PRB,其中,上述15个UE的PUCCH均属于第一类型的PUCCH,因此上述4个PRB均为上述第一PRB。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确定第一类型的PUCCH所需的第一PRB时,首先确定当前需分配第一类型PUCCH的UE的数量,每个UE的UCI的比特数以及每个UE的复用方式,从而根据这些信息确定第一PRB的总数量。
其中,上述复用方式是指UE是否采用时域正交掩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来复用PRB。假设原本1个UE的PUCCH独占2个PRB,则通过使能时域正交掩码功能2个PRB可以同时承载2个UE的PUCCH。其中,可以所有的UE都采用时域OCC,也可以部分UE采用时域OCC,或者所有用户都不采用时域OCC。
本发明实施例中,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固定会占用1个PRB,也就是只占用1个PRB,但由于采用了序列选择的方式,因此1个PRB上最多支持12个循环偏移(cyclicshift);对于UCI长度为1比特的PUCCH,会占用1个PRB上的2个循环偏移;对于UCI长度为2比特的PUCCH,会占用1个PRB上的4个循环偏移。继续以图1B为例,图1B所涉及的15个UE中,6个UE的UCI长度为1比特,9个UE的UCI长度为2比特,则共需要为上述15个UE分配:(6*2+9*4)/12=4个PRB。
102、确定当前需分配第一类型的PUCCH的用户设备UE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
其中,如图1B所示,频带下边界的起始索引值为0,频带上边界的最后一个索引值为为了将频带上、下边界的PRB分配给上述15个UE,可以将索引值分别为0、1、以及的PRB(即标号为PUCCH_1PRB_0、PUCCH_1PRB_1、PUCCH_1PRB_2以及PUCCH_1PRB_3的4个PRB)分配给上述15个UE。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第一PRB的数量之后,可以为当前需分配第一PUCCH的UE分配第一PRB的资源。其中,由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PRB具有两个符号,因此PUCCH在两个符号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其中,可以采用的映射方式包括:跳频方式和在两个符号间重复方式。
在两个符号间重复方式是指,一个符号长度的PUCCH在同一PRB的两个符号之间重复。跳频方式是指,一个PUCCH所占用的两个符号,可以分别分布在频带上、下边界的两个PRB中;换句话说,若PRB包括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所占的第一符号的资源块RB资源与所占的第二符号的RB资源分别位于频带的对称的两端。
举例来说,若该PUCCH在位于频带上边界的PRB占用PRB的第一符号,则在位于频带下边界的PRB占用PRB的第二符号,从而可以通过跳频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以下将针对跳频方式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地,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跳频:假设第一UE在symbol 1占用索引值为0的PRB,则在symbol 2占用索引值为的PRB;若第二UE在symbol1占用索引值为1的PRB,则在symbol 2占用索引值为的PRB。从而,一个PUCCH在前后2个symbol所占用的资源分别位于频谱资源的对称两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平均分布在频带的上、下边界。从而,当使用跳频(frequency hopping)功能时,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从而有效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提高PUCCH的接收性能。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时域正交掩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提升上行资源的用户复用能力。具体地,通过使不同的UE在2个符号(symbol)上乘以不同的正交序列的方式,可以使1个PRB同时承载的UE数量提升为原有的2倍。
103、通知UE其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到的UE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UE。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了UE所占的第一PRB资源之后,基站向UE发送指示信息以通知UE其所占的第一PRB资源,从而UE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向基站发送PUCCH。
104、将与第一PRB相邻的第二PRB分配给第二类型的PUCCH。
由步骤101之中的描述可知,属于第二类型的PUCCH承载的UCI的长度超过2比特。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与第一PRB相邻的第二PRB分配给第二类型的PUCCH。而与第一PRB的含义一致,第二PRB同样不是指单独的一个物理资源块,而是对分配给第二类型的PUCCH的物理资源块的统称。
具体地,在为多个UE分配第二PRB时,分配给每个第二类型的PUCCH的PRB在频带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平均分布。举例来说,第三UE和第四UE均需要分配2个PRB的资源,则为其中一个UE在频带的上、下边界紧挨第一PRB的位置各分配1个PRB,为其中另一个UE在靠近频带上、下边界处各分配1个PRB。从而,在无需进行跳频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一定的频率分集增益;而采用尽量平均的原则也是为了更大地提升频率分集增益的效果。
请参阅图1C,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资源分配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标号为PUCCH_1PRB_0、PUCCH_1PRB_1、PUCCH_1PRB_2以及PUCCH_1PRB_3的PRB为第一PRB,标号为PUCCH_2PRB_0和PUCCH_2PRB_1的PBR为第二PRB。假设第三UE的PUCCH承载的UCI的长度超过2比特,其占用2个PRB,并且标号为PUCCH_2PRB_0的PRB分配给了第三UE;由图1C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标号为PUCCH_2PRB_0的PRB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频带上、下边界紧挨第一PRB的位置。
进一步地,当某UE的PUCCH所需占用的PRB的个数为奇数时,则采用尽量平均的原则占用频带两端的PRB资源。例如,若某UE的PUCCH占用3个PRB资源,则可以将频带低端的2个PRB和高端的1个PRB分配给该UE的PUCCH;或者反之,将频带低端的1个PRB和高端的2个PRB分配给该UE的PUCCH;其中,频带的低端指的是PRB的索引值从0起始的那一端。
进一步地,若存在多个UE,其对应的PUCCH所需占用的PRB的个数为奇数时,可以综合考虑该多个UE,以使得其占用的PRB资源可以尽量平均地分布在频带两端。举例来说,若存在2个UE,其对应的PUCCH占用3个PRB资源,则可以将频带低端的2个PRB和高端的1个PRB分配给第一个UE;再将与刚刚分配的PRB资源紧邻的,频带低端的1个PRB和高端的2个PRB分配给第二个UE。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针对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也可以利用时域OCC功能提升用户复用能力。假设原本一个UE的PUCCH独占2个PRB,通过使能时域OCC功能,2个PRB可以同时承载2个UE的PUCCH,从而将用户复用能力提升一倍。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针对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可以使能联合编码(joint coding)功能,对UCI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比特承载在2个符号上,从而获得信道编码增益。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向UE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指示UE对UCI进行编码,之后将编码后的比特分布在PRB的2个符号上。
进一步地,上述时域OCC功能和联合编码功能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来进行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当前配置支持上行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同时传输时,将PUCCH所需的PRB资源分配完毕之后,可以利用频带中剩余的PRB进行UE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
除此之外,当不使用时域OCC、联合编码以及跳频时,在一个PRB中,2个符号内的PUCCH内容相同,即将1个符号长度的PUCCH在2个符号间重复(即上述映射方式中的:在两个符号间重复方式)。
请参阅图1D,图1D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站与UE交互的场景示意图。基站与UE可以组成一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应用LTE网络或5G网络。如图1D所示,用户设备UE通过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接入核心网络,通过与eNB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在5G系统中,基站还可以为5G基站gNB。
上述UE可为手机、智能终端、多媒体设备和流媒体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而上述eNB是LTE网络中UE和演进后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之间的桥梁,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有:无线资源管理、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头压缩及用户数据流加密、UE附着时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选择、路由用户面数据至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寻呼消息的组织和发送、广播消息的组织和发送、以移动性或调度为目的的测量及测量报告配置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NB根据UE的PUCCH承载的UCI的长度为其分配PRB资源,再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等高层信令将分配的PRB资源通知给UE,以使UE可以利用分配的上行资源传输PUCCH。
由此可见,利用图1A所描述的方法,将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分布在频带的上、下边界的第一PRB上,将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紧邻第一PRB分布,从而可以有效支持跳频、时域OCC以及联合编码功能的实现,进而提升PUCCH的接收性能和PUCCH的用户复用能力。
以下对PUCCH采用时域OCC、联合编码以及跳频功能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对PUCCH采用时域OCC的资源分配示意图。其中,所有PUCCH均可采用时域OCC功能来提升系统的用户复用能力。
举例来说,若具有如下UE需要分配PRB资源: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UE为15个,其中6个UE的UCI长度为1比特,9个UE的UCI长度为2比特;而在使能时域OCC的情况下,每个PRB的承载能力提升一倍,从而这15个UE共需要(6*2+9*4)/(12*2)=2个PRB。
除此之外,还有6个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UE,其中,有2个UE需要各占用3个PRB,若2个UE采用OCC的方式进行复用,则2个UE共占用3个PRB;剩余4个UE需要各占用4个PRB,在使能时域OCC的情况下,4个UE中每2个采用OCC的方式进行复用,则4个UE共占用8个PRB,相当于每2个UE占用4个PRB。
通过实施上述时域OCC获得的资源分配结果如图2所示。在图2中,标注为1RB表示该格子包括1个RB,标注为2RB表示该格子包括2个RB。其中,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15个UE占用的PRB为2个,分别为标号为PUCCH_1PRB_0以及标号为PUCCH_1PRB_1的PRB,由图2中可以看出,其占用的PRB位于频带的上、下边界;而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UE之中,原本需要各占用3个PRB的2个UE,在使能了时域OCC之后,共占用了3个PRB,在图2中为标号为PUCCH_3PRB_0的PRB,由图2可以看出,其占用的PRB紧邻标号为PUCCH_1PRB_0以及PUCCH_1PRB_1的PRB;最后,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UE之中,原本需要各占用4个PRB的4个UE,在使能了时域OCC之后,共占用了8个PRB,在图2中为标号为PUCCH_4PRB_0以及标号为PUCCH_4PRB_1的PRB。
除此之外,若当前配置支持上行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同时传输时,将PUCCH所需的PRB资源分配完毕之后,可以利用频带中剩余的PRB进行UE的PUSCH传输,即图2中所示出的,将频带中部的区域分配用于进行PUSCH的传输。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对PUCCH采用跳频或联合编码的资源分配示意图。其中,对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采用跳频传输方式,对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采用联合编码的传输方式,从而提升系统的PUCCH的接收解调性能。
举例来说,若具有如下UE需要分配PRB资源: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UE为15个,其中6个UE的UCI长度为1比特,9个UE的UCI长度为2比特,从而这15个UE共需要(6*2+9*4)/12=4个PRB。除此之外,还有3个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UE,其中2个UE需要各占用3个PRB,1个UE需要占用4个PRB。
对上述所有UE根据跳频或联合编码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获得的结果如图3所示。在图3中,标注为1RB表示该格子包括1个RB,标注为2RB表示该格子包括2个RB。其中,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15个UE占用的PRB为4个,分别为标号为PUCCH_1PRB_0、PUCCH_1PRB_1、PUCCH_1PRB_2以及PUCCH_1PRB_3的PRB,由图3中可以看出,其占用的PRB位于频带的上、下边界,并且由于使能了跳频功能,假设第一UE在symbol 1占用索引值为0的PRB,则在symbol2占用索引值为的PRB;若第二UE在symbol 1占用索引值为1的PRB,则在symbol 2占用索引值为的PRB。从而,一个PUCCH在前后2个symbol所占用的资源分别位于频谱资源的对称两端。
在图3中,标号为PUCCH_3PRB_0以及PUCCH_3PRB_1的PRB为需要占用3个PRB的两个UE所占用的PRB;而在图3中标号为PUCCH_4PRB_0的PRB为需要占用4个PRB的UE所占用的PRB。
与图2所描述的情况类似,若当前配置支持上行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同时传输时,将PUCCH所需的PRB资源分配完毕之后,可以利用频带中剩余的PRB进行UE的PUSCH传输,即图3中所示出的,将频带中部的区域分配用于进行PUSCH的传输。
请参阅图4A,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基站40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01、第二确定单元402、通知单元403、分配单元404以及复用单元405,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第一类型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需的第一物理资源块PRB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PRB分布于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属于第一类型的PUCCH承载的UCI的长度不超过2比特;相应地,属于第二类型的PUCCH承载的UCI的长度超过2比特。
其中,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固定会占用1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而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根据UCI的长度的不同其相应占用PRB的数量也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PRB仅表示频带资源的频域范围,并不用于作为时域范围的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PRB在频域上为12个子载波(subcarrier),且所占资源的时域范围用符号(symbol)表示。举例来说,对于2symbol PUCCH,每个PUCCH在时域上都会占用2个symbol。
请参阅图4B,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第一确定单元401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确定单元401,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4011,用于确定当前需分配第一类型的PUCCH的UE的数量、UE的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以及复用方式;
第二确定子单元4012,用于根据UE的数量、UE的UCI的比特数以及复用方式确定第一PRB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确定第一类型的PUCCH所需的第一PRB时,首先第一确定子单元4011确定当前需分配第一类型PUCCH的UE的数量,每个UE的UCI的比特数以及每个UE的复用方式,从而第二确定子单元4012根据这些信息确定第一PRB的总数量。
其中,上述复用方式是指UE是否采用时域正交掩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来复用PRB。假设原本1个UE的PUCCH独占2个PRB,则通过使能时域正交掩码功能2个PRB可以同时承载2个UE的PUCCH。其中,可以所有的UE都采用时域OCC,也可以部分UE采用时域OCC,或者所有用户都不采用时域OCC。
本发明实施例中,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固定会占用1个PRB,但由于采用了序列选择的方式,因此1个PRB上最多支持12个循环偏移(cyclic shift);对于UCI长度为1比特的PUCCH,会占用1个PRB上的2个循环偏移;对于UCI长度为2比特的PUCCH,会占用1个PRB上的4个循环偏移。继续以图1B为例,图1B所涉及的15个UE中,6个UE的UCI长度为1比特,9个UE的UCI长度为2比特,则共需要为上述15个UE分配:(6*2+9*4)/12=4个PRB。
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确定当前需分配第一类型的PUCCH的用户设备UE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第一PRB的数量之后,第二确定单元402可以为当前需分配第一PUCCH的UE分配第一PRB的资源。其中,由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PRB具有两个符号,因此PUCCH在两个符号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其中,可以采用的映射方式包括:跳频方式和在两个符号间重复方式。
请参阅图4C,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第二确定单元402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确定单元402,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4021,用于确定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的映射方式;
第四确定子单元4022,用于根据上述映射方式确定UE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
在两个符号间重复方式是指,一个符号长度的PUCCH在两个符号之间重复。跳频方式是指,一个PUCCH所占用的两个符号,可以分别分布在频带上、下边界的两个PRB中;换句话说,若PRB包括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所占的第一符号的资源块RB资源与所占的第二符号的RB资源分别位于频带的对称的两端。
举例来说,若该PUCCH在位于频带上边界的PRB占用PRB的第一符号,则在位于频带下边界的PRB占用PRB的第二符号,从而可以通过跳频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以下将针对跳频方式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地,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跳频:假设第一UE在symbol 1占用索引值为0的PRB,则在symbol 2占用索引值为的PRB;若第二UE在symbol1占用索引值为1的PRB,则在symbol 2占用索引值为的PRB。从而,一个PUCCH在前后2个symbol所占用的资源分别位于频谱资源的对称两端。
除此之外,可以将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平均分布在频带的上、下边界。从而,当使用跳频(frequency hopping)功能时,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从而有效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提高PUCCH的接收性能。
通知单元403,用于通知UE其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到的UE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UE。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了UE所占的第一PRB资源之后,通知单元403向UE发送指示信息以通知UE其所占的第一PRB资源,从而UE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向基站发送PUCCH。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站400还包括:
分配单元404,用于将与第一PRB相邻的第二PRB分配给第二类型的PUCCH;其中,第二类型的PUCCH为承载长度超过2比特的UCI的PUCCH。
具体地,在为多个UE分配第二PRB时,分配给每个第二类型的PUCCH的PRB在频带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平均分布。举例来说,第三UE和第四UE均需要分配2个PRB的资源,则为其中一个UE在频带的上、下边界紧挨第一PRB的位置各分配1个PRB,为其中另一个UE在靠近频带上、下边界处各分配1个PRB。从而,在无需进行跳频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一定的频率分集增益;而采用尽量平均的原则也是为了更大地提升频率分集增益的效果。
请参阅图1C,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资源分配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标号为PUCCH_1PRB_0、PUCCH_1PRB_1、PUCCH_1PRB_2以及PUCCH_1PRB_3的PRB为第一PRB,标号为PUCCH_2PRB_0和PUCCH_2PRB_1的PBR为第二PRB。假设第三UE的PUCCH承载的UCI的长度超过2比特,其占用2个PRB,并且标号为PUCCH_2PRB_0的PRB分配给了第三UE;由图1C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标号为PUCCH_2PRB_0的PRB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频带上、下边界紧挨第一PRB的位置。
进一步地,当某UE的PUCCH所需占用的PRB的个数为奇数时,则采用尽量平均的原则占用频带两端的PRB资源。例如,若某UE的PUCCH占用3个PRB资源,则可以将频带低端的2个PRB和高端的1个PRB分配给该UE的PUCCH;或者反之,将频带低端的1个PRB和高端的2个PRB分配给该UE的PUCCH;其中,频带的低端指的是PRB的索引值从0起始的那一端。
进一步地,若存在多个UE,其对应的PUCCH所需占用的PRB的个数为奇数时,可以综合考虑该多个UE,以使得其占用的PRB资源可以尽量平均地分布在频带两端。举例来说,若存在2个UE,其对应的PUCCH占用3个PRB资源,则可以将频带低端的2个PRB和高端的1个PRB分配给第一个UE;再将与刚刚分配的PRB资源紧邻的,频带低端的1个PRB和高端的2个PRB分配给第二个UE。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站400还包括:
复用单元405,用于第二类型的PUCCH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利用正交掩码使第二类型的PUCCH对应的多个UE复用第二PRB。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可以利用时域OCC功能提升用户复用能力。假设原本一个UE的PUCCH独占2个PRB,通过使能时域OCC功能,2个PRB可以同时承载2个UE的PUCCH,从而将用户复用能力提升一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PRB在时域上包含2个符号;第二类型的PUCCH承载的UCI经过联合编码后分布在第二PRB的2个符号上。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可以使能联合编码(jointcoding)功能,对UCI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比特承载在2个符号上,从而获得信道编码增益。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向UE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指示UE对UCI进行编码,之后将编码后的比特分布在PRB的2个符号上。
进一步地,上述时域OCC功能和联合编码功能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来进行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当前配置支持上行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同时传输时,将PUCCH所需的PRB资源分配完毕之后,可以利用频带中剩余的PRB进行UE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
由此可见,利用图4所描述的基站,将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分布在频带的上、下边界的第一PRB上,将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紧邻第一PRB分布,从而可以有效支持跳频、时域OCC以及联合编码功能的实现,进而提升PUCCH的接收性能和PUCCH的用户复用能力。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基站500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5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Unit,BBU)502。所述RRU 5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511和射频单元512。所述RRU 5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所述BBU 5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501与BBU 5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5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5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所述BBU 502还包括存储器521和处理器522。所述存储器521用以存储必要的消息和数据。所述处理器5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所述存储器521和处理器5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公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BBU 502中包含的处理器522可以调用存储器52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图1A所描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举例来说,处理器522可以调用存储器52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下所示的步骤:
确定第一类型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需的第一物理资源块PRB的数量;其中,第一类型的PUCCH用于承载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UCI,第一PRB分布于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
确定当前需分配第一类型的PUCCH的用户设备UE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
通知UE其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确定第一类型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需的第一物理资源块PRB的数量方面,处理器522可以调用存储器52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所示的步骤:
确定当前需分配第一类型的PUCCH的UE的数量、UE的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以及复用方式;
根据UE的数量、UE的UCI的比特数以及复用方式确定第一PRB的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确定当前需分配第一类型的PUCCH的用户设备UE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方面,处理器522可以调用存储器52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所示的步骤:
确定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的映射方式;
根据映射方式确定UE所占的第一PRB的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映射方式包括跳频方式、在两个符号间重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PRB包括相邻的第一符号及第二符号;若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的映射方式为跳频方式,则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所占的第一符号的资源块RB资源与所占的第二符号的RB资源分别位于频带的对称的两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PRB均匀分布于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522可以调用存储器52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还用于执行如下所示的步骤:
将与所述第一PRB相邻的第二PRB分配给第二类型的PUCCH;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为承载长度超过2比特的UCI的PUCCH。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分配给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的PRB在所述频带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平均分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522可以调用存储器52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还用于执行如下所示的步骤:
第二类型的PUCCH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利用正交掩码使第二类型的PUCCH对应的多个UE复用第二PRB。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PRB在时域上包含2个符号;第二类型的PUCCH承载的UCI经过联合编码后分布在第二PRB的2个符号上。
由此可见,利用图5所描述的基站,将UCI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PUCCH分布在频带的上、下边界的第一PRB上,将UCI长度超过2比特的PUCCH紧邻第一PRB分布,从而可以有效支持跳频、时域OCC以及联合编码功能的实现,进而提升PUCCH的接收性能和PUCCH的用户复用能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A所描述的资源分配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基站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基站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类型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需的第一物理资源块PRB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PUCCH用于承载长度不超过2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第一PRB分布于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
确定当前需分配所述第一类型的PUCCH的用户设备UE所占的所述第一PRB的资源;
通知所述UE其所占的所述第一PRB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类型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需的第一物理资源块PRB的数量,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需分配所述第一类型的PUCCH的UE的数量、所述UE的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比特数以及复用方式;
根据所述UE的数量、所述UE的UCI的比特数以及所述复用方式确定所述第一PRB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需分配所述第一类型的PUCCH的用户设备UE所占的所述第一PRB的资源,包括:
确定所述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的映射方式;
根据所述映射方式确定所述UE所占的所述第一PRB的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方式包括跳频方式、在两个符号间重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RB包括相邻的第一符号及第二符号;若所述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的映射方式为跳频方式,则所述UE的第一类型的PUCCH所占的第一符号的资源块RB资源与所占的第二符号的RB资源分别位于频带的对称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RB均匀分布于所述频带的上边界及下边界。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PRB相邻的第二PRB分配给第二类型的PUCCH;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为承载长度超过2比特的UCI的PUCC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配给每个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的PRB在所述频带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平均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利用正交掩码使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对应的多个UE复用所述第二PRB。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RB在时域上包含2个符号;所述第二类型的PUCCH承载的UCI经过联合编码后分布在所述第二PRB的2个符号上。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单元。
1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885443.7A 2017-09-26 2017-09-26 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ithdrawn CN1078012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5443.7A CN107801250A (zh) 2017-09-26 2017-09-26 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5443.7A CN107801250A (zh) 2017-09-26 2017-09-26 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1250A true CN107801250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5443.7A Withdrawn CN107801250A (zh) 2017-09-26 2017-09-26 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12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89381C1 (ru) * 2019-03-29 2023-02-02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US11974287B2 (en) 2019-03-29 2024-04-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89381C1 (ru) * 2019-03-29 2023-02-02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US11974287B2 (en) 2019-03-29 2024-04-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9970B2 (en)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094581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相关信令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06416117B (zh) 针对未授权长期演进网络的组载波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08347778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811107B (zh) 导频序列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EP3637821A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83293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JP698610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ダウンリンク信号受信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CN103747534B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US20150319742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s
CN110830224B (zh) 通信过程中获知资源单元数量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6664684A (zh) 用于d2d通信的d2d数据资源的决定方法和装置
CN109600845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网络设备以及通信设备
CN102781110B (zh) 具有跳频功能的资源位置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431909A (zh) 用户装置及基站
CN103096488B (zh) 多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03536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处理上行链路控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JP7027440B2 (ja) アップリンク伝送方法、装置、端末装置、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8923902A (zh) 上行探测信号的触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33007A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34997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CN102932925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资源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3533657B (zh) 在基于机器类通信的通信网中为用户设备配置带宽的方法
AU2016432636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CN104853438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通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