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9187A - 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9187A
CN107799187A CN201711037516.3A CN201711037516A CN107799187A CN 107799187 A CN107799187 A CN 107799187A CN 201711037516 A CN201711037516 A CN 201711037516A CN 107799187 A CN107799187 A CN 107799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ment
inerting
gas
hydrogen
prev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75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立凯
张琨
黄高峰
王佳赟
曹克美
芦苇
顾培文
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375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99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99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9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9/00Emergency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ctor, e.g. safety valves provided with pressure equalisation devices
    • G21C9/001Emergency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ctor, e.g. safety valves provided with pressure equalisation devices against explosions, e.g. blast shie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其包括利用安全壳惰化装置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或借用反应堆的系统和管线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在注入惰化气体之前,安全壳处于常规的环境条件,方便维护和检修。当注入惰化气体之后能够防止安全壳内出现氢气风险。该方法同时免去了维持安全壳长期惰化所需的配套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严重事故条件下,反应堆内的包壳材料将会与水蒸汽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氢气从主系统破口或安全阀进入安全壳,使得安全壳内的氢气浓度达到可燃、甚至爆炸限值,严重威胁安全壳的完整性。
对于大型反应堆而言,一般采用氢气点火器、氢气复合器等设备来消除事故下的氢气。对于小型反应堆或者沸水(BWR)堆而言,其安全壳的空间较为狭小,无法为氢气点火器、氢气复合器的布置提供充足的场地,因此,一般采用惰化的手段来控制氢气风险,惰化是指向安全壳内充入某种或多种性质稳定的气体(文中简称“惰化气体”),这些气体不会与安全壳内已有的气体发生反应,但会增加安全壳内气体总量,从而降低安全壳内氢气浓度,当氢气浓度低于可燃限值时,氢气将不再发生燃烧。
当前,已采用惰化措施的反应堆以沸水堆(BWR)为主。通过向安全壳内预充大量的氮气,来防止严重事故下氢气达到可燃限值。该措施虽然解决了安全壳氢气风险的问题,但也导致了BWR的可达能力受到限制。在惰化环境下,人员无法自由进出安全壳,需要经常检修的设备必须考虑特殊的布置要求。
然而,对于小型反应堆而言,其安全壳的空间相比于BWR更为狭小,完全照搬BWR的设计经验,将惰化气体预充入安全壳是存在困难的:1)与反应堆相关的设备大多布置在安全壳内(不可能有充分的空间布置在安全壳外),采用预充惰化气体的模式将导致无法检修;2)预充的惰化气体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出现泄漏,需要不断的补充,因而需要相关配套的设备,并且操作过程也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包括利用安全壳惰化装置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或借用反应堆的系统和管线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
优选地,所述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装置包括惰化气体贮存箱、手动阀、电动阀和截止阀;所述惰化气体贮存箱上设置所述手动阀、电动阀和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惰化气体贮存箱是一个承压设备,贮存有蓄压惰化气体,压力为3-15MPa,通过相应的管线能够非能动地在事故下向安全壳注入惰化气体。
优选地,所述反应堆的系统包括安全壳外气源、供气管线、压力容器卸压阀和专用卸压阀,所述压力容器卸压阀和专用卸压阀设置在所述供气管线上,所述供气管线与所述安全壳外气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全壳外气源设计压力在3-15MPa范围内,使得供气能力能够保证安全壳自由容积内达到惰化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在注入惰化气体之前,安全壳处于常规的环境条件,方便维护和检修。当注入惰化气体之后能够防止安全壳内出现氢气风险。该方法同时免去了维持安全壳长期惰化所需的配套装置。
2、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考虑到部分小型反应堆的功率较小、安全性较高、系统布置又非常紧凑,不设计具有气体蓄压补水功能的装置,故可以新增用于安全壳惰化的装置和管线;或考虑到可以利用反应堆已有的系统和管线进行充气,例如气体蓄压补水装置相关管道,以简化系统设计,降低成本,同时在必要时还可以利用蓄压气体作为惰化气体。
3、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中,利用安全壳惰化装置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仅在事故工况下向安全壳充入惰化气体;设计安全可靠,支持失电工况下运行。
4、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中,借用反应堆已有的系统和管线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经济性较好;仅在严重事故下使安全壳进入惰化状态,消除了安全壳长期惰化给运行带来的各种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装置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借用反应堆的系统和管线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的示意图。
其中:1—反应堆安全壳;2—惰化气体释放管道;3—单向截止阀;4—电动阀;5—手动旋拧阀;6—惰化气体贮存箱;7—安全阀;8—电动阀;12—蓄压注水箱;13—单向截止阀;14—电动阀;15—手动旋拧阀;16—惰化气体贮存箱;17—安全阀;18—电动阀;19—惰化专设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包括利用安全壳惰化装置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或借用反应堆的系统和管线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
方案1:
本发明的主体包括惰化气体贮存箱6、安全阀7以及相关的电动阀和手动阀。
当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时,燃料包壳开始升温,并与堆内的水蒸汽发生锆水反应,产生大量的氢气。氢气进入安全壳内可能导致氢气浓度达到甚至超过氢气燃爆限值,威胁安全壳的完整性。
本发明通过打开惰化气体贮存箱上的电动隔离阀4,非能动地向安全壳注入惰化气体,降低安全壳内的氢气浓度,防止安全壳氢气风险。对于电动隔离阀不可用的事故情形,本发明考虑了相应的缓解设计,即与电动阀并联一个手动旋拧阀,能够在失电工况下手动开启。
方案2:
小功率反应堆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注气惰化系统借用反应堆已有的系统和管线,由安全壳外气源、供气管线等组成,系统的整体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气源、供气管线、蓄压注射箱等均为反应堆已有的设计。
当预计事故将恶化至严重事故时,可以根据反应堆的一些关键参数(如出口温度、压力容器水位等)作为启动信号,打开供气管线上的阀门,启动气体注射。
管线的阻力和气源设计能够保证安全壳及时地进入惰化状态。根据安全壳压力、氢气浓度等判断惰化状态稳定后,关闭供气管线上的阀门。
通过上述惰化方法,借用小功率反应堆已有的管线和系统,可以有效消除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
本发明并不严格地局限于所述实例。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任意小功率反应堆(电功率小于300MW)的安全壳内氢气风险的控制均可使用上述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例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在注入惰化气体之前,安全壳处于常规的环境条件,方便维护和检修。当注入惰化气体之后能够防止安全壳内出现氢气风险。该方法同时免去了维持安全壳长期惰化所需的配套装置。
2、本实例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考虑到部分小型反应堆的功率较小、安全性较高、系统布置又非常紧凑,不设计具有气体蓄压补水功能的装置,故可以新增用于安全壳惰化的装置和管线;或考虑到可以利用反应堆已有的系统和管线进行充气,例如气体蓄压补水装置相关管道,以简化系统设计,降低成本,同时在必要时还可以利用蓄压气体作为惰化气体。
3、本实例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中,利用安全壳惰化装置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仅在事故工况下向安全壳充入惰化气体;设计安全可靠,支持失电工况下运行。
4、本实例提供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中,借用反应堆已有的系统和管线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经济性较好;仅在严重事故下使安全壳进入惰化状态,消除了安全壳长期惰化给运行带来的各种弊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安全壳惰化装置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或借用反应堆的系统和管线以防止安全壳内的氢气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装置包括惰化气体贮存箱、手动阀、电动阀和截止阀;所述惰化气体贮存箱上设置所述手动阀、电动阀和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化气体贮存箱是一个承压设备,贮存有蓄压惰化气体,压力为3-15MPa,通过相应的管线能够非能动地在事故下向安全壳注入惰化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的系统包括安全壳外气源、供气管线、压力容器卸压阀和专用卸压阀,所述压力容器卸压阀和专用卸压阀设置在所述供气管线上,所述供气管线与所述安全壳外气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外气源设计压力在3-15MPa范围内,使得供气能力能够保证安全壳自由容积内达到惰化状态。
CN201711037516.3A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Pending CN107799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7516.3A CN107799187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7516.3A CN107799187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9187A true CN107799187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7516.3A Pending CN107799187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991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59261A (zh) * 2023-01-28 2023-08-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预防泄漏氢气爆炸的惰化防护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3901A1 (de) * 1994-09-22 1996-03-28 Siemens Ag 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Einspeisung eines Inertisierungsgases in einen Behälter
CN1195419A (zh) * 1995-09-01 1998-10-07 西门子公司 核电厂内安全壳气氛惰性化与通风的设备和方法
CN102169731A (zh) * 2011-02-14 2011-08-3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快速卸压装置及卸压方法
CN104979020A (zh) * 2015-05-20 2015-10-1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小功率核反应堆安全壳氢气风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8219A (zh) * 2016-10-20 2017-01-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一种非能动消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3901A1 (de) * 1994-09-22 1996-03-28 Siemens Ag 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Einspeisung eines Inertisierungsgases in einen Behälter
CN1195419A (zh) * 1995-09-01 1998-10-07 西门子公司 核电厂内安全壳气氛惰性化与通风的设备和方法
CN102169731A (zh) * 2011-02-14 2011-08-3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快速卸压装置及卸压方法
CN104979020A (zh) * 2015-05-20 2015-10-1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小功率核反应堆安全壳氢气风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8219A (zh) * 2016-10-20 2017-01-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一种非能动消氢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涛,左国平: "《压水堆核电厂系统与设备》", 31 August 201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59261A (zh) * 2023-01-28 2023-08-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预防泄漏氢气爆炸的惰化防护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7739B (zh) 应对全厂断电和冷却剂流失事故(loca)的非能动高压安全注入箱系统
GB2523949A (en) High-pressure safe injection system for nuclear power stations
Wang et al.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I2S-LWR containment system
WO2015010399A1 (zh) 核电站堆腔注水系统及方法
CN102568624A (zh) 高温超临界核反应堆
Chun et al. Safety evaluation of small-break LOCA with various locations and sizes for SMART adopting fully passive safety system using MARS code
CN107799187A (zh) 一种利用安全壳惰化防止氢气风险的方法
CN103426484A (zh) 一种防止反应堆堆内熔融物熔损压力容器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这种方法的系统
CN113707348B (zh) 核电厂安全因素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Yanhua et al. Reactivity accident in a 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due to inadvertent withdrawal of control rod
Zhengy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50MW pebble-bed modular high 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in depressurized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s
Xu et al. Oxidation analyses of massive air ingress accident of HTR-PM
CA113677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ron addition to primary coolant of a water cooled nuclear reactor system
CN205900106U (zh) 一种非能动高位重力注水装置
Karam Application of a Graded Approach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al Reactor U-2 Experimental Loop Return to Service
CN219202771U (zh) 一种安全注入系统及核电系统
CN101718213B (zh) 汽轮机调节油系统以及汽轮机组
CN202258386U (zh)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堆的纳米材料控制棒
Leonard et al. A direct comparison of MELCOR 1.8. 3 and MAAP4 results for several PWR & BWR accident sequences
Rahim et al. Transient analysis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fluid into AP1000 reactor containment during DECL accident with several volumes modelling
Watanabe et al. Review of Fiv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s' Reports on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 Severe Accident Focusing on Accident Progression and Causes
CN114360752A (zh) 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安全壳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Yi et al. Preliminary Design of 1000MW Nuclear Reactor
CN104269193A (zh) 次临界能源包层事故缓解系统
Gumenyuk Corium cooling challenges for Ukrainian NP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