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7008A - 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7008A
CN107787008A CN201610723589.7A CN201610723589A CN107787008A CN 107787008 A CN107787008 A CN 107787008A CN 201610723589 A CN201610723589 A CN 201610723589A CN 107787008 A CN107787008 A CN 107787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microcell
saving
energy saving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35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7235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70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7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7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04W28/022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power availability o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微小区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节能条件时,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根据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从而,通过宏小区与微小区独立运行,既保证了二者协同工作的正常进行,又保证了二者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实现了对节能操作的统一部署和控制,使得各微小区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的进入或退出节能状态,提高了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得节能控制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更加合理和灵活的应用节能功能,解决了节能和性能、节能和业务之间的冲突和均衡问题。

Description

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LTE网络的迅猛发展,用户规模和业务量随之快速增长,而大量宏基站的部署也带来巨大的能耗,巨额的电费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的成本负担,功耗成本成为运营商最重要的运营支出费用之一,因此,节能减排的需求也逐步被各个运营商提到日程上来。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将采用宏小区与微小区重叠覆盖的异构网络结构,其中宏小区的宏基站保证基本覆盖以满足基本的语音数据业务需求。微小区放置在宏小区中,由微基站保证热点区域的覆盖,以满足大数据量业务的需求。在整个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的能耗占整个系统能耗比例最大,因此,可以通过基站的节能实现系统的节能。同时,运营商在考虑节能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节能所带来的新问题,如节能和性能之间如何均衡,节能和业务之间如何均衡,节能的同时如何保证用户体验等等。
由于系统在全天不同时段的通信业务量分布不均匀,业务低的时段称为闲时,业务高的时段称为忙时。在闲时,小区的通信负载较低,微基站的开启会带来不必要的能耗。因此,对于宏小区与微小区重叠覆盖的异构网络,目前常用的节能技术是在覆盖区的业务量低时,将目标微小区的所有用户切换到宏小区或相邻微小区,并关闭目标微小区,从而减小系统的能耗。
然而,现有的节能方案中,都是各个微小区各自为阵,各自进行节能控制,没有统一的部署和控制,导致整个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差,整个节能控制过程无序而低效,不能较好的均衡节能和性能以及节能和业务,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导致节能控制过程无序和低效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微小区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宏小区在其所在的跟踪区内选取微小区,根据选取的微小区配置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所述预置的微小区为所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中的微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宏小区周期性的向所述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微小区周期性的检测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当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
所述微小区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读取所述节能标识;当所述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判决满足所述节能条件;当所述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时,判决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微小区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包括:所述微小区获取业务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所述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业务状态信息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
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包括: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所述对应的节能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节能策略包括智能符号关断、MIMO自适应(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小基站关断、小区关断、动态时隙配比、特殊子帧调整、PSU智能关断、PA静态、半静态、动态调压、温控风扇、下行功率优化、基带板智能关断、极限载波等节能技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包括:
若当前正在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节能状态时,停止执行所述节能操作而退出所述节能状态;
若当前没有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非节能状态时,不做任何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微小区判断所述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配置单元,所述配置单元用于:
在所述宏小区所在的跟踪区内选取微小区,根据选取的微小区配置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所述预置的微小区为所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中的微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
周期性的向所述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判决单元,所述判决单元用于:周期性的检测所述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当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
所述判决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读取所述节能标识;当所述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判决所述微小区满足所述节能条件;当所述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时,判决所述微小区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判决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判决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微小区的业务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微小区是否满足所述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业务状态信息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所述对应的节能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若所述微小区当前正在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节能状态,则停止执行所述节能操作而退出所述节能状态;若所述微小区当前没有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非节能状态,则不做任何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通过宏小区与微小区独立运行,由宏小区统一下发控制指令,微小区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节能条件时则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则根据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使得各微小区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的进入或退出节能状态,既保证了二者协同工作的正常进行,又保证了二者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实现了对节能操作的统一部署和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得节能控制过程更加有序、高效和智能,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更加合理和灵活的应用节能功能,很好的解决了节能和性能、节能和业务之间的冲突和均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异构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一可选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第一控制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第二控制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提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具体的,宏小区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条件和/或时间条件来下发控制指令,所述事件条件即当发生特定的事件时,所述时间条件即当达到预设的时间时(如时间周期)。可选地,宏小区可以周期性的下发控制指令,具体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进一步地,宏小区在预设的节能时间段内(如闲时)周期性的向预置的微小区发生控制指令,从而通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定时的下发控制指令,针对性更强,并减小了能耗。
所述预置的微小区,即预先选取的微小区,可以根据需要筛选需要进行节能控制的微小区。可选地,宏小区在其所在的跟踪区(Tracking Area,TA)内选取微小区,根据选取的微小区配置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宏小区后续则向该候选节能小区列表中的所有或部分微小区统一下发控制指令。进一步地,当同一个跟踪区内有多个宏小区时,宏小区根据地理位置(如在本小区实际覆盖的地理区域内)选取微小区。
具体实施时,宏小区可以根据网管输入的信息来配置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或者,宏小区接收其所在的跟踪区内的微小区上报的是否具备节能能力的信息,将具备节能能力的微小区配置于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内。
举例而言,首先在一个跟踪区内选取一个或多个宏小区作为节能主控宏小区,然后在节能主控宏小区实际覆盖的地理区域内寻找支持节能的微小区,将该支持节能的微小区选取出来,配置候选节能小区列表。
如图2所示,宏小区A和B具有相同的跟踪区TA1,宏小区C的跟踪区为TA2,此时,宏小区A按照地理位置选择微小区a1、a2配置出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宏小区B选择微小区b1、b2配置出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宏小区C选择微小区c1、c2、c3、c4配置出候选节能小区列表。
进一步地,宏小区还配置节能时间段,在节能时间段内,宏小区会更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并周期性下发控制指令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中的微小区,通知其进入或退出节能状态,并更新节能时间段周期。可选地,宏小区通过私有信令向微小区下发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更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时,宏小区在其所在的跟踪区内或其实际覆盖的地理区域内寻找支持节能的微小区。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微小区,则选取出该合适的微小区更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如清空列表中原有的微小区,加入本次选取的微小区),等待到达节能时间段后下发控制指令;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微小区,则清空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此时即使到达节能时间段也不会下发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还可以为宏小区增设一节能主控模式,通过开启或退出节能主控模式来开启或关闭宏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当关闭宏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后,宏小区则停止下发控制指令,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启或关闭宏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S12、微小区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节能条件时,执行步骤S13;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执行步骤S14。
可选地,微小区在收到控制指令后,立即检测判断本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
可选地,微小区在收到控制指令后,立即读取节能标识。当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判决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时,判决本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其中,节能标识是微小区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条件和/或时间条件来更新的,所述事件条件即当发生特定的事件时,所述时间条件即当达到预设的时间时(如时间周期)。可选地,微小区可以周期性的更新节能标识,具体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进一步地,微小区在预设的节能时间段内(如闲时)周期性的更新节能标识,从而通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定时的更新,针对性更强,并减小了能耗。
例如,微小区周期性的检测本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从而,实现周期性的更新节能标识。
微小区更新节能标识与宏小区下发控制指令两个步骤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微小区检测判断本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的具体方法为:微小区获取本小区的业务状态信息,根据业务状态信息判断本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高优先级业务、高价值业务、VIP业务、静止类业务(无数据传输)、RRC连接数、承载数等业务属性信息,微小区获取业务状态信息后,对业务状态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构建业务模型,计算得出所有业务模型的详细数据,据此判断本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
例如,当业务状态信息显示有高优先级任务(或高价值任务)时,直接判断微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或者,进一步判断高优先级任务(或高价值任务)的数量是否超过阈值;当超过阈值时,判断本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当不超过阈值时,则判断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或者,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迁移用户;当不需要迁移用户时,判断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需要迁移用户时,进行用户迁移;当用户迁移成功时,判断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用户迁移失败时,判断本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
又如,当业务状态信息显示有VIP用户时,直接判断微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或者,进一步判断VIP用户的数量是否超过阈值;当超过阈值时,判断本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当不超过阈值时,则判断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或者,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迁移用户;当不需要迁移用户时,判断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需要迁移用户时,进行用户迁移;当用户迁移成功时,判断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用户迁移失败时,判断本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
此外,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其它方法来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判决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时,微小区还根据业务状态信息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具体的,微小区对业务状态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构建业务模型,根据业务模型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如根据业务模型中包含的业务属性及其数量,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后续微小区则执行该节能策略。节能技术有很多种,单是主流的节能技术初步统计就达20多种,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在逐步增加,举例而言,所述节能策略包括智能符号关断、MIMO自适应(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小基站关断、小区关断、动态时隙配比、特殊子帧调整、PSU智能关断、PA静态、半静态、动态调压、温控风扇、下行功率优化、基带板智能关断、极限载波等节能技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从而,可以根据微小区当前的实际情况(业务模型)执行合适的节能策略,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微小区a2内虽然只有一个用户,但是该用户为VIP用户,因此配置节能策略为关断符号;微小区c4内用户数少且无高优先级用户和业务,因此配置节能策略为关断载波;微小区b2内虽然均为普通用户,但负荷高,因此判决不满足节能条件。
S13、微小区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
当微小区判决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时,则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具体的,若当前正在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节能状态时,则继续保持节能状态;若当前没有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非节能状态(如正常运行状态)时,则执行节能操作,进入节能状态。
进一步地,当步骤S12中根据不同的业务状态信息配置了不同的节能策略时,则执行与当前的业务状态信息相对应的节能策略。例如,执行关闭小区(即关闭该微小区)、关断符号、关断载波、关断通道等节能操作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S14、微小区根据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
当微小区判决本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时,则根据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具体的,若当前正在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节能状态时,则停止执行节能操作,退出节能状态,恢复进入节能状态之前的状态(如正常运行状态);若当前没有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非节能状态时,则不做任何处理,保持非节能状态(如正常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还可以为微小区增设一节能受控模式,通过开启或退出节能受控模式来开启或关闭微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当关闭微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后,如果微小区当前正处于节能状态,则立即退出节能状态,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启或关闭微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同一跟踪区内的宏小区和微小区分别开启节能主控模式和节能受控模式后,宏小区负责节能微小区的选择与控制,微小区负责本小区的业务模型建立与节能状态的确认(即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同一跟踪区内有多个宏小区时,宏小区按照实际覆盖的地理区域控制本区域内的微小区。微小区在节能时间段内根据本小区内的业务状态信息构建各自的业务模型,并根据业务模型选择不同的节能方法,配置相应的节能策略,当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则执行对应的节能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宏小区在节能时间段内,根据策略周期性下发控制指令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中的微小区,保证节能协同工作正常进行。无论是宏小区还是微小区,均在节能时间段内周期性独立运行,两者在协同工作的同时彼此间也互不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通过宏小区与微小区独立运行,由宏小区统一下发控制指令,微小区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节能条件时则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则根据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使得各微小区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的进入或退出节能状态,实现了对节能操作的统一部署和控制,既保证了二者协同工作的正常进行,又保证了二者彼此之间互不干扰,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得节能控制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极大的提升了节能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起到了节能和性能、节能和业务之间均衡的效果,在保证业务体验的同时体现了节能效果,降低了不适当节能引发的风险,进一步的提高了节能效率等等。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LTE多层网的智能节能技术,尤其是在异构网络场景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从用户业务角度出发,通过业务模型来智能的选择和控制节能微小区,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同时,更加合理和灵活的应用节能功能,很好的解决了节能和性能、节能和业务之间的冲突和均衡问题。
实施例二
参见图3,提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0和第二控制模块20,第一控制模块10和第二控制模块20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布局。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10设置于宏小区,每一宏小区具有一第一控制模块10;第二控制模块20设置于微小区,每一微小区具有一第二控制模块20。每一宏小区(第一控制模块10)对应至少一个微小区(第二控制模块20),每一微小区(第二控制模块20)只对应一个宏小区(第一控制模块1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10和第二控制模块20也可以独立设置,每一第一控制模块10控制至少一个宏小区,每一第二控制模块20控制至少一个微小区。每一宏小区(第一控制模块10)对应至少一个微小区(第二控制模块20),每一微小区(第二控制模块20)只对应一个宏小区(第一控制模块10)。
第一控制模块10:用于控制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控制模块10包括配置单元11和发送单元12,配置单元11用于预置需要发送控制指令的微小区,发送单元12用于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发送单元12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条件和/或时间条件来下发控制指令,所述事件条件即当发生特定的事件时,所述时间条件即当达到预设的时间时(如时间周期)。可选地,发送单元12可以周期性的下发控制指令,具体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进一步地,发送单元12在预设的节能时间段内(如闲时)周期性的向预置的微小区发生控制指令,从而通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定时的下发控制指令,针对性更强,并减小了能耗。可选地,发送单元12通过私有信令向微小区下发控制指令。
所述预置的微小区,即配置单元11预先选取的微小区,配置单元11可以根据需要筛选需要进行节能控制的微小区。可选地,配置单元11在宏小区所在的跟踪区内选取微小区,根据选取的微小区配置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发送单元12后续则向该候选节能小区列表中的所有或部分微小区统一下发控制指令。进一步地,当同一个跟踪区内有多个宏小区时,配置单元11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如在本小区实际覆盖的地理区域内)选取微小区。
具体实施时,配置单元11可以根据网管输入的信息来配置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或者,配置单元11接收宏小区所在的跟踪区内的微小区上报的是否具备节能能力的信息,将具备节能能力的微小区配置于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内。
进一步地,配置单元11还配置节能时间段,在节能时间段内,配置单元11会更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并周期性下发控制指令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中的微小区,通知其进入或退出节能状态,并更新节能时间段周期。
可选地,在更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时,配置单元11在宏小区所在的跟踪区内或其实际覆盖的地理区域内寻找支持节能的微小区。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微小区,则选取出该合适的微小区更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如清空列表中原有的微小区,加入本次选取的微小区),等待到达节能时间段后由发送单元12下发控制指令;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微小区,则清空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此时即使到达节能时间段发送单元12也不会下发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配置单元11还可以为宏小区增设一节能主控模式,通过开启或退出节能主控模式来开启或关闭宏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当关闭宏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后,发送单元12则停止下发控制指令,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启或关闭宏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第二控制模块20:用于控制微小区判断其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节能条件时,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根据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
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二控制模块20包括判决单元21和处理单元22,其中:
判决单元21:用于检测判断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
可选地,当微小区收到控制指令后,判决单元21立即检测判断该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
可选地,当微小区收到控制指令后,判决单元21立即读取节能标识。当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判决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时,判决本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其中,节能标识是判决单元21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条件和/或时间条件来不断更新的,所述事件条件即当发生特定的事件时,所述时间条件即当达到预设的时间时(如时间周期)。可选地,判决单元21可以周期性的更新节能标识,具体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进一步地,判决单元21在预设的节能时间段内(如闲时)周期性的更新节能标识,从而通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定时的更新,针对性更强,并减小了能耗。
例如,判决单元21周期性的检测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从而,实现周期性的更新节能标识。
判决单元21检测判断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的具体方法为:判决单元21获取微小区的业务状态信息,根据业务状态信息判断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高优先级业务、高价值业务、VIP业务、静止类业务(无数据传输)、RRC连接数、承载数等业务属性信息,判决单元21获取业务状态信息后,对业务状态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构建业务模型,计算得出所有业务模型的详细数据,据此判断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
例如,当业务状态信息显示有高优先级任务(或高价值任务)时,判决单元21直接判断不满足节能条件,或者,进一步判断高优先级任务(或高价值任务)的数量是否超过阈值;当超过阈值时,判断微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当不超过阈值时,则判断微小区满足节能条件,或者,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迁移用户;当不需要迁移用户时,判断微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需要迁移用户时,进行用户迁移;当用户迁移成功时,判断微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用户迁移失败时,判断微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
又如,当业务状态信息显示有VIP用户时,判决单元21直接判断微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或者,进一步判断VIP用户的数量是否超过阈值;当超过阈值时,判断微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当不超过阈值时,则判断微小区满足节能条件,或者,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迁移用户;当不需要迁移用户时,判断微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需要迁移用户时,进行用户迁移;当用户迁移成功时,判断微小区满足节能条件;当用户迁移失败时,判断微小区不满足节能条件。
此外,判决单元21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其它方法来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判决本小区满足节能条件时,判决单元21还根据业务状态信息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具体的,判决单元21对业务状态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构建业务模型,根据业务模型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如根据业务模型中包含的业务属性及其数量,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节能技术有很多种,单是主流的节能技术初步统计就达20多种,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在逐步增加,举例而言,所述节能策略包括智能符号关断、MIMO自适应(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小基站关断、小区关断、动态时隙配比、特殊子帧调整、PSU智能关断、PA静态、半静态、动态调压、温控风扇、下行功率优化、基带板智能关断、极限载波等节能技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从而,可以根据微小区当前的实际情况(业务模型)执行合适的节能策略,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微小区a2内虽然只有一个用户,但是该用户为VIP用户,因此判决单元21配置节能策略为关断符号;而微小区c4内用户数少且无高优先级用户和业务,因此判决单元21配置节能策略为关断载波;微小区b2内虽然均为普通用户,但负荷高,因此判决单元21判决不满足节能条件。
处理单元22:用于当满足节能条件时,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根据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
具体的,当满足节能条件时,若当前正在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节能状态,处理单元22则继续保持节能状态;若当前没有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非节能状态(如正常运行状态),处理单元22则执行节能操作,进入节能状态。
进一步地,当判决单元21根据不同的业务状态信息配置了不同的节能策略时,处理单元22则执行与当前的业务状态信息相对应的节能策略。例如,执行关闭小区(即关闭该微小区)、关断符号、关断载波、关断通道等节能操作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若当前正在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节能状态,处理单元22则停止执行节能操作,退出节能状态,恢复进入节能状态之前的状态(如正常运行状态);若当前没有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非节能状态,处理单元22则不做任何处理,保持非节能状态(如正常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单元22还可以为微小区增设一节能受控模式,通过开启或退出节能受控模式来开启或关闭微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当关闭微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后,如果微小区当前正处于节能状态,处理单元22则立即退出节能状态,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启或关闭微小区的节能控制功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20作为受控模块,通过独立构建微小区的业务模型,进入等待第一控制模块10的控制指令的状态,在未收到第一控制模块10的控制指令时,不做处理;第一控制模块10作为主控模块,通过策略控制和选择,下发控制指令到第二控制模块20,触发微小区的节能功能,使满足节能条件的微小区进入节能状态,以及不满足节能条件的微小区退出节能状态;一个第一控制模块10可以向多个第二控制模块20下发控制指令,但是一个第二控制模块20只能归属于一个第一控制模块10;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协作完成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0和第二控制模块20分别控制宏小区和微小区独立运行,由宏小区统一下发控制指令,微小区判断自身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节能条件时则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节能条件时则根据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使得各微小区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的进入或退出节能状态,实现了对节能操作的统一部署和控制,既保证了二者协同工作的正常进行,又保证了二者彼此之间互不干扰,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得节能控制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极大的提升了节能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微小区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宏小区在其所在的跟踪区内选取微小区,根据选取的微小区配置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所述预置的微小区为所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中的微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宏小区周期性的向所述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微小区周期性的检测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当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
所述微小区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读取所述节能标识;当所述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判决满足所述节能条件;当所述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时,判决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小区判断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包括:所述微小区获取业务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所述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业务状态信息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
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包括: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所述对应的节能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包括:
若当前正在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节能状态时,停止执行所述节能操作而退出所述节能状态;
若当前没有执行节能操作而处于非节能状态时,不做任何处理。
7.一种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宏小区向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微小区判断所述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节能操作;当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不予执行节能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配置单元,所述配置单元用于:
在所述宏小区所在的跟踪区内选取微小区,根据选取的微小区配置候选节能小区列表,所述预置的微小区为所述候选节能小区列表中的微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
周期性的向所述预置的微小区发送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判决单元,所述判决单元用于:周期性的检测所述微小区是否满足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当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置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
所述判决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读取所述节能标识;当所述节能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判决所述微小区满足所述节能条件;当所述节能标识为第二标识时,判决所述微小区不满足所述节能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判决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判决单元用于:
获取所述微小区的业务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微小区是否满足所述节能条件;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业务状态信息配置对应的节能策略;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满足所述节能条件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所述对应的节能策略。
CN201610723589.7A 2016-08-25 2016-08-25 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7787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3589.7A CN107787008A (zh) 2016-08-25 2016-08-25 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3589.7A CN107787008A (zh) 2016-08-25 2016-08-25 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7008A true CN107787008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38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3589.7A Pending CN107787008A (zh) 2016-08-25 2016-08-25 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70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7463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指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91415A (zh) * 2021-11-17 2022-01-04 西藏先锋绿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节能小区快速筛选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7463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指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91415A (zh) * 2021-11-17 2022-01-04 西藏先锋绿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节能小区快速筛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udzisz et al. Dynamic resource provisioning for energy efficiency i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A survey and an outlook
JP520350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ノードを制御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196580B (zh) 一种动态配置tdd基站上下行子帧比例的方法
US8781517B2 (en) Method for cell sleep/wakeu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arrier power
CN104469830B (zh) 异构网络多基站节能管理方法
CN104272857A (zh) 智能选择无线技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13554A (zh) 一种基于异构蜂窝无线网络的节能方法及其实现结构
Bousia et al.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for switching off base stations in multi-operator environments
Alnoman et al. Computing-aware base station sleeping mechanism in H-CRAN-cloud-edge networks
CN104812035B (zh) 一种自适应控制基站节能的方法
CN102014410A (zh) 通信控制装置
CN101977403A (zh) 中继系统中均衡优先的微小区节能方法
CN103118371B (zh) 载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843412A (zh) 通信网络中的节能
CN103369639A (zh) 一种基站控制方法及设备、系统
Zhang et al. Dynamic load adjustments for small cells in heterogeneous ultra-dense networks
CN105578579A (zh) 基于业务流量预测的蜂窝网基站和中继站联合休眠调度方法
El Amine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delay-constrained energy-aware small cells with multi-sleeping control
Sharma et al. Energy saving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 via transfer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policy
US2011024486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energy saving control of bs
CN107787008A (zh) 异构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792737A (zh) 一种基站节能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92537B (zh) 一种5g中继网络节能方法及系统
CN106792812A (zh) 一种基于业务负载量评估的LTE‑Hi小小区开关控制方法
You et al. A novel cell zooming strategy towards energy efficient based on load balancing in random heterogeneou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