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6516A - 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6516A
CN107786516A CN201610767635.3A CN201610767635A CN107786516A CN 107786516 A CN107786516 A CN 107786516A CN 201610767635 A CN201610767635 A CN 201610767635A CN 107786516 A CN107786516 A CN 107786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wifi
default
information
lis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676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6516B (zh
Inventor
李颖
骆水军
高洪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676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6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6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6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该方法包括:若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打卡请求,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记录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移动打卡,并能够防止代打卡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卡方式主要是卡钟打卡,而卡钟打卡在人员较多的工作场所存在需排队等候打卡、及等候时间长的缺点,且对于经常有外出需求的工作者如到指定地点执警的警察或在较远的地方推广的业务员存在打卡困难的问题。此外,一些卡钟打卡的方式存在代打卡的现象,造成考勤管理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能够实现移动打卡,并能够防止代打卡现象。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打卡方法,该方法包括:若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打卡请求,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记录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打卡请求,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并判断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记录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来确定打卡的位置,并通过判断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一致来识别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用户身份,从而实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功能,并能够防止代打卡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打卡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02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步骤S103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打卡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图5中判断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图5中判断单元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打卡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或平板电脑等终端中。如图所示,该移动打卡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5。
S101,若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打卡请求,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
具体地,该打卡请求可以是终端当前用户主动发起的请求或者是伴随着应用程序的打开操作而自动产生的。由于该打卡请求来自于终端,而用户持有该终端,因此可通过获取终端当前的位置确定终端当前用户的位置。由于终端内的WIFI列表跟随终端所在位置进行更新,且WIFI列表中会显示该终端当前位置附近的多个WIFI热点,因此可以通过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来获取终端当前的位置。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终端内置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来获取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此处不作限定。
S102,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
具体地,预设的WIFI列表存储于服务器中,且该预设的WIFI列表是根据指定地点附近固定出现的WIFI热点来进行设定的。其中,该指定地点可以是一个单位或企业的固定办公场所、商场员工的销售场所、或者警察的外出执警地点等,该固定出现的WIFI热点可以单位或者企业内自己布设的无线网络,也可以是其他单位或企业内的固定出现的WIFI热点,此处不作限定。
为了确定终端当前用户的位置即移动打卡的位置,需要判断步骤S102中获取的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
参照图2,是步骤S102的子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步骤S102包括步骤S201~S205。
S201,将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进行比对。
具体地,由于WIFI热点的名称通常是用户自行设定的,而在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是以各自的名称进行显示,为了防止终端中当前的WIFI热点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只是名称相同,但实质并不是同一个WIFI热点的情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比较每一个WIFI热点对应的MAC地址来确认是否为同一个WIFI热点。MAC(Media Access Control或者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被称为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地址。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MAC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IP地址,且MAC地址是网卡决定的固定地址。因此,该MAC地址是用于标识WIFI热点的身份,即每一个WIFI热点与其对应的MAC地址一一对应。因此,可通过将当前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进行比对来判断是否为同一个WIFI热点。
S202,从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提取具有相同MAC地址的WIFI热点以形成目标WIFI列表。
具体地,若终端当前用户在打卡地点附近区域,则终端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将会有部分相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提取具有相同MAC地址的WIFI热点以形成目标WIFI列表,从而将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相同的WIFI热点以及不同的WIFI热点进行分离。
S203,检测所述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是否达到预设数量。
具体地,为了提高通过WIFI列表来确定终端当前位置的准确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中通过设置预设数量如3个或5个的WIFI热点,并通过检测步骤S202中获取的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是否达到预设数量来判断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数量优选为统计在指点地点如办公地点或执警地点等内的固定出现WIFI热点数量进行针对性设置。
S204,若达到所述预设数量,判定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相匹配。
具体地,步骤S203检测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是否达到预设数量之后,若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达到了预设数量,说明终端当前用户的位置在服务器中设置的指定位置或指定位置附近,则判定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相匹配。
S205,若没有达到所述预设数量,判定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不匹配。
具体地,步骤S203检测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是否达到预设数量之后,若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没有达到预设数量,说明终端当前用户的位置不在服务器中设置的指定位置或指定位置附近,则判定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不匹配。举例说明,如终端当前用户在距离公司较远的地方通过移动终端发送了发卡请求,服务器根据该打卡请求获取终端当前的WIFI列表,并判断该终端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由于终端当前用户的位置距离公司有一段距离,因此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的数量不能达到预设数量,因此判定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不匹配,从而保证终端当前用户必须到在指定地点或指定地点附近才能进行移动打卡。
S103,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具体地,根据步骤S102判断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相匹配之后,即确定了终端当前用户的位置,为了进一步限定终端当前用户在当前位置附近进行打卡及防止出现代打卡现象,还需要在获取WIFI列表之后的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该生物特征信息用于标识终端当前用户,如该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声纹信息、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等用于标识终端当前用户的特征信息。
参照图3,是步骤S103的子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步骤S103包括步骤S301~S305。
S301,计算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的时间与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记录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中的时间T1以及记录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时间T2,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ΔT=|T2-T1|。
S302,比较所述时间差与所述预设时间的大小。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比较步骤S301中的时间差与预设时间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该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时的统计数据进行设置。
S303,若所述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则判定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则说明服务器在获取终端当前的WIFI列表之后的预设时间内采集到了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即当确定了终端当前用户的位置在指定地点附近之后,通过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可进一步保证该当前用户在该指点地点附近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从而防止出现该当前用户验证了当前位置之后出现撤离或远离当前位置的情形。
S304,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所述预设时间,判定没有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间,则说明服务器没有在获取终端当前的WIFI列表之后的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即当确定了终端当前用户的位置在指定地点附近之后,该当前用户可能出现撤离当前地址或者在指定地点附近但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移动终端输入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没有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则本次移动打卡失败。在一些其他实施例方式,服务器可以返回终端如“打卡失败”或“OK”的提示,以便于终端当前用户进行第二次打卡。
S104,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具体地,为了防止出现代打卡现象,在步骤S103判断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之后,还需要判断该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以实现对终端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需要说明的是,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是指纹信息则对该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进行验证,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是人脸信息则对该人脸信息中的人脸特征进行验证,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声纹信息则对该声纹信息中的声纹特征进行验证。由于指纹验证、人脸验证、及声纹验证的方法已经公开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获取到验证技术,故此处不再赘述。
S105,若一致,记录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
具体地,若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一致,则说明是终端当前用户是该预设生物特征信息的提供者,即确认是用户本人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的打卡操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通过终端当前的WIFI列表验证了终端当前用户的位置,以及通过生物特征信息验证了终端当前用户的身份之后,需要记录该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以便进行后续考勤统计管理。其中,记录的打卡信息可以包括打卡时间、用户账号、终端当前的WIFI列表等,此处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并判断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记录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来确定打卡的位置,并通过判断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一致来识别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用户身份,从而实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功能,并能够防止代打卡现象。
参见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打卡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401~S407。
S401,若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打卡请求,根据预设账户信息校验所述账户信息。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打卡请求包括账户信息、及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账户信息可包括终端当前用户在终端输入的账号、及登录密码,账号可以是单位或企业为员工配置的工号等,以便在移动终端打卡之后在服务器中对应该账号进行针对性记录相应的打卡信息。终端的标识信息可包括终端型号、设备标识等。
为了进一步确保该移动打卡操作是账号信息的指定人员实施的,在服务器中预先针对不同的用户账号存储有预设账户信息,若终端当前用户在终端输入的账号、及登录密码均正确,则验证通过,若账号、或登录密码任何一个出现错误,则验证失败。
S402,若验证通过,根据预设绑定关系判断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账户信息是否相关联。
具体地,预设绑定关系存储在服务器中,用于标识终端与账户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根据预设账户信息校验账户信息的结果为一致即验证通过,根据预设绑定关系判断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账户信息是否相关联来确定该终端与终端当前用户输入的账户信息之间的关系。若相关联,则表明该账户信息的对应的用户是在其绑定的终端上进行移动打卡操作的。举例说明,如员工A1拥有手机B1,员工A2拥有手机B2,员工A1账户信息及手机B1的终端信息已经绑定并存储在服务器中,员工A2账户信息及手机B2的终端信息也已经绑定并存储在服务器中。若终端当前用户为A1,其在手机B1上输入了自己的账户信息,并通过打卡请求将员工A1的账户信息和手机B1终端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上,这时服务器将根据员工A1的账户信息与手机B1的终端信息之间的预设绑定关系来判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账户信息相关联。可以理解地,若终端当前用户为A1,在手机B1上输入了员工A2的账户信息,并通过打卡请求将A2的账户信息和手机B1终端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上,这时服务器将根据预设绑定关系判定终端B1的标识信息与员工A2账户信息不关联,从而达到一人对应其自身的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目的。
S403,若相关联,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
S404,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
S405,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S406,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S407,若一致,记录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
步骤S403~S407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校验账户信息以及判断账户信息与终端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来确定账户信息与终端设备的一对一对应关系,从而实现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进行打卡的目的,判断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来确定打卡的位置,并通过判断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一致来识别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用户身份,从而实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功能,并能够防止代打卡现象。
参照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框图。如图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50包括获取单元51、判断单元52、及记录单元53。
获取单元51,用于若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打卡请求,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
判断单元52,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记录单元53,用于记录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
进一步地,参照图6,是判断单元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判断单元52包括比对单元521、提取单元522、检测单元523、及裁定单元524。
比对单元521,用于将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进行比对。
提取单元522,用于从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提取具有相同MAC地址的WIFI热点以形成目标WIFI列表。
检测单元523,用于检测所述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是否达到预设数量。
裁定单元524,用于若达到所述预设数量,则裁定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相匹配,以及若没有达到所述预设数量,则裁定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不匹配。
进一步地,参照图7,是判断单元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判断单元52包括计算单元525、比较单元526、及判定单元527。
计算单元525,用于计算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的时间与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比较单元526,用于比较所述时间差与所述预设时间的大小。
判定单元527,用于若所述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则判定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所述预设时间,判定没有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一步地,该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人脸信息、或声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单元51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并通过判断单元52判断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判断单元52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该判断单元52判断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通过记录单元53记录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来确定打卡的位置,并通过判断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一致来识别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用户身份,从而实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功能,并能够防止代打卡现象。
参照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框图。如图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60包括校验单元61、判断单元62、获取单元63、及记录单元64。
校验单元61,用于根据预设账户信息校验所述账户信息。
判断单元62,用于若验证通过,根据预设绑定关系判断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账户信息是否相关联。
获取单元63,用于若相关联,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
所述判断单元62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则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则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记录单元64,用于记录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校验单元61校验账户信息以及通过判断单元62判断账户信息与终端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来确定账户信息与终端设备的一对一对应关系,从而实现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进行打卡的目的,通过判断单元62判断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来确定打卡的位置,并通过判断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一致来识别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用户身份,从而实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移动打卡的功能,并能够防止代打卡现象。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服务器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服务器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为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发明的包含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打卡请求,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
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
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若一致,记录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卡请求包括账户信息、及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账户信息校验所述账户信息;
若验证通过,根据预设绑定关系判断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账户信息是否相关联;
若相关联,执行所述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具体包括:
计算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的时间与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比较所述时间差与所述预设时间的大小;
若所述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则判定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所述预设时间,则判定没有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人脸信息、或声纹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具体包括:
将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进行比对;
从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提取具有相同MAC地址的WIFI热点以形成目标WIFI列表;
检测所述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是否达到预设数量;
若达到所述预设数量,则裁定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相匹配;
若没有达到所述预设数量,则裁定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不匹配。
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打卡请求,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若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打卡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卡请求包括账户信息、及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还包括校验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账户信息校验所述账户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若验证通过,根据预设绑定关系判断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账户信息是否相关联;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若相关联,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
8.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获取终端中当前的WIFI列表的时间与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时间差与所述预设时间的大小;
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则判定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以及若所述时间差大于所述预设时间,则判定没有在预设时间内采集到所述终端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9.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人脸信息、或声纹信息。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还包括: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MAC地址进行比对;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中提取具有相同MAC地址的WIFI热点以形成目标WIFI列表;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目标WIFI列表中的WIFI热点是否达到预设数量;
裁定单元,用于若达到所述预设数量,则裁定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相匹配,以及若没有达到所述预设数量,则裁定所述当前的WIFI列表与预设的WIFI列表不匹配。
CN201610767635.3A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 Active CN107786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7635.3A CN107786516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7635.3A CN107786516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516A true CN107786516A (zh) 2018-03-09
CN107786516B CN107786516B (zh) 2020-07-21

Family

ID=61449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67635.3A Active CN107786516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651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067A (zh) * 2018-08-17 2019-05-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打卡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69520A (zh) * 2019-03-16 2019-07-30 平安城市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终端、后台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509165A (zh) * 2020-11-27 2021-03-16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防作弊考勤方法和系统
CN113473476A (zh) * 2021-09-02 2021-10-01 北京交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打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61639A1 (en) * 2007-12-07 2009-06-25 Mattias Ostergr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proximity to a wlan for a uma/gan compati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023304A (zh) * 2014-04-29 2015-11-04 高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05427397A (zh) * 2015-10-30 2016-03-23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打卡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5869349A (zh) * 2016-04-26 2016-08-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监护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61639A1 (en) * 2007-12-07 2009-06-25 Mattias Ostergr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proximity to a wlan for a uma/gan compati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023304A (zh) * 2014-04-29 2015-11-04 高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05427397A (zh) * 2015-10-30 2016-03-23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打卡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5869349A (zh) * 2016-04-26 2016-08-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监护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067A (zh) * 2018-08-17 2019-05-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打卡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69520A (zh) * 2019-03-16 2019-07-30 平安城市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终端、后台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509165A (zh) * 2020-11-27 2021-03-16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防作弊考勤方法和系统
CN113473476A (zh) * 2021-09-02 2021-10-01 北京交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打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516B (zh) 202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9016B2 (en) Sign-in method and system
CN107786516A (zh) 一种移动打卡方法及服务器
US897158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rding and transferring motor vehicle information
CN105184881A (zh)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05205625A (zh) 一种员工考勤方法及系统
JP2017524173A5 (zh)
WO2019062620A1 (zh) 考勤方法、装置以及考勤设备
CN107967569A (zh) 一种优化现场稽查任务执行效果的方法
WO201506233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king secure online payments
CN109711129A (zh) 基于声纹识别的登录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26208A (zh) 基于WiFi信号的手机考勤系统
CN109754482A (zh) 自动打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36286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14708A (zh) 基于位置信息的app打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42190A (zh) 排队时间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Yang et al. An automated student attendance tracking system based on voiceprint and location
CN104778392A (zh) 基于生物识别的授权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12330834A (zh) 一种主动选择考勤事件的考勤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763106A2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with GPS location validation
CN108805512B (zh) 一种考勤信息记录方法及其设备、系统
CN107294981B (zh) 一种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CN108460854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的考勤打卡方法及系统
EP372297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generate a token
CN113570093A (zh) 基于ai和rpa的信息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190295065A1 (en) Affiliated store labeling method, affiliated store labeling device, and affiliated store labeling system for wireless lan fingerpr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