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6445A - 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6445A
CN107786445A CN201610794623.XA CN201610794623A CN107786445A CN 107786445 A CN107786445 A CN 107786445A CN 201610794623 A CN201610794623 A CN 201610794623A CN 107786445 A CN107786445 A CN 107786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flow
traffic
tunnel traffic
sub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46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946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6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6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4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包括:采集SDN设备IP物理链路流量和隧道流量;对采集到的流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流量数据,判断所述物理链路流量和所述隧道流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当满足旁路条件时,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采用本发明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时,可以自动采集并统计IP物理链路以及隧道的流量信息,并在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时,自动把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从IP层bypass到光层。本发明使用简单,在IP+光网络混合部署的组网架构下,大大提高了优化网络流量的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SDN(Soft Defined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的MPLS(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隧道流量从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间互连协议)层自动bypass(旁路)到光层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IP+光网络混合部署满足了IP业务高速率、大带宽等一些传输要求,一般情况下,IP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带宽远远小于光设备之间链路带宽。在传统的网络组织架构中,IP网络和光网络分别部署自己独立的NMS(NETWORK MANAGEMENT STYTEM,网络管理系统),即使在SDN组织架构中,IP SDN控制器和光SDN控制器也是分开部署,分别管理各自的专有网络,如图1所示。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时发现,在现有技术的这种组网架构下,IP SDN控制器和光SDN控制器之间没有通信,不能知晓对方网络情况。当IP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带宽利用率过大,流量超过安全阈值,网络维护人员想使得IP流量bypass到光层路径,只能依赖于IP网络和光网络维护人员分工操作部署,这大大增加了网络维护、优化的难度和成本,对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IP+光网络混合部署的组网架构下,网络维护和优化的难度和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包括:
采集SDN设备IP物理链路流量和隧道流量;
对采集到的流量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的流量数据,判断所述物理链路流量和所述隧道流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
当满足旁路条件时,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
进一步,所述对采集到的流量进行统计的过程包括:
统计IP物理链路/隧道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峰值利用率,和/或
统计IP物理链路/隧道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利用率,和/或
统计隧道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总流量数据。
进一步,所述根据统计的流量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包括:
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的连续多条IP物理链路;
当存在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时,查找经过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的隧道;
判断所述隧道是否匹配预先设定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进一步,所述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包括:
所述IP物理链路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峰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或所述IP物理链路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
进一步,所述隧道匹配预先设定的隧道条件包括:
所述隧道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峰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或
所述隧道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或
所述隧道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总流量最大。
进一步,所述隧道匹配预先设定的流量条件包括: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exp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dscp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ipp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外层vlan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outer-8021p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vni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
进一步,所述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的过程包括:
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
如果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则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述光层路径;
如果不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创建一条从所述头节点到尾节点的光层路径,再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创建的光层路径。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设定旁路条件,具体包括:
指定监控的IP物理链路段的头节点和尾节点;
设定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的类型和阈值;
设定要调整的隧道需要匹配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进一步,在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之后,还包括:记录并呈现隧道流量旁路的执行结果的具体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流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SDN设备IP物理链路流量和隧道流量;
流量数据统计单元,与所述流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对采集到的流量进行统计;
旁路条件判断单元,与所述流量数据统计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统计的流量数据,判断所述物理链路流量和所述隧道流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
旁路单元,与所述旁路条件判断单元连接,用于当满足旁路条件时,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
进一步,所述旁路条件判断单元包括:
IP物理链路查找子单元,用于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的连续多条IP物理链路;
隧道查找子单元,与所述IP物理链路查找子单元连接,用于当存在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时,查找经过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的隧道;
隧道匹配子单元,与所述隧道查找子单元连接,用于判断所述隧道是否匹配预先设定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进一步,所述旁路单元包括:
光层路径查找子单元,用于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
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与所述光层路径查找子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述光层路径。
进一步,所述旁路单元还包括:
光层路径创建子单元,与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连接,用于创建一条从所述头节点到尾节点的光层路径;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创建的光层路径。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旁路条件设定单元,用于预先设定旁路条件;所述旁路条件设定单元包括:
头尾节点指定子单元,用于指定监控的IP物理链路段的头节点和尾节点;
带宽利用率设定子单元,用于设定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的类型和阈值;
隧道匹配条件设定子单元,用于设定要调整的隧道需要匹配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信息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并呈现隧道流量旁路的执行结果的具体信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发明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时,可以自动采集并统计IP物理链路以及隧道的流量信息,并在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时,自动把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从IP层bypass到光层。本发明使用简单,在IP+光网络混合部署的组网架构下,大大提高了优化网络流量的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IP+光网络混合部署的组网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IP+光网络混合部署的组网架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一种IP+光网络混合部署的组网架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一种隧道流量从IP层bypass到光层的模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IP+光网络混合部署的组网架构下,网络维护和优化的难度和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预先设定旁路条件。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以下设定:指定监控的IP物理链路段的头节点和尾节点;设定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的类型和阈值;设定要调整的隧道需要匹配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本实施例中网络维护人员将该设定的信息存储在自定义的bypass模板中。
步骤s202,采集SDN设备IP物理链路流量和隧道流量。
步骤s203,对采集到的流量进行统计。本实施例中,其过程包括:统计IP物理链路/隧道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峰值利用率,和/或统计IP物理链路/隧道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利用率,和/或统计隧道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总流量数据。例如统计以下信息:(1)统计IP物理链路/隧道带宽最近一小时的峰值利用率;(2)统计IP物理链路/隧道带宽最近一小时的平均值利用率;(3)统计IP物理链路/隧道带宽最近一天的平均值利用率;(4)统计隧道每小时的总流量数据;(5)统计隧道每天的总流量数据;(6)统计其他粒度的数据。
步骤s204,根据统计的流量数据,判断所述物理链路流量和所述隧道流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本实施例中,首先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的连续多条IP物理链路(大于等于2条);然后当存在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时,查找经过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的隧道;最后判断所述隧道是否匹配预先设定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如果是,则满足所述旁路条件。
其中,所述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包括但不限于:所述IP物理链路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峰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或所述IP物理链路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所述隧道匹配预先设定的隧道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所述隧道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峰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或所述隧道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或所述隧道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总流量最大。所述隧道匹配预先设定的流量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exp(exp是mpls垫片中的一个字段)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差分服务编码点)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ipp(IP Precedence,IP报文优先级)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外层vla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outer-802.1p(外层802.1p)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vni(VXLAN Network Identifier,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虚拟可扩展局域网)网络标识)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例如,模板中定义的是:经过此条隧道的流量的exp=2或者dscp范围为1-8,那么调整此流量的路径到光层。
步骤s205,当满足旁路条件时,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本实施例中,首先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如果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则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述光层路径;如果不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创建一条从所述头节点到尾节点的光层路径,再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创建的光层路径。在旁路时,如果模板定义的是隧道的匹配条件,那么会把经过此条隧道的所有流量bypass到光层;如果模板定义的是流量的匹配条件,那么会把匹配的流量bypass到光层。
步骤s206,记录并呈现隧道流量旁路的执行结果的具体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采集SDN网络设备IP物理链路的流量和隧道流量,并按照各个粒度进行统计,然后与网络维护人员自定义的bypass策略模板进行比较计算,当出现某两个节点之间,连续几段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都达到模板定义的阈值,以及经过此条路径的隧道的流量也达到模板定义的条件,则自动触发对此隧道流量进行bypass到光层。如果光层没有可用路径VTE Link,则自动创建一条光层路径。调整之后,记录隧道流量调整事件并推送到规划工具APP便于维护人员进行记录与查看。使用该方案进行IP物理链路的流量优化,只要维护人员自定义bypass策略模板,在模板中指定监控的IP物理链路段的头尾节点以及IP链路的带宽利用率阈值以及要调整的隧道流量的匹配条件,其他操作交于协同SDN控制器自动计算完成。整个流程及其简单,大大降低了优化网络流量的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流量采集单元31、流量数据统计单元32、旁路条件判断单元33、旁路单元34、信息记录单元35和旁路条件设定单元36。其中,流量采集单元31与流量数据统计单元32连接,旁路条件判断单元33分别与流量数据统计单元32、旁路单元34和旁路条件设定单元36连接,旁路单元34和信息记录单元35连接。
流量采集单元31用于采集SDN设备IP物理链路流量和隧道流量;流量数据统计单元32用于对采集到的流量进行统计;旁路条件判断单元33用于根据统计的流量数据,判断所述物理链路流量和所述隧道流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旁路单元34用于当满足旁路条件时,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信息记录单元35用于记录并呈现隧道流量旁路的执行结果的具体信息;旁路条件设定单元36用于预先设定旁路条件。
旁路条件判断单元33包括IP物理链路查找子单元331、隧道查找子单元332和隧道匹配子单元333。其中隧道查找子单元332分别与IP物理链路查找子单元331和隧道匹配子单元333连接。IP物理链路查找子单元331用于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的连续多条IP物理链路;隧道查找子单元332用于当存在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时,查找经过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的隧道;隧道匹配子单元333用于判断所述隧道是否匹配预先设定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旁路单元34包括光层路径查找子单元341、光层路径创建子单元342和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343。其中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343分别与光层路径查找子单元341和光层路径创建子单元342连接。
光层路径查找子单元341用于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343用于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述光层路径;光层路径创建子单元342用于创建一条从所述头节点到尾节点的光层路径;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343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创建的光层路径。
旁路条件设定单元36包括头尾节点指定子单元361、带宽利用率设定子单元362和隧道匹配条件设定子单元363。头尾节点指定子单元361用于指定监控的IP物理链路段的头节点和尾节点;带宽利用率设定子单元362用于设定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的类型和阈值;隧道匹配条件设定子单元363用于设定要调整的隧道需要匹配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现时,在IP+光融合的SDN网络组织架构中,部署一个协同SDN控制器,包含IP SDN控制器和光SDN控制器的功能,能协同管理IP设备和光设备。协同控制器通过Netconf或者其他协议和SDN网络设备互通,包含IP设备和光设备,如图4所示。网络维护人员通过本发明的规划工具APP,只需要自定义bypass策略模板,协同SDN控制器会根据模板定义的方案,把符合自定义条件的MPLS TE隧道所有流量从IP层自动bypass到光层,或者把MPLS TE隧道承载的部分业务流量bypass到光层。
参照图4,本发明中的SDN网络与传统的网络相比,基于SDN网络的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只存在转发面(数据面)的逻辑,主要是根据控制器的逻辑完成转发,通过Netconf协议(或者其他协议)实现与本发明所述的协同SDN控制器互通,本发明中的SDN网络还包含光设备。本发明中的协同SDN控制器通过Netconf协议(或者其他协议)实现与SDN网络设备互通。协同SDN控制器负责采集SDN网络设备的IP链路流量和隧道流量,并管理维护网络维护人员自定义的隧道流量bypass策略模板,根据采集到的IP链路的流量以及模版定义的节点和阈值信息,进行计算,找出满足条件的隧道,然后把隧道中满足模板定义的条件的流量自动bypass到光层路径。Bypass的结果,将通过websocket方式(或者其他方式)推送到本发明所述的规划工具APP。协同SDN控制器的PCE(PATH CAlculate element,路径计算单元)模块还需要实现IP设备和光设备之间的路径计算。本发明中的规划工具APP基于WEB实现,通过应用层协议(例如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传递)接口等)调用协同SDN控制器提供的接口,来下发网络维护人员自定义的隧道流量bypass策略模板,并且主动接收控制器推送的事件记录以及隧道路径变更等信息,实时呈现。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流量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流量采集功能,对外提供采集到的SDN网络设备流量信息。本发明所述的SDN控制器系统通过判断采集到的IP物理链路流量阈值是否达到网络维护人员自定义的bypass策略模板中指定的阈值,所需要的流量信息可以由其他流量采集系统提供,该系统具有网络的流量数据,因此该系统是可选的。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IP+光网络混合部署的组网架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每两个互联的IP设备以及光设备之间都可能有多个相同的IP设备和光设备。本实施例采集并统计所有IP物理链路的流量,包含M-A,A-B,B-C,C-D,D-N,B-E,E-F,F-C。本实施例根据模板的定义,查找出从A-D的路径,如果A-D之间的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都达到了模板定义的阈值,则继续查找经过此条路径的隧道,如果此条隧道的带宽利用率/流量也达到了模板定义的条件或者经过此条隧道的流量和模板定义的QoS参数相匹配,则触发调整此条隧道路径或者隧道上匹配的流量从A-D的路径bypass到A-D之间的光层路径上去,其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在进行旁路之前,首先网络维护人员通过规划工具APP创建隧道流量从IP层bypass到光层的模板。模板格式如图7所示,模板可以定义IP物理链路的头节点、IP物理链路的尾节点、IP物理链路利用率的统计周期、IP物理链路的利用率高阈值以及匹配隧道或流量的条件。然后创建采集所有IP物理链路以及隧道的流量采集任务,原始采集粒度为5分钟、15分钟或者其他时间,按照模板中定义的各种统计周期进行统计。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模板查找出从IP物理链路头节点到尾节点的所有IP物理链路路径。
(2)针对统计的IP物理链路的流量数据进行校验,如果从头节点到尾节点,连续几段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达到模板定义的阈值,则进一步查找TE-LSP路径经过这几段链路的隧道信息,如果隧道的带宽利用率或者流量,也达到模板定义的条件,则触发此条隧道的流量bypass到光层。例如模板定义了IP物理链路的头尾节点为节点A和节点D,统计所有IP物理链路的流量,当发现A-B B-C C-D之间,连续三段的IP物理链路最近一个小时的带宽利用率的峰值达到了模板中定义的IP物理链路带宽利用率的高阈值,那么进一步查找经过A-B B-C C-D的隧道信息,对于查找到的隧道,根据统计的流量和模板中定义的条件进行匹配,如果有符合条件的隧道或者流量,则把此隧道A-D之间的流量路径调整到光层,如果模板定义的是匹配隧道,那么把此条隧道路径bypass到光层,表示此条隧道的所有流量都bypass到光层,如果模板定义的是匹配的流量,那么就是把此条隧道承载的满足匹配条件的流量自动bypass到光层。
(3)Bypass流量调整模块接收到流量数据计算模块的指令,把隧道的流量自动bypass到A-D之间的光层路径,如果A-D之间的光层没有可用路径,则PCE算路模块自动计算并创建出一条可用的光层路径,然后再把隧道流量bypass到此条路径,流程图如图6所示。
(4)记录上述bypass事件的具体信息,并推送到规划工具APP进行记录与展示,以便于网络维护人员查看。网络维护人员可以根据此条事件记录,查看隧道路径调整前后的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简单,定制性强,网络维护人员只需要维护简单的bypass策略模板,系统自动采集并统计IP物理链路以及隧道流量信息,当模板中指定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连续几段(大于等于2段)的IP物理链路达到模板定义的流量阈值,且同时经过这几段IP物理链路的TE隧道的流量也达到了模板定义的条件,那么协同SDN控制器会自动把满足条件的流量从IP层bypass到光层,并记录和呈现bypass事件执行结果的具体信息。本发明使用简单,大大减少了运营商优化网络流量的难度和成本。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时,可以自动采集并统计IP物理链路以及隧道的流量信息,并在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时,自动把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从IP层bypass到光层。本发明使用简单,在IP+光网络混合部署的组网架构下,大大提高了优化网络流量的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软件定义网络SDN设备网络间互连协议IP物理链路流量和隧道流量;
对采集到的流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流量数据,判断所述物理链路流量和所述隧道流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
当满足旁路条件时,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采集到的流量进行统计的过程包括:
统计IP物理链路/隧道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峰值利用率,和/或
统计IP物理链路/隧道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利用率,和/或
统计隧道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总流量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统计的流量数据,判断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包括:
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的连续多条IP物理链路;
当存在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时,查找经过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的隧道;
判断所述隧道是否匹配预先设定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包括:
所述IP物理链路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峰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或所述IP物理链路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匹配预先设定的隧道条件包括:
所述隧道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峰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或
所述隧道的带宽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值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或所述隧道在预先设定时间内的总流量最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匹配预先设定的流量条件包括: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exp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差分服务编码点dscp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网络间互连协议报文优先级ipp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外层虚拟专用网vlan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外层802.1p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和/或
经过所述隧道的流量的虚拟可扩展局域网网络标识vni值与预先设定的值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的过程包括:
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
如果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则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述光层路径;
如果不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创建一条从所述头节点到尾节点的光层路径,再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创建的光层路径。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设定旁路条件,具体包括:
指定监控的IP物理链路段的头节点和尾节点;
设定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的类型和阈值;
设定要调整的隧道需要匹配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之后,还包括:记录并呈现隧道流量旁路的执行结果的具体信息。
10.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流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SDN设备IP物理链路流量和隧道流量;
流量数据统计单元,与所述流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对采集到的流量进行统计;
旁路条件判断单元,与所述流量数据统计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统计的流量数据,判断所述物理链路流量和所述隧道流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旁路条件;
旁路单元,与所述旁路条件判断单元连接,用于当满足旁路条件时,将符合条件的隧道流量旁路到光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条件判断单元包括:
IP物理链路查找子单元,用于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带宽利用率达到预先设定阈值的连续多条IP物理链路;
隧道查找子单元,与所述IP物理链路查找子单元连接,用于当存在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时,查找经过所述多条IP物理链路的隧道;
隧道匹配子单元,与所述隧道查找子单元连接,用于判断所述隧道是否匹配预先设定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单元包括:
光层路径查找子单元,用于判断在头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可用的光层路径;
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与所述光层路径查找子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述光层路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单元还包括:
光层路径创建子单元,与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连接,用于创建一条从所述头节点到尾节点的光层路径;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子单元将所述隧道流量调整到所创建的光层路径。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旁路条件设定单元,用于预先设定旁路条件;所述旁路条件设定单元包括:
头尾节点指定子单元,用于指定监控的IP物理链路段的头节点和尾节点;
带宽利用率设定子单元,用于设定IP物理链路的带宽利用率的类型和阈值;
隧道匹配条件设定子单元,用于设定要调整的隧道需要匹配的隧道条件或流量条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隧道流量的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信息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并呈现隧道流量旁路的执行结果的具体信息。
CN201610794623.X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7786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4623.XA CN107786445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4623.XA CN107786445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445A true CN107786445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5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4623.XA Pending CN107786445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644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3091A (zh) * 2018-10-19 202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47367A (zh) * 2019-12-27 2020-05-1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ip-光网络路由协同方法及装置
CN114063868A (zh) * 2021-11-18 2022-02-18 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ai拖拽建模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574A (zh) * 2007-12-14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部署方法和网络系统以及ip节点
CN101616054A (zh) * 2008-06-27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旁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及路由器
CN102761478A (zh) * 2012-05-17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3812778A (zh) * 2014-02-21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表项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US20140328163A1 (en) * 2013-05-06 2014-11-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idspan re-optimization of traffic engineered label switched paths
CN104521188A (zh) * 2013-06-28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光旁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574A (zh) * 2007-12-14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部署方法和网络系统以及ip节点
CN101616054A (zh) * 2008-06-27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旁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及路由器
CN102761478A (zh) * 2012-05-17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US20140328163A1 (en) * 2013-05-06 2014-11-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idspan re-optimization of traffic engineered label switched paths
CN104521188A (zh) * 2013-06-28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光旁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12778A (zh) * 2014-02-21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表项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3091A (zh) * 2018-10-19 202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的创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47367A (zh) * 2019-12-27 2020-05-1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ip-光网络路由协同方法及装置
CN111147367B (zh) * 2019-12-27 2021-12-17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ip-光网络路由协同方法及装置
CN114063868A (zh) * 2021-11-18 2022-02-18 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ai拖拽建模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9499B (zh) 一种移动potn传输网隧道快速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5357068B (zh) 一种面向应用QoS保障的OpenFlow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A2980834C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multi-lay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3812930B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60100B (zh) 一种基于sdn技术的网络流量编排系统和方法
US2023012546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optical network services including capacity mining and scheduling
CN106789707B (zh) 一种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全局业务动态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411766A (zh) 基于sdn的流量调度系统及方法
EP3176987B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618677B (zh) 一种网络流量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6716938A (zh) 分组网络上的低抖动业务调度
CN103916634B (zh) 一种基于openflow控制的视频点播方法
CN104780056B (zh) 一种网络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2882722B (zh) Ptn/ipran端到端业务数据快速创建方法
CN104426801B (zh) 一种ptn网络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7786445A (zh) 一种隧道流量的旁路方法和装置
US20090185569A1 (en) Composite Transport Functions
CN103746874B (zh) 用于网际协议流性能监控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45918A (zh) 软件定义频谱灵活光网络能耗优化方法及其系统
CN107769982A (zh) Ptn网络带宽的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2123089B (zh) 隧道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2480377B (zh) 聚合链路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024934B (zh) 一种实时流量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1988682B (zh)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20303780A1 (en) Technique for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3

Address after: 518057 five floor, block A, ZTE communication tower,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ZT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 68, Bauhinia Road, Ningnan street,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