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4338A - 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4338A
CN107784338A CN201710069766.9A CN201710069766A CN107784338A CN 107784338 A CN107784338 A CN 107784338A CN 201710069766 A CN201710069766 A CN 201710069766A CN 107784338 A CN107784338 A CN 107784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electronic record
quick response
response code
do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97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庆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Medical and Healthcare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Medical and Healthcar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Medical and Healthcare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Medical and Healthcar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697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43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4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4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2Social work or social welfare, e.g. community support activities or counsell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云平台获取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获取所述电子档案对应的路径,利用所述路径生成所述电子档案的二维码;当患者就医时,获取所述二维码,并展示所述二维码,以使得医疗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通过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的医疗信息。采用本方法为患者提供方便并且对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Description

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患者的就诊信息和保健信息等医疗信息大多只能在同一医疗机构内部共享,如果患者去其他医疗机构就医时,医生想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只能查看其随身携带的病例本和纸质检查结果。而病历本中记录的内容有限,而且病历本用完之后需要更换。纸质检查结果通常都是零散的文件,不便随身携带并且容易破损。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也导致患者的医疗信息未能得到有效管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为患者提供方便并且对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应用于患者终端,所述患者终端与云平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登录云平台,在云平台创建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所述电子档案包括医疗信息;
获取所述电子档案对应的路径,利用所述路径生成所述电子档案的二维码;
当患者就医时,获取所述二维码,并展示所述二维码,以使得医疗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通过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的医疗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患者就医时,获取医生标识;
输入所述医生标识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以使得医生终端利用所述医生标识对应的查看权限获取来获取所述电子档案,若超过所述查看期限,则所述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病症查询对应的医生标识;
获取所述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发送至所述医生标识对应的远程终端,以使得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二维码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并且根据所述电子档案和病症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应用于医疗终端,所述医疗终端与云平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患者标识;
扫描患者标识对应患者终端所展示的二维码;
获取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所述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所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所述电子档案包括患者的医疗信息;
根据所述医疗信息和患者当前病症输出当前检查单;
获取所述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以及诊断结果,将所述患者当前病症、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作为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患者终端设置的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
所述获取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所述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所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步骤包括:通过所述查看权限获取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所述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所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若超过所述查看期限,则所述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参与会诊的医生标识;
将所述电子档案发送给多个医生标识所对应的会诊终端,以使得会诊终端根据所述电子档案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一种医疗信息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登录模块,用于登录云平台;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云平台获取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获取所述电子档案对应的路径;
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路径生成所述电子档案的二维码;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患者就医时,获取所述二维码;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二维码,以使得医疗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通过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的医疗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患者就医时,获取医生标识;
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所述医生标识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以使得医生终端利用所述医生标识对应的查看权限获取来获取所述电子档案,若超过所述查看期限,则所述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病症查询对应的医生标识;获取所述二维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二维码发送至所述医生标识对应的远程终端,以使得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二维码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并且根据所述电子档案和病症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一种医疗信息管理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标识;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患者标识对应患者终端所展示的二维码;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所述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所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所述电子档案包括患者的医疗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医疗信息和患者当前病症输出当前检查单;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以及诊断结果,将所述患者当前病症、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作为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上述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云平台将医疗信息存储在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电子档案中可以存储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信息。患者终端可以为电子档案生成二维码,二维码中存储了电子档案在云平台的路径。当患者再次就医时,患者终端展示该二维码。医生利用医疗终端扫描该二维码,由此可以根据二维码中存储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到患者的医疗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就医时不需要患者随身携带病历本和检查结果等,医生通过医疗终端在云平台直接获取到患者的医疗信息。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方便,通过云平台存储医疗信息,也可以对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医疗信息管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医疗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医疗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患者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医疗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医疗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患者终端102通过网络与云平台104连接。医疗终端106通过网络与云平台104连接。患者终端102采集医疗信息,将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104。患者终端102在云平台104创建电子档案。云平台104将患者终端102上传的医疗信息存储在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电子档案在云平台104具有对应的路径。电子档案创建成功后,患者终端102获取电子档案的路径,并利用该路径生成电子档案的二维码。当患者就医时,患者终端102向医生展示该二维码。医生通过医生终端106扫描该二维码,获取到二维码中存储的电子档案的路径,根据该路径在云平台104下载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就医时不需要患者随身携带病历本和检查结果等,医生通过医疗终端在云平台直接获取到患者的医疗信息。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方便,通过云平台存储医疗信息,也可以对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以应用于图1中的患者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患者终端与云平台连接,云平台创建有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202,登录云平台后,在云平台获取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患者终端上安装了应用程序。患者利用该应用程序在云平台进行注册,注册信息中包括患者标识以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患者利用患者终端在云平台注册成功之后,可以在云平台创建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患者可以利用患者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将病例、检查结果以及保健信息等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可以将其接收到的医疗信息存储至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中。云平台中可以存储多个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进一步的,电子档案中存储的医疗信息除了可以是患者终端上传的,还可以是患者每次就医结束后,医疗终端获取患者标识对应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的,云平台将医疗信息存入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中。
步骤204,获取电子档案对应的路径,利用路径生成电子档案的二维码。
步骤206,当患者就医时,获取二维码,并展示二维码,以使得医疗终端扫描二维码,通过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的医疗信息。
电子档案在云平台具有对应的路径。电子档案创建成功后,患者终端获取电子档案的路径,并利用该路径生成电子档案的二维码。患者终端保存该二维码。
当患者就医时,患者终端可以从本地获取已存储的二维码,向医生展示该二维码。医生通过医生终端扫描该二维码,获取到二维码中存储的电子档案的路径,根据该路径在云平台下载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得到患者的医疗信息。进一步的,电子档案中还可以是空的,未存储患者的医疗信息。当医生通过医疗终端访问该电子档案时,云平台可以向医疗终端返回健康信息为空的提示。
进一步的,患者终端将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之前,还可以对医疗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例如可以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每一份医疗信息进行加密。患者终端将加密后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存储。当医疗终端通过扫描患者终端展示的二维码,根据二维码存储的路径获取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时,医疗终端对电子档案中的医疗信息进行解密,以此得到可以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和健康状况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云平台将医疗信息存储在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电子档案中可以存储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信息。患者终端可以为电子档案生成二维码,二维码中存储了电子档案在云平台的路径。当患者再次就医时,患者终端展示该二维码。医生利用医疗终端扫描该二维码,由此可以根据二维码中存储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到患者的医疗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就医时不需要患者随身携带病历本和检查结果等,医生通过医疗终端在云平台直接获取到患者的医疗信息。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方便,通过云平台存储医疗信息,也可以对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当患者就医时,获取医生标识;输入医生标识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以使得医生终端利用医生标识对应的查看权限获取来获取电子档案,若超过查看期限,则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本实施例中,患者需要就医时,可以通过患者终端进行预约。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前往医疗机构挂号,挂号成功后,患者终端上可以显示对应的医生标识。患者可以利用通过患者终端设置该医生查看其电子档案所需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患者就医时,患者可以通过患者终端向医生展示电子档案的二维码。医生通过医疗终端扫描二维码,根据医生标识对应的查看权限,医疗终端获取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从而根据该路径从云平台下载患者的电子档案。通过为医生标识设置查看权限,由此可以限定只有被授权的医生才可以查看患者的医疗信息,从而有效确保患者的隐私不被随意泄露。
医疗终端从云平台获取到患者的电子档案后,需要医生在设定的查看期限之前来查看患者的医疗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患者终端在设置医生标识查看其电子档案所需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后,可以将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发送给医生标识对应的医疗终端。医疗终端上运行了诊断应用程序,利用诊断应用程序可以读取患者的医疗信息。医疗终端利用诊断应用程序记录患者终端发送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如果超过了查看期限,则医疗终端通过诊断应用程序则无法再继续访问电子档案。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医疗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患者隐私为随意泄露。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患者终端在设置医生标识查看其电子档案所需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后,可以将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根据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生成医生标识对应的医疗终端查看患者电子档案的计时文件,将该计时文件存入电子档案。医疗终端根据查看权限扫描患者终端展示的二维码之后,根据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下载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通过计时文件医生查看患者的电子档案进行计时,当计时达到查看期限时,电子档案被拒绝访问。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医疗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患者隐私为随意泄露。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病症查询对应的医生标识;获取二维码,将二维码发送至医生标识对应的远程终端,以使得远程终端根据二维码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并且根据电子档案和病症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本实施例中,患者前往医疗就医之前,还可以根据病症进行网络问诊。具体的,通过患者终端根据病症来查询远程的医生标识。患者终端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医生标识。患者终端获取二维码,将二维码发送至已选择的医生标识对应的远程终端。远程终端接收二维码,根据二维码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从而使得在进行网络问诊时,患者选择的医生可以通过远程终端根据电子档案中存储的医疗信息和患者的病症描述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传统的方式中,患者进行网络问诊时,只是提供病症描述以及大致的检查结果,医生在远程诊断时不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只能依据经验进行诊断。而本实施例中,患者在网络问诊时,可以向远程的医生提供详细的医疗信息,由此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分析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如果患者终端对应医疗信息进行了加密,远程终端获取到电子档案后,还需要对电子档案中存储的医疗信息进行解密。由此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医疗信息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患者还可以为远程终端对应的医生标识设置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由此可以在网络问诊时,只能有患者选择的医生来查看其电子档案,并且在超过查看期限之后,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由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医疗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患者的隐私被随意泄露。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以本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医疗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
步骤302,获取患者标识。
步骤304,扫描患者标识对应患者终端所展示的二维码。
步骤306,获取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包括患者的医疗信息。
步骤308,根据医疗信息和患者当前病症输出当前检查单。
步骤310,获取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以及诊断结果,将患者当前病症、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作为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本实施例中,当患者就医时,医生可以通过医疗终端获取患者标识。患者可以通过患者终端向医生展示其电子档案的二维码,医生终端扫描该二维码,根据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中存储了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电子档案中存储的医疗信息可以是医疗机构的医疗终端上传至云平台的,也可以是患者终端采集了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的。
医生通过查看这些医疗信息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医生根据医疗信息以及患者当前病症,可以通过医疗终端为患者开具当前检查单,为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医生可以根据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得到诊断结果。诊断结束之后,医生通过医疗终端将患者当前病症、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等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进一步的,医疗终端还可以对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将加密后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由此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医疗信息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患者终端设置的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获取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步骤包括:通过查看权限获取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若超过查看期限,则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患者终端可以为医生设置其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患者终端将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发送至医疗终端。医疗终端上运行了诊断应用程序,利用诊断应用程序可以读取患者的医疗信息。医疗终端利用诊断应用程序记录患者终端发送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医疗终端通过查看权限获取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如果超过了查看期限,则医疗终端通过诊断应用程序则无法再继续访问电子档案。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医疗信息的安全性,有效防止患者隐私为随意泄露。
本实施例中,患者在就医时,医疗终端可以扫描患者终端展示的的二维码,通过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根据电子档案中存储的医疗信息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根据医疗信息和患者当前病症可以开具当前检查单,能够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医疗终端可以将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从而可以将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存入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中。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就医时不需要患者随身携带病历本和检查结果等,医生通过医疗终端在云平台直接获取到患者的医疗信息。为患者提供了方便。而且患者本次就医所产生的医疗信息也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存储,从而能够对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参与会诊的医生标识;将电子档案发送给多个医生标识所对应的会诊终端,以使得会诊终端根据电子档案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本实施例中,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病症,医生可以发起会诊。参与会诊的医生可以是本地的医生,也可以异地的医生。医疗终端可以获取多个参与会诊的医生标识,将电子档案发送给多个医生标识对应的会诊终端。其中,医疗终端可以将电子档案逐个转发给会诊终端。医疗终端也可以建立会诊群,通过将电子档案上传至会诊群,将电子档案向多个会诊终端进行共享。由此方便不同地区参与会诊的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参与会诊的医生进行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进一步的,患者还可以在就医时为电子档案设置查看期限,并且将查看期限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根据查看期限生成计时文件。并将计时文件存储在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中。当患者的电子档案被下载后,计时文件开始计时,当到达查看期限时,电子档案被拒绝访问。在多个医生利用电子档案进行会诊时,也可以确保患者的医疗信息不会被随意泄露,有效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一种患者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患者终端4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401、非易失性存储介质402、内存储器403和网络接口404、显示屏405和输入装置406。其中,患者终端400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402存储有操作系统4021,还包括一种医疗信息管理装置4022,该医疗信息管理装置4022用于实现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该处理器40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患者终端400的运行。患者终端400中的内存储器403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402中的医疗信息管理装置4022的运行提供环境,该内存储器403中可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401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401执行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网络接口404用于与云平台进行网络通信,如向云平台上传电子档案等。患者终端400的显示屏405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等,输入装置406可以是显示屏405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医疗终端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也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该医疗终端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医疗终端的限定,具体的医疗终端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医疗信息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登录模块502、第一获取模块504、生成模块506和展示模块508,其中:
登录模块502,用于登录云平台。
第一获取模块504,用于在云平台获取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获取电子档案对应的路径。
生成模块506,用于利用路径生成电子档案的二维码。
第一获取模块504还用于当患者就医时,获取二维码。
展示模块508,用于展示二维码,以使得医疗终端扫描二维码,通过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的医疗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504还用于当患者就医时,获取医生标识;该装置还包括:输入模块510,用于输入医生标识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以使得医生终端利用医生标识对应的查看权限获取来获取电子档案,若超过查看期限,则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506还用于根据病症查询对应的医生标识;获取二维码;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512,用于将二维码发送至医生标识对应的远程终端,以使得远程终端根据二维码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并且根据电子档案和病症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医疗信息管理装置,包括:第二获取模块602、扫描模块604、输出模块606和第二发送模块608,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602,用于获取患者标识。
扫描模块604,用于扫描患者标识对应患者终端所展示的二维码。
第二获取模块602还用于获取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包括患者的医疗信息。
输出模块606,用于根据医疗信息和患者当前病症输出当前检查单。
第二发送模块608,用于获取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以及诊断结果,将患者当前病症、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作为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602还用于获取患者终端设置的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通过查看权限获取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若超过查看期限,则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602还用于获取多个参与会诊的医生标识;第二发送模块608还用于将电子档案发送给多个医生标识所对应的会诊终端,以使得会诊终端根据电子档案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应用于患者终端,所述患者终端与云平台连接,所述云平台创建有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所述方法包括:
登录云平台后,在云平台获取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获取所述电子档案对应的路径,利用所述路径生成所述电子档案的二维码;
当患者就医时,获取所述二维码,并展示所述二维码,以使得医疗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通过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的医疗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患者就医时,获取医生标识;
输入所述医生标识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以使得医生终端利用所述医生标识对应的查看权限获取来获取所述电子档案,若超过所述查看期限,则所述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病症查询对应的医生标识;
获取所述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发送至所述医生标识对应的远程终端,以使得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二维码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并且根据所述电子档案和病症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4.一种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应用于医疗终端,所述医疗终端与云平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患者标识;
扫描患者标识对应患者终端所展示的二维码;
获取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所述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所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所述电子档案包括患者的医疗信息;
根据所述医疗信息和患者当前病症输出当前检查单;
获取所述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以及诊断结果,将所述患者当前病症、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作为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患者终端设置的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
所述获取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所述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所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步骤包括:通过所述查看权限获取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所述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所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若超过所述查看期限,则所述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参与会诊的医生标识;
将所述电子档案发送给多个医生标识所对应的会诊终端,以使得会诊终端根据所述电子档案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7.一种医疗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登录模块,用于登录云平台;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云平台获取与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获取所述电子档案对应的路径;
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路径生成所述电子档案的二维码;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患者就医时,获取所述二维码;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二维码,以使得医疗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通过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中的医疗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患者就医时,获取医生标识;
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所述医生标识对电子档案的查看权限和查看期限,以使得医生终端利用所述医生标识对应的查看权限获取来获取所述电子档案,若超过所述查看期限,则所述电子档案拒绝被访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病症查询对应的医生标识;获取所述二维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二维码发送至所述医生标识对应的远程终端,以使得所述远程终端根据所述二维码携带的路径在云平台获取对应的电子档案,并且根据所述电子档案和病症返回对应的诊断分析信息。
10.一种医疗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标识;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患者标识对应患者终端所展示的二维码;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二维码中携带的路径,根据所述路径在云平台获取所述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所述电子档案包括患者的医疗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医疗信息和患者当前病症输出当前检查单;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以及诊断结果,将所述患者当前病症、当前检查单对应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作为本次就诊的医疗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患者标识对应的电子档案。
CN201710069766.9A 2017-02-08 2017-02-08 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77843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9766.9A CN107784338A (zh) 2017-02-08 2017-02-08 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9766.9A CN107784338A (zh) 2017-02-08 2017-02-08 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4338A true CN107784338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3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9766.9A Pending CN107784338A (zh) 2017-02-08 2017-02-08 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4338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5416A (zh) * 2018-07-04 2018-12-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医疗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41260A (zh) * 2018-08-30 2019-01-18 上海帕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帕金森对话式问诊系统
CN109381775A (zh) * 2018-08-27 2019-02-26 延安大学 一种区块链输液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787978A (zh) * 2019-01-18 2019-05-21 杭州逸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11128321A (zh) * 2019-11-20 2020-05-08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及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2185501A (zh) * 2020-09-30 2021-01-05 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图报告关联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652370A (zh) * 2020-12-22 2021-04-13 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就诊信息线上线下一体化方法以及装置
CN113571140A (zh) * 2020-04-29 2021-10-29 秦超 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9729A1 (en) * 2000-10-20 2004-1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dical instrument control system
CN103902836A (zh) * 2014-04-14 2014-07-02 康博嘉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医疗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35094A (zh) * 2015-03-23 2015-08-12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CN105844175A (zh) * 2016-04-08 2016-08-10 成都医路有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端的诊疗病历存储及调用方法和系统
CN106156492A (zh) * 2016-06-27 2016-11-23 朱升 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9729A1 (en) * 2000-10-20 2004-1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dical instrument control system
CN103902836A (zh) * 2014-04-14 2014-07-02 康博嘉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医疗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35094A (zh) * 2015-03-23 2015-08-12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CN105844175A (zh) * 2016-04-08 2016-08-10 成都医路有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端的诊疗病历存储及调用方法和系统
CN106156492A (zh) * 2016-06-27 2016-11-23 朱升 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5416A (zh) * 2018-07-04 2018-12-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医疗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65416B (zh) * 2018-07-04 2022-04-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医疗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81775A (zh) * 2018-08-27 2019-02-26 延安大学 一种区块链输液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381775B (zh) * 2018-08-27 2021-08-17 延安大学 一种区块链输液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241260A (zh) * 2018-08-30 2019-01-18 上海帕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帕金森对话式问诊系统
CN109787978A (zh) * 2019-01-18 2019-05-21 杭州逸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11128321A (zh) * 2019-11-20 2020-05-08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及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3571140A (zh) * 2020-04-29 2021-10-29 秦超 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2185501A (zh) * 2020-09-30 2021-01-05 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图报告关联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652370A (zh) * 2020-12-22 2021-04-13 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就诊信息线上线下一体化方法以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4338A (zh) 医疗信息管理方法和装置
Guo et al. Access control for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with hybrid blockchain-edge architecture
Zeadally et al. Smart healthcare: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us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big data analytics
US10204210B2 (en) Health kiosk
Hsu et al. The role of privacy protection in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 adoption
US10164950B2 (en) Controlling access to clinical data analyzed by remote computing resources
Scott et al. A review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curity risks and safety measures of mobile health apps
CN105940423A (zh) 用于授权的生物特征图像的使用
US201601251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and accessing diagnostic images associated with diagnostic imaging report
JP2020091850A (ja) 健康データを交換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Vavilis et al. Impact of ICT on home healthcare
CN109522705A (zh)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JP5494020B2 (ja) 医療連携システム
Shankar et al. A survey o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and electronic-healthcare
JP2016006623A (ja) 情報利用システム
US20130304487A1 (en)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US2021040766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spot check medical assessments of patients using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from multiple vendors
JP6190517B1 (ja) 通信端末、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Ondiege et al.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perception of security of personal health devices
Sitaru et al. Cybersecurity in digital healthcare—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Stauffer et al. S 2 cloud: A novel cloud system for mobile health big data management
Aljedaani et al. End-user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about security of mobile health apps: An empirical study
WO2016040025A1 (en) Virtual-account-initiated communication of protected information
Davcev et al. Ergonomics design of healthcare NFC-based system
Aljedaani et al. End-user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about security of mobile health apps: a case study with two Saudi Arabian mHealth provid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