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3084A - 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 - Google Patents

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3084A
CN107783084A CN201610728820.1A CN201610728820A CN107783084A CN 107783084 A CN107783084 A CN 107783084A CN 201610728820 A CN201610728820 A CN 201610728820A CN 107783084 A CN107783084 A CN 107783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ft
target
triangular wave
spectrum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88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3084B (zh
Inventor
田雨农
苏鹏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Roil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Roil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Roil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Roil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288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3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3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3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35Details of non-pulse systems
    • G01S7/352Receivers
    • G01S7/354Extracting wanted echo-sign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3/08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01S13/32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waves, whether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or unmodulated
    • G01S13/34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waves, whether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or unmodulated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frequency-modulated waves while heterodyning the received signal, or a signal derived therefrom, with a locally-generated signal related to the contemporaneously transmitted signal
    • G01S13/345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waves, whether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or unmodulated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frequency-modulated waves while heterodyning the received signal, or a signal derived therefrom, with a locally-generated signal related to the contemporaneously transmitted signal using triangular modu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50Systems of measurement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of target
    • G01S13/58Velocity or trajectory determination systems; Sense-of-movement determination systems
    • G01S13/583Velocity or trajectory determination systems; Sense-of-movement determination systems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unmodulated waves,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waves and based upon the Doppler effect resulting from movement of targets
    • G01S13/584Velocity or trajectory determination systems; Sense-of-movement determination systems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unmodulated waves,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waves and based upon the Doppler effect resulting from movement of targe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range and velocity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包括:去直流模块,对不同天线时域数据去直流;频谱移位模块,对不同天线的时域数据作FFT变换,并进行频谱移位;门限检测模块,频谱移位后对其中一个天线的数据进行门限检测,并记录目标数目及目标在频谱中的位置信息;设置系统参数模块,设置系统带宽B、工作频率f0、测距范围Rmin~Rmax、测速范围Vmin~Vmax,三角波周期、三角波的采样率fs及恒频波的采样率fs1、FFT变换点数N_FFT;可以检测静止和运动目标,并对其测角。静止目标测角使用两个天线的上扫频频谱,而对运动目标使用两个天线得到的恒频波频谱进行测角,对于运动目标,三角波测角虚警较高,频谱不如恒频干净,所以有效提高了测角精度。

Description

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变周期三角波、恒频体制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
背景技术
在现代雷达信号处理中,为了提高雷达的性能,首先需要提高检测器输入端的信噪比及信干比,其措施是降低接收机的噪声系数,采用各种抑制杂波和抗干扰的措施等。但是即使采用了上述方法,检测器输入端还会有噪声、杂波和干扰的剩余分量。由于接收机内部噪声电平因模拟器件的影响而缓慢时变,杂波和干扰剩余也是时变的,且在空间非均匀分布,所以仍需要采用各种恒虚警方法来保证雷达信号检测具有恒虚警特性。恒虚警方法就是采用自适应门限代替固定门限,而且此自适应门限能随着被检测点的背景噪声、杂波和干扰的大小自适应地调整。
现有的恒虚警检测算法很多,如单元平均、平均选大、平均选小、有序统计、杂波图法等,但它们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可以检测静止和运动目标,并对其测角。静止目标测角使用多个天线的上扫频频谱或者下扫频频谱,而对运动目标使用多个天线得到的恒频波频谱进行测角,对于运动目标,三角波测角虚警较高,频谱不如恒频干净,故有效提高了测角精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包括:
去直流模块,对不同天线时域数据去直流;
频谱移位模块,对不同天线的时域数据作FFT变换,并进行频谱移位;
门限检测模块,频谱移位后对其中一个天线的数据进行门限检测,并记录目标数目及目标在频谱中的位置信息;
设置系统参数模块,设置系统带宽B、工作频率f0、测距范围Rmin~Rmax、测速范围Vmin~Vmax,三角波周期、三角波的采样率fs及恒频波的采样率fs1、FFT变换点数N_FFT;
目标配对模块,通过三角波上、下扫频部分进行目标配对得到目标的距离及速度信息,并与恒频波部分检测得到的目标速度进行匹配,得到所需要的目标距离及速度,并记录该目标在频谱中的位置。
进一步的,上述平台还包括:
测角模块,对于静止目标,根据目标在三角波上扫频或者下扫频部分频谱中的对应位置,和根据比相测角,取不同天线的对应点进行测角;对于运动目标,根据目标在恒频波部分频谱中的对应位置,和根据比相测角,取不同天线的对应点进行测角。
进一步的,三角波为三个,三个三角波周期,分别为2*T1、2*T2、2*T3。
进一步的,门限检测模块,采用的是单元平均选小门限检测,具体包括:
求取功率谱信息模块,对进行FFT变换后的频谱取平方,得到功率谱信息;
参数设置模块,设置虚警概率Pfa,前后参考窗的长度N_qc、N_hc,保护窗的长度N_pro,根据测速范围计算恒频波部分检测点对应的最小位置kmin_hp和最大位置kmax_hp,根据测距及测速范围计算三角波部分检测点对应的最小位置kmin_up、kmin_down和最大位置kmax_up、kmax_down,设光速为c;
判断模块,对于恒频波频谱,判断当前检测点是否大于kmin且小于kmax;如果当前检测点不在kmin-kmax之间,则不进行门限检测;如果当前检测点在kmin-kmax之间,则对前后窗数据求平均之后进行比较,选取平均值小的参考窗数据进行门限检测;
门限值求取模块,对第三步中选取的平均值乘以门限因子得到门限值;
记录模块,将该门限值与功率谱对应点进行比较,记录超过门限的检测点位置及数目。
更进一步的,判断模块中最小检测点位置为:
kmin_hp=N_FFT/2+Vmin*N_FFT*f0/(fs1*c);
最大检测点位置为:
kmax_hp=N_FFT/2+Vmax*N_FFT*f0/(fs1*c);
分别对上式中的kmin和kmax取整数部分,即得所需要的位置编号。
更进一步的,判断模块中第一个三角波信号周期为2*T1,对应
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的最小检测点位置为:
kmin_up=N_FFT/2-2*Rmax*B*N_FFT/(c*T1*fs)+2*f0*N_FFT*Vmin/(fs*c)
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的最大检测点位置为:
kmax_up=N_FFT/2-2*Rmin*B*N_FFT/(c*T1*fs)+2*f0*N_FFT*Vmax/(fs*c)
第一个三角波下扫频的最小检测点位置为:
kmin_down=N_FFT/2+2*Rmin*B*N_FFT/(c*T1*fs)+2*f0*N_FFT*Vmin/(fs*c)
第一个三角波下扫频的最大检测点位置为:
kmax_down=N_FFT/2+2*Rmax*B*N_FFT/(c*T1*fs)+2*f0*N_FFT*Vmax/(fs*c)
分别对上面所得到的位置进行取整处理,对于第二个三角波周期2*T2、第三个三角波周期2*T3,只需要将上述公式中第一个三角波中周期T1换成T2或者T3,即可得到第二个、第三个三角波上下扫频对应的最大、最小检测点位置。
更进一步的,目标配对模块,包括:
设置模块,根据目标数目和位置信息,设置当前所需要的系统参数;
V_fb=c*fs/(4*N_FFT*f0)
V_fb1=c*fs1/(2*N_FFT*f0)
R_fb1=c*T1*fs/(4*N_FFT*B)
R_fb2=c*T2*fs/(4*N_FFT*B)
R_fb3=c*T3*fs/(4*N_FFT*B)
k1min=floor(R_min/R_fb1)
k1max=floor(R_max/R_fb1)
k2min=floor(R_min/R_fb2)
k2max=floor(R_max/R_fb2)
k3min=floor(R_min/R_fb3)
k3max=floor(R_max/R_fb3)
其中,V_fb为恒频波部分的速度分辨率,V_fb1为三角波部分的速度分辨率,R_fb1、R_fb2、R_fb3为三角波部分的距离分辨率、k1min、k1max、k2min、k2max、k3min、k3max分别三个变周期三角波最大测距和最小测距对应的点数;其中,floor为取整函数;
记录频谱位置模块,根据恒频波部分得到位置信息进行移位处理,并计算速度信息,使得靠近目标对应的速度为正,远离目标对应的速度为负,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
位置差模块,根据恒频波检测点位置解算得到的速度信息V_hp、三角波的采样率fs及FFT变换点数求得同一个目标在上下扫频的位置差为:
k_wzc=V_hp*4*f0*N_FFT/(c*fs);
静止目标信息模块,根据三角波频谱求取上下扫频位置小于等于N的所有目标,得到静止目标所有可能的距离及速度信息;
运动目标信息模块,根据位置差值和三角波频谱进行解算,得到运动目标所有可能的距离速度信息,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
目标判断模块,对三个三角波周期解算得到的静止目标信息进行判决,对于某一个待定目标,如果存在R10-R30的绝对值小于R_cz13且R20-R30的绝对值小于R_cz23,则该R30距离处静止目标为有效目标,并记录三角波上下扫频检测点在频谱中的位置信息,否则为虚假目标;对三个三角波周期解算得到的运动目标信息进行判决,恒频波部分测得的速度为V_hp,如果测得的目标满足以下条件:
|V_hp-V1|≤V_cz1
|V_hp-V2|≤V_cz2
|V_hp-V3|≤V_cz3
|R1-R3|≤R_cz1
|R2-R3|≤R_cz2
则该运动目标有效,距离为R3,速度为V_hp,并记录检测点在恒频波频谱中的位置信息,否则,认为是虚假目标;
目标删除模块,将静止目标、运动目标距离及速度均相同的目标删除,最后得到所需要的目标信息,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
作为更进一步的,记录频谱位置模块中设k_wz_hp为恒频波频谱移位前检测点位置编号,k_wzyw_hp为恒频波频谱移位后检测点位置编号,fft变换点数为N_FFT,则
k_wzyw_hp=k_wz_hp-N_FFT/2-1
则速度为:
V_hp=k_wzyw_hp*fs1*c/(2*N_FFT*f0))
对三角波上扫频部分位置信息进行处理,使得对于静止目标来说,上下扫频的频谱位置均位于频谱的相同半轴,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具体处理如下:
设k_wz_up1为第一个三角波频谱移位前检测点位置编号,k_wzyw_up1为第一个三角波频谱移位后检测点位置编号,则
k_wzyw_up1=N_FFT-k_wz_up1-1
同理可得第二个和第三个三角波频谱移位后位置编号k_wzyw_up2、k_wzyw_up3。
作为更进一步的,静止目标信息模块中静止目标解算如下:
设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检测点位置为k_wzyw_up1,下扫频检测点位置为k_wz_down1,则如果k_wzyw_up1和k_wz_down1满足以下条件:
|k_wz_down1-k_wzyw_up1|≤1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in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ax
则该目标为静止目标,同理可由第二个、第三个三角波测出静止目标,设第一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10,第二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20,第三个三角波测得的距离R30;
运动目标信息模块中的运动目标解算如下:
根据三角波中上下扫频的位置差k_wzc,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检测点位置k_wzyw_up1,下扫频检测点位置k_wz_down1满足以下条件:
|k_wz_down1-k_wzyw_up1+k_wzc|≤1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in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ax
则该目标为运动目标,同理可由第二个、第三个三角波测出运动目标,第一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1,速度为V1;第二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2,速度V2;第三个三角波测得的距离R3,速度V3。
作为更进一步的,所述测角模块,设置天线间距d_jsjs,工作波长为λ,其中一个天线信号频谱为sig_fft1,另一个信号频谱为sig_fft2,判决出目标所在频谱的位置k1、k2;
分别求取频域信号sig_fft1中k1位置的信号相位的正切值xw1和sig_fft2中k2位置的相位的正切值xw2:
xw1=imag(sig_fft1(k1))/real(sig_fft1(k1))
xw2=imag(sig_fft2(k2))/real(sig_fft1(k2))
则其相位差值的正切值
xwc=(xw1-xw2)/(1+xw1*xw2)
相位差值的弧度值xwc_rad为
xwc_rad=atan(xwc)
测量角度jd_cs=asin(xwc_rad*λ/(2*π*d_jsjs))*180/π
其中λ=c/f0,光速c=3.0*108m/s,f0为雷达的中心频率。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1、利用单元平均选小,检测概率较高;
2、通过三个不同周期的三角波和恒频调制方式,有效解决了单元平均选小虚警率高的缺点;使得目标的检测概率尽可能高,虚警概率尽可能低。
3、利用系统参数的来对有效频谱范围进行门限检测,有效降低了运算量。
4、通过利用较小周期三角波测得的距离值作为测得目标的距离,而将恒频波测得的速度作为目标的速度,使得系统的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达到最佳。
5、可以检测静止和运动目标,并对其测角。静止目标测角使用多个天线的上扫频频谱或者下扫频频谱,而对运动目标使用多个天线得到的恒频波频谱进行测角,对于运动目标,三角波测角虚警较高,频谱不如恒频干净,所以有效提高了测角精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3幅:
图1为实施例1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结构框图;
图2为实施例2单元平均选小门限检测模块结构框图;
图3为实施例3目标配对模块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包括:
去直流模块,对天线1和天线2时域数据去直流,即减去一个恒定直流值;
频谱移位模块,对天线1和天线2的时域数据作FFT变换,并进行频谱移位,方便后期进行单元平均选小门限检测,采用频谱移位的好处是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检测点前后参考窗中都含有目标,门限估计值更准确;
门限检测模块,频谱移位后对其中一个天线的数据进行门限检测,并记录目标数目及目标在频谱中的位置信息:恒频部分k_wz_hp,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k_wz_up1,第一个三角波下扫频k_wz_down1,第二个三角波上扫频k_wz_up2,第二个三角波下扫频k_wz_down2,第三个三角波上扫频k_wz_up3,第三个三角波下扫频k_wz_down3;
设置系统参数模块,设置系统参数,系统带宽B;工作频率f0;测距范围Rmin~Rmax;测速范围Vmin~Vmax;三角波为三个,三个三角波的周期,分别为2*T1、2*T2、2*T3;三角波的采样率fs及恒频波的采样率fs1、FFT变换点数N_FFT;
目标配对模块,通过三角波上、下扫频部分进行目标配对得到目标的距离及速度信息,并与恒频波部分检测得到的目标速度进行匹配,得到所需要的目标距离及速度,并记录该目标在频谱中的位置;
测角模块,对于静止目标,根据目标在三角波上扫频或者下扫频部分频谱中的对应位置,和根据比相测角,取不同天线的对应点进行测角;对于运动目标,根据目标在恒频波部分频谱中的对应位置,和根据比相测角,取不同天线的对应点进行测角。
上述天线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只对两个天线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作的进一步限定,门限检测模块,采用的是单元平均选小门限检测,具体包括:
求取功率谱信息模块,对进行FFT变换后的频谱取平方,得到功率谱信息;
参数设置模块,设置系统参数:虚警概率Pfa,前后参考窗的长度N_qc、N_hc,保护窗的长度N_pro,根据测速范围计算恒频波部分检测点对应的最小位置kmin_hp和最大位置kmax_hp,根据测距及测速范围计算三角波部分检测点对应的最小位置kmin_up、kmin_down和最大位置kmax_up、kmax_down,设光速为c;
判断模块,对于恒频波频谱,判断当前检测点是否大于kmin且小于kmax;如果当前检测点不在kmin-kmax之间,则不进行门限检测;如果当前检测点在kmin-kmax之间,则对前后窗数据求平均之后进行比较,选取平均值小的参考窗数据进行门限检测;
恒频波的最小检测点位置为:
kmin_hp=N_FFT/2+Vmin*N_FFT*f0/(fs1*c);
最大检测点位置为:
kmax_hp=N_FFT/2+Vmax*N_FFT*f0/(fs1*c);
分别对上式中的kmin和kmax取整数部分,即得所需要的位置编号;
第一个三角波信号周期为2*T1,对应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的最小检测点位置为:
kmin_up=N_FFT/2-2*Rmax*B*N_FFT/(c*T1*fs)+2*f0*N_FFT*Vmin/(fs*c)
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的最大检测点位置为:
kmax_up=N_FFT/2-2*Rmin*B*N_FFT/(c*T1*fs)+2*f0*N_FFT*Vmax/(fs*c)
第一个三角波下扫频的最小检测点位置为:
kmin_down=N_FFT/2+2*Rmin*B*N_FFT/(c*T1*fs)+2*f0*N_FFT*Vmin/(fs*c)
第一个三角波下扫频的最大检测点位置为:
kmax_down=N_FFT/2+2*Rmax*B*N_FFT/(c*T1*fs)+2*f0*N_FFT*Vmax/(fs*c)
分别对上面所得到的位置进行取整处理,对于第二个三角波周期2*T2、第三个三角波周期2*T3,只需要将上述公式中第一个三角波中周期T1换成T2或者T3,即可得到第二个、第三个三角波上下扫频对应的最大、最小检测点位置;
门限值求取模块,对选取的平均值乘以门限因子得到门限值,
其中,Pfa=10-10
其中,Bk为选取的参考窗内数据,L为参考窗长度,β为门限因子,Pfa为虚警概率,T_mx即为求得的门限值;
记录模块,将该门限值与功率谱对应点进行比较,记录超过门限的检测点位置及数目。
实施例3
作为实施例1或2的补充目标配对及数据处理步骤如下:
设置模块,根据目标数目和位置信息,设置当前所需要的系统参数;
V_fb=c*fs/(4*N_FFT*f0)
V_fb1=c*fs1/(2*N_FFT*f0)
R_fb1=c*T1*fs/(4*N_FFT*B)
R_fb2=c*T2*fs/(4*N_FFT*B)
R_fb3=c*T3*fs/(4*N_FFT*B)
k1min=floor(R_min/R_fb1)
k1max=floor(R_max/R_fb1)
k2min=floor(R_min/R_fb2)
k2max=floor(R_max/R_fb2)
k3min=floor(R_min/R_fb3)
k3max=floor(R_max/R_fb3)
其中,V_fb为恒频波部分的速度分辨率,V_fb1为三角波部分的速度分辨率,R_fb1、R_fb2、R_fb3为三角波部分的距离分辨率,k1min、k1max、k2min、k2max、k3min、k3max分别三个变周期三角波最大测距和最小测距对应的点数;其中,floor为取整函数;
记录频谱位置模块,根据恒频波部分得到位置信息进行移位处理,并计算速度信息,使得靠近目标对应的速度为正,远离目标对应的速度为负,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
设k_wz_hp为恒频波频谱移位前检测点位置编号,k_wzyw_hp为恒频波频谱移位后检测点位置编号,fft变换点数为N_FFT,则
k_wzyw_hp=k_wz_hp-N_FFT/2-1
则速度为:
V_hp=k_wzyw_hp*fs1*c/(2*N_FFT*f0))
对三角波上扫频部分位置信息进行处理,使得对于静止目标来说,上下扫频的频谱位置均位于频谱的相同半轴,即前半轴或者后半轴,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具体处理如下:
设k_wz_up1为第一个三角波频谱移位前检测点位置编号,k_wzyw_up1为第一个三角波频谱移位后检测点位置编号,则
k_wzyw_up1=N_FFT-k_wz_up1-1
同理可得第二个和第三个三角波频谱移位后位置编号k_wzyw_up2、k_wzyw_up3;
位置差模块,根据恒频波检测点位置解算得到的速度信息V_hp、三角波的采样率fs及FFT变换点数求得同一个目标在上下扫频的位置差为:
k_wzc=V_hp*4*f0*N_FFT/(c*fs);
静止目标信息模块,根据三角波频谱求取上下扫频位置小于等于1的所有目标,得到静止目标所有可能的距离及速度信息;速度信息很小,可认为是静止,即速度为0,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静止目标解算如下:
设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检测点位置为k_wzyw_up1,下扫频检测点位置为k_wz_down1,则如果k_wzyw_up1和k_wz_down1满足以下条件:
|k_wz_down1-k_wzyw_up1|≤1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in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ax
则该目标为静止目标,同理可由第二个、第三个三角波测出静止目标,设第一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10,第二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20,第三个三角波测得的距离R30;
运动目标信息模块,根据三角波频谱进行解算,得到运动目标所有可能的距离速度信息,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
运动目标解算如下:
根据三角波中上下扫频的位置差k_wzc,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检测点位置k_wzyw_up1,下扫频检测点位置k_wz_down1满足以下条件:
|k_wz_down1-k_wzyw_up1+k_wzc|≤1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in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ax
则该目标为运动目标,同理可由第二个、第三个三角波测出运动目标,第一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1,速度为V1;第二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2,速度V2;第三个三角波测得的距离R3,速度V3。
目标判断模块,对三个三角波周期解算得到的静止目标信息进行判决,对于某一个待定目标,如果存在R10-R30的绝对值小于R_cz13,且R20-R30的绝对值小于R_cz23,则该R30距离处静止目标为有效目标,并记录三角波上下扫频检测点在频谱中的位置信息,否则为虚假目标,所述R_cz13=4m,R_cz23=4m,该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限定;
对三个三角波周期解算得到的运动目标信息进行判决,恒频波部分测得的速度为V_hp,如果测得的目标满足以下条件:
|V_hp-V1|≤V_cz1
|V_hp-V2|≤V_cz2
|V_hp-V3|≤V_cz3
|R1-R3|≤R_cz1
|R2-R3|≤R_cz2
则该运动目标有效,距离为R3,速度为V_hp,并记录检测点在恒频波频谱中的位置信息,否则,认为是虚假目标;
目标删除模块,将得到的静止目标、运动目标距离及速度均相同的目标删除,最后得到所需要的目标信息,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相同目标的删除方法如下:
可先将静止目标和运动目标按速度大小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进行更新,再按照距离大小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然后分别判别当前目标的距离速度信息和上一个目标的距离速度信息,如果相同,则将当前目标删除,继续判决下一个目标,如果不同,则判决为一个有效目标。
实施例4
作为对实施例1或2或3的补充:所述测角模块,设置天线间距d_jsjs,工作波长为λ,其中一个天线信号频谱为sig_fft1,另一个信号频谱为sig_fft2,接收天线1对应的位置为k1,接收天线2对应的位置为k2;
分别求取频域信号sig_fft1中k1位置的信号相位的正切值xw1和sig_fft2中k2位置的相位的正切值xw2:
xw1=imag(sig_fft1(k1))/real(sig_fft1(k1))
xw2=imag(sig_fft2(k2))/real(sig_fft1(k2))
则其相位差值的正切值
xwc=(xw1-xw2)/(1+xw1*xw2)
相位差值的弧度值xwc_rad为
xwc_rad=atan(xwc)
测量角度jd_cs=asin(xwc_rad*λ/(2*π*d_jsjs))*180/π
其中λ=c/f0,光速c=3.0*108m/s,f0为雷达的中心频率,进而可以得出测角位置。
本申请利用系统参数的来对有效频谱范围进行门限检测,有效降低了运算量。利用恒频波测得的速度值在三角波频谱中对应的位置差信息与三角波测得的速度进行匹配,利用最小和最大检测点的位置来对三角波上下扫频检测点位置之和进行限制,有效降低了运算量。通过利用较小周期三角波测得的距离值作为测得目标的距离,而将恒频波测得的速度作为目标的速度,使得系统的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达到最佳。可以检测静止和运动目标,并对其测角。静止目标测角使用两个天线的上扫频频谱或者下扫频频谱,而对运动目标使用两个天线得到的恒频波频谱进行测角,对于运动目标,三角波测角虚警较高,频谱不如恒频干净,所以有效提高了测角精度。目标配对中对于相同或者相近目标的合并,先将静止目标和运动目标按速度大小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进行更新,再按照距离大小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然后分别判别当前目标的距离速度信息和上一个目标的距离速度信息,如果相同,则将当前目标删除,继续判决下一个目标,如果不同,则判决为一个有效目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去直流模块,对不同天线时域数据去直流;
频谱移位模块,对不同天线的时域数据作FFT变换,并进行频谱移位;
门限检测模块,频谱移位后对其中一个天线的数据进行门限检测,并记录目标数目及目标在频谱中的位置信息;
设置系统参数模块,设置系统带宽B、工作频率f0、测距范围Rmin~Rmax、测速范围Vmin~Vmax,三角波周期、三角波的采样率fs及恒频波的采样率fs1、FFT变换点数N_FFT;
目标配对模块,通过三角波上、下扫频部分进行目标配对得到目标的距离及速度信息,并与恒频波部分检测得到的目标速度进行匹配,得到所需要的目标距离及速度,并记录该目标在频谱中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还包括:
测角模块,对于静止目标,根据目标在三角波上扫频或者下扫频部分频谱中的对应位置,和根据比相测角,取不同天线的对应点进行测角;对于运动目标,根据目标在恒频波部分频谱中的对应位置,和根据比相测角,取不同天线的对应点进行测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三角波为三个,三个三角波的周期,分别为2*T1、2*T2、2*T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门限检测模块,采用的是单元平均选小门限检测,具体包括:
求取功率谱信息模块,对进行FFT变换后的频谱取平方,得到功率谱信息;
参数设置模块,设置虚警概率Pfa,前后参考窗的长度N_qc、N_hc,保护窗的长度N_pro,根据测速范围计算恒频波部分检测点对应的最小位置kmin_hp和最大位置kmax_hp,根据测距及测速范围计算三角波部分检测点对应的最小位置kmin_up、kmin_down和最大位置kmax_up、kmax_down,设光速为c;
判断模块,对于恒频波频谱,判断当前检测点是否大于kmin且小于kmax;如果当前检测点不在kmin-kmax之间,则不进行门限检测;如果当前检测点在kmin-kmax之间,则对前后窗数据求平均之后进行比较,选取平均值小的参考窗数据进行门限检测;
门限值求取模块,对选取的平均值乘以门限因子得到门限值;
其中,Pfa=10-10
其中,Bk为选取的参考窗内数据,L为参考窗长度,β为门限因子,Pfa为虚警概率,T_mx即为求得的门限值;
记录模块,将该门限值与功率谱对应点进行比较,记录超过门限的检测点位置及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判断模块中最小检测点位置为:
kmin_hp=N_FFT/2+Vmin*N_FFT*f0/(fs1*c);
最大检测点位置为:
kmax_hp=N_FFT/2+Vmax*N_FFT*f0/(fs1*c);
分别对上式中的kmin和kmax取整数部分,即得所需要的位置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判断模块中第一个三角波信号周期为2*T1,对应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的最小检测点位置为:
kmin_up=N_FFT/2-2*Rmax*B*N_FFT/(c*T1*fs)+2*f0*N_FFT*Vmin/(fs*c)
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的最大检测点位置为:
kmax_up=N_FFT/2-2*Rmin*B*N_FFT/(c*T1*fs)+2*f0*N_FFT*Vmax/(fs*c)
第一个三角波下扫频的最小检测点位置为:
kmin_down=N_FFT/2+2*Rmin*B*N_FFT/(c*T1*fs)+2*f0*N_FFT*Vmin/(fs*c)
第一个三角波下扫频的最大检测点位置为:
kmax_down=N_FFT/2+2*Rmax*B*N_FFT/(c*T1*fs)+2*f0*N_FFT*Vmax/(fs*c)
分别对上面所得到的位置进行取整处理,对于第二个三角波周期2*T2、第三个三角波周期2*T3,只需要将上述公式中第一个三角波中周期T1换成T2或者T3,即可得到第二个、第三个三角波上下扫频对应的最大、最小检测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目标配对模块,包括:
设置模块,根据目标数目和位置信息,设置当前所需要的系统参数;
V_fb=c*fs/(4*N_FFT*f0)
V_fb1=c*fs1/(2*N_FFT*f0)
R_fb1=c*T1*fs/(4*N_FFT*B)
R_fb2=c*T2*fs/(4*N_FFT*B)
R_fb3=c*T3*fs/(4*N_FFT*B)
k1min=floor(R_min/R_fb1)
k1max=floor(R_max/R_fb1)
k2min=floor(R_min/R_fb2)
k2max=floor(R_max/R_fb2)
k3min=floor(R_min/R_fb3)
k3max=floor(R_max/R_fb3)
其中,V_fb为恒频波部分的速度分辨率,V_fb1为三角波部分的速度分辨率,R_fb1、R_fb2、R_fb3为三角波部分的距离分辨率、k1min、k1max、k2min、k2max、k3min、k3max分别三个变周期三角波最大测距和最小测距对应的点数;其中,floor为取整函数;
记录频谱位置模块,根据恒频波部分得到位置信息进行移位处理,并计算速度信息,使得靠近目标对应的速度为正,远离目标对应的速度为负,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
位置差模块,根据恒频波检测点位置解算得到的速度信息V_hp、三角波的采样率fs及FFT变换点数求得同一个目标在上下扫频的位置差为:
k_wzc=V_hp*4*f0*N_FFT/(c*fs);
静止目标信息模块,根据三角波频谱求取上下扫频位置小于等于N的所有目标,得到静止目标所有可能的距离及速度信息;
运动目标信息模块,根据位置差值和三角波频谱进行解算,得到运动目标所有可能的距离速度信息,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
目标判断模块,对三个三角波周期解算得到的静止目标信息进行判决,对于某一个待定目标,如果存在R10-R30的绝对值小于R_cz13且R20-R30的绝对值小于R_cz23,则该R30距离处静止目标为有效目标,并记录三角波上下扫频检测点在频谱中的位置信息,否则为虚假目标;对三个三角波周期解算得到的运动目标信息进行判决,恒频波部分测得的速度为V_hp,如果测得的目标满足以下条件:
|V_hp-V1|≤V_cz1
|V_hp-V2|≤V_cz2
|V_hp-V3|≤V_cz3
|R1-R3|≤R_cz1
|R2-R3|≤R_cz2
则该运动目标有效,距离为R3,速度为V_hp,并记录检测点在恒频波频谱中的位置信息,否则,认为是虚假目标;
目标删除模块,将静止目标、运动目标距离及速度均相同的目标删除,最后得到所需要的目标信息,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记录频谱位置模块中设k_wz_hp为恒频波频谱移位前检测点位置编号,k_wzyw_hp为恒频波频谱移位后检测点位置编号,fft变换点数为N_FFT,则
k_wzyw_hp=k_wz_hp-N_FFT/2-1
则速度为:
V_hp=k_wzyw_hp*fs1*c/(2*N_FFT*f0))
对三角波上扫频部分位置信息进行处理,使得对于静止目标来说,上下扫频的频谱位置均位于频谱的相同半轴,并记录对应的频谱位置信息,具体处理如下:
设k_wz_up1为第一个三角波频谱移位前检测点位置编号,k_wzyw_up1为第一个三角波频谱移位后检测点位置编号,则
k_wzyw_up1=N_FFT-k_wz_up1-1
同理可得第二个和第三个三角波频谱移位后位置编号k_wzyw_up2、k_wzyw_up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静止目标信息模块中静止目标解算如下:
设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检测点位置为k_wzyw_up1,下扫频检测点位置为k_wz_down1,则如果k_wzyw_up1和k_wz_down1满足以下条件:
|k_wz_down1-k_wzyw_up1|≤1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in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ax
则该目标为静止目标,同理可由第二个、第三个三角波测出静止目标,设第一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10,第二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20,第三个三角波测得的距离R30;
运动目标信息模块中的运动目标解算如下:
根据三角波中上下扫频的位置差k_wzc,第一个三角波上扫频检测点位置k_wzyw_up1,下扫频检测点位置k_wz_down1满足以下条件:
|k_wz_down1-k_wzyw_up1+k_wzc|≤1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in
k_wz_down1+k_wzyw_up1≤N_FFT+2+k1max
则该目标为运动目标,同理可由第二个、第三个三角波测出运动目标,第一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1,速度为V1;第二个周期测得的距离为R2,速度V2;第三个三角波测得的距离R3,速度V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角模块,设置天线间距d_jsjs,工作波长为λ,其中一个天线信号频谱为sig_fft1,另一个信号频谱为sig_fft2,判决出目标所在频谱的位置k1、k2;
分别求取频域信号sig_fft1中k1位置的信号相位的正切值xw1和sig_fft2中k2位置的相位的正切值xw2:
xw1=imag(sig_fft1(k1))/real(sig_fft1(k1))
xw2=imag(sig_fft2(k2))/real(sig_fft1(k2))
则其相位差值的正切值
xwc=(xw1-xw2)/(1+xw1*xw2)
相位差值的弧度值xwc_rad为
xwc_rad=atan(xwc)
测量角度jd_cs=asin(xwc_rad*λ/(2*π*d_jsjs))*180/π
其中λ=c/f0,光速c=3.0*108m/s,f0为雷达的中心频率。
CN201610728820.1A 2016-08-25 2016-08-25 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 Active CN107783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8820.1A CN107783084B (zh) 2016-08-25 2016-08-25 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8820.1A CN107783084B (zh) 2016-08-25 2016-08-25 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084A true CN107783084A (zh) 2018-03-09
CN107783084B CN107783084B (zh) 2020-11-17

Family

ID=61440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8820.1A Active CN107783084B (zh) 2016-08-25 2016-08-25 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30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3089A (zh) * 2016-08-25 2018-03-09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元平均选小门限检测平台
CN109061625A (zh) * 2018-06-22 2018-12-21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距离速度匹配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9370A2 (de) * 1998-05-20 1999-11-24 DaimlerChrysler Aerospace AG Radarverfahren in einem Kraftfahrzeug
KR20110114795A (ko) * 2010-04-14 2011-10-20 국방과학연구소 주파수 변조 연속파 레이다에서 간섭 제거를 위한 시스템 간 동기화 방법
CN102243303A (zh) * 2011-04-13 2011-11-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呼吸特征的静止人体穿墙定位方法
CN103257346A (zh) * 2013-05-15 2013-08-2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防撞雷达多目标探测方法与系统
CN103913742A (zh) * 2014-04-25 2014-07-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双接收天线的汽车防撞雷达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4391290A (zh) * 2014-11-17 2015-03-0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复杂非均匀杂波下的cfar检测器
CN105182341A (zh) * 2015-09-29 2015-12-23 西安知几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fm三角波与恒频波组合波形的车辆防撞雷达多目标频率匹配方法
CN105373518A (zh) * 2015-09-29 2016-03-02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恒虚警检测中算法的选择方法
CN105425224A (zh) * 2015-12-02 2016-03-23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多目标个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445714A (zh) * 2015-11-24 2016-03-30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向防撞系统信号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9370A2 (de) * 1998-05-20 1999-11-24 DaimlerChrysler Aerospace AG Radarverfahren in einem Kraftfahrzeug
KR20110114795A (ko) * 2010-04-14 2011-10-20 국방과학연구소 주파수 변조 연속파 레이다에서 간섭 제거를 위한 시스템 간 동기화 방법
CN102243303A (zh) * 2011-04-13 2011-11-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呼吸特征的静止人体穿墙定位方法
CN103257346A (zh) * 2013-05-15 2013-08-2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防撞雷达多目标探测方法与系统
CN103913742A (zh) * 2014-04-25 2014-07-0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双接收天线的汽车防撞雷达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4391290A (zh) * 2014-11-17 2015-03-0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复杂非均匀杂波下的cfar检测器
CN105182341A (zh) * 2015-09-29 2015-12-23 西安知几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fm三角波与恒频波组合波形的车辆防撞雷达多目标频率匹配方法
CN105373518A (zh) * 2015-09-29 2016-03-02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恒虚警检测中算法的选择方法
CN105445714A (zh) * 2015-11-24 2016-03-30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向防撞系统信号处理方法
CN105425224A (zh) * 2015-12-02 2016-03-23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多目标个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葛尧 等: "基于FPGA和DSP的频域恒虚警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郑文翰: "《军事大辞典》", 31 December 199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3089A (zh) * 2016-08-25 2018-03-09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元平均选小门限检测平台
CN109061625A (zh) * 2018-06-22 2018-12-21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距离速度匹配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CN109061625B (zh) * 2018-06-22 2020-09-18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距离速度匹配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084B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64624A1 (en) Radar data processing using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and confidence metrics
US5734346A (en) Method of a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a target
CN110132323A (zh) 一种环境光干扰的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12985639B (zh) 基于去啁啾和时域子啁啾脉冲提取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方法
CN113759321B (zh) 基于捷变频雷达的分段脉压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方法
CN107783084A (zh) 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平台
CN109752720A (zh) 基于分布式振动传感器振动信息定位方法及系统
Fridman A method of detecting radio transients
CA2286439A1 (en) Improvements in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CN107783097A (zh) 目标配对及数据处理平台
CN106603942A (zh) 一种tof相机降噪方法
CN107783089A (zh) 单元平均选小门限检测平台
CN107783083A (zh) 变周期三角波、恒频体制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0188322A (zh) 一种波形幅度不确定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7783085A (zh) 应用在恒虚警检测及数据处理中的单元平均选小门限检测方法
Illig et al. Enhanced hybrid lidar-radar ranging technique
CN107783088A (zh) 应用在恒虚警检测中的目标配对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9031212A (zh) 一种雷达跟踪状态下的工作频率优化方法
Gulden et al. Application of state-space frequency estimation to a 24-GHz FMCW tank level gauging system
CN112924415B (zh) 一种激光甲烷遥测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597033A (zh) 一种机场异物检测雷达中频泄漏信号的消除与校准方法及系统
Tran et al. A Signal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with Detection at Two Intermediate Frequencies for RF Spectrum Monitoring
CN114740463B (zh) 一种能提高调频连续波雷达距离分辨率的方法
Zhang et al. Observation Selection, Total Variation, and L‐Curve Methods for LiDAR Data Denoising
RU2548032C2 (ru) Способ оценивания отношения сигнал/шум пр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и сигналов с фазовой модуляци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