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3800B - 一种地震救援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救援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3800B
CN107773800B CN201710987905.6A CN201710987905A CN107773800B CN 107773800 B CN107773800 B CN 107773800B CN 201710987905 A CN201710987905 A CN 201710987905A CN 107773800 B CN107773800 B CN 1077738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eering engine
hydraulic cylinder
telescopic rod
telescopic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79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3800A (zh
Inventor
孟庆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Gaoxin Automobile Rent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xian Mu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xian Mu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xian Mu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879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3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3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3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3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3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地震救援车,包括底座、四个行走部分、四个固定部分、四个支撑部分、输氧部分、输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行走部分的第一伸缩套筒上面的圆孔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上;所述的四个固定部分的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的圆孔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上;通过两个第二液压缸伸长带动输血部分向前移动,通过第九液压缸、第七舵机和第十液压缸协同工作使半圆弧形板子扣到遇难者的手臂上,通过第三步进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进而带动弧形滑块移动,通过四个第十一液压缸收缩带动输血针扎入遇难者血管来输血,实现了及时给失血过多的患者输入,有利于延缓遇难者的伤势便于后面及时治疗,提高了救援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救援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救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救援车。
背景技术
地震救援的时候,由于救出的遇难者没有及时得到输氧和输血造成伤势恶化,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集救援与输血输氧于一体的救援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救援车,通过两个第二液压缸伸长带动输血部分向前移动,通过第九液压缸、第七舵机和第十液压缸协同工作使半圆弧形板子扣到遇难者的手臂上,通过第三步进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进而带动弧形滑块移动,通过四个第十一液压缸收缩带动输血针扎入遇难者血管来输血,实现了及时给失血过多的患者输入,有利于延缓遇难者的伤势便于后面及时治疗,提高了救援质量。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震救援车,包括底座、四个行走部分、四个固定部分、四个支撑部分、输氧部分、输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行走部分的第一伸缩套筒上面的圆孔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上;所述的四个固定部分的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的圆孔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上;所述的四个支撑部分的八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四个第一燕尾槽里;所述的输氧部分的第四伸缩套筒下面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的输血部分的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燕尾槽里;所述的第二液压缸顶板与两个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四个第一燕尾槽、两个齿条、四个第一支撑座、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四个第一舵机、四个第二支撑座、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四个第二舵机、两个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固定板、两个第二液压缸、两个第二燕尾槽,所述的底板是一个长方形板子,在其上面的前方设有一个凹槽;在底板上面设有两个齿条,其位置在底板上面的左右两侧;在底板上面设有四个第一燕尾槽,其均分成两组,其位置分别在两个齿条内侧;所述的两个一液压缸的缸体底部与底板上面固定连接,其位置在底板上面中间靠后处;在底板上面设有第二液压缸固定板,其位置在底板上面靠右处;所述的两个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固定板内侧;在底板上面设有两个第二燕尾槽,其位置在两个第二液压缸下侧;在底板左右两侧的两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座,所述的第一舵机连接轴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面的两个圆孔里,所述的第一舵机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一舵机连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底板下面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座,所述的第二舵机连接轴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上面的圆孔里;所述的四个第二舵机水平放置,其侧面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支撑座内侧面,其电机轴与第二舵机连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所述的行走部分包括第一伸缩套筒、第一伸缩杆、第三液压缸、第三舵机、旋转圆板、第四舵机固定板、第四舵机座、第四舵机、轮子座、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第一步进电机、轮子,所述的第一伸缩套筒一侧上面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一舵机连接轴,其位置在第一支撑座里面;所述的第一伸缩杆右侧滑动安装在第一伸缩套筒左侧的凹槽里;所述的第三液压缸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伸缩套筒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伸缩杆上面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舵机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伸缩杆左侧的凹槽里,其电机轴与旋转圆板右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圆板右侧设有圆形凹槽,其滑动安装在第一伸缩杆左侧的滑块上;在旋转圆板的左侧设有第四舵机固定板,在第四舵机固定板上面设有第四舵机座,所述的第四舵机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四舵机座里,其电机轴穿过第四舵机固定板上面的圆孔与轮子座上面固定连接;在轮子座外侧设有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下面,其电机轴与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转动安装在轮子座的圆孔里,所述的轮子固定安装在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上,其位置在轮子座里;
所述的固定部分包括第二伸缩套筒、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第二伸缩杆、第四液压缸、第二伸缩杆顶板、九个锥形固定头,在第二伸缩套筒上面设有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所述的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二舵机连接轴上,其位置在第二支撑座里面,所述的第二伸缩杆上面滑动安装在第二伸缩套筒下面的凹槽里,其下面与第二伸缩杆顶板上面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杆顶板下面设有九个呈三排三列排列的锥形固定头;所述的第四液压缸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伸缩套筒侧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二伸缩杆侧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部分包括支撑部分固定板、两个第一滑块、第二步进电机、第一齿轮、第三伸缩套筒、第三伸缩杆、第五液压缸、第五舵机连接轴、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第五舵机、第五舵机连接板、正六边形板子、六个第六液压缸固定板、六个第六液压缸、六个吸盘、六个第七液压缸、六个第三燕尾槽,在支撑部分固定板下面设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燕尾槽里;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支撑部分固定板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三伸缩套筒下面固定安装在支撑部分固定板上面,其上面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三伸缩杆下面滑动安装在第三伸缩套筒上面的凹槽里,其上面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五液压缸水平放置,其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三伸缩套筒侧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三伸缩杆侧面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三伸缩杆一侧设有第五舵机连接板,所述的第五舵机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五舵机连接板下面,其电机轴与第五舵机连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五舵机连接轴转动安装在第三伸缩杆上面的圆孔里;在正六边形板子下面设有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所述的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五舵机连接轴上,其位置在第三伸缩杆下面的凹槽里;在正六边形板子上面的六个边处各设有一个设有第三燕尾槽,所述的六个第六液压缸固定板滑动安装在第三燕尾槽里,所述的六个第七液压缸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正六边形板子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六液压缸固定板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六个第六液压缸缸体底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六个第六液压缸固定板上面,其活塞杆端部与吸盘固定连接;
所述的输氧部分包括第四伸缩套筒、第四伸缩杆、第八液压缸、第三伸缩杆顶板、第六舵机、第六舵机固定板、氧气罩,所述的第四伸缩套筒下面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的第四伸缩套筒的左侧设有凹槽,所述的第四伸缩杆右侧滑动安装在第四伸缩套筒左侧,其右侧设有第三伸缩杆顶板,所述的第八液压缸的缸体底部与第四伸缩套筒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四伸缩杆上面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三伸缩杆顶板上面设有第六舵机固定板,所述的第六舵机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六舵机固定板内侧,其电机轴穿过第三伸缩杆顶板上面的圆孔与氧气罩上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输血部分包括输血部分固定板、两个第二滑块、第二液压缸顶板、第五伸缩套筒、第五伸缩杆、第九液压缸、第七舵机连接轴、第七舵机、第六伸缩套筒、第六伸缩杆、第十液压缸、半圆弧形板子、半圆弧滑轨、半圆弧凹槽、半圆弧齿条、弧形滑块、第三步进电机、第十一液压缸顶板、四个第十一液压缸、第二齿轮、输血针,在输血部分固定板下面设有两个第二滑块,其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燕尾槽里;在输血部分固定板上面设有第二液压缸顶板,其与两个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五伸缩套筒下面固定安装在输血部分固定板上面,所述的第五伸缩杆右侧滑动安装在第五伸缩套筒左侧的凹槽里,在其右侧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九液压缸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五伸缩套筒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五伸缩杆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七舵机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五伸缩杆侧面,其电机轴与第七舵机连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七舵机连接轴转动安装在第五伸缩杆的圆孔里;所述的第六伸缩套筒上面的支撑板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七舵机连接轴上,其位置在第五伸缩杆的凹槽里;所述的第六伸缩杆上面滑动安装在第六伸缩套筒上面的凹槽里,其下面与半圆弧形板子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十液压缸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六伸缩套筒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六伸缩杆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半圆弧形板子上面设有半圆弧凹槽,在半圆弧形板子外侧设有半圆弧滑轨,在半圆弧形板子外侧中间设有半圆弧齿条,所述的弧形滑块滑动安装在半圆弧滑轨里,所述的第三步进电机侧面固定安装在弧形滑块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与半圆弧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的四个第十一液压缸呈矩形排列,其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弧形滑块上面,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十一液压缸顶板下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输血针固定安装在第十一液压缸顶板下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两个第二液压缸伸长带动输血部分向前移动,通过第九液压缸、第七舵机和第十液压缸协同工作使半圆弧形板子扣到遇难者的手臂上,通过第三步进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进而带动弧形滑块移动,通过四个第十一液压缸收缩带动输血针扎入遇难者血管来输血,实现了及时给失血过多的患者输入,有利于延缓遇难者的伤势便于后面及时治疗,提高了救援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发明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本发明的行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固定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图11为本发明的支撑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输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4为本发明的输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底座、2-行走部分、3-固定部分、4-支撑部分、5-输氧部分、6-输血部分、101-底板、102-第一燕尾槽、103-齿条、104-第一支撑座、105-第一舵机连接轴、106-第一舵机、107-第二支撑座、108-第二舵机连接轴、109-第二舵机、110-第一液压缸、111-第二液压缸固定板、112-第二液压缸、113-第二燕尾槽、201-第一伸缩套筒、202-第一伸缩杆、203-第三液压缸、204-第三舵机、205-旋转圆板、206-第四舵机固定板、207-第四舵机座、208-第四舵机、209-轮子座、210-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211-第一步进电机、212-轮子、213-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301-第二伸缩套筒、302-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303-第二伸缩杆、304-第四液压缸、305-第二伸缩杆顶板、306-锥形固定头、401-支撑部分固定板、402-第一滑块、403-第二步进电机、404-第一齿轮、405-第三伸缩套筒、406-第三伸缩杆、407-第五液压缸、408-第五舵机连接轴、409-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410-第五舵机、411-第五舵机连接板、412-正六边形板子、413-第六液压缸固定板、414-第六液压缸、415-吸盘、416-第三燕尾槽、417-第七液压缸、501-第四伸缩套筒、502-第四伸缩杆、503-第八液压缸、504-第三伸缩杆顶板、505-第六舵机、506-第六舵机固定板、507-氧气罩、601-输血部分固定板、602-第二滑块、603-第二液压缸顶板、604-第五伸缩套筒、605-第五伸缩杆、606-第九液压缸、607-第七舵机连接轴、608-第七舵机、609-第六伸缩套筒、610-第六伸缩杆、611-第十液压缸、612-半圆弧形板子、613-半圆弧滑轨、614-半圆弧凹槽、615-半圆弧齿条、616-弧形滑块、617-第三步进电机、618-第十一液压缸顶板、619-第十一液压缸、620-第二齿轮、621-输血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一种地震救援车,包括底座1、四个行走部分2、四个固定部分3、四个支撑部分4、输氧部分5、输血部分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行走部分2的第一伸缩套筒201上面的圆孔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105上;所述的四个固定部分3的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302的圆孔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108上;所述的四个支撑部分4的八个第一滑块402分别滑动安装在四个第一燕尾槽102里;所述的输氧部分5的第四伸缩套筒501下面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液压缸110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的输血部分6的两个第二滑块602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燕尾槽113里;所述的第二液压缸顶板603与两个第二液压缸11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底座1包括底板101、四个第一燕尾槽102、两个齿条103、四个第一支撑座104、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105、四个第一舵机106、四个第二支撑座107、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108、四个第二舵机109、两个第一液压缸110、第二液压缸固定板111、两个第二液压缸112、两个第二燕尾槽113,所述的底板101是一个长方形板子,在其上面的前方设有一个凹槽;在底板101上面设有两个齿条103,其位置在底板101上面的左右两侧;在底板101上面设有四个第一燕尾槽102,其均分成两组,其位置分别在两个齿条103内侧;所述的两个一液压缸110的缸体底部与底板101上面固定连接,其位置在底板101上面中间靠后处;在底板101上面设有第二液压缸固定板111,其位置在底板101上面靠右处;所述的两个第二液压缸112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固定板111内侧;在底板101上面设有两个第二燕尾槽113,其位置在两个第二液压缸112下侧;在底板101左右两侧的两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座104,所述的第一舵机连接轴105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04上面的两个圆孔里,所述的第一舵机106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04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一舵机连接轴105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底板101下面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座107,所述的第二舵机连接轴108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座107上面的圆孔里;所述的四个第二舵机109水平放置,其侧面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支撑座107内侧面,其电机轴与第二舵机连接轴108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所述的行走部分2包括第一伸缩套筒201、第一伸缩杆202、第三液压缸203、第三舵机204、旋转圆板205、第四舵机固定板206、第四舵机座207、第四舵机208、轮子座209、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210、第一步进电机211、轮子212,所述的第一伸缩套筒201一侧上面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一舵机连接轴105,其位置在第一支撑座104里面;所述的第一伸缩杆202右侧滑动安装在第一伸缩套筒201左侧的凹槽里;所述的第三液压缸203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伸缩套筒201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伸缩杆202上面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舵机204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伸缩杆202左侧的凹槽里,其电机轴与旋转圆板205右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圆板205右侧设有圆形凹槽,其滑动安装在第一伸缩杆202左侧的滑块上;在旋转圆板205的左侧设有第四舵机固定板206,在第四舵机固定板206上面设有第四舵机座207,所述的第四舵机208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四舵机座207里,其电机轴穿过第四舵机固定板206上面的圆孔与轮子座209上面固定连接;在轮子座209外侧设有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210,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211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210下面,其电机轴与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213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213转动安装在轮子座209的圆孔里,所述的轮子212固定安装在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213上,其位置在轮子座209里;
所述的固定部分3包括第二伸缩套筒301、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302、第二伸缩杆303、第四液压缸304、第二伸缩杆顶板305、九个锥形固定头306,在第二伸缩套筒301上面设有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302,所述的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302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二舵机连接轴108上,其位置在第二支撑座107里面,所述的第二伸缩杆303上面滑动安装在第二伸缩套筒301下面的凹槽里,其下面与第二伸缩杆顶板305上面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杆顶板305下面设有九个呈三排三列排列的锥形固定头306;所述的第四液压缸304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伸缩套筒301侧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二伸缩杆303侧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部分4包括支撑部分固定板401、两个第一滑块402、第二步进电机403、第一齿轮404、第三伸缩套筒405、第三伸缩杆406、第五液压缸407、第五舵机连接轴408、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409、第五舵机410、第五舵机连接板411、正六边形板子412、六个第六液压缸固定板413、六个第六液压缸414、六个吸盘415、六个第七液压缸416、六个第三燕尾槽417,在支撑部分固定板401下面设有两个第一滑块402,所述的第一滑块402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燕尾槽102里;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403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支撑部分固定板401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一齿轮404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404与齿条103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三伸缩套筒405下面固定安装在支撑部分固定板401上面,其上面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三伸缩杆406下面滑动安装在第三伸缩套筒405上面的凹槽里,其上面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五液压缸407水平放置,其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三伸缩套筒405侧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三伸缩杆406侧面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三伸缩杆406一侧设有第五舵机连接板411,所述的第五舵机410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五舵机连接板411下面,其电机轴与第五舵机连接轴408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五舵机连接轴408转动安装在第三伸缩杆406上面的圆孔里;在正六边形板子412下面设有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409,所述的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409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五舵机连接轴408上,其位置在第三伸缩杆406下面的凹槽里;在正六边形板子412上面的六个边处各设有一个设有第三燕尾槽416,所述的六个第六液压缸固定板413滑动安装在第三燕尾槽416里,所述的六个第七液压缸417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正六边形板子412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六液压缸固定板413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六个第六液压缸414缸体底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六个第六液压缸固定板413上面,其活塞杆端部与吸盘415固定连接;
所述的输氧部分5包括第四伸缩套筒501、第四伸缩杆502、第八液压缸503、第三伸缩杆顶板504、第六舵机505、第六舵机固定板506、氧气罩507,所述的第四伸缩套筒501下面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液压缸110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的第四伸缩套筒501的左侧设有凹槽,所述的第四伸缩杆502右侧滑动安装在第四伸缩套筒501左侧,其右侧设有第三伸缩杆顶板504,所述的第八液压缸503的缸体底部与第四伸缩套筒501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四伸缩杆502上面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三伸缩杆顶板504上面设有第六舵机固定板506,所述的第六舵机505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六舵机固定板506内侧,其电机轴穿过第三伸缩杆顶板504上面的圆孔与氧气罩507上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输血部分6包括输血部分固定板601、两个第二滑块602、第二液压缸顶板603、第五伸缩套筒604、第五伸缩杆605、第九液压缸606、第七舵机连接轴607、第七舵机608、第六伸缩套筒609、第六伸缩杆610、第十液压缸611、半圆弧形板子612、半圆弧滑轨613、半圆弧凹槽614、半圆弧齿条615、弧形滑块616、第三步进电机617、第十一液压缸顶板618、四个第十一液压缸619、第二齿轮620、输血针621,在输血部分固定板601下面设有两个第二滑块602,其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燕尾槽113里;在输血部分固定板601上面设有第二液压缸顶板603,其与两个第二液压缸11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五伸缩套筒604下面固定安装在输血部分固定板601上面,所述的第五伸缩杆605右侧滑动安装在第五伸缩套筒604左侧的凹槽里,在其右侧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九液压缸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五伸缩套筒604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五伸缩杆605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七舵机608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五伸缩杆605侧面,其电机轴与第七舵机连接轴607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七舵机连接轴607转动安装在第五伸缩杆605的圆孔里;所述的第六伸缩套筒609上面的支撑板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七舵机连接轴607上,其位置在第五伸缩杆605的凹槽里;所述的第六伸缩杆610上面滑动安装在第六伸缩套筒609上面的凹槽里,其下面与半圆弧形板子612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十液压缸611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六伸缩套筒609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六伸缩杆610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半圆弧形板子612上面设有半圆弧凹槽614,在半圆弧形板子612外侧设有半圆弧滑轨613,在半圆弧形板子612外侧中间设有半圆弧齿条615,所述的弧形滑块616滑动安装在半圆弧滑轨613里,所述的第三步进电机617侧面固定安装在弧形滑块616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二齿轮620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620与半圆弧齿条615相互啮合;所述的四个第十一液压缸619呈矩形排列,其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弧形滑块616上面,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十一液压缸顶板618下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输血针621固定安装在第十一液压缸顶板618下面。
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四个行走部分2的第三液压缸203来调节轮子212的位置,通过第四舵机208和第一步进电机211协同工作来驱动轮子212行走,使机器到达遇难者的位置,当发现有人员被压时,通过四个第二舵机109带动四个固定部分3旋转90度,通过第四液压缸304伸长带动锥形固定头306固定到地面,然后通过第一舵机106、第三液压缸203和第三舵机204协同工作将行走部分2收起来;下一步通过四个支撑部分4的第二步进电机403带动第一齿轮404进而带动支撑部分4移动到压在遇难者上面的物体的下面,通过第五液压缸407、第五舵机410、第六液压缸414、第七液压缸417协同工作使六个吸盘415吸住物体并将其顶起来;下一步当遇难者病危和失血过多时,通过两个第一液压缸110伸长带动输氧部分5上升一定距离,通过第八液压缸503和第六舵机505协同工作来使氧气罩507扣到患者口部来输氧,通过两个第二液压缸112伸长带动输血部分6向前移动,通过第九液压缸606、第七舵机608和第十液压缸611协同工作使半圆弧形板子612扣到遇难者的手臂上,通过第三步进电机617带动第二齿轮620进而带动弧形滑块616移动,通过四个第十一液压缸619收缩带动输血针621扎入遇难者血管来输血。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 “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Claims (1)

1.一种地震救援车,包括底座(1)、四个行走部分(2)、四个固定部分(3)、四个支撑部分(4)、输氧部分(5)、输血部分(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1)包括底板(101)、四个第一燕尾槽(102)、两个齿条(103)、四个第一支撑座(104)、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105)、四个第一舵机(106)、四个第二支撑座(107)、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108)、四个第二舵机(109)、两个第一液压缸(110)、第二液压缸固定板(111)、两个第二液压缸(112)、两个第二燕尾槽(113),所述的底板(101)是一个长方形板子,在其上面的前方设有一个凹槽;在底板(101)上面设有两个齿条(103),其位置在底板(101)上面的左右两侧;在底板(101)上面设有四个第一燕尾槽(102),其均分成两组,其位置分别在两个齿条(103)内侧;所述的两个第一液压缸(110)的缸体底部与底板(101)上面固定连接,其位置在底板(101)上面中间靠后处;在底板(101)上面设有第二液压缸固定板(111),其位置在底板(101)上面靠右处;所述的两个第二液压缸(112)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固定板(111)内侧;在底板(101)上面设有两个第二燕尾槽(113),其位置在两个第二液压缸(112)下侧;在底板(101)左右两侧的两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座(104),所述的第一舵机连接轴(105)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04)上面的两个圆孔里,所述的第一舵机(106)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04)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一舵机连接轴(105)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底板(101)下面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二支撑座(107),所述的第二舵机连接轴(108)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座(107)上面的圆孔里;所述的四个第二舵机(109)水平放置,其侧面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支撑座(107)内侧面,其电机轴与第二舵机连接轴(108)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所述的行走部分(2)包括第一伸缩套筒(201)、第一伸缩杆(202)、第三液压缸(203)、第三舵机(204)、旋转圆板(205)、第四舵机固定板(206)、第四舵机座(207)、第四舵机(208)、轮子座(209)、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210)、第一步进电机(211)、轮子(212),所述的第一伸缩套筒(201)一侧上面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一舵机连接轴(105)上,其位置在第一支撑座(104)里面;所述的第一伸缩杆(202)右侧滑动安装在第一伸缩套筒(201)左侧的凹槽里;所述的第三液压缸(203)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伸缩套筒(201)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伸缩杆(202)上面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舵机(204)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伸缩杆(202)左侧的凹槽里,其电机轴与旋转圆板(205)右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圆板(205)右侧设有圆形凹槽,其滑动安装在第一伸缩杆(202)左侧的滑块上;在旋转圆板(205)的左侧设有第四舵机固定板(206),在第四舵机固定板(206)上面设有第四舵机座(207),所述的第四舵机(208)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四舵机座(207)里,其电机轴穿过第四舵机固定板(206)上面的圆孔与轮子座(209)上面固定连接;在轮子座(209)外侧设有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210),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211)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一步进电机固定板(210)下面,其电机轴与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213)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213)转动安装在轮子座(209)的圆孔里,所述的轮子(212)固定安装在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轴(213)上,其位置在轮子座(209)里;
所述的固定部分(3)包括第二伸缩套筒(301)、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302)、第二伸缩杆(303)、第四液压缸(304)、第二伸缩杆顶板(305)、九个锥形固定头(306),在第二伸缩套筒(301)上面设有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302),所述的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302)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二舵机连接轴(108)上,其位置在第二支撑座(107)里面,所述的第二伸缩杆(303)上面滑动安装在第二伸缩套筒(301)下面的凹槽里,其下面与第二伸缩杆顶板(305)上面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杆顶板(305)下面设有九个呈三排三列排列的锥形固定头(306);所述的第四液压缸(304)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伸缩套筒(301)侧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二伸缩杆(303)侧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部分(4)包括支撑部分固定板(401)、两个第一滑块(402)、第二步进电机(403)、第一齿轮(404)、第三伸缩套筒(405)、第三伸缩杆(406)、第五液压缸(407)、第五舵机连接轴(408)、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409)、第五舵机(410)、第五舵机连接板(411)、正六边形板子(412)、六个第六液压缸固定板(413)、六个第六液压缸(414)、六个吸盘(415)、六个第七液压缸、六个第三燕尾槽,在支撑部分固定板(401)下面设有两个第一滑块(402),所述的第一滑块(402)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燕尾槽(102)里;所述的第二步进电机(403)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支撑部分固定板(401)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一齿轮(404)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404)与齿条(103)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三伸缩套筒(405)下面固定安装在支撑部分固定板(401)上面,其上面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三伸缩杆(406)下面滑动安装在第三伸缩套筒(405)上面的凹槽里,其上面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五液压缸(407)水平放置,其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三伸缩套筒(405)侧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三伸缩杆(406)侧面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三伸缩杆(406)一侧设有第五舵机连接板(411),所述的第五舵机(410)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五舵机连接板(411)下面,其电机轴与第五舵机连接轴(408)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五舵机连接轴(408)转动安装在第三伸缩杆(406)上面的圆孔里;在正六边形板子(412)下面设有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409),所述的正六边形板子连接板(409)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五舵机连接轴(408)上,其位置在第三伸缩杆(406)下面的凹槽里;在正六边形板子(412)上面的六个边处各设有一个第三燕尾槽(416),所述的六个第六液压缸固定板(413)滑动安装在第三燕尾槽(416)里,所述的六个第七液压缸(417)的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正六边形板子(412)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六液压缸固定板(413)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六个第六液压缸(414)缸体底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六个第六液压缸固定板(413)上面,其活塞杆端部与吸盘(415)固定连接;
所述的输氧部分(5)包括第四伸缩套筒(501)、第四伸缩杆(502)、第八液压缸(503)、第三伸缩杆顶板(504)、第六舵机(505)、第六舵机固定板(506)、氧气罩(507),所述的第四伸缩套筒(501)下面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液压缸(110)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的第四伸缩套筒(501)的左侧设有凹槽,所述的第四伸缩杆(502)右侧滑动安装在第四伸缩套筒(501)左侧,其右侧设有第三伸缩杆顶板(504),所述的第八液压缸(503)的缸体底部与第四伸缩套筒(501)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四伸缩杆(502)上面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三伸缩杆顶板(504)上面设有第六舵机固定板(506),所述的第六舵机(505)竖直向下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六舵机固定板(506)内侧,其电机轴穿过第三伸缩杆顶板(504)上面的圆孔与氧气罩(507)上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输血部分(6)包括输血部分固定板(601)、两个第二滑块(602)、第二液压缸顶板(603)、第五伸缩套筒(604)、第五伸缩杆(605)、第九液压缸(606)、第七舵机连接轴(607)、第七舵机(608)、第六伸缩套筒(609)、第六伸缩杆(610)、第十液压缸(611)、半圆弧形板子(612)、半圆弧滑轨(613)、半圆弧凹槽(614)、半圆弧齿条(615)、弧形滑块(616)、第三步进电机(617)、第十一液压缸顶板(618)、四个第十一液压缸(619)、第二齿轮(620)、输血针(621),在输血部分固定板(601)下面设有两个第二滑块(602),其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燕尾槽(113)里;在输血部分固定板(601)上面设有第二液压缸顶板(603),其与两个第二液压缸(11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五伸缩套筒(604)下面固定安装在输血部分固定板(601)上面,所述的第五伸缩杆(605)右侧滑动安装在第五伸缩套筒(604)左侧的凹槽里,在其右侧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九液压缸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五伸缩套筒(604)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五伸缩杆(605)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七舵机(608)水平放置,其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五伸缩杆(605)侧面,其电机轴与第七舵机连接轴(607)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七舵机连接轴(607)转动安装在第五伸缩杆(605)的圆孔里;所述的第六伸缩套筒(609)上面的支撑板的圆孔固定安装在第七舵机连接轴(607)上,其位置在第五伸缩杆(605)的凹槽里;所述的第六伸缩杆(610)上面滑动安装在第六伸缩套筒(609)上面的凹槽里,其下面与半圆弧形板子(612)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十液压缸(611)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第六伸缩套筒(609)上面的支撑板上,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六伸缩杆(610)上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半圆弧形板子(612)上面设有半圆弧凹槽(614),在半圆弧形板子(612)外侧设有半圆弧滑轨(613),在半圆弧形板子(612)外侧中间设有半圆弧齿条(615),所述的弧形滑块(616)滑动安装在半圆弧滑轨(613)里,所述的第三步进电机(617)侧面固定安装在弧形滑块(616)上面,其电机轴与第二齿轮(620)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620)与半圆弧齿条(615)相互啮合;所述的四个第十一液压缸(619)呈矩形排列,其缸体底部固定安装在弧形滑块(616)上面,其活塞杆端部与第十一液压缸顶板(618)下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输血针(621)固定安装在第十一液压缸顶板(618)下面;
所述的四个行走部分(2)的第一伸缩套筒(201)上面的圆孔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一舵机连接轴(105)上;所述的四个固定部分(3)的第二伸缩套筒连接板(302)的圆孔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二舵机连接轴(108)上;所述的四个支撑部分(4)的八个第一滑块(402)分别滑动安装在四个第一燕尾槽(102)里;所述的输氧部分(5)的第四伸缩套筒(501)下面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液压缸(110)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的输血部分(6)的两个第二滑块(602)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燕尾槽(113)里;所述的第二液压缸顶板(603)与两个第二液压缸(11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
CN201710987905.6A 2017-10-21 2017-10-21 一种地震救援车 Active CN107773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7905.6A CN107773800B (zh) 2017-10-21 2017-10-21 一种地震救援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7905.6A CN107773800B (zh) 2017-10-21 2017-10-21 一种地震救援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3800A CN107773800A (zh) 2018-03-09
CN107773800B true CN107773800B (zh) 2020-07-03

Family

ID=6143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7905.6A Active CN107773800B (zh) 2017-10-21 2017-10-21 一种地震救援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38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2279B (zh) * 2018-08-22 2020-11-13 山东光明园迪儿童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辅助英语学习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24896U (zh) * 2010-01-28 2010-11-10 花仕洋 震灾救援担架车
US20140088508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Patrick Ryan Drug-delivery devices with integrated needle-insertion mechanism
CN104546051B (zh) * 2014-12-28 2017-01-25 张蕊 心内科止血抢救装置
CN106825528B (zh) * 2017-02-20 2018-11-13 浙江拓新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铸铁铸造机器人
CN107019613B (zh) * 2017-04-11 2018-11-20 张宪成 一种截肢手术专用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3800A (zh) 2018-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2334B (zh) 一种智能大型钢板自动打孔机器人
CN107773800B (zh) 一种地震救援车
CN109172927B (zh) 一种自动换吊瓶架
CN211156819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起身器
CN109125039B (zh) 一种心血管病紧急救助设备
CN210408716U (zh) 一种用于患者下肢术后护理的骨科定位架
CN209884203U (zh) 一种妇产科超声检查辅助支架
CN216908508U (zh) 一种患者腿部抬高的手术室护理装置
CN107970573B (zh) 步行康复训练阶梯
CN215128801U (zh) 一种可调节心电图仪器放置台
CN104688397A (zh) 一种用于腿部康复活动的牵引架
CN211272108U (zh) 一种新型帕金森患者助行器
CN214679295U (zh) 一种能调节高度的防滑护理车
CN108852782B (zh) 一种医疗用腿部瘫痪病人按摩设备
CN214484606U (zh) 一种多功能监护车
CN219763325U (zh) 一种磁共振护理翻身床具
CN213553087U (zh)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急救支撑设备
CN219962245U (zh) 一种可移动的门诊分诊台
CN213883852U (zh) 一种抢救用护理担架
CN219398874U (zh) 用于热身运动的拉伸装置
CN111195419A (zh) 一种医疗康复用上肢恢复训练装置
CN218129100U (zh) 静脉治疗多功能辅助台
CN213219086U (zh) 一种中医康复用穴位按摩装置
CN204671477U (zh) 穿刺车
CN213606541U (zh) 一种肾脏内科用活检穿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9

Address after: No.32, Shangchang Road, Huangkou Town, Xiaoxian County, Suzhou City, 234000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oxian mu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4900 Malan Village, Luzhai Township, Linxi County,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Meng Qingsh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4

Address after: 276000 A307, Keyuan Squ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Shuangyueyuan Road, High tech Zone,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nyi Gaoxin Automobile Rental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2, Shangchang Road, Huangkou Town, Xiaoxian County,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234000

Patentee before: Xiaoxian mu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