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0793A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0793A
CN107770793A CN201711311288.4A CN201711311288A CN107770793A CN 107770793 A CN107770793 A CN 107770793A CN 201711311288 A CN201711311288 A CN 201711311288A CN 107770793 A CN107770793 A CN 107770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quality
threshold value
signal quality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112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112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0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0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则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本申请通过在上报B1事件之前,对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确定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后才会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B1事件,解决了在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源接入网设备依然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B1事件将用户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切换至第一网络的问题,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Description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是LTE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使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从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切换进入另一个移动通信网络。
相关技术中,UE和源接入网设备(Source eNodeB)建立连接后,源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B1测量信令;UE根据B1测量信令对邻近小区的第二代移动通信2G或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进行测量,得到邻近小区的2G或3G网络的信号质量;当邻近小区的2G或3G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预设门限值时,UE向源接入网设备(Source eNodeB)上报B1事件,源接入网设备根据UE上报的B1事件,将UE的移动通信网络由当前的LTE网络切换到邻近小区的2G或3G网络。
由于相关技术中上报B1事件的触发机制是邻近小区的2G或3G信号质量是否高于预设门限值,从而导致有可能在LTE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好时,源接入网设备依然将UE的移动通信网络由当前的LTE网络切换到邻近小区的2G或3G网络,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一网络是采用第一网络制式的网络;
若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则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二网络是采用第二网络制式的网络;
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所述B1事件用于使所述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所述B1事件后将用户设备的服务网络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一网络是采用第一网络制式的网络;
测量模块,若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用于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二网络是采用第二网络制式的网络;
发送模块,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用于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所述B1事件用于使所述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所述B1事件后将用户设备的服务网络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确定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之后,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才会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B1事件,解决了在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源接入网设备依然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B1事件将用户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切换至第一网络的问题,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装置的装置框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1、语音业务连续性方案(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SRVCC):是一种语音业务连续性方案,主要是为了解决当UE在LTE/Pre-LTE网络和2G/3G CS网络之间移动时,如何保证语音呼叫连续性的问题;当UE启动时,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SRVCC能力,告知源接入网设备其支持的移动通信网络。
2、B1测量信令:源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的信令,该信令用于指示UE测量邻近小区的信号质量。
3、B1事件:当邻近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一个预设门限值时触发UE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的事件,源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UE上报的B1事件后,将UE的移动通信网络由当前服务小区切换至邻近小区。
4、A2事件:当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一个预设的门限值时触发UE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的事件,源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UE上报的A2事件后,向UE发送B2测量信令。
5、B2测量信令: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UE发送的A2事件后,向UE发送的信令,该信令指示UE测量邻近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
6、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是在某个符号内承载参考信号的所有资源粒子(Resource Element,RE)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
7、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被定义为N*RSRP/(LTE载波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其中N是LTE载波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测量带宽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个数,RSRQ实现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报告信号强度和干扰相结合的效果。
8、源接入网设备(Source eNodeB):当前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的接入网设备。
9、下行信道:是指信号从接入网设备到用户设备的物理信道。
10、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是指信号和噪声的比值,单位为db。下行信道SNR即从接入网设备到用户设备的物理信道所承载的信号与噪声的比值。
11、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是信道质量的信息指示,代表当前信道质量的好坏,单位为1。下行信道CQI即从接入网设备到用户设备的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设备110和源接入网设备120。
用户设备110可以是指与源接入网设备120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用户设备11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110可以是移动用户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用户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例如,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用户设备(RemoteTerminal)、接入用户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置(User Equipment,UE)。可选地,用户设备110还可以为中继(Relay)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用户设备110可以通过与源接入网设备120之间的无线连接,接收源接入网设备120发送的信令。
源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用于将接收到的无线帧与IP分组报文进行相互转换,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本发明实施例对源接入网设备1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可选地,源接入网设备120还可以包括家庭基站(Home eNB,HeNB)、中继(Relay)、微微基站Pico等。
源接入网设备120和用户设备120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可选地,该无线空口是基于4G标准(LTE系统)的无线空口。源接入网设备120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向用户设备110发送的信令。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201中,用户设备获取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用户设备测量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其中,第一网络是采用第一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第一网络制式为2G和/或3G网络。
在步骤202中,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用户设备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
用户设备在对第一网络进行测量,获得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后,检测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若高于第一门限值,则用户设备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其中第二网络是采用第二网络制式的网络。
可选的,第二网络制式为LTE网络。
在步骤203中,若当前服务小区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该B1事件用于使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B1事件后将用户设备的服务网络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用户设备检测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该B1事件用于使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B1事件后将用户设备的服务网络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确定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之后,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才会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B1事件,解决了在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源接入网设备依然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B1事件将用户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切换至第一网络的问题,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在LTE协议中,用户设备在于当前服务的小区建立连接后,如果需要切换移动通信网络,源接入网设备可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B1测量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测量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质量;或,向用户设备发送B2测量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测量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信号质量以及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信号质量。不同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信令不同,其中,B2测量信令需要用户设备首先上报A2事件,源接入网设备才会向用户设备发送B2测量信令。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301中,用户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SRVCC能力。
用户设备向当前服务小区的源接入网设备上报SRVCC能力,源接入网设备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SRVCC能力获取用户设备支持的网络制式,根据用户设备支持的网络制式判断是否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为支持2G、3G以及LTE网络的用户设备。
在步骤302中,源接入网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B1测量信令。
若源接入网设备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向用户设备发送B1测量信令,该B1测量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测量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其中,第一网络是采用第一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第一网络制式为2G和/或3G网络。
在步骤303中,用户设备测量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得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用户设备根据B1测量信令,测量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得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可选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包括第一网络的RSRP,或,第一网络的RSRQ,或,第一网络的RSRP和RSRQ。
在步骤304中,用户设备检测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
在获得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后,用户设备检测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
可选的,用户设备检测第一网络的RSRP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或,检测第一网络的RSRQ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或,检测第一网络的RSRP和RSRQ中是否有一个低于第一预设门限值。
第一预设门限值是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一个较高的门限值,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对应的参数为RSRP,则第一预设门限值的单位为dBm;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对应的参数为RSRQ,则第一预设门限值的单位为1;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对应的参数为RSRP和RSRQ,则第一预设门限值为两个,分别为RSRP对应的门限值,其单位为dBm,以及RSRQ对应的门限值,其单位为1。
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则进入步骤305,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则进入步骤303,继续对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在步骤305中,用户设备测量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得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
当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用户设备测量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得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其中,第二网络是采用第二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第二网络制式为LTE网络。
在步骤306中,用户设备检测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在获得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后,用户设备检测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其中,第二预设门限值是一个较低的门限值,若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这个较低的门限值,说明当前小区的信号较差,进入步骤307;若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这个较低的门限值,说明当前小区的信号并不差,则进入步骤308。
可选的,第二预设门限值是用户设备预设的一个较低的门限值,比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触发B1事件的门限值要低。
由于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触发B1事件的门限值较高,因此当用户设备获取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LTE约定的门限值时,有可能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并不差,因此用户设备预设的第二门限值要比LTE协议约定的触发B1事件的门限值要低,解决了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门限值过高,导致第二网络实际信号质量并不差用户设备却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可选的,用户设备检测第二网络的RSRP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或,检测第二网络的RSRQ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或,检测第二网络的RSRP和RSRQ中是否有一个低于第一预设门限值。
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对应的参数为RSRP,则第二预设门限值为接收质量门限值,其单位为dBm;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对应的参数为RSRQ,则第二预设门限值为接收功率门限值,其单位为1;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对应的参数为RSRP和RSRQ,则第二预设门限值为两个,分别为接收质量门限值和接收功率门限值,其对应的单位分别为dBm和1。
可选的,用户设备在测量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之前,还要检测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是否低于信噪比门限值,若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低于信噪比门限值,则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其中,信噪比门限值是一个较高的门限值。
当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高于信噪比门限值时,即便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较低,实际上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依然是较好的,因此在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测量之前,检测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是否高于信噪比门限值,若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可选的,用户设备在测量第二网络的RSRP和RSRQ之前,还要检测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是否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若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则对第二网络的RSRP和RSRQ进行测量。
当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高于信道质量门限值时,即便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较低,实际上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依然是较好的,因此在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测量之前,检测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是否高于信道质量门限值,若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在步骤307中,用户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当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后,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用于使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B1事件后将用户设备的服务网络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在步骤308中,用户设备不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当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后,不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确定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之后,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才会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B1事件,解决了在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源接入网设备依然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B1事件将用户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切换至第一网络的问题,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才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其中第二预设门限值低于通信协议预定义的门限值,解决了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门限值过高,导致第二网络实际信号质量并不差用户设备却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低于信噪比门限值后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后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401中,用户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SRVCC能力。
用户设备向当前服务小区的源接入网设备上报SRVCC能力,源接入网设备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SRVCC能力获取用户设备支持的网络制式,根据用户设备支持的网络制式判断是否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为支持2G、3G以及LTE网络的用户设备。
在步骤402中,当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用户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A2事件。
若源接入网设备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用户设备测量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用户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A2事件。
其中,第三预设门限值是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门限值,该门限值是一个较高的门限值,因此当用户设备获取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通信协议预定义的门限值时,有可能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并不差,但是如果将第二预定门限值调低,则用户设备处于不支持B1测量信令的源接入网设备的小区中时,用户设备根据调低的门限值触发上报的A2事件会被源接入网设备判断为无效,进而无法发送B2测量信令,从而导致用户设备无法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
在步骤403中,源接入网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的B2测量信令。
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A2事件后,向用户设备发送B2测量信令,该B2测量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测量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以及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其中,第一网络是采用第一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第二网络是采用第二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第一网络制式为2G和/或3G网络,第二网络制式的网络为LTE网络。
在步骤404中,用户设备测量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得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用户设备根据B2测量信令,测量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得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可选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包括第一网络的RSRP,或,第一网络的RSRQ,或第一网络的RSRP和RSRQ。
在步骤405中,用户设备检测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
在获得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后,用户设备检测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
可选的,用户设备检测第一网络的RSRP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或,检测第一网络的RSRQ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或,检测第一网络的RSRP和RSRQ中是否有一个低于第一预设门限值。
第一预设门限值是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一个较高的门限值,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对应的参数为RSRP,则第一预设门限值的单位为dBm;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对应的参数为RSRQ,则第一预设门限值的单位为1;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对应的参数为RSRP和RSRQ,则第一预设门限值为两个,分别为RSRP对应的门限值,其单位为dBm,以及RSRQ对应的门限值,其单位为1。
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则进入步骤406,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则进入步骤407,继续对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在步骤406中,用户设备测量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得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
当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用户设备测量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得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
在步骤407中,用户设备检测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在获得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后,用户设备检测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其中,第二预设门限值是一个较低的门限值,若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这个较低的门限值,说明当前小区的信号较差,进入步骤408;若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这个较低的门限值,说明当前小区的信号并不差,则进入步骤409。
可选的,第二预设门限值是用户设备预设的一个较低的门限值,比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触发B1事件的门限值要低。
由于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触发B1事件的门限值较高,因此当用户设备获取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LTE约定的门限值时,有可能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并不差,因此用户设备预设的第二门限值要比LTE协议约定的触发B1事件的门限值要低,解决了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门限值过高,导致第二网络实际信号质量并不差用户设备却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可选的,用户设备检测第二网络的RSRP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或,检测第二网络的RSRQ是否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或,检测第二网络的RSRP和RSRQ中是否有一个低于第一预设门限值。
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对应的参数为RSRP,则第二预设门限值为接收质量门限值,其单位为dBm;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对应的参数为RSRQ,则第二预设门限值为接收功率门限值,其单位为1;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对应的参数为RSRP和RSRQ,则第二预设门限值为两个,分别为接收质量门限值和接收功率门限值,其对应的单位分别为dBm和1。
可选的,用户设备在测量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之前,还要检测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是否低于信噪比门限值,若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低于信噪比门限值,则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其中,信噪比门限值是一个较高的门限值。
当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高于信噪比门限值时,即便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较低,实际上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依然是较好的,因此在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测量之前,检测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是否高于信噪比门限值,若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可选的,用户设备在测量第二网络的RSRP和RSRQ之前,还要检测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是否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若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则对第二网络的RSRP和RSRQ进行测量。
当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高于信道质量门限值时,即便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较低,实际上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依然是较好的,因此在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测量之前,检测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是否高于信道质量门限值,若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在步骤408中,用户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当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后,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用于使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B1事件后将用户设备的服务网络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在步骤409中,用户设备不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当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后,不向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确定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之后,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才会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B1事件,解决了在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源接入网设备依然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B1事件将用户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切换至第一网络的问题,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才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其中第二预设门限值低于通信协议预定义的门限值,解决了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门限值过高,导致第二网络实际信号质量并不差用户设备却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低于信噪比门限值后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后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装置的装置框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501、测量模块502、发送模块503以及接收模块504,其中,接收模块504为可选的模块: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第一网络是采用第一网络制式的网络。
测量模块502,若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用于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第二网络是采用第二网络制式的网络。
发送模块503,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用于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504;
发送模块503,还用于当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A2事件。
接收模块504,用于接收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B2测量信令。其中,第三预设门限值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
可选的,第三预设门限值是由通信协议预定义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504,还用于接收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B1测量信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包括: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包括: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测量模块502,还用于若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信噪比低于信噪比门限值时,则对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进行测量。
发送模块503,还用于若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低于接收功率门限值时,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或,
测量模块502,还用于若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信噪比低于信噪比门限值时,则对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量。
发送模块503,还用于若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低于接收质量门限值时,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测量模块502,还用于若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时,则对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进行测量。
发送模块503,还用于若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低于接收功率门限值时,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或,
测量模块502,还用于若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时,则对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量。
发送模块503,还用于若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低于接收质量门限值时,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确定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之后,测量模块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若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发送模块才会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B1事件,解决了在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源接入网设备依然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B1事件将用户设备所在的第二网络切换至第一网络的问题,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发送模块才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其中第二预设门限值低于通信协议预定义的门限值,解决了通信协议中预定义的门限值过高,导致第二网络实际信号质量并不差用户设备却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SNR低于信噪比门限值后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CQI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后再对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进行测量,解决了在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在较好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二网络的RSRP或RSRQ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进而判断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较差,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时间的问题,使用户设备能够停留在当前服务小区,避免了用户设备使用低级别的网络服务,从而提升了网络通信速度和质量。
请参考图6,其示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接收器630以及发送器640。存储器620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指令由处理器610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中的网络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中的网络切换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一网络是采用第一网络制式的网络;
若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则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二网络是采用第二网络制式的网络;
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所述B1事件用于使所述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所述B1事件后将用户设备的服务网络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A2事件;
接收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B2测量信令,所述B2测量信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二网络的信号质量;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门限值是由通信协议预定义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B1测量信令,所述B1测量信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所述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所述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包括: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包括:
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信噪比低于信噪比门限值时,则对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进行测量;若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低于接收功率门限值时,则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或,
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信噪比低于所述信噪比门限值时,则对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量;若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低于接收质量门限值,则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则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包括:
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下行信质量指示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时,则对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进行测量;若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低于所述接收功率门限值时,则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或,
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低于所述信道质量门限值时,则对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量;若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低于所述接收质量门限值时,则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8.一种网络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邻近小区的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一网络是采用第一网络制式的网络;
测量模块,若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用于对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二网络是采用第二网络制式的网络;
发送模块,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用于向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所述B1事件用于使所述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所述B1事件后将用户设备的服务网络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A2事件;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B2测量信令,所述B2测量信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二网络的信号质量;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门限值是由通信协议预定义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B1测量信令,所述B1测量信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所述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所述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第一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包括: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信噪比低于信噪比门限值时,则对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进行测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低于接收功率门限值时,则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或,
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信噪比低于所述信噪比门限值时,则对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低于所述接收质量门限值时,则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低于信道质量门限值时,则对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进行测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低于所述接收功率门限值时,则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或,
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网络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低于所述信道质量门限值时,则对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网络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低于所述接收质量门限值时,则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上报B1事件。
1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网络切换方法。
CN201711311288.4A 2017-12-11 2017-12-11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07770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1288.4A CN107770793A (zh) 2017-12-11 2017-12-11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1288.4A CN107770793A (zh) 2017-12-11 2017-12-11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793A true CN107770793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277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11288.4A Pending CN107770793A (zh) 2017-12-11 2017-12-11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079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898A (zh) * 2019-10-30 2020-02-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6362A (zh) * 2019-12-16 2020-04-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99537A (zh) * 2020-12-07 2021-02-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469094A (zh) * 2020-11-16 2021-03-09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6723552A (zh) * 2022-10-31 2023-09-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133A (zh) * 2008-10-17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事件触发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60867A (zh) * 2009-04-09 2010-10-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小区参考符号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932057A (zh) * 2009-06-22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切换处理的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2078083A1 (en) * 2010-12-07 2012-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handover in a radio network
US20130244654A1 (en) * 2012-03-19 2013-09-19 Broadcom Corporation Handoff determin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6231626A (zh) * 2016-07-15 2016-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22896A (zh) * 2016-03-22 2017-09-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话音业务的切换方法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133A (zh) * 2008-10-17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事件触发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60867A (zh) * 2009-04-09 2010-10-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小区参考符号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932057A (zh) * 2009-06-22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切换处理的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2078083A1 (en) * 2010-12-07 2012-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handover in a radio network
US20130244654A1 (en) * 2012-03-19 2013-09-19 Broadcom Corporation Handoff determin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7222896A (zh) * 2016-03-22 2017-09-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话音业务的切换方法及基站
CN106231626A (zh) * 2016-07-15 2016-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898A (zh) * 2019-10-30 2020-02-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6362A (zh) * 2019-12-16 2020-04-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9094A (zh) * 2020-11-16 2021-03-09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2399537A (zh) * 2020-12-07 2021-02-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399537B (zh) * 2020-12-07 2023-03-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723552A (zh) * 2022-10-31 2023-09-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0793A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852657B (zh) 选择驻留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KR100975592B1 (ko) 신호 품질 측정 장치
WO2018202157A1 (zh)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07333293A (zh) 测量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5554831A (zh) 网络切换装置和方法
KR20200038983A (ko) 무선 링크 관리 및 무선 자원 관리를 위한 향상된 측정 필터링 구성
CA2901095C (en)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4094309A1 (zh) 最小化路测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07660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media data
WO2016011370A1 (en) Ims based wwan-wlan mobility
KR20120120367A (ko) Geran에서 하나 이상의 rat의 inter-rat 셀의 측정 보고
TWI408913B (zh) 用於多合一無線系統的適應性調諧方法及其裝置
CN111294870A (zh) 语音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4205830A1 (zh) 信号测量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5161516A1 (zh)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资源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11512685A (zh)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90696A (zh) 旁链路辅助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56963B (zh) 工作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US9877244B2 (en) Inter-frequency neighboring cell proximity detection method, inter-frequency neighboring cell measurement metho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user equipment
KR102103198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음소거 호 검출
CN112312462A (zh) 一种非授权频段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4205907B (zh) 接收信号质量测量触发和报告
CN105392148A (zh) 一种信号测量与上报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748912A (zh) 频点测量控制方法、终端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