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0757A - 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0757A
CN107770757A CN201710813152.7A CN201710813152A CN107770757A CN 107770757 A CN107770757 A CN 107770757A CN 201710813152 A CN201710813152 A CN 201710813152A CN 107770757 A CN107770757 A CN 107770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module
mobile device
data
storage device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31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0757B (zh
Inventor
郭玮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hai Bao Bao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hai Bao Bao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hai Bao Bao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hai Bao Bao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131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07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0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0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包括:存储设备检测是否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在检测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提高存储设备的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随时传输不同的信息。当我们获取到一些比较重要的档案或私密相片时,通常会存储该比较重要的档案或私密相片。
常用的存储方法通常有:(1)将获取的档案或私密相片上传至云端储存。但若通过恶意网络(如通过恶意wifi)上传档案或私密照片,则该档案或私密照片可能被该恶意网络劫取,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或者,若该云端被黑客入侵,则同样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2)将该档案或私密照片储存在计算机或其他硬件储存设备,但若需要将移动终端的数据转存至计算机或其他硬件储存设备,则由于转存过程繁琐,且硬件存储设备也存在遗失的风险。
综上,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能够随意访问存储设备存储的数据,从而导致数据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
存储设备检测是否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
在检测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连接;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绑定;所述存储设备还包括:
访问指令是否接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
在所述访问指令是否接收检测单元检测出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连接;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预先绑定的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
在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包括:
访问指令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预先绑定的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数据处理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的所述数据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的所述数据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存储设备是在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的访问指令之后才唤醒第二蓝牙模块,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存储设备和移动设备的电量,并且,由于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绑定,因此,能够避免该存储设备与其他移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保证该存储设备与移动设备传输的数据的私密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从存储设备侧进行描述,详述如下:
步骤S11,存储设备检测是否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蓝牙模块仅用于与移动设备保持连接,并不能用于传输大量的数据,而第二蓝牙模块则主要用于与移动设备传输大量的数据。可选地,该第一蓝牙模块为低电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BT2.0或BT3.0对应的蓝牙模块。
其中,这里的存储设备可以为移动硬盘,U盘等设备,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该存储设备同时包括低电耗蓝牙(Bluetooth LowEnergy,BLE)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该BLE可以为BLE4.0;该第二蓝牙模块可以为BT2.0或BT3.0,用于以较高速度传输存储设备的数据。该第二蓝牙模块可以直接连接存储设备的NAND Flash内存,若该存储设备需要与智能终端(如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连接,则该第二蓝牙模块还可包括USB公头接口,例如该第二蓝牙模块以安全数字输入和输出(Secure Digital Input and Output,SDIO)连接USB串行总线的公头。
其中,这里的移动设备可以为手机等便携式设备。
可选地,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配对(或绑定),每个存储设备只能与一个移动设备配对,但一个移动设备可与多个存储设备配对。配对的过程可采用以下方式:
预先在移动设备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当用户打开该应用程序并在该应用程序中输入相应的信息,以便该应用程序的系统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提示用户建立移动设备与存储设备的两个蓝牙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的连接。连接建立之后,表明移动设备和存储设备已成功配对。可选地,该存储设备存储与该移动设备的连接记录,以便该存储设备后续确认是否与该移动设备连接,例如,在请求与存储设备建立连接的移动设备不是该存储设备存储的连接记录对应的移动设备时,该存储设备拒绝与该移动设备建立连接。同理,该移动设备存储与该第二蓝牙模块的连接记录,以便后续能够快速与该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当第一蓝牙模块与移动设备连接后,该第一蓝牙模块只认可该移动设备,不与其他移动设备建立连接,以保证该第一蓝牙模块所在的存储设备不为其他移动设备所用。当然,若与第一蓝牙模块建立连接的移动设备解除与该第一蓝牙模块的连接之后,该第一蓝牙模块可与其他移动设备建立连接并进行绑定,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在连接建立成功后,用户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发出设置指令,以对存储设备的数据存储、数据读取等动作进行设置,如设置数据存储或数据读取时是否需要输入密码,设置数据读取时是缓存(暂时存储)读取的数据还是永久存储读取的数据等。在设置结束之后,移动设备继续保持与第一蓝牙模块的连接,但将断开与第二蓝牙模块的连接,这样,能够有效节约移动设备与存储设备的电量。
可选地,在移动设备断开与第二蓝牙模块的连接之后,该第二蓝牙模块可进入预设时长的广播状态,如进入2分钟的广播状态广播该第二蓝牙模块的信息,如广播该第二蓝牙模块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名称等信息,在预设时长到达后,该第二蓝牙模块将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步骤S12,在检测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具体地,若用户希望访问存储设备,则可通过移动设备安装的与该存储设备对应的应用程序发出访问指令,由于移动设备一直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存储设备建立连接,则该应用程序将接收的访问指令转发至该存储设备的第一蓝牙模块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之后,该第一蓝牙模块通过其芯片主控以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或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IC)发送至第二蓝牙模块的芯片主控,以此方式唤醒所述存储设备的第二蓝牙模块,在第二蓝牙模块被唤醒后,进入广播模式。
步骤S13,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连接。
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被唤醒之后,移动设备可根据第二蓝牙模块广播的信息以及该移动设备已存储的连接记录快速向存储设备的第二蓝牙模块发出连接请求,该第二蓝牙模块接收到该连接请求后与该移动设备建立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13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若没有,则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断开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并进入睡眠模式。可选地,若存储设备的第二蓝牙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如2分钟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处理请求(如没有检测到任何的读写动作),则可再进入第二预设时长(该第二预设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如可设置为30秒等)的广播模式,之后,若仍没有接收到数据处理请求,该第二蓝牙模块断开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并再进入睡眠模式,当然,若接收到数据处理请求,则快速与移动设备重新建立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步骤S14,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
可选地,所述步骤S14包括:
A1、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写入请求时,接收并存储所述数据写入请求携带的数据。可选地,为了提高传输的数据的提高安全性,所述数据写入请求携带的数据通过所述移动设备采用预设的加密算法传输,如通过AES加密算法加密传输中的数据,可选地,在接收到数据写入请求携带的数据后,解密该数据再存储,这样既能保证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又能提高后续查看数据的便利性。
A2、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查看请求时,发送所述数据查看请求对应的数据至所述移动设备显示并缓存。可选地,对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再发送给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再解密接收到的加密的数据,并显示解密后的数据。该移动设备在用户查看数据时仅缓存接收到的存储设备的数据,并在用户不再查看存储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删除缓存的数据,这样能够保证移动设备不会留下存储设备保存的数据的痕迹,进而提高该存储设备的数据的安全性。
A3、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下载请求时,发送所述数据下载请求对应的数据至所述移动设备存储。可选地,若预先设定了存储位置,则从存储设备下载的数据将默认存储至该预先设定的存储位置。
可选地,为了避免任意其他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获取存储设备存储的数据,则在所述步骤S11之前,或,在所述步骤S11之后,包括:
B1、存储设备检测是否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若检测到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则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移动设备。其中,该智能终端为帶有USB串口通訊的智能终端,比如为笔记本电脑或桌上电脑等。具体地,当与第二蓝牙模块连接的USB公头接入智能终端,则存储设备将检测到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之后,该存储设备的第一蓝牙模块可通过API协议通知与其建立连接的移动设备。需要指出的是,若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则该智能终端的电源也将会为该存储设备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B2、存储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并在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时,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可选地,若该存储设备允许智能终端的访问后,该存储设备继续检测是否仍保持与移动设备的连接,若有,则继续允许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若否,则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由于在智能终端访问存储设备的过程中,移动设备可能会远离该存储设备,因此,为了避免其他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访问该存储设备,则在存储设备判断出断开与移动设备的连接之后,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可选地,当存储设备没有接收到移动设备的反馈信息时,表明该存储设备很可能已断开与移动设备的连接,如该移动设备远离存储设备导致的连接断开,此时,为了便于移动设备的用户及时找到存储设备,则存储设备可通过声光提示模块发出提示。
可选地,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后,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密码输入通知,若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密码输入通知,则在判断出所述智能终端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允许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否则,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可选地,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后,若存储设备再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禁止访问通知,则该存储设备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存储设备检测是否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在检测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由于存储设备是在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的访问指令之后才唤醒第二蓝牙模块,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存储设备和移动设备的电量,并且,由于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绑定,因此,能够避免该存储设备与其他移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保证该存储设备与移动设备传输的数据的私密性及安全性。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对应,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这里的存储设备可以为移动硬盘,U盘等设备,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存储设备3包括第一蓝牙模块31和第二蓝牙模块32,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31的数据传输速度;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绑定;此外,所述存储设备还包括:
访问指令是否接收检测单元33,用于检测是否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31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
可选地,所述存储设备3预先与移动设备配对,每个存储设备只能与一个移动设备配对,但一个移动设备可与多个存储设备配对。具体的配对过程详见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访问指令是否接收检测单元33检测出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31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31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连接。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写入请求时,接收并存储所述数据写入请求携带的数据。
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查看请求时,发送所述数据查看请求对应的数据至所述移动设备显示并缓存。
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下载请求时,发送所述数据下载请求对应的数据至所述移动设备存储。
可选地,所述存储设备3还包括:
数据处理请求是否接收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以便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时,所述第二蓝牙模块32断开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并进入睡眠模式。可选地,若存储设备的第二蓝牙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如2分钟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处理请求(如没有检测到任何的读写动作),则可再进入第二预设时长(该第二预设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如可设置为30秒等)的广播模式,之后,若仍没有接收到数据处理请求,该第二蓝牙模块断开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再进入睡眠模式
可选地,为了避免任意智能终端获取存储设备存储的数据,则所述存储设备3还包括:
电源输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若检测到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则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移动设备。
反馈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并在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时,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可选地,所述存储设备3还包括:
连接继续检测单元,用于在存储设备允许智能终端的访问后,继续检测是否仍保持与移动设备的连接,若有,则继续允许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若否,则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可选地,当存储设备3没有接收到移动设备的反馈信息时,表明该存储设备3很可能已断开与移动设备的连接,如该移动设备远离存储设备导致的连接断开,此时,为了便于移动设备的用户及时找到存储设备3,则存储设备可通过声光提示模块发出提示。
可选地,所述存储设备3还包括:密码输入通知检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密码输入通知,若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密码输入通知,则在判断出所述智能终端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允许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否则,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可选地,所述存储设备3还包括:禁止访问通知接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后,若存储设备再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禁止访问通知,则该存储设备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存储设备是在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的访问指令之后才唤醒第二蓝牙模块,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存储设备和移动设备的电量,并且,由于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绑定,因此,能够避免该存储设备与其他移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保证该存储设备与移动设备传输的数据的私密性及安全性。
实施例三: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从移动终端侧进行描述,其中,这里的移动设备可以为手机等便携式设备,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配对,每个存储设备只能与一个移动设备配对,但一个移动设备可与多个存储设备配对。配对的过程可采用以下方式:
预先在移动设备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当用户打开该应用程序并在该应用程序中输入相应的信息,以便该应用程序的系统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提示用户建立移动设备与存储设备的两个蓝牙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的连接。连接建立之后,表明移动设备和存储设备已成功配对。可选地,该移动设备存储与该第二蓝牙模块的连接记录,以便后续能够快速与该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当第一蓝牙模块与移动设备连接后,该第一蓝牙模块只认可该移动设备,不与其他移动设备建立连接,以保证该第一蓝牙模块所在的存储设备不为其他移动设备所用。当然,若与第一蓝牙模块建立连接的移动设备解除与该第一蓝牙模块的连接之后,该第一蓝牙模块可与其他移动设备建立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在连接建立成功后,用户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发出设置指令,以对存储设备的数据存储、数据读取等动作进行设置,如设置数据存储或数据读取时是否需要输入密码,设置数据读取时是缓存(暂时存储)读取的数据还是永久存储读取的数据等。在设置结束之后,移动设备继续保持与第一蓝牙模块的连接,但将断开与第二蓝牙模块的连接,这样,能够有效节约移动设备与存储设备的电量。
步骤S41,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预先绑定的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
移动设备与存储设备的第一蓝牙模块保持连接,若移动设备需要与存储设备通信,则需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
步骤S42,在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具体地,移动设备可根据第二蓝牙模块广播的信息以及该移动设备已存储的连接记录快速向存储设备的第二蓝牙模块发出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步骤S43,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具体地,移动设备通过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第二蓝牙模块,该第二蓝牙模块再根据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在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写入请求时,第二蓝牙模块接收并存储该数据处理请求携带的数据。可选地,为了传输的数据的提高安全性,移动设备将该数据处理请求携带的数据加密后再传输。
其中,在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查看请求时,移动设备接收存储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查看请求发送的数据,显示并缓存接收的数据。可选地,若移动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为加密的数据,则解密该加密的数据之后再显示。可选地,移动设备在用户不再查看存储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删除缓存的数据,这样能够保证移动设备不会留下存储设备保存的数据的痕迹,进而提高该存储设备的数据的安全性。
其中,在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下载请求时,移动设备接收并存储第二蓝牙模块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为了避免任意智能终端获取存储设备存储的数据,则在步骤S41之前或之后,包括:
C1、接收存储设备发送的检测到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的检测结果,发送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至所述存储设备。
C2、判断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是否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若是,发送禁止访问通知至所述存储设备,以使所述存储设备拒绝智能终端的访问。其中,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可以为-55dB,具体地,这里的RSSI是指移动设备与存储设备通信对应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当判断出RSSI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时,表明移动设备与存储设备的距离超出一定的范围,此时,通知存储设备拒绝智能终端的访问能够有效保障存储设备的数据的安全性,和/或,当判断出RSSI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时,移动设备提醒用户查找存储设备,如通过移动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发出提醒。
和/或,在步骤S41之前或之后,还包括:
发送密码输入通知至所述存储设备,以使所述存储设备根据智能终端输入的密码选择是否允许智能终端的访问。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在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由于移动设备通过存储设备的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存储设备,且第一蓝牙模块是在接收到移动设备的访问指令之后才唤醒第二蓝牙模块,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存储设备和移动设备的电量,并且,由于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绑定,因此,能够避免该存储设备与其他移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保证该存储设备与移动设备传输的数据的私密性及安全性。
实施例四:
有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对应,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其中,这里的移动设备可以为手机等便携式设备,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配对,每个存储设备只能与一个移动设备配对,但一个移动设备可与多个存储设备配对。配对的过程与实施例三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该移动设备包括:访问指令发送单元51、连接请求发送单元52、数据处理请求发送单元53。其中:
访问指令发送单元51,用于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预先绑定的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
其中,移动设备与存储设备的第一蓝牙模块保持连接,若移动设备需要与存储设备通信,则需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52,用于在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具体地,移动设备可根据第二蓝牙模块广播的信息以及该移动设备已存储的连接记录快速向存储设备的第二蓝牙模块发出连接请求。
数据处理请求发送单元53,用于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发送单元53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写入请求时,发送所述数据写入请求至第二蓝牙模块,以使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并存储该数据写入请求携带的数据。可选地,为了传输的数据的提高安全性,移动设备将该数据处理请求携带的数据加密后再传输。
数据查看模块,用于在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查看请求时,接收存储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查看请求发送的数据,显示并缓存接收的数据。可选地,若移动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为加密的数据,则解密该加密的数据之后再显示。可选地,移动设备还包括:数据删除模块,用于在用户不再查看存储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删除缓存的数据。这样能够保证移动设备不会留下存储设备保存的数据的痕迹,进而提高该存储设备的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在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下载请求时,移动设备接收并存储第二蓝牙模块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为了避免任意其他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获取存储设备存储的数据,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
检测结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存储设备发送的检测到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的检测结果,发送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至所述存储设备。
和/或,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
信号强度阈值比较单元,用于判断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是否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若是,发送禁止访问通知至所述存储设备,以使所述存储设备拒绝智能终端的访问。具体地,这里的RSSI是指移动设备与存储设备通信对应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
和/或,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
密码输入通知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密码输入通知至所述存储设备,以使所述存储设备根据智能终端输入的密码选择是否允许智能终端的访问。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由于移动设备通过存储设备的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存储设备,且第一蓝牙模块是在接收到移动设备的访问指令之后才唤醒第二蓝牙模块,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存储设备和移动设备的电量,并且,由于第二蓝牙模块是由第一蓝牙模块唤醒,而该第一蓝牙模块是与移动设备通信的,因此,能够避免该第二蓝牙模块执行其他移动设备发出的数据处理请求,从而提高存储设备的数据的安全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一、二、三、四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五: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个数据通信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4所示的步骤S41至S43。或者,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模块51至5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6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62在所述终端设备6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访问指令发送单元、连接请求发送单元、数据处理请求发送单元,各单元具体功能如下:
访问指令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预先绑定的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数据处理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终端设备6可以是手机、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终端设备6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设备检测是否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所述移动设备绑定;
在检测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连接;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包括:
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写入请求时,接收并存储所述数据写入请求携带的数据;
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查看请求时,发送所述数据查看请求对应的数据至所述移动设备显示并缓存;
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的数据处理请求为数据下载请求时,发送所述数据下载请求对应的数据至所述移动设备存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连接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若没有,则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断开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并进入睡眠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设备检测是否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之前,或,在所述存储设备检测是否通过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之后,包括:
存储设备检测是否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若检测到有智能终端的电源输入,则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移动设备;
存储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并在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时,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对所述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密码输入通知,若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密码输入通知,则在判断出所述智能终端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允许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否则,拒绝所述智能终端的访问。
6.一种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所述存储设备预先与移动设备绑定;所述存储设备还包括:
访问指令是否接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
在所述访问指令是否接收检测单元检测出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访问指令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连接;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
7.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预先绑定的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
在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8.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包括:
访问指令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访问指令至预先绑定的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包括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数据传输速度;
连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唤醒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后,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并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数据处理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数据处理请求至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813152.7A 2017-09-11 2017-09-11 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 Active CN107770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3152.7A CN107770757B (zh) 2017-09-11 2017-09-11 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3152.7A CN107770757B (zh) 2017-09-11 2017-09-11 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757A true CN107770757A (zh) 2018-03-06
CN107770757B CN107770757B (zh) 2019-01-01

Family

ID=61265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3152.7A Active CN107770757B (zh) 2017-09-11 2017-09-11 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075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6209A (zh) * 2018-07-16 2018-12-07 佛山长意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移动存储设备
CN111601372A (zh) * 2020-04-09 2020-08-28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CN111787644A (zh) * 2019-04-04 2020-10-16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存储设备
CN116455887A (zh) * 2023-02-15 2023-07-18 深圳市光逸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6353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to prevent unauthorized access to portable memory or storage device
CN101237353A (zh) * 2007-09-07 2008-08-06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usbkey监控移动存储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US7472303B1 (en) * 2001-10-03 2008-12-30 Palm, Inc. 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o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2058134U (zh) * 2010-12-22 2011-11-30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设备
CN103151063A (zh) * 2013-03-01 2013-06-12 苏州云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防遗失u盘及实现方法
CN103514135A (zh) * 2013-05-29 2014-01-15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3824581A (zh) * 2014-03-05 2014-05-28 苏州智信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保密的u盘
CN104077544A (zh) * 2013-09-25 2014-10-01 苏州天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的移动存储设备及其操控方法
CN104796179A (zh) * 2015-03-16 2015-07-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移动设备
WO2015112769A1 (en) * 2014-01-22 2015-07-30 Ebay Inc. Usb-hid wireless beacons connected to point of sale device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6658677A (zh) * 2016-11-01 2017-05-10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兼顾通信速度和功耗的蓝牙通信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2303B1 (en) * 2001-10-03 2008-12-30 Palm, Inc. 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o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50206353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to prevent unauthorized access to portable memory or storage device
CN101237353A (zh) * 2007-09-07 2008-08-06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usbkey监控移动存储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202058134U (zh) * 2010-12-22 2011-11-30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设备
CN103151063A (zh) * 2013-03-01 2013-06-12 苏州云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防遗失u盘及实现方法
CN103514135A (zh) * 2013-05-29 2014-01-15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4077544A (zh) * 2013-09-25 2014-10-01 苏州天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的移动存储设备及其操控方法
WO2015112769A1 (en) * 2014-01-22 2015-07-30 Ebay Inc. Usb-hid wireless beacons connected to point of sale device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3824581A (zh) * 2014-03-05 2014-05-28 苏州智信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保密的u盘
CN104796179A (zh) * 2015-03-16 2015-07-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移动设备
CN106658677A (zh) * 2016-11-01 2017-05-10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兼顾通信速度和功耗的蓝牙通信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6209A (zh) * 2018-07-16 2018-12-07 佛山长意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移动存储设备
CN111787644A (zh) * 2019-04-04 2020-10-16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存储设备
CN111787644B (zh) * 2019-04-04 2022-12-20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存储设备
CN111601372A (zh) * 2020-04-09 2020-08-28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CN111601372B (zh) * 2020-04-09 2022-03-04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CN116455887A (zh) * 2023-02-15 2023-07-18 深圳市光逸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6455887B (zh) * 2023-02-15 2023-10-24 深圳市光逸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757B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0757B (zh) 数据通信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设备
CN103650554B (zh) 用于移动设备之间的可信通信的方法、移动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826221B (zh) 基于蓝牙的加密通信方法、相关系统及方法
US20140137197A1 (en) Data integrity for proximity-based communication
CN110188564B (zh) 基于量子密钥加密的移动数据存储终端
EP40267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or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by means of vehicle key
CN107342607A (zh) 一种充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充电设备控制系统
CN102663477A (zh) 基于蓝牙技术的射频sim卡及其应用系统
CN103701977A (zh) 便捷式电子设备、通信系统以及信息认证方法
CN107316224A (zh) 移动电源租借方法及系统
CN108196458A (zh) 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318201A (zh) 一种指纹处理的方法及芯片、终端
Nagashree et al.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06465044A (zh) 以改进的设备标识和信令链路安全性进行的无线电力传输
CN109450648A (zh) 密钥生成装置、数据处理设备及数据流转系统
CN107451492A (zh) 移动终端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430061A (zh) 由智能移动电话实现的辅助签订区块链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67004A (zh) 移动支付系统及其移动支付的方法
CN104408360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加密设备及方法
CN104579639A (zh) 多方协同授权密匙的实现及用其进行移动无线控制的系统
CN202406118U (zh) 智能密码钥匙及电子交易系统
CN101980309A (zh) Nfc移动终端及其nfc安全支付的实现方法
CN103678972A (zh) 一种权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805547U (zh)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身份验证电路及无线通信便携装置
CN104636926A (zh) 一种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storage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Pledgee: Shenzhen huaruixin Asset Management Co.,Ltd.

Pledgor: QIANHAI R-GUARDIAN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400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