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0415A - 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0415A
CN107770415A CN201610693423.5A CN201610693423A CN107770415A CN 107770415 A CN107770415 A CN 107770415A CN 201610693423 A CN201610693423 A CN 201610693423A CN 107770415 A CN107770415 A CN 107770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zone
depth
light beam
detection
photograph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34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昭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934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0415A/zh
Priority to US15/352,582 priority patent/US20180054608A1/en
Publication of CN107770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4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46Calibration of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02Specific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not covered by G06F3/01 - G06F3/16
    • G06F3/005Input arrangements through a video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43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hree or more 2D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5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in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ources for illuminating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2013/0074Stereoscopic image analysis
    • H04N2013/0081Depth or disparity estimation from stereoscopic imag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Dis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摄像模块以及第二摄像模块。第一摄像模块包括第一光源以及第一深度检测元件,第二摄像模块包括第二光源以及第二深度检测元件。第一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光束至第一检测区域,第一深度检测元件用于接收反射的第一光束,以取得第一深度信息。第二光源用于发出第二光束至第二检测区域,第二深度检测元件用于接收反射的第二光束,以取得第二深度信息。第一检测区域与第二检测区域实质上相邻或部分重叠,且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交替发出第一光束以及第二光束。据此,本申请设备在增加整体视角的同时,第一摄像模块和第二摄像模块也不会因为互相干扰而产生噪音,进而得到广角的深度信息。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装置以及光学处理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飞行时间摄影机(Time-of-Flight camera,TOF camera)可以通过光速的换算来取得图像中各点与摄影机之间的距离,进而取得一空间中的三维图像信息。通过上述的飞行时间摄影机,被拍摄者的动作、手势等等都可以被纪录。当飞行时间摄影机电性连接至一电子装置时,被拍摄者更可以通过各种手势与动作来操控电子装置,进而提供一个便利的操作环境。
然而,现有的飞行时间摄影机具有视角的限制,飞行时间摄影机仅能对一固定视角内的物体进行检测。同时,飞行时间摄影机由于同时要提供检测光束,因此多个飞行时间摄影机不能在同一空间中同时运作,否则检测光束会彼此干扰而造成误判。同时,检测光束的反射也会因为待测物体表面的反射率、吸收率及表面平滑度的不同而导致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用于获取广角的深度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方法,其用于有效得获取广角的深度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设备包括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以及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第一摄像模块包括第一光源以及第一深度检测元件,第二摄像模块包括第二光源以及第二深度检测元件。第一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光束至第一检测区域,第一深度检测元件用于接收自第一检测区域反射的第一光束,以取得第一深度信息。第二光源用于发出第二光束至第二检测区域,第二深度检测元件用于接收自第二检测区域反射的第二光束,以取得第二深度信息。第一检测区域与第二检测区域实质上相邻或部分重叠,且第一摄像模块的第一光源以及第二摄像模块的第二光源交替发出第一光束以及第二光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摄像模块还包括第一摄像元件,上述的第二摄像模块还包括第二摄像元件。第一摄像元件用于获取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第二摄像元件用于获取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摄像模块以及第二摄像模块环绕一中心轴配置。第一摄像模块的第一光源以及第二摄像模块的第二光源以中心轴为中心向外发射第一光束以及第二光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摄像模块的第一深度检测元件以及上述的第二摄像模块的第二深度检测元件各自根据第一光束或第二光束的传递时间计算深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摄像模块的第一光源以及第二摄像模块的第二光源是激光光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控制元件。控制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摄像模块以及第二摄像模块,并轮流启动第一摄像模块以及第二摄像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设备包括三个第一摄像模块以及三个第二摄像模块。三个第一摄像模块与三个第二摄像模块交替配置并环绕一中心轴。三个第一摄像模块各自沿着不同角度获取三个第一深度信息,三个第二摄像模块各自沿着不同角度获取三个第二深度信息。三个第一检测区域与三个第二检测区域沿着中心轴交替环绕摄像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检测区域与第二检测区域实质上互补。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包括驱动一第一深度检测步骤、驱动第二深度检测步骤以及将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转换为一环境深度信息。第一深度检测步骤包括以第一光束照射第一检测区域;以及以第一深度检测元件接受自第一检测区域反射的第一光束,产生第一深度信息。第二深度信息检测步骤包括以第二光束照射第二检测区域,且第二检测区域与第一检测区域相邻或部分重叠;以及以第二深度检测元件接受自第二检测区域反射的第二光束,产生第二深度信息,其中第一光束以及第二光束交替发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深度信息检测步骤还包括以第一摄像元件获取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以及以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第一深度信息。第二深度信息检测步骤还包括以第二摄像元件获取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以及以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第二深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以上述的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第一深度信息的步骤还包括:将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以及根据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去除第一深度信息的噪音。在以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第二深度信息的步骤还包括:将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以及根据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调整第二深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的第一深度检测步骤重复执行一测量次数后,上述的第二深度检测步骤重复执行测量次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深度检测步骤以及第二深度检测步骤重复交替驱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检测区域与第二检测区域实质上互补。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设备因为可以交替驱动第一摄像模块以及第二摄像模块来各自取得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进而得到广角的深度信息。因此,摄像设备在增加整体视角的同时,第一摄像模块和第二摄像模块也不会因为互相干扰而产生噪音。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因为可以交替驱动第一深度检测步骤以及第二深度检测步骤,因此可以取得良好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来形成环境深度信息。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A、3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摄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4-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摄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A至图9C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深度信息的噪音滤除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1、A2:检测区域;
C:中心轴;
L1:第一光束;
L2:第二光束;
S11~S19、S21~S28、S3、S31~S32、S4、S40~S42:步骤;
52、54:物体表面;
100、100A:摄像设备;
110、110A:第一摄像模块;
112、112A:第一光源;
114、114A:第一深度检测元件;
116A:第一摄像元件;
120、120A:第二摄像模块;
122、122A:第二光源;
124、124A:第二深度检测元件;
126A:第二摄像元件;
130:控制元件;
200~203、300、301、400、401:区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A、3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摄像设备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摄像设备100包括第一摄像模块110以及第二摄像模块120。第一摄像模块110用于获取一第一深度信息,第二摄像模块120用于获取一第二深度信息。在实施上,摄像设备100可安装于室内,且摄像设备100具有一壳体,而第一摄像模块110与第二摄像模块120是设置于所述壳体。
举例而言,上述的壳体可为如图1所示的三角形壳体,并且壳体可经由三角形的长边配置并且固定于例如是墙面上。此外,第一摄像模块110及第二摄像模块120可分别配置于三角形壳体的对称的两个短边上。
此外,上述的壳体也可为如图2所示的六边形壳体,并且三个第一摄像模块110及三个第二摄像模块120可交错地排列于六边形壳体的不同边上。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形状及第一摄像模块110及第二摄像模块120的配置方式及数量可根据实际的需求做适当的调整。
本实施例的第一摄像模块110包括第一光源112以及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第二摄像模块120包括第二光源122以及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其中,第一光源112与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是相邻设置,且两者例如是左、右设置或为上、下设置的设置关系。此外,第二光源122与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也是相邻设置,且第二光源122与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也可根据使用需求或设计考量,而采用左、右设置或为上、下设置的设置关系。
请参照图3A,第一光源112用于发出第一光束L1至第一检测区域A1,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用于接收自第一检测区域A1反射的第一光束L1,以取得第一深度信息。详细而言,第一检测区域A1的数量随着第一摄像模块110的数量改变,且多个第一检测区域A1各自覆盖不同的位置。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例如包括三个第一摄像模块110,因此这三个第一摄像模块110各自沿着三个不同的角度获取三个不同的第一检测区域A1的相关信息,且这三个第一检测区域A1彼此之间具有间隔且不互相重叠。第一摄像模块110的第一光源112所发出的第一光束L1例如被第一检测区域A1中的物体表面52反射,进而被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接收。因此,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一光束L1来分析物体表面52与第一摄像模块110之间的距离。
请参照图3B,第二光源122用于发出第二光束L2至第二检测区域A2,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用于接收自第二检测区域A2反射的第二光束L2,以取得第二深度信息。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二检测区域A2的数量随着第二摄像模块120的数量改变,且多个第二检测区域A2各自覆盖不同的位置。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例如包括三个第二摄像模块120,因此这三个第二摄像模块120各自沿着三个不同的角度获取三个不同的第二检测区域A2的相关信息,且这三个第二检测区域A2彼此之间具有第一检测区域A1且不互相重叠。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检测区域A1和第二检测区域A2彼此互补,互相可以拼凑成完整的检测区域。
第二摄像模块120的第二光源122所发出的第二光束L2例如被第二检测区域A2中的物体表面54反射,进而被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接收。因此,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二光束L2来分析物体表面54与第二摄像模块120之间的距离。
如上述,本实施例的第一检测区域A1与第二检测区域A2实质上相邻或部分重叠(如图5的斜线区域所示),且第一摄像模块110的第一光源112以及第二摄像模块120的第二光源122交替发出第一光束L1以及第二光束L2。换句话说,当第一光源112发出第一光束L1时,第二光源122是处于停止发光的状态,而不会发出光束;当第二光源122发出第二光束L2时,第一光源112是处于停止发光的状态,而不会发出光束。
因此,当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摄像模块110在获取第一深度信息的时候,这些第一摄像模块110的第一光源112所发出的第一光束L1不会互相干扰,也就是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不会接收到来自其他第一摄像模块110的第一光源112的第一光束L1。其次,由于在第一光源112发出第一光束L1时,第二光源122是停止发光,因此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也不会受到第二光束L2的影响。同理可知,当这些第二摄像模块120在获取第二深度信息的时候,这些第二摄像模块120的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不会接收到来自其他第二摄像模块120的第二光源122的第二光束L2,也不会受到第一光束L1的影响。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以及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各自在检测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时,都不会彼此干扰而造成噪音或误差,因此第一摄像模块110和第二摄像模块120都可以有效的获取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通过交替驱动这些第一摄像模块110以及第二摄像模块120,摄像设备100可以接受广角的深度信息,也即摄像设备100四周的深度信息都可以被第一摄像模块110和第二摄像模块120获取,同时也不会增加整体的噪音。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摄像模块110以及第二摄像模块120是环绕中心轴C配置。更具体而言,这三个第一摄像模块110和这三个第二摄像模块120交替围绕一六边形区域,且第一摄像模块110的第一光源112以及第二摄像模块120的第二光源122以中心轴C为中心向外发射第一光束L1以及第二光束L2,因此第一光束L1并不会在相邻的区域发出,且第二光束L2也不会在相邻的区域发出。
由于本实施例的三个第一摄像模块110各自沿着不同角度获取三个第一深度信息,三个第二摄像模块120各自沿着不同角度获取三个第二深度信息,因此三个第一检测区域A1与三个第二检测区域A2沿着中心轴C交替环绕摄像设备100,借以取得完整的环境深度信息。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第一摄像模块110的第一光源112以及第二摄像模块120的第二光源122例如是激光光源,因此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可以根据第一光束L1的传递时间来计算一物体与第一摄像模块110之间的距离,而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可以根据第二光束L2的传递时间来计算一物体与第二摄像模块120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而言,第一光源112以及第二光源122所发出的第一光束L1以及第二光束L2例如是不可见光,因此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并不会对四周的使用者造成视觉上的干扰以及负担。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还包括控制元件130。控制元件130配置于壳体中,且电性连接至壳体上所有的第一摄像模块110以及第二摄像模块120,并轮流启动第一摄像模块110以及第二摄像模块120。具体而言,控制元件130例如是一主机版,其用于交替驱动第一摄像模块110的第一光源112来发出第一光束L1以及第二摄像模块120的第二光源122来发出第二光束L2。同时,控制元件130用于交替驱动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以及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来接收第一光束L1以及第二光束L2以产生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元件130针对第一光源112与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以及第二光源122与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是采用同步控制的方式,也就是说,第一光源112与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是同时被开启且同时被关闭,而第二光源122与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也是同时被开启且同时被关闭。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元件130将交替地驱动第一光源112与第二光源122,并控制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与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是以配置单个控制元件130的情形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130的配置位置及数量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做适当的调整与变化。
图4-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摄像设备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A类似于上述摄像设备100,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摄像模块110A还包括第一摄像元件116A,且第二摄像模块120A还包括第二摄像元件126A。
请参照图5,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元件116A用于获取第一检测区域A1的图像,第二摄像元件126A用于获取第二检测区域A2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区域A1与第二检测区域A2是部分互相重叠(如图5中的斜线区域所示)。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摄像模块110A可以通过第一光源112A发出第一光束,并通过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A接收第一光束以取得第一深度信息。同时,第一摄像元件116A可以获取第一检测区域A1的图像,因此摄像设备100A可以再通过第一检测区域A1的图像对一深度信息作误差校正,借以确保第一摄像模块110A可以取得良好的第一深度信息。同理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二摄像模块120A因为包括第二光源122A、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A以及第二摄像元件126A,因此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A所取得的第二深度信息可以通过第二摄像元件126A所获取的第二检测区域A2的图像校正,借以确保第二摄像模块120A可以取得良好的第二深度信息。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包括驱动第一深度检测步骤、驱动第二深度检测步骤以及将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转换为一环境深度信息。详细而言,请参照图6,第一深度检测步骤包括以第一光束L1照射第一检测区域A1(步骤S11);以及以第一深度检测元件114接受自第一检测区域反射的第一光束(步骤S12),进而取得一第一深度信息(步骤S13)。第二深度信息检测步骤包括以第二光束L2照射第二检测区域A2(步骤S15),且第二检测区域A2与第一检测区域A1相邻或部分重叠;以及以第二深度检测元件124接受自第二检测区域A2反射的第二光束L2(步骤S16),进而取得第二深度信息(步骤S17),其中第一光束L1以及第二光束L2交替发出。
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以交替的方式照光并获取相邻区域的深度信息,因此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不会互相干扰,进而让第一深度信息第二深度信息都可以维持良好的品质。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还包括在取得第一深度信息(步骤S13)之后判断第一深度信息的数量是否已达一检测次数(步骤S14)。若第一深度信息的数量尚未到达上述的检测次数,则回到先前步骤并再次以第一光束照射第一检测区域(步骤S11)。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并不限于第一深度信息的检测次数,使用者还可以视计算方法或判断方法的需求来调整不同的第一深度信息检测次数,以取得适当的第一深度信息。
同理而言,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在取得第一深度信息(步骤S13)之后也判断第二深度信息的数量是否已答一检测次数(步骤S18),以取得适当的第二深度信息。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中,第一深度信息的检测次数项同于第二深度信息检测次数,以取得品质相近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
当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取得足够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后,便将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转换为环境深度信息(步骤S19)。具体而言,第一深度信息例如是一纪录各点深度信息的图像云,第二深度信息例如是一纪录相邻区域的各点深度信息的图像云,而上述的环境深度信息例如是通过迭代最近点法(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的方法来合并两个图像云,因此环境深度信息可以具有广角的深度信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摄像方法中各个深度信息的合并还可以通过其他适当的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7,本发明的摄像方法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摄像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依序以第一光束照射第一检测区域(步骤S21)、以第一深度检测元件接受自第一检测区域反射的第一光束(步骤S22)、取得第一深度信息(步骤S23)后接着就以第二光束照射第二检测区域(步骤S24)、以第二深度检测元件接受自第二检测区域反射的第二光束(步骤S25)、取得第二深度信息(步骤S26),并在依序取得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后才判断第一深度信息和第二深度信息的数量是否已达一检测次数(步骤S27)。
换句话说,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第一深度检测步骤以及第二深度检测步骤重复交替驱动,并在交替取得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的路量到达一检测次数后才将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转换为一环境深度信息(步骤S28)。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类似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摄像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中驱动第一摄像模块的步骤S3还包括在取得第一深度信息的同时也以第一摄像元件获取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步骤S31),并在驱动第二摄像模块的步骤S4还包括在取得第二深度信息的同时也以第二摄像元件获取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步骤S41)。
本实施例在驱动第一摄像模块的步骤S3中,在取得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之后,便以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第一深度信息(步骤S32)。在驱动第二摄像模块的步骤S4中,在取得第二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之后,便以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第二深度信息(步骤S42)。详细而言,第一检测区域以及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因为可以辨别图像中的各物件的颜色以及轮廓,因此通过第一检测区域以及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与调整第一深度信息及第二深度信息,将可更准确的确保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中不会误判同一物件的深度信息,并滤除噪音,同时也可避免发生因第一深度检测元件及第二深度检测元件未检测到物件而产生的严重失真。因此,上述经校正后的第一深度信息以及第二深度信息可以转换为环境深度信息(步骤S40)后取得更加良好的环境深度信息。
图9A至图9C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环境深度信息的噪音滤除示意图。以下以驱动第一摄像模块的步骤举例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请参照图9A,其中区块202中具有噪音区块203,区块200中具有噪音区块201。
请参照图9B,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将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转换为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因此,本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可以根据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区块300以及轮廓区块301判断并滤除区块200中的噪音区块201,并滤除区块202中的噪音区块203,进而取得图9C所示出的第一深度信息,其中区块401以及400都可以纪录为一致的深度信息。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噪音滤除方式,还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直接去除区块200、202中的噪音区块201、203,以减少摄像方法的运算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设备因为包括有交替发出第一光束以及第二光束的第一摄像模块以及第二摄像模块,因此可以检测广角的深度信息,同时又可以不会增加噪音。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方法因为交替驱动第一深度检测步骤以及第二深度检测步骤,因此可以取得广角的环境深度信息,同时又不会增加深度信息的噪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包括:
第一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光束至第一检测区域;以及
第一深度检测元件,用于接收自所述第一检测区域反射的所述第一光束,以取得第一深度信息;以及
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包括:
第二光源,用于发出第二光束至第二检测区域;以及
第二深度检测元件,用于接收自所述第二检测区域反射的所述第二光束,以取得第二深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实质上相邻或部分重叠,且所述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的所述第一光源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的所述第二光源交替发出所述第一光束以及所述第二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还包括第一摄像元件,所述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还包括第二摄像元件,所述第一摄像元件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元件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环绕中心轴配置,且所述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的所述第一光源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的所述第二光源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向外发射所述第一光束以及所述第二光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的所述第一深度检测元件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的所述第二深度检测元件各自根据所述第一光束或所述第二光束的传递时间计算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的第一光源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的第二光源是激光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控制元件,电性连接至所述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所述控制元件轮流启动所述至少一第一摄像模块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摄像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包括三个所述第一摄像模块以及三个所述第二摄像模块,所述三个第一摄像模块与所述三个第二摄像模块交替配置并环绕中心轴,所述三个第一摄像模块各自沿着不同角度获取三个所述第一深度信息,所述三个第二摄像模块各自沿着不同角度获取三个所述第二深度信息,所述三个第一检测区域与所述三个第二检测区域沿着所述中心轴交替环绕所述摄像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实质上互补。
9.一种摄像方法,包括:
驱动第一深度检测步骤,包括:
以第一光束照射第一检测区域;以及
以第一深度检测元件接受自所述第一检测区域反射的所述第一光束,产生第一深度信息;
驱动第二深度检测步骤,包括:
以第二光束照射第二检测区域,且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相邻或部分重叠;以及
以第二深度检测元件接受自所述第二检测区域反射的所述第二光束,产生第二深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光束以及所述第二光束交替发出;以及
将所述第一深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深度信息转换为环境深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深度检测步骤还包括:
以第一摄像元件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以及
以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所述第一深度信息,
且所述第二深度检测步骤还包括:
以第二摄像元件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以及
以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所述第二深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方法,在以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所述第一深度信息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转换为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调整所述第一深度信息,
且在以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校正所述第二深度信息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转换为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的图像轮廓调整所述第二深度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深度信息检测步骤重复执行一测量次数后,所述第二深度信息检测步骤重复执行所述测量次数。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深度信息检测步骤以及所述第二深度信息检测步骤重复交替驱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实质上互补。
CN201610693423.5A 2016-08-19 2016-08-19 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Pending CN1077704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3423.5A CN107770415A (zh) 2016-08-19 2016-08-19 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US15/352,582 US20180054608A1 (en) 2016-08-19 2016-11-16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3423.5A CN107770415A (zh) 2016-08-19 2016-08-19 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415A true CN107770415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192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3423.5A Pending CN107770415A (zh) 2016-08-19 2016-08-19 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54608A1 (zh)
CN (1) CN1077704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9580A (zh) * 2018-07-23 2021-03-05 新唐科技日本株式会社 活体状态检测装置以及活体状态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9892B2 (en) * 2017-10-06 2022-01-11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Carbon based materials as solid-state ligands for metal nanoparticle catalys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9592A (zh) * 2014-09-22 2016-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三维视频的相机系统
WO2016089305A1 (en) * 2014-12-02 2016-06-09 Heptagon Micro Optics Pte. Ltd. Depth sensor module and depth sensing method
CN105723239A (zh) * 2013-11-20 2016-06-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测距摄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3239A (zh) * 2013-11-20 2016-06-2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测距摄像系统
CN105659592A (zh) * 2014-09-22 2016-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三维视频的相机系统
WO2016089305A1 (en) * 2014-12-02 2016-06-09 Heptagon Micro Optics Pte. Ltd. Depth sensor module and depth sensing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9580A (zh) * 2018-07-23 2021-03-05 新唐科技日本株式会社 活体状态检测装置以及活体状态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54608A1 (en)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3740B (zh) 使用结构化光和飞行时间的深度映射
US9030529B2 (en) Depth image acquir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20190018141A1 (en) Determining positional information of an object in space
US9952047B2 (en) Method and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target detection and/or identification
KR20220058947A (ko) 라이다 이미지의 처리
EP2704093A1 (en) Blood vessel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organism authentication device
US20140168424A1 (en) Imaging device for motion detection of objects in a scene, and method for motion detection of objects in a scene
CN107884066A (zh) 基于泛光功能的光传感器及其3d成像装置
EP3488770B1 (en)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5130226A1 (en) Image sensor modules including primary high-resolution imagers and secondary imagers
JP2010211756A (ja) 生体情報取得装置、生体情報取得方法及び生体認証装置
US9354045B1 (en) Image based angle sensor
KR102114969B1 (ko) 광학 장치 및 깊이 정보 생성 방법
CN105303155A (zh) 虹膜识别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20210286967A1 (en) Display Having Integrated Matrix Sensor and Method for Optically Capturing the Papillary Structure of at Least One Finger by Means of the Display
CN107770415A (zh) 摄像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CN104657702B (zh) 眼球侦测装置、瞳孔侦测方法与虹膜辨识方法
JP5605565B2 (ja) 対象識別装置及び対象識別方法
JP7282884B2 (ja) 3次元認証装置、3次元認証システム、携帯型情報端末および3次元認証方法
CN112925351A (zh) 一种视觉机器光源控制方法、装置
TWI596360B (zh) 攝像設備以及攝像方法
US92614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articles in a stack
CN107765258B (zh) 可用来判断参考物件或光源相对位置的光学侦测装置
KR101138222B1 (ko) 전방향 거울 및 차영상 적분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한 구조광 기반 전방향 거리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EP3620577A1 (en) Measuring device and mobile measur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measur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