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9827A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9827A
CN107769827A CN201610710376.0A CN201610710376A CN107769827A CN 107769827 A CN107769827 A CN 107769827A CN 201610710376 A CN201610710376 A CN 201610710376A CN 107769827 A CN107769827 A CN 107769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oding
spatial flow
pretreatment
receiving device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03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9827B (zh
Inventor
吴晔
毕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103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2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9024 priority patent/WO2018036246A1/zh
Priority to EP17842671.4A priority patent/EP3499736B1/en
Publication of CN107769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27A/zh
Priority to US16/282,451 priority patent/US2019019057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9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6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channel coding betwee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71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delays betwee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pace 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发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本发明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本发明用于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或先进长期演进(英文:Longterm evolution-advanced;简称:LTE-A)系统采用多输入多输出(英文: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技术,MIMO技术通过在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上部署多根天线来提高LTE或LTE-A系统的性能。示例地,发射端设备可以为基站,接收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英文:User equipment;简称:UE),基站可以调度多个UE进行数据传输。
相关技术中,同时调度的多个UE必须采用相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示例地,同时调度的多个UE采用闭环空分复用(英文:Closed-loop spatialmultiplexing;简称: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同时调度的多个UE必须采用相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调度的灵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该发射端设备可以为基站或UE,该接收端设备也可以为基站或UE,当发射端设备为基站时,接收端设备为UE,当发射端设备为UE时,接收端设备为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以发射端设备为基站,接收端设备为UE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该数据发送方法由发射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该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发射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由于多个空间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其他空间流可以是未经过预处理的,因此,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
可选地,该多个空间流还包括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中的至少一个指向第二接收端设备。
可选地,该多个空间流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该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二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该第二原始空间流指向第三接收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由于不同的空间流指向不同的接收端设备,且不同的空间流可以对应不同的传输方案,因此,可以使多个接收端设备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
可选地,该预处理为发射分集处理。
可选地,该发射分集处理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或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
可选地,该发射分集处理为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可选地,该预处理为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由于预处理包括不同的发射分集处理或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每种发射分集处理或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也可以对应一种传输方案,因此,可以使多个接收端设备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
可选地,该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该方法还包括:
对该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该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
发射该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通过对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并发射该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可以便于接收端设备对原始空间流的恢复。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该数据接收方法由接收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预编码数据流,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是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该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从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根据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该第一原始空间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由于多个空间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其他空间流可以是未经过预处理的,因此,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送方法,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其他空间流可以指向除该第一接收端设备之外的其他接收端设备,因此,不同的空间流指向不同的接收端设备,且不同的空间流也可以对应不同的传输方案,所以,可以使多个接收端设备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
可选地,该预处理为发射分集处理。
可选地,该发射分集处理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或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
可选地,该发射分集处理为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可选地,该预处理为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由于预处理包括不同的发射分集处理或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每种发射分集处理或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也可以对应一种传输方案,因此,可以使多个接收端设备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
可选地,该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该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是对该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的,该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
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包括:
根据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从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通过接收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可以便于接收端设备对第一原始空间流的恢复。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发射端设备,该发射端设备包括:处理器、网络接口、存储器以及总线,存储器与网络接口分别通过总线和处理器相连;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接收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包括:处理器、网络接口、存储器以及总线,存储器与网络接口分别通过总线和处理器相连;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发射端设备,该发射收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接收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提供的发射端设备;和,
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所提供的接收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发射端设备通过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并发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接收端设备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第一原始空间流。由于多个空间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其他空间流可以是未经过预处理的,且不同的空间流也可以对应不同的传输方案,因此,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实施环境所涉及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中的一种应用程序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中的另一种应用程序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端设备的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设备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涉及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为无线通信系统,具体可以为MIMO系统,参见图1,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基站01和多个UE。示例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环境以多个UE包括UE-02、UE-03、UE-04和UE-05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环境中,基站01和多个UE中的每个UE都可以为发射端设备,也可以为接收端设备,示例地,当基站01为发射端设备时,多个UE为接收端设备,当多个UE中的任一UE为发射端设备时,基站01为接收端设备,本实施环境以及下述实施例均以基站01为发射端设备,多个UE都为接收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设备可以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并发射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该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接收端设备可以从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然后根据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该第一原始空间流。发射端设备通过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可以提高调度的灵活性。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20可以是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且该发射端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基站01或任一UE(例如,UE-02),该接收端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任一UE(例如,UE-02)或基站01,具体地,当发射端设备为基站01时,接收端设备为UE,当发射端设备为UE时,接收端设备为基站01。参见图2,该网络设备20包括:处理器22和网络接口24。
处理器22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22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单元,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网络接口24可以为多个,该网络接口24用于该网络设备20与其它存储设备或者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网络设备20还包括存储器26、总线28等部件。其中,存储器26和网络接口24分别通过总线28与处理器22相连。
存储器26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单元。具体地,存储器26可以存储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单元262和操作系统(图2中未示出),操作系统可以是实时操作系统(英文:Real Time eXecutive;简称:RTX)、LINUX、UNIX、WINDOWS或OSX之类的操作系统。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单元262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当网络设备20是发射端设备,且该发射端设备是基站01或UE时,该应用程序单元262可以是第一预编码单元262a、第一发射单元262b、第二预编码单元262c和第二发射单元262d。
第一预编码单元262a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该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第一发射单元262b发射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
该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
第二预编码单元262c对该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该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
第二发射单元262d发射该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
可选地,该多个空间流还包括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中的至少一个指向第二接收端设备。
可选地,该多个空间流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该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二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该第二原始空间流指向第三接收端设备。
可选地,该预处理为发射分集处理。
可选地,该发射分集处理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或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
可选地,该发射分集处理为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可选地,该预处理为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程序单元262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当网络设备20是接收端设备,且该接收端设备是UE-02或基站01时,该应用程序单元262可以是第一接收单元262e、第一恢复单元262f、第二恢复单元262g和第二接收单元262h。
第一接收单元262e接收多个预编码数据流,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是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该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第一恢复单元262f从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第二恢复单元262g根据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该第一原始空间流。
该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
第二接收单元262h接收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该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是对该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的,该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
第一恢复单元262f根据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从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
其中,预处理可以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来进行举例说明,参见图5,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发射端设备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其中,多个空间流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和/或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等,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可以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指向第二接收端设备,第二原始空间流可以指向第三接收端设备,该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二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处理可以为发射分集处理或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发射分集处理可以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或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或者,发射分集处理还可以为循环延迟分集处理,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可以为大尺度延迟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预处理仅是示例性的,实际应用中,预处理多种多样,本发明实施例不对预处理做限定。其中,该步骤501可以由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预编码单元262a来实现。
步骤502、发射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
发射端设备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后,可以向接收端设备发射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其中,该步骤502可以由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射单元262b来实现,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可以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可以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英文: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简称: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且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发射端设备还可以对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然后向接收端设备发射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
步骤503、接收端设备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
发射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射预编码数据流时,接收端设备可以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预编码数据流。其中,该步骤503可以由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接收单元262e来实现,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4、接收端设备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可选地,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预编码向量可以对应一个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DMRS的数量通常等于空间流的数量,DMRS可以用于信道解调,这是因为对每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和对该空间流对应的DMRS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相同,但是DMRS不需要进行预处理。换句话说,原始空间流在经过预处理得到至少两个空间流后,这些空间流与各自的DMRS相关联,这些DMRS彼此不同。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DMRS端口对应的码解调参考信号对接收到的预编码数据流进行解调得到空间流。具体地,接收端设备可以借助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估计预编码向量,进而根据预编码向量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该步骤504可以由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恢复单元262f来实现,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应注意,发射端设备发送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可能包含指向其他接收端设备的预编码数据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当前接收端设备而言,这些指向其他接收端设备的预编码数据流应视为干扰,这种干扰可以采用各种现有的干扰消除技术或者接收机技术进行消除。事实上,在多用户MIMO(英文:Multi-userMIMO;简称:MU-MIMO)场景下,在理想环境下(例如发射端设备知道每一接收端设备的完整信道信息),其他接收端设备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被设计成与当前接收端设备的信道正交,如此一来,发往其他接收端设备的预编码数据流在到达当前接收端设备时已经被消除。然而,在现实应用中,发射端设备无法获知每一接收端设备的完整信道信息,只能获知每一接收端设备的粗略信道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接收端设备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无法与当前接收端设备的信道完全正交,因此发往当前接收端设备的预编码数据流在到达当前接收端设备时仍有其他接收端设备的预编码数据流的残留。
步骤505、接收端设备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第一原始空间流。
接收端设备可以由发射端设备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生成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过程中依赖的预处理方法,来从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第一原始空间流。接收端设备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获知上述预处理方法,例如标准中预先规定的方式(固定不变的方式),或者发射端设备指示的方式(灵活可变的方式),例如发射端设备可以向接收端设备指示采用的预处理方法。这种指示可以是隐式指示,也可以是显式指示。上述指示可以采用各种信令来发送。例如,在下行方向,即当发射端设备为基站,接收端设备为UE时,上述信令可以是,例如类似LTE标准中使用的无线资源控制(英文:RadioResourceControl;简称:RRC)信令或者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英文:PhysicalDownlink ControlChannel;简称:PDCCH)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英文: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等。在上行方向,即当发射端设备为UE,接收端设备为基站时,UE使用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是由基站预先指示给UE的,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在指示过程中采用的信令可以与上述下行方向采用的信令相同。在上行方向,即当发射端设备为UE,接收端设备为基站时,UE使用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是由UE指示给基站的,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信令可以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英文: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UCI)。
该步骤505可以由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恢复单元262g来实现,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下述图6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射端设备通过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并发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接收端设备从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该第一原始空间流。由于多个空间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其他空间流可以是未经过预处理的,且不同的空间流也可以对应不同的传输方案,因此,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来进行举例说明,参见图6,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发射端设备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本发明实施例以发射端设备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基站01,第一接收端设备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UE-02,第二接收端设备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UE-03,第三接收端设备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UE-04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发射端设备还可以为UE,接收端设备也可以为基站。
其中,原始空间流可以是经过层映射后得到的空间流。以LTE系统为例,物理信道的处理过程通常可以包括:加扰、调制映射、层映射、预编码、资源粒映射、正交频分复用(英文: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信号生成,物理信道的处理对象通常为码字,码字可以是经过编码处理(至少包括信道编码处理)的比特流,该比特流经过加扰可以得到加扰比特流,加扰比特流经过调制映射可以得到调制符号流,调制符号流经过层映射可以得到多个符号层(符号层也称为空间流,空间层),符号层经过预编码可以得到多个预编码符号流,预编码符号流经过资源粒(英文:Resource Element;简称:RE)映射,被映射到多个资源粒上,这些资源粒随后经过OFDM信号生成阶段得到OFDM符号流,OFDM符号流通过天线端口进行发射。其中,OFDM信号生成阶段可以采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英文: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IFFT)得到OFDM符号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原始空间流可以是经过层映射得到的空间流。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上文借助现有LTE标准中层映射后获得的空间流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原始空间流。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除LTE标准中层映射后获得的空间流之外,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空间流还可以泛指任何经过调制等处理后获得的调制符号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设备可以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该多个空间流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和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可以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且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可以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该第一接收端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UE-02,该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可以是对第二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且该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可以指向第三接收端设备,该第三接收端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UE-04,该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可以是直接经过层映射后的空间流,该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指向第二接收端设备。根据以上可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的部分预编码数据流是经过预处理和预编码得到的,部分预编码数据流可以是未经过预处理但经过预编码得到的,其中,预处理可以是发射分集处理或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设备可以采用预编码技术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预编码技术借助与信道属性相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来对空间流进行处理,使得经过处理的空间流与信道相适配,预编码矩阵中可以包括多个预编码向量,预编码向量的个数与指向预编码矩阵所对应的接收端设备的空间流的数量相同,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可以对应一个预编码向量,且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发射端设备可以采用多个预编码向量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其中,对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可以使数据传输过程得到优化,接收信号质量(例如信干噪比SINR)得以提升。
发射分集处理通过在时间、频率、空间(例如天线)或者上述三个维度的各种组合上对原始空间流(例如符号)进行冗余传输来提高传输可靠性。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冗余传输的数量可以根据信道模型或者信道质量进行设置,冗余传输的对象可以是原始空间流本身,也可以是经过处理的原始空间流,这种处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延迟、取反、共轭、旋转等,以及上述各种处理经过衍生、演进以及组合后获得的处理。目前常用的发射分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空时发射分集(英文:Space-Time Transmit Diversity;简称:STTD)、空频发射分集(英文:Space-Frequency Transmit Diversity;简称:SFTD)、时间切换发射分集(英文:Time Switched Transmit Diversity;简称:TSTD)、频率切换发射分集(英文:Frequency Switch Transmit Diversity;简称:FSTD)、正交发射分集(英文:OrthogonalTransmit Diversity;简称:OTD)、循环延迟分集(英文:Cyclic delay diversity;简称:CDD)、以及上述各种分集方式经过衍生、演进以及组合后获得的分集方式。例如,LTE标准采用了空时块编码(英文:Space TimeBlock Coding;简称:STBC)、空频块编码(英文:SpaceFrequency Block Coding;简称:SFBC)和CDD等发射分集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分集处理可以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或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上述各种形式的分集处理,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可以为大尺度延迟CDD的预编码处理。当发射分集处理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或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时,对空间流同时进行预处理和预编码的传输方案可以称为波束赋形发射分集(英文:Beamformed Transmit Diversity;简称:BTD)传输方案;当发射分集处理为循环延迟分集处理时,对空间流同时进行预处理和预编码的传输方案可以称为开环空分复用(英文:open-loopspatial multiplexing;简称:OLSM)传输方案;只对空间流进行预编码的传输方案可以称为闭环空分复用(英文:Closed-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简称:CLSM)传输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以举例的方式对发射分集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除上述实例外,发射分集还包括其他多种实现方式,因此,上述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本发明技术方案应理解为适用于各种可能的发射分集的方案;此外,本发明中所述的预处理仅是示例性的,实际应用中,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发射分集处理以及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除上述实例外,本发明中所述的发射分集处理和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并不能用以限制本发明中所述的预处理。
示例地,假设多个空间流包括: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1、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2、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1、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2、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3和原始空间流3,该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1和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2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1进行空时发射分集处理得到的,该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1、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2和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3是对第二原始空间流2进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得到的,假设发射端设备对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1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110,对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2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120,对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1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210,对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2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220,对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3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230,对原始空间流3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30,且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1和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2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例如,UE-02),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1、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2和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3指向第三接收端设备(例如,UE-04),原始空间流3指向第二接收端设备(例如,UE-03),则第一接收端设备可以是采用BTD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第二接收端设备可以是采用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第三接收端设备可以是采用O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下行信令向UE指示传输方案,以使得UE能够采用相应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示例地,基站01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2采用BTD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3采用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4采用O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采用下行信令的格式来对传输方案进行指示,也可以采用下行信令的内容来对传输方案进行指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以举例的方式对传输方案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除上述实例外,传输方案还包括其他多种传输方案,因此,上述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应注意,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预编码后得到的预编码数据流往往包含多个数据流,数据流的具体数量与物理天线数量或者天线端口数量有关,此部分内容在相关技术中已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适用于MIMO系统,MIMO系统通常使用预编码技术来实现空分复用,以便在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同时传输多个空间流,提高系统吞吐量。MIMO系统通常包括单用户MIMO(英文:Single-user MIMO;简称:SU-MIMO)场景和多用户MIMO(英文:Multi-user MIMO;简称:MU-MIMO)场景,在SU-MIMO场景下,进行空分复用的多个空间流指向同一接收端设备,在MU-MIMO场景下,进行空分复用的多个空间流指向至少两个接收端设备。目前,预编码技术已经被多种无线通信标准所采纳,例如但不限于LTE标准,在LTE标准中,预编码泛指基于特定矩阵对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因此LTE标准中的预编码不仅包括用于空分复用的预编码,还包括用于发射分集的预编码等。然而,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涉及的预编码仅指代基于空分复用目的、通过预编码矩阵对空间流进行的预编码,而不包括用于发射分集的预编码。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涉及的预编码既可以是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这种预编码又称为开环预编码,其类似于,例如但不限于,LTE标准中的未结合CDD的预编码和用于大尺度延迟的CDD的预编码,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涉及的预编码又可以是基于状态信息的预编码,这种预编码又称为闭环预编码,其类似于,例如但不限于,LTE标准中的闭环空分复用。对于预编码的具体形式和种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尽管越来越多的通信系统在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上部署了多根天线,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除MIMO外,这样的通信系统也可以用于实现单入单出(英文: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简称:SISO)、单入多出(英文:Single InputMultiple output;简称:SIMO)和多入单出(英文: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简称:MISO),因此本文描述的MIMO应理解为包含多天线技术的各种应用形式,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上文所述的SISO、SIMO、MISO和MIMO。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Y=F1(S)对原始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其中,Y表示预编码数据流,F1表示预编码,S表示原始空间流。如果把对原始空间流进行发射分集处理也视为一种预编码,则本实施例相当于对原始空间流进行了两级预编码,此时,可以采用Y=F1(F2(S))对原始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其中,Y表示预编码数据流,F2表示发射分集处理,F1表示预编码,S表示原始空间流。还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601具体可以由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预编码单元262a来实现,发射端设备对原始空间流进行发射分集以及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的具体实现过程在相关技术中均已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2、发射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
发射端设备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后,可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该接收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接收端设备、第二接收端设备和第三接收端设备。
可选地,发射端设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发射通过对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预编码数据流,向第二接收端设备发射通过对指向第二接收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预编码数据流,向第三接收端设备发射通过对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预编码数据流。
示例地,第一接收端设备为UE-02,第二接收端设备为UE-03,第三接收端设备为UE-04,发射端设备对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110和预编码数据流120,对指向第二接收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30,对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数据流210、预编码数据流220和预编码数据流230,因此,发射端设备向UE-02发射预编码数据流110和预编码数据流120,向UE-03发射预编码数据流30,向UE-04发射预编码数据流210、预编码数据流220和预编码数据流23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实际上,上述各预编码数据流是复用在一起进行发射的,复用的各预编码数据流在到达任意一个接收端设备时,指向其他接收端设备的预编码数据流均应视为干扰,只不过在预编码以及上述接收端设备的信道的共同作用下,上述干扰被大大降低。有关此部分的内容在上文进行解释,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602具体可以由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射单元262b来实现,发射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的具体实现过程在相关技术中均已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3、发射端设备对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发射端设备可以对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优选地,发射端设备可以使用与对空间流进行预编码相同的预编码向量来对相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以使得接收端设备可以借助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对相应的空间流进行解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预编码向量可以对应一个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DMRS可以用于信道解调,这是因为对每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和对该空间流对应的DMRS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相同,但是DMRS不需要进行预处理。换句话说,原始空间流在经过预处理得到至少两个预处理空间流后,这些预处理空间流与各自DMRS相关联,这些DMRS可以不同。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DMRS端口对应的DMRS对接收到的预编码数据流进行解调得到空间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预处理空间流可以是对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则接收端设备在解调获得上述空间流后,还需要根据发射端设备的预处理方式,根据上述至少两个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原始空间流。
示例地,假设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1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为S11,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2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为S12,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1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为S21,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2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为S22,第二预处理空间流23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为S23,原始空间流3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为S3,则发射端设设备对解调参考信号S11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110,对解调参考信号S12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120,对解调参考信号S21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210,对解调参考信号S22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220,对解调参考信号S23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230,对解调参考信号S3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30。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603具体可以由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预编码单元262c来实现,发射端设备可以采用Z=F1(X)对多个空间流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其中,Z表示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F1表示预编码,X表示解调参考信号,具体的预编码过程在相关技术中均已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601和步骤604可以看做是同时进行的,且对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以及根据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对预编码后的信道进行估计并基于估计结果从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空间流的具体实现过程在相关技术中已经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4、发射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射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
发射端设备得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后,可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由于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因此,发射端设备可以向相应的空间流指向的接收端设备发射相应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
示例地,发射端设备向UE-02发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110和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120,向UE-03发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30,向UE-04发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210、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220和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230。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604具体可以由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发射单元262d来实现,发射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射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的具体实现过程在相关技术中均已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多个空间流中包括经过预处理的预处理空间流,因此,接收端设备在对相应的数据进行解调时,不仅需要获知DMRS端口号,还需要获知发射端设备对相应空间流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方式,比如,第一接收端设备需要获知发射端设备对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方式,第三接收端设备需要获知发射端设备对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方式。其中,预处理可以为发射分集处理或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且发射分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或循环延迟分集处理,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可以为大尺度延迟CDD的预编码处理,因此,发射端设备还需要向接收端设备发射相应的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以下以发射端设备为基站,接收端设备为UE为例进行说明,当发射端设备为UE,接收端设备为基站时可以参考下述描述。
具体地,基站可以将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端口信息(比如端口标识)和/或对空间流进行预处理使用的预处理方式的信息一起通过下行信令发送给UE,UE可以根据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端口信息和/或对空间流进行预处理使用的预处理方式进行数据解调,其中,基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向UE发送空间流对应的DMRS端口信息和/或对空间流进行预处理使用的预处理方式的信息:
方式一、基站通过下行信令向UE发送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标识和每个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的信息。其中,每个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的信息也即是基站在对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相应的预处理空间流的预处理方式的信息。
其中,端口标识具体可以为端口号,例如,基站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2基站发送DMRS的端口标识为x+1和x+2,同时指示UE-02基站采用的预处理方式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又例如,基站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2基站发送DMRS的端口标识为x,x+1,x+2和x+3,同时指示UE-02基站采用的预处理方式为空频发射分集处理。基站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预处理方式时,可以固定分配几个bit(中文:比特)来指定预处理方式,例如,采用2bit指示预处理方式,2bit共可以指示4种预处理方式,例如,00表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01表示空频发射分集处理,当然,基站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指示预处理方式。
方式二、基站通过下行信令向UE发送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标识,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标识或端口数量唯一对应一种预处理方式。
在该方式二中,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标识或端口数量可以指示预处理方式,端口标识或端口数量与预处理方式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标识或端口数量唯一对应一种预处理方式,UE可以根据DMRS的端口标识或端口数量和该映射关系确定预处理方式。例如,该映射关系为:使用端口标识为x+1和x+2的端口必须使用空时发射分集处理,或者,使用两个端口必须使用空时发射分集处理那么当UE通过下行信令获取到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标识为x+1与x+2时,UE根据该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基站使用的预处理方式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
方式三、基站通过下行信令向UE发送每个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的信息,每个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唯一对应一组DMRS的端口标识。
其中,预处理方式的信息可以为预处理方式的标识,基站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bit来指示预处理方式。在该方式三中,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可以指示DMRS的端口标识,预处理方式和端口标识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每个空间流使用的预处理方式可以唯一对应一组DMRS的端口标识,UE可以根据预处理方式和该映射关系确定DMRS的端口标识,进而根据DMRS的端口标识确定DMRS的端口。例如,基站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2基站采用的预处理方式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该映射关系为:使用空时发射分集处理进行预处理必须使用端口标识为x+1和x+2的端口,那么根据基站指示的预处理方式和该映射关系,UE-02可以获知DMRS的端口标识为x+1和x+2。
方式四、基站通过下行信令发送向UE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数量,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端口数量唯一对应一种预处理方式和一组DMRS的端口标识。
在该方式四中,基站通过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数量指示空间流使用的预处理方式和DMRS的端口标识,预处理方式、DMRS端口数量和DMRS的端口标识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数量唯一对应一种预处理方式和一组DMRS的端口标识,UE可以根据DMRS端口数量和该映射关系确定发射预处理方式和DMRS的端口标识,进而根据DMRS的端口标识确定DMRS的端口。例如,基站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2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数量为2,该映射关系为:使用2个端口必须使用空时发射分集处理进行预处理以及空间流对应的DMRS必须使用端口标识为x+1和x+2的端口。UE-02可以根据基站指示的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数量和该映射关系,确定空间流使用的预处理方式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且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标识为x+1和x+2。
方式五、基站通过下行信令向UE发送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数量和每个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的信息,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数量和每个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唯一对应一组DMRS的端口标识。
在该方式五中,基站通过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数量和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指示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标识,预处理方式、DMRS的端口数量和DMRS的端口标识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每个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数量和每个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唯一对应一组DMRS的端口标识。UE可以根据基站指示的DMRS的端口数量和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以及该映射关系,确定DMRS的端口标识。例如,基站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2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且DMRS的端口数量为2,该映射关系为:预处理方式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且DMRS端口数量为2的空间流必须使用端口标识为x+1和x+2的端口。
步骤605、接收端设备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
其中,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是发射端设备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发射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时,接收端设备可以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该接收端设备可以为第一接收端设备、第二接收端设备或者第三接收端设备。可选地,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一接收端设备时,接收端设备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对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预编码数据流;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二接收端设备时,接收端设备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对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预编码数据流;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三接收端设备时,接收端设备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对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预编码数据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实际上,上述各预编码数据流是复用在一起进行发射的,复用的各预编码数据流在到达任意一个接收端设备时,指向其他接收端设备的预编码数据流均应视为干扰,只不过在预编码以及上述接收端设备的信道的共同作用下,上述干扰被大大降低。有关此部分的内容在上文进行解释,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地,第一接收端设备为UE-02,第二接收端设备为UE-03,第三接收端设备为UE-04,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一接收端设备时,UE-02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预编码数据流110和预编码数据流120,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二接收端设备时,UE-03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预编码数据流30,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三接收端设备时,UE-04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预编码数据流210、预编码数据流220和预编码数据流230。应注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实际上,上述预编码数据流在经过传播到达各接收端设备时,各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预编码数据流已并非发射端设备发出的预编码数据流,而是发射端设备发出且经过信道传播后的预编码数据流。预编码数据流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信道的影响,导致接收端设备收到的预编码数据流不同于发射端设备发出的预编码数据流。然而,为简化描述,本文在对本发明进行描述的过程中,使用相同的名称和编号来表示发射端设备发出的预编码数据流和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预编码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605具体可以由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接收单元262e来实现,接收端设备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的具体实现过程在相关技术中均已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6、接收端设备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
其中,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是对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的,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对每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每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相同。发射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射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时,接收端设备可以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该接收端设备可以为第一接收端设备、第二接收端设备或者第三接收端设备。
示例地请同时参考步骤604和步骤605,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一接收端设备,且第一接收端设备为UE-02时,UE-02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110和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120,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二接收端设备,且第二接收端设备为UE-03时,UE-03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30,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三接收端设备,且第三接收端设备为UE-04时,UE-04接收发射端设备发射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210、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220和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230。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606具体可以由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接收单元262h来实现,接收端设备接收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的具体实现过程在相关技术中均已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7、接收端设备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该步骤607中的接收端设备为第一接收端设备。第一接收端设备接收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后,可以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可选地,第一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预编码向量可以对应一个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DMRS可以用于信道解调,这是因为对每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和对该空间流对应的DMRS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相同,但是DMRS不需要进行预处理。换句话说,原始空间流在经过预处理得到至少两个空间流后,这些空间流与各自的DMRS相关联,这些DMRS彼此不同。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DMRS端口对应的DMRS对接收到的预编码数据流进行解调得到空间流。
由以上可知,第一接收端设备要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需要获取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和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对应的DMRS的端口标识。因此,第一接收端设备还可以接收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该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是对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的。由于对每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与对每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对应的DMRS进行预编码使用的预编码向量相同,因此,可以根据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和DMRS的端口标识解调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示例地,第一接收端设备根据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110和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S120恢复出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1和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2。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607可以由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恢复单元262f实现,第一接收端设备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从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过程在相关技术中已有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是以接收端设备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为例进行说明的,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二接收端设备时,第二接收端设备根据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三接收端设备时,第三接收端设备根据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从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8、接收端设备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第一原始空间流。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该步骤607中的接收端设备为第一接收端设备。第一接收端设备恢复出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后,可以根据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第一原始空间流。具体地,第一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步骤604中相关的描述确定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对应的预处理方式,进而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和相应的预处理方式恢复出第一原始空间流。
示例地,第一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步骤604中相关的描述确定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1和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2的预处理方式,该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1和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2的预处理方式可以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之后,第一接收端设备根据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1、第一预处理空间流12和空时发射分集处理,恢复出第一原始空间流1。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608可以由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恢复单元262g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是以接收端设备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第一原始空间流为例进行说明的,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三接收端设备时,第三接收端设备根据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第二原始空间流,当接收端设备为第二接收端设备时,第二接收端设备无需执行该步骤608。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射端设备通过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并发射多个预编码数据流,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接收端设备从该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该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根据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该第一原始空间流。由于多个空间流中的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其他空间流可以是未经过预处理的,且不同的空间流也可以对应不同的传输方案,因此,解决了调度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调度的灵活性的效果。
在LTE或者LTE-A中,数据发射端的天线数量在继续快速增长中,天线数量的增长可以提供更高的空间自由度,这为下行的多样性传输方案提供了可能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基于下行的多样性传输方案,使不同UE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调度的灵活性。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1和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与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区别进行简单说明。
参见图7,基站01具有波束b1、波束b2、波束b3、波束b4、波束b5、波束b6和波束b7,且基站01还可以具有端口号分别为x,x+1,...,y的端口(典型的,标准中的端口号为连续的),基站01可以调度UE-02、UE-03、UE-04和UE-05采用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01可以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2、UE-03、UE-04和UE-05采用相应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且基站01可以为各个UE分配端口,其中,基站01可以采用下行信令的格式指示传输方案,也可以采用下行信令的内容指示传输方案。例如,基站01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2采用BTD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并将端口号为x+1和x+2的端口分配给UE-02,基站01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3采用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并将端口号为x的端口分配给UE-03,基站01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4采用O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并将端口号为x+3,...,y-2的端口分配给UE-04,基站01通过下行信令指示UE-05采用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并将端口号为y-1和y的端口分配给UE-05,UE可以采用相应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示例地,基站01与UE-02之间采用BTD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占用基站01的波束b1和波束b2,基站01与UE-03之间采用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占用基站01的波束b3,基站01与UE-04之间采用O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占用基站01的波束b4和波束b5,基站01与UE-05之间采用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占用基站01的波束b6和波束b7。由于UE-02、UE-03、UE-04和UE-05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基站01调度的灵活性较高,且当信道环境多样化时,可以达到最佳调度结果,提高频谱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BTD传输方案和O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时,基站都对原始空间流进行了预处理,因此,为了便于UE-02和UE-04能够恢复出原始空间流,基站01还需要通过下行信令向UE-02和UE-04指示相应的预处理方式,示例地,基站通过下行信令向UE-02指示SFBC,向UE-04指示CDD。
相关技术中,基站01调度UE-02、UE-03、UE-04和UE-05采用相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并为各个UE分配端口。例如,基站01调度UE-02、UE-03、UE-04和UE-05都采用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并将端口号为x+1和x+2的端口分配给UE-02,将端口号为x的端口分配给UE-03,将端口号为x+3,...,y-2的端口分配给UE-04,将端口号为y-1和y的端口分配给UE-05,基站01调度UE并为各个UE分配端口后,各个UE采用相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示例地,基站01与UE-02、UE-03、UE-04和UE-05都采用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且UE-02占用基站01的波束b1和波束b2,UE-03占用基站01的波束b3,UE-04占用基站01的波束b4和波束b5,UE-05占用基站01的波束b6和波束b7。基站01调度UE-02、UE-03、UE-04和UE-05都采用CLSM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实现时频资源的空分复用,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但是,由于基站01调度UE-02、UE-03、UE-04和UE-05采用相同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基站01调度的灵活性较低,且当信道环境多样化时,无法达到最佳调度结果,影响频谱效率。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端设备800的框图。该发射端设备800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基站01的部分或者全部,该发射端设备800执行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部分方法。参见图8,该发射端设备800可以包括:第一预编码模块810、第一发射模块820、第二预编码模块830和第二发射模块840。
第一预编码模块810具有与图3所示的第一预编码单元262a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第一发射模块820具有与图3所示的第一发射单元262b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第二预编码模块830具有与图3所示的第二预编码单元262c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第二发射模块840具有与图3所示的第二发射单元262d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其中,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指向、多个空间流中包括的其他空间流及其指向,以及预处理均可以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设备900的框图。该接收端设备900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UE-02的部分或者全部,该接收端设备900执行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部分方法。参见图9,该接收端设备9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910、第一恢复模块920、第二恢复模块930和第二接收模块940。
第一接收模块910具有与图4所示的第一接收单元262e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第一恢复模块920具有与图4所示的第一恢复单元262f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第二恢复模块930具有与图4所示的第二恢复单元262g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第二接收模块940具有与图4所示的第二接收单元262h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其中,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指向以及预处理均可以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1000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该数据传输系统1000可以包括:发射端设备1010和接收端设备102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射端设备1010包括图3所示的应用程序单元262;接收端设备1020包括图4所示的应用程序单元262;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射端设备1010为8所示的发射端设备800;接收端设备1020为图9所示的接收端设备900。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a”、“an”、“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5)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所述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发射所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空间流还包括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中的至少一个指向第二接收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空间流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二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原始空间流指向第三接收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发射分集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分集处理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或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分集处理为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
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所述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发射所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
11.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所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是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所述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从所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所述第一原始空间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发射分集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分集处理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或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分集处理为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所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是对所述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的,所述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从所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从所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18.一种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设备包括:
第一预编码模块,用于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所述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第一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空间流还包括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原始空间流中的至少一个指向第二接收端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空间流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二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原始空间流指向第三接收端设备。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任一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发射分集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分集处理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或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分集处理为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任一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
27.根据权利要求18至26任一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
所述发射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预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所述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第二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
28.一种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所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是对多个空间流进行预编码得到的,所述多个空间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是对第一原始空间流进行预处理得到的;
第一恢复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第二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恢复出所述第一原始空间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指向第一接收端设备。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发射分集处理。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分集处理为空时发射分集处理、空频发射分集处理或空时频发射分集处理。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分集处理为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33.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基于发射分集的空分复用处理。
34.根据权利要求28至33任一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空间流中不同的空间流对应不同的预编码向量,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对应的DMRS端口不同,
所述接收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所述多个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是对所述多个空间流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得到的,所述多个空间流中的每个空间流对应一个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的预编码解调参考信号从所述多个预编码数据流中恢复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预处理空间流。
35.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8至27任一所述的发射端设备;和,
权利要求28至34任一所述的接收端设备。
CN201610710376.0A 2016-08-23 2016-08-23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7769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0376.0A CN107769827B (zh) 2016-08-23 2016-08-23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PCT/CN2017/089024 WO2018036246A1 (zh) 2016-08-23 2017-06-19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EP17842671.4A EP3499736B1 (en) 2016-08-23 2017-06-19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recep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6/282,451 US20190190571A1 (en) 2016-08-23 2019-02-22 Data Sen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0376.0A CN107769827B (zh) 2016-08-23 2016-08-23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9827A true CN107769827A (zh) 2018-03-06
CN107769827B CN107769827B (zh) 2021-01-12

Family

ID=61246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0376.0A Active CN107769827B (zh) 2016-08-23 2016-08-23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90571A1 (zh)
EP (1) EP3499736B1 (zh)
CN (1) CN107769827B (zh)
WO (1) WO2018036246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8760A1 (en) * 2004-11-08 2006-05-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maximizing MIMO system performance by joint optimization of diversity and spatial multiplexing
US20080232493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mbined precoding vector switch and frequency switch transmit diversity for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in evolved utra
US20120275530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pen loop spatial processing
CN102857458A (zh) * 2011-06-30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导频符号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30064196A1 (en) * 2011-09-12 2013-03-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earching Space and Operation for Enhanced PDCCH in LTE Systems
CN104079384A (zh) * 2013-03-27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6041196A1 (zh) * 2014-09-19 2016-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的复用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CN107733492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40959B2 (en) * 2006-12-11 2011-10-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to improve MIMO detection performance
CN102412885B (zh) * 2011-11-25 2015-05-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Lte中的三维波束赋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8760A1 (en) * 2004-11-08 2006-05-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maximizing MIMO system performance by joint optimization of diversity and spatial multiplexing
US20080232493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mbined precoding vector switch and frequency switch transmit diversity for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in evolved utra
US20120275530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pen loop spatial processing
CN102857458A (zh) * 2011-06-30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导频符号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30064196A1 (en) * 2011-09-12 2013-03-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earching Space and Operation for Enhanced PDCCH in LTE Systems
CN104079384A (zh) * 2013-03-27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6041196A1 (zh) * 2014-09-19 2016-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的复用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CN107733492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Discussion on DMRS-based open-loop MIMO",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5: R1-16422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99736A4 (en) 2019-08-21
CN107769827B (zh) 2021-01-12
US20190190571A1 (en) 2019-06-20
EP3499736A1 (en) 2019-06-19
EP3499736B1 (en) 2020-09-16
WO2018036246A1 (zh)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2665B (zh) Ofdm系统中用于信道交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2281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5460826B2 (ja) 遅延ダイバーシティと空間−周波数ダイバーシティによる送信方法
US10027391B2 (en) Transmit diversity on a control channel without additional reference signals
KR101582685B1 (ko) 다중안테나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WO2011043497A1 (en) Precoding and feedback channe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20529A (zh) Mimo-ofdm系统中结合空间-频率区块编码、空间多任务及波束成形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2322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pilot in multi-antenna system
WO2008150148A2 (en) Cdd precoding for open loop su mimo
WO201000273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single user (su) and multiuser (mu) beamforming with antenna array groups
CN107733592B (zh) 传输方案指示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34190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机制
CN107733492A (zh)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KR101356936B1 (ko) 폐루프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통신시스템에서 채널 분해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55691B (zh) 一种上行多天线系统开环空间复用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KR20100086431A (ko) 다중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송신기에서 참조신호 전송방법
US20190222373A1 (en) Data sen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769827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809392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ElKalagy et al. A novel spatial modulation technique with interference free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CN108632181A (zh)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1277138A (zh) 基于层交换的多天线复用装置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
WO2011072553A1 (zh) 一种多用户复用方法及发射装置
Chiurtu et al. Multi-User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in Up-Link OFDM communications
Grieco et al. MIMO and Transmit Diversity for SC-FD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