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3237A -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3237A
CN107763237A CN201710967641.8A CN201710967641A CN107763237A CN 107763237 A CN107763237 A CN 107763237A CN 201710967641 A CN201710967641 A CN 201710967641A CN 107763237 A CN107763237 A CN 107763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uiding hole
outlet
outlet conduit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76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3237B (zh
Inventor
费先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anxin Automobile Industry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费先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费先艳 filed Critical 费先艳
Priority to CN2017109676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32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3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3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3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3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步骤在于:顺时针旋转手柄,导水孔一与透水孔一接通,导水孔四与透水孔二接通,水流入第一出水管道,第二出水管道向第一出水管道的出水端运动,容水空腔减小,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由流道一由手柄排出,第一出水管道与第二出水管道接通,水流由出水管体排出;逆时针转动手柄,透水孔一、透水孔二均处于断开状态,第二出水管道仍处于伸出状态但停止向外排水;继续逆时针旋转手柄,导水孔二与透水孔二接通,导水孔四与透水孔一接通,水流入容水空腔,第二出水管道向第一出水管道的进水端运动,第一出水管道与第二出水管道断开,过渡空腔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由流道一由手柄排出。

Description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暖通设备的伸缩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龙头的伸缩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水龙头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一般设置为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水龙头的开合,但是由于这种可旋转的水龙头虽然可以左右旋转,但却无法实现前后伸缩,因而冲洗范围有限,在用户清洗较大或者结构较为复杂的物品时很不方便,同时,当用户需要通过水龙头向盛水容器注水时,由于水龙头不可进行伸缩,所以对盛水容器的大小也有较多的限制,因而在实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自主伸缩的水龙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龙头,包括开合机构、导通机构、伸缩出水机构,其中导通机构设置于开合机构与伸缩出水机构之间,导通机构一端与开合机构连接、另一端与伸缩出水机构连接,伸缩出水机构用于提供清洗所用的水,且设置成可在伸展出水状态和收缩驻水状态之间切换,开合机构用于控制伸缩出水机构在伸展出水状态和收缩驻水状态之间切换,且设置成可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导通机构用于引导开合机构、伸缩出水机构之间的水流;
所述的开合机构包括阀芯、端盖、壳体,所述的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柱状筒体,壳体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端盖和壳体配合形成容纳阀芯的封闭腔室,所述的阀芯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实现开合机构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连接嘴且连接嘴与壳体内腔接通,壳体的封闭端开设有透水孔一和透水孔二,且透水孔一和透水孔二均与壳体内腔接通;
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开合机构可实现连接嘴与透水孔二的接通,并引导高压水源自连接嘴流向透水孔二;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开合机构可实现连接嘴与透水孔一的接通,并引导高压水源自连接嘴流向透水孔一;
所述的导通机构内开设有流道二和流道三,其中,流道二的一端与透水孔一接通,流道三的一端与透水孔二接通;
所述的伸缩出水机构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其中第二出水管同轴活动套接于第一出水管内部,第二出水管的外径小于第一出水管的内径且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形成容水空腔,第二出水管可在第一出水管内沿第一出水管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阻止第二出水管在运动过程中脱离第一出水管的限位机构,且当第二出水管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接通,所述的第一出水管壁部设置有流道四和流道五,其中流道四一端与流道二接通、另一端与容水空腔接通,且流道四与容水空腔的接通处位于靠近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处,流道五一端与流道三接通、另一端与第一出水管内腔接通,且流道五与第一出水管的接通处位于靠近第一出水管的底部位置。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的阀芯包括导水管、阀芯本体,所述的阀芯本体为与壳体内空腔相匹配的圆柱体,阀芯本体与导水管固定连接且同心布置,所述的导水管内同轴开设有通水孔一,导水管外圆面上靠近阀芯本体的壁部开设有通水孔二,且通水孔二与通水孔一接通,所述的阀芯本体位于壳体内腔,所述的阀芯本体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容水间隙且容水间隙始终与通水孔二保持接通,阀芯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导通水流的导流机构。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的导流机构包括环槽一、导水孔,阀芯本体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环槽一,环槽一与阀芯本体同轴线布置,且环槽一的槽深方向垂直于阀芯本体的中心轴线,导水孔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为导水孔一、导水孔二、导水孔三、导水孔四,其中导水孔一、导水孔二设置于阀芯本体厚度方向上的端面上且沿阀芯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阀芯本体,导水孔三开设于环槽一的槽底且导水孔三的深度延伸方向与环槽的槽深方向一致,导水孔四开设于阀芯本体厚度方向上远离导水管的端面且导水孔四与导水孔三接通;
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开合机构可实现连接嘴与环槽一、导水孔三、导水孔四、透水孔二接通,使得高压水源通过环槽一、导水孔三、导水孔四、透水孔二流向流道三,并实现伸缩出水机构由收缩驻水状态向伸展出水状态进行切换;
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开合机构可实现连接嘴与环槽一、导水孔三、导水孔四、透水孔一接通,使得高压水源通过环槽一、导水孔三、导水孔四、透水孔一流向流道二,并实现伸缩出水机构由伸展出水状态向收缩驻水状态进行切换。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的第二出水管包括出水管体、连通机构,连通机构设置于出水管体的进水端,连通机构包括套管、第一导水孔、隔水板、第二导水孔,所述的套管与出水管体固定连接且同轴布置,所述的套管的内腔与出水管体的内腔相匹配,套管的外圆面与第一出水管的内腔相匹配,所述的隔水板设置于套管的内腔且隔水板与套管的内腔相匹配,隔水板将套管分隔为上下两个相互断开的部分,其中位于隔水板上方部分的套管外圆面上开设有第一导水孔且第一导水孔与隔水板上方的套管内腔接通,第二导水孔开设于套管位于隔水板下方的外圆面上,且第二导水孔与位于隔水板下方的套管内腔接通;
所述的第一出水管内腔壁部还开设有环槽二,当第二出水管运动至限位机构时,可实现第一导水孔、第二导水孔经过环槽二接通。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出水管出水端内腔的限位台阶、设置于第二出水管进水端外圆面上的限位凸条,所述的限位台阶为沿第一出水管圆周向中心收窄的内置台阶,当限位凸条与内置台阶接触时,第二出水管停止运动,且此时第二出水管与第一出水管接通。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的环槽二位于内置台阶下方且靠近内置台阶的位置,环槽二与第一出水管同轴布置,环槽二的槽深方向与第一出水管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的开合机构还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与阀芯连接,且手柄可驱动阀芯自身轴线转动,手柄内部开设有流道一,流道一一端与阀芯接通、另一端与外界接通。
进一步优化地,伸缩出水机构的伸缩方向呈倾斜布置且引导水源向下流动。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的阀芯包括导水管、阀芯本体,所述的阀芯本体为与壳体内空腔相匹配的圆柱体,阀芯本体与导水管固定连接且同心布置,所述的导水管内同轴开设有通水孔一,导水管通过开设于端盖上的避让孔向外伸出与手柄连接,且通水孔一与流道一接通;导水管外圆面上靠近阀芯本体的壁部开设有通水孔二,且通水孔二与通水孔一接通,所述的阀芯本体位于壳体内腔,所述的阀芯本体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容水间隙且容水间隙始终与通水孔二保持接通,阀芯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导通水流的导流机构;
所述的导流机构包括环槽一、导水孔,阀芯本体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环槽一,环槽一与阀芯本体同轴线布置,且环槽一的槽深方向垂直于阀芯本体的中心轴线,导水孔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为导水孔一、导水孔二、导水孔三、导水孔四,其中导水孔一、导水孔二设置于阀芯本体厚度方向上的端面上且沿阀芯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阀芯本体,导水孔三开设于环槽一的槽底且导水孔三的深度延伸方向与环槽的槽深方向一致,导水孔四开设于阀芯本体厚度方向上远离导水管的端面且导水孔四与导水孔三接通;
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开合机构可实现连接嘴与环槽一、导水孔三、导水孔四、透水孔二接通,使得高压水源通过环槽一、导水孔三、导水孔四、流向透水孔二,并实现透水孔一、容水间隙、通水孔二、通水孔一的接通;
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开合机构可实现连接嘴与环槽一、导水孔三、导水孔四、透水孔一接通,使得高压水源通过环槽一、导水孔三、导水孔四、流向透水孔一,并实现透水孔二、容水间隙、通水孔二、通水孔一的接通。
进一步优化地,导水孔一与导水孔二关于阀芯本体的直径对称,导水孔四于导水孔一和导水孔二之间,且导水孔一、导水孔二、导水孔四呈不共线的三点布置。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伸展出水;
S1:顺时针旋转手柄,手柄驱动阀芯同步转动,导水孔一与透水孔一接通,导水孔四与透水孔二接通;
S2: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进入开合机构,随之进入环槽一,进一步的,水流通过导水孔三进入导水孔四,水流通过导水孔四进入透水孔二,随后,水流进入流道三,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五并最终由第一出水管道的底部进入第一出水管道内腔;
S3:水流与隔水板接触,在水压作用下,水流对隔水板施加沿第一出水管中心轴线方向有第一出水管的进水端指向第一出水管出水端的推力,该推力驱动第二出水管道沿第一出水管道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的进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的出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的运动导致容水空腔逐渐减小,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的推动下由容水空腔流入流道四,随之,流入流道二,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一流入导水孔一,随之,水流由导水孔一流入阀芯本体与端盖之间的容水间隙并通过通水孔二进入通水孔一,并最终通过通水孔一流向流道一由手柄排出,当限位凸条与内置台阶接触时,第二出水管道停止伸出,第一出水管道与第二出水管道接通,水流由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二导水孔进入环槽二,随之,水流由环槽二通过第一导水孔进入出水管体,并最终由出水管体排出,此时,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被完全排出;
(二)过渡阶段;
S4:逆时针转动手柄,使得开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时,透水孔一、透水孔二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二出水管道仍处于伸出状态但停止向外排水;
(三)收缩驻水;
S5:继续逆时针旋转手柄,手柄驱动阀芯同步转动,导水孔二与透水孔二接通,导水孔四与透水孔一接通;
S6: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进入开合机构,随之进入环槽一,进一步的,水流通过导水孔三进入导水孔四,水流通过导水孔四进入透水孔一,随后,水流进入流道二,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四并最终进入容水空腔;
S7:水流与套管壁部接触,在水压作用下,水流对套管施加沿第一出水管中心轴线方向有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指向第一出水管进水端的推力,该推力驱动第二出水管道沿第一出水管道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的出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的进水端运动,连通机构与环槽二脱离配合,第一出水管道与第二出水管道断开接通,第二出水管道停止出水,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的运动导致第二出水管道底部与第一出水管道之间形成的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的推动下由过渡空腔流入流道五,随之,流入流道三,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二流入导水孔二,随之,水流由导水孔二流入阀芯本体与端盖之间的容水间隙并通过通水孔二进入通水孔一,并最终通过阀芯流向流道一由手柄排出,直至第二出水管完全收缩入第一出水管中,此时容水空腔内充满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水龙头可在伸展出水和收缩驻水之间切换,在不使用时,可大大减小水龙头占用水槽的体积,并且解决了不同盛水容器的水源采集困难;同时,本发明还具备自清洗效果,伸缩出水机构在伸展出水状态和收缩驻水状态之间切换时,均有水源流入流道一并自手柄流出,从而实现水源对手柄等部件的自动冲洗效果,特别适用于公共场所,降低细菌的滋生,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阀芯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连通机构剖视图。
图中标示为:
100、开合机构;
110、手柄;111、流道一;
120、阀芯;121、导水管;121a、通水孔一;121b、通水孔二;122、阀芯本体;122a、导水孔一;122b、导水孔二;122c、环槽一;122cc、导水孔三;122d、导水孔四;
130、端盖;
140、壳体;141、连接嘴;142、流道二;143、流道三;
200、导通机构;
300、伸缩出水机构;
310、第一出水管;311、流道四;312、环槽二;313、流道五;
320、第二出水管;321、出水管体;322、连通机构;322a、套管;322b、第一导水孔;322c、隔水板;322d、第二导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水龙头包括开合机构100、导通机构200、伸缩出水机构300,其中导通机构200设置于开合机构100与伸缩出水机构300之间,导通机构200一端与开合机构100连接、另一端与伸缩出水机构300连接,伸缩出水机构300用于提供清洗所用的水,且设置成可在伸展出水状态和收缩驻水状态之间切换,开合机构100用于控制伸缩出水机构300在伸展出水状态和收缩驻水状态之间切换,且设置成可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导通机构200用于导通水流,且导通机构200用于开合机构100对伸缩出水机构300的控制。
所述的开合机构100包括手柄110、阀芯120、端盖130、壳体140,所述的壳体14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的圆形柱状筒体,壳体140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130,端盖130和壳体140配合形成容纳阀芯120的空腔,所述的手柄110与阀芯120连接,且手柄110可驱动阀芯120绕自身轴线转动,实现开合机构100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手柄110内部开设有流道一111,流道一111一端与阀芯120接通、另一端与外界接通,所述的壳体140外圆面上设置有连接嘴141,连接嘴141与壳体140内腔接通,壳体140的封闭端开设有透水孔一和透水孔二,且透水孔一和透水孔二均与壳体内腔接通。
所述的导通机构200为圆形柱体,导通机构内开设有流道二142和流道三143,流道二142和流道三143的延伸方向与导通机构的中心轴线方向一致,其中流道二142与流道三143平行间隔设置,优选的,流道二142、流道三143分置于导通机构200直径一侧,其中流道二142的一端与透水孔一接通,流道三143的一端与透水孔二接通。
所述的伸缩出水机构300包括第一出水管310、第二出水管320,其中第二出水管320同轴活动套接于第一出水管310内部,第二出水管320的外径小于第一出水管310的内径,第一出水管310和第二出水管320之间形成容水空腔,第二出水管320可在第一出水管310内沿第一出水管310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第一出水管310和第二出水管320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阻止第二出水管320在运动过程中脱离第一出水管310,且当第二出水管320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一出水管310与第二出水管320接通,所述的第一出水管310壁部设置有流道四311和流道五313,其中流道四311一端与流道二142接通、另一端与容水空腔接通,且流道四311与容水空腔的接通处位于靠近第一出水管310的出水端处,流道五313一端与流道三143接通、另一端与第一出水管310内腔接通,且流道五313与第一出水管310的接通处位于靠近第一出水管310的底部位置。
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出水管310出水端内腔的限位台阶、设置于第二出水管320进水端外圆面上的限位凸条,所述的限位台阶为沿第一出水管圆周向中心收窄的内置台阶,当限位凸条与内置台阶接触时,第二出水管320停止运动,且此时第二出水管320与第一出水管310接通。
开合机构100处打开状态时,伸缩出水机构300由收缩驻水状态向伸展出水状态切换,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141进入开合机构100,随之通过阀芯120进入透水孔二,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三143,随后,水流进入流道五313并最终由第一出水管道310的底部进入第一出水管道310内腔,在水压作用下,第二出水管道320沿第一出水管道310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310的进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310的出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320的运动导致容水空腔逐渐减小,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320的推动下由容水空腔流入流道四311,随之,流入流道二142,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一流入阀芯120,并最终通过阀芯120流向流道一111由手柄排出,当第二出水管道320运动至限位机构时,第一出水管道310与第二出水管道320接通,水流由第一出水管道310进入第二出水管道320并最终由第二出水管道320排出,此时,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被完全排出。
开合机构100处于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时,透水孔一、透水孔二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二出水管道320仍处于伸出状态但停止向外排水。
开合机构100处于闭合状态时,伸缩出水机构300由伸展出水状态向收缩驻水状态切换,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141进入开合机构100,随之通过阀芯120进入透水孔一,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二142,随后,水流进入流道四311并最终进入容水空腔,在水压作用下,第二出水管道320沿第一出水管道310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310的出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310的进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320的运动导致第二出水管道320底部与第一出水管道310之间形成的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320的推动下由过渡空腔流入流道五313,随之,流入流道三143,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二流入阀芯120,并最终通过阀芯120流向流道一111由手柄排出,直至第二出水管320完全收缩入第一出水管310中,此时容水空腔内充满水。
所述的阀芯120包括导水管121、阀芯本体122,所述的阀芯本体122为与壳体140内空腔相匹配的圆柱体,阀芯本体122与导水管121固定连接且同心布置,所述的导水管内同轴开设有通水孔一121a,导水管121外圆面上靠近阀芯本体122的壁部开设有通水孔二121b,且通水孔二121b与通水孔一121a接通,所述的阀芯本体122位于壳体140内腔,导水管121通过开设于端盖130上的避让孔向外伸出与手柄110连接,且通水孔一121a与流道一111接通,所述的阀芯本体122与端盖130之间设置有容水间隙且始终与通水孔二121b保持接通,所述的阀芯本体122可在手柄110的驱动下在壳体140内腔中绕自身轴线转动,阀芯本体122上设置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用于导通水流。
所述的导流机构包括环槽一122c、导水孔,阀芯本体122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环槽一122c,环槽一122c与阀芯本体122同轴线布置,且环槽一122c的槽深方向垂直于阀芯本体122的中心轴线,导水孔设置有四个,分别为导水孔一122a、导水孔二122b、导水孔三122cc、导水孔四122d,其中导水孔一122a、导水孔二122b设置于阀芯本体122厚度方向上的端面上且沿阀芯本体122的厚度方向贯穿阀芯本体122,导水孔三122cc开设于环槽一122c的槽底且导水孔三122cc的深度延伸方向与环槽122c的槽深方向一致,导水孔四122d开设于阀芯本体122厚度方向上远离导水管121的端面,且导水孔四122d与导水孔三122cc接通,导水孔一122a与导水孔二122b关于阀芯本体的直径对称,导水孔四122d于导水孔一122a和导水孔二122b之间,且导水孔一122a、导水孔二122b、导水孔四122d呈三点不共线布置。
所述的第二出水管320包括出水管体321、连通机构322,连通机构322设置于出水管体321的进水端,连通机构322包括套管322a、第一导水孔322b、隔水板322c、第二导水孔322d,所述的套管322a与出水管体321固定连接且同轴布置,套管322a和出水管体321共同构成第二出水管320,所述的套管322a的内腔与出水管体321的内腔相匹配,套管322a的外圆面与第一出水管310的内腔相匹配,所述的隔水板322c设置于套管322a的内腔且隔水板322c与套管322a的内腔相匹配,隔水板322c将套管322a分隔为上下两个相互断开的部分,其中位于隔水板322c上方部分的套管322a外圆面上开设有第一导水孔322b且第一导水孔322b与隔水板322c上方的套管322a内腔接通,第二导水孔322d开设于套管322a位于隔水板322c下方的外圆面上,且第二导水孔322d与位于隔水板322c下方的套管322a内腔接通。
所述的于第一出水管310内腔壁部还开设有环槽二312,所述的环槽二312位于内置台阶下方且靠近内置台阶的位置,环槽二312与第一出水管310同轴布置,环槽二312的槽深方向与第一出水管310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且第一导水孔322b、第二导水孔322d可由环槽二322c实现接通。
更为完善的,所述的第一导水孔322b设置有若干个,且沿套管322a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的第二导水孔322d设置有若干个,且沿套管322a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顺时针旋转手柄110,手柄110驱动阀芯120同步转动,导水孔一122a与透水孔一接通,导水孔四122d与透水孔二接通,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141进入开合机构100,随之进入环槽一122c,进一步的,水流通过导水孔三122cc进入导水孔四122d,水流通过导水孔四122d进入透水孔二,随后,水流进入流道三143,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五313并最终由第一出水管道310的底部进入第一出水管道310内腔,水流与隔水板322c接触,在水压作用下,水流对隔水板322c施加沿第一出水管310中心轴线方向有第一出水管310的进水端指向第一出水管310出水端的推力,该推力驱动第二出水管道320沿第一出水管道310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310的进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310的出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320的运动导致容水空腔逐渐减小,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320的推动下由容水空腔流入流道四311,随之,流入流道二142,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一流入导水孔一122a,随之,水流由导水孔一122a流入阀芯本体122与端盖130之间的容水间隙并通过通水孔二121b进入通水孔一121a,并最终通过通水孔一121a流向流道一111由手柄排出,当限位凸条与内置台阶接触时,第二出水管道320停止伸出,第一出水管道310与第二出水管道320接通,水流由第一出水管310通过第二导水孔322d进入环槽二312,随之,水流由环槽二312通过第一导水孔322b进入出水管体321,,并最终由出水管体321排出,此时,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被完全排出。
逆时针转动手柄110,使得开合机构100处于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时,透水孔一、透水孔二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二出水管道320仍处于伸出状态但停止向外排水。
继续逆时针旋转手柄110,手柄110驱动阀芯120同步转动,导水孔二122b与透水孔二接通,导水孔四122d与透水孔一接通,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141进入开合机构100,随之进入环槽一122c,进一步的,水流通过导水孔三122cc进入导水孔四122d,水流通过导水孔四122d进入透水孔一,随后,水流进入流道二142,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四311并最终进入容水空腔,水流与套管322a壁部接触,在水压作用下,水流对套管322a施加沿第一出水管310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310的出水端指向第一出水管310进水端的推力,该推力驱动第二出水管道320沿第一出水管道310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310的出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310的进水端运动,连通机构与环槽二312脱离配合,第一出水管道310与第二出水管道320断开接通,第二出水管道320停止出水,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320的运动导致第二出水管道320底部与第一出水管道310之间形成的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320的推动下由过渡空腔流入流道五313,随之,流入流道三143,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二流入导水孔二122b,随之,水流由导水孔二122b流入阀芯本体122与端盖130之间的容水间隙并通过通水孔二121b进入通水孔一121a,并最终通过阀芯120流向流道一111由手柄排出,直至第二出水管320完全收缩入第一出水管310中,此时容水空腔内充满水。
更为完善地,伸缩出水机构300的伸缩方向向下设置,其更有利于水源的收集。
如图1-4所示,导通机构200的中心轴线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伸缩出水机构300的中心轴线方向(即伸缩出水机构300的伸缩方向)呈倾斜布置且引导水源向下流动,优选地,导通机构200的中心轴线与伸缩出水机构30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δ,其中,90°<δ<180°,其中以110°≤δ≤140°为最佳;其意义在于,处于伸展状态下的伸缩出水机构300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距离即为出水端在水平方向上的伸展长度,其可适应大口径的盛水容器进行水源的收集;处于伸展状态下的伸缩出水机构30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距离即为出水端在竖直方向上的伸展长度,其可实现出水端与盛水容器的内底壁之间的间隔降低,并实现在水源收集过程中,降低飞溅,降低噪音。
更为优化地,上述的流道一111的出水端位于手柄110的顶端部,且手柄110设置成向上弯曲的弧状结构,自流道一111的出水端流出的水源可沿手柄110的外部由高端位置向低端位置流淌。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伸展出水;
S1:顺时针旋转手柄110,手柄110驱动阀芯120同步转动,导水孔一122a与透水孔一接通,导水孔四122d与透水孔二接通;
S2: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141进入开合机构100,随之进入环槽一122c,进一步的,水流通过导水孔三122cc进入导水孔四122d,水流通过导水孔四122d进入透水孔二,随后,水流进入流道三143,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五313并最终由第一出水管道310的底部进入第一出水管道310内腔;
S3:水流与隔水板322c接触,在水压作用下,水流对隔水板322c施加沿第一出水管310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310的进水端指向第一出水管310出水端的推力,该推力驱动第二出水管道320沿第一出水管道310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310的进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310的出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320的运动导致容水空腔逐渐减小,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320的推动下由容水空腔流入流道四311,随之,流入流道二142,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一流入导水孔一122a,随之,水流由导水孔一122a流入阀芯本体122与端盖130之间的容水间隙并通过通水孔二121b进入通水孔一121a,并最终通过通水孔一121a流向流道一111由手柄排出,当限位凸条与内置台阶接触时,第二出水管道320停止伸出,第一出水管道310与第二出水管道320接通,水流由第一出水管310通过第二导水孔322d进入环槽二312,随之,水流由环槽二312通过第一导水孔322b进入出水管体321,并最终由出水管体321排出,此时,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被完全排出;
(二)过渡阶段;
S4:逆时针转动手柄110,使得开合机构100处于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时,透水孔一、透水孔二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二出水管道320仍处于伸出状态但停止向外排水;
(三)收缩驻水;
S5:继续逆时针旋转手柄110,手柄110驱动阀芯120同步转动,导水孔二122b与透水孔二接通,导水孔四122d与透水孔一接通;
S6: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141进入开合机构100,随之进入环槽一122c,进一步的,水流通过导水孔三122cc进入导水孔四122d,水流通过导水孔四122d进入透水孔一,随后,水流进入流道二142,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四311并最终进入容水空腔;
S7:水流与套管322a壁部接触,在水压作用下,水流对套管322a施加沿第一出水管310中心轴线方向有第一出水管310的出水端指向第一出水管310进水端的推力,该推力驱动第二出水管道320沿第一出水管道310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310的出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310的进水端运动,连通机构与环槽二312脱离配合,第一出水管道310与第二出水管道320断开接通,第二出水管道320停止出水,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320的运动导致第二出水管道320底部与第一出水管道310之间形成的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320的推动下由过渡空腔流入流道五313,随之,流入流道三143,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二流入导水孔二122b,随之,水流由导水孔二122b流入阀芯本体122与端盖130之间的容水间隙并通过通水孔二121b进入通水孔一121a,并最终通过阀芯120流向流道一111由手柄排出,直至第二出水管320完全收缩入第一出水管310中,此时容水空腔内充满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其步骤在于:
伸展出水;
S1:顺时针旋转手柄,手柄驱动阀芯同步转动,导水孔一与透水孔一接通,导水孔四与透水孔二接通;
S2: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进入开合机构,随之进入环槽一,进一步的,水流通过导水孔三进入导水孔四,水流通过导水孔四进入透水孔二,随后,水流进入流道三,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五并最终由第一出水管道的底部进入第一出水管道内腔;
S3:水流与隔水板接触,在水压作用下,水流对隔水板施加沿第一出水管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的进水端指向第一出水管出水端的推力,该推力驱动第二出水管道沿第一出水管道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的进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的出水端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的运动导致容水空腔逐渐减小,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的推动下由容水空腔流入流道四,随之,流入流道二,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一流入导水孔一,随之,水流由导水孔一流入阀芯本体与端盖之间的容水间隙并通过通水孔二进入通水孔一,并最终通过通水孔一流向流道一由手柄排出,当限位凸条与内置台阶接触时,第二出水管道停止伸出,第一出水管道与第二出水管道接通,水流由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二导水孔进入环槽二,随之,水流由环槽二通过第一导水孔进入出水管体,,并最终由出水管体排出,此时,容水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被完全排出;
(二)过渡阶段;
S4:逆时针转动手柄,使得开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时,透水孔一、透水孔二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第二出水管道仍处于伸出状态但停止向外排水;
(三)收缩驻水;
S5:继续逆时针旋转手柄,手柄驱动阀芯同步转动,导水孔二与透水孔二接通,导水孔四与透水孔一接通;
S6:水流由供水管道通过连接嘴进入开合机构,随之进入环槽一,进一步的,水流通过导水孔三进入导水孔四,水流通过导水孔四进入透水孔一,随后,水流进入流道二,进一步的,水流进入流道四并最终进入容水空腔;
S7:水流与套管壁部接触,在水压作用下,水流对套管施加沿第一出水管中心轴线方向有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指向第一出水管进水端的推力,该推力驱动第二出水管道沿第一出水管道的中心轴线方向由第一出水管道的出水端向第一出水管道的进水端运动,连通机构与环槽二脱离配合,第一出水管道与第二出水管道断开接通,第二出水管道停止出水,在此过程中,第二出水管道的运动导致第二出水管道底部与第一出水管道之间形成的过渡空腔逐渐减小,过渡空腔中的水和/或空气在第二出水管道的推动下由过渡空腔流入流道五,随之,流入流道三,进一步的,水流通过透水孔二流入导水孔二,随之,水流由导水孔二流入阀芯本体与端盖之间的容水间隙并通过通水孔二进入通水孔一,并最终通过阀芯流向流道一由手柄排出,直至第二出水管完全收缩入第一出水管中,此时容水空腔内充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包括导水管、阀芯本体,所述的阀芯本体为与壳体内空腔相匹配的圆柱体,阀芯本体与导水管固定连接且同心布置,所述的导水管内同轴开设有通水孔一,导水管外圆面上靠近阀芯本体的壁部开设有通水孔二,且通水孔二与通水孔一接通,所述的阀芯本体位于壳体内腔,导水管通过开设于端盖上的避让孔向外伸出与手柄连接,且通水孔一与流道一接通,所述的阀芯本体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容水间隙,所述的阀芯本体可在手柄的驱动下在壳体内腔中绕自身轴线转动,阀芯本体上设置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用于导通水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机构包括环槽一、导水孔,阀芯本体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环槽一,环槽一与阀芯本体同轴线布置,且环槽一的槽深方向垂直于阀芯本体的中心轴线,导水孔设置有四个,分别为导水孔一、导水孔二、导水孔三、导水孔四,其中导水孔一、导水孔二设置于阀芯本体厚度方向上的端面上且沿阀芯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阀芯本体,导水孔三开设于环槽一的槽底且导水孔三的深度延伸方向与环槽的槽深方向一致,导水孔四开设于阀芯本体厚度方向上远离导水管的端面,且导水孔四与导水孔三接通,导水孔一与导水孔二关于阀芯本体的直径对称,导水孔四于导水孔一和导水孔二之间,且导水孔一、导水孔二、导水孔四呈三点不共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出水管包括出水管体、连通机构,连通机设置于出水管体的进水端,连通机构包括套管、第一导水孔、隔水板、第二导水孔,所述的套管与出水管体固定连接且同轴布置,套管和出水管体共同构成第二出水管,所述的套管的内腔与出水管体的内腔相匹配,套管的外圆面与第一出水管的内腔相匹配,所述的隔水板设置于套管的内腔且隔水板与套管的内腔相匹配,隔水板将套管分隔为上下两个相互断开的部分,其中位于隔水板上方部分的套管外圆面上开设有第一导水孔且第一导水孔与隔水板上方的套管内腔接通,第二导水孔开设于套管位于隔水板下方的外圆面上,且第二导水孔与位于隔水板下方的套管内腔接通。
CN201710967641.8A 2017-10-18 2017-10-18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 Active CN1077632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7641.8A CN107763237B (zh) 2017-10-18 2017-10-18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7641.8A CN107763237B (zh) 2017-10-18 2017-10-18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3237A true CN107763237A (zh) 2018-03-06
CN107763237B CN107763237B (zh) 2018-12-18

Family

ID=61268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7641.8A Active CN107763237B (zh) 2017-10-18 2017-10-18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32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6772A (zh) * 2020-04-22 2021-10-26 苏州麦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洗喷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12440A1 (de) * 2011-07-05 2013-01-10 Jürgen Luttermöller Duschbrause bzw. Duschkopf mit Vibrationssvstem
CN103075571A (zh) * 2012-09-17 2013-05-01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自清洁式水龙头及其排放方法
TWM454484U (zh) * 2013-02-01 2013-06-01 Li yuan yi 自清式水龍頭
CN204344998U (zh) * 2014-12-25 2015-05-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新型自动清洗水龙头
CN206268597U (zh) * 2016-12-21 2017-06-20 余中林 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龙头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12440A1 (de) * 2011-07-05 2013-01-10 Jürgen Luttermöller Duschbrause bzw. Duschkopf mit Vibrationssvstem
CN103075571A (zh) * 2012-09-17 2013-05-01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自清洁式水龙头及其排放方法
TWM454484U (zh) * 2013-02-01 2013-06-01 Li yuan yi 自清式水龍頭
CN204344998U (zh) * 2014-12-25 2015-05-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新型自动清洗水龙头
CN206268597U (zh) * 2016-12-21 2017-06-20 余中林 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龙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6772A (zh) * 2020-04-22 2021-10-26 苏州麦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洗喷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3237B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4778A (zh) 用于绿化草坪灌溉的自旋转喷头
CN107725828A (zh) 水压调控的伸缩式水龙头
CN21291112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园林灌溉装置
CN107763237A (zh) 基于流体动力的多形态水龙头的自清洗方法
CN107711433A (zh) 应用于绿化草坪灌溉的全方位喷射性出水系统
CN107859761A (zh) 一种伸缩自调式水龙头
CN108031047A (zh) 安装于市政道路或者建筑楼层的自伸缩隐藏式消防栓
CN107930876B (zh) 开口自动闸合的园林绿化灌溉喷头
CN107883006A (zh) 一种水龙头
CN107646626A (zh) 采用伯努利原理回收雨水并进行绿化草坪喷射灌溉的方法
CN206268597U (zh) 具有清洗功能的水龙头
CN111771583B (zh) 一种生态农业大棚智能管理系统
CN107752852A (zh) 安装于房屋盥洗室的自展开式淋浴喷头
CN107468355A (zh) 一种手术室洗手干手设备
CN107140768B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5236575U (zh) 一种离心管清洗装置
CN107761832B (zh) 一种基于伯努利原理的环保节水方法
CN107896933A (zh) 应用于园林绿化且可聚雨水的灌溉系统
CN103214081B (zh) 一种旋转式单孔布水器
CN206034561U (zh) 一种环保型自洁水箱
CN219035615U (zh) 一种用于三通的螺旋球阀
CN107859099B (zh) 流体压力调控的水龙头
CN107821108A (zh) 一种绿化草坪的全方位喷射灌溉方法
CN110122272A (zh) 一种干旱区节能型水利灌溉装置
CN107631056A (zh) 基于文丘里效应的分体式多形态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7

Address after: 362000 No. three house 257, Chen Ba village, Luoyang Town, Taiwan investment zone, Quanzhou, Fujian

Applicant after: Quanzhou Nuo Li Sen Trad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93 Nanjing University, 22 Hankou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Fei Xiany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0

Address after: 224000 room 312, building 3, R & D center, 69 East Ring Road, Yan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CHINESE TECHNOLOGY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No. three house 257, Chen Ba village, Luoyang Town, Taiwan investment zone, Quan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Quanzhou Nuo Li Sen Trad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9

Address after: Room 309, building 1, No.69, Donghuan South Road, Yan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224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anxin Automobile Industry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room 312, building 3, R & D center, 69 East Ring Road, Yan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CHINESE TECHNOLOGY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