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50469B - 印章装置、其操作方法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印章装置、其操作方法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50469B
CN107750469B CN201680035132.5A CN201680035132A CN107750469B CN 107750469 B CN107750469 B CN 107750469B CN 201680035132 A CN201680035132 A CN 201680035132A CN 107750469 B CN107750469 B CN 107750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con signal
stamp
user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51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50469A (zh
Inventor
李善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 Telec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50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0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50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0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26Incentive systems for frequent usage, e.g. frequent flyer miles programs or point systems
    • G06Q30/0232Frequent usage rewards other than merchandise, cash or tra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印章装置、其操作方法和记录介质,该印章装置能够通过将从用户终端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包括在从印章装置发送以处理印章的信标信号中,来限制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的终端当中除了能够确认用户终端的用户标识信息的用户终端之外的终端中的印章处理。

Description

印章装置、其操作方法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将从用户终端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插入到由印章装置为印章处理发送的信标信号中以防止由用户终端以外的终端执行印章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店主提供印章服务(例如,点数赚取)作为忠诚计划的一部分,以鼓励更多的客人光顾他们的商店并购买更多的产品。
通常,通过使移动装置(以下称为“用户终端”)的画面与电子印章(以下称为“印章装置”)的突出图案接触的多点触摸方案来执行印章服务。
然而,由于图案从印章装置突出,所以在多点触摸方案中印章装置的图案会暴露。因此,存在会以非预期的终端提供印章服务的安全问题。
在解决此安全问题的传统方法中,印章装置与多点触摸方案一起将附加认证信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发送到用户终端。
然而,由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特性,从印章装置发送的认证信息可能被用户终端以外的邻近终端接收到。
在这种情况下,当印章装置的图案已经暴露给邻近装置时,邻近装置会识别出图案和认证信息二者,因此防止以邻近装置提供印章服务存在限制。
结果,为了解决印章服务的安全问题,需要一种即使与赚取印章无关的邻近终端接收到认证信息,也防止所述邻近终端使用认证信息执行印章处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考虑到以上问题而作出本公开,并且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将从用户终端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插入到由印章装置发送以用于印章处理的信标信号中,以防止用户终端以外的终端执行印章处理。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印章装置。该印章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向用户终端发送用户标识信息和用于用户终端的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
更具体地,在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之前,发送单元可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
更具体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可包括用于执行用户终端的印章应用的信息。
更具体地,发送单元可利用第一发送功率来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并且利用比第一发送功率低的第二发送功率来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
更具体地,用户标识信息可包括分配给用户终端的唯一标识信息或者通过与印章处理有关的印章应用设定的用户设定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印章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标识是否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标识步骤;以及当标识出获取用户标识信息时,向用户终端发送用户标识信息和用于用户终端的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步骤。
更具体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标识步骤之前,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步骤。
更具体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可包括用于执行用户终端的印章应用的信息。
更具体地,发送步骤可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第一发送功率来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并且利用比第一发送功率低的第二发送功率来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步骤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步骤包括:标识从印章装置接收的用户标识信息和主处理信标信号的标识步骤;以及当用户标识信息与预先注册的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根据主处理信标信号执行印章处理的印章处理步骤。
更具体地,该记录介质还可包括用于在标识步骤之前执行根据从印章装置接收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向印章装置发送所述预先注册的用户标识信息的发送步骤的指令。
更具体地,该记录介质还可包括用于在标识步骤之前执行根据从印章装置接收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执行与印章处理有关的印章应用的执行步骤的指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执行印章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印章装置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以及从用户终端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的发送步骤;以及当标识出从印章装置接收的用户标识信息与预先注册的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由用户终端根据从印章装置发送的主处理信标信号执行印章处理的处理步骤。
更具体地,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之前,由印章装置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步骤。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印章装置、其操作方法和记录介质使得可将从用户终端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插入到由印章装置发送的用于印章处理的信标信号中,从而即使当标识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的用户终端以外的终端接收到信标信号时,也防止所述用户终端以外的终端执行印章处理。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服务系统的配置;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的配置;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命令传输结构;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配置;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内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内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服务系统的配置。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服务系统包括印章装置100、用户终端200和服务服务器300。
印章装置100是用于印章服务的电子印章,其发送包括认证信息的信标信号并允许用户终端200基于包含在信标信号中的认证信息来执行向服务服务器300请求认证的印章处理。
信标信号可通过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来发送。例如,蓝牙低功耗(BLE)方案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的代表性示例。
此外,使用信标信号发送的认证信息可包括例如用于标识印章装置100所在的商店的商店标识信息以及由印章装置100生成以防止滥用印章的一次性密码(OTP)。
例如,印章装置100可以是位于商店内的固定位置处的固定印章装置100a或者可在商店内移动的移动印章装置100b。
用户终端200是指属于光顾商店的用户的移动装置,并且用户可通过执行与印章服务关联地安装的应用(以下称为“印章应用”)来使用印章服务。
例如,用户终端200可通过根据从印章装置100接收的信标信号驱动印章应用来执行印章处理并在画面上显示处理结果(例如,印章赚取结果)。
例如,印章处理可包括从信标信号提取认证信息的操作、将所提取的认证信息发送到服务服务器300并请求认证的操作、以及从服务服务器300接收认证请求结果的操作,但不限于此,可根据服务方案增加或省略各种其它操作。
用户终端200可以是例如智能电话、平板PC和PDA,但不限于此,并且可包括可执行应用并支持BLE的任何装置。
服务服务器300是处理认证请求的服务器。服务服务器300可处理从用户终端200接收的认证请求并以ACK(认证成功)/NACK(认证失败)形式向用户终端200发送处理结果。
为此,服务服务器300预先识别为各个印章100唯一地生成的OTP生成图案,并将各个对应OPT图案作为映射到商店标识信息的存储信息进行管理。
因此,当服务服务器300根据认证请求从用户终端200接收商店标识信息和OTP时,当所接收的信息与所存储的信息匹配时,服务服务器300可处理来自用户终端200的认证请求。
例如,除了上述认证处理之外,服务服务器300还可提供诸如管理各个商店或各个用户的印章赚取状态以及提供关于印章赚取状态的统计数据的各种附加服务。
此外,描述了印章装置100通过BLE方案来发送用于由用户终端200进行印章处理的信标信号。
作为参考,根据与BLE有关的标准(例如,BT4.0规范),用于发送信标信号的传输模式可被分为不可连接模式和可连接模式。
不可连接模式是指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没有建立连接(例如,配对)的情况下由发送器用来广播信息的传输模式,而可连接模式是指用于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的连接来发送可靠信息的传输模式。
与此相关,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服务的情况下,由于应该单向地发送大小较小的认证信息,并且由于服务特性,应该由接收方执行对信息传输的快速响应,所以印章服务采用传输模式当中的不可连接模式。
因此,应该注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100在不与用户终端200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根据不可连接模式单向地广播包括认证信息的信标信号。
然而,当印章装置100采用不可连接模式时,由于不可连接模式的特性,即,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没有建立连接,所以多个非指定的终端可能接收到从印章装置100发送的信标信号。
换言之,要赚取印章的用户终端200以外的邻近终端可能接收到对应认证信息。然后,接收到认证信息的邻近终端可能出于赚取印章的目的滥用对应认证信息或非法地使用对应认证信息,从而产生安全问题。
结果,为了解决印章服务的安全问题,即使要赚取印章的用户终端200以外的邻近装置接收到从印章装置100发送的信标信号,也需要防止接收到信标信号的邻近终端基于认证信息执行印章处理。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防止要赚取印章的用户终端200以外的邻近终端执行印章处理的方法。以下,将详细描述用于实现该方法的印章装置100和用户终端200的配置。
首先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100的配置。
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100包括用于发送信标信号的发送单元110以及用于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获取单元120。
发送单元110可按照支持例如BLE方案的通信功能的硬件通信模块的形式来实现,获取单元120可根据用户标识信息的形式按照用于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各种硬件模块中的任一个的形式来实现。
用户标识信息可以是用户终端200的唯一标识信息或者由拥有用户终端200的用户在印章应用执行环境中设定的用户设定信息。
唯一标识信息可以是例如由运营商在用户终端200中注册的移动标识号或者由制造商在用户终端200中注册的电子序列号,但不限于此,可包括与用户终端200的标识关联的所有信息。
与唯一标识信息不同,用户设定信息是由用户在印章应用执行环境中设定和注册的信息。用户设定信息可包括例如文本、图像等。然而,唯一标识信息不限于此,可包括可与其他用户相区分的所有信息。
用户标识信息可按照例如标识码(例如,QR码、点码或色码)的形式来实现并显示在用户终端200的画面上。
关于此,预期获取单元120将按照用于识别作为标识码显示在用户终端200的画面上的用户标识信息的硬件识别模块的形式来实现。
此外,用户标识信息可以是插入从用户终端200接收的无线信号中的信息(例如,比特值),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预期获取单元120将按照用于从用户终端200接收无线信号的硬件通信模块的形式来实现。
为了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用户标识信息,可根据用户标识信息的实现形式(例如,标识码以及插入无线信号中的信息)来应用各种获取方案。
然而,为了描述方便,假设用户标识信息可按照标识码(例如,QR码、点码或色码)的形式显示在用户终端200的画面上,并且获取单元120可通过识别显示在用户终端200的画面上的标识码来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结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100通过上述元件来防止用户终端200以外的终端执行印章处理,并且以下,将详细描述用于其的印章装置100内的各个元件。
发送单元110执行发送用于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标信号的功能。
更具体地,当设定的周期到来时,发送单元110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该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是用于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标信号。
此时,发送单元110发送仅包括用于标识印章装置100的商店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以使得从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出商店标识信息的终端可执行印章应用并将用户标识信息以标识码(例如,QR码、点码或色码)的形式显示在画面上。
包括在附加处理信标信号中的商店标识信息可以是用于执行印章应用的信息(命令)。为了执行印章应用,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可包括与商店标识信息不同的其它信息(例如,应用标识信息)或者连同商店标识信息一起的单独附加信息。
此外,当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时,发送单元110利用第一发送功率来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以使得位于商店内的所有终端能够接收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
只要具有发送功率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可被位于商店内的所有终端接收到,该发送功率就足以作为第一发送功率。根据接收灵敏度、用户设定或者来自服务服务器300的指令,发送功率的大小可更低或更高。
此外,发送单元110执行发送用于印章处理的信标信号的功能。
更具体地,当标识出响应于附加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用户标识信息时,发送单元110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该主处理信标信号是用于由用户终端200进行印章处理的信标信号。
主处理信标信号可包括认证信息以及用于标识印章装置100的商店标识信息,并且接收到信标信号的用户终端200可通过将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提取的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服务器300并请求认证来执行印章处理。
具体地,除了上述商店标识信息和认证信息以外,主处理信标信号还包括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用户标识信息是用于防止用户终端200以外的终端响应于主处理信标信号的接收而执行印章处理的信息。
结果,仅当用户终端200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出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时才执行用户终端200的印章处理。与用户终端200不同,即使邻近终端接收到主处理信标信号,包括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的用户标识信息也不匹配其各自的标识信息,以使得邻近终端无法执行印章处理。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采用将用户标识信息插入用于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并发送信标信号的方法,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使用通过主处理信标信号以外的单独信号来发送用户标识信息的方法。
为了通过主处理信标信号以外的单独信号来发送用户标识信息,可在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的同一时间点,或者在与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的时间点邻近的时间点(例如,在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的时间点之前或之后的时间点),通过单独信号来发送用户标识信息。
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和用户标识信息中的每一个的时间点可根据执行印章处理的用户终端200的处理逻辑来不同地确定。
此外,可通过用于指示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和主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开始的发送开始命令(信标Tx START)以及用于指示发送停止的发送停止命令(信标Tx STOP)来执行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和主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
与此相关,发送单元110根据在不可连接模式下定义的从接收到发送开始命令的时间点到接收到发送停止命令的时间点的特定发送周期(例如,100ms)来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和主处理信标信号。
当按照比特定发送周期短的周期将发送开始命令(信标Tx START)和发送停止命令(信标Tx STOP)发送给发送单元110时,发送单元110可根据比特定发送周期短的周期来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和主处理信标信号。
出于改进用户终端200接收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和主处理信标信号的成功率的目的,可使用按照比特定发送周期短的周期将发送开始命令(信标Tx START)和发送停止命令(信标Tx STOP)发送给发送单元110的控制方案。
作为参考,如图3所示,发送开始命令和发送停止命令可由位于应用层上的单独控制器130生成,并且由控制器130生成的命令可经由BLE协议栈发送到与最终硬件对应的发送单元110。
控制器130可按照由安装在印章装置100中的应用(程序)实现的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
获取单元120可执行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功能。
更具体地,当获取单元120接近响应于附加处理信标信号的接收以标识码(例如,QR码、点码或色码)的形式在画面上显示用户标识信息的用户终端200时,获取单元120通过识别显示在用户终端200的画面上的标识码来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当印章装置100是固定印章装置100a时,“接近用户终端200”可意指用户终端200进入印章装置100a的标识码识别区域,或者相反,当印章装置100是移动印章装置100b时,意指印章装置100b靠近用户终端200。
以下,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0的详细配置。
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0包括用于处理附加处理信标信号的第一处理单元220以及用于处理主处理信标信号的第二处理单元220。
第一处理单元220和第二处理单元230可按照由印章应用实现的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
此外,除了上述元件以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0还可包括接收单元210,并且接收单元210可按照例如支持根据BLE方案的通信功能的硬件通信模块的形式来实现。
结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0通过上述元件来确定是否处理从印章装置100接收的主处理信标信号,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用于其的用户终端200内的各个元件。
第一处理单元220执行从印章装置100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功能。
更具体地,当通过接收单元210接收到从印章装置100发送的信标信号时,第一处理单元220可标识所接收的信标信号中是否包括用户标识信息。
此时,当标识出信标信号中仅包括商店标识信息时,第一处理单元220可标识出所接收的信标信号是从印章装置100发送以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
与此相关,当标识出接收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时,第一处理单元220执行印章应用并在画面上以标识码(例如,QR码、点码或色码)的形式显示用户标识信息,以使得印章装置100可识别显示在画面上的标识码并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作为参考,除了显示用户标识信息的操作以外,第一处理单元220还可执行从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提取商店标识信息并将所提取的商店标识信息发送到服务服务器300的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服务器300可向用户终端200返回映射到对应商店标识信息的服务画面(例如,商店中当前正在进行的事件的通知),以使得用户终端200可将对应服务画面显示在应用的执行画面上。
第二处理单元220执行用于印章处理的功能。
更具体地,当通过接收单元210接收到从印章装置100发送的信标信号时,第二处理单元230标识所接收的信标信号中是否包括用户标识信息。
此时,当标识出信标信号中包括商店标识信息、认证信息和用户标识信息时,第二处理单元230可标识出所接收的信标信号是从印章装置100发送以用于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
与此相关,当标识出接收到主处理信标信号时,第二处理单元230可标识包括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的用户标识信息是否与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显示在画面上的用户标识信息)匹配,并且仅当该用户标识信息与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才执行印章处理,从而在画面上显示作为印章处理结果的印章赚取结果。
此时,第二处理单元230可通过向服务服务器300发送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提取的认证信息以请求认证的操作以及从服务服务器300接收认证结果的操作来执行印章处理。
当包括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的用户标识信息不与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第二处理单元230可忽略主处理信标信号。
这里,忽略主处理信标信号可意指不执行印章处理。例如,可按照各种方式定义为例如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提取认证信息但是不将所提取的认证信息发送到服务服务器300的操作,或者既不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提取认证信息也不将认证信息发送到服务服务器300的操作。
结果,仅当用户终端200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出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时,才执行用户终端200的印章处理。与用户终端200不同,即使邻近终端接收到主处理信标信号,包括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的用户标识信息也不与邻近终端的标识信息匹配,以使得邻近终端无法执行印章处理。
如上所述,依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100和用户终端200,通过将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插入到从印章装置100发送以用于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中,可防止接收到主处理信标信号的终端当中的可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的用户终端200以外的终端执行印章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5和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100和用户终端200中的操作流程。为了描述方便,将使用图1至图4所示的标号。
首先,下面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100中的操作流程。
当设定的周期到来时,在步骤S110中发送单元110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
此时,发送单元110发送仅包括用于标识印章装置100的商店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通过这样,印章装置100可指示从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出商店标识信息的终端执行印章应用并在画面上以标识码(例如,QR码、点码或色码)的形式显示用户标识信息。
此外,当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时,发送单元110利用第一发送功率来发送附加处理信标信号,以使得位于商店内的所有终端能够接收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
如果具有发送功率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可被位于商店内的所有终端接收到,则该发送功率足以作为第一发送功率,并且其大小可根据接收灵敏度、用户设定或者来自服务服务器300的指令而更低或更高。
随后,当在步骤S120中标识出获取单元120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用户标识信息时,在步骤S130和S140中发送单元110发送主处理信标信号。
此时,发送单元110可发送包括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印章装置100的商店标识信息和认证信息的主处理信标信号,从而仅允许接收到主处理信标信号的终端当中的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标识出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的用户终端200执行印章处理。
结果,仅当用户终端200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标识出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时,用户终端200才可执行印章处理。与用户终端200不同,即使邻近终端接收到主处理信标信号,包括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的用户标识信息也不与其标识信息匹配,以使得邻近终端无法执行印章处理。
此外,当与步骤S120相关,获取单元120接近响应于附加处理信标信号的接收在画面上以标识码(例如,QR码、点码或色码)的形式显示用户标识信息的用户终端200时,获取单元120通过识别显示在用户终端200的画面上的标识码来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以下,将在下面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0中的操作流程。
当在步骤S210中通过接收单元210接收到从印章装置100发送的信标信号时,第一处理单元220标识所接收的信标信号中是否包括用户标识信息。
此时,当标识出信标信号中仅包括商店标识信息时,第一处理单元220可标识出所接收的信标信号是从印章装置100发送以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
随后,当标识出在步骤S210中接收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时,第一处理单元220在S220中执行印章应用并在步骤S230中在画面上以标识码(例如,QR码、点码或色码)的形式显示用户标识信息,以使得印章装置100可识别显示在画面上的标识码并获取用户标识信息。
作为参考,除了显示用户标识信息的操作以外,第一处理单元220可从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提取商店标识信息并将所提取的商店标识信息发送到服务服务器300。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服务器300可向用户终端200返回映射到对应商店标识信息的服务画面(例如,商店中当前正在进行的事件的通知),以使得用户终端200可将对应服务画面显示在应用的执行画面上。
接下来,当在步骤S240中通过接收单元210接收到从印章装置100发送的信标信号时,第二处理单元230标识所接收的信标信号中是否包括用户标识信息。
此时,当标识出信标信号中包括商店标识信息、认证信息和用户标识信息时,第二处理单元230可标识出所接收的信标信号是从印章装置100发送以用于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
此后,当标识出在步骤S240中接收到主处理信标信号时,第二处理单元230可在步骤S250中标识包括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的用户标识信息是否与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显示在画面上的用户标识信息)匹配,仅当标识出用户标识信息与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才在步骤S260中执行印章处理,并且在画面上显示作为印章处理结果的印章赚取结果。
当包括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的用户标识信息不与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匹配时,第二处理单元230可忽略主处理信标信号并等待在步骤S240中接收包括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的主处理信标信号。
忽略主处理信标信号可意指不执行印章处理。其可被定义为各种操作,例如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提取认证信息但是不将所提取的认证信息发送到服务服务器300的操作、或者既不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提取认证信息也不将认证信息发送到服务服务器300的操作。
结果,仅当用户终端200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标识出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时,用户终端200才执行印章处理。与用户终端200不同,即使邻近终端接收到主处理信标信号,包括在主处理信标信号中的用户标识信息也不与其标识信息匹配,从而可防止邻近终端的印章处理。
如上所述,依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印章装置100和用户终端200中的操作流程,通过将从用户终端200获取的用户标识信息插入到从印章装置100发送以用于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中,可防止接收到主处理信标信号的终端当中的可从主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其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的用户终端200以外的终端执行印章处理。
此外,结合本文所提供的实施方式描述的方法、算法或控制功能的步骤可直接由硬件实现,或者可按照可通过各种计算机装置执行并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程序指令的形式来实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独立地或组合地包括程序命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记录在介质中的程序命令可以是专门为本公开而设计和配置的,或者是计算机软件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并可使用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磁介质,例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学介质,例如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多功能盘(DVD);磁光介质,例如软盘;以及专门被配置为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装置,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闪存。程序命令的示例包括由编译器生成的机器语言代码以及可由计算机通过解释器等执行的高级语言代码。硬件装置可被配置为作为一个或更多个软件模块来操作以便执行本公开的操作,反之亦然。
尽管已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印章装置,该印章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以及
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被配置为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并且
所述发送单元还被配置为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所述用户终端的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其中,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包括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使得仅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出它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时才执行所述用户终端的印章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中,所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包括用于执行所述用户终端的印章应用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利用第一发送功率来发送所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并且利用比所述第一发送功率低的第二发送功率来发送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中,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包括分配给所述用户终端的唯一标识信息或者通过与所述印章处理有关的印章应用设定的用户设定信息。
5.一种操作印章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步骤;
标识是否从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标识步骤;以及
当标识出获取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所述用户终端的印章处理的主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步骤,其中,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包括所述用户标识信息使得仅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出它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时才执行所述用户终端的印章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包括用于执行所述用户终端的印章应用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步骤包括利用第一发送功率来发送所述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并且利用比所述第一发送功率低的第二发送功率来发送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
8.一种包括用于执行如下步骤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步骤包括:
根据从印章装置接收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向所述印章装置发送预先注册的用户标识信息的发送步骤;
标识从印章装置接收的包括用户标识信息的主处理信标信号的标识步骤;以及
仅当用户终端从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出它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时,才根据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执行印章处理的印章处理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标识步骤之前执行如下执行步骤的指令,在该执行步骤中根据从所述印章装置接收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执行与所述印章处理有关的印章应用。
10.一种执行印章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印章装置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用户标识信息的附加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步骤;
由所述印章装置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用于印章处理的包括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的主处理信标信号的发送步骤;以及
仅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标识出它自己的用户标识信息时,才由所述用户终端根据从所述印章装置发送的所述主处理信标信号执行所述印章处理的处理步骤。
CN201680035132.5A 2015-07-02 2016-05-20 印章装置、其操作方法和记录介质 Active CN1077504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94537 2015-07-02
KR1020150094537A KR102133816B1 (ko) 2015-07-02 2015-07-02 스탬프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그리고 프로그램
PCT/KR2016/005369 WO2017003093A1 (ko) 2015-07-02 2016-05-20 스탬프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그리고 기록매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0469A CN107750469A (zh) 2018-03-02
CN107750469B true CN107750469B (zh) 2021-05-11

Family

ID=57608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5132.5A Active CN107750469B (zh) 2015-07-02 2016-05-20 印章装置、其操作方法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133816B1 (zh)
CN (1) CN107750469B (zh)
WO (1) WO2017003093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9903A (zh) * 2008-07-29 2010-02-03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印章的盖章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30026610A (ko) * 2011-08-18 2013-03-14 김경동 스탬프 서비스 제공 네트워크, 그 네트워크와 연동하는 사용자 단말 및 서버
CN103679495A (zh) * 2012-09-18 2014-03-26 陨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花发放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6801B2 (ja) * 2000-09-19 2009-03-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市場調査用サーバ及びサーバ群、それらを備える市場調査システム並びに市場調査方法
JP3485911B2 (ja) * 2001-12-17 2004-0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ータ使用制限設定方法、データ使用制限設定装置、データ使用制限設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20140059000A (ko) * 2012-11-07 2014-05-15 라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디지털화 된 적립식 쿠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KR20150059548A (ko) * 2013-11-22 2015-06-01 모지도코화이어코리아 유한회사 터치와 근거리 통신 기반의 전자 도장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 날인 인증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9903A (zh) * 2008-07-29 2010-02-03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印章的盖章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30026610A (ko) * 2011-08-18 2013-03-14 김경동 스탬프 서비스 제공 네트워크, 그 네트워크와 연동하는 사용자 단말 및 서버
CN103679495A (zh) * 2012-09-18 2014-03-26 陨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印花发放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0469A (zh) 2018-03-02
WO2017003093A1 (ko) 2017-01-05
KR102133816B1 (ko) 2020-07-21
KR20170004326A (ko)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5178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program between a portable terminal and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7730859B (zh) 无线设备配对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37673B1 (ko) 어플리케이션 연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시스템
KR102139409B1 (ko) 정보 푸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96970A1 (zh) 一种确定目标便携设备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05532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主设备以及蓝牙从设备
US20130012121A1 (en) Contact List Sharing Method
KR102173242B1 (ko) 근거리 무선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정보 자동 설정 방법, 장치
CN105764159B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其系统、终端
US947743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EP2756477B1 (en) Automated login initialization on detection of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US1056097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602021B2 (en) Authentication sett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009503A (ja) デバイス同士をペアリング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06415591A (zh) 用于nfc的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
KR20220155249A (ko) 무선 터미널 메시지를 이용하는 서비스 식별 및 처리 방법
CN104247484A (zh)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程序以及通信系统
CN113970171A (zh) 一种开启空调器的配网模式的方法及控制终端
EP287446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equipment data installation
CN110063052B (zh) 确认配对的方法和系统
US10117099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program
CN107592679B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07750469B (zh) 印章装置、其操作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7710265B (zh) 图章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和程序
CN115221487A (zh) 身份认证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