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9634A - 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9634A
CN107749634A CN201710657875.2A CN201710657875A CN107749634A CN 107749634 A CN107749634 A CN 107749634A CN 201710657875 A CN201710657875 A CN 201710657875A CN 107749634 A CN107749634 A CN 107749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igbt pipes
electric capacity
emitter stage
igb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78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49634B (zh
Inventor
朱淼
徐莉婷
钟旭
蔡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6578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9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9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9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49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9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包括第一旁路开关等,第八二极管与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且与第一电容并联,第一电容与第一旁路开关并联,第二电容与第二旁路开关、第九二极管并联,第九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二极管与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本发明能主动控制两条线路潮流,能适用于多潮流控制目标的场合,增大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控制自由度。

Description

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 控制器(Unified DC Power Flow Controller,简称UDCPFC)。
背景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以其显著的技术优势,在大容量远距离电力输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 发电并网等方面日益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对于复杂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其直流线路数往往大于换流站数目,在任意一条线路上缺乏主动潮流分配与协调控制能力。学者们提 出在直流电网中引入直流潮流控制器以增加直流潮流的控制维度,实现控制各条线路潮 流的目标。
决定直流电网中的潮流因素仅为线路电阻和线路端电压,故改变直流电网的潮流必 须通过改变线路的电阻和线路端电压来实现。从功能看,直流潮流控制器分为电阻型直流潮流控制器和电压型直流潮流控制器。电阻性直流潮流控制器的拓扑和控制较为简单,等效于增大输电线路的等效电阻,但具有损耗较大、潮流仅能单向调节的缺点。相比于 电压型潮流控制器,电阻性潮流控制器实用性较低。
从拓扑结构分类,电压型直流潮流控制器分为直流变压器、串联可调电压源和线间 直流潮流控制器。直流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侧连接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的正极性线路 和负极性线路,等效于在输电线路中串联了一个可调电压源,进而改变线路的潮流,但装置需要承受系统级电压,设计复杂且成本较高。在正极性线路或负极性线路中串联可 调电压源,进而调节线路潮流,装置所需承受电压等级和功率等级较低,但需要提供外 部电源。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将一条线路上的部分功率转移到另一条线路,利用线路之 间的功率交换实现两条线路的潮流控制,无需外部电源。文献一(Chen W,Zhu X,Yao L Z,etal.An interline DC power-flow controller(IDCPFC)for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15,30(4):2027-2036.)提出一种电感 作为能量转移枢纽的新型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线路串电容的方式较大幅度降低了电压、 电流纹波。文献二(Chen W,Zhu X,Yao L Z,et al.A novel interline DC power flowcontroller(IDCPFC)for meshed HVDC grid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Delivery,2016, 30(4):1719-1727.)改进了该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引入耦合电感使用使其能适用于线 路潮流反转的场合,满足不同潮流方向场合的需要。然而,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作为调 节两条线路潮流的电压源型直流潮流控制器。仅能主动控制一条线路的潮流,另一条线 路潮流的被动控制,无法同时主动控制两条线路的潮流,应用场合受限。
根据文献一,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的特征是仅依靠输电线路间的功率流动来实现直 流潮流控制,在两条输电线路中串入两个功率相互交换的可调电压源,省去可调电压源的外部电源以及可调电压源与串入可调电压源之间的高压隔离功率传输路径。从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上看,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有效地控制一条线路的潮流,另一 条线路的潮流被动变化,即单一的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只能实现单一目标的直流潮流控 制。对单条线路的潮流控制,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具有潮流双向调节、容量小、损耗小 和不需要外部电源的优点。
对于两条输电线路的潮流调节,应该有三种模式:同时增大两条输电线路的潮流(同 增)、同时减小两条输电线路的潮流(同减)、增一条输电线路的潮流且减小另一条输电线路的潮流(单增单减)。文献一和文献二所提的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只能实现一条线 路潮流主动增大/减小,另一条线路潮流被动减小/增大,不能同时主动控制两条线路的 潮流,属于退化的单增单减模式,应用场合受限,故需要新的直流潮流控制器,保证直 流输电系统的线路潮流控制多样性。
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潮流调度情况,潮流控制器的调节目标应为灵活地调节直 流电网的潮流,实现安全输电和降低损耗的作用。为了实现快速、灵活、多目标的直流潮流控制,需要组合构造新的直流潮流控制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其能主动控制两条线路潮流,能适用于多潮流控制目标的场合,增大 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控制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旁路开关、第二旁路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 一IGBT管、第二IGBT管、第三IGBT管、第四IGBT管、第五IGBT管、第六IGBT 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 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八二极 管与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且与第一电容并联,第一电容与第一旁路开关并联,第 二电容与第二旁路开关、第九二极管并联,第九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 十二极管与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二极管与第十二极管串联,第一电感的两 端分别与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第六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感的两端分别与 第三二极管的发射极、第六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 端都与第五IGBT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六IGBT管的发射极连接, 第五二极管的另一端与第五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六 IGBT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发 射极连接,第七二极管与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发 射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旁路开关和第二旁路开关闭合时,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被短路;当第一旁路开关和第二旁路开关断开时,通过控制第一IGBT管、第二IGBT管、第三 IGBT管、第四IGBT管、第五IGBT管、第六IGBT管的通断实现对两条输电线路的潮 流控制;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等效于在分别主动在两条线路中串联电压源,实现输电线 路中电流的改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一,实现两条线路潮流的“完全解耦控制”,从而提高复杂多端直流电力系统的潮流控制维度;
二,本发明具备对称性结构,赋予该方案适用于潮流反转的场合,丰富应用场景;
三,由于采用串联电容接入输电线路的方式,因而线路直流电压纹波较小;
四,该拓扑的电压应力较低,可应用于各直流电压等级,易于工程实现;
五,该拓扑具备模块化特点,具备可扩展性,可适用于多条线路的潮流完全解耦控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3a为本发明仅开通第一IGBT管Q1的电路图。
图3b为本发明仅开通第四IGBT管Q4的电路图。
图3c为本发明仅开通第五IGBT管Q5、第六IGBT管Q6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策略框图。
图5为控制策略的波形图。
图6为基于三端环网式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图。
图7a为线路电流仿真波形图。
图7b为VSC端口电压仿真波形图。
图7c为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电压仿真波形图。
图7d为开关信号仿真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复合式的直流潮流继承了串联可调电压源和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的功能,同时亦可 以实现两条线路三种潮流调节模式,功能完善,称之为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如图1所示,本发明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包括第一旁路开关S1、第二旁路开关S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IGB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管Q1、第二IGBT管Q2、第三IGBT管 Q3、第四IGBT管Q4、第五IGBT管Q5、第六IGBT管Q6、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 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 D1b、第八二极管D2b、第九二极管D3b、第十二极管D4b、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 第八二极管D2与第二IGBT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且与第一电容C1并联,第一电容C1与 第一旁路开关S1并联,第二电容C2与第二旁路开关S2、第九二极管D3b并联,第九二 极管D3b与第三二极管D3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二极管D4b与第四IGBT管Q4的集电极 连接,第八二极管D2b与第十二极管D4b串联,第一电感L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IGBT管 Q2的发射极、第六IGBT管Q6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发射极、第六IGBT管Q6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 一端都与第五IGBT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六IGBT管Q6的 发射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第五IGBT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六二极管 D6的两端分别与第六IGBT管Q6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两端分别与 第一IGBT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1b与第一IGBT管Q1的发射极 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IGBT管Q2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三二极 管D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IGBT管Q3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两端分别 与第四IGBT管Q4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
当第一旁路开关S1和第二旁路开关S2闭合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被短路,UDCPFC不影响原有输电线路的潮流;当第一旁路开关S1和第二旁路开关S2断开时, 通过控制六个IGBT的通断实现对两条输电线路的潮流控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 C2等效于在分别主动在两条线路中串联电压源,实现输电线路中电流的改变。
下面以一种不同潮流流向的工况下一种潮流调节方式为例,对该UDCPFC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第一电容C1通过的电流Ic1和第二电容C1通过的电流Ic2不同向的情况分为两种:Ic1正向,Ic2反向,或Ic1反向,Ic2正向。根绝对称性,此处以减小Ic1和增大Ic2为例进行 说明Ic1正向Ic2反向时的工况,即在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中串联负直流电压源,第一电 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压方向如图3所示。
根据电容电压极性以及能量转移路径,首先开通第一IGBT管Q1,则第一电容C1、 第一电感L1、第一IGBT管Q1和第七二极管Db1形成第一回路,第一电感C1向第一电 感L1转移能量,第一电感L1的电流线性增大,如图3a所示;
一段时间后关断第一IGBT管Q1,并开通第四IGBT管Q4,则第二电容C2、第二电 感L2、第四IGBT管Q4和第十二极管Db4形成第四回路,由于电感的耦合作用,第一电 感L1中的能量转移到第二电感L2中,第二电感L2向第二电容C2转移能量,第二电感 L2的电流线性减少,如图3b所示;
一段时间后关断第四IGBT管Q4,开通第五IGBT管Q5和第六IGBT管Q6,此时 C3、第一电感L1、第五IGBT管Q5和第六IGBT管Q6形成第五回路,如图3c所示,由 于电感的耦合作用,第二电感L2中的能量转移到第一电感L1
根据上述一种工况来分析该UDCPFC的控制特性。设第一IGBT管Q1的占空比为 D1,第四IGBT管Q4的占空比为D2,与第一IGBT管Q1、第四IGBT管Q4互补导通的 第五IGBT管Q5与第六IGBT管Q6的占空比为1-D1-D2,耦合电感的电流连续时,根 据伏秒平衡原则有如下式(1):
Vc1D1Ts-Vc2D2Ts-Vf(1-D1-D2)Ts=0……(1)
式中Ts为开关周期。
第一电容C1的电压连续时,根据安秒平衡原则有如下式(2)和(3):
Ic1(1-D1)Ts+(Ic1-IL)D1Ts=0……(2)
(Ic2-IL)D2Ts+Ic2(1-D2)Ts=0……(3)
简化得Ic1=D1IL,如下式(4):
Ic2=D2IL……(4)
式中IL为电感的平均电流,表明控制UDCPFC的占空比D1、D2可以控制两条线路 的电流的特点。
由上述公式,可得如下式(5)和(6):
Vc1I1-Vc2I2-VfIL(1-D1-D2)=0……(5)
特别的,当D1+D2=1时,仅为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交换能量,此时UDCPFC实 现IDCPFC的功能。当D1=0或D2=0时,第二电容C2与第三电容C3或第一电容C1与 第三电容C3交换能量,此时UDCPFC实现单个串联可调电压源的功能。
控制策略框图如图4所示。I1ref为第一线路的电流参考值,I2ref为第二线路的电流参 考值,该参考值与采样得到的第一电流I1(第一电流I1为第一线路通过的电流)和第二电流I2(第二电流I2为第二线路通过的电流)进行比较,所得差值经过PID调节器后与 锯齿载波比较,通过逻辑预算得到第一IGBT管Q1、第四IGBT管Q4、第五IGBT管 Q5与第六IGBT管Q6的驱动信号。电流参考信号和采样电流也可均换成电压信号。该 控制策略较为特别,有两个控制目标,产生三组驱动信号,因此需要增加逻辑电路。对 于其他工况,控制策略与之类似,将电流采样、电流参考值以及被控器件替换即可。
为了构造三组互补导通的驱动信号,需要对其中一组输入信号的占空比进行额外限 幅,图7中第二二极管D2不能超过第一二极管D1,确保三组驱动信号不出现叠加重合 的情况,详细的控制信号如下图7所示。
本发明继承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的固有优点的同时,主动控制两条线路的潮流,提 高潮流控制维度。本发明的功能多样化:除了可以主动控制两条线路的潮流功能,亦可实现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和串联可调电压源的功能模式。
为了验证本专利提出的UDCPFC拓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搭建了一个三端环网式单极大地回线直流输电系统,如图7所示。VSC1和VSC2以恒功率模式工作,分别向 系统输送160MW和80MW功率。VSC3以恒电压模式工作,作为系统功率输出端, V3=150kV,输电线路参数同文献一。UDCPFC接入在VSC3处,其第一电容C1、第二 电容C2分别串入第二线路和第三线路。UDCPFC需要的外部电源采用一种基于DAB结 构的电压源,该电压源取能于VSC3的直流母线,外部电压源提供5kV电压值。仿真参 数设置为:C1=35mF,C2=8.5mF,L1=L2=L=2mH,开关频率为1kHz。根据图7可以得到以 下公式(7):
设置UDCPFC控制第二线路和第三线路的电流分别为0.85kA和0.7kA,在t=3s 时,VSC2的输入功率从80MW跳变到90MW,VSC1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仿真波形如 图7所示,线路电流经过短暂震荡后回到期望电流值,功率源功率跳变前后的参数 对比如下表所示。可见受控的线路电流I13和I23在功率源功率跳变前后维持在 0.85kA和0.7kA,控制效果良好。如果UDCPFC不工作,I13和I23必然减小。端口输 出功率变化时,UDCPFC成功保证了两条线路的潮流不发生变化。图7(d)为三组互 补导通的开关信号波形,与控制策略的分析一致,验证了工作原理的正确性。
表1 VSC2功率跳变前后系统参数对比图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 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2)

1.一种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旁路开关、第二旁路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IGBT管、第二IGBT管、第三IGBT管、第四IGBT管、第五IGBT管、第六IGBT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八二极管与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且与第一电容并联,第一电容与第一旁路开关并联,第二电容与第二旁路开关、第九二极管并联,第九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二极管与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二极管与第十二极管串联,第一电感的两端分别与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第六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感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的发射极、第六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都与第五IGBT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六IGBT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另一端与第五IGBT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六IGBT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七二极管与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路开关和第二旁路开关闭合时,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被短路;当第一旁路开关和第二旁路开关断开时,通过控制第一IGBT管、第二IGBT管、第三IGBT管、第四IGBT管、第五IGBT管、第六IGBT管的通断实现对两条输电线路的潮流控制;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等效于在分别主动在两条线路中串联电压源,实现输电线路中电流的改变。
CN201710657875.2A 2017-08-03 2017-08-03 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Active CN107749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7875.2A CN107749634B (zh) 2017-08-03 2017-08-03 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7875.2A CN107749634B (zh) 2017-08-03 2017-08-03 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9634A true CN107749634A (zh) 2018-03-02
CN107749634B CN107749634B (zh) 2021-04-02

Family

ID=61254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7875.2A Active CN107749634B (zh) 2017-08-03 2017-08-03 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963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8687A (zh) * 2018-08-30 2018-12-18 上海交通大学 适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全直流潮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24780A (zh) * 2021-03-23 2021-08-06 重庆大学 一种双极直流配电网潮流的线性化计算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7622A (en) * 2004-08-24 2006-03-01 Bombardier Transp Gmbh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between converters
CN104184139A (zh) * 2014-09-12 2014-12-03 东南大学 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潮流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5162106A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潮流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7622A (en) * 2004-08-24 2006-03-01 Bombardier Transp Gmbh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between converters
CN104184139A (zh) * 2014-09-12 2014-12-03 东南大学 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潮流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5162106A (zh) * 2015-08-27 2015-12-16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潮流控制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陶以彬等: "适用于直流电网的新型直流潮流控制器", 《电网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8687A (zh) * 2018-08-30 2018-12-18 上海交通大学 适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全直流潮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38687B (zh) * 2018-08-30 2020-06-12 上海交通大学 适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全直流潮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24780A (zh) * 2021-03-23 2021-08-06 重庆大学 一种双极直流配电网潮流的线性化计算方法
CN113224780B (zh) * 2021-03-23 2023-03-14 重庆大学 一种双极直流配电网潮流的线性化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9634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1132B (zh) 基于mmc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及建模方法
CN107017638A (zh) 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的多端口多母线电能路由器拓扑结构
CN110445400A (zh) 多端口直流潮流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及控制方法
Baradar et al. The modeling multi-terminal VSC-HVDC in power flow calculation using unified methodology
CN109038687B (zh) 适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全直流潮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89739A (zh) 一种可重构mmc子模块单元及其控制单元
CN109067218A (zh) 一种基于多电平子模块的固态变压器拓扑构造方法
CN108390366A (zh) 一种三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拓扑控制方法
CN110086200A (zh) 一种孤岛模式下混合串并联微电网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8718083A (zh) 基于mmc的串联多端口直流潮流控制器
CN108258676A (zh) 基于直流多端口电能交换器的全可控灵活配电系统及方法
CN106208396B (zh) 一种基于mmc拓扑的分散式混合储能与电力补偿系统
CN107749634A (zh) 面向直流电力系统的统一直流潮流控制器
CN106570226B (zh)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中平均值模型及仿真方法
CN108281987A (zh) 一种应用于海岛微电网的能源路由器
CN107257205B (zh) 一种mmc功率模块非线性特征仿真模型
CN109347335A (zh) 一种适用于电流源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桥臂拓扑
CN109474193A (zh) 一种基于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的模块化固态变压器
CN109861233B (zh)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解耦潮流确定方法
Hou et al. Virtual negative impedance droop method for parallel inverters in microgrids
CN204258325U (zh) 一种新型混合储能变流器控制装置
CN110048427A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潮流保护定值计算方法
CN107612011A (zh) 协同式直流潮流控制器电路拓扑结构与运行控制方法
CN107800137A (zh) 一种基于mmc的upfc机电暂态仿真方法
CN111756042A (zh) 电容式全桥型三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及其双向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