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7775A - 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47775A CN107747775A CN201710888430.5A CN201710888430A CN107747775A CN 107747775 A CN107747775 A CN 107747775A CN 201710888430 A CN201710888430 A CN 201710888430A CN 107747775 A CN107747775 A CN 1077477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air
- sub
- cold source
- source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Ammonia Chemical compound N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03 re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Flu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F]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529 ammoni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72 bur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618 particulate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096 poison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2003/008—Supplying highly filtered air to a room or to a limited area within a ro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包括:室外新风的送风通道、旁通道、第一子冷源系统和第二子冷源系统;旁通道设置在送风通道的旁侧;在送风通道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在旁通道处,设有第四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并联后与第一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第二子冷源系统分别与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流体地联接。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还节约了能源,良好的实用性、适用性、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国策,符合我国国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和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各大城市中高档公寓、写字楼数量剧增,导致能源供给日趋紧张。其中空调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而目前空调系统主要依靠电力驱动,从而造成了城市供电短缺。因此,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案以降低建筑能耗,缓解电力紧张局面,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建设低能耗的建筑和使用节能绿色空调系统便是其中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辐射供冷(暖)是指降低(升高)围护结构内表面中一个或多个表面的温度,形成冷(热)辐射面,依靠辐射面与人体、家具及围护结构其余表面的辐射热交换进行供冷(暖)的技术方法。辐射面可通过在围护结构中设置冷(热) 管道,也可在天花板或墙外表面加设辐射板来实现。由于辐射面及围护结构和家具表面温度的变化,导致它们和空气间的对流换热加强,增强供冷(暖)效果。因此辐射供冷(暖)系统比常规空调系统节能,且其舒适感较佳,成本较低,很好地与低能耗或绿色建筑结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辐射供冷(暖)系统只能解决室内的显热负荷,而无法解决室内的潜热负荷,使得室内容易结露,不仅影响室内环境,且由于露点温度的限制,限制了系统的制冷能力,还降低了人的舒适感。因此,一般辐射供冷(暖)设备会结合新风系统以实现良好的空调系统,比较典型的就是辐射加新风系统,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的研发主要是配合辐射空调使用的。辐射空调用于处理房间的显热负荷、新风除湿机处理房间的潜热负荷,同时保证辐射面不结露。由于辐射空调需要热泵水机为其提供冷热水,那么对于新风除湿机本身来说,也可以利用该冷冻水对空气进行处理,从而减轻机组本身自带的氟制冷系统的荷载。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还节约了能源,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适用性、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国策,符合我国国情。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包括:
室外新风的送风通道、旁通道、第一子冷源系统和第二子冷源系统;
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
在所述旁通道处,设有第四换热器;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并联后与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
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流体地联接;
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均开启;于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流出的低温的第一冷源分别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于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流出的冷媒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在所述送风通道中,室外新风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被降温除湿后,流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被再次降温除湿后,流经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三换热器后被升温并送入室内;在所述旁通道处,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四换热器内的高温的冷媒被低温的第一冷源降温。
本技术方案中,将双冷源新风机第一子冷源系统的第一冷源在制冷工况下,一路用于预冷室外新风,一路用于冷却第二子冷源系统的冷媒,由于从第一子冷源系统出来的第一冷源直接用于冷却室外新风并初步降低其湿度,提高了室外新风的初步降温除湿的效果,降低了第二子冷源系统的载荷;且从第一子冷源系统出来的第一冷源直接用于冷却在制冷工况下的位于第四换热器内高温的冷媒(冷媒因在第二换热器中吸收第二冷源(即室外新风)的热量而被升温,而室外新风因此而被再次降温除湿),提高了两个子冷源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使得进入各个流路的供水温度可实现可知化、和可视化以及可控化,且并联形式有助于水量的精确分配。不仅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还节约了能源。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适用性、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国策,符合我国国情。
进一步优选地,在制热工况下,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所述第一换热器均开启,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均关闭,于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流出的高温的第一冷源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在所述送风通道处,室外新风被所述第一换热器升温后并送入室内。
本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在制热工况下,第二子冷源系统不工作,仅依靠第一换热器对室外新风进行加热处理,节约能耗;且由于第一子冷源系统的冷热源采用高效率、低污染、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主机。如利用地热、地(下)表水等可再生资源作为其冷热源的空调系统,在给室内带来良好的舒适性的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非常的绿色环保。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并联后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串联,后与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
在制冷工况下,于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流出的冷媒分别流经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后,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后返回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
本技术方案中,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采用并联连接的形式接入第二子冷源系统,使得其各自的流路都能够控制本流路的冷媒流量,控制更加精确;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调控的及时性,使得室内的温湿度波动小,舒适度更优;更优地是,将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内的冷媒进行的功能模块化,不同的支路负责不同的功能(即降温降湿或升温的功能),还使得进入各个流路的供水温度可实现可知化、和可视化以及可控化,有助于冷媒的精确分配;有效避免了冷媒温湿度综合处理带来的冷热抵消而造成能源的浪费。进一步地,从第一子冷源系统出来的第一冷源用于冷却室外新风并初步降低其湿度,提高了室外新风的初步降温除湿的效果,降低了第二子冷源系统的载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包括用于生成第一冷源的主机;以及,用于连通所述主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管道;和/或,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管道;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旁通道处。
本技术方案中,压缩机设置在旁通道内,使得本发明的各个功能部件有规划的设置在不同的通道内,避免不同功能部件间的相互间影响(如空间占用、各功能部件的协调性、各功能部件的适配性、冷热桥等现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旁通道设于所述送风通道的旁侧,所述旁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的延展方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口处设有正压送风机,使得所述送风通道向室内正压送风;所述正压送风机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前方;和/或,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口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前方;和/或,所述送风通道的出风口处设有湿膜加湿模块;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在制冷工况下关闭,在制热工况下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后方。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本发明的送风通道的内部处于正压状态(即其内部的压强大于送风通道外部的压强),保证了外部空气无法渗入送风通道的内部,从而有效避免了送入室内的新风空气品质下降,进而保证了室内环境空气的良好品质以及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本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室外新风通过双层过滤,有效降低进入室内的室外新风所携带的颗粒物(如PM10、PM2.5等)的浓度,从而有效阻止附着于这些颗粒物上的有毒有害物质或细菌进入室内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从而保证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和健康。
本技术方案中,湿膜加湿模块在冬季制热工况下用于对升温后的空气进行加湿,满足冬季工况下室内湿度的要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旁通道设于所述送风通道的旁侧;所述旁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一起形成了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靠近室外一侧为新风进口,所述新风通道靠近室内一侧为新风出口;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正压送风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和湿膜加湿模块;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在制冷工况下关闭,在制热工况下开启;所述正压送风机通过安装板安装于所述送风通道的进口处;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旁通道一侧延伸并封堵所述旁通道靠近所述新风进口一侧的端部;所述新风进口处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前方。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正压送风机对送风通道进行正压送风,使得送风通道的内部处于正压状态(即其内部的压强大于送风通道外部的压强),保证了外部空气无法渗入送风通道的内部,从而有效避免了送入室内的新风空气品质下降,进而保证了室内环境空气的良好品质以及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且由于过滤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是易耗品,需要定期维护和维修,设置更换滤芯等,而过滤组件设置在正压送风机的前方,方便过滤组件的更换滤芯、清洗或清洗过滤组件需要维护和维修的部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输入端设有单向阀;和/或,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冷媒的输出端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或,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冷媒的输出端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单向阀有效地控制冷媒在第三换热器的流向,避免第三换热器处于关闭的状态下时导致冷媒发生回流,进而影响第三换热器再次使用效果。
本技术方案中,在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的冷媒的输出端的管路上分别设置电子膨胀阀。其中第三换热器之后的电子膨胀阀用于控制再热流路冷媒量的多少,从而控制机组的送风温度,第四换热器之后的电子膨胀阀用于控制机组的吸/排气过热度。使得其各自的流路都能够控制本流路的冷媒流量,控制更加精确;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调控的及时性,使得室内的温湿度的变化波动小,舒适度更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显热负荷处理设备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冷源新风机。
本技术方案中,双冷源新风机与显热负荷处理设备共同作用,双冷源新风机用于承担室内潜热负荷,而显热负荷处理设备用于承担室内显热负荷,进而实现对房间的温湿度分开处理,有效避免温湿度综合处理带来的冷热抵消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显热负荷处理设备为辐射空调子系统,其包括用于生成冷源和热源的主机;所述主机和所述双冷源新风机的第一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辐射空调子系统所采用的制冷制热方式与第一子冷源系统的制冷制热方式相同,两者可共用一套用于产生较低温度的第一冷源和较高温度的第一热源的主机,在降低能源浪费以及第二冷源系统的制冷负荷的同时,还可节约本空调系统的占用空间,简化使得辐射空调子系统和双冷源新风机一体化设计、搭建等,从而大大提高本空调系统的辐射空调子系统和双冷源新风机之间的协调性和适应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将双冷源新风机第一子冷源系统的第一冷源在制冷工况下,一路用于预冷室外新风,一路用于冷却第二子冷源系统的冷媒,由于从第一子冷源系统出来的第一冷源直接用于冷却室外新风并初步降低其湿度,提高了室外新风的初步降温除湿的效果,降低了第二子冷源系统的载荷;且从第一子冷源系统出来的第一冷源直接用于冷却在制冷工况下的高温的冷媒,提高了两个子冷源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使得进入各个流路的供水温度可实现可知化、和可视化以及可控化,且并联形式有助于水量的精确分配。不仅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还节约了能源。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适用性、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国策,符合我国国情。
2、本发明中,双冷源新风机与显热负荷处理设备共同作用,双冷源新风机用于承担室内潜热负荷,而显热负荷处理设备用于承担室内显热负荷,进而实现对房间的温湿度分开处理,有效避免温湿度综合处理带来的冷热抵消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优选地,由于辐射空调子系统所采用的制冷制热方式与第一子冷源系统的制冷制热方式相同,两者可共用一套用于产生较低温度的第一冷源和较高温度的第一热源的主机,在降低能源浪费以及第二冷源系统的制冷负荷的同时,还可节约本空调系统的占用空间,简化使得辐射空调子系统和双冷源新风机一体化设计、搭建等,从而大大提高本空调系统的辐射空调子系统和双冷源新风机之间的协调性和适应性。
3、本发明中,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采用并联连接的形式接入第二子冷源系统,且在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的各个管路上分别设置电子膨胀阀。其中第三换热器之后的电子膨胀阀用于控制再热流路冷媒量的多少,从而控制机组的送风温度,第四换热器之后的电子膨胀阀用于控制机组的吸/排气过热度。使得其各自的流路都能够控制本流路的冷媒流量,控制更加精确;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调控的及时性,使得室内的温湿度波动小,舒适度更优。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单向阀有效地控制冷媒在第三换热器的流向,避免第三换热器处于关闭的状态下时导致冷媒发生回流,进而影响第三换热器再次使用效果。
5、本发明中,湿膜加湿模块在冬季制热工况下用于对升温后的空气进行加湿,满足冬季工况下室内湿度的要求。
6、本发明中,在冬季制热工况下,第二子冷源系统不工作,仅依靠第一子冷源产生的第一热源通过第一换热器对室外新风进行加热处理。
7、本发明中,采用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结合的方式,有效去除PM10、 PM2.5等大气颗粒物,保证洁净的新风,进而保证室内环境的健康,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且健康的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初效过滤器;2、高效过滤器;3、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5、第三换热器;6、湿膜加湿模块;7、压缩机;8、第一电子膨胀阀;9、第二电子膨胀阀;10、第四换热器;11、正压送风机;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机箱;1410、新风进口;1411、引风圆筒;1412、新风引风板;1421、过滤网固定板;1430、送风通道;1431、安装板;1432、第二换热器上固定板;1433、第二换热器侧固定板;1434、加湿器侧挡风板;1435、加湿器后挡风板; 1436、加湿器电磁阀固定盒;1437、过滤网封板;1440、旁通道;1441、风道隔板;1442、板换固定板;1443、进水管固定件;1444、排水封板;1445、压缩机封板;1451、电器盒;1460、新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文本中,为了便于说明,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前后方向,以空气的流动方向的左右方向为左右方向,以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下方位上下方向,并不完全代表实际情况。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包括:室外新风的送风通道1430、旁通道1440、第一子冷源系统(图中未标示)和第二子冷源系统(图中未标示);旁通道1440设置在送风通道1430的旁侧;在送风通道1430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5;在旁通道1440处,设有第四换热器10;第一换热器3和第四换热器10并联后与第一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第二子冷源系统分别与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第四换热器10流体地联接;在制冷工况下,第一子冷源系统、第二子冷源系统、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第四换热器10均开启;于第一子冷源系统流出的低温的第一冷源分别流经第一换热器3和第四换热器10;于第二子冷源系统流出的冷媒流经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第四换热器10;在送风通道1430中,室外新风流经第一换热器3 被降温除湿后,流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第二换热器4后被再次降温除湿后,流经作为冷凝器使用的第三换热器5后被升温并送入室内;在旁通道1440处,作为冷凝器使用的第四换热器10内的高温的冷媒被低温的第一冷源降温。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降低本发明的双冷源新风机的安装空间,旁通道1440 一般为墙体内的容置空间,且旁通道1440与送风通道1430彼此并不相通,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容置空间。且本发明的双冷源新风机也可单独进行调温调湿工作,但优选与显热负荷设备一起使用。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优选地,在制热工况下,第一子冷源系统、第一换热器3均开启,第二子冷源系统、第二换热器 4、第三换热器5、第四换热器10均关闭,于第一子冷源系统流出的高温的第一冷源流经第一换热器3;在送风通道1430处,室外新风被第一换热器3升温后并送入室内。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流向第四换热器10的高温的第一冷源虽然在其内部流通,但是第四换热器10处于关闭状态,故在制热工况下,高温的第一冷源只是在第四换热器10内流通,有效防止冬季低温环境下第四换热器10发生冷凝冻结而发生的冻裂、冻坏等的现象,从而保护了第四换热器10,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本发明的双冷源新风机的使用寿命。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第四换热器10 和第三换热器5并联后并与第二换热器4串联,后与第二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在制冷工况下,于第二子冷源系统流出的冷媒分别流经第四换热器10和第三换热器5后,流经第二换热器4;送风通道1430的进风口处设有正压送风机11,使得送风通道1430向室内正压送风;正压送风机11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第一换热器3的前方,即送风通道1430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正压送风机11、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5。当然,第四换热器10和第三换热器5也可为串联关系,即在制冷工况下,于第二子冷源系统流出的冷媒依次流经第四换热器10、第三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4后,后流回第二子冷源系统内,实现第二子冷源系统内的冷媒(如氟利昂、氨或其它无害的氟氯碳化物等)的循环利用。且当第四换热器10和第三换热器5为上述并联关系时,第一子冷源系统的第一冷源的流向也可为串联关系,即第四换热器10和第一换热器3串联后并与第一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在制冷工况下,于第一子冷源系统流出的低温的第一冷源依次流经第四换热器10、第四换热器 10。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送风通道 1430的进风口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器1和高效过滤器2;高效过滤器2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第一换热器3的前方;送风通道1430的出风口处设有湿膜加湿模块6;湿膜加湿模块6在制冷工况下关闭,在制热工况下开启;湿膜加湿模块6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第三换热器5的后方;第三换热器5的输入端设有单向阀;第三换热器5的冷媒的输出端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8;第四换热器10的冷媒的输出端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9;即第一电子膨胀阀8和第三换热器5串联后形成第一支路(图中未标示),第二电子膨胀阀9 和第四换热器10串联后形成第二支路(图中未标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后,再第二换热器4串联。
在实施例五中,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或四的基础上,第一子冷源系统包括用于生成第一冷源的主机(图中未标示);以及,用于连通主机、第一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10的第一管道12;第二子冷源系统包括压缩机7;以及,用于连通压缩机7、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第四换热器10 的第二管道13;压缩机7设置于旁通道1440处。在制冷工况下,低温的第一冷源通过第一管道12一路流向第一换热器3,同时另一路流向第四换热器10后,再流回主机,如此循环工作;同样的,在制热工况下,高温的第一冷源通过第一管道12一路流向第一换热器3,同时一路流向第四换热器10后,再流回主机。在制冷工况下,经压缩机7压缩后出来的高温的冷媒通过第二管道13 一路流向第四换热器10被低温的第一冷源降温,同时另一路通过单向阀后流向第三换热器5,且从第四换热器10流出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9以及从第三换热器5流出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8后,两路冷媒汇合后流向第二换热器4,再流回压缩机7,如此循环工作。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器3优选为表冷器,第二换热器 4优选为蒸发器,第三换热器5优选为再热冷凝器,第四换热器10优选为板式换热器,且由于第四换热器10需要同时与第一子冷源系统和第二子冷源系统连接,因此第四换热器10设有四个接口(图中未标示),其中两个为第一冷源接口,另外两个为冷媒接口,在制冷工况时,高温的冷媒和低温的第一冷源在该板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冷凝高温的冷媒的目的。由于正压送风机 11需要通过安装板(图中未标示)安装在送风通道1430的前方,因此,可直接通过该安装板分别封堵送风通道1430和旁通道1440位于室外新风进口处的一端,而初效过滤器1和高效过滤器2则安装在室外新风进口处的最前端。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初效过滤器1、高效过滤器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湿膜加湿模块6、压缩机7、第一电子膨胀阀8、第二电子膨胀阀9、第四换热器10、正压送风机11均设置在机箱14内,其中新风进口1410由设置在前方的引风圆筒1411以及设置在引风圆筒1411后面的新风引风板1412构成,其中,引风圆筒1411安装在新风引风板1412上,且新风引风板1412对应引风圆筒1411的通道(图中未标示)的位置设有通孔(图中未标示);在新风引风板1412后方设有过滤网固定板1421,过滤网固定板1421和过滤网封板1437用于固定初效过滤器1和高效过滤器2的滤网;过滤网固定板1421的后方设有用于固定正压送风机11的安装板1431,且安装板1431的后方沿左右方向设有相互独立的送风通道1430和旁通道1440,其中送风通道1430和旁通道1440通过风道隔板1441、蒸发器侧固定板1433隔开,其中送风通道1430内依次设有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湿膜加湿模块6(即湿膜加湿器)、新风出口1460;其中新风进口1410和新风出口1460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4、湿膜加湿模块6均单独设置在不同的腔室内;第二换热器4通过第二换热器上固定板1432和第二换热器侧固定板1433安装在风通道1430内;湿膜加湿模块6通过加湿器侧挡风板1434和加湿器后挡风板1435安装在风通道 1430内,其中加湿器电磁阀固定盒1436安装在旁通道1440右侧的侧板上(图中未标示);在旁通道1440处,安装板1431的后方设有用于固定第四换热器的板换固定板1442,其中第一管道12的进机箱14内的第四换热器10的进水管(图中未标示)通过进水管固定件1443固定,进水管固定件1443安装在设置在旁通道的右侧的排水封板1444上,压缩机7的右侧通过压缩机封板1445 封堵,且压缩机7设置在旁通道1440的前方,电气盒安装在机箱14的最后方,并显露于机箱14的外侧;且压缩机7、第四换热器10均单独设置在不同的腔室内。
在实施例六中,如图1-3所示,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显热负荷处理设备 (图中未标示)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冷源新风机(图中未标示);且显热负荷处理设备为辐射空调子系统,其包括用于生成冷源和热源的主机;主机和双冷源新风机的第一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即主机同时为辐射空调子系统和本发明的双冷源新风机提供冷暖源(即第一冷源)。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新风的送风通道、旁通道、第一子冷源系统和第二子冷源系统;
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
在所述旁通道处,设有第四换热器;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并联后与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
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流体地联接;
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均开启;于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流出的低温的第一冷源分别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于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流出的冷媒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在所述送风通道中,室外新风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被降温除湿后,流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被再次降温除湿后,流经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三换热器后被升温并送入室内;在所述旁通道处,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四换热器内的高温的冷媒被低温的第一冷源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制热工况下,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所述第一换热器均开启,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均关闭,于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流出的高温的第一冷源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在所述送风通道处,室外新风被所述第一换热器升温后并送入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并联后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串联,后与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
在制冷工况下,于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流出的冷媒分别流经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后,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后返回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冷源系统包括用于生成第一冷源的主机;以及,
用于连通所述主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管道;
和/或,
所述第二子冷源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
用于连通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管道;
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旁通道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道设于所述送风通道的旁侧,所述旁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的延展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口处设有正压送风机,使得所述送风通道向室内正压送风;
所述正压送风机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前方;
和/或,
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口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所述高效过滤器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前方;
和/或,
所述送风通道的出风口处设有湿膜加湿模块;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在制冷工况下关闭,在制热工况下开启;
所述湿膜加湿模块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道设于所述送风通道的旁侧;
所述旁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一起形成了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靠近室外一侧为新风进口,所述新风通道靠近室内一侧为新风出口;
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正压送风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和湿膜加湿模块;
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在制冷工况下关闭,在制热工况下开启;
所述正压送风机通过安装板安装于所述送风通道的进口处;
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旁通道一侧延伸并封堵所述旁通道靠近所述新风进口一侧的端部;
所述新风进口处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沿空气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输入端设有单向阀;
和/或,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冷媒的输出端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
和/或,
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冷媒的输出端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
9.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热负荷处理设备和上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冷源新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热负荷处理设备为辐射空调子系统,其包括用于生成冷源和热源的主机;
所述主机和所述双冷源新风机的第一子冷源系统流体地联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88430.5A CN107747775A (zh) | 2017-09-27 | 2017-09-27 | 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88430.5A CN107747775A (zh) | 2017-09-27 | 2017-09-27 | 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47775A true CN107747775A (zh) | 2018-03-02 |
Family
ID=61255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88430.5A Pending CN107747775A (zh) | 2017-09-27 | 2017-09-27 | 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4777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75157A (zh) * | 2018-04-27 | 2018-08-07 | 上海震业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空气源换热节能的防腐化学过滤机组 |
CN110207288A (zh) * | 2019-07-04 | 2019-09-06 | 重庆伊玛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家用辐射供冷专用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及系统 |
CN110701691A (zh) * | 2019-10-14 | 2020-01-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机组及控制方法 |
CN113680400A (zh) * | 2021-08-16 | 2021-11-23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液氮蒸发制冷大流量全新风空气补偿系统 |
CN115127161A (zh) * | 2022-07-04 | 2022-09-30 | 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紧凑型、低能耗换热器组件及其工作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92282U (zh) * | 2012-05-24 | 2013-01-23 | 吕智 | 双冷源热泵全热回收调湿控温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式 |
WO2013131436A1 (zh) * | 2012-03-05 | 2013-09-12 | Rong Guohua | 热回收空调机组 |
CN103940007A (zh) * | 2014-03-24 | 2014-07-23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直接蒸发式水冷型新风机组 |
CN204141717U (zh) * | 2014-09-24 | 2015-02-04 | 南京韩威南冷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户式双冷源全新风除湿机组 |
CN104566690A (zh) * | 2013-10-14 | 2015-04-29 |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分程式冷凝间接再热型双冷源新风机组 |
CN206113170U (zh) * | 2016-08-30 | 2017-04-19 | 江苏赛诺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冷源带除湿功能的全新风机组 |
CN106705334A (zh) * | 2016-11-18 | 2017-05-24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能量回收型双冷源大焓差蓄能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9-27 CN CN201710888430.5A patent/CN1077477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31436A1 (zh) * | 2012-03-05 | 2013-09-12 | Rong Guohua | 热回收空调机组 |
CN202692282U (zh) * | 2012-05-24 | 2013-01-23 | 吕智 | 双冷源热泵全热回收调湿控温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式 |
CN104566690A (zh) * | 2013-10-14 | 2015-04-29 | 南京五洲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分程式冷凝间接再热型双冷源新风机组 |
CN103940007A (zh) * | 2014-03-24 | 2014-07-23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直接蒸发式水冷型新风机组 |
CN204141717U (zh) * | 2014-09-24 | 2015-02-04 | 南京韩威南冷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户式双冷源全新风除湿机组 |
CN206113170U (zh) * | 2016-08-30 | 2017-04-19 | 江苏赛诺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冷源带除湿功能的全新风机组 |
CN106705334A (zh) * | 2016-11-18 | 2017-05-24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能量回收型双冷源大焓差蓄能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春旺本书主编: "《建筑设备自动化》", 28 February 2010,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75157A (zh) * | 2018-04-27 | 2018-08-07 | 上海震业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空气源换热节能的防腐化学过滤机组 |
CN110207288A (zh) * | 2019-07-04 | 2019-09-06 | 重庆伊玛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家用辐射供冷专用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及系统 |
CN110701691A (zh) * | 2019-10-14 | 2020-01-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机组及控制方法 |
CN110701691B (zh) * | 2019-10-14 | 2023-04-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机组及控制方法 |
CN113680400A (zh) * | 2021-08-16 | 2021-11-23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液氮蒸发制冷大流量全新风空气补偿系统 |
CN115127161A (zh) * | 2022-07-04 | 2022-09-30 | 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紧凑型、低能耗换热器组件及其工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47775A (zh) | 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 | |
CN102425822B (zh) | 新风空调 | |
CN203177357U (zh) | 户式新风除湿机 | |
CN203980517U (zh) | 一种直膨式多功能空调一体机 | |
CN205717538U (zh) | 混合通风采暖空调设备 | |
CN101936624B (zh) | 利用太阳能的毛细管网热泵系统 | |
CN204128094U (zh) | 一种小巧洁净型新风除湿机 | |
CN202853021U (zh) | 地埋管与管式间接、直接三级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 |
CN204438368U (zh) | 一种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 |
CN102967019A (zh) | 直接蒸发一体式热管换热器 | |
CN205957377U (zh) | 洁净手术室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 |
CN203628881U (zh) | 可制备冷或热媒并同时处理空气热湿负荷的空调装置 | |
CN205119549U (zh) |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 |
CN102954548A (zh) | 直接蒸发分体式热管换热器 | |
CN202361532U (zh) | 节能型户式新风除湿机 | |
CN103697543A (zh) | 可处理空气热湿负荷并同时制备冷水或热水的空调装置 | |
CN204513624U (zh) | 一种热泵驱动的除湿溶液温度控制及生活热水制取装置 | |
CN206861710U (zh) | 一种家用冷凝热回收双冷源新风调温调湿、热水机组 | |
CN103712291A (zh) | 可制备冷或热媒并同时处理空气热湿负荷的空调装置 | |
CN205980700U (zh) | 高效热回收的热闪干系统 | |
CN202675486U (zh) | 新回风混合带过滤装置的全空气除湿机 | |
CN105444267A (zh) |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 | |
CN207247400U (zh) | 一种新型的双冷源新风机及空调系统 | |
CN205476615U (zh) | 一种太阳能-辐射对流空调岗亭 | |
CN201811379U (zh) | 蒸发冷却式冷水和新风复合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