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3081A -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3081A
CN107743081A CN201710932744.0A CN201710932744A CN107743081A CN 107743081 A CN107743081 A CN 107743081A CN 201710932744 A CN201710932744 A CN 201710932744A CN 107743081 A CN107743081 A CN 107743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me appliance
facial image
identity information
subscriber identity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27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43081B (zh
Inventor
霍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27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3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3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3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43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3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8Distribution of signals with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e.g. involving splitting/multiplexing signals to/from different pat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家电设备、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降低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

Description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器、加湿器、净化器等家电设备已经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目前,一些家电设备已实现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进而根据用户的身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只是,为了实现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的身份,需要在家电设备中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这使得家电设备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的步骤包括:
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调用预存的当前局域网内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从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从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中包含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
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多个时,获取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将可用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步骤包括:
发送资源查询请求至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资源查询请求时,反馈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接收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可用资源。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中包含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单个时,将其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优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出相应的用户提示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家电设备,所述家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家电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家电设备接收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第一家电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比对;
当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时,根据预设的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预存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家电设备,所述家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家电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其中:
所述第一家电设备,用于在采集到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用户身份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家电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通过采集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第一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不再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因此,降低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家电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通过采集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第一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家电设备。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家电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中,家电设备可以为空调器、加湿器、净化器、除湿器、电视机、电饭煲等电器设备。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如图1所示,该家电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家电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家电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家电设备控制程序。
本发明中,家电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调用预存的当前局域网内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从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中包含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
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多个时,获取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将可用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发送资源查询请求至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资源查询请求时,反馈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接收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可用资源。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单个时,将其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出相应的用户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通过采集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第一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不再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因此,降低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步骤S20,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器、加湿器、净化器等家电设备已经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目前,一些家电设备已实现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进而根据用户的身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只是,为了实现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的身份,需要在家电设备中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这使得家电设备的成本增加。
为了降低家电设备实现用户身份识别的成本,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实现在家电设备不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的情况下,通过共享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从而实现用户身份识别,并根据用户身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与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可以是属于同一局域网内的不同家电设备。可选地,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与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也可以是建立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ZigBee(紫蜂协议)等无线通信连接的家电设备。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称为第一家电设备,将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称为第二家电设备。
第一家电设备上预先设置有相应的图像采集模块,如摄像头等,当第一家电设备的图像采集模块开启之后,第一家电设备通过该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并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该人脸图像。
第一家电设备在获取到该人脸图像时,由于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例如,在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将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
在第二家电设备接收到该人脸图像时,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例如识别用户为女主人、男主人、孩子、爷爷、奶奶等。在获得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后,第二家电设备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给第一家电设备。
当第一家电设备接收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用户身份信息时,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即可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例如,下面以第一家电设备为智能机器人、第二家电设备为空调器为例,对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该具体实例中,智能机器人设置有相应的摄像头等图像采集模块。当用户开启智能机器人时,智能机器人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在采集获取到该人脸图像之后,智能机器人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空调器。
当空调器接收到该人脸图像时,空调器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在获得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后,空调器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给智能机器人。当智能机器人接收到空调器反馈的该用户身份信息时,智能机器人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假设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为爸爸,则智能机器人播放相应的如“爸爸你好”的语音消息。因此,在智能机器人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共享空调器的人脸识别功能,实现了智能机器人根据用户的身份提供相应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通过采集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第一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不再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因此,降低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调用预存的当前局域网内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从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步骤S12,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在内的多个家电设备,通过同一局域网组成相应的智慧家居系统。其中,每个家电设备都配置有相应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包括家电设备的能力信息、设备身份信息、资源访问地址信息等。其中,能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语音识别功能信息、人脸识别功能信息等;设备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MAC(MediaAccess Control,物理地址)信息等;资源访问地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IP(Internet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信息、端口信息等。本实施例中,每个家电设备存储该局域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
当第一家电设备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后,第一家电设备调用其存储的该局域网内其他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其他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从其他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出该第二家电设备。
可选地,所述步骤S11包括:
步骤a,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中包含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
步骤b,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多个时,获取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步骤c,将可用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可选地,第一家电设备通过调用其存储的该局域网内其他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获取到其他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中包括的能力信息,根据其他多个家电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其他多个家电设备中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
若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有多个,此时,第一家电设备从这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出第二家电设备,将人脸图像发送至该第二家电设备。可选地,由于一般情况下,各个家电设备当前的可用资源(CPU资源、内存资源)均不相同,可用资源越多,越能保证家电设备执行任务的效率,因此,第一家电设备在确定该局域网内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有多个时,第一家电设备获取这多个家电设备的可用资源,之后将所获取的多个可用资源进行比对,将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第二家电设备。
例如,第一家电设备获取这多个家电设备的可用CPU资源和可用内存资源,首先将可用CPU资源进行比对,将可用CPU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第二家电设备。若可用CPU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正巧包括至少两个,则将这至少两个家电设备对应的可用内存资源进行比对,将其中可用内存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第二家电设备。
可选地,所述步骤a之后,还包括:
步骤d,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单个时,将其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若第一家电设备确定的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正巧为单个,此时,第一家电直接将该家电设备确定为第二家电设备。
可选地,所述步骤b包括:
步骤b1,发送资源查询请求至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资源查询请求时,反馈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步骤b2,接收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可用资源。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家电设备主动获取各个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在第一家电设备确定该局域网内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有多个时,第一家电设备向这多个家电设备发送资源查询请求。当这多个家电设备接收到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资源查询请求时,向第一家电设备反馈各自当前的可用资源。第一家电设备接收这多个家电设备分别反馈的可以资源,根据这多个家电设备各自当前对应的可以资源,将其中可以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第二家电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列举的主动获取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第一家电设备也可以被动接收各个家电设备主动发送的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例如,设置各个家电设备定时广播各自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第一家电设备接收获取各个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第一家电设备在确定第二家电设备后,基于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将人脸图像发送至该第二家电设备。例如,第一家电设备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IP地址信息、端口信息等资源访问地址信息,基于UDP协议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该第二家电设备。由于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之间不需要建立TCP长连接,因此,也就不需要对TCP长连接进行维护,而只需要对端口、IP地址列表等进行维护,从而大大减轻了系统负荷。
除此以外,也可以通过建立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在成功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之后,第一家电设备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例如通过TCP协议建立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在成功建立连接之后,第一家电设备基于TCP协议将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
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该人脸图像时,后续操作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e,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出相应的用户提示信息。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用户体验,当第一家电设备接收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用户身份信息时,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此时,第一家电设备发出相应的用户提示信息。例如,第一家电设备显示相应的如“欢迎某某某”的文本信息,或者,发出相应的如“某某某你好”的语音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人脸图像时,调用预存的当前局域网内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该设备信息,从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第二家电设备,并基于UDP协议将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以通过第二家电设备分享其人脸识别功能,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从而实现第一家电设备根据用户身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由于采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延迟小,数据传输效率高,因此,提高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效率。
进一步地,提出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第二家电设备接收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步骤S40,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步骤S50,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第一家电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与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可以是属于同一局域网内的不同家电设备。可选地,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与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也可以是建立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ZigBee(紫蜂协议)等无线通信连接的家电设备。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称为第一家电设备,将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称为第二家电设备。
第一家电设备上预先设置有相应的图像采集模块,如摄像头等,当第一家电设备的图像采集模块开启之后,第一家电设备通过该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并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该人脸图像。
第一家电设备在获取到该人脸图像时,由于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例如,在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将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又如,第一家电设备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IP地址信息、端口信息等资源访问地址信息,基于UDP协议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该第二家电设备。
在第二家电设备接收到该人脸图像时,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例如识别用户为女主人、男主人、孩子、爷爷、奶奶等。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将所述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比对;
步骤S42,当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时,根据预设的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预存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可选地,预先采集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例如分别采集家庭女主人、男主人、孩子、爷爷、奶奶等人的人脸图像,并将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存储。并且,将各个预存人脸图像与其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关联,也即预设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例如,建立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关系表,第二家电设备保存该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关系表。
当第二家电设备接收到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人脸图像时,第二家电设备将该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确定与该人脸图像匹配的预存人脸图像。在某个预存人脸图像与该人脸图像匹配时,第二家电设备根据预设的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根据预设的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关系表,获取匹配的预存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该用户身份信息即为当前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在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后,第二家电设备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给第一家电设备。
当第一家电设备接收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用户身份信息时,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即可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因此,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实现了第一家电设备根据用户的身份提供相应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通过采集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第一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不再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因此,降低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的步骤包括:
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调用预存的当前局域网内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从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中包含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
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多个时,获取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将可用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发送资源查询请求至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资源查询请求时,反馈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接收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可用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单个时,将其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出相应的用户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通过采集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第一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不再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因此,降低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家电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家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第二家电设备接收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第一家电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将所述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比对;
当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时,根据预设的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预存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通过采集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第一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不再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因此,降低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中,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其中:
所述第一家电设备,用于在采集到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用户身份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家电设备。
本实施例中,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第一家电设备与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第二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属于同一局域网内的不同家电设备。
第一家电设备上预先设置有相应的图像采集模块,如摄像头等,当第一家电设备的图像采集模块开启之后,第一家电设备通过该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并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该人脸图像。
第一家电设备在获取到该人脸图像时,由于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例如,在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可基于TCP将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又如,第一家电设备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IP地址信息、端口信息等资源访问地址信息,基于UDP协议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该第二家电设备。
在第二家电设备接收到该人脸图像时,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例如识别用户为女主人、男主人、孩子、爷爷、奶奶等。
可选地,预先采集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例如分别采集家庭女主人、男主人、孩子、爷爷、奶奶等人的人脸图像,并将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存储。并且,将各个预存人脸图像与其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关联,也即预设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例如,建立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关系表,第二家电设备保存该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关系表。
当第二家电设备接收到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人脸图像时,第二家电设备将该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比对,确定与该人脸图像匹配的预存人脸图像。在某个预存人脸图像与该人脸图像匹配时,第二家电设备根据预设的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根据预设的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关系表,获取匹配的预存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该用户身份信息即为当前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在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后,第二家电设备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给第一家电设备。
当第一家电设备接收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用户身份信息时,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即可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因此,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实现了第一家电设备根据用户的身份提供相应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通过采集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第一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不再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因此,降低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第二家电设备接收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第一家电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将所述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比对;
当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时,根据预设的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预存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情况下,第一家电设备通过采集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该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第一家电设备,第一家电设备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也即获知用户的身份,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通过共享第二家电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第一家电设备不再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脸识别功能模块,因此,降低了家电设备实现智能服务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用户的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的步骤包括:
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调用预存的当前局域网内多个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从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从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中包含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
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多个时,获取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将可用资源最多的家电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步骤包括:
发送资源查询请求至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资源查询请求时,反馈当前对应的可用资源;
接收所述确定的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可用资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中包含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家电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的家电设备为单个时,将其确定为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出相应的用户提示信息。
7.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家电设备接收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人脸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在采集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以供所述第一家电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比对;
当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时,根据预设的人脸图像与用户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预存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9.一种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家电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其中:
所述第一家电设备,用于在采集到人脸图像时,将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反馈的用户身份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人脸图像时,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获得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家电设备。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家电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家电设备控制程序,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32744.0A 2017-09-30 2017-09-30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743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2744.0A CN107743081B (zh) 2017-09-30 2017-09-30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2744.0A CN107743081B (zh) 2017-09-30 2017-09-30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3081A true CN107743081A (zh) 2018-02-27
CN107743081B CN107743081B (zh) 2020-12-11

Family

ID=61237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2744.0A Active CN107743081B (zh) 2017-09-30 2017-09-30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308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039A (zh) * 2019-11-18 2020-04-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方法、摄像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12645A (zh) * 2021-03-06 2021-04-27 安徽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空调的安防监控方法
CN113012656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方法、智能家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80488A (zh) * 2021-05-31 2022-12-16 青岛国创智能家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家电设备之间功能调用的方法、装置及家电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391A (zh) * 2011-05-19 2011-09-14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和人脸识别终端
US20110316666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345236A (zh) * 2013-07-30 2013-10-09 刘品杰 一种开放式智能家电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50589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人脸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6997449A (zh) * 2016-01-22 2017-08-01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和人脸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16666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184391A (zh) * 2011-05-19 2011-09-14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和人脸识别终端
CN103345236A (zh) * 2013-07-30 2013-10-09 刘品杰 一种开放式智能家电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97449A (zh) * 2016-01-22 2017-08-01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和人脸识别方法
CN106650589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人脸识别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0039A (zh) * 2019-11-18 2020-04-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方法、摄像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2656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方法、智能家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12645A (zh) * 2021-03-06 2021-04-27 安徽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空调的安防监控方法
CN115480488A (zh) * 2021-05-31 2022-12-16 青岛国创智能家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家电设备之间功能调用的方法、装置及家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3081B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2771A (zh)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43081A (zh)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18418B (zh) 一种蓝牙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CN104253856B (zh) 可缩放Web实时通信媒体引擎以及相关的方法、系统
WO2017071420A1 (zh) 一种智能设备语音交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92367A (zh) 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6233A (zh) 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10121902B (zh) 一种通信建立的方法及终端
CN103716901B (zh) 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7222908A (zh) 智能家电及其配网方法、路由器、智能家居系统
CN108121210A (zh) 家电设备的权限分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7171910A (zh) 智能家居设备及其配网方法、路由器、智能家居系统
CN107181653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配网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7800597A (zh) 家电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68171A (zh)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7749799A (zh) 家电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53231A (zh) 信令获取、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388494A (zh) 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087638A (zh) 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6856433A (zh) 设备唤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414613B (zh) 多设备同步开启、关闭共享应用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9510743B (zh) 一种智能音箱系统的快速集群方法
CN107579885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65723B (zh) 多屏互动连接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2496A (zh) 一种改变智能键盘按键显示及按键音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