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6901B - 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6901B
CN103716901B CN201210370652.5A CN201210370652A CN103716901B CN 103716901 B CN103716901 B CN 103716901B CN 201210370652 A CN201210370652 A CN 201210370652A CN 103716901 B CN103716901 B CN 103716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onnection
message
identification cod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06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6901A (zh
Inventor
谭德彰
李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706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6901B/zh
Priority to TW102134700A priority patent/TWI488455B/zh
Priority to US14/039,136 priority patent/US930737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716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6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6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69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用于至少一第一设备与至少一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消息,第一连接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消息,第二连接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判断第二连接消息中的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接收的第一连接消息中的第一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并产生判断结果;以及根据该判断结果来处理第二连接消息,以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识别不同的连接消息,使连接消息处于正常的流动和被处理状态,提高连接效率。

Description

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及网络化的发展,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成为提高用户体验的新趋势。如移动终端与电视终端之间的信息共享,电视终端播放节目的同时,也可实时显示移动终端接收的信息,使用户不必关注移动终端即可查看移动终端接收的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需要首先使设备之间建立网络连接,现有技术中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时,无法有效的解决连接请求消息的冲突问题,影响连接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能够识别不同的连接消息,使连接消息处于正常的流动和被处理状态,提高连接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用于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消息,第一连接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消息,第二连接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判断第二连接消息中的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接收的第一连接消息中的第一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并产生判断结果;以及根据该判断结果来处理第二连接消息,以进行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消息与第二连接消息为连接请求消息,或者第一连接消息与第二连接消息为连接回应消息。
其中,若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则根据第二连接消息连接第二设备;若判断为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相同,则不处理第二连接消息。
本发明另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用于至少一第一设备与至少一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包括: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至第一设备,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以及当第二设备决定需要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时,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至第一设备来建立无线连接,其中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并且第一连接识别码与第二连接识别码不同。
本发明又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设备之间连接的系统,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拒绝连接消息,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接收的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若判断为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则根据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连接第二设备,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意连接消息。
本发明又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包含,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消息,第一连接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设备之前处理过的连接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以及无线连接模块,根据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来依据第一连接消息连接第二设备。
本发明又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包含,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处理单元,用于决定是否需要与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当处理单元决定需要与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时,发送单元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而与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并且第一连接识别码与第二连接识别码不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引入连接识别码来区别不同的连接消息。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识别不同的连接消息,使连接消息处于正常的流动和被处理状态,提高连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备之间连接的系统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用于第一设备建立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图3是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发明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用于第二设备建立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图4是依据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的阐述设备之间的网络自动检测和自动连接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依据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的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
图6是依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
图7是依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连接设备中的消息处理模块(例如图5与图6中所示的消息处理模块)中包含的部分组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及网络化的发展,设备的应用趋势都是向着便民化发展。本发明就是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以进行设备间信息的同步显示,方便用户随时收看。更加具体来说,本申请所述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包括:数字电视、电脑或智能机顶盒、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其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iOS、Windows Mobile、或Windows CE等,能下载和安装软件和服务,支持有线或无线设备互联接口。例如,第一设备为数字电视,第二设备为智能手机。
若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信息的同步显示,需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网络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网络连接方式包括:RJ45、RS232、Wifi、蓝牙、Zigbee、红外或3G等。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传送连接消息而相互通讯,并且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任何一方都可首先向对方发送连接消息。举例来说,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包括:命令提示符(Command,以下简称为CMD)、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硬件地址(Medium Access Control Address,以下简称为MAC地址)和连接识别码。根据CMD的不同,连接消息可包含连接请求消息以及连接回应消息。连接回应消息进一步包含了拒绝连接消息以及同意连接消息。连接消息的发送格式为:CMD+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MAC地址+连接识别码。其中,设备类型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例如数字电视、电脑或智能机顶盒、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此外,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还可包括:第二设备的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以下简称为IP)和设备名字。因此,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的发送格式还可以为:CMD+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设备名字+第二设备的MAC地址+第二设备的IP+连接识别码。其中,设备名字为用户对第二设备的自行命名,如数字、汉字、字母或其三者的任意组合。相似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消息的发送格式为:CMD+第一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一设备的设备名字+第一设备的MAC地址+第一设备的IP+连接识别码,或者为:CMD+第一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一设备的MAC地址+连接识别码。其中,为了使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连接识别码为已加密识别码。
设备之间传送的连接消息的发送方式包括:循环发送,或根据预置次数进行发送,或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网络连接时,停止发送。在传统技术中,当设备之间的连接消息采用循环发送时,同一连接消息会被一个设备不断的接收,而该设备会不断的处理接收到的连接消息,从而导致设备处理连接消息效率的降低。而本申请通过引入识别码来区分不同的连接消息,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消息冲突的问题,使连接消息处于正常流动与被处理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备之间连接的系统工作的流程示意图,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01,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
步骤102,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拒绝连接消息,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
步骤103,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
步骤104,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接收的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若判断为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则根据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连接第二设备,并向第二设备发送同意连接消息。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系统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数量均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连接请求消息、拒绝连接消息以及同意连接消息的格式以及发送方式都遵循前述的两个设备之间传送的连接消息的格式以及发送方式。更进一步,在本发明中,拒绝连接消息以及同意连接消息可统称为连接回应消息,其代表对于连接请求消息的回应。另外,从步骤101与步骤102中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与回应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的第一拒绝连接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相同,都是第一连接识别码。从而当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拒绝连接消息时,可了解该第一拒绝连接消息代表了第一设备对于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的拒绝,而不会错误地将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对应到其他连接请求消息,从而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消息的正常处理。
此外,在步骤103中,若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且满足无线连接的要求,同时,第二设备的用户欲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例如当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指令时,则可继续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至第一设备来建立无线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为依照用户指示重新发起的连接请求时,由于设备之间的连接消息采用循环发送的发送方式(即在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时,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也在发送),为了让接收一方的第一设备能够区分出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与第二连接请求消息,第二设备将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中第二连接识别码设置为与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第一连接识别码不同。举例来说,连接识别码的设置方式可以为递增或者递减。从而,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连接请求时,第一设备通过判断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与之前处理的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即可判断是否已经处理过该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消息。相似地,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通过判断接收到的连接回应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与之间处理的连接回应消息中包含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即可判断是否已经处理过该接收到的连接回应消息。
从而,在步骤104中,当第一设备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时,代表第一设备并没有处理过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的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从而第一设备处理该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而发送第一同意连接消息给第二设备以建立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当第一设备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相同时,代表第一设备已经处理过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的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从而第一设备不再处理该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以节约第一设备的处理资源。
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消息的流向以及内容仅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之范围。
以下另举两个实施例来分别从发送方与接收方说明本申请的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图2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用于第一设备建立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消息,第一连接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
步骤202,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消息,第二连接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
步骤203,判断第二连接消息中的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接收的第一连接消息中的第一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并产生判断结果;
步骤204,根据该判断结果来处理第二连接消息,以建立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
其中上述的连接消息为相同种类的连接消息,例如都是连接请求消息或者连接回应消息。当判断出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则说明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消息已被第一设备处理过。举例来说,当第一连接消息与第二连接消息为连接请求消息时,并且当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消息已被第一设备拒绝时,第二设备再次发送的第二连接消息中包含的第二连接识别码则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此时,第二设备再发送的第二连接消息不应当被忽略,第一设备可以同意第二连接消息,并根据第二连接消息的CMD和MAC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消息可以仍然被拒绝,第二设备可以继续发送连接消息。若判断为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相同,则不处理第二连接消息。如上所述,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和第二同意连接消息即为连接回应消息。而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二连接回应消息时,也需通过判断第二连接回应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回应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来决定是否处理第二连接回应消息。
图3是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用于第二设备建立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至第一设备,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
步骤302,当第二设备决定需要与第一设备进行连接时,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并且第一连接识别码与第二连接识别码不同。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连接消息处于正常流动与被处理状态,可设置第二连接识别码相对于第一连接识别码递增,此时通过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大于第一连接识别码来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第二连接识别码相对于第一连接识别码递减,此时通过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小于第一连接识别码来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同。在步骤302中,若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所在的局域网内,且满足无线连接的要求,同时,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指令欲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则第二设备决定需要与第一设备进行连接,第二设备继续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至第一设备来建立无线连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非正常断开,并且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前正常进行无线连接时,第二设备决定需要与第一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以下说明中将详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非正常断开的情况。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通过建立连接来实现信息的同步显示,因此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后,需要实时检测设备的当前连接状态。导致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局域网中断或数据包丢失的原因包含设备离开了局域网服务的范围(例如手机被用户携带离开了局域网服务的范围),或设备处于休眠状态等等。上述原因要求设备实时检测,及时更新数据和状态,并且在局域网服务范围内或网络连通的时候自动连接,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在非正常断开网络连接之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自动重新建立连接。图4为依据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的阐述设备之间的网络自动检测和自动连接过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使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检测消息,第二连接检测消息包含第二检测识别码;
步骤402.判断第一设备本地存储的第一检测识别码与第二检测识别码是否相同;
步骤403.若判断为第一检测识别码与第二检测识别码不相同,则继续判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之前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
步骤404.若判断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之前处于正常连接状态,则根据第二连接检测消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而重新建立连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后,第二设备定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连接检测消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后,第一设备定时向第二设备发送连接检测消息,换言之,图4中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检测消息的发送格式为: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MAC+检测识别码,其中连接检测消息的发送格式还可以为: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MAC+检测识别码+第二设备的IP+第二设备的设备名字。上述连接检测消息中各个内容的排序仅仅用来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设备定时向第二设备发送连接检测消息时,连接检测消息的内容中包含第一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一设备的MAC第一设备的设备名字、检测识别码以及第一设备的IP,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处于正常连接状态下,第一设备会在本地存储一个检测识别码,例如称为第一检测识别码,第一检测识别码来自第一设备之前在与第二设备正常网络连接时接收到的第一连接检测消息。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的连接检测消息中包含的检测识别码与第一设备本地存储的检测识别码相同时,则代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与第一检测识别码相对应的网络连接正常,没有断开。此时,第一设备不需进行后续的操作,可继续接收第一连接检测消息。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的连接检测消息中包含的检测识别码与第一设备本地存储的检测识别码不同时,则代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与第一检测识别码对应的正常网络连接已经断开,需要重新建立网络连接。
举例来说,当第二设备无故断开网络连接之后再次进入局域网时,第一设备会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检测消息。第二连接检测消息中包含了第二连接检测识别码,并且第二连接检测识别码与第一连接检测识别码不同。其中,为了使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检测识别码可为已加密识别码。
当第一设备判断第一检测识别码与第二检测识别码不同后,说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已经处于非正常网络连接状态,则第一设备继续判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之前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例如,第一设备查看处理日志,判断在上一次执行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连接检测方法时,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是否为正常网络连接状态,以及通过查看上一次执行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连接检测方法的时间,判断在之前是否与第二设备处于正常网络连接状态。
当第一设备判断出第一检测识别码与第二检测识别码不同且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接收第二检测消息之前处于正常连接状态,则主动向第二设备发出请求以自动重新建立连接。具体来说,第一设备自动向第二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连接请求消息的内容与发送方式、处理方式如同本申请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举例来说,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连接识别码,第二设备响应连接请求消息而发出连接回应消息,其中连接回应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与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相同。例如该连接回应消息可为同意连接消息。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响应连接请求消息而返回的同意连接消息,根据同意连接消息自动连接第二设备。在一个举例说明中,第二设备在与第一设备重新建立连接时,连接请求消息中的连接识别码被初始化为0。并且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后,第一设备存储的第一检测识别码被替换为第二检测识别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备之间的连接监测方法可由第一设备执行,也可由第二设备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了解其明显的变形与替换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图5是依据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的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如图5所示,第一设备包括:消息处理模块501、设备类型检测模块502、无线连接模块503、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以及自动识别模块505。
其中,消息处理模块501用于处理各类消息,控制与第二设备的连接,更新相应的数据和状态,同时更新用户图形界面。举例来说,消息处理模块501处理设备类型检测模块502、无线连接模块503、自动识别模块505以及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所发送的消息,同时将处理后的消息通过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显示出来。设备类型检测模块502用于检测设备类型,以屏蔽与第一设备为同类型设备所发送的信息。其中,设备的设备类型可由用户在第一次使用本申请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方法时输入,例如用户在用户图形界面504里选择设备类型。并且设备类型被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图示中未显示)里面,从而在日后使用本申请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方法时,设备类型检测模块502会从存储器里面读取设备类型信息传输给处理器(图示中未显示)进行处理,以识别设备类型,而不需要用户再次输入。另外,用户还可以重新设置设备的类型信息,所以设备类型检测模块502具有实时检测设备类型的功能。此外,由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分辨率和屏幕大小不一样,同一套界面很难做到在美观等方面同时适合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因此需要对设备的类型进行检测。具体来说,在每一次启动本申请所述的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时,设备类型检测模块502可实时监测第一设备的设备类型,当接收到的消息中的设备类型与第一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设备类型相同时,判断为同类型的设备发送的信息,从而可以屏蔽不处理该信息。
无线连接模块503用于自动检测第一设备所在区域的无线网络,并连接至该无线网络。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用于提供用户操作和观看的界面,并且将用户输入提供至消息处理模块501来处理。若第一设备为数字电视,第二设备为智能手机,则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可以显示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来电显示,智能手机的来电信息能够在与它连接的数字电视上显示出来,而且不影响数字电视的使用;第二个是短信信息的显示,智能手机接收到的短信的发信人和内容能够在与它连接的数字电视上显示出来。自动识别模块505用于识别其它设备的存在。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可以直观、友好以及方便的让用户体验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如:用户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网络的实时连接状态,连接了哪个无线路由器以及怎样连接其它的无线路由器,用户还可设置设备名称和本设备是否开机自动运行。除此之外,在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上用户还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在第一设备上检测到的在同一局域网内的其它设备,以及其它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连接状态。
其中,自动识别模块505会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UDP不断的把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广播到所在的局域网中,以对外宣布自己的存在,在该局域网内的其它设备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外宣布自己的存在。第一设备通过接收来自其它设备的信息,以识别其它设备的存在。对外宣布自己的存在需要播放的信息包括(以数字电视和智能手机为例):设备类型,用于告诉其它设备本设备是智能手机还是数字电视;IP地址,用于建立TCP连接,智能手机会把来电和短信的相关信息通过TCP发送给数字电视;MAC地址,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MAC地址,用于区分每个设备;设备名字,用于方便用户在界面上区分每台设备;检测识别码,用于判断UDP和TCP意外突然断开的情况。其它设备接收到上述信息后可以识别该设备,且还可以利用上述信息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功能。
图6是依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连接设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如图6所示,第二设备包括:消息处理模块601、设备类型检测模块602、无线连接模块603、用户图形界面模块604、自动识别模块605、设备连接控制模块606以及来电信息与短信息接收单元607。
其中,消息处理模块601用于处理各类消息,更新相应的数据和状态,同时更新用户图形界面。设备类型检测模块602用于检测第二设备类型,以屏蔽与第二设备为同类型设备所发送的信息。无线连接模块603用于自动检测第二设备所在区域的无线网络,并连接至该无线网络。用户图形界面模块604用于提供用户操作的界面。自动识别模块605用于识别其它设备的存在。设备连接控制模块606用于根据消息处理模块601的指示而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来电信息与短信息接收单元607,用于接收通信网络发送的来电信息与短消息信息。
图6所示模块的工作方式为,消息处理模块601处理设备类型检测模块602、无线连接模块603、自动识别模块605、用户图形界面模块604、设备连接控制模块606及来电信息与短信息接收单元607所发送的消息,同时将处理后的消息通过用户图形界面模块604显示出来。
首先第二设备通过无线连接模块603自动检测第二设备所在区域的无线网络,并连接至该无线网络,然后通过自动识别模块605识别可以连接的设备,识别到可以连接的设备后,通过设备连接控制模块606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以及通过消息处理601处理自第一设备接收到的消息,以进行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当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后,对于第二设备通过第二接收单元607接收的来电信息与短消息信息可实现设备之间的共享。其中,上述功能在用户图形界面模块604上进行操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6中的设备类型检测模块602、无线连接模块603、用户图形界面模块604以及自动识别模块605的功能与工作方式分别与图5中的设备类型检测模块502、无线连接模块503、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以及自动识别模块505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与图5相似,图6中所示的设备连接控制模块606之功能与结构也可整合至消息处理模块601来实现,图6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此外,采用数字电视为第一设备,移动电话为第二设备也仅为一举例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在另一变形实施方式中,可由第一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而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回应消息。
图7是依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连接设备中的消息处理模块(例如图5与图6中所示的消息处理模块)中包含的部分组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连接消息处理模块包括但不局限于:接收单元701、处理单元702、发送单元703、以及替换单元704。其中处理单元中进一步包含了判断单元705。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7中所示的消息处理模块属于第一设备来进行举例说明,但这并非本申请的限制条件。
其中,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连接消息(例如连接请求消息或者连接回应消息)以及连接检测消息,此外接收单元701进一步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待显示信息;其中,由于待显示信息只发送一次,第一设备通过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待显示信息。处理单元702用于处理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连接消息以及待显示信息,并控制发送单元703的发送操作以及替换单元704的替换操作。发送单元703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连接消息(例如连接请求消息或者连接回应消息)以及连接检测消息。替换单元704用于无线连接模块503连接第二设备后,将设备本地存储的检测识别码替换为当前的检测识别码。
需注意的是,上述消息处理模块中以接收单元701与发送单元703属于第一设备,并且第一设备为电视机来进行举例说明,但这并非本申请的限制条件。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当上述消息处理模块属于第二设备,并且第二设备为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时,接收单元701接收连接消息,而无法接收到待显示信息。并且发送单元703不但用于发送消息并且用于发送待显示信息。在此仅进行简单描述,而不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702用来决定是否需要与第二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例如在当前与第二设备之间没有建立无线连接,同时接收到用户指令需要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时,处理单元702决定需要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并控制发送单元703发送连接请求消息而与第二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另举一例,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非正常断开并且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前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处理单元702决定需要与第二设备建立无线网络连接。此外,处理单元702中包含的判断单元705用于处理所需进行的判断操作,例如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是否与之前处理过的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不同、用于判断本地存储的检测识别码(例如第一检测识别码)与第一设备当前接收到的检测识别码(例如第二检测识别码)是否相同、用于在判断为本地存储的检测识别码(例如第一检测识别码)与当前接收到的检测识别码(例如第二检测识别码)不相同时,则继续判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之前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701接收到一个连接检测消息(例如第二连接检测消息),在判断单元705判断为本地存储的检测识别码(例如第一检测识别码)与第一设备当前接收到的检测识别码(例如第二检测识别码)不同,并且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之前处于正常连接状态时,处理单元702决定需要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发送单元703向第二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接收单元701接收第二设备响应连接请求消息而返回的同意连接消息,处理单元702根据第一同意连接消息控制无线连接模块503连接第二设备。其中,无线连接模块503根据同意连接消息连接第二设备后,替换单元704将第一设备存储的第一检测识别码替换为第二检测识别码。此外,当判断单元705判断本地存储的检测识别码(例如第一检测识别码)与第一设备当前接收到的检测识别码(例如第二检测识别码)相同时,属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处于正常网络连接状态的情况,接收单元701继续接收连接检测消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消息(例如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当判断单元705判断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消息(例如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中的连接识别码(例如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处理过的连接消息(例如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例如第一连接识别码)不同时,发送单元703响应连接请求消息而发出连接回应消息,连接回应消息包含连接识别码。当判断单元705判断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消息(例如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中的连接识别码(例如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处理过的连接消息(例如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例如第一连接识别码)相同时,第一设备不处理当前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消息(例如第二连接请求消息)。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连接消息为连接回应消息,判断单元705判断当前接收到的连接回应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与之前处理过的同种类型的连接回应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相同时,则代表第一设备已经处理过当前接收到的连接回应消息而不需再次处理;当判断结果为不相同,则代表第一设备尚未处理过当前接收到的连接回应消息,而需要进行处理。无线连接模块503根据判断单元705的判断结果来依据接收到的连接回应消息连接第二设备。具体操作为,连接回应信息包括:命令提示符、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硬件地址和连接识别码。当判断单元705判断没有处理过当前接收到的连接回应消息时,无线连接模块503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连接回应消息的命令提示符和硬件地址,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图7中的各个模块与单元能够实施图1、图2中的第一设备执行的各步骤,其具体的操作流程与操作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图5、图6和图7所示模块实现装置功能的具体方式之一举例说明为,首先第一设备通过无线连接模块503自动检测第一设备所在区域的无线网络,并连接至该无线网络。然后利用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及自动识别模块505识别该网络内需要连接的其它设备,确定需要连接的设备后,通过消息处理模块501处理各类消息,例如连接请求消息、连接回应消息、连接监测消息以及来自第二设备接收的待显示消息等等,并且更新用户图形界面的显示以及更新内部的各种参数与状态(例如内部存储的监测识别码),无线连接模块503设备连接控制模块506根据消息处理模块501的处理结果而建立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连接消息,首先在接收连接消息前,设备类型检测模块502需要检测第二设备的类型,以屏蔽与第一设备为同类型设备所发送的信息。接收连接消息后,第一设备中判断单元705判断接收到的连接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与之前接收的同类型连接消息中的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若判断不相同,则属于该连接消息没有被处理过的情况,无线连接模块503根据第二连接消息连接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连接后,接收单元701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待显示信息,并且接收的来电信息与短信息通过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显示出来。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用户按照用户图形界面模块504提供的界面提示进行操作,举例来说,界面提示有连接(以下简述为Connect)、断开(以下简述为Disconnect)、同意(以下简述为Agree)和不同意(以下简述为Disagree)等。用户点击这些界面提示之后,发送单元703就会依照处理单元702的指令发送相应的连接消息给第二设备,当第二设备收到消息后,操作第二设备的用户也需要在第二设备的设备连接控制模块界面进行相应的操作来完成双方的连接。其中,如上所述的连接请求消息或者连接回应消息中包含的Cmd对应用户操作的命令;连接请求消息或者连接回应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是用于协助控制连接消息的正常流动与处理,用于标识具有该连接识别码的连接消息是否被处理过。当用户点击“Connect”的时候,第一设备会循环发出“Request”命令,即Cmd为“Request”;当用户点击“Disconnect”,第一设备会循环发出“DisConnect”信息;当用户点击“Agree”,第一设备会循环发出“Agree”信息;当用户点击“DisAgree”,第一设备会循环发出“DisAgree”信息。第一设备正是通过用户的操作从而对应的发出这些信息流来完成连接任务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消息的发送采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传输。
下面以第一设备为数字电视,第二设备为智能手机,详细介绍连接识别码在设备连接中的作用,如用户A在智能手机上点击“Connect”,此时智能手机不断的发送Cmd=Request的连接信息,而使用数字电视的另一个用户B看到用户A的连接请求,如果用户B不希望建立连接,他会去点击“DisAgree”,此时数字电视会向智能手机发出Cmd=DisAgree的信息,智能手机收到这个信息后会作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循环发送信息的机制,此时数字电视还是不断的向智能手机发“DisAgree”的信息,如果没有连接识别码的话,当智能手机再次发送连接请求“Request”的同时,智能手机会收到数字电视不断发过来的“DisAgree”信息,导致无法再次建立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连接识别码可以判断数字电视的“DisAgree”信息在之前是否已经接收并且处理过,如果是的话就不再处理这些消息,否则接收并且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连接消息冲突的问题,有效的协助消息的正常流动与被处理。在一实施方式中,所用手机和电视设备都基于Android系统。
其中,Android手机在来电、挂电话或接收短信时会由系统发出消息,手机接收消息,利用Android系统提供的一些组件API从这些消息中获取详细的信息,并将获得的详细信息根据不同的操作命令通过不同的信息模式发送至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收到智能手机发送的信息后,把信息的各部分内容分割出来,显示需要的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多台智能手机可以连接多台数字电视,因此智能手机或数字电视系统采用列表(list)来存储来源于不同设备的信息,并实时存储或删除列表里的信息。
综上所述,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引入识别码来区别连接消息,例如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消息后,判断第二连接消息中的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接收的第一连接消息中的第一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并产生判断结果,根据该判断结果来处理第二连接消息。其中,第一连接消息与第二连接消息为连接请求消息,或者第一连接消息与第二连接消息为连接回应消息。相对地,如果两个设备中的一个发出的连接请求消息被拒绝,并且该设备依照用户指令再次发出的连接请求时,再次发出的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与之前被拒绝的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不同。任何依据设备之间发送的连接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来控制连接消息的处理的技术方案,皆属于本发明之揭露范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识别不同的连接消息,使连接消息处于正常的流动和被处理状态,提高连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7)

1.一种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用于至少一第一设备与至少一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消息,所述第一连接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消息,所述第二连接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
判断所述第二连接消息中的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接收的第一连接消息中的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并产生判断结果;以及
根据该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处理所述第二连接消息;
其中,若判断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则表示所述第二连接消息为未处理过的连接消息,则处理所述第二连接消息;
若判断为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相同,则表示所述第二连接消息为处理过的连接消息,则不处理所述第二连接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消息与所述第二连接消息为连接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消息与所述第二连接消息为连接回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则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消息连接第二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当所述第一连接消息为第一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连接消息为第二连接请求消息时,并且当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被处理时,更包含:
所述第一设备响应第一连接请求消息而发出的第一拒绝连接消息,所述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包含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以及
当所述第一设备判断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同后发出第二同意连接消息,所述第二同意连接消息包含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更包含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在非正常断开网络连接之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自动重新建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自动重新建立连接的步骤更包含:
使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检测消息,所述第二连接检测消息包含第二检测识别码;
判断所述第一设备本地存储的第一检测识别码与所述第二检测识别码是否相同;
若判断为所述第一检测识别码与所述第二检测识别码不相同,则继续判断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之前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
若判断为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之前处于正常连接状态,则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三连接请求消息而重新建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更包含,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响应所述第三连接请求消息而返回的第一同意连接消息,根据所述第一同意连接消息连接第二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正常连接时,使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检测消息,所述第一连接检测消息包含第一检测识别码,并且所述第一设备储存所述第一检测识别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检测消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硬件地址,第二设备的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设备名字以及第一检测识别码;
所述第二连接检测消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硬件地址,第二设备的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设备名字,以及第二检测识别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自动重新建立连接之后,将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第一检测识别码替换为第二检测识别码。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判断为所述第一检测识别码与所述第二检测识别码相同,则判断为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处于正常网络连接状态的情况。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消息包括:命令提示符、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硬件地址和第一连接识别码;
所述第二连接消息包括:命令提示符、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硬件地址和第二连接识别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消息还包括:第二设备的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和设备名字;
所述第二连接消息还包括:第二设备的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和设备名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消息、所述第二连接消息的发送方式为:循环发送、或根据预置次数进行发送、或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网络连接时,停止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和第二连接识别码均为已加密识别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第二设备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待显示信息;以及
使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所述待显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第二设备后,发送待显示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二连接识别码相对于第一连接识别码递增,则判断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
18.一种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用于至少一第一设备与至少一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
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至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以及
当所述第二设备决定需要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连接时,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至所述第一设备来建立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与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无线连接非正常断开并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前正常连接时,所述第二设备决定需要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检测消息,所述第二连接检测消息包含第二检测识别码;
判断所述第二检测识别码与所述第二设备本地存储的第一检测识别码是否相同,当判断为不相同时,判断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非正常断开。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正常连接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检测消息,所述第一连接检测消息包含第一检测识别码,并且所述第二设备储存所述第一检测识别码。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被所述第一设备拒绝时,并且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指令时,所述第二设备决定需要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连接。
23.一种设备之间连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其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拒绝连接消息,所述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包含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判断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与之前接收的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若判断为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与第一连接识别码不相同,则根据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连接第二设备,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意连接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之间连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拒绝连接消息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的步骤包含:当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指令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
25.一种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包含,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消息,所述第一连接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设备之前处理过的相同种类的连接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是否相同;以及
无线连接模块,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处理所述第一连接消息;
其中,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设备之前处理过的相同种类的连接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不同,则表示所述第一连接消息为未处理过的连接消息,则所述无线连接模块处理所述第一连接消息;
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设备之前处理过的相同种类的连接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相同,则表示所述第一连接消息为处理过的连接消息,则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不处理所述第一连接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消息与所述相同种类的连接消息为连接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消息与所述相同种类的连接消息为连接回应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与所述第一设备之前处理过的相同种类的连接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不同,则所述无线连接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消息连接第二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更包含:
发送单元,当所述第一连接消息为第一连接请求消息时,响应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而发出第一连接回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回应消息包含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消息包括:命令提示符、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硬件地址和第一连接识别码;以及
所述无线连接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消息的命令提示符和硬件地址,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和第二连接识别码均为已加密识别码。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消息的发送方式为:循环发送、或根据预置次数进行发送、或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时停止发送。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非正常断开网络连接之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自动重新建立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检测消息,所述第二连接检测消息包含第二检测识别码;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本地存储的第一检测识别码与所述第二检测识别码是否相同,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一检测识别码与第二检测识别码不相同时,则继续判断所述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在之前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
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另包含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在之前处于正常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模块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响应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而返回的第一同意连接消息,根据所述第一同意连接消息连接第二设备。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另包含:
替换单元,用于所述无线连接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同意连接消息连接第二设备后,将所述第一设备存储的第一检测识别码替换为所述第二检测识别码。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一检测识别码与第二检测识别码相同时,属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正常连接状态的情况。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检测消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硬件地址,第一检测识别码,第二设备的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和设备名字;
所述第二连接检测消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第二设备的硬件地址,第二检测识别码,第二设备的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和设备名字;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识别码和第二检测识别码均为已加密识别码。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连接所述第二设备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待显示信息;以及
用户图形界面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待显示信息;
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连接消息以及控制所述用户图形界面模块的显示,所述消息处理模块包含所述接收单元、所述判断单元以及所述发送单元。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更包含:
设备类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设备类型;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模块,自动检测所述第一设备所在区域的无线网络,并连接至该无线网络。
3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更包含: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待显示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更包含:
来电信息与短信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电信息与短信息,其中所述待显示信息为所述来电信息或者所述短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非正常断开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连接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初始化为0。
41.一种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包含,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一连接识别码;
处理单元,用于决定是否需要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连接;
当所述处理单元决定需要与第一设备进行连接时,指示所述发送单元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而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第二连接识别码,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识别码与所述第二连接识别码不同。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非正常断开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时,所述处理单元判断为需要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连接。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更包含: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检测消息,所述第二连接检测消息包含第二检测识别码;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另包含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检测识别码与所述第二设备本地存储的第一检测识别码是否相同,当判断为不相同时,继续判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是否处于正常连接状态,如果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处于正常连接状态,则判断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非正常断开。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正常连接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检测消息,所述第一连接检测消息包含第一检测识别码,并且所述第二设备储存所述第一检测识别码。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非正常断开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连接识别码初始化为0。
46.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第二连接请求消息的发送方式为:循环发送、或根据预置次数进行发送、或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时停止发送。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被所述第一设备拒绝,并且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指令时,所述处理单元决定需要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连接。
CN201210370652.5A 2012-09-28 2012-09-28 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6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0652.5A CN103716901B (zh) 2012-09-28 2012-09-28 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TW102134700A TWI488455B (zh) 2012-09-28 2013-09-26 設備之間連接的方法、系統及相關設備
US14/039,136 US9307375B2 (en) 2012-09-28 2013-09-27 Methods for connecting devices and devices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0652.5A CN103716901B (zh) 2012-09-28 2012-09-28 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6901A CN103716901A (zh) 2014-04-09
CN103716901B true CN103716901B (zh) 2017-07-28

Family

ID=5038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065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6901B (zh) 2012-09-28 2012-09-28 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7375B2 (zh)
CN (1) CN103716901B (zh)
TW (1) TWI488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3128B2 (en) * 2014-01-07 2019-10-01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sioning multiple devices
WO2015161492A1 (zh) * 2014-04-24 2015-10-29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搜寻同类型电子烟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02829B (zh) * 2014-08-01 2018-03-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显示的连接方法和移动设备
JP2016177097A (ja) 2015-03-19 2016-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GB201517092D0 (en) * 2015-09-28 2015-11-11 Nicoventures Holdings Ltd Feature synchronis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vapour provision systems
CN105516183B (zh) * 2015-12-30 2020-03-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7205284B (zh) * 2016-03-18 2022-01-14 阿尔派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连接控制方法
RU2634183C1 (ru) * 2016-09-08 2017-10-24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Лаборатория Касперского" Способ рассылки обновлений
CN113691964B (zh) * 2020-05-19 2023-09-0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422999B (zh) * 2022-01-30 2022-12-1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设备自动配对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5213A (zh) * 2012-04-05 2012-09-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直通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9208B2 (ja) * 1997-03-11 2004-10-20 株式会社東芝 ノード装置及びメッセージ交換方法
US6496491B2 (en) * 1998-05-08 2002-12-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bile point-to-point protocol
TWI245507B (en) * 2002-08-06 2005-12-1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connection detection
US20050195975A1 (en) * 2003-01-21 2005-09-08 Kevin Kawakita Digital media distribution cryptography using media ticket smart cards
US8233462B2 (en) * 2003-10-15 2012-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and direct link protocol
US8509694B2 (en) * 2010-08-31 2013-08-13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portable media device and an accessory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aths
WO2012115625A1 (en) * 2011-02-22 2012-08-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nnect wireless-enabled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5213A (zh) * 2012-04-05 2012-09-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直通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8455B (zh) 2015-06-11
US20140092781A1 (en) 2014-04-03
TW201414230A (zh) 2014-04-01
CN103716901A (zh) 2014-04-09
US9307375B2 (en) 2016-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6901B (zh) 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5162625B (zh) 用于在便携式终端中建立网络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CN110417915B (zh) 一种推送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231072A (zh) 设备控制装置、方法及具体该装置的设备
CN103780577B (zh) 物联网应用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724577B (zh) 基于手持设备对电视控制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57521A (zh) 一种智能设备语音交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31606A (zh) WiFi入网方法、智能硬件设备及电子终端
CN104506594B (zh) 用于社交应用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159256B (zh) 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6713113A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及拟人化交互方法
CN107592367A (zh) 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57740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无线访问节点
CN108134813A (zh) 设备及其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JP2004062878A (ja) 情報機器の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ンジャー基盤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
CN102299833A (zh) 一种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24342A (zh)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智慧家居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22771A (zh) 家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12737A (zh)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50867A (zh) 一种家庭基站的获址装置及获址方法
CN103139271A (zh) 一种在终端间进行通讯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9617963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CN107453970A (zh) 以智能手机作为家庭网关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257308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820289A (zh) 一种wifi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