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9945A -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9945A
CN107739945A CN201710972119.9A CN201710972119A CN107739945A CN 107739945 A CN107739945 A CN 107739945A CN 201710972119 A CN201710972119 A CN 201710972119A CN 107739945 A CN107739945 A CN 107739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sium
magnesium alloy
casting
ingot
bil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21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奎
刘小稻
高兵
房荣胜
李兴刚
李永军
马鸣龙
石国梁
袁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UNHAI SPECIAL MET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UNHAI SPECIAL MET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UNHAI SPECIAL MET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UNHAI SPECIAL MET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721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9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9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9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3/00Alloys based on magnesium
    • C22C23/04Alloys based on magnesium with zinc or cadmium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该镁合金的成分含量为:Zn的含量为2~7wt%,Sb的含量为0.2~3wt%,其余为Mg。纯镁锭熔化、添加合金元素Zn和Sb、合金化;制成铸件,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或制成坯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采用轧制、挤压、拉拔或锻造工艺变形加工,进行时效处理和预拉伸处理。本发明的镁合金在20℃条件下,导热率大于115W.(m.K)‑1,断裂韧性大于12MPa.m1/2。可以用作航空航天中的电源、电子器件的散热系统、轿车轮毂以及电动车的电池托盘等关键承力结构件用材料,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壳体及其散热器、LED照明散热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用镁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中的电源、电子器件的散热系统结构材料、轿车轮毂以及电动车的电池托盘等关键承力结构件用材料,既要求密度小、抗疲劳性能好(即断裂韧性高),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导热性能。构件材料热导率越高,将系统自身产生的热量导出能力越强,减小系统温度波动幅度和构件在热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对于提高航天器系统和电动车的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寿命和有效载荷以及降低轮胎爆胎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高导热镁合金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壳体及其散热器、LED照明散热材料等领域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高强度、高导热镁合金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
纯镁的导热系数为155W.(m.K)-1,断裂韧性大约为5MPa.m1/2,抗拉强度大约为10MPa左右;合金化后,断裂韧性、强度大幅度提高,导热系数显著降低。例如根据美国镁及合金手册(ASMSpecialtyHandbook:MagneSbumandmagneSbumAlloys),含铝、锌的镁合金AZ81,其抗拉强度为375Mpa、20℃时的导热系数为51W.(m.K)-1;稀土镁合金WE43,其抗拉强度可达270Mpa、20℃时的导热系数为51W.(m.K)-1;含锌、稀土的镁合金ZE41,其抗拉强度可达265Mpa、20℃时的导热系数为123W.(m.K)-1;含锌、铜的镁合金ZC63,其抗拉强度为210Mpa、20℃时的导热系数为122W.(m.K)-1;含银、稀土的镁合金QE22,其抗拉强度为260Mpa、20℃时的导热系数为113W.(m.K)-1。
目前已有的镁合金,导热率高的比如ZE41、QE22,其断裂韧性都小于12MPa.m1/2、强度都小于275Mpa;而断裂韧性和强度较高的比如AZ81、WE43,其导热率都小于55W.(m.K)-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镁合金具有导热率高、强度大且断裂韧性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镁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锌 2.0~7.0wt%;
锑 0.2~3.0wt%;
其余量为镁。
熔炼得到的镁合金中添加锌和锑,不添加稀土金属元素,在考虑成本以及镁合金性能,将锌和锑的含量进行限定,制备得到的镁合金依然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导热率和断裂韧性;锌的成本低,且能较大程度的提升镁合金中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锑的成本较高,添加量少于锌,且能较大程度的提升镁合金中导热率且不降低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制备得到的镁合金可以用作航空航天中的电源、电子器件的散热系统、轿车轮毂以及电动车的电池托盘等关键承力结构件用材料,还可以用作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壳体及其散热器、LED照明散热材料。
锌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Zn,它的原子序数是30,是一种浅灰色的过渡金属。锌(Zinc)是第四“常见”的金属,仅次于铁、铝及铜。不过地壳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前几名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人体中,属于微量元素。外观呈现银白色,在现代工业中对于电池制造上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为一相当重要的金属。
锑是氮族元素(15族),电负性为2.05。根据元素周期律,它的电负性比锡和铋大,比碲和砷。锑在室温下的空气中是稳定的,但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锑。锑是一种带有银色光泽的灰色金属,其莫氏硬度为3。因此,纯锑不能用于制造硬的物件:贵州省曾在1931年发行锑制的硬币,但因为锑很容易磨损,在流通过程损失严重。锑在一般条件下不与酸反应。锑的同素异形体属于六方晶系排布状态(hexagonal crystal system),有一个6次对称轴或者6次倒转轴,该轴是晶体的直立结晶轴C轴。另外三个水平结晶轴正端互成120夹角。轴角α=β=90,γ=120,轴单位a=b≠c,次性质使得用尖锐的器具刮擦它就会发生放热的化学反应,放出白烟并生成金属锑。如果在研钵中用研杵将它磨碎,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黑锑是由金属锑的蒸汽急剧冷却形成的,它的晶体结构与红磷和黑砷相同,在氧气中易被氧化甚至自燃。当温度降到100℃时,它逐渐转变成稳定的晶型。黄锑是最不稳定的一种,只能由锑化氢在-90℃下氧化而得。在这种温度和环境光线的作用下,亚稳态的同素异形体会转化成更稳定的黑锑。金属锑的结构为层状结构(空间群:R3mNo.166),而每层都包含相连的褶皱六元环结构。最近的和次近的锑原子形成变形八面体,在相同双层中的三个锑原子比其他三个相距略近一些。这种距离上的相对近使得金属锑的密度达到6.697g/cm,但层与层之间的成键很弱也造成它很软且易碎。
进一步地,所述镁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锌 3.5~5.5wt%;
锑 0.5~2.5wt%;
其余量为镁。
进一步对镁合金中的锌和锑的元素含量进行限定,制备得到的镁合金的导热率和断裂韧性综合而言更为优良。
选地,所述镁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锌 4.5wt%;
锑 1.5wt%;
其余量为镁。
进一步对镁合金中的锌和锑的元素含量进行限定,制备得到的镁合金的导热率和断裂韧性综合而言最优良。
导热抗疲劳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准备:将熔炼所需的纯锌锭、纯锑锭和纯镁锭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
S2熔炼镁锭:将S1步骤中称取的纯镁锭码放在融化炉的熔化坩埚中,在保护气或保护剂的保护下完全熔化,熔化温度为680~830℃,在将熔液表面的浮渣清理干净,最后在熔液表面均匀撒上0.5-0.6mm厚的保护剂,得到镁熔液待用;
S3熔炼锌锑:
S31:将的预热处理的纯锌锭和纯锑锭没入S2步骤中的镁熔液中,加热完全熔解纯锌锭和纯锑锭并均匀分布在镁熔液中形成混合熔液,熔炼温度为670~800℃;
S32:将混合熔液保温,保温温度为685~780℃,保温时间为15~60min;
S33:保温之后进行浇铸试样和炉前分析,加料调整直至镁合金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锌2.0~7.0wt%、锑0.2~3.0wt%、其余量为镁,得到镁合金溶液待用;
S4成型处理:将S33步骤中的镁合金溶液浇铸成型得到铸件或坯锭,对铸件或坯锭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得到零件或管材待用;
S5时效热处理:将S4步骤中的零件或管材放入时效热处理炉中加热保温,加热温度为125~180℃,保温时间为5~50h,自然冷却至20~30℃,得到成品。
在制备镁合金的工艺中,对设备和温度的要求并不苛刻,可工业化程度高;熔炼镁的过程中采用保护气或者保护剂使得镁熔液不燃烧,从而降低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熔炼之后得到镁合金溶液进行成型处理,对于不同的成型方法的后处理步骤不同,在最终制备得到的镁合金具有较高的导热率和耐裂韧性。
进一步地,所述S2步骤中保护气的操作为:先在熔化坩埚地步均匀撒上硫磺粉,将纯镁锭码放在熔化坩埚中,再在纯镁锭的上表面均匀撒上硫磺粉,加热升温至680~830℃,将熔化坩埚中的氧转化为二氧化硫,使纯镁锭在二氧化硫和氮气的保护下完全熔化。
保护气燃烧中利用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化的特点,前后不存在压强差,也不需要通入气体平衡压强,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纯镁锭在保护气体的保护下熔化中,是在坩埚底部和纯镁锭表面均匀撒上硫磺粉,硫磺粉的量以氧化燃烧后能将坩埚中的氧全部转化成二氧化硫为准,用坩埚盖将坩埚密闭,加热升温,使全部纯镁锭在二氧化硫和燃烧后剩余的氮气的保护下完全熔化,再打开坩埚盖。其中硫磺粉的用量可以大致估算如下:硫磺的氧化燃烧反应为S+O2=S O2,S的原子量与O2的分子量都是32,即硫磺粉的用量与坩埚中物料以外空间中的氧含量相等;氧在空气中大约占1/5,而且空气密度大约为1g/L;例如坩埚中物料以外的空间为200L,其中氧气为40L,即40克,因此硫磺粉的用量为40克。另外,少量残留的氧气或者硫磺对镁合金熔炼的影响可以忽略。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坩埚的容积和纯镁锭的总体积,计算出坩埚中物料以外的空间,并根据坩埚中物料以外的空间,计算出氧气重量和硫磺粉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S2步骤中保护剂为2号熔剂或炼镁覆盖剂。
所述2号熔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氯化镁 30~65wt%
氯化钾 35~70wt%;
所述炼镁覆盖剂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氯化镁 30~63wt%
氯化钾 35~68wt%
其余量为硫磺。
保护剂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属于常用化学品,且成本较低,保护效果好,能抑制镁熔液在高温下燃烧,降低风险,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较大的污染或导致职业病。
进一步地,所述S31步骤中预热处理为将纯锌锭和纯锑锭分别在200~400℃的预热炉25~35min,预热之后纯锑锭和纯锌锭的温度为200~400℃。
进一步地,所述S4步骤中铸件的制作为:将镁合金熔液浇铸到预热的金属型铸造模具或者砂型铸造模具中凝固成铸件;或将镁合金熔液根据铸件重量分批浇铸到挤压铸造机或压铸机中,挤压铸造或压铸成铸件;或采用低压铸造工艺将镁合金熔液铸造成铸件;
所述S4步骤中铸件的第一次热处理为:对上述铸造的铸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固溶热处理的保温温度为325~400℃,保温时间为5~36h。
在铸件成型工艺中具体的保温温度根据合金中锑含量的多少确定,锑含量越多保温的温度越高;具体保温时间根据零件厚度的大小确定,零件厚度越大保温时间越长。
进一步地,所述S4步骤中坯锭的制作为:将镁合金熔液浇铸到预热过的金属型铸造模具或者砂型铸造模具中凝固成供后续变形加工用的坯锭,或将镁合金熔液输送到结晶器中,进行连续或半连续铸造,制备成供后续变形加工用的坯锭;
所述S4步骤中坯锭的第一次热处理为:将上述制备的坯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均匀化热处理的保温温度为325~400℃,保温时间为5~50h。
具体的保温温度根据合金中锑含量的多少确定,锑含量越多保温的温度越高;具体保温时间根据坯锭的大小确定,坯锭尺寸越大保温时间越长
进一步地,所述坯锭在均匀化热处理之后还进行了加工处理和拉伸处理;
所述加工处理为:均匀化热处理之后直接采用轧制、挤压、拉拔或锻造工艺变形加工成板材、管材、型材、棒材、线材或各种锻件,即采用挤压或拉拔工艺将坯锭变形加工成棒材或线材,或用轧制变形将坯锭加工成板材,或采用挤压变形将坯锭加工成管材或型材,或采用锻压机将坯锭锻造成锻件;
所述拉伸处理为:将上述制备的板材、管材、型材、棒材或线材进行室温预拉伸处理,预拉伸的变形量为0.5~5%。
对于铸件和坯锭的大体工艺相同,但关于第一次热处理之后的过程不相似;铸件的生产过程中固溶热处理保温的时长略短于坯锭的均匀化热处理时间;坯锭还进行加工拉伸,在拉伸过程中对预拉伸变形量进行控制,在此范围内的材料的性能较优,对材料的耐裂韧性影响较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熔炼得到的镁合金中添加锌和锑,不添加稀土金属元素,在考虑成本以及镁合金性能,将锌和锑的含量进行限定,制备得到的镁合金依然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导热率和断裂韧性;锌的成本低,且能较大程度的提升镁合金中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锑的成本较高,添加量少于锌,且能较大程度的提升镁合金中导热率且不降低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可以用作航空航天中的电源、电子器件的散热系统、轿车轮毂以及电动车的电池托盘等关键承力结构件用材料,还可以用作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壳体及其散热器、LED照明散热材料;
2.在制备镁合金的工艺中,对设备和温度的要求并不苛刻,可工业化程度高;熔炼镁的过程中采用保护气或者保护剂使得镁熔液不燃烧,从而降低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熔炼之后得到镁合金溶液进行成型处理,在最终制备得到的镁合金具有较高的导热率和耐裂韧性;
3.保护气燃烧中利用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化的特点,前后不存在压强差,也不需要通入气体平衡压强,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保护剂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属于常用化学品,且成本较低,保护效果好,能抑制镁熔液在高温下燃烧,降低风险,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较大的污染或导致职业病;
4.铸件的生产过程中固溶热处理保温的时长略短于坯锭的均匀化热处理时间;坯锭还进行加工拉伸,在拉伸过程中对预拉伸变形量进行控制,在此范围内的材料的性能较优,对材料的耐裂韧性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镁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锌 2.0~7.0wt%;
锑 0.2~3.0wt%;
其余量为镁。
实施例1-实施例8中镁合金的成分含量如表1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5为本发明中限定的含量参数,实施例6中锌含量较低且锑含量较高,实施例7中锌含量较高且锑含量较低,实施例8中不含有锌和锑。
实施例 1 2 3 4 5 6 7 8
锌的重量百分比/% 2.0 3.5 4.5 5.5 7.0 1.0 8.0 --
锑的重量百分比/% 3.0 2.5 1.5 0.5 0.2 4.0 0.1 --
镁的重量百分比/% 95.0 94.0 94.0 94.0 92.8 95.0 91.9 100.0
表1
导热抗疲劳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准备:将熔炼所需的纯锌、纯锑锭和纯镁锭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
S2熔炼镁锭:将S1步骤中称取的纯镁锭码放在融化炉的熔化坩埚中,在保护气或保护剂的保护下完全熔化,熔化温度为680~830℃,在将熔液表面的浮渣清理干净,最后在熔液表面均匀撒上0.5-0.6mm厚的保护剂,得到镁熔液待用;
S3熔炼锌锑:
S31:将的预热处理的纯锌锭和纯锑锭没入S2步骤中的镁熔液中,加热完全熔解纯锌锭和纯锑锭并均匀分布在镁熔液中形成混合熔液,熔炼温度为670~800℃;
S32:将混合熔液保温,保温温度为685~780℃,保温时间为15~60min;
S33:保温之后进行浇铸试样和炉前分析,加料调整直至镁合金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锌2.0~7.0wt%、锑0.2~3.0wt%、其余量为镁,得到镁合金溶液待用;
S4成型处理:将S33步骤中的镁合金溶液浇铸成型得到铸件或坯锭,对铸件或坯锭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得到零件或管材待用;
S5时效热处理:将S4步骤中的零件或管材放入时效热处理炉中加热保温,加热温度为125~180℃,保温时间为5~50h,自然冷却至20~30℃,得到成品。
具体地,所述S2步骤中保护气的操作为:先在熔化坩埚地步均匀撒上硫磺粉,将纯镁锭码放在熔化坩埚中,再在纯镁锭的上表面均匀撒上硫磺粉,加热升温至680~830℃,将熔化坩埚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硫,使纯镁锭在二氧化硫和氮气的保护下完全熔化。
具体地,所述S2步骤中保护剂为2号熔剂或炼镁覆盖剂;
所述2号熔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氯化镁 30~65wt%
氯化钾 35~70wt%;
所述炼镁覆盖剂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氯化镁 30~63wt%
氯化钾 35~68wt%
其余量为硫磺。
具体地,所述S31步骤中预热处理为将纯锌锭和纯锑锭分别在200~400℃的预热炉25~35min,预热之后纯锑锭和纯锌锭的温度为200~400℃。
具体地,所述S4步骤中铸件的制作为:将镁合金熔液浇铸到预热的金属型铸造模具或者砂型铸造模具中凝固成铸件;或将镁合金熔液根据铸件重量分批浇铸到挤压铸造机或压铸机中,挤压铸造或压铸成铸件;或采用低压铸造工艺将镁合金熔液铸造成铸件;
所述S4步骤中铸件的第一次热处理为:对上述铸造的铸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固溶热处理的保温温度为325~400℃,保温时间为5~36h。
具体地,所述S4步骤中坯锭的制作为:将镁合金熔液浇铸到预热过的金属型铸造模具或者砂型铸造模具中凝固成供后续变形加工用的坯锭,或将镁合金熔液输送到结晶器中,进行连续或半连续铸造,制备成供后续变形加工用的坯锭;
所述S4步骤中坯锭的第一次热处理为:将上述制备的坯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均匀化热处理的保温温度为325~400℃,保温时间为5~50h。
具体地,所述坯锭在均匀化热处理之后还进行了加工处理和拉伸处理;
所述加工处理为:均匀化热处理之后直接采用轧制、挤压、拉拔或锻造工艺变形加工成板材、管材、型材、棒材、线材或各种锻件,即采用挤压或拉拔工艺将坯锭变形加工成棒材或线材,或用轧制变形将坯锭加工成板材,或采用挤压变形将坯锭加工成管材或型材,或采用锻压机将坯锭锻造成锻件;
所述拉伸处理为:将上述制备的板材、管材、型材、棒材或线材进行室温预拉伸处理,预拉伸的变形量为0.5~5%。
实施例1~实施例8中镁合金的制作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5为本发明中限定的含量参数,实施例6中锌含量较低、锑含量较高且参数进行对应修改,实施例7中锌含量较高、锑含量较低且参数进行对应修改,实施例8中不含有锌和锑。
表2
实施例1-实施例8制备得到的镁合金或镁铸件的性能参数如表3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5为本发明中限定的含量参数,实施例6中锌含量较低、锑含量较高且参数进行对应修改,实施例7中锌含量较高、锑含量较低且参数进行对应修改,实施例8中不含有锌和锑。
表3
从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5中导热率、断裂韧性以及抗拉强度的综合性能优于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1-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镁合金可以用于航空航天中的电源、电子器件的散热系统、轿车轮毂以及电动车的电池托盘等关键承力结构件用材料,还可以用作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壳体及其散热器、LED照明散热材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其特征在于,镁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锌 2.0~7.0wt%;
锑 0.2~3.0wt%;
其余量为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锌 3.5~5.5wt%;
锑 0.5~2.5wt%;
其余量为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锌 4.5wt%;
锑 1.5wt%;
其余量为镁。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热抗疲劳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准备:将熔炼所需的纯锌锭、纯锑锭和纯镁锭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
S2熔炼镁锭:将S1步骤中称取的纯镁锭码放在融化炉的熔化坩埚中,在保护气或保护剂的保护下完全熔化,熔化温度为680~830℃,在将熔液表面的浮渣清理干净,最后在熔液表面均匀撒上0.5-0.6mm厚的保护剂,得到镁熔液待用;
S3熔炼锌锑:
S31:将的预热处理的纯锌锭和纯锑锭没入S2步骤中的镁熔液中,加热完全熔解纯锌锭和纯锑锭并均匀分布在镁熔液中形成混合熔液,熔炼温度为670~800℃;
S32:将混合熔液保温,保温温度为685~780℃,保温时间为15~60min;
S33:保温之后进行浇铸试样和炉前分析,加料调整直至镁合金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锌2.0~7.0wt%、锑0.2~3.0wt%、其余量为镁,得到镁合金溶液待用;
S4成型处理:将S33步骤中的镁合金溶液浇铸成型得到铸件或坯锭,对铸件或坯锭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得到零件或管材待用;
S5时效热处理:将S4步骤中的零件或管材放入时效热处理炉中加热保温,加热温度为125~180℃,保温时间为5~50h,自然冷却至20~30℃,得到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抗疲劳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保护气的操作为:先在熔化坩埚地步均匀撒上硫磺粉,将纯镁锭码放在熔化坩埚中,再在纯镁锭的上表面均匀撒上硫磺粉,加热升温至680~830℃,将熔化坩埚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硫,使纯镁锭在二氧化硫和氮气的保护下完全熔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抗疲劳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保护剂为2号熔剂或炼镁覆盖剂;
所述2号熔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氯化镁 30~65wt%
氯化钾 35~70wt%;
所述炼镁覆盖剂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氯化镁 30~63wt%
氯化钾 35~68wt%
其余量为硫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抗疲劳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1步骤中预热处理为将纯锌锭和纯锑锭分别在200~400℃的预热炉25~35min,预热之后纯锑锭和纯锌锭的温度为200~4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抗疲劳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铸件的制作为:将镁合金熔液浇铸到预热的金属型铸造模具或者砂型铸造模具中凝固成铸件;或将镁合金熔液根据铸件重量分批浇铸到挤压铸造机或压铸机中,挤压铸造或压铸成铸件;或采用低压铸造工艺将镁合金熔液铸造成铸件;
所述S4步骤中铸件的第一次热处理为:对上述铸造的铸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固溶热处理的保温温度为325~400℃,保温时间为5~36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抗疲劳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坯锭的制作为:将镁合金熔液浇铸到预热过的金属型铸造模具或者砂型铸造模具中凝固成供后续变形加工用的坯锭,或将镁合金熔液输送到结晶器中,进行连续或半连续铸造,制备成供后续变形加工用的坯锭;
所述S4步骤中坯锭的第一次热处理为:将上述制备的坯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均匀化热处理的保温温度为325~400℃,保温时间为5~50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热抗疲劳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锭在均匀化热处理之后还进行了加工处理和拉伸处理;
所述加工处理为:均匀化热处理之后直接采用轧制、挤压、拉拔或锻造工艺变形加工成板材、管材、型材、棒材、线材或各种锻件,即采用挤压或拉拔工艺将坯锭变形加工成棒材或线材,或用轧制变形将坯锭加工成板材,或采用挤压变形将坯锭加工成管材或型材,或采用锻压机将坯锭锻造成锻件;
所述拉伸处理为:将上述制备的板材、管材、型材、棒材或线材进行室温预拉伸处理,预拉伸的变形量为0.5~5%。
CN201710972119.9A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739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2119.9A CN107739945A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2119.9A CN107739945A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9945A true CN107739945A (zh) 2018-02-27

Family

ID=61237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2119.9A Pending CN107739945A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99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5246A (zh) * 2020-03-02 2020-07-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导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9506A (zh) * 2021-01-18 2021-06-0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Mg-Zn-Ca合金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9418A (zh) * 2009-11-23 2010-05-1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导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1471A (zh) * 2017-07-28 2017-09-26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9418A (zh) * 2009-11-23 2010-05-1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导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1471A (zh) * 2017-07-28 2017-09-26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 ALIZADEH、R. MAHMUDI等: "Effect of Sb additions on the micro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st Mg–4Zn allo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5246A (zh) * 2020-03-02 2020-07-2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导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9506A (zh) * 2021-01-18 2021-06-0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Mg-Zn-Ca合金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3372B (zh) 一种抗冲压铝合金型材的熔炼制备方法
CN104046868B (zh) 一种无稀土低成本高强度导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4849B (zh) 高强度耐热稀土镁合金
CN104032195B (zh) 一种可高效挤压低成本高性能导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US10047426B2 (en) Wrought magnesium alloy capable of being heat treated at high temperature
CN100390313C (zh) 高强度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3399B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铝合金型材的熔炼制备方法
CN104388786B (zh)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Mg-Zn-Al-Sn镁合金
CN108707790B (zh) 一种高强铸造铝合金
CN107739944A (zh) 一种导热高强度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011136A (ko) 내식성이 향상된 마그네슘 합금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마그네슘 합금 부재의 제조방법
CN105568082A (zh) 一种Al-Si-Cu-Mg铸造合金的热处理方法
CN104099506B (zh) 一种多元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7820B (zh) 铝合金槽型件及其制备工艺
CN112695230A (zh) 一种高延伸率耐热铝合金车用零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9945A (zh) 一种导热抗疲劳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5828B (zh) 一种耐磨锌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721A (zh) 一种耐热耐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78558B1 (ko) 고강도 알루미늄-마그네슘계 합금 제조방법
CN105695812A (zh) 一种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
CN105401011A (zh) 一种用于汽车板材的压铸铝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CN105603270A (zh) 一种发动机构件用压铸铝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CN110387489A (zh) 用于压铸的铝合金及使用其制造铝合金铸件的方法
CN108220731A (zh) 一种多元耐热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5339A (zh) 一种铝基粉末冶金锻造发动机连杆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