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4939B - 气流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流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34939B CN107734939B CN201711154456.3A CN201711154456A CN107734939B CN 107734939 B CN107734939 B CN 107734939B CN 201711154456 A CN201711154456 A CN 201711154456A CN 107734939 B CN107734939 B CN 1077349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plate body
- air inlet
- resistant structure
- airflow gen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产生装置包含风扇外壳、扇叶本体、第一支撑柱及第一抗压结构。风扇外壳包含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环形墙体。第二板体具有入风口。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分别连接于环形墙体的相对两侧,环形墙体具有舌口段,舌口段具有第一弧形部及第二弧形部,第一弧形部及第二弧形部相连形成端缘。第一支撑柱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第一抗压结构凸出第二板体。定义穿过端缘及扇叶本体的旋转轴线的基准线,第一支撑柱位于基准线邻近出风口的一侧,第一抗压结构位于第一支撑柱与旋转轴线的连线上,并位于入风口的边缘与第一支撑柱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气流产生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支撑柱与抗压结构的气流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在运行时会伴随着热量的产生。为避免电子设备因温度过高而失效宕机,常通过风扇散热的方式将电子元件运行时的温度维持适合运行的区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的设计方向皆朝向轻薄短小的设计理念出发,以笔记本电脑为例,风扇受到笔记本电脑空间上的限制以及吸风的需求一般会紧贴于笔记本电脑的壳体。
然而,当用户拿持笔记本电脑时,可能因手部压动到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使得壳体变形而抵压到紧贴壳体的风扇,迫使风扇的外壳变形干涉到风扇内部叶片的转动顺畅度。如此一来,转动受到干涉的风扇不仅会发出噪音外,不顺畅的转动也会降低风扇的散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气流产生装置,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扇抗压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气流产生装置适用于设置在一电子装置的一机壳内且机壳具有一进气口。气流产生装置包含一风扇外壳、一扇叶本体、一第一支撑柱及一第一抗压结构。风扇外壳包含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及一环形墙体。第二板体具有一入风口,用以对应电子装置的机壳内的进气口。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分别连接于环形墙体的相对两侧而形成相连通的一容置空间及一出风口,且入风口连通容置空间及开口,环形墙体具有相连的一环形导风段及一舌口段,舌口段具有一第一弧形部及一第二弧形部,第一弧形部及第二弧形部相连而形成一端缘。扇叶本体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可以一旋转轴线相对风扇外壳旋转。第一支撑柱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第一支撑柱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第一抗压结构凸出于第二板体远离容置空间的一侧。其中,定义穿过端缘及旋转轴线的一基准线,第一支撑柱位于基准线邻近出风口的一侧,且第一抗压结构位于第一支撑柱与旋转轴线的连线上,并位于入风口的边缘与第一支撑柱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气流产生装置,藉由将第一支撑柱设置于穿过端缘与扇叶本体的旋转轴线的基准线邻近出风口的一侧,以及将第一抗压结构设置于第一支撑柱与旋转轴线的连线上,且位于入风口的边缘与第一支撑柱之间的设置,以增强风扇外壳的结构强度,以确保风扇外壳受到电子装置的机壳的抵压不会干涉到扇叶本体的旋转,而可维持风扇运转的顺畅度及良好的散热能力。
此外,第一抗压结构位于入风口边缘与第一支撑柱之间的设置,可令在有限的电子装置空间内,风扇入风口的边缘上不会受到第一抗压结构的阻挡,使得风扇得以兼顾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之外,也可降低入风口附近气流混乱而形成噪音以及吸气能力不佳的问题。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气流产生装置位于电子装置内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气流产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气流产生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气流产生装置
11 电子装置
12 机壳
13 进气口
100 风扇外壳
110 第一板体
120 第二板体
121 入风口
130 环形墙体
131 环形导风段
132 舌口段
1321 第一弧形部
1322 第二弧形部
1323 端缘
140 容置空间
150 出风口
200 扇叶本体
300 第一支撑柱
400 第一抗压结构
500 第二支撑柱
600 第二抗压结构
700 第三抗压结构
800 第四抗压结构
900 第五抗压结构
1000 第六抗压结构
1100 抗压凸肋
S 轴线
P 基准线
L1、L2、L3、L4 连线
H1、H2 高度
W 宽度
θ1、θ2、θ3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气流产生装置位于电子装置内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气流产生装置10适用于设置在一电子装置11的一机壳12内且机壳12具有一进气口13,电子装置11例如为笔记本电脑。
请参阅图2至图4,图2为图1的气流产生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气流产生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正视图。
气流产生装置10包含一风扇外壳100、一扇叶本体200、一第一支撑柱300及一第一抗压结构400。
风扇外壳100包含一第一板体110、一第二板体120及一环形墙体130。第二板体120具有一入风口121,入风口121用以对应电子装置11的机壳12内的进气口13。第二板体120与第一板体110分别连接于环形墙体130的相对两侧而形成相连通的一容置空间140及一出风口150,且入风口121连通容置空间140及出风口150,环形墙体130具有相连的一环形导风段131及一舌口段132,舌口段132具有一第一弧形部1321及一第二弧形部1322,第一弧形部1321及第二弧形部1322相连而形成一端缘1323。扇叶本体200设置于容置空间140内,并可以一旋转轴线S相对风扇外壳100旋转。
第一支撑柱300设置于容置空间140,且第一支撑柱30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第一抗压结构400凸出于第二板体120远离容置空间140的一侧。其中,定义穿过端缘1323及旋转轴线S的一基准线P,第一支撑柱300位于基准线P邻近出风口150的一侧,且第一抗压结构400位于第一支撑柱300与旋转轴线S的连线L1上,并位于入风口121的边缘与第一支撑柱300之间。
气流产生装置10更包含一第二支撑柱500及第二抗压结构600。第二支撑柱50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并位于容置空间140内,且第二支撑柱500位于基准线P邻近出风口150的一侧并与第一支撑柱300位于出风口150的相异侧。第二抗压结构600凸出于第二板体120远离容置空间140的一侧,且第二抗压结构600位于第二支撑柱500与旋转轴线S的连线L2上,并位于入风口121的边缘与第二支撑柱50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抗压结构400位于第一支撑柱300与旋转轴线S的连线L1上,以及第二抗压结构600位于第二支撑柱500与旋转轴线S的连线L2上的设置,可令风扇外壳100的结构强度足以抵抗变形的电子装置11的壳体12影响扇叶本体200的旋转,使得气流产生装置10运行时不会产生噪音外,也可维持良好散热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基准线P邻近出风口150的一侧的支撑柱及抗压结构的数量皆为两个的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基准线邻近出风口的一侧的支撑柱及抗压结构的数量可调整为一。
第一抗压结构400位于第一支撑柱300与旋转轴线S的连线L1上,以及第二抗压结构600位于第二支撑柱500与旋转轴线S的连线L2上的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抗压结构可偏离于第一支撑柱与旋转轴线的连线5度以内,以及第二抗压结构可偏离于第二支撑柱与旋转轴线的连线5度以内。即,第一抗压结构与旋转轴线的连线与第一支撑柱与旋转轴线的连线的夹角小于5度,以及第二抗压结构与旋转轴线的连线与第二支撑柱与旋转轴线的连线的夹角小于5度。
此外,第一支撑柱300与第二支撑柱500与扇叶本体200的旋转外缘之间的距离例如大于8毫米,以确保扇叶本体200旋转时,于风扇外壳100内的气流流动不受到第一支撑柱300与第二支撑柱500的干扰,以令气流可顺畅地被吹出。
气流产生装置10更包含一第三抗压结构700及一第四抗压结构800。第三抗压结构700与第四抗压结构800皆凸出于第二板体120远离容置空间140的一侧,且第三抗压结构700与第四抗压结构800皆位于基准线P上,并与入风口121的边缘相分离。第四抗压结构800与第三抗压结构700分别位于入风口121的相对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抗压结构700与第四抗压结构800皆位于基准线P上的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抗压结构与第四抗压结构可各自偏离基准线5度以内。即,第三抗压结构与旋转轴线的连线与基准线的间的夹角皆位于5度以内,以及与第四抗压结构与旋转轴线的连线与基准线之间的夹角皆位于5度以内。
气流产生装置10更包含一第五抗压结构900及第六抗压结构1000。第五抗压结构900及第六抗压结构1000皆凸出于第二板体120远离容置空间140的一侧并与入风口121的边缘分离,且第五抗压结构900及第六抗压结构1000皆位于基准线P远离出风口150的一侧。第五抗压结构900及第六抗压结构1000平均分散于基准线P远离出风口150的一侧。也就是说,位于基准线P远离出风口150的一侧的第五抗压结构900及第六抗压结构1000分别与旋转轴线S的连线L3、L4将180度平均分为三个相等的夹角θ1、θ2、θ3。
前述所有的抗压结构与风扇外壳100的入风口121边缘的距离越近,风扇外壳100抗压的能力越好,但仍需与入风口121的边缘保持距离,以确保气流可顺畅地从入风口121处进入风扇外壳100,以降低入风口121附近气流混乱而形成噪音以及吸气能力不佳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基准线P远离出风口150的一侧的第五抗压结构900及第六抗压结构1000与旋转轴线S的连线L3、L4将180度平均分为三个相等的夹角θ1、θ2、θ3的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五抗压结构及第六抗压结构与旋转轴线的连线将180度所分割的三个夹角之间的差值可于5度以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基准线P远离出风口150的一侧的抗压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基准线远离出风口的一侧的抗压结构的数量可分调整为小于两个或大于两个。
如图4所示,气流产生装置10更包含多个抗压凸肋1100,这些抗压凸肋1100分别凸出于环形墙体130远离第一板体110的一侧且凸出于第二板体120。
前述所有的抗压结构凸出于第二板体120的高度例如皆相等。以第一抗压结构400为例,这些抗压凸肋1100凸出于第二板体120的高度H1大于或等于第一抗压结构400凸出于第二板体120的高度H2。此外,这些抗压凸肋1100的宽度W例如小于3毫米,且这些抗压凸肋1100的数量例如小于八个。
前述这些抗压凸肋1100凸出于第二板体120的高度H1大于所有的抗压结构凸出于第二板体120的高度,因此可于电子装置11的机壳12凹陷变形时,这些抗压凸肋1100先行抵挡凹陷的机壳12以减弱凹陷的机壳12所干涉扇叶本体200的旋转的程度。此外,对于这些抗压凸肋1100的宽度W及数量的限置,则是确保在这些抗压凸肋1100于提供抗压能力的前提之下,入风口121(如图2所示)仍具有空间得以令空气被吸入,以维持气流产生装置10的散热能力。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主机板组件,藉由抗压结构位于支撑柱与旋转轴线的连线上的设置,可增加风扇壳体的结构强度,以确保风扇外壳受到电子装置的机壳的抵压不会干涉到扇叶本体的旋转,而可维持风扇运转的顺畅度及良好的散热能力。
此外,通过位于基准线上的抗压结构,以及位于基准线远离出风口一侧的抗压结构的设置,可增加风扇外壳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风扇外壳抵抗变形的电子装置壳体的抵压的能力。
再者,通过多个抗压凸肋相较于抗压结构凸出于第二板体的设置,以令抗压凸肋可先行抵挡凹陷的机壳,以减弱凹陷的机壳所干涉扇叶本体的旋转的程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流产生装置,适用于设置在一电子装置的一机壳内且该机壳具有一进气口,该气流产生装置包含:
一风扇外壳,包含:
一第一板体;
一第二板体,具有一入风口,用以对应该电子装置的该机壳内的该进气口;以及
一环形墙体,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一板体分别连接于该环形墙体的相对两侧而形成相连通的一容置空间及一出风口,且该入风口连通该容置空间及该出风口,该环形墙体具有相连的一环形导风段及一舌口段,该舌口段具有一第一弧形部及一第二弧形部,该第一弧形部及该第二弧形部相连而形成一端缘;
一扇叶本体,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可以一旋转轴线相对该风扇外壳旋转;以及
一第一支撑柱,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一支撑柱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
其特征在于,该气流产生装置更包含:
一第一抗压结构,凸出于该第二板体远离该容置空间的一侧;
其中,定义穿过该端缘及该旋转轴线的一基准线,该第一支撑柱位于该基准线邻近该出风口的一侧,且该第一抗压结构位于该第一支撑柱与该旋转轴线的连线上,并位于该入风口的边缘与该第一支撑柱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支撑柱及一第二抗压结构,该第二支撑柱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二支撑柱位于该基准线邻近该出风口的一侧并与该第一支撑柱位于该出风口的相异侧,该第二抗压结构凸出于该第二板体远离该容置空间的一侧,且该第二抗压结构位于该第二支撑柱与该旋转轴线的连线上,并位于该入风口的边缘与该第二支撑柱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三抗压结构,该第三抗压结构凸出于该第二板体远离该容置空间的一侧,且该第一抗压结构、该第二抗压结构及该第三抗压结构皆位于该第二板体的相异处,以及该第三抗压结构位于该基准线上并与该入风口的边缘相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四抗压结构,该第四抗压结构凸出于该第二板体远离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该第四抗压结构位于该基准线上并与该入风口的边缘相分离,且该第四抗压结构与该第三抗压结构分别位于该入风口的相对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五抗压结构,该第五抗压结构凸出于该第二板体远离该容置空间的一侧并与该入风口的边缘分离,且该第五抗压结构位于该基准线远离该出风口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第六抗压结构,该至少一第六抗压结构凸出于该第二板体远离该容置空间的一侧并与该入风口的边缘分离,且该至少一第六抗压结构与该第五抗压结构平均分散于该基准线远离该出风口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抗压凸肋,该些抗压凸肋凸出于该环形墙体远离该第一板体的一侧且凸出于该第二板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抗压凸肋的宽度小于3毫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抗压凸肋的数量小于八个。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流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抗压凸肋凸出于该第二板体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抗压结构凸出于该第二板体的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54456.3A CN107734939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气流产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54456.3A CN107734939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气流产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34939A CN107734939A (zh) | 2018-02-23 |
CN107734939B true CN107734939B (zh) | 2020-02-28 |
Family
ID=61217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54456.3A Active CN107734939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气流产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349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72443B (zh) | 2018-03-08 | 2019-09-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風扇結構與電子總成 |
CN110374930B (zh) * | 2018-04-13 | 2021-11-30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结构与电子总成 |
CN113374736A (zh) * | 2020-03-10 | 2021-09-10 |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 抗落摔风扇强化结构 |
CN115066139B (zh) * | 2021-12-03 | 2023-06-0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334335U (zh) * | 2016-01-19 | 2016-06-22 | 苏州市岩金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cpu用支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5574A (zh) * | 2008-10-23 | 2010-06-09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离心风扇 |
TWI480471B (zh) * | 2011-05-24 | 2015-04-1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風扇模組 |
CN105451516B (zh) * | 2015-11-20 | 2018-03-30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模块 |
CN106817878A (zh) * | 2015-11-27 | 2017-06-09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CN105283053B (zh) * | 2015-11-30 | 2017-08-25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模块 |
CN107329548A (zh) * | 2017-07-26 | 2017-11-07 | 张家港市九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计算机自动除尘散热风扇 |
-
2017
- 2017-11-20 CN CN201711154456.3A patent/CN1077349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334335U (zh) * | 2016-01-19 | 2016-06-22 | 苏州市岩金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cpu用支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34939A (zh) | 2018-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34939B (zh) | 气流产生装置 | |
US9119286B2 (en) | Cove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8164900B2 (en) | Enclos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110234065A1 (en) | Computer case | |
US10006471B2 (en) | Fa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10927848B2 (en) | Fa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9018543B2 (en) | Rotary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 |
US10746190B2 (en) | Fan module | |
US874225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 |
CN102445972B (zh) | 电子装置壳体 | |
US11166394B2 (en) | Display card | |
CN106980345B (zh) | 一种便携式笔记本用快速拆卸式键盘 | |
CN207040041U (zh) | 壳体 | |
US10871257B2 (en) | Supporting device | |
TW201925629A (zh) | 氣流產生裝置 | |
CN107505982B (zh) | 一种电脑一体机 | |
CN104951006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1207156Y (zh) | 机箱 | |
CN104918430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3796466A (zh) | 电子装置 | |
US20200362880A1 (en) | Centrifugal fan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8178803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key | |
TWI539083B (zh) | 散熱風扇及具有此散熱風扇之電子裝置 | |
CN212966034U (zh) | 一种便于安装水冷排的机箱机构 | |
JP6666574B1 (ja) | 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