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622B - 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622B
CN107733622B CN201710086083.4A CN201710086083A CN107733622B CN 107733622 B CN107733622 B CN 107733622B CN 201710086083 A CN201710086083 A CN 201710086083A CN 107733622 B CN107733622 B CN 1077336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wideband
broadband
narrowband
b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860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3622A (zh
Inventor
杨维维
戴博
刘锟
陈宪明
方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US16/322,8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05789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97216 priority patent/WO20180286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3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3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基站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基站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其中,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所在的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资源分配只考虑1.4MHz窄带带宽限制的问题,达到了实现MTC终端支持更高数据速率MTC应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简称为MTC),又称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简称为M2M)是现阶段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目前市场上部署的MTC设备主要基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近年来,由于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简称为LTE)/升级版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ime Evolution,简称为LTE-A)的频谱效率高,越来越多的移动运营商选择LTE/LTE-A作为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方向。基于LTE/LTE-A的MTC多种类数据业务也将更具吸引力。
现有MTC终端支持最大1.4MHz的窄带,为了支持更高数据速率MTC的应用,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需要支持新的功能;其中一个就是支持更大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D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USCH)信道带宽,而现有技术中PDSCH/PUSCH信道的资源分配都是考虑1.4MHz窄带带宽限制设计的,从而导致UE无法支持更高数据速率MTC的应用;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资源分配只考虑1.4MHz窄带带宽限制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包括:基站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指示根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
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和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其中N值固定,或者N值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N值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组成: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宽带指示,其中: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所述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或,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3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3比特指示所述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宽带内资源位置,其中,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所述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3比特指示窄带集合,其中,y3的值根据宽带内窄带个数确定,所述y2指示窄带内RB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其中,y4的值根据宽带内RB个数确定;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其中,y5的值根据宽带内的资源块组的个数确定;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其中,y6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物理资源块组的个数;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技术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宽带使能子帧;其中,所述宽带使能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且为正整数;或者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模式;其中,带宽模式通过1比特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确定的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进行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指示根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进一步地,当所述终端未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时,根据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宽带位置确定接收宽带的位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宽带位置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不同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宽带位置进行接收;或者,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不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终端在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不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终端在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大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或者,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小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的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其中N值固定,或者N值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N值根据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组成: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宽带指示信息: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所述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指示信息: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所述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3比特指示窄带集合,其中,y3的值根据宽带内窄带个数确定,所述y2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其中,y4的值根据宽带内RB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其中,y5的值根据宽带内的资源块组的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其中,y6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物理资源块组的个数;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进步一地,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宽带的使能子帧;其中,所述宽带的使能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且为正整数;和/或,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带宽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确定方法还包括:终端确定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资源,上报所述CSI参考资源上的CSI,其中,所述CSI参考资源包含CSI时域参考资源,CSI频域参考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CSI时域参考资源为一个或多个子帧。
进一步地,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宽带;CSI时域参考资源上只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窄带或包含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宽带;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没有数据和控制的传输,CSI频域参考资源为预先定义的宽带。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为预先定义的包含X个窄带且总带宽不超过Y个RB。
进一步地,上报所述CSI参考资源上的CSI包含:上报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所述CSI参考资源获得;上报的子带CQI根据所述CSI参考资源中的窄带获得。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的装置,应用于基站侧,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指示根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
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N值固定,或者N值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N值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组成: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宽带指示;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所述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或,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3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3比特指示所述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所述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3比特指示窄带集合,其中,y3的值根据宽带内窄带个数确定,所述y2指示窄带内RB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其中,y4的值根据宽带内RB个数确定;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其中,y5的值根据宽带内的资源块组的个数确定;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其中,y6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物理资源块组的个数;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7+y8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8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9比特表示,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宽带使能子帧;其中,所述宽带使能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且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模式;其中,带宽模式通过1比特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确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侧,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进行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指示根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
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进一步地,当所述接收模块未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确定接收宽带位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宽带位置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不同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宽带位置进行接收;或者,
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不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不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
或者,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大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或者,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小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的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其中N值固定,或者N值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N值根据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组成: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宽带指示信息;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所述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指示信息: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所述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3比特指示窄带集合,其中,y3的值根据宽带内窄带个数确定,所述y2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其中,y4的值根据宽带内RB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其中,y5的值根据宽带内的资源块组的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其中,y6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物理资源块组的个数;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的资源位置;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宽带的使能子帧;其中,所述宽带的使能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且为正整数;和或,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带宽模式。
进一步地,确定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资源,上报所述CSI参考资源上的CSI,其中,所述CSI参考资源包含CSI时域参考资源和CSI频域参考资源,所述CSI时域参考资源为一个或多个子帧。
进一步地,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宽带;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只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窄带或包含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宽带;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没有数据和控制的传输,CSI频域参考资源为预先定义的宽带。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为预先定义的包含X个窄带且总带宽不超过Y个RB。
进一步地,上报所述CSI参考资源上的CSI包含:上报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所述CSI参考资源获得;上报的子带CQI根据所述CSI参考资源中的窄带获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可执行指令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传输装置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以及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指示根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包含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可执行指令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传输装置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并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进行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指示根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未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时,所述终端根据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确定接收宽带位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宽带位置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不同时,所述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宽带位置进行接收;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不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所述终端还用于在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不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终端在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大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配置参数,且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小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配置参数指示的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所在的子帧、带宽模式。
通过本发明,基站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并将该资源分配参数发送到终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资源分配只考虑1.4MHz窄带带宽限制的问题,达到了实现MTC终端支持更高数据速率MTC应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的基站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确定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确定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6a~6e是相关技术中窄带的定义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5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一;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5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2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二;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三;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四;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预设索引的示意图一;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预设索引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基站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基站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基站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基站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基站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基站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基站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基站的资源分配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基站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
步骤S204:基站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参数;
其中,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所在的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通过本实施例的步骤S202和步骤S204,基站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并将该资源分配参数发送到终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资源分配只考虑1.4MHz窄带的问题,达到了实现MTC终端支持更高数据速率MTC应用的效果,而为了实现更高数据速率MTC的应用,不同类型的终端可支持的数据信道带宽为:
接收带宽为5MHz的带宽受限(Bandwidth Limited,简称BL)UE以最大1.4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覆盖增强(Coverage Enhancement,简称CE)模式A和CE模式B
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和CE模式B
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1.4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和CE模式B;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5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20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20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宽带指示根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窄带索引、资源位置。
其中,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其中,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是指: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
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是指: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所述宽带包含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集合、宽带内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其中,所述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其中N值固定,或者N值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N值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宽带模式包括:宽带模式、窄带模式。
基于上述步骤S202和步骤S204,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参数的方式,可以是: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参数。
对于上述涉及到的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参数的方式,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可以是:
(1)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向终端发送宽带指示。
其中,该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该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
该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该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
(2)基站通过DCI将宽带内资源位置发送给终端。
其中,该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
方式一: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其中,y1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方式二: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y3的值根据宽带内窄带个数确定,y2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方式三: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其中,y4的值根据宽带内RB个数确定;
方式四: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集合的起始位置和个数;中,y5的值根据宽带内的资源块组的个数确定;
方式五: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其中,y6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物理资源块组的个数。
方式六: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方式七: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方式八: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
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
方式九: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3)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资源位置,其中,该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4)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宽带使能子帧。
其中,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宽带使能子帧;其中,所述宽带使能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且为正整数。
(5)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带宽模式。其中,带宽模式通过1比特指示。
实施例2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确定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2:终端通过信令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
步骤S304:终端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
其中,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对应于实施例1基站侧的终端侧方法实施例。其中,相应特征的说明以及在上述实施例1中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的装置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基站侧,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配置模块42,用于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发送模块44,与配置模块42耦合链接,用于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参数;
其中,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对应于实施例1方法实施例的装置实施例。
通过本实施例,基站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并将该资源分配参数发送到终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资源分配只考虑1.4MHz窄带的问题,达到了实现MTC终端支持更高数据速率MTC应用的效果,而为了实现更高数据速率MTC的应用,不同类型的终端可支持的数据信道带宽为:
接收带宽为5MHz的带宽受限(Bandwidth Limited,简称BL)UE以最大1.4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覆盖增强(Coverage Enhancement,简称CE)模式A和CE模式B
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和CE模式B
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1.4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和CE模式B;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5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20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
非带宽受限(non-BL)UE以最大20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宽带指示根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窄带索引、资源位置。
其中,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其中,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是指: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
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是指: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宽带包含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集合的起始位置和个数、宽带内资源块集合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其中,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其中N的值固定,或者N值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N值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宽带模式包括:宽带模式、窄带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参数。
基于上述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参数,本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以下方式
方式一: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向终端发送宽带指示;其中,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其中,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其中,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
方式二:用于基站通过DCI将宽带内资源位置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其中,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组;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y3比特指示窄带组,y2指示窄带内RB组;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组;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的起始位置和个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方式三:用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资源位置,其中,该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方式四:用于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宽带所在的子帧;其中,宽带所在的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
方式五:用于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带宽模式;其中,宽带模式通过1比特高层信令指示。
实施例4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确定的装置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终端侧,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2,用于通过信令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传输模块54,与接收模块52耦合链接,用于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
其中,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所在的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对应于实施例2方法实施例的装置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5
基于上述实施例3和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3中的装置,和上述实施例4中的装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1至5,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6
图6a~6e是现有技术中的窄带的定义示意图,如图6a所示为系统带宽为3MHz,图6b中系统带宽为5MHz,图6c中系统带宽为10MHz,图6d中系统带宽为15MHz,图6e中系统带宽为20MHz。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2:基站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其中资源分配参数包含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所在的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步骤S304:基站通过信令将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发送给终端;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假设PDSCH/PUSCH传输支持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假设宽带对应的带宽为5MHz,宽带的基本单位为窄带且宽带之间不重叠,宽带指示根据宽带预设索引确定;
该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1-1:
在系统带宽为5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7所示,有1个宽带NB0~NB3,不需要指示宽带指示;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5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1-2:
在系统带宽为10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8所示,有2个宽带NB0~NB3,NB4~NB7,其中NB0~NB3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0,NB4~NB7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1;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一。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宽带指示使用1比特指示,例如宽带指示为‘0’表示宽带NB0~NB3,宽带指示为‘1’表示宽带NB4~NB7。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1-3:
在系统带宽为15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9所示,有3个宽带NB0~NB3,NB4~NB7,NB8~NB11,其中NB0~NB3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0,NB4~NB7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1,NB8~NB11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2;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5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使用2比特指示,例如宽带指示为‘00’表示宽带NB0~NB3,宽带指示为‘01’表示宽带NB4~NB7,宽带指示为‘10’表示宽带NB8~NB11。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1-4:
在系统带宽为20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10所示,有4个宽带NB0~NB3,NB4~NB7,NB8~NB11,NB12~NB15,其中NB0~NB3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0,NB4~NB7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1,NB8~NB11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2,NB12~NB15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3;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2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使用2比特指示,例如宽带指示为‘00’表示宽带NB0~NB3,宽带指示为‘01’表示宽带NB4~NB7,宽带指示为‘10’表示宽带NB8~NB11,宽带指示为‘11’表示宽带NB12~NB15;
具体实施方式二:
假设PDSCH/PUSCH传输支持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假设宽带的带宽为5MHz,宽带的基本单位为RB且宽带之间不重叠,宽带指示根据宽带预设索引确定;
在系统带宽为10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11所示,有2个宽带RB0~RB24,RB25~RB49,其中RB0~RB24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0,RB25~RB30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1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二。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使用1比特指示,例如宽带指示为‘0’表示宽带RB0~RB24,宽带指示为‘1’表示宽带RB25~RB49。
具体实施方式三:
假设PDSCH/PUSCH传输支持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假设宽带的带宽为5MHz,宽带的基本单位为窄带且宽带之间重叠,宽带指示根据宽带预设索引确定。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3-1:
在系统带宽为10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12所示,有5个宽带NB0~NB3,NB1~NB4,NB2~NB5,NB3~NB6,NB4~NB7,其中NB0~NB3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0,NB1~NB4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1,NB2~NB5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2,NB3~NB6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3,NB4~NB7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4;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三。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使用3比特指示,例如宽带指示‘000’表示宽带NB0~NB3,宽带指示‘001’表示宽带NB1~NB4,宽带指示‘010’表示宽带NB2~NB5,宽带指示‘011’表示宽带NB3~NB6;宽带指示‘100’表示宽带NB4~NB7;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3-2:
在系统带宽为10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13所示,有3个宽带NB0~NB3,NB2~NB5,NB4~NB7,其中NB0~NB3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0,NB2~NB5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1,NB4~NB7的宽带对应的预设索引为2;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四。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使用2比特指示,例如宽带指示‘00’表示宽带NB0~NB3,宽带指示‘01’表示宽带NB2~NB5,宽带指示‘10’表示宽带NB4~NB7。
具体实施方式四:
假设PDSCH/PUSCH传输支持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假设宽带的带宽为5MHz,宽带的基本单位为窄带且宽带之间重叠,其中宽带偏移的基本单位为窄带且具体的值为1个窄带,宽带偏移对应的预设宽带为宽带0,宽带指示根据宽带预设索引和宽带偏移获得确定;
假设系统带宽为10MHz,宽带预设索引由具体实施方式1中具体实施方式1-2中系统带宽为10MHz的方式确定,如图14所示,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预设索引的示意图一。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预设索引使用1比特指示,宽带偏移使用1比特指示,例如宽带预设索引0,偏移为0,表示宽带NB0~NB3,宽带预设索引为1,偏移为0表示宽带NB4~NB7,宽带预设索引为0,偏移为1表示宽带NB1~NB4,其中宽带偏移域的含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宽带偏移域 含义
0 不偏移
1 偏移1个窄带
具体实施方式五:
假设PDSCH/PUSCH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的带宽为5MHz,宽带的基本单位为RB且宽带之间重叠,其中宽带偏移的基本单位为RB且具体的值为12,宽带偏移对应的预设RB为RB0,宽带指示根据宽带预设索引和宽带偏移获得确定;假设系统带宽为10MHz,宽带预设索引按具体实施方式二中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方式确定,如图15所示,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预设索引的示意图二。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预设索引使用1比特指示,宽带偏移使用1比特指示,例如宽带预设索引0,偏移为00,表示宽带RB0~RB24,宽带预设索引为1,偏移为00表示宽带RB25~RB49,宽带预设索引为0,偏移为10表示宽带RB12~RB36,其中宽带偏移域的含义如下表2所示:
表2
宽带偏移域 含义
00 不偏移
01 偏移1/4宽带
10 偏移1/2宽带
11 偏移3/4宽带
具体实施方式六:
假设PDSCH/PUSCH传输支持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假设宽带对应的带宽为5MHz,宽带的基本单位为窄带且宽带之间不重叠,宽带指示根据窄带索引确定。
该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6-1:
在系统带宽为5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7所示,有1个宽带NB0~NB3,不需要指示宽带指示;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5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6-2:
在系统带宽为10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8所示,有2个宽带NB0~NB3,NB4~NB7;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一。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通过窄带索引得到,其中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即宽带指示为’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0的宽带,宽带指示为’1’,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4的宽带。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6-3:
在系统带宽为15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9所示,有3个宽带NB0~NB3,NB4~NB7,NB8~NB11;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5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通过窄带索引得到,其中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即宽带指示为’0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0的宽带,宽带指示为’01’,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4的宽带,宽带指示为’1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8的宽带。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6-4:
在系统带宽为20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10所示,有4个宽带NB0~NB3,NB4~NB7,NB8~NB11,NB12~NB15;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2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通过窄带索引得到,其中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即宽带指示为’0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0的宽带,宽带指示为’01’,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4的宽带,宽带指示为’1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8的宽带;宽带指示为’11’,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12的宽带。
具体实施方式七:
假设PDSCH/PUSCH传输支持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假设宽带的带宽为5MHz,宽带的基本单位为窄带且宽带之间重叠,宽带指示根据宽带预设索引确定。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7-1:
在系统带宽为10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12所示,有5个宽带NB0~NB3,NB1~NB4,NB2~NB5,NB3~NB6,NB4~NB7;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三。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通过窄带索引得到,其中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即宽带指示为’00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0的宽带,宽带指示为’001’,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1的宽带,宽带指示为’01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2的宽带;宽带指示为’011’,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3的宽带;宽带指示为’10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4的宽带。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7-2:
在系统带宽为10MHz的情况下,宽带划分如图13所示,有3个宽带NB0~NB3,NB2~NB5,NB4~NB7,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带宽为10MHz的宽带划分示意图四。
其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将宽带指示发送给终端,其中宽带指示通过窄带索引得到,其中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即宽带指示为’0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0的宽带,宽带指示为’01’,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2的宽带,宽带指示为’10’,表示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为NB4的宽带。
具体实施方式八:
假设PDSCH/PUSCH传输支持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假设宽带的带宽为5MHz,且宽带的基本单位为窄带,系统带宽为5MHz,如图7所示。
情况一:宽带内资源分配通过窄带内窄带使能和窄带内RB集合确定;
基站通过DCI将宽带内资源位置发送给终端;
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
其中y1指示窄带使能状态,因为4个窄带,所以y1为4,窄带使能状态内的每1位代表1个窄带,当为‘0’时,表示数据不在窄带传输,当为‘1’时,表示数据在窄带内传输,窄带使能状态为‘0001’表示数据在窄带0传输,窄带使能状态为‘0010’表示数据在窄带1传输,窄带使能状态为‘0100’表示数据在窄带2传输;窄带使能状态为‘1000’表示数据在窄带3传输,窄带使能状态为‘1111’表示数据在窄带0,窄带1,窄带2和窄带3传输;因为4个窄带,假设第一个窄带一定被调度,也就是只使用3比特指示后3个窄带,此时y1=3;
窄带内RB集合使用y2比特指示,沿用现有技术中的窄带内资源分配,即y2=5,此时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8比特指示;每个窄带内的分配的RB集合相同;也可以以RBG为基本单位,例如假设3个PRB组成一个RBG,那么y2=2比特,此时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5比特指示;当y1比特的状态为“000”时,使用y2比特表示宽带内第一个窄带内(也就是窄带索引指示的窄带)的资源分配;或者,当y2比特的状态为“00”时,使用y1比特表示宽带内第一个窄带(也就是窄带索引指示的窄带)内的资源分配;
情况二:宽带内资源分配通过宽带内窄带集合和窄带内RB集合确定;
基站通过DCI将宽带内资源位置发送给终端;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y3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集合,具体如下表3所示:
表3
y3的值 窄带集合
0000 窄带0
0001 窄带1
0010 窄带2
0011 窄带3
0100 窄带0,1
0101 窄带1,2
0110 窄带2,3
0111 窄带0,1,2
1000 窄带1,2,3
1001 窄带0,1,2,3
窄带内RB集合使用y2比特指示,沿用现有技术中的窄带内资源分配,即y2=5,每个窄带内的分配的RB集合相同。
情况三:宽带内资源分配通过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RB组集合确定;基站通过DCI将宽带内资源位置发送给终端;
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M比特对应的2^M状态中m1个状态指示宽带内RB集合,m2个状态指示宽带内RB组集合,其中宽带内RB集合是指窄带索引指示的窄带内的RB集合,m1+m2<=2^M;下表以M等于5为例,也就是一共有32个状态,假设其中21个状态表示窄带内的RB集合,11个状态表示宽带内RB组集合,例子如下表4-1所示;
表4-1-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37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381
表4-1-2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382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39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401
也可以压缩窄带内所有RB集合的状态,使用更多的状态表示宽带内RB组集合,表4-2给出以压缩支持的RB集合对应的RB个数为例,压缩RB集合中RB个数为6的,即状态“10100”对应的资源分配从{RB0,RB1,RB2,RB3,RB4,RB5}变为{RBG0,RBG4}
表4-2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402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41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421
表4-3给出以压缩支持的RB集合中RB个数对应的状态为例,压缩RB个数为3的状态;即状态“01101”对应的资源分配从{RB2,RB3,RB4}变为{RBG0,RBG4};状态“01110”对应的资源分配从{RB3,RB4,RB5}变为{RBG0,RBG6}
表4-3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422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43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441
具体实施方式九:
假设PDSCH/PUSCH传输支持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假设宽带的带宽为5MHz,且宽带的基本单位为RB,系统带宽为10MHz,如图6所示:假设宽带指示为0
假设宽带内资源分配通过宽带内RB集合确定;其中y4比特指示RB集合;例如‘000000000’表示RBG0,‘000001001’表示RBG0和RBG1;具体RB集合确定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宽带为5MHz时,需要9比特指示所有可能的RB集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
PDSCH/PUSCH更大信道带宽即宽带的带宽为5MHz,且宽带的基本单位为RB,系统带宽为5MHz,资源块组内RB个数固定为3,
情况一:宽带内资源分配通过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因为宽带为25个PRB,因为资源块组内RB个数固定为3,所以有9个资源块组,所有资源块组集合有45个,使用y5=6比特指示例如‘000000’表示资源块组0,‘001001’表示资源块组0和1;
情况二:宽带内资源分配通过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因为宽带为25个PRB,因为资源块组内RB个数固定为3,所以有9个资源块组,所以使用y6=9比特表示资源块组的使能,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内的每1位代表1个资源块组,当为‘0’时,表示数据不在该资源块组传输,当为‘1’时,表示数据在该资源块组内传输
其中资源块组内的RB个数p,也可以根据宽带包含的RB个数确定、或者根据系统带宽包含的RB个数确定,具体取值如下表5所示:
表5
RB个数 (p)
≤10 1
11–26 2
27–63 3
64–110 4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
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DSCH的接收。其中资源分配通过参数窄带索引和宽带内资源位置确定。假设资源分配开销不受限于现有窄带的资源分配开销,其中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窄带使能和窄带内RB集合确定;
当系统带宽为5MHz时,资源分配由4比特窄带使能状态和5比特的窄带内RB集合组成;和/或,
当系统带宽为10MHz时,资源分配由3比特的窄带索引、3比特的窄带使能状态和5比特的窄带内RB集合组成;和/或,
当系统带宽为15MHz/20MHz时,资源分配由4比特的窄带索引、3比特的窄带使能状态和5比特的窄带内RB集合组成;和/或,
其中,当系统带宽大于5MHz时,3比特的窄带使能状态指示的宽带内第2,3,4个窄带的使能状态;其中窄带内RB集合沿用现有的窄带内的资源分配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
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DSCH的接收。其中资源分配通过参数窄带索引和宽带内资源位置确定。假设资源分配开销受限于现有窄带的资源分配开销,其中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窄带使能和窄带内RB集合确定;
当系统带宽为5MHz时,资源分配由4比特窄带使能状态和2比特的窄带内RB集合组成;和/或,
当系统带宽为10MHz时,资源分配由3比特的窄带索引、3比特的窄带使能状态和2比特的窄带内RB集合组成;和/或,
当系统带宽为15MHz/20MHz时,资源分配由4比特的窄带索引、3比特的窄带使能状态和2比特的窄带内RB集合组成;和/或,
其中窄带内的RB集合为将窄带内的RB以3个RB为一组分成2个RBG,每1比特指示RBG的状态。其中当3比特窄带使能状态对应为“000”时,2比特窄带内资源分配表示第一个窄带内的资源分配;或者,当2比特窄带内资源分配为“00”时,使用3比特表示第一个窄带内的资源分配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
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DSCH的接收。其中资源分配通过参数窄带索引和宽带内资源位置确定。假设资源分配开销受限于现有窄带的资源分配开销;
当系统带宽为5MHz时,资源分配由2比特的窄带索引、5比特的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RB组集合组成;
当系统带宽为10MHz时,资源分配由3比特的窄带索引、5比特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RB组集合组成;
当系统带宽为15MHz/20MHz时,资源分配由4比特的窄带索引、5比特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RB组集合组成;其中宽带内RB集合是指窄带索引指示的窄带内RB集合,5比特的具体含义如表4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
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USCH的发送。其中资源分配通过资源位置确定。假设资源分配开销受限于现有窄带的资源分配开销;
当系统带宽为5MHz时,资源分配由2比特的窄带索引、5比特的宽带内资源起始和资源结束组成;和/或
当系统带宽为10MHz时,资源分配由3比特的窄带索引、5比特的宽带内资源起始和资源结束组成;和/或
当系统带宽为15MHz/20MHz时,资源分配由4比特的窄带索引、5比特的宽带内资源起始和资源结束组成;
其中宽带内资源起始和资源结束为基站和终端预先定义的下表6中的32个状态即可;一个例子为,选择前32个状态,使用5比特表示即可;
表6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48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491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
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USCH的发送。其中资源分配通过资源位置确定。假设资源分配开销受限于现有窄带的资源分配开销;
当系统带宽为5MHz时,资源分配由2比特的窄带索引、5比特的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RB组集合组成;和/或
当系统带宽为10MHz时,资源分配由3比特的窄带索引、5比特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RB组集合组成;
当系统带宽为15MHz/20MHz时,资源分配由4比特的窄带索引、5比特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RB组集合组成;
其中宽带内RB集合是指窄带索引指示的窄带内RB集合;其中5比特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RB组使能的含义如表7-1所示;
表7-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0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1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21
或者,如下表7-2
表7-2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22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31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
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USCH的发送。其中资源分配通过资源位置确定。资源位置包含资源起始RB和资源结束RB;假设资源分配开销不受限于现有窄带的资源分配开销;
当系统带宽为5MHz,资源分配由9比特资源起始RB和资源结束RB联合编码得到;
当系统带宽为10MHz,资源分配由10比特资源起始RB和资源结束RB联合编码得到;
当系统带宽为15MHz,资源分配由11比特资源起始RB和资源结束RB联合编码得到;
当系统带宽为20MHz,资源分配由12比特资源起始RB和资源结束RB联合编码得到;
其中,资源起始RB和资源结束RB通过预定义的表格获得,以系统带宽为10MHz为例
表8系统带宽为10MHz时,资源分配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4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5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61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
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USCH的发送。其中资源分配通过资源位置确定。资源位置包含资源起始RB和资源数量,假设资源分配开销不受限于现有窄带的资源分配开销;
资源起始RB和资源数量通过资源指示值(Resource Indication Value,简称为RIV)获得,RIV的定义为:
如果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71
那么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72
或者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73
其中,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74
为系统所占的RB个数,RBSTART为资源起始RB,LCRBs为资源数量,即RB个数。
当系统带宽为5MHz,RIV的最大值为325,需要9比特指示;
当系统带宽为10MHz,RIV的最大值为1250,需要11比特指示;
当系统带宽为15MHz,RIV的最大值为1875,需要11比特指示;
当系统带宽为20MHz,RIV的最大值为2500,需要12比特指示;
具体实施例十四和十五中,资源粒度都是RB,也可以以RBG为粒度,进一步减少资源分配的开销,具体例子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例十八
假设non-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DSCH/PUSCH的发送。
具体的资源分配参数和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时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例十九
假设non-BL UE以最大20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所述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DSCH的接收;
资源分配方法和现有LTE相同,不同的是RBG内包含的RB个数不同,以系统带宽为20MHz为例,如果采用type0的资源分配方案,假设资源分配开销和信道带宽为5MHz时的资源分配开销;假设信道带宽为5MHz是的资源开销具体实施例十一所示;至少需要12RB组成一个RBG。或者假设资源分配开销和现有资源分配开销相同,且通过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RB组使能表示资源分配,其中RBG组以6个PRB组成;
具体实施例二十
假设non-BL UE以最大20MHz的PU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A;所述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USCH的发送;
资源分配方法和现有LTE相同,不同的时资源的粒度受限于资源的开销,以系统带宽为20MHz为例,假设资源分配的开销和信道带宽为5MHz时的资源分配开销,假设信道带宽为5MHz时的资源分配参考具体实施例十五,那么需要将部分RB组成RBG。
具体实施例二十一
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考虑到模式B主要追求大覆盖,所以不增加资源分配域的开销,也就是资源分配域的开销如表9所示:
表9
系统带宽 开销
5MHz 3
10MHz 4
15MHz/20MHz 5
所述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DSCH的接收;其中资源分配通过宽带指示和宽带内资源分配确定。其中,宽带内资源分配通过宽带内窄带使能和窄带内RB集合组成,那么;
当系统带宽为5MHz,资源分配由3比特宽带内窄带使能得到;
当系统带宽为10MHz,资源分配由1比特宽带指示,3比特宽带内窄带使能得到;
当系统带宽为15/20MHz,资源分配由2比特宽带指示,3比特宽带内窄带使能得到;
其中,宽带指示可以为宽带预设索引,也可以为预先定义的窄带索引,因为宽带内第一个窄带总是被配置,所以只需要3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
或者,宽带内资源分配通过宽带内资源起始和资源结束组成,受限于3比特的开销,需要压缩部分状态,例如取其中{状态1,状态2,状态3,状态4,状态5,状态6,状态8,状态10},一个例子如表10所示;
表10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59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601
具体实施例二十一
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考虑到模式B主要追求大覆盖,所以不增加资源分配域的开销,也就是资源分配域的开销如表9所示
所述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DSCH的接收;其中资源分配通过资源位置确定。其中,资源位置包含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确定;
当系统带宽为5MHz,资源分配由2比特资源数量和1比特资源起始位置得到;
当系统带宽为10MHz,资源分配由2比特资源数量和2比特资源起始位置得到;
当系统带宽为15/20MHz,资源分配由2比特资源数量和3比特资源起始位置得到;
其中资源数量中以窄带/6RB为单位分配,具体含义如表11所示
表11
资源数量域 含义
00 1个窄带/6RBs
01 2个窄带/12RBs
10 3个窄带/18RBs
11 4窄带/24RBs/25RBs
其中资源起始位置通过(窄带总数/指示起始位置对应的状态数)为间隔确定,例如,当系统带宽为5MHz时,窄带总数为4个,使用1比特即2个状态指示,那么起始位置的间隔为2,那么起始位置为{窄带1,窄带3}
具体实施例二十二
假设non-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
具体的资源分配参数和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时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例二十三
假设non-BL UE以最大20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考虑到模式B主要追求大覆盖,所以不增加资源分配域的开销,也就是资源分配域的开销如表9所示:
所述UE接收DCI中的资源分配参数,根据资源分配参数进行PDSCH的接收;其中资源分配通过资源位置确定。其中,资源位置包含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确定;
当系统带宽为5MHz,资源分配由3比特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得到;其中资源起始和资源结束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共有4个窄带,也就是有以下10种状态需要指示,如上表8所示,因为只有3比特指示,所以需要取其中8种状态,例如取其中{状态1,状态2,状态3,状态4,状态5,状态6,状态8,状态10}
当系统带宽为10MHz,资源分配由4比特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得到;其中资源起始和资源结束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共有8个窄带,也就是要指示36种状态,因为只有4比特,也就是只能指示16个状态,那么采用限制起始位置的方式从36个状态中选表10选择16个,如下表12所示:
表12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61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621
也即是窄带个数为1,2时,起始位置限制为4个,窄带1,窄带3,窄带5,窄带7,窄带个数为3,4时,起始位置限制为2个,窄带1,窄带5,窄带个数大于4时,起始位置限制为1个;
当系统带宽为15MHz,资源分配由5比特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得到;其中资源起始和资源结束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因为有12个窄带,也就是要指示78种状态,因为只有5比特,也就是只能指示32个状态,那么采用限制起始位置的方式从78个状态中选择32个;选择方式采用和10MHz的相同,当窄带个数为1,2时,起始位置限制为6个,窄带1,窄带3,窄带5,窄带7,窄带9,窄带11,当窄带个数为3,4时,起始位置限制为3个,窄带1,窄带3,窄带9;当窄带个数为5,6,起始位置限制为2个,窄带1,窄带7,当窄带个数大于6时,起始位置限制为1个,即窄带1;
当系统带宽为20MHz,资源分配由5比特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得到;其中资源起始和资源结束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因为有16个窄带,也就是要指示136种状态,因为只有5比特,也就是只能指示32个状态,那么采用限制起始位置的方式从136个状态中选择32个;
当窄带个数为1,2时,起始位置限制为5个,窄带1,窄带5,窄带7,窄带11,窄带13,当窄带个数为3,4时,起始位置限制为3个,窄带1,窄带5,窄带9;当窄带个数为5,6,起始位置限制为2个,窄带1,窄带7,当窄带个数为7,8时,起始位置限制为2个,窄带1和窄带9,当窄带个数大于8时,起始位置限制为1个,即窄带1;
上述实施例中窄带个数是以1个窄带为粒度的,也可以通过将k个窄带组成窄带组为粒度,从而减少对起始位置的限制;限制起始位置和/或限制分配粒度都属于减少开销的方法。
当系统带宽大于5MHz时,也可以使用x比特指示宽带个数,3比特指示宽带内的资源分配,宽带内的资源分配可以采用窄带使能状态,或者采用表10中的起始结束联合编码;x比特宽带个数的具体含义如下表13所示:
表13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631
Figure BDA0001227435750000641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四
接收带宽为5MHz的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和/或;接收带宽为5MHz的non-BL UE以最大5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和/或假设接收带宽为5MHz的non-BL UE以最大20MHz的PDSCH信道带宽工作在CE模式B;
资源分配域的开销不受限于表9所示,采用和CE mode A相同的资源分配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五: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将宽带使能子帧发送给终端;假设通过40比特表示,即当为‘1’表示宽带所在的子帧。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六:
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指示带宽模式。例如‘1’表示宽带模式,‘0’表示窄带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七
步骤1601:终端确定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资源,
步骤1602:上报所述CSI参考资源上的CSI,其中,所述CSI参考资源包含CSI时域参考资源,CSI频域参考资源
步骤1601中,所述CSI时域参考资源为一个或多个子帧。
优选的,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宽带;假设PDSCH在宽带0上传输,那么CSI频域资源为宽带0,或者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只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窄带或包含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宽带;假设PDCCH所在的宽带为宽带0,那么CSI频域资源为宽带0;或者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没有数据和控制的传输,CSI频域参考资源为预先定义的宽带。假设CSI时域参考资源包含2个子帧,预先定义的宽带为宽带0和宽带1,那么CSI频域参考资源在2个子帧上分别为宽带0和宽带1
其中宽带0和宽带1为示例,不排除其他指示宽带的方式;
步骤1602中,
假设周期CSI上报且配置的上报模式为宽带反馈
如果上报模式是Mode1-0:
CQI上报的子帧: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所有窄带/宽带确定宽带CQI的值;
如果上报模式是Mode1-1;
CQI/PMI上报的子帧: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所有窄带/宽带确定宽带CQI的值;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所有窄带/宽带从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上报;
假设周期CSI上报且配置的上报模式是窄带反馈
如果上报模式是Mode2-0:
CQI上报的子帧: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窄带中一个窄带确定窄带CQI的值;
如果上报模式是Mode1-1:
CQI/PMI上报的子帧: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窄带中的一个窄带确定窄带CQI的值,除CQI外,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所有窄带/宽带从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PMI上报;
其中,根据预定义的规则选择CSI参考资源对应的窄带中的一个窄带,或者UE同时上报所述一个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假设非周期CSI上报且配置的上报模式为宽带反馈
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所有窄带/宽带确定宽带CQI的值;
假设非周期CSI上报且配置的上报模式为UE选择的窄带;
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窄带中的一个窄带确定窄带CQI的值,终端上报CQI值的同时上报获得CQI的窄带索引
假设非周期CSI上报且配置的上报模式为高层配置的窄带;
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窄带中的一个窄带确定窄带CQI的值,其中窄带索引通过高层信令配置;
上报CQI时,如果还要上报宽带PMI,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所有窄带/宽带从码本中选择一个预编码矩阵上报;
上报CQI时,如果还要上报多个PMI,终端根据CSI参考资源对应的所有窄带中的每一个窄带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上报;
上报的具体信令取决于支持的上报模式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可以推出资源结束位置,通过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可以推出资源数量;
上述实施例中,假设信道带宽为5MHz,那么资源分配域指示的资源为4个窄带,那么对应的资源个数可以是24RB,也可以是25RB,取决于基站和终端约定好的信道支持的最大RB个数;
上述实施例中,假设信道带宽为20MHz,那么资源分配域指示的资源为16个窄带,那么对应的资源个数可以是96RB,也可以是100RB,取决于基站和终端约定好的信道支持的最大RB个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步骤S1: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
步骤S2: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参数;
其中,资源分配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宽带指示、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所在的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9)

1.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
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宽带指示和以下至少之一: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所述宽带指示根据窄带索引和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
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
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
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
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括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其中N值固定,或者N值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N值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组成: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宽带指示,其中,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所述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或,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3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3比特指示所述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索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宽带内资源位置,其中,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所述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3比特指示窄带集合,其中,y3的值根据宽带内窄带个数确定,所述y2指示窄带内RB集合;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其中,y4的值根据宽带内RB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其中,y5的值根据宽带内的资源块组的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其中,y6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物理资源块组的个数;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结束位置;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
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资源位置;
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宽带使能子帧;其中,所述宽带使能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且为正整数;和/或,
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模式;其中,带宽模式通过1比特指示。
13.一种资源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进行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宽带指示和以下至少之一: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所述宽带指示根据窄带索引和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
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
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
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
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未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时,根据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确定接收宽带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宽带位置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不同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宽带位置进行接收;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不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不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大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小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的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其中N值固定,或者N值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N值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组成: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宽带指示信息: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所述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
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指示信息: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所述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3比特指示窄带集合,其中,y3的值根据宽带内窄带个数确定,所述y2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其中,y4的值根据宽带内RB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其中,y5的值根据宽带内的资源块组的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其中,y6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物理资源块组的个数;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
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的资源位置;
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宽带的使能子帧;其中,所述宽带的使能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且为正整数;和/或,
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带宽模式。
2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确定方法还包括:终端确定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资源,上报所述CSI参考资源上的CSI,其中,所述CSI参考资源包含CSI时域参考资源,CSI频域参考资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宽带;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只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窄带或包含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宽带;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没有数据和控制的传输,CSI频域参考资源为预先定义的宽带;
其中,CSI时域参考资源为一个或多个子帧。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为预先定义的包含Z个窄带且总带宽不超过M个RB,其中Z和M为预设的正整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报所述CSI参考资源上的CSI包含:
上报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所述CSI参考资源获得;
上报的子带CQI根据所述CSI参考资源中的窄带获得。
30.一种资源分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侧,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宽带指示和以下至少之一: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所述宽带指示根据窄带索引和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
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
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
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
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括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其中N值固定,或者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37.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组成: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38.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和/或DCI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宽带指示;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所述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或,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3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3比特指示所述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索引。
39.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宽带内资源位置,其中,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所述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3比特指示窄带集合,其中,y3的值根据宽带内窄带个数确定,所述y2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其中,y4的值根据宽带内RB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其中,y5的值根据宽带内的资源块组的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其中,y6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物理资源块组的个数;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
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40.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向所述终端发送资源位置;
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4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宽带使能子帧;其中,所述宽带使能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且为正整数;和/或,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带宽模式;其中,带宽模式通过1比特指示。
42.一种资源确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侧,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进行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宽带指示和以下至少之一: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所述宽带指示根据窄带索引和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
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
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
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
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未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确定接收宽带位置。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宽带位置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不同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宽带位置进行接收;或者,
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不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不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大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小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的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
47.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48.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内窄带使能、窄带内RB集合、宽带内窄带集合、宽带内RB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块组由N个RB组成,其中N值固定,或者N值根据宽带中的RB个数确定,或者N值根据系统带宽中的RB个数确定。
50.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组成:资源起始位置,资源结束位置,资源数量。
51.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宽带指示信息;
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或,所述宽带指示使用x1和x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x1比特指示宽带预设索引,所述x2比特指示宽带偏移;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52.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指示信息: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指示: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所述y2比特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3+y2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3比特指示窄带集合,其中,y3的值根据宽带内窄带个数确定,所述y2指示窄带内RB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4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4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其中,y4的值根据宽带内RB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5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5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其中,y5的值根据宽带内的资源块组的个数确定;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6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6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块组使能状态,其中,y6的值等于宽带内的物理资源块组的个数;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7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7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8+y9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8比特指示宽带内资源起始位置,y9比特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M比特指示,其中所述M比特指示宽带内RB集合和宽带内资源块组集合;
所述宽带内资源位置使用y1比特指示,所述y1比特指示宽带内窄带使能状态;
其中,y1的值小于或等于宽带内的窄带个数。
5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的资源位置;
其中,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1比特指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1指示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2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2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结束位置;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0+y13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0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所述y13指示资源数量;
所述资源位置使用y14比特表示,其中,所述y14比特指示资源起始位置和资源数量。
5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其中,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宽带的使能子帧;其中,所述宽带的使能子帧通过10*z比特指示;其中,z的值固定且为正整数;和/或,所述高层信令包括所述带宽模式。
5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资源,上报所述CSI参考资源上的CSI,其中,所述CSI参考资源包含CSI时域参考资源和CSI频域参考资源。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CSI频域参考资源为: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有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宽带;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只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所述CSI频域参考资源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窄带或包含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宽带;
CSI时域参考资源上没有数据和控制的传输,CSI频域参考资源为预先定义的宽带;
其中所述CSI时域参考资源为一个或多个子帧。
57.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为预先定义的包含X个窄带且总带宽不超过Y个RB。
58.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报所述CSI参考资源上的CSI包含:
上报的宽带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所述CSI参考资源获得;
上报的子带CQI根据所述CSI参考资源中的窄带获得。
5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可执行指令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的传输装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传输装置通过资源分配参数为终端的物理共享信道传输配置资源;以及通过信令向终端发送所述资源分配参数;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宽带指示和以下至少之一: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所述宽带指示根据窄带索引和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
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
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
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62.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
63.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包含宽带之间有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6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可执行指令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的传输装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传输装置接收基站发送的与物理共享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并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进行物理共享信道的传输;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参数包括宽带指示和以下至少之一:宽带内资源位置、宽带使能子帧、带宽模式、资源位置;
所述宽带指示根据窄带索引和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确定:宽带预设索引、宽带偏移。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预设索引根据宽带在系统带宽中的位置确定;
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宽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资源块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相对于预设窄带起始位置偏移的窄带或物理RB个数,或者,所述宽带偏移为宽带起始位置和预设物理RB偏移的RB个数;
所述窄带索引为宽带的起始窄带对应的窄带索引。
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带以窄带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X个窄带且宽带总带宽不超过Y个RB,其中,X个窄带为窄带索引连续的X个窄带;或者;
所述宽带以RB为基本单位:宽带包含Y个RB,其中,Y个RB为RB索引连续的RB;
其中,X和Y为预先设定的值。
67.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未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时,所述终端根据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确定接收宽带位置。
68.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宽带位置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宽带位置不同时,所述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宽带位置进行接收;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不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所述终端还用于在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不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和待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检测资源位置在一个宽带长度区域内时,终端在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大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或者,
当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资源分配参数,且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的窄带索引对应的窄带和待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所在的窄带相隔的窄带数小于X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资源分配参数指示的资源位置接收数据,所述终端在所述检测资源位置检测下行控制信息。
69.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其中,宽带之间部分重叠是指宽带之间以Z个窄带或P个物理RB重叠,其中Z,P为大于0的正整数。
CN201710086083.4A 2016-08-12 2017-02-17 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33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322,859 US11057899B2 (en) 2016-08-12 2017-08-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PCT/CN2017/097216 WO2018028696A1 (zh) 2016-08-12 2017-08-11 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691892 2016-08-12
CN201610669189 2016-08-12
CN2016108651546 2016-09-29
CN201610865154 2016-09-29
CN201610978286 2016-11-04
CN201610978286X 2016-11-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622A CN107733622A (zh) 2018-02-23
CN107733622B true CN107733622B (zh) 2022-01-11

Family

ID=6120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86083.4A Active CN107733622B (zh) 2016-08-12 2017-02-17 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7899B2 (zh)
CN (1) CN1077336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959B (zh) * 2016-09-27 2022-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JP6378279B2 (ja) * 2016-10-06 2018-08-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WO2018137214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第一节点、第二节点
US11317431B2 (en) * 2017-08-02 2022-04-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CN117915469A (zh) * 2018-03-05 2024-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及系统
US20230025011A1 (en) * 2019-09-29 2023-01-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Extended Bandwidth Allocation
CN115804206A (zh) * 2020-08-07 2023-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226A (zh) * 2010-06-08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资源块资源信息指示及确定方法、设备
CN103517429A (zh) * 2012-06-27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窄带终端、基站
CN103857041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信息的方法、发送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221457A (zh) * 2012-02-03 2014-12-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针对低成本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资源
CN105846976A (zh) * 2015-01-15 2016-08-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法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8549B2 (en) * 2008-09-17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throughpu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83434B (zh) 2010-06-18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US9467993B2 (en) 2012-05-29 2016-10-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3687042B (zh) 2012-09-03 2018-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JP6298263B2 (ja) 2013-09-26 2018-03-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562249A1 (en) * 2014-08-15 2019-10-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upporting random access and paging procedures for reduced capability wtrus in an lte system
US10326546B2 (en) * 2014-09-19 2019-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ional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60270038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s of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for low cost ues
SG10201807216PA (en) * 2015-04-08 2018-09-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device of multi-subband based transmission for a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wtru) with reduced capability and coverage enhancement
US10172118B2 (en) * 2015-12-09 2019-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coupled mode for a common uplink burst transmission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subframe structure
GB2552947A (en) * 2016-08-09 2018-02-21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226A (zh) * 2010-06-08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资源块资源信息指示及确定方法、设备
CN104221457A (zh) * 2012-02-03 2014-12-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针对低成本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资源
CN103517429A (zh) * 2012-06-27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窄带终端、基站
CN103857041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信息的方法、发送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5846976A (zh) * 2015-01-15 2016-08-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法和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SI report/measurement in eMTC";Panasoni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3 R1-156953》;20151122;第3页、图1 *
"Resource allocation of PDSCH/PUSCH for Rel.13 MTC";Panasoni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 R1-153967》;20150828;全文 *
"Time and Frequ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L/UL Channels";Samsung;《3GPP TSG RAN WG1 #82 R1-154093》;2015082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83113A1 (en) 2020-12-03
CN107733622A (zh) 2018-02-23
US11057899B2 (en)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3622B (zh) 资源分配和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JP7059393B2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伝送方法
CN109152023B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7872779B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809578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6605438B (zh) 一种频域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EP3637821A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242516B1 (en) Narrowband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narrowband allocation acquir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17866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28830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apability and measuring carrier
US9801181B2 (en) Frequency band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073099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csi measurements with reduced bandwidth support
EP362774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089171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EP355398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3096488B (zh) 多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EP3202078B1 (en) Sub-band allocation techniques for reduced-bandwidth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mtc) devices
KR20200015529A (ko)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CN113163441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196529B2 (en) Indication metho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19442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20200120640A1 (en) Signaling receiv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0139374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EP3941132A1 (en) Blind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365236A (zh) 上行信号在多载波间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