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495A -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495A
CN107733495A CN201610666795.9A CN201610666795A CN107733495A CN 107733495 A CN107733495 A CN 107733495A CN 201610666795 A CN201610666795 A CN 201610666795A CN 107733495 A CN107733495 A CN 107733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information
pilot frequency
report type
measurement pi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667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华华
李儒岳
吴昊
陈艺戬
鲁照华
蔡剑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6667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34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3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4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04B7/0663Feedback reduction using vector or matrix manip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接收的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不能反映基站发送数据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导致数据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使得终端计算和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能反映基站发送数据时的信道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一般会采用采多根天线发送和接收来获取更高的速率。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的一个原理是利用信道的一些特征来形成匹配信道特征的多层传输,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系统性能,在不增加带宽和功率的基础上就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比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和其增强版LTE(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简称为LTE A)系统中有多种多天线技术传输的模式传输模式2~传输模式10。
在多天线技术的开环/半静态开环传输技术中,基站会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的集合,它通常多于1个,比如N*L个,其中N和L为正整数,并在每个子载波或者子载波组(多个子载波的组合,比如,LTE中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为RB)包括12个子载波)上轮询使用这个预编码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这里的预编码矩阵包括各类码本中的码字,也可以使信道的特征向量等),但终端并不知道每个子载波或者子载波组合上的预编码矩阵,它会通过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CSI-RS)导频得到与信道匹配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基于这个预编码矩阵来计算信道质量信息CQ,并将CQ对应的指示,即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为CQI),并会基于这个CQI来选择其他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为CSI),如信道秩对应的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简称为RI),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简称为PMI)等,并反馈所述的CSI(包括CQI/RI/PMI等),然后集中传输数据时是按N*L个码本进行轮询传输的,并不是基于终端计算CQI的预编码矩阵来传输数据,所以会导致终端计算的CSI不能反映基站传输数据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导致数据传输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不能反映基站传输数据时的信道状态信息而导致数据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所述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第一导频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息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选择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并用所述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Qi,l,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其中,所述CQ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为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用所述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包括以下方式之一:当N=1时,用选择的1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l=1,...,L;当N=M时,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L;当N=M,L=1时,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一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
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CQ=f(CQ11,…,CQN,L),其中,函数f的功能包括以下之一: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小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平均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容量之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值。
可选地,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不同于所述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不同时刻报告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报告类型包括至少以下信道状态信息之一: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信道秩,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二信道秩,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信道质量指示。
可选地,包含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具有相同的反馈参数配置,其中,所述反馈参数配置包括信道秩配置索引ri-ConfigIndex和/或信道质量信息预编码矩阵索引配置索引cqi-pmi-ConfigIndex。
可选地,包含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高于包含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报告类型的组合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方式a1: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2: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3:报告类型1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4:报告类型1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5: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1: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2: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和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3: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道秩通过单独的报告类型4反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所述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可选地,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包括:在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第一导频信息;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不同于所述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在不同时刻接收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第二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第一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第一导频信息;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息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选择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并用所述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Qi,l,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合并单元,用于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其中,所述CQ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为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CQ=f(CQ11,…,CQN,L),其中,函数f的功能包括以下之一: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小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平均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容量之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馈模块,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反馈模块,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在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第一导频信息;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终端和上述所述的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所述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接收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第一导频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息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选择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并用所述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Qi,l,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其中,所述CQ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为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用所述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包括以下方式之一:当N=1时,用选择的1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l=1,...,L;当N=M时,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当N=M,L=1时,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一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CQ=f(CQ11,…,CQN,L),其中,函数f的功能包括以下之一: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小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平均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容量之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值。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不同于所述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不同时刻报告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报告类型包括至少以下信道状态信息之一: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信道秩,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二信道秩,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信道质量指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包含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具有相同的反馈参数配置,其中,所述反馈参数配置包括信道秩配置索引ri-ConfigIndex和/或信道质量信息预编码矩阵索引配置索引cqi-pmi-ConfigIndex。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包含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高于包含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报告类型的组合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方式a1: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2: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3:报告类型1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4:报告类型1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5: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1: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2: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和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3: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二信道秩通过单独的报告类型4反馈。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所述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包括:在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第一导频信息;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不同于所述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在不同时刻接收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所述第一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第二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通过本发明,通过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不能反映基站发送数据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导致数据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使得终端计算和反馈的CQI能反映集中发送数据时的信道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用户与基站不同间距下的俯仰角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城市微环境中用户与基站不同间距下的俯仰角关系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一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二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一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一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一中第一获取模块64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二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二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终端的CSI的反馈主要存在两种方式: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简称为PUSCH)。基站可以配置终端对信道信息进行测量和量化,并通过PUCCH对量化的CSI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信息(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简称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简称为PMI)和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简称为RI))进行周期性的反馈。基站还可以在需要时,非周期性的突然触发终端进行CSI信息(包括CQI、PMI和RI等)的上报,它主要在PUSCH上,以克服周期反馈实时性不够高,CSI量化精度受限于控制信道开销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CQI/PMI都是指基于一定频域粒度上的CQI/PMI,这个频域粒度可以是整个系统带宽或者是一个子载波组(比如,LTE里的物理资源块)/子载波组集合(比如LTE里的子带subband)。
增强MIMO类别(enhance MIMO type,简称为e-MIMO Type):
eMIMO Type,也叫信道状态信息类别,有两种类型:分别为Class A和Class B。
Class A:基站发送CSI-RS,一般为非预编码的CSI-RS(Non-Precoded CSI-RS,简称为NP CSI-RS),UE基于该CSI-RS导频直接进行信道测量及CSI量化,得到RI/PMI/CQI。将这些内容在周期或者非周期上行信道上进行反馈。
Class B:基站发送的CSI-RS,一般为预编码的CSI-RS(Beamformed CSI-RS,简称为BFed CSI-RS),分为Class B K>1或者Class B K=1,对于Class B K>1,基站会发送K套预编码的CSI-RS资源,UE可能需要先进行预编码导频的选择,然后再基于选择的CSI-RS导频进行信道信息的量化反馈,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导频资源索引(CSI-RS resourceindex,简称为CRI)选择信息,CRI对应着一个CSI-RS资源,知道了资源的索引,基站也就知道了CSI-RS资源对应预编码信息。以及选择的CSI-RS测量资源子集对应的RI/PMI/CQI信息;对于Class B K=1,基站发送一套带预编码的CSI-RS资源,的预编码的CSI-RS资源包括K个CSI-RS端口组,每个CSI-RS端口组对应一个预编码矩阵(向量)。终端通过测量这套预编码的CSI-RS资源获得CSI,并反馈的CSI。
其中,CSI-RS,BFed CSI-RS和NP CSI-RS都是测量导频,所谓测量导频是指用户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和/或信号的信道矩阵信息的参考导频,也可以用来测量干扰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干扰的信道矩阵信息的参考导频。在其它标准中可能有其它的名称,不限于LTEA里的CSI-RS,非预编码的CSI-RS,预编码的CSI-RS等概念。
开环MIMO和闭环MIMO的介绍:
在这些传输模式对应的多天线技术中,需要用户反馈PMI的多天线技术,称为闭环MIMO技术,不需要反馈PMI的多天线技术,称为开环(Open loop,简称为OL)MIMO技术。开环MIMO一般用于用户移动比较快的场景中,在这种场景中由于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信道质量变化太快,从而使得反馈的预编码信息不能及时反应信道状态信息,从而造成性能的大幅下降。LTE/LTE A的早期版本比如Release 8/Release 9采用基于小区公共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CRS)的开环MIMO,它是利用TM3来实现的,随着基站配置的发送端口越来越多,支持更多端口的开环MIMO技术也需要被支持,在LTE/LTE A的release 10以及以后的版本中,定义了传输模式9和传输模式10,它可以基于解调参考导频(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DMRS)做开环MIMO。
在相关技术的开环MIMO技术中,是不需要反馈PMI的,因为反馈的PMI不能反映快速变化的信道。而随着垂直波束赋形Elevation Beamforming(E-BF),全维MIMO(FullDimension MIMO,简称为FD MIMO)的出现,码字在R13中也将W1的码字设置为维度1的DFT和维度2的DFT的kroneck积。图2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用户与基站不同间距下的俯仰角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城市微环境中用户与基站不同间距下的俯仰角关系示意图,而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即使用户离开基站的速度很快,但垂直方向的角度变化是比较慢的,比如用户从离基站50m到150m,角度变化只有约5°,即一个用户即使以360km/h移动,都需要1秒的时间,而用户反馈的周期最短是0.005秒,从而可以看出,垂直维度变化是很慢的。从而反馈信道长期的稳定特性部分,应该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的。
这种反馈部分PMI信息的方法叫半静态的开环MIMO技术(Semi OL MIMO)技术。这种技术也可以通过混合的测量导频资源来实现。这种方式中,分成两个eMIMO Type来反馈CSI。其中,第一eMIMO Type对应的测量导频资源反馈预编码信息,并把第一个eMIMO Type反馈的预编码信息用于第二eMIMO Type的测量导频资源,终端测量第二个eMIMO Type对应的测量导频资源,并反馈第二个eMIMO Type的信道状态信息。
这里的测量导频资源是用来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导频资源,比如LTE/LTE A里的CSI-RS,包括预编码的CSI-RS和非预编码的CSI-RS,非零功率的CSI-RS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失一般性,将第一eMIMO Type对应的测量导频资源称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它包括多个测量导频端口,称为第一测量导频端口,所述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的导频为第一导频信息,基于第一导频信息测量得的信道状态信息称为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将第二eMIMO Type对应的测量导频资源称为第二测量导频资源,它包括多个测量导频端口组,每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包括大于等于1个测量导频端口,所述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的测量导频为第二导频信息,基于第二导频信息测量得的信道状态信息称为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是混合测量导频实现的半静态开环技术中,也可能不存在上述的第一测量导频端口和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只有第二测量导频资源对应的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的预编码是基站获得的,比如通过上下行信道互易获得的。这里的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移动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一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S404,根据接收的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S406,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依据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来测量和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该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多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获得,从而能很好地反映基站在一个子带使用多个预编码传输数据的信道状态信息。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在一个子带上只根据选择的一个预编码计算信道状态信息不能反映基站在一个子带使用多个预编码传输数据的信道状态信息,导致数据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
其中,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优选地,在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可以先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第一导频信息;根据接收的第一导频信息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用于基站发送第二导频信息。
可选地,根据接收的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选择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并用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Qi,l,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其中,CQ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为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另外,信道质量信息CQ表示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所在时频资源块上信道质量信息。
对于N,L取不同的值,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CQi,l也不同,下面举例来说明。即用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包括以下方式之一:当N=1时,用选择的1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l=1,...,L;当N=M时,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L;当N=M,L=1时,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一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
其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CQ=f(CQ11,…,CQN,L),其中,函数f的功能包括以下之一: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小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平均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容量之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值。
这里,L个预编码矩阵可以是基站和终端约定的,比如相同i1(i11/i12)信息的不同i2信息的L个预编码矩阵,也可以是基站通过信令发送给终端,终端接收信令确定的L个预编码矩阵。后面的实施例里获取预编码的方法和这里一样,不再赘述。
可选地,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对于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时,还可以包括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时刻不同于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不同时刻报告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上述报告类型包括的信道状态信息也可以多种,例如,上述报告类型可以包括至少以下信道状态信息之一: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信道秩,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二信道秩,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信道质量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具有相同的反馈参数配置,其中,反馈参数配置包括信道秩配置索引ri-ConfigIndex和/或信道质量信息预编码矩阵索引配置索引cqi-pmi-ConfigIndex。
其中,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高于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
可选地,报告类型的组合可以多种,例如,可以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方式a1: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2: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3:报告类型1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4:报告类型1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5: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1: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2: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和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3: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其中,上述第二信道秩通过单独的报告类型4反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基站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二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S504,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第二导频信息确定。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来接收反馈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该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多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获得,从而能很好地反映基站在一个子带使用多个预编码传输数据的信道状态信息。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在一个子带上只根据选择的一个预编码计算信道状态信息不能反映基站在一个子带使用多个预编码传输数据的信道状态信息,导致数据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
可选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优选地,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可以在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第一导频信息;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根据第一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时可以采用多种结合的方式,例如,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时刻不同于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在不同时刻接收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第一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基于相关技术中,用户反馈的CQI和基站发送数据时的CQI不一致的问题,导致性能的下降的问题。另外,在的Hybrid CSI技术中,在第二个eMIMO Type中会反馈基于这个eMIMO Type对应的CSI-RS计算的CSI,包括RI/CQI/PMI,在开环MIMO或者半静态开环MIMO中并不是最节省开销的反馈,需要进一步优化。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下面分别从终端和基站侧分别来说明。
终端: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终端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息(即上述第二导频信息)。根据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上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M>1。
其中,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可以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上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也可以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时域、频域、码域的至少有一个维度上不同。
优选地,终端可以先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导频信息(即上述第一导频信息),根据的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导频信息获得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上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一个或者零个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一个或者零个第一信道秩。
优选地,上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预编码码本索引i1;或者,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一维度码本索引i11和/或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二维度码本索引i12。
其中,上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可以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优选地,上述第二信道秩等于第一信道秩。
优选地,当第二信道状态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时,根据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终端计算第i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息第l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信息,i=1,...,M,l=1,...,L,其中,L为测量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并根据的M*L个信息合并成第一码字流的CQ1其中,L为正整数。
优选地,当第二信道状态信息为信道质量指示时,根据M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终端计算第i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息第l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信息,i=1,...,M,l=1,...,L,其中,L为测量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并根据的M*L个第二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信息合并成第二码字流的CQ2其中,L为正整数。
优选地,上述函数f的功能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方式1:获得N个数值的最大值
方式2:获得N个数值的最小值
方式3:获得N个数值的平均值
方式4:获得N个数值的容量和,并通过所属的容量查表格得到一个数值。
终端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下面举例说明。
例如,终端可以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时刻1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或在第二时刻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和/或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信息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又例如,终端也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地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物理共享信道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和/或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信息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优选地,终端不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一个周期的不同的时刻反馈一种报告类型,其中,报告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方式a1: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和/或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a2: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a3:报告类型1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a4:报告类型1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a5: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b1: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b2: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和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b3: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其中,上述报告类型2和/或报告类型3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反馈多次。第二信道秩通过一个单独的报告类型4反馈。
基站: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是终端基于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息(即上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基站发送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的导频信息。
较优地,基站可以先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获得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的M个预编码矩阵Pi,i=1,...,M。
之后,基站使用预编码Pi对第i个测量导频端口组的导频信息(即上述第一导频信息)进行预处理后在第i个测量导频端口组的端口上发送,i=1,...,M。
其中,上述预编码Pi与预编码Pj至少有一个元素是不同的,其中,i,j=1,...,M,且i不等于j。
上述M个预编码Pi,i=1,...,M可以具有相同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和/或CRI。
另外,上述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可以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上述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也可以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M个测量导频资源至少在时域、频域、码域的至少有一个维度上不同。
其中,上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一个或者零个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一个或者零个第一信道秩。
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预编码码本索引i1,或者,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一维度码本索引i11和/或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二维度码本索引i12。
优选地,基站发送一套第一测量导频资源。其中,第一测量导频资源是非预编码的测量导频资源,或者第一测量导频资源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和第二测量导频资源所使用的预编码不同。
下面结合上述从终端和基站侧的说明,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所指的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宏基站、微基站、无线接入点等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卡、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蓝牙等各种接收设备。
下面以LTE为例子介绍码本索引的信息。
LTE的码本随着标准版本的演进,也在不断的演进,在版本Release 8和Release 9中4天线的码本和2天线的码本都是单码字的形式,只有一个PMI其值表示为i=1,...N11,其中,N11为码字的个数。在Release 10的8天线码本和Release 12的4天线码本时,就是双码本反馈的形式了,即码字可以写成W=W1*W2的形式,而W1是长期反馈的码本称为第一码本,一般有N11个组,每个组包括了M1个备选波束,用户选择N11个组的一个组索引反馈给基站,这个反馈一般用PMI1来量化和反馈,其值一般用i1=1,...N11表示,N11为W1的个数;W2表示一个短期反馈的码本,称为第二码本,W2里的每个码字用PMI2量化和反馈,其值为i2=1,...M1,其中,M1为W2的个数,其中每种rank下的N11和M1的取值不同,具体的可以参考LTE Release 10协议。
在R12以前的码字都是针对1D天线阵列的,属于1D的码字,在Release 13的码本里设计里,由于使用了更多的天线,码本的维度变得更大了。天线的拓扑一般也是平面阵列的,即有两个维度方向的天线设计了2D的码字。从而第一码本W1里的每个波束具有形式2维的形式其中,vm和un分别为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的离散傅里叶矢量(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简称为DFT),表示vm和un的kronecker乘积,m=1,2,…,B1,n=1,2,…,B2。第一维度端口(本发明实施例中,端口包括天线/port/端口/传输单元/阵子/阵元等可以发送信号的装置)数N1个,第二维度端口数N2个,第一维度端口对应的DFT进行了O1倍的过采样,第二维度的端口对应的DFT进行了O2倍的过采样,第一维度或者第二维度天线的离散傅里叶矢量的个数是端口数目的过采样因子的倍数,所以有B1=N1*O1,B2=N2*O2,其中,O1为第一维度过采样因子,O2为第二维度过采样因子。第一码本的第一维度码本用PMI11表示,其值为i11=1,...N11,第一码本的第二维度的码本用PMI12表示,其值为i12=1,...N12。对于上述的每一个PMI11和PMI12的索引,都有M1个W2码字,每个W2码字就是为了从W1里选择2维波束以及不同极化方向的Co-phasing,对应的码字索引为PMI2,用i2=1,...M1表示。
测量导频主要是用于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导频,比如,LTE里的CSI-RS,小区公共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CRS),在未来的协议中也可以有其它的名称,但都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这里的天线包括比较广义的概念,包括端口,阵子,传输单元,传输接收单元等,但这里都统一叫做天线
优选实施例1:通过信道互易得到预编码的测量导频信息
在这个实施例里,没有第一测量导频端口,基站不发送第一导频信息,终端也不基于第一导频信息测量和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基站可以通过互易性得到第二导频信息的预编码矩阵。
在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和至少一个接收端的系统里,每个发送端配置的天线/端口/阵元)数目为Nt,而接收端配置的天线/端口/阵元数目为Nr,这里Nt为大于1的正整数,Nr为大于0的正整数。
这里测量导频以CSI-RS为例子,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用来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导频。终端和基站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和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
基站发送M个测量导频(CSI-RS)端口组(即上述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号(即上述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1。
其中,每个CSI-RS端口组包括大于等于1个的CSI-RS端口。M个测量导频(CSI-RS)端口组上的第i个端口组上的导频信号使用预编码Pi进行预处理后再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其中,i=1,...,M,预编码Pi与预编码Pj至少有一个元素是不同的,其中,i,j=1,...,M,且i不等于j。
其中,M个预编码Pi,i=1,...,M具有相同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和/或CRI。比如,LTE A版本10中8天线中,i1相同的几个波束向量。或者版本13中,i11和i12相同的几个波束方向。当然,也可以是在确定一个码字或者特征向量后,找它的正交的M个预编码矩阵,或者CRI对应的值附近的几个CRI对应的波束。
其中,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可以是同一个CSI-RS resource,即一个CSI-RSresource配置下的CSI-RS端口给分成了M个端口组,比如,一个CSI-RS resource下有8个CSI-RS端口,被分成4组,每组2个端口。基站对M个预编码矩阵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将同一个极化方向的Nt/2个天线虚拟到一个CSI-RS端口组的端口1,另外一个极化方向的Nr/2个天线虚拟到CSI-RS端口组的端口2。当然也可以有其它的虚拟化方式,包括基站虚拟的天线数目不同于Nt/2,每个CSI-RS端口组的个数也大于2。后面的实施例对于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可以是同一个CSI-RS resource的虚拟化与之类似,将不再重复描述。
当然,每个CSI-RS端口组上的导频也可以使用与某个子载波发送的数据使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一个CSI-RS resource可以参考LTE A中的定义。包括有
-CSI-RS端口
-CSI-RS时频资源
-CSI-RS子帧配置
-UE假设的CSI反馈功率
-CSI-RS序列ID生成参数
-CDM类型参数
其中,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可以属于M个CSI-RS resource,比如LTE A版本13中的eMIMO Type为Class B K=M>1的情况。这里每个CSI-RS resource都有1个或者多个CSI-RS端口。基站的将天线虚拟化到CSI-RS端口的一个事例如下,那么用第i个预编码矩阵将D个天线虚拟化到第i个CSI-RS resource的端口组的一个端口上,这里把Nt个天线分成Ci个组,每个组包括D个天线,Ci为第i个CSI-RSresource上的端口个数。比如,8行列的双极化天线排列,那么基站将天线分成16个组,同一个极化方向的同一列的天线虚拟到一个CSI-RS端口组,每组使用相同的预编码矩阵。后面的实施例天线到CSI-RS的虚拟化也可以与本实施例相同,将不再重复举例。
其中,基站的M个CSI-RS端口组使用的M个预编码矩阵Pi,i=1,...,M,可以是基站根据上行信道通过互易信得到。
(2)终端接收上述M个测量导频的端口组,并根据的测量导频端口组计算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指示CQI1和/或第二码字流的信道质量指示CQI2。当然,也可以包括第二信道秩RI2。但不包括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
终端选择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测量导频端口组,比如,选择接收功率,接收信噪比,接收信干燥比最大的N个测量导频端口组。
终端计算所选择的N个测量导频端口组的第i个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息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信息,i=1,...,N,l=1,...,L,并根据的N*L个信息合并成第一码字流的CQ1,其中,L,N为正整数。
终端计算所选择的N个测量导频端口组的第i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导频信息第l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第二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信息,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并根据的N*L个第二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信息合并成第二码字流的CQ2,其中,L为正整数。
其中,在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时,比如Class B,K=M>1,终端在计算CQI的时候,还需要知道基站在数据上轮询使用的码本集合S,它包括L个码字,每个码字可以是版本12的1维的码字,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码本集合。这里,终端也可以选择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的一个导频端口组进行信道质量信息CQ的计算,这时,M=1,并计算所选择的导频端口组对应的L个码字的信道质量信息。
在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即将一个测量导频资源上的测量导频分成M个组,比如Class B,K=1,终端在计算CQI的时候,还需要知道基站在数据上轮询使用的码本集合S,它包括L个码字,每个码字可以是版本13的W2-ONLY的码字,当然也可以是传统的R12的码字。
或者,CSI-RS端口组上的导频和基站在某个载波上传输数据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相同,这时L=1,即每个CSI-RS端口组上计算一个信道质量信息。
方式1:求M个数值x1,…,xM的最小值:f(x1,…,xM)=min(x1,…,xM)
方式2:求M个数值x1,…,xM的最大值:f(x1,…,xM)=max(x1,…,xM)
方式3:求M个数值x1,…,xM的平均值:f(x1,…,xM)=max(x1,…,xM)
方式4:求M个数值x1,…,xM的容量或者吞吐量,比如用把Ci,i=1,...,M求平均得到一个最终的容量C1,并用C1查表格得到CQ1
(3)终端反馈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终端可以通过非周期的方式反馈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比如LTE里的PUSCH反馈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CQ1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1,如果有第二个码字流,还需要反馈第二个码字流信道质量信息CQ2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2。如果第二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第二信道秩RI信息,那么还需要反馈第二信道秩RI信息。
其中,终端也可以通过周期的反馈方式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比如LTE里的PUCCH反馈。优选地,用户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一个反馈周期内的不同的时刻报告一种报告类型,其中报告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比如,报告类型1为第二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那么在一个周期内的T1时刻反馈报告类型1包含的内容,在时刻T2反馈报告类型2包含的内容。其中一个周期内可以反馈多次的报告类型2的内容。第二信道秩也可以通过一个报告类型4反馈。
(4)基站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传输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
其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是终端根据M个测量导频组测量得到。M个测量导频组M个测量导频(CSI-RS)端口组上的第i个端口组上的导频信号使用预编码Pi进行预处理。M个测量导频组是步骤(1)中基站发送给终端的。其中,i=1,...,M,预编码Pi与预编码Pj至少有一个元素是不同的,其中,i,j=1,...,M,且i不等于j。
其中,还包括基站用的M个预编码Pi,i=1,...,M,轮询地作用于一个子载波上或者子载波组(比如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简称为PRB)上的待传输的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DMRS),并发送的数据和DMRS导频。
优选实施例2:通过N P CSI-RS实现预编码的测量导频信息
在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和至少一个接收端的系统里,每个发送端配置的天线/端口/阵元数目为Nt,而接收端配置的天线/端口/阵元数目为Nr,这里Nt为大于1的正整数,Nr为大于0的正整数。
这里测量导频以CSI-RS为例子,当然,也可以使其它的用来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导频。终端和基站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和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
(1)基站在时刻T1发送第一测量导频(即上述第一导频信息),基站在时刻T2发送M个第二测量导频(CSI-RS)端口组上的导频信号(即上述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1。
其中一般来说,时刻T1一般小于T2。这里,时刻可以使某个子帧,帧,传输时刻等。
其中,对于第二测量导频,以CSI-RS为例,每个CSI-RS端口组包括大于等于1个的CSI-RS端口。M个测量导频(CSI-RS)端口组上的第i个端口组上的导频信号使用预编码Pi进行预处理后再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其中,i=1,...,M,预编码Pi与预编码Pj至少有一个元素是不同的,其中,i,j=1,...,M,且i不等于j。
其中,M个预编码Pi,i=1,...,M具有相同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和/或CRI。比如,LTE A版本10中8天线中,i1相同的不同beam的。或者版本13中,i11和i12相同的不同的beam。当然,也可以是在确定一个码字或者特征向量后,找它的正交的M个预编码矩阵等。
其中,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可以是同一个CSI-RS resource,即一个CSI-RSresource配置下的CSI-RS端口给分成了M个端口组,比如,一个CSI-RS resource下有8个CSI-RS端口,被分成4组,每组2个端口。天线到CSI-RS端口的虚拟化过程和实施例1相同。这里一个CSI-RS resource可以参考LTE A中的定义。包括有
-CSI-RS端口
-CSI-RS时频资源
-CSI-RS子帧配置
-UE假设的CSI反馈功率
-CSI-RS序列ID生成参数
-CDM类型参数
这里,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可以属于M个CSI-RS resource,比如LTE A版本13中的eMIMO Type为Class B K=M>1的情况。这里每个CSI-RS resource都有1个或者多个CSI-RS端口。天线到CSI-RS端口的虚拟化过程和实施例1相同。
其中,第一测量导频包括Nt或Nt/2个CSI-RS端口,是非预编码的CSI-RS,或者说预编码矩阵式单位矩阵I,其中单位矩阵I是指除了对角元素为1外,其它地方都是0的矩阵。
其中,基站的M个CSI-RS端口组使用的M个预编码矩阵Pi,i=1,...,M,是终端根据第一测量导频得到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
(2)终端在T3时刻接收第一测量导频,并根据的第一测量导频计算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终端在T4时刻接收M个测量导频的端口组,并根据的测量导频端口组计算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一般来说,时刻T3一般小于T4。这里,时刻可以使某个子帧,帧,传输时刻等。
其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当然也可以包括信道秩信息RI1。
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包括:在使用R12以前的1D码本时为第一预编码码本索引i1,或者,在使用R13的2D码本时是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一维度码本索引i11和/或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二维度码本索引i12。
其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指示CQI1和/或第二码字流的信道质量指示CQI2。当然,也可以包括信道秩RI2。但不包括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
这里终端计算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CQ1和/或第二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CQ2和实施例1的过程类似,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3)终端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终端可以通过非周期的方式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比如LTE里的PUSCH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和/或第一信道秩,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CQ1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1,如果有第二个码字流,还需要反馈第二个码字流信道质量信息CQ2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2。。如果第二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第二信道秩RI信息,那么还需要反馈第二信道秩RI信息。其中,一般来说,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在时刻T5时刻反馈,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在T6时刻反馈,且T5一般不等于T6。
当然,终端也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而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反馈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终端也可以通过周期的反馈方式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比如LTE里的PUCCH反馈。优选地,用户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一个反馈周期内的不同的时刻报告一种报告类型。
优选地,报告类型包括至少以下信道状态信息之一: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第一信道秩,第二信道秩,信道质量指示。
优选地,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在具有相同的反馈参数配置,其中反馈参数配置包括信道秩配置索引ri-ConfigIndex和/或信道质量信息预编码矩阵索引配置索引cqi-pmi-ConfigIndex。
优选地,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比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有更高的反馈优先级。即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在相同子帧上发送时,优选发送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而丢弃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
其中报告类型的组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方式a1: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比如,在时刻T5反馈报告类型1中的内容,在时刻T6反馈报告类型2的内容,其中报告类型2可以在一个反馈周期内反馈多于1次。如果需要反馈第二信道秩,也可以增加报告类型3,它可以再时刻T5和T6之间反馈。
方式a2: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比如,在时刻T5反馈报告类型1中的内容,在时刻T6反馈报告类型2的内容,在时刻T7反馈报告类型3的内容。其中报告类型2和报告类型3可以在一个反馈周期内反馈多于1次。如果需要反馈第二信道秩,可以增加报告类型4,它可以在时刻T6和T7之间反馈。
方式a3:报告类型1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比如,在时刻T5反馈报告类型1中的内容,在时刻T6反馈报告类型2的内容。其中报告类型2和报告类型3可以在一个反馈周期内反馈多于1次。如果需要反馈第二信道秩,可以增加报告类型4,它可以在时刻T5和T6之间反馈。
(4)基站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传输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
这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时终端根据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测量得到。M个测量导频组M个测量导频(CSI-RS)端口组上的第i个端口组上的导频信号使用预编码Pi进行预处理。测量导频端口组是步骤(1)中基站发送给终端的。其中,i=1,...,M,预编码Pi与预编码Pj至少有一个元素是不同的,其中,i,j=1,...,M,且i不等于。
这里,还包括基站用的M个预编码Pi,i=1,...,M,轮询地作用于一个子载波上或者子载波组(比如,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简称为PRB)上的待传输的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DMRS),并发送的数据和DMRS导频。
其中,M个预编码是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获得的。一个例子是,在1D天线码本时,第一预编码索引为i1。基站可以根据i1对应的码本组里面选择M个预编码矩阵。在2D天线码本时,第一预编码索引为i11和/或i12。基站可以根据i11和/或i12对应的码本组里面选择M个预编码矩阵。
优选实施例3:通过Class B,K>1实现预编码的测量导频信息
在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和至少一个接收端的系统里,每个发送端配置的天线/端口/阵元数目为Nt,而接收端配置的天线/端口/阵元数目为Nr,这里Nt为大于1的正整数,Nr为大于0的正整数。
这里测量导频以CSI-RS为例子,当然,也可以使其它的用来测量信道状态信息的导频。终端和基站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和信道状态信息的接收。
(1)基站在时刻T1发送第一测量导频(即上述第一导频信息),基站在时刻T2发送M个第二测量导频(CSI-RS)端口组上的导频信号(即上述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1。
一般来说,时刻T1一般小于T2。这里,时刻可以使某个子帧,帧,传输时刻等。
其中,对于第二测量导频,以CSI-RS为例,每个CSI-RS端口组包括大于等于1个的CSI-RS端口。M个测量导频(CSI-RS)端口组上的第i个端口组上的导频信号使用预编码Pi进行预处理后再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其中,i=1,...,M,预编码Pi与预编码Pj至少有一个元素是不同的,其中,i,j=1,...,M,且i不等于j。
其中,M个预编码Pi,i=1,...,M具有相同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和/或CRI。比如,LTE A版本10中8天线中,i1相同,i2不同的16个码字。或者版本13中,i11和i12相同,但i2不同的4个码字或者16个码字。当然,也可以是在确定一个码字或者特征向量后,找它的正交的M个预编码矩阵等。
其中,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可以是同一个CSI-RS resource,即一个CSI-RSresource配置下的CSI-RS端口给分成了M个端口组,比如,一个CSI-RS resource下有8个CSI-RS端口,被分成4组,每组2个端口。天线到CSI-RS端口的虚拟化过程和实施例1相同。这里一个CSI-RS resource可以参考LTE A中的定义。包括有
-CSI-RS端口
-CSI-RS时频资源
-CSI-RS子帧配置
-UE假设的CSI反馈功率
-CSI-RS序列ID生成参数
-CDM类型参数
其中,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可以属于M个CSI-RS resource,比如,LTE A版本13中的eMIMO Type为Class B K=M>1的情况。这里每个CSI-RS resource都有1个或者多个CSI-RS端口。天线到CSI-RS端口的虚拟化过程和实施例1相同。
其中,第一测量导频包括K个CSI-RS resource,每个CSI-RS resource包括MK个CSI-RS端口,其中第i个CSI-RS resource都使用一个预编码矩阵Ci进行预编码后再通过天线发送出去。其中预编码Ci,i=1,...,K是基站确定的,比如基站从一个码本集合中选择K个码字,或者根据上行信道互易信获得的K个预编码矩阵。但一般来说,第一测量导频所用的K个预编码矩阵Ci,i=1,...,K与第二测量导频使用的M个预编码Pj,j=1,...,M是不一样的。
其中,基站的M个CSI-RS端口组使用的M个预编码矩阵Pi,i=1,...,M,是终端根据第一测量导频得到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所指示的预编码矩阵。
(2)终端在T3时刻接收第一测量导频,并根据的第一测量导频计算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终端在T4时刻接收M个测量导频的端口组,并根据的接收的测量导频端口组计算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一般来说,时刻T3一般小于T4。这里,时刻可以使某个子帧,帧,传输时刻等。
其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当然也可以包括信道秩信息RI1,也可以包括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CRI。其中,CRI是K个测量导频资源的索引中的一个索引。基站在接收反馈的CRI后,就知道CRI所指示的测量导频上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一般来说,终端会选择信道质量最好的测量导频对应的索引作为CRI进行反馈。
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包括:在使用R12以前的1D码本时为第一预编码码本索引i1,或者,在使用R13的2D码本时是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一维度码本索引i11和/或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二维度码本索引i12。
其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指示CQI1和/或第二码字流的信道质量指示CQI2。当然,也可以包括信道秩RI2。但不包括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
这里终端计算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CQ1和/或第二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CQ2和实施例1的过程类似,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3)终端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终端可以通过非周期的方式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比如LTE里的PUSCH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CRI,第一预编码矩阵和/或第一信道秩,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码字流的信道质量信息CQ1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1,如果有第二个码字流,还需要反馈第二个码字流信道质量信息CQ2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2。如果第二信道质量信息还包括第二信道秩RI信息,那么还需要反馈第二信道秩RI信息。其中,一般来说,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在时刻T5时刻反馈,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在T6时刻反馈,且T5一般不等于T6。
当然,终端也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而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反馈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终端也可以通过周期的反馈方式反馈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比如LTE里的PUCCH反馈。优选地,用户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一个反馈周期内的不同的时刻报告一种报告类型。
优选地,报告类型包括至少以下信道状态信息之一: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第一信道秩,第二信道秩,信道质量指示。
优选地,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在具有相同的反馈参数配置,其中反馈参数配置包括信道秩配置索引ri-ConfigIndex和/或信道质量信息预编码矩阵索引配置索引cqi-pmi-ConfigIndex。
优选地,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比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有更高的反馈优先级。即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在相同子帧上发送时,优选发送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而丢弃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
其中报告类型的组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方式b1: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比如,在时刻T5反馈报告类型1中的内容,在时刻T6反馈报告类型2的内容,在时刻T7反馈报告类型3的内容。其中报告类型3可以在一个反馈周期内反馈多于1次。如果需要反馈第二信道秩,也可以增加报告类型4,它可以在时刻T6和T7之间反馈。
方式b2: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和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比如,在时刻T5反馈报告类型1中的内容,在时刻T6反馈报告类型2的内容,在时刻T7反馈报告类型3的内容。其中报告类型2和报告类型3可以在一个反馈周期内反馈多于1次。如果需要反馈第二信道秩,也可以增加报告类型4,它可以在时刻T6和T7之间反馈。
方式b3: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比如,在时刻T5反馈报告类型1中的内容,在时刻T6反馈报告类型2的内容,在时刻T7反馈报告类型3的内容。其中报告类型2和报告类型3可以在一个反馈周期内反馈多于1次。如果需要反馈第二信道秩,也可以增加报告类型4,它可以在时刻T6和T7之间反馈。
(4)基站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传输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
这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时终端根据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测量得到。M个测量导频组M个测量导频(CSI-RS)端口组上的第i个端口组上的导频信号使用预编码Pi进行预处理。M个测量导频端口组是步骤(1)中基站发送给终端的。其中,i=1,...,M,预编码Pi与预编码Pj至少有一个元素是不同的,其中,i,j=1,...,M,且i不等于j。
其中,还包括基站用的M个预编码Pi,i=1,...,M,轮询地作用于一个子载波上或者子载波组(比如,物理资源块PRB)上的待传输的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DMRS),并发送的数据和DMRS导频。
其中,M个预编码是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中的CRI和/或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获得的。一个例子是,基站根据CRI索引找到预编码CCRI,并根据CCRI找到与CCRI相关性小于门限值Th1的M个码字。或者,基站根据CRI,找到CRI对应的码字CCRI,根据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i1找到i1对应的码字组中的M个码字Ci,i=1,...,M,那么可以用它们构造M个码字Pi=kron(CCRI,Ci),i=1,...,M,其中kron表示两个矩阵的Kronecker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一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62、第一获取模块64和第一反馈模块6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获取模块64,连接至上述第一接收模块62,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第一反馈模块66,连接至上述第一获取模块64,用于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一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6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72、第二获取模块74和第二反馈模块7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二接收模块72,用于在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之前,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第一导频信息;第二获取模块74,连接至上述第二接收模块72,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导频信息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第二反馈模块76,连接至上述第二获取模块74和第一接收模块62,用于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一中第一获取模块64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第一获取模块64包括:确定单元82和合并单元84,下面对该第一获取模块64进行说明。
确定单元82,用于选择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并用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Qi,l,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合并单元84,连接至上述确定单元82,用于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其中,CQ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为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合并单元84,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CQ=f(CQ11,…,CQN,L),其中,函数f的功能包括以下之一: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小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平均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容量之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值。
可选地,第一反馈模块66,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第二反馈模块76,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终端90(可以为上述移动终端10)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一92。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二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02和第三接收模块10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发送模块102,用于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第三接收模块104,连接至上述第一发送模块102,用于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第二导频信息确定。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二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11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10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12、第四接收模块11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二发送模块112,用于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之前,在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第一导频信息;第四接收模块114,连接至上述第二发送模块112和第一发送模块102,用于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根据第一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上述第三接收模块104,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四接收模块114,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该基站120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二122。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该信道状态信息处理系统130,包括上述的终端90和上述的基站12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S2,根据接收的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S3,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之前,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第一导频信息;
S2,根据接收的第一导频信息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S3,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根据接收的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S1,选择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并用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Qi,l,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
S2,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其中,CQ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为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用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包括以下方式之一:当N=1时,用选择的1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l=1,...,L;当N=M时,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L;当N=M,L=1时,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一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CQ=f(CQ11,…,CQN,L),其中,函数f的功能包括以下之一: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小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平均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容量之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值。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时刻不同于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不同时刻报告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报告类型包括至少以下信道状态信息之一: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信道秩,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二信道秩,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信道质量指示。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具有相同的反馈参数配置,其中,反馈参数配置包括信道秩配置索引ri-ConfigIndex和/或信道质量信息预编码矩阵索引配置索引cqi-pmi-ConfigIndex。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高于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报告类型的组合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方式a1: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2: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3:报告类型1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4:报告类型1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5: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1: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2: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和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3: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二信道秩通过单独的报告类型4反馈。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第二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之前,在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第一导频信息;
S2,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根据第一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时刻不同于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在不同时刻接收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第一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接收的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第一导频信息;根据接收的第一导频信息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根据接收的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选择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并用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Qi,l,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其中,CQ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为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用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包括以下方式之一:当N=1时,用选择的1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l=1,...,L;当N=M时,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L;当N=M,L=1时,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一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CQ=f(CQ11,…,CQN,L),其中,函数f的功能包括以下之一: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小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平均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容量之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值。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时刻不同于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不同时刻报告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反馈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报告类型包括至少以下信道状态信息之一: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信道秩,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二信道秩,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信道质量指示。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具有相同的反馈参数配置,其中,反馈参数配置包括信道秩配置索引ri-ConfigIndex和/或信道质量信息预编码矩阵索引配置索引cqi-pmi-ConfigIndex。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包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高于包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报告类型的组合包括以下方式之一:方式a1: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2: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3:报告类型1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4:报告类型1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a5: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1: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2: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和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方式b3: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第二信道秩通过单独的报告类型4反馈。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第二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或者,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包括:在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第一导频信息;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根据第一导频信息确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第一时刻不同于第二时刻;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在不同时刻接收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第一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与第二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4)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
或者,
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所述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第一导频信息;
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息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选择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并用所述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Qi,l,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
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其中,所述CQ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为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所述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当N=1时,用选择的1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l=1,...,L;
当N=M时,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L;
当N=M,L=1时,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一个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得信道质量信息CQi,l,i=1,...,M,l=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
CQ=f(CQ11,…,CQN,L),其中,函数f的功能包括以下之一: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小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平均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容量之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不同于所述第二时刻;
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不同时刻报告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类型包括至少以下信道状态信息之一: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一信道秩,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第二信道秩,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包括的信道质量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和包含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具有相同的反馈参数配置,其中,所述反馈参数配置包括信道秩配置索引ri-ConfigIndex和/或信道质量信息预编码矩阵索引配置索引cqi-pmi-ConfigIndex。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高于包含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报告类型的反馈优先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类型的组合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方式a1: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a2: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a3:报告类型1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a4:报告类型1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a5:报告类型1为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b1: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信道秩和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b2: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和第一信道秩;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方式b3:报告类型1为第一测量导频资源索引;报告类型2为第一预编码矩阵索引;报告类型3为信道质量指示和/或第二信道秩。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秩通过单独的报告类型4反馈。
15.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信息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属于同一个测量导频资源;
或者,
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分别属于M个测量导频资源,其中,所述M个测量导频资源在以下维度至少之一不同:时域、频域、码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第一导频信息;
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信息确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一时刻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在第二时刻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不同于所述第二时刻;
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周期性地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物理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在不同时刻接收一种报告类型的方式,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第二导频信息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不同。
22.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获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第一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的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接收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的第一导频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息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选择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的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并用所述N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中第i个导频端口组上的第l个预编码矩阵确定信道质量信息CQi,l,i=1,...,N,l=1,...,L,其中,L为导频端口组上预编码矩阵的个数;
合并单元,用于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其中,所述CQ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为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单元,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得的N*L个CQi,l合并成一个信道质量信息CQ:
CQ=f(CQ11,…,CQN,L),其中,函数f的功能包括以下之一: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大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最小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平均值;获取N*L个信道质量信息的容量之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模块,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馈模块,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反馈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2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2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29.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第二导频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导频信息确定。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M个第二测量导频端口组上发送所述第二导频信息之前,在第一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第一导频信息;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导频信息确定。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3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9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34.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和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
CN201610666795.9A 2016-08-12 2016-08-12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 Pending CN1077334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66795.9A CN107733495A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66795.9A CN107733495A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495A true CN107733495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01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66795.9A Pending CN107733495A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34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6961A (zh) * 2018-05-21 2021-01-1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WO2023206527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Zte Corporation Reference signaling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6961A (zh) * 2018-05-21 2021-01-1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CN112236961B (zh) * 2018-05-21 2023-12-0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WO2023206527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Zte Corporation Reference signaling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856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SI-RS port selection for CSI-reporting
CN113346935B (zh) 用于码本设计和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88265B (zh)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6464334B (zh)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改进的波束成形方法和用于其的装置
CN106160952B (zh)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1342873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3391124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配置方法、反馈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8288983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302220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495149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EP3577785A1 (en) Multi-beam csi reporting
CN109155714A (zh) 多分辨率csi反馈
CN106465097A (zh) 用于mimo的定期和非定期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
US10574409B2 (en)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process execution method
CN107888264B (zh)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6685582A (zh) Csi的反馈、码本配置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823154A (zh) 与预编码mimo传送一起使用的参数化码本子集
CN107113643B (zh) 一种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07294643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02189A (zh) 使用天线阵列进行波束成形
CN107733476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7294682A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685493A (zh) 信道测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6899378A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实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181562A (zh) 一种csi反馈方法、预编码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