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9610B - 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9610B
CN107729610B CN201710830554.8A CN201710830554A CN107729610B CN 107729610 B CN107729610 B CN 107729610B CN 201710830554 A CN201710830554 A CN 201710830554A CN 107729610 B CN107729610 B CN 107729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cting
range
spot
trave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05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9610A (zh
Inventor
赵渺希
梁景宇
沈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7108305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9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9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9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9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9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包括:确定旅游线路识别的范围,绘制所述范围的边界,获取所述范围的卫星图与坐标信息,对所述范围的边界进行空间校正;获取所述范围对应行政区内的游记文本,分析文本内容,整合出完整景点列表,获取景点的经纬度,并获取所述范围的路网要素;统计每条游记记录包含的景点,生成以游记记录为行,以所述范围内的景点为列的逻辑矩阵,计算景点间的联系度,生成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并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公众性强等特点,能够得到比较精准的旅游推荐线路信息,可提供给旅游者以及旅游部门作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属于互联网数据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旅游市场来说,自助旅游的兴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旅游生态,自助旅游时代正在全面到来。当今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也是宏观经济下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在旅游上的表现为旅游者希望追求享受自由、深入、有特色的旅游,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他们不仅重视高品质、高性价比,更需要个性化、差异化,这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网站的兴起为自助旅游者为自助旅游者提供了分享与交流的平台。旅游网站为自助旅游者提供分享游记的服务,其中有景点与游线等信息。网络游记是旅游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为其他自助旅游者提供了有效而值得信赖的旅行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消费决策,选择高性价比的旅游产品及服务。
网络上海量的游记蕴含着丰富的旅游信息,,但是旅游者在进行行程安排时,需要从大量的游记中归纳和整理,这些数据对于旅游者来说有较大的使用成本。要快速有效地对旅游信息进行提取、识别和利用,则需要科学的数据分析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变得密切,网络信息为旅游推荐提供了数据来源。赵渺希(2015)发明了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词频的城市认知地图生成方法,从百度搜索等网络搜索引擎获取一定区域内的地名词频,以此为基础生成该区域的认知地图[1]。李天宁(2014)发明了一种基于旅游目标地域来挖掘旅游路线的方法和设备,从互联网上海量的旅游文章中获取由于大量用户采用而值得向用户推荐的旅游线路[2];周祥胜(2015)等发明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词频的智慧旅游线路规划辅助方法,以百度旅游、百度搜索等网络开源数据等作为主要数据来源,进行各景点物产类型与发展方向判断、旅游线路组织建议、旅游服务中心选址建议等[3];曹菡(2015)等一种基于游客信任度的个性化旅游线路推荐方法,以带有地理标签的照片信息与历史游客信息为主要信息来源,通过计算分析结合用户信任度得到推荐旅游线路[4];司凌霄(2016)等发明了一种基于移动信令的旅游热门线路的识别方法,利用移动通信基站与景区等场所的空间关联关系,通数据分析技术计算出基于给定旅游目的地的热门旅游线路[5]
现阶段,基于网络信息的旅游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逐渐发展,但是缺少基于反映游客需求的网络资料进行客观分析计算并与实际空间对应的方法。
上述内容提到的参考文献如下:
[1]赵渺希,黄俊浩,林艳柳,钟烨.一种基于互联网词频的城市认知地图生成方法[P].广东:CN105574259A,2016-05-11.]
[2]李天宁.基于旅游目标地域来挖掘旅游路线的方法和设备[P].广东:CN104463730A.2015-03-25.
[3]曹菡,王楠.一种基于游客信任度的个性化旅游线路推荐方法[P].陕西:CN105069717A.2015-11-18.
[4]周祥胜,钟烨,赵渺希,贾锐澜.一种基于互联网词频的智慧旅游线路规划辅助方法[P].广东:CN105184422A.2015-03-25.
[5]司凌霄,曾周静,王树友.基于移动信令的旅游热门线路的识别方法[P].浙江:CN105956951A.2016-09-2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技术识别出旅游推荐线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公众性强等特点,能够得到比较精准的旅游推荐线路信息,可提供给旅游者以及旅游部门作参考。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旅游线路识别的范围,绘制所述范围的边界,获取所述范围的卫星图与坐标信息,对所述范围的边界进行空间校正;
S2、获取所述范围对应行政区内的游记文本,分析文本内容,整合出完整景点列表,获取景点的经纬度,并获取所述范围的路网要素;
S3、统计每条游记记录包含的景点,生成以游记记录为行,以所述范围内的景点为列的逻辑矩阵,计算景点间的联系度,生成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
S4、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OD成本矩阵,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并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最近设施点网络,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确定旅游线路识别的范围,绘制所述范围的边界,获取所述范围的卫星图与坐标信息,对所述范围的边界进行空间校正,具体为:
S11、确定旅游线路识别的范围,打开AutoCAD软件,根据所述范围,以polyline命令绘制所述范围边界,绘制成闭合多段线,并进行保存;
S12、打开全能电子地图下载器软件,下载所述范围的卫星图,并完成卫星图的拼接;
S13、打开Arcmap软件,根据步骤S11得到的CAD文件,以及步骤S12得到的拼合的卫星图,对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
优选的,步骤S12中,所述下载所述范围的卫星图,并完成卫星图的拼接,具体包括:
S121、选择合适的缩放界别,用选框工具选择完全包含所述范围的卫星图区域,并选择下载;
S122、当下载完毕后,弹出地图拼接工具窗口,确认后生成坐标txt文件,选择拼接,完成卫星图拼接及坐标文件下载。
优选的,步骤S13中,所述根据步骤S11得到的CAD文件,以及S12得到的拼合的卫星图,对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S131、在catalog中将步骤S12得到的拼合的卫星图拖入工作区域,并在catalog中将步骤S11的CAD文件中的polygon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拖入工作区域;
S132、对所述范围的shp图层进行编辑,在空间校正工具条中选择“新建位移链接工具”,以所述范围的shp某一点为起始点,以卫星图对应点为目标点,建立三组以上位置分布均匀的位移链接,在预览无误后选择“校正”,保存编辑内容,停止编辑,移除卫星图图层,保存mxd格式文件,完成所述范围边界的空间校正。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获取所述范围对应行政区内的游记文本,分析文本内容,整合出完整景点列,获取景点的经纬度,并获取所述范围的路网要素,具体包括:
S21、通过Locoy Spider软件在蚂蜂窝游记网站中获取所述范围对应行政区内的游记文本;
S22、列举获取的文本中包含的景点、地名,形成景点列表,按行输入到Excel中;
S23、根据Excel中的景点列表,获取景点的地理坐标;
S24、对景点的地理坐标进行纠偏;
S25、打开OpenStreetMap网站,调整视图界面至完全包括所述范围区域,记录四至坐标数值;
S26、打开QGIS软件,选择OpenStreetMap地图下载,输入四至坐标数值,设置保存路径后下载,在下载完毕后,将其中的line数据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
S27、在Arcmap软件中打开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后的文件,导入景点地理坐标进行纠偏后的Excel文件,并对景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S28、在Arcmap软件中导入路网数据,并对路网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优选的,步骤S27中,所述在Arcmap软件中打开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后的文件,导入景点地理坐标进行纠偏后的文件,并对景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具体包括:
S271、在Arcmap软件中打开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后的文件,选择“添加xy数据”,选择景点地理坐标进行纠偏后的Excel文件,以经度为x坐标,以纬度为y坐标,选择“WGS 1984”地理坐标系,确认后生成事件图层;
S272、将事件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并添加到地图中,生成景点图层,将步骤S271生成的事件图层移除;
S273、调出“地理处理”中的“裁剪”工具,输入图层选择生成的景点图层,裁剪图层选择所述范围边界图层,确定后生成所述范围的景点图层,移除生成的景点图层,即完成所述范围内的景点筛选;
S274、调出“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工具,在“输入数据集或要素类”选择所述范围内的景点,在“输出坐标系”选择WGS_1984_Web_Mercator,确定后完成景点数据投影,并将步骤S273生成的景点图层移除;
所述S28中,所述在Arcmap软件中导入路网数据,并对路网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具体包括:
S281、在Arcmap软件的catalog中将步骤S26中的shapefile文件拖入操作区域,编辑图层,打开属性表,剔除“highway”字段中数据为空的记录,保存编辑内容,并停止编辑;
S282、调出“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工具,在“输入数据集或要素类”选择路网图层,在“输出坐标系”选择WGS_1984_Web_Mercator,确定后完成路网数据投影,并将步骤S281生成的路网图层移除;
S283、调出“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要素-要素转线”工具,将输入图层设置为路网图层,确定后将新的路网图层添加到地图上,移除步骤S282生成的路网图层,完成路网图层的初步处理。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统计每条游记记录包含的景点,生成以游记记录为行,以所述范围内的景点为列的逻辑矩阵,计算景点间的联系度,生成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具体包括:
S31、复制景点列表数据,打开获取的游记文本所在的Excel文件,在工作表的首行以“转置”方式粘贴景点列表,形成A2及其下方若干单元格为所有游记标题,B2及其下方若干单元格为所有游记内容,C1及其右边若干单元格为所有景点名称,其余单元格为空的表格;
S32、按照逻辑矩阵的定义,第n条游记记录中出现了第i个景点,则记pin=1,否则记pin=0,即pin=0为第n条游记中是否出现第i个景点的逻辑值:
具体操作在Excel中实现,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OR(ISNUMBER(FIND(C$1,$B2)),(ISNUMBER(FIND(C$1,$A2)))),1,0)
选择C2单元格,按着单元格右下角不放,向右拉至表格最右端,完成本行公式的自动填充,选择C2至本行最右所有单元格,双击最右单元格的右下角,完成整个表格公式自动填充,即完成逻辑矩阵生成;
S33、计算第i个景点和第j个景点的联系度θij,公式为:
其中,m为游记记录数量,kn为第n行记录包含的景点数量;
根据式(2)计算所有景点间的联系度,具体操作在Excel宏中实现:打开编写的景点间联系度统计Excel宏,将步骤S32生成的逻辑矩阵复制到带Excel宏的工作簿中,通过选择景点间联系度统计模块,生成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该景点间联系度的列表中存在字段名为“名称”和“数值”两列数据,然后保存Excel表格;
S34、在步骤S32生成的逻辑矩阵中,对所有游记记录中每个景点的逻辑值分别求和,统计每个景点在所有游记记录中出现的次数,并另外保存一个分别以“名称”、“频次”为表头的Excel表格;其中,所述统计每个景点在所有游记记录中出现的次数,在同一游记中出现多次只统计一次。
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OD成本矩阵,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并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最近设施点网络,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具体包括:
S41、在Arcmap软件打开获取的路网要素所在的文件,在catalog中,通过路网数据,建立网络数据集,构建转弯模型,不设置行驶方向,将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拖入工作区域;
S42、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建立OD成本矩阵,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
S43、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建立最近设施点网络,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
优选的,步骤S42中,所述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建立OD成本矩阵,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具体包括:
S421、使用Network Analysis工具,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新建OD成本矩阵”,调出Network Analysis窗口,选择“起始点”,加载位置,选择所述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并进行确定;在Network Analysis窗口选择“目的地点”,加载位置,选择所述范围内的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并进行确定;在Network Analysis工具条中选择“求解”,生成所述范围内景点两两连线;
S422、将OD成本矩阵中的“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加载到当前地图,移除OD成本矩阵图层组;
S423、选择景点连线图层的“连接和关联-连接”,图层基于字段选择“name”,连接的表选择步骤S3生成的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连接的字段选择“名称”,确定后完成属性表连接;
S424、打开景点连线图层的属性表,选择“数值”字段大于0的所有记录,关闭属性表,将景点连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导出要素选择“选中的要素”,确定后生成景点间有效连线图层,移除步骤S423生成的景点连线图层;
S425、双击景点间有效连线图层,在“符号系统”面板中选择“数量——分级符号”,“值”选择“数值”字段,设置好符号大小和颜色,并进行确定;
S426、选择所述范围的景点图层的“连接和关联-连接”,图层基于字段选择“名称”,连接的表选择步骤S34生成的景点频次表,连接的字段选择“名称”,确定后完成属性表连接;
S427、双击研究范围景点符号图层,在“符号系统”面板中选择“数量——分级符号”,“值”选择“频次”字段,设置好符号大小和颜色,确定后完成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绘制。
优选的,步骤S43中,所述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建立最近设施点网络,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具体包括:
S431、使用Network Analysis工具,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新建最近设施点”分析,调出Network Analysis窗口,选择“设施点”,加载位置,选择研究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确定后在Network Analysis窗口选择“事件点”,加载位置,选择研究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并进行确定;选择Network Analysis窗口中“最近设施点属性”,在“分析设置”面板中的“要查找设施点”输入景点的数量,并进行确定;在NetworkAnalysis工具条中选择“求解”,生成研究范围内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
S432、选择最近设施点中的“路径”图层,将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加载到当前地图,移除最近设施点图层组;
S433、选择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的“连接和关联-连接”,图层基于字段选择“name”,连接的表选择步骤S3生成的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连接的字段选择“名称”,确定后完成属性表连接;
S434、打开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的属性表,选择“数值”字段大于0的所有记录,关闭属性表,将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导出要素选择“选中的要素”,确定后生成基于路网景点间有效连线图层,移除步骤S433生成的图层;
S435、调出“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工具-密度分析-线密度分析”工具,在“输入折线要素”选择步骤S434生成的连线图层,在“Population字段”选择“数值”,设置合适的输出目录、输出像元大小、搜索半径,确定后生成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线密度栅格图层;
S436、双击步骤S435生成的栅格图层,进入“符号系统”面板,“显示”选择“已分类”,设置合适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数目,设置好颜色,排除值为0的栅格,确定后即完成旅游推荐线路图绘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网络游记作为数据基础,分析网络游记的文本内容,整合出完整景点列表,通过建立矩阵计算景点间的联系度,然后生成各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并基于现实路网生成旅游推荐线路图,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公众性强等特点,能够得到比较精准的旅游推荐线路信息,可提供给旅游者以及旅游部门作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旅游推荐线路图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研究范围景点与路网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景点间的联系网络的拓扑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旅游线路拟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底图编辑
首先确定旅游线路识别的范围,将该识别的范围作为研究范围,在AutoCAD中绘制范围的边界,通过全能电子地图下载器下载研究范围卫星图与坐标信息,将研究范围边界与卫星图导入ArcGIS软件中,对研究范围边界进行空间校正,为后面的分析做准备。
1.1)研究范围边界绘制
打开AutoCAD软件,根据选定的研究范围,以polyline命令绘制研究范围边界,绘制成闭合多段线,保存为dwg格式文件。
1.2)研究范围卫星图下载
1.2.1)地图下载
打开全能电子地图下载器软件,选择合适的缩放界别,选择“谷歌混合图(无偏移)”,用选框工具选择完全包含研究范围的卫星图像区域,点击下载。
1.2.2)地图拼接
下载完毕,弹出地图拼接工具窗口,点击生成坐标txt文件,点击拼接,完成卫星图拼接及坐标文件下载。
1.3)研究范围边界空间校正
1.3.1)底图数据导入
打开Arcmap软件,在catalog中将步骤1.2)下载的卫星图拖入工作区域,并在catalog中将步骤1.1的CAD文件中的polygon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拖入工作区域。
1.3.2)空间校正
对研究范围shp图层进行编辑,在空间校正工具条中点击“新建位移链接工具”,以研究范围shp某一点为起始点,以卫星图对应点为目标点,建立三组以上位置分布均匀的位移链接,预览无误后点击“校正”,保存编辑内容,停止编辑,移除卫星图图层,保存mxd格式文件,完成研究范围边界的空间校正。
2)获取数据
通过Locoy Spider软件在蚂蜂窝游记网站中获取对应行政区内的游记标题与内容文本,分析文本内容,整合出完整景点列表,通过高德地图API获取景点的经纬度,并利用QGIS软件在OpenStreetMap网站获取研究范围的路网要素,将景点列表中的景点以经纬度为坐标导入ArcGIS系统,并将获取的路网要素导入到ArcGIS系统,并进行初步处理,为下一步分析做准备。
2.1)游记文本批量获取
2.1.1)分析蚂蜂窝游记网页结构
打开“蚂蜂窝游记”网站,输入研究区域名称,进入对应城市的游记页面,点击“下一页”若干次,分析不同页面对应的网址变化规律,起始网址具体变化规律为:
http://360.mafengwo.cn/travels/mdd.php?id=【城市编号】&p=【页码数】
一级网址变化规律:
http://360.mafengwo.cn/travels/info.php?id=【游记编号】
2.1.2)设置游记文本获取任务
打开Locoy Spider软件,新建任务,输入任务名称,添加起始网址:
http://360.mafengwo.cn/travels/mdd.php?id=【城市编号】&p=<0,1,【页码数】,1,false,false>;
添加一级网址必须包含:
http://360.mafengwo.cn/travels/info.php?id=
添加采集内容规则,采集游记标题与游记内容,设置过滤无效字符的规则,并设置好保存路径。
2.1.3)获取游记文本
点击运行任务,获取数据完毕后在access数据库中将数据复制,在Excel中粘贴备用。
2.2)景点列表整理
列举出步骤2.1)中获取的文本中包含的景点、地名,形成景点列表,按行输入到Excel中;
2.3)景点地理坐标批量获取
2.3.1)申请高德地图Key
注册高德地图开发者用户,申请Web API服务Key。
2.3.2)整理坐标获取网址
依照网址格式:
http://restapi.amap.com/v3/geocode/geo?key=【key】&address=【景点名称】&city=【城市名称】
在Excel中整理景点列表中所有景点对应的网址。
2.3.3)设置景点坐标获取任务
打开Locoy Spider软件,新建任务,输入任务名称,添加起始网址:
http://restapi.amap.com/v3/geocode/geo?key=【key】&address=【景点名称】&city=【城市名称】
添加采集内容规则,采集景点名称与经纬度坐标,并设置好保存路径。
2.3.4)获取景点坐标
点击运行任务,获取数据完毕后在access数据库中将其中数据复制,在Excel中粘贴备用。
2.4)景点坐标纠偏
2.4.1)坐标转换
将2.3.4获取的经纬度坐标以指定格式复制到orxy.csv文件中,保存到指定目录,打开“万能坐标转换器”软件,选择“火星坐标转地球坐标”,点击转换。
2.4.2)坐标替换
打开指定目录中的tran_orxy.txt文件,复制所有坐标数据到excel中,以逗号为分隔符对数据分列,获取景点对应的地球坐标,替换步骤2.3.4)中Excel文件中的坐标,保存为xls格式表格,完成景点坐标的获取与纠偏过程。
2.5)研究范围路网数据获取
2.5.1)获取研究范围坐标
打开OpenStreetMap网站(www.openstreetmap.org),调整视图界面至完全包括所述范围区域,记录四至坐标数值。
2.5.2)地图数据下载
打开QGIS软件,点击OpenStreetMap地图下载,手动输入步骤2.5.1)获取的四至坐标数值,设置保存路径,点击下载;下载完毕后,将其中的line数据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
2.6)景点数据导入与初步处理
2.6.1)添加xy数据
在Arcmap软件中打开步骤1.3.2)保存的mxd文件,点击“添加xy数据”,选择步骤2.4.2生成的xls格式文件,以经度为x坐标,以纬度为y坐标,选择“WGS 1984”地理坐标系,点击确认,生成事件图层。
2.6.2)景点数据格式转换
右击步骤2.6.1)生成的事件图层,选择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并添加到地图中,将步骤2.6.1)生成的事件图层移除。
2.6.3)景点数据筛选
调出“地理处理”中的“裁剪”工具,输入图层选择步骤2.6.2)生成的景点图层,裁剪图层选择研究范围边界图层,点击“确定”后,生成研究范围景点图层,移除步骤2.6.2)生成的景点图层,即完成研究范围内的景点筛选。
2.6.4)景点数据投影
调出“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工具,“输入数据集或要素类”选择研究范围内景点,“输出坐标系”选择WGS_1984_Web_Mercator,点击确定,完成景点数据投影,并将步骤2.6.3)生成的景点图层移除。
2.7)路网数据导入与初步处理
2.7.1)在catalog中将步骤2.5.2)中的shapefile文件拖入操作区域,编辑该图层,打开属性表,剔除“highway”字段中数据为空的记录,保存编辑内容并停止编辑。
2.7.2)路网数据投影
调出“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工具,“输入数据集或要素类”选择路网图层,“输出坐标系”选择WGS_1984_Web_Mercator,点击确定,完成路网数据投影,并将步骤2.7.1)生成的路网图层移除。
2.7.3)路网数据打断处理
调出“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要素-要素转线”工具,将输入图层设置为路网图层,点击确定,将新的路网图层添加到地图上,移除步骤2.7.2)生成的图层,完成路网图层的初步处理,保存mxd格式文件。
3)景点间的联系度统计
在Excel中统计每条游记记录包含的景点,生成以游记记录为行,以研究范围内的景点为列的逻辑矩阵,利用Excel宏计算景点间的联系度。
3.1)生成逻辑矩阵
3.1.1)表格准备
复制步骤2.3生成的景点列表数据,打开步骤2.1.3)的Excel文件,在该工作表的首行以“转置”方式粘贴景点列表,形成A2及其下方若干单元格为所有游记标题,B2及其下方若干单元格为所有游记内容,C1及其右边若干单元格为所有景点名称,其余单元格为空的表格。
3.1.2)矩阵生成
按照逻辑矩阵的定义,第n条游记记录中出现了第i个景点,则记pin=1,否则记pin=0,即pin=0为第n条游记中是否出现第i个景点的逻辑值:
具体操作在Excel中实现,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OR(ISNUMBER(FIND(C$1,$B2)),(ISNUMBER(FIND(C$1,$A2)))),1,0)
选择C2单元格,按着单元格右下角不放,向右拉至表格最右端,完成本行公式的自动填充,选择C2至本行最右所有单元格,双击最右单元格的右下角,完成整个表格公式自动填充,即完成逻辑矩阵生成;
3.2)统计景点间的联系度
计算第i个景点和第j个景点的联系度θij,公式为:
其中,m为游记记录数量,kn为第n行记录包含的景点数量;
根据式(2)计算所有景点间的联系度,具体操作在Excel宏中实现:打开作者编写景点间的联系度统计Excel宏,将步骤3.1.2)生成的逻辑矩阵复制到带Excel宏的工作簿中,点击运行景点间的联系度统计模块,生成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该列表中存在字段名为“名称”和“数值”两列数据,其中“名称”字段的数据格式为“【景点A名称】-【景点B名称】”,在xls格式表格中保存;
3.3)统计景点频次
在步骤3.1)生成的逻辑矩阵中,对所有游记记录中每个景点的逻辑值分别求和,统计每个景点在所有游记记录中出现的次数,并另外保存一个分别以“名称”“频次”为表头的xls表格;其中,统计每个景点在所有游记记录中出现的次数在同一游记中出现多次只统计一次。
4)分析网络建立
在ArcGIS系统中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OD成本矩阵,链接步骤3.2)生成的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并在ArcGIS系统中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最近设施点网络,链接步骤3.2)生成的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
4.1)建立网络数据集
在Arcmap软件打开步骤2.7.2)保存的mxd文件,在catalog中右击初步处理后的路网数据,建立网络数据集,构建转弯模型,不设置行驶方向,将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拖入工作区域。
4.2)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
4.2.1)建立OD成本矩阵
使用Network Analysis工具,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新建OD成本矩阵”,调出Network Analysis窗口,右击“起始点”,加载位置,选择研究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点击确定,在Network Analysis窗口右击“目的地点”,加载位置,选择研究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点击确定;在Network Analysis工具条中点击“求解”,生成研究范围内景点两两连线。
4.2.2)景点连线导出
右击OD成本矩阵中的“线”图层,将景点连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加载到当前地图。移除OD成本矩阵图层组。
4.2.3)景点连线属性表连接
右击景点连线图层,点击“连接和关联-连接”,图层基于字段选择“name”,连接的表选择步骤3.2生成的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连接的字段选择“名称”,点击确定,完成属性表连接。
4.2.4)导出有效连线
右击景点连线图层,打开属性表,选择“数值”字段大于0的所有记录,关闭属性表,右击景点连线图层,导出shapefile格式文件,导出要素选择“选中的要素”,点击确定,生成景点间有效连线图层,移除步骤4.2.3)生成的景点连线图层。
4.2.5)设置有效连线符号系统
双击有效连线图层,在“符号系统”面板中选择“数量——分级符号”,“值”选择“数值”字段,设置好符号大小和颜色,点击确定。
4.2.6)景点属性表连接
右击研究范围景点图层,点击“连接和关联-连接”,图层基于字段选择“名称”,连接的表选择步骤3.3)生成的景点频次表,连接的字段选择“名称”,点击确定,完成属性表连接。
4.2.7)设置研究范围景点符号系统
双击研究范围景点符号图层,在“符号系统”面板中选择“数量——分级符号”,“值”选择“频次”字段,设置好符号大小和颜色,点击确定,完成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绘制。
4.3)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
4.3.1)建立最近设施点
使用Network Analysis工具,对步骤4.1.1)构建的网络建立“新建最近设施点”分析,调出Network Analysis窗口,右击“设施点”,加载位置,选择研究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点击确定,在Network Analysis窗口右击“事件点”,加载位置,选择研究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点击确定。点击Network Analysis窗口中“最近设施点属性”,在“分析设置”面板中的“要查找设施点”输入景点的数量,点击确定。在NetworkAnalysis工具条中点击“求解”,生成研究范围内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
4.3.2)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导出
右击最近设施点中的“路径”图层,把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加载到当前地图。移除最近设施点图层组。
4.3.3)属性表连接
右击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点击“连接和关联-连接”,图层基于字段选择“name”,连接的表选择步骤3.2)生成的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连接的字段选择“名称”,点击确定,完成属性表连接。
4.3.4)导出有效连线
右击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打开属性表,选择“数值”字段大于0的所有记录,关闭属性表,右击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导出shapefile格式文件,导出要素选择“选中的要素”,点击确定,生成基于路网景点间有效连线图层,移除步骤4.3.3)生成的图层。
4.3.5)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线密度分析
调出“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工具-密度分析-线密度分析”工具,“输入折线要素”选择步骤4.3.4)生成的连线图层,“Population字段”选择“数值”,设置合适的输出目录、输出像元大小、搜索半径,点击确定,生成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线密度栅格图层。
4.3.6)设置有效连线符号系统
双击步骤4.3.5)生成的栅格图层,进入“符号系统”面板,“显示”选择“已分类”,设置合适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数目,设置好颜色,排除值为0的栅格,点击确定,即完成旅游推荐线路图绘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个应用实例,以广州市增城区、从化区北部约1000平方公里为研究范围,选取了蚂蜂窝游记网站关于增城、从化共678条游记,并在OpenStreetMap开源地图网站下载该区域路网数据进行旅游路线识别,整个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1)分析网络建立
1.1)研究范围边界绘制
打开AutoCAD软件,根据选定增城从化北部1000平方公里的研究范围,以polyline命令绘制研究范围边界,绘制成闭合多段线,保存为dwg格式文件。
1.2)研究范围卫星图下载
打开全能电子地图下载器软件,下载研究范围卫星图并进行拼接。
1.3)研究范围边界空间校正
将研究范围边界与卫星图导入ArcGIS系统中,对边界进行空间校正。
2)获取数据
2.1)游记文本批量获取
打开蚂蜂窝游记网站,分析网页结构,打开Locoy Spider软件,批量获取增城区、从化区游记文本,共获取678条游记。
2.2)景点列表整理
列举出步骤2.1)中获取的文本中包含的景点、地名,形成景点列表,按行输入到Excel中,共列举出67个景点。
2.3)景点地理坐标批量获取
利用高德地图与Locoy Spider软件,批量获取景点地理坐标。“万能坐标转换器”软件对地图坐标进行纠偏。
2.4)景点数据导入与初步处理
以纠偏后的地理坐标为依据,在ArcGIS中将景点进行空间落点和投影变换,通过研究范围边界筛选研究范围内的景点,共保留34个景点,分别如下表1所示。
景点名称 经度(纠偏前) 纬度(纠偏前) 经度(纠偏后) 纬度(纠偏后)
阿婆六村 113.886763 23.697144 113.87536 23.693578
白水寨 113.770325 23.586475 113.758675 23.582732
广州碧水湾温泉度假村 113.72243 23.704973 113.710645 23.701828
从化碧水峡 113.785169 23.682434 113.773486 23.678854
大丰门漂流 113.822452 23.590089 113.810773 23.587082
高滩温泉酒店 113.784963 23.564241 113.773288 23.560645
古田村 113.884419 23.769406 113.873013 23.765858
桂峰山 114.040148 23.800734 114.028458 23.797326
广州湖心岛旅游风景区 113.918208 23.453942 113.906771 23.450742
黄茶园 113.897933 23.725577 113.886558 23.722089
锦村 113.865963 23.705561 113.854489 23.702152
锦绣香江温泉 113.783804 23.57096 113.772135 23.567347
老虎头 113.785164 23.712088 113.773503 23.708519
联溪村 113.873964 23.719427 113.862542 23.715927
良口镇 113.741297 23.724903 113.729586 23.721435
良平村 113.776327 23.683098 113.764652 23.679404
良新村 113.741198 23.723386 113.729486 23.719919
吕田镇 113.960022 23.818191 113.948486 23.81521
蒙花布村 113.901076 23.444795 113.88968 23.441318
牛牯嶂停车场 113.855125 23.543607 113.843581 23.540346
千泷沟大瀑布旅游区 113.864871 23.713551 113.853398 23.710161
散围 113.803051 23.690186 113.791344 23.686937
烧伤岭 113.803299 23.614254 113.79163 23.611006
狮象村 113.915182 23.80975 113.903729 23.806539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113.778347 23.65133 113.766686 23.647655
石灶景区 113.789221 23.627837 113.77757 23.624324
天堂顶 113.826276 23.657678 113.814585 23.654691
从化文轩苑度假中心 113.720695 23.703743 113.708906 23.700622
溪头旅游村 113.873095 23.720565 113.86167 23.717074
下溪村 113.874934 23.732293 113.863522 23.728788
响水 113.907916 23.775813 113.896492 23.772468
瑶老社 113.866544 23.696938 113.855065 23.693518
影村 113.750896 23.694212 113.739192 23.690579
正果镇 113.90002 23.42096 113.888631 23.417474
表1筛选研究范围内的景点列表
2.5)研究范围路网数据获取
利用QGIS软件下载研究范围OpenStreetMap路网,导出为shapefile格式。
2.6)路网数据导入与初步处理
将路网shapefile导入ArcGIS系统,进行投影与打断处理,保存mxd格式文件。完成导入的研究范围景点与路网如图2所示。
3)景点间的联系度统计
3.1)生成逻辑矩阵
根据上述实施例1的式(1)生成逻辑矩阵。
3.2)统计景点间的联系度
根据公式(2)计算所有景点间的联系度,生成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具体操作在Excel宏中实现,代码如下:
3)统计景点频次
在步骤3.1)生成的逻辑矩阵中,对所有游记记录中每个景点的逻辑值分别求和,统计每个景点在所有游记记录中出现的次数(在同一游记中出现多次只统计一次),并另外保存一个分别以“名称”“频次”为表头的xls表格。
4)分析网络建立
4.1)建立网络数据集
在Arcmap软件打开步骤2.6)保存的mxd文件,在catalog中右击初步处理后的路网数据,建立网络数据集。
4.2)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
使用Network Analysis工具建立OD成本矩阵,生成研究范围内景点两两连线,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与景点出现频次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如图3所示。
4.3)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
使用Network Analysis工具建立“最近设施点”分析,生成研究范围内景点间的联系路网图,根据景点间的联系网络矩阵数据生成旅游推荐线路图,如图4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网络游记作为数据基础,分析网络游记的文本内容,整合出完整景点列表,通过建立矩阵计算景点间的联系度,然后生成各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并基于现实路网生成旅游推荐线路图,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公众性强等特点,能够得到比较精准的旅游推荐线路信息,可提供给旅游者以及旅游部门作参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专利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旅游线路识别的范围,绘制所述范围的边界,获取所述范围的卫星图与坐标信息,对所述范围的边界进行空间校正;
S2、获取所述范围对应行政区内的游记文本,分析文本内容,整合出完整景点列表,获取景点的经纬度,并获取所述范围的路网要素;
S3、统计每条游记记录包含的景点,生成以游记记录为行,以所述范围内的景点为列的逻辑矩阵,计算景点间的联系度,生成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
S4、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OD成本矩阵,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并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最近设施点网络,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
步骤S3中,所述统计每条游记记录包含的景点,生成以游记记录为行,以所述范围内的景点为列的逻辑矩阵,计算景点间的联系度,生成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具体包括:
S31、复制景点列表数据,打开获取的游记文本所在的Excel文件,在工作表的首行以“转置”方式粘贴景点列表,形成A2及其下方若干单元格为所有游记标题,B2及其下方若干单元格为所有游记内容,C1及其右边若干单元格为所有景点名称,其余单元格为空的表格;
S32、按照逻辑矩阵的定义,第n条游记记录中出现了第i个景点,则记pin=1,否则记pin=0,即pin=0为第n条游记中是否出现第i个景点的逻辑值:
具体操作在Excel中实现,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OR(ISNUMBER(FIND(C$1,$B2)),(ISNUMBER(FIND(C$1,$A2)))),1,0)
选择C2单元格,按着单元格右下角不放,向右拉至表格最右端,完成本行公式的自动填充,选择C2至本行最右所有单元格,双击最右单元格的右下角,完成整个表格公式自动填充,即完成逻辑矩阵生成;
S33、计算第i个景点和第j个景点的联系度θij,公式为:
其中,m为游记记录数量,kn为第n行记录包含的景点数量;
根据式(2)计算所有景点间的联系度,具体操作在Excel宏中实现:打开编写的景点间联系度统计Excel宏,将步骤S32生成的逻辑矩阵复制到带Excel宏的工作簿中,通过选择景点间联系度统计模块,生成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该景点间联系度的列表中存在字段名为“名称”和“数值”两列数据,然后保存Excel表格;
S34、在步骤S32生成的逻辑矩阵中,对所有游记记录中每个景点的逻辑值分别求和,统计每个景点在所有游记记录中出现的次数,并另外保存一个分别以“名称”、“频次”为表头的Excel表格;其中,所述统计每个景点在所有游记记录中出现的次数,在同一游记中出现多次只统计一次;
步骤S4中,所述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OD成本矩阵,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并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建立最近设施点网络,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具体包括:
S41、在Arcmap软件打开获取的路网要素所在的文件,在catalog中,通过路网数据,建立网络数据集,构建转弯模型,不设置行驶方向,将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拖入工作区域;
S42、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建立OD成本矩阵,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
S43、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建立最近设施点网络,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确定旅游线路识别的范围,绘制所述范围的边界,获取所述范围的卫星图与坐标信息,对所述范围的边界进行空间校正,具体为:
S11、确定旅游线路识别的范围,打开AutoCAD软件,根据所述范围,以polyline命令绘制所述范围边界,绘制成闭合多段线,并进行保存;
S12、打开全能电子地图下载器软件,下载所述范围的卫星图,并完成卫星图的拼接;
S13、打开Arcmap软件,根据步骤S11得到的CAD文件,以及步骤S12得到的拼合的卫星图,对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下载所述范围的卫星图,并完成卫星图的拼接,具体包括:
S121、选择合适的缩放界别,用选框工具选择完全包含所述范围的卫星图区域,并选择下载;
S122、当下载完毕后,弹出地图拼接工具窗口,确认后生成坐标txt文件,选择拼接,完成卫星图拼接及坐标文件下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所述根据步骤S11得到的CAD文件,以及S12得到的拼合的卫星图,对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S131、在catalog中将步骤S12得到的拼合的卫星图拖入工作区域,并在catalog中将步骤S11的CAD文件中的polygon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拖入工作区域;
S132、对所述范围的shp图层进行编辑,在空间校正工具条中选择“新建位移链接工具”,以所述范围的shp某一点为起始点,以卫星图对应点为目标点,建立三组以上位置分布均匀的位移链接,在预览无误后选择“校正”,保存编辑内容,停止编辑,移除卫星图图层,保存mxd格式文件,完成所述范围边界的空间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获取所述范围对应行政区内的游记文本,分析文本内容,整合出完整景点列,获取景点的经纬度,并获取所述范围的路网要素,具体包括:
S21、通过Locoy Spider软件在蚂蜂窝游记网站中获取所述范围对应行政区内的游记文本;
S22、列举获取的文本中包含的景点、地名,形成景点列表,按行输入到Excel中;
S23、根据Excel中的景点列表,获取景点的地理坐标;
S24、对景点的地理坐标进行纠偏;
S25、打开OpenStreetMap网站,调整视图界面至完全包括所述范围区域,记录四至坐标数值;
S26、打开QGIS软件,选择OpenStreetMap地图下载,输入四至坐标数值,设置保存路径后下载,在下载完毕后,将其中的line数据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
S27、在Arcmap软件中打开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后的文件,导入景点地理坐标进行纠偏后的Excel文件,并对景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S28、在Arcmap软件中导入路网数据,并对路网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7中,所述在Arcmap软件中打开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后的文件,导入景点地理坐标进行纠偏后的文件,并对景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具体包括:
S271、在Arcmap软件中打开所述范围的边界空间进行校正后的文件,选择“添加xy数据”,选择景点地理坐标进行纠偏后的Excel文件,以经度为x坐标,以纬度为y坐标,选择“WGS 1984”地理坐标系,确认后生成事件图层;
S272、将事件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并添加到地图中,生成景点图层,将步骤S271生成的事件图层移除;
S273、调出“地理处理”中的“裁剪”工具,输入图层选择生成的景点图层,裁剪图层选择所述范围边界图层,确定后生成所述范围的景点图层,移除生成的景点图层,即完成所述范围内的景点筛选;
S274、调出“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工具,在“输入数据集或要素类”选择所述范围内的景点,在“输出坐标系”选择WGS_1984_Web_Mercator,确定后完成景点数据投影,并将步骤S273生成的景点图层移除;
所述S28中,所述在Arcmap软件中导入路网数据,并对路网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具体包括:
S281、在Arcmap软件的catalog中将步骤S26中的shapefile文件拖入操作区域,编辑图层,打开属性表,剔除“highway”字段中数据为空的记录,保存编辑内容,并停止编辑;
S282、调出“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工具,在“输入数据集或要素类”选择路网图层,在“输出坐标系”选择WGS_1984_Web_Mercator,确定后完成路网数据投影,并将步骤S281生成的路网图层移除;
S283、调出“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要素-要素转线”工具,将输入图层设置为路网图层,确定后将新的路网图层添加到地图上,移除步骤S282生成的路网图层,完成路网图层的初步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2中,所述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建立OD成本矩阵,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具体包括:
S421、使用Network Analysis工具,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新建OD成本矩阵”,调出Network Analysis窗口,选择“起始点”,加载位置,选择所述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并进行确定;在Network Analysis窗口选择“目的地点”,加载位置,选择所述范围内的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并进行确定;在Network Analysis工具条中选择“求解”,生成所述范围内景点两两连线;
S422、将OD成本矩阵中的“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加载到当前地图,移除OD成本矩阵图层组;
S423、选择景点连线图层的“连接和关联-连接”,图层基于字段选择“name”,连接的表选择步骤S3生成的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连接的字段选择“名称”,确定后完成属性表连接;
S424、打开景点连线图层的属性表,选择“数值”字段大于0的所有记录,关闭属性表,将景点连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导出要素选择“选中的要素”,确定后生成景点间有效连线图层,移除步骤S423生成的景点连线图层;
S425、双击景点间有效连线图层,在“符号系统”面板中选择“数量——分级符号”,“值”选择“数值”字段,设置好符号大小和颜色,并进行确定;
S426、选择所述范围的景点图层的“连接和关联-连接”,图层基于字段选择“名称”,连接的表选择步骤S34生成的景点频次表,连接的字段选择“名称”,确定后完成属性表连接;
S427、双击研究范围景点符号图层,在“符号系统”面板中选择“数量——分级符号”,“值”选择“频次”字段,设置好符号大小和颜色,确定后完成景点网络拓扑关系图绘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3中,所述以每个景点分别作为起始点、目的地点,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建立最近设施点网络,根据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绘制旅游推荐线路图,具体包括:
S431、使用Network Analysis工具,对网络数据集所有数据“新建最近设施点”分析,调出Network Analysis窗口,选择“设施点”,加载位置,选择研究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确定后在Network Analysis窗口选择“事件点”,加载位置,选择研究范围内景点,name字段选择景点名称,并进行确定;选择Network Analysis窗口中“最近设施点属性”,在“分析设置”面板中的“要查找设施点”输入景点的数量,并进行确定;在NetworkAnalysis工具条中选择“求解”,生成研究范围内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
S432、选择最近设施点中的“路径”图层,将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加载到当前地图,移除最近设施点图层组;
S433、选择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的“连接和关联-连接”,图层基于字段选择“name”,连接的表选择步骤S3生成的景点间的联系度列表,连接的字段选择“名称”,确定后完成属性表连接;
S434、打开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的属性表,选择“数值”字段大于0的所有记录,关闭属性表,将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图层导出为shapefile格式文件,导出要素选择“选中的要素”,确定后生成基于路网景点间有效连线图层,移除步骤S433生成的图层;
S435、调出“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工具-密度分析-线密度分析”工具,在“输入折线要素”选择步骤S434生成的连线图层,在“Population字段”选择“数值”,设置合适的输出目录、输出像元大小、搜索半径,确定后生成基于路网的景点连线线密度栅格图层;
S436、双击步骤S435生成的栅格图层,进入“符号系统”面板,“显示”选择“已分类”,设置合适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数目,设置好颜色,排除值为0的栅格,确定后即完成旅游推荐线路图绘制。
CN201710830554.8A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 Active CN107729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0554.8A CN107729610B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0554.8A CN107729610B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9610A CN107729610A (zh) 2018-02-23
CN107729610B true CN107729610B (zh) 2019-12-10

Family

ID=6120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0554.8A Active CN107729610B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9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7694A (zh) * 2019-09-25 2020-01-03 福州全摄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旅游管理系统
CN111581754B (zh) * 2020-04-13 2024-03-12 华南理工大学 滨水景点网络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39761A (zh) * 2020-12-22 2021-03-2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326342A (zh) * 2021-06-10 2021-08-31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 一种基于国土调查数据的路网模型构建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3730A (zh) * 2014-12-29 2015-03-25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旅游目标地域来挖掘旅游路线的方法和设备
CN104504064A (zh) * 2014-12-19 2015-04-0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4881472A (zh) * 2015-05-28 2015-09-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数据收集的旅游线路景点组合推荐方法
CN105184422A (zh) * 2015-09-28 2015-12-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互联网词频的智慧旅游线路规划辅助方法
CN106778605A (zh) * 2016-12-14 2017-05-31 武汉大学 导航数据辅助下的遥感影像道路网自动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4064A (zh) * 2014-12-19 2015-04-0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4463730A (zh) * 2014-12-29 2015-03-25 广州神马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旅游目标地域来挖掘旅游路线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81472A (zh) * 2015-05-28 2015-09-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数据收集的旅游线路景点组合推荐方法
CN105184422A (zh) * 2015-09-28 2015-12-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互联网词频的智慧旅游线路规划辅助方法
CN106778605A (zh) * 2016-12-14 2017-05-31 武汉大学 导航数据辅助下的遥感影像道路网自动提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9610A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9610B (zh) 一种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推荐线路图生成方法
CN109446281B (zh) 基于ArcGIS的在线智能制图系统构建方法、系统与制图方法
CN109658510B (zh) 变电站选址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5022748A (zh) 一种运单地址分级方法及装置
CN105184422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词频的智慧旅游线路规划辅助方法
Aleksandrowicz et al. Spatio-syntactical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spatial potentials: The case of Jaffa–Tel Aviv
Peng et al. The next frontier: data-driven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orienting multiple development concepts
Iswandhani et al.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n special region of Yogyakarta using spatial approach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case study: post of@ explorejogja instagram account in 2016)
Brughmans et al. Spatial networks
Kumar et al. South Asian Journal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Zuo et a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ife circle database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multi-source data fusion
CN104331424B (zh) 一种用户移动轨迹中敏感轨迹模式的净化方法
Chen et al. Historic neighborhood design based on facility heatmap and pedestrian simulation: Case study in China
Deufemia et al. A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llecting and rating petroglyph data
CN108538185A (zh) 一种电网规划地理信息平台及其制作方法
Li et al. Spatial-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urban color planning: Study of Luoyang City, China
Stangel et al. Design thinking and role-playing in education on brownfields regeneration. Experiences from Polish-Czech cooperation
Leal et al. Analyzing Urban Mobility Based on Smartphone Data: The Lisbon Case Study
Nobrega et al. Bridg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environmental needs in corridor planning
Lyu et al. Unveiling the potential of space syntax approach for revitalizing historic urban areas: A case study of Yushan Historic District, China
Droj GIS and remote sensing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brahim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in Doha downtown neighborhoods
Shoja Araghi et al. Location analysis regarding disaster management bases via GIS case study: Tehran municipality (no. 6)
Nugroho et al. Connectivity and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karst tourism objects in Wonogiri with Space Syntax Method
Riki et al.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Smart City Frame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