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8434B -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8434B
CN107718434B CN201610656517.5A CN201610656517A CN107718434B CN 107718434 B CN107718434 B CN 107718434B CN 201610656517 A CN201610656517 A CN 201610656517A CN 107718434 B CN107718434 B CN 1077184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al
shaped body
upright post
hot runner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65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18434A (zh
Inventor
李象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565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18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18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8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18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8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0Injection nozzles
    • B29C45/22Multiple nozzl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包括主喷嘴,若干注射点喷嘴,以及设置于主喷嘴和若干注射点喷嘴之间的分流板组件;分流板组件包括:与所述主喷嘴连接的主分流板,以及分别与所述若干注射点喷嘴连接的若干次分流板;所述次分流板包括,连接主分流板的立柱及连接所述注射点喷嘴的异形体;所述立柱具有立柱中心轴,所述若干次分流板的立柱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若干次分流板沿其立柱中心轴方向,可分离的连接至所述主分流板;所述异形体具有异形体中心轴,所述立柱和所述异形体,按照所述立柱中心轴和所述异形体中心轴预先设定的夹角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不易漏料,加工和组装难度低,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流道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背景技术
热流道(hot runner)装置常用于注塑模具,汽车车灯模具是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的常见应用。汽车车灯产品具有严苛的外观和光学要求,且汽车车灯产品为全曲面的特殊结构,传统的热流道产品无法满足其要求。
各大热流道厂商针对汽车车灯产品研发了车灯专用的热流道注塑系统,请参见图7,为一种现有技术的汽车车灯专用的热流道注塑系统900。为了能满足汽车车灯产品的全曲面特殊结构的要求,这类专用的热流道注塑系统往往采用多层分流板,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900包括主喷嘴901,注射点喷嘴911,912,913,914,以及设置于主喷嘴901和注射点喷嘴911,912,913,914之间的分流板组件920;主喷嘴901用于输入塑料熔体,分流板组件920内部设置有加热单元和流道,将主喷嘴901传输来的塑料熔体保持融化状态,且经各流道,分送到各个注射点喷嘴911,912,913,914。
分流板组件920包括主分流板921,第一次分流板922,923,以及第二次分流板924,925,926,927。主分流板921与主喷嘴901连接,接收主喷嘴901输送来的塑料熔体;第一次分流板922,923与主分流板921,沿垂直方向叠加连接;第二次分流板924,925与第一次分流板922沿垂直方向叠加连接;第二次分流板926,927与第一次分流板923沿垂直方向叠加连接。通过这样的多层分流板多层叠加结构,将各个注射点喷嘴911,912,913,914固定在预先设定的位置上。而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较为复杂,加工生产困难,价格也偏高;此外多层分流板叠加设计,具有较大的漏胶风险。产品质量难控制,安装维护困难,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包括主喷嘴,若干注射点喷嘴,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喷嘴和所述若干注射点喷嘴之间的分流板组件,所述分流板组件包括:与所述主喷嘴连接的主分流板,以及分别与所述若干注射点喷嘴连接的若干次分流板;所述次分流板包括连接所述主分流板的立柱以及连接所述注射点喷嘴的异形体;所述立柱具有立柱中心轴,所述若干次分流板的立柱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若干次分流板沿其立柱中心轴方向,可分离的连接至所述主分流板;所述异形体具有异形体中心轴,所述立柱和所述异形体,按照所述立柱中心轴和所述异形体中心轴预先设定的夹角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为长方体,包括垂直于所述立柱中心轴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平行于所述主分流板的一侧面;所述异形体为直角梯形体,所述异形体的斜侧面与所述底面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包括4个次分流板,所述4个次分流板连接至所述主分流板的同一侧面,且所述立柱中心轴垂直于所述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次分流板中,每个次分流板的立柱中心轴和异形体中心轴预先设定的夹角均不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分流板和所述次分流板的连接器,所述主分流板上设有第一凹口,所述次分流板上设有第二凹口,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入所述第一凹口的第一端部以及插入所述第二凹口的第二端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凹口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器与所述主分流板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凹口之间设置有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凹口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转接器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凹口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接器与所述次分流板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导向斜面。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点喷嘴为阀式喷嘴。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包括主喷嘴,注射点喷嘴,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喷嘴和注射点喷嘴之间的分流板组件;所述分流板组件包括:主分流板,与所述主喷嘴连接;次分流板,与所述注射点喷嘴连接;所述次分流板与所述主分流板沿平行于所述主分流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可分离的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中,设计了多角度斜分流板,在主分流板和次分流板之间,采用了平面分离对接技术,避免了多层分流板叠加的设计,避免了漏胶风险,且结构更加简单,加工和组装难度较低,有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的主分流板和一个次分流板处于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的主分流板和一个次分流板处于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主分流板和次分流板连接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3中次分流板中心轴线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车灯专用热流道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发明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尽管词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词语的限制;这些词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凹口可以被称为第二凹口,并且类似地第二凹口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凹口,这并不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100,包括主喷嘴1,注射点喷嘴3a,3b,3c,3d,以及设置于主喷嘴1和注射点喷嘴3a,3b,3c,3d之间的分流板组件5;主喷嘴1用于输入塑料熔体,分流板组件5内部设置有加热单元和流道,将主喷嘴1传输来的塑料熔体保持融化状态,且经各流道,分送到各个注射点喷嘴3a,3b,3c,3d。
分流板组件5包括主分流板51和次分流板53a,53b,53c,53d。图1中,主分流板51放置于水平设置的平面上,为了便于说明,采用图中上方为主分流板51的上方,图中下方为主分流板51的下方,图中左侧为主分流板51的左侧,图中右侧为主分流板51的右侧。
主分流板51与主喷嘴1连接,接收主喷嘴1输送来的塑料熔体;主分流板51整体呈T字型,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分511,以及从主体部分511的侧面中间位置,沿与主体部分511垂直的方向向外延伸而出的主喷嘴安装部513,主喷嘴1垂直设置于主喷嘴安装部513的上表面上。
所述主体部分511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次分流板53a,53b,53c,53d,并向其输送塑料熔体的第一凹口,所述第一凹口共有四个,分别对应次分流板53a,53b,53c,53d。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第一凹口均处于主体部分511的同一侧面上,在侧面上的高度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四个第一凹口中,两个第一凹口设置于主喷嘴安装部513的左侧,另外两个第一凹口设置于主喷嘴安装部513的右侧,相对于主喷嘴安装部对称的设置。当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口的数量可以不同,例如2个,或者更多;为了实现不同的注塑方案,第一凹口也可以设置于主体部分511的不同侧面上,例如分别设置于主体部分51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在此不一一详述。
第一凹口中设置有与次分流板53a,53b,53c,53d连接的连接器7,连接器7为中空管状结构,包括与第一凹口相适配的第一端部71,与次分流板53a,53b,53c,53d相适配的第二端部72,以及设置于第一端部71和第二端部72之间的六方形外表面7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71和第一凹口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第一凹口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第一端部7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当第一端部71插入第一凹口时,通过工具夹持六方形外表面73,可驱动连接器7沿螺纹方向转动,与主分流板51连接或者分离。当然,第一端部71和第一凹口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例如采用第一凹口的内表面和第一端部71的外表面紧配的方式,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次分流板53a,53b,53c,53d的结构类似,在后面的描述中,以次分流板53a为例来进行描述。次分流板53a包括立柱531以及与立柱531固定连接的异形体532,立柱531用于与主分流板51连接,而注射点喷嘴3a设置于异形体532上。
立柱531整体呈长方体,包括两个与主分流板51的侧面相平行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的立柱侧面。立柱中心轴X垂直穿过立柱的顶面和底面的中心点,立柱531朝向主分流板51的顶面上,以立柱中心轴X为圆心开设有第二凹口。第二凹口内设置有环形的转接器74,转接器74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凹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转接器74和立柱531,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转接器74凸出顶面的头部75,外表面呈六方型结构,以方便使用工具夹持,将转接器74安装至立柱531或与立柱分离。转接器74的内孔的直径,与第二端部72的外径相适配,当第二端部72插入转接器74的内孔时,第二端部72的外表面与转接器74的内表面紧密配合。在转接器74朝向第二端部72的开口处,设置有导向斜面76,在将次分流板53a连接至主分流板51时,有助于第二端部72与转接器74进行对准。
四个次分流板53a,53b,53c,53d的立柱的长度均是相同的,当然,次分流板53a,53b,53c,53d的立柱的长度也可以是不同的,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立柱,可以实现注射点喷嘴3a,3b,3c,3d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不同的位置。
异形体532为一端为异形面的长方体,沿异形体532的中心轴Y纵长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异形体532为直角梯形体,包括与立柱531的底面重合对接在一起的斜侧面,远离立柱531且垂直于中心轴Y轴的远端面,以及连接斜侧面和远端面的异形体侧面。异形体532的剖面呈直角梯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异形体532任一剖面的顶边和底边的长度,沿预先设定的规律递增或递减,从而实现注射点喷嘴3a,3b,3c,3d在多个角度上的定位。当然,异形体532任一剖面的顶边和底边的长度也可以是固定不变的。
注射点喷嘴3a设置于异形体532的侧面上,与所述异形体中心轴Y垂直设置。为了将注射点喷嘴固定在预设位置上,次分流板的异形体中心轴Y,与立柱中心轴X呈预先设定的设置,此时,异形体532的每个侧面与立柱对应的侧面之间的夹角,与立柱中心轴X和异形体中心轴Y在该方向上的夹角一一对应。为了实现车灯注塑的要求,次分流板53a,53b,53c,53d中,每个次分流板的立柱中心轴X与异形体中心轴Y之间的夹角均不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立柱与异形体为一体成型,当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立柱与异形体也可以是可分离的设计,当异形体532与立柱固定连接时,斜侧面与立柱的底面紧密配合。
在组装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100时,将次分流板53a,53b,53c,53d放置于预先设定好的底座中,此时,四个次分流板53a,53b,53c,53d的立柱的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两两相互平行,每个立柱中心轴对应一个第一凹口;沿图4中箭头A所示的平行于主分流板所在平面的方向移动主分流板,直至第二端与转接器连接到位,完成分流板组件的组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设计了多角度斜分流板,在主分流板和次分流板之间,采用了平面分离对接技术,避免了多层分流板叠加的设计,避免了漏胶风险,且结构更加简单,对分流板加工的精度要求较低,加工和组装难度低,且不易漏料,有效降低了成本。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包括主喷嘴,若干注射点喷嘴,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喷嘴和所述若干注射点喷嘴之间的分流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组件包括:
与所述主喷嘴连接的主分流板,以及分别与所述若干注射点喷嘴连接的若干次分流板;
所述次分流板包括连接所述主分流板的立柱以及连接所述注射点喷嘴的异形体;所述立柱具有立柱中心轴,所述若干次分流板的立柱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若干次分流板沿其立柱中心轴方向,可分离的连接至所述主分流板;所述异形体具有异形体中心轴,所述立柱和所述异形体,按照所述立柱中心轴和所述异形体中心轴预先设定的夹角固定连接;
注射点喷嘴设置于异形体的侧面上,与异形体中心轴Y垂直设置;
次分流板的异形体中心轴Y与立柱中心轴X呈预先设定的设置,前述预先设定的设置为异形体的每个侧面与立柱对应的侧面之间的夹角,与立柱中心轴X和异形体中心轴Y在该方向上的夹角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长方体,包括垂直于所述立柱中心轴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平行于所述主分流板的一侧面;所述异形体为直角梯形体,所述异形体的斜侧面与所述底面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包括4个次分流板,所述4个次分流板连接至所述主分流板的同一侧面,且所述立柱中心轴垂直于所述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次分流板中,每个次分流板的立柱中心轴和异形体中心轴预先设定的夹角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分流板和所述次分流板的连接器,所述主分流板上设有第一凹口,所述次分流板上设有第二凹口,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入所述第一凹口的第一端部以及插入所述第二凹口的第二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凹口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器与所述主分流板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凹口之间设置有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凹口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转接器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凹口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接器与所述次分流板通过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导向斜面。
CN201610656517.5A 2016-08-11 2016-08-11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Active CN107718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6517.5A CN107718434B (zh) 2016-08-11 2016-08-11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6517.5A CN107718434B (zh) 2016-08-11 2016-08-11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8434A CN107718434A (zh) 2018-02-23
CN107718434B true CN107718434B (zh) 2023-04-28

Family

ID=6120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6517.5A Active CN107718434B (zh) 2016-08-11 2016-08-11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184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2411B2 (en) * 2003-06-20 2007-02-06 Mold-Masters Limited Injection molding manifold with multi-axis adjustable manifold blocks and nozzles
WO2011008583A1 (en) * 2009-07-17 2011-01-20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Modular manifold system
CN204585726U (zh) * 2015-01-22 2015-08-26 上海占瑞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压针阀热流道装置
CN104985757B (zh) * 2015-04-08 2017-08-22 广东伟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叠层模具
CN205929269U (zh) * 2016-08-11 2017-02-08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8434A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3076B (zh) 一种高功率可换不同焦距聚焦镜片的光纤切割头
CN107718434B (zh)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CN110805770B (zh) 用于流体供给系统的连接设备
CN205929269U (zh) 车灯专用热流道注塑系统
US8677928B2 (en) Nozzle assembly for dispensing liquid material
CN87100178A (zh) 制造多层板的布料器
US9507100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204496085U (zh) 通用型模具高精度m12接口镜头底座
CN106344161A (zh) 一种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末端工具快换机构
CN108973032A (zh) 热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CN104418087A (zh) 吸取装置
CN215861143U (zh) 一种拼接锁及显示屏
US20090202954A1 (en) Multifunctional fuel gas nozzle
CN108162297B (zh) 一种用于模具成多区域分布的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装置
CN210651663U (zh) 一种多边形透镜的光学模仁
CN205497955U (zh) 带螺牙注塑件专用快速模具
CN208695476U (zh) 一种自动点胶机用工作台
CN200941141Y (zh) 用于指纹识别模块的光圈定位装置
CN217343926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的末端执行装置
CN1334174A (zh) 研磨mt光纤连接器用新型夹具
CN218273944U (zh) 显示装置的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219650434U (zh) 对位固定注射结构及模具成型装置
CN209971436U (zh) 一种喷射装置的连接机构
CN103042125B (zh) 冲床送料线位置调整装置
CN218371671U (zh) 一种西林瓶轧盖机头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