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9836A -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9836A
CN107709836A CN201680039167.6A CN201680039167A CN107709836A CN 107709836 A CN107709836 A CN 107709836A CN 201680039167 A CN201680039167 A CN 201680039167A CN 107709836 A CN107709836 A CN 107709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nput
output
clutch
plane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91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9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983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1/00Rotary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 F16H4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4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the mechanical gearing being of the type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输入轴(1)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以及超越离合器(13)的输入端(131)联接,超越离合器(13)与输入齿圈(22)以及起动机齿轮副(10)联接,输出行星架(21)与输出齿轮副(9)联接,联接轴(8)与空挂档机构(6)、输入齿轮(7)、输出齿轮副(9)以及电磁离合器(11)联接,空挂档机构(6)与输出轴(5)联接,电磁离合器(11)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联接,输入齿轮(7)与输入大齿圈(29)啮合,输出小齿圈(28)与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联接,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输出齿轮(24)与输入齿轮(23)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3)联接。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用于各种地面车辆、船舶、铁道机车以及机床的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力偶合器都是根据流体静力学等原理来设计的,它所能传递的功率不大,并且效率不高;另外,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操控方便,低成本,节能高效的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以下: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包括输入轴(1)、固定单向离合器(3)、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输出轴(5)、空挂档机构(6)、输入齿轮(7)、联接轴(8)、输出齿轮副(9)、起动机齿轮副(10)、电磁离合器(11)、输入起动齿轮副(12)、超越离合器(13)、固定轴(14),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5)之间设有行星齿轮(20)、输出行星架(21)、输入齿圈(22)、输入齿轮(23)、输出齿轮(24)、输入行星架(25)、固定齿轮(26)、固定行星架(27)、输出小齿圈(28)、输入大齿圈(29),输入轴(1)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的输出齿轮(122)以及超越离合器(13)的输入端(131)联接,超越离合器(13)的输出端(132)与输入齿圈(22)以及起动机齿轮副(10)的输出齿轮(102)联接,起动机齿轮副(10)的输出齿轮(102)与起动机齿轮副(10)的输入齿轮(101)相互配合工作,输入齿圈(22)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1)、输入齿轮(23)相互配合工作,输出行星架(21)与输出齿轮副(9)的输入齿轮(91)联接,联接轴(8)与空挂档机构(6)的输入端(61)、输入齿轮(7)、输出齿轮副(9)的输出齿轮(92)以及电磁离合器(11)的输入端(111)联接,空挂档机构(6)的输出端(62)与输出轴(5)联接,电磁离合器(11)的输出端(112)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的输入齿轮(121)联接,输入齿轮(7)与输入大齿圈(29)啮合,输入大齿圈(29)通过固定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与固定行星架(27)、输出小齿圈(28)相互配合工作,输出小齿圈(28)与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入端(41)联接,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出端(42)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输入行星架(25)通过其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齿轮(24)、固定齿轮(26)相互配合工作,输出齿轮(24)与输入齿轮(23)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3)的输出端(32)联接,固定齿轮(26)以及固定行星架(27)与固定轴(14)联接,固定单向离合器(3)的输入端(31)以及固定轴(14)与固定元件联接。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包括输入轴(1)、单向离合器(3)、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输出轴(5)、输入齿轮(6)、联接输入齿轮(7)、输出齿轮副(8),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5)之间设有行星齿轮(20)、输入小齿轮(21)、输入行星架(22)、输出大齿轮(23)、固定行星架(24)、输出小齿圈(25)、输入大齿圈(26)、输出行星架(27)、输入齿圈 (28)、输入齿轮(29),输入轴(1)与输入小齿轮(21)以及输入齿轮(29)联接,输入小齿轮(21)通过输入行星架(22)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入行星架(22)、输出大齿轮(23)相互配合工作,输出大齿轮(23)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输出齿轮副(8)的输出齿轮(82)与输入齿轮(6)以及联接输入齿轮(7)联接,联接输入齿轮(7)与输入大齿圈(26)啮合,输入大齿圈(26)通过固定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与固定行星架(24)、输出小齿圈(25)相互配合工作,固定行星架(24)以及单向离合器(3)的输入端(31)与固定元件固接,输出小齿圈(25)与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入端(41)联接,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出端(42)与单向离合器(3)的输出端(32)以及输入行星架(22)联接,输入齿轮(6)与输入齿圈(28)啮合,输入齿圈(28)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7)、输入齿轮(29)相互配合工作,输出行星架(27)与输出轴(5)联接。
所述各个需要联接的元件,而被其它若干元件分隔的元件,可采用中空或联接架的方法,穿过或跨过其它若干元件,与之连接;当联接的元件是齿轮或齿圈时,则相互啮合或联接;所述各个齿轮副以及变速机构的传动比,按实际需要设计。
所述箱磨式液力偶合器可以选择溢流阀外置式液力变矩器代替。
所述空挂档机构可以选择离合器代替。
本发明应用于车辆时,能够根据车辆行驶时受到阻力的大小,自动地改变输出扭矩以及速度的变化。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大部份功率由齿圈、行星齿轮、行星架、齿轮传递,因而传动功率和传动效率都极大地提高,而且结构简单,更易于维修;
(2)本发明的变矩和变速是自动完成的,能实现高效率的传动,并且除了起步以外,都能使发动机和起动机在最佳范围内工作,与其它变速器相比,在发动机和起动机等效的前提下,它降低了发动机和起动机的制造成本;
(3)本发明使发动机和起动机处于经过济转速区域内运转,也就是使发动机在非常小污染排放的转速范围内工作,避免了发动机在怠速和高速运行时,排放大量废气,从而减少了废气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4)本发明能利用内部转速差起缓冲和过载保护的作用,有利于延长发动机和传动系以及起动机的使用寿命,另外,当行驶阻力增大,则能使车辆自动降速,反之则升速,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
(5)本发明使输入功率不间断,可保证车辆有良好的加速性和较高的平均车速,使发动机的磨损减少,延长了大修间隔里程,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6)本发明起动时,具有自动变矩和变速的性能,输入功率不间断,不会发生冲击现象,可保证发动机起动平稳、减少噪音,使发动机的起动磨损减少,并延长了起动电机以及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7)本发明减少了现今起动机的传动机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发动机起动后,只需对起动电机采取制动以及分离的措施,使其停止传动。
另外,本发明是是一种用于各种地面车辆、船舶、铁道机车以及机床的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说明书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附图中两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处,运用粗实线表示固定连接,细实线表示两个元件可以相对转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中所示,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包括输入轴1、固定单向离合器3、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输出轴5、空挂档机构6、输入齿轮7、联接轴8、输出齿轮副9、起动机齿轮副10、电磁离合器11、输入起动齿轮副12、超越离合器13、固定轴14,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5之间设有行星齿轮20、输出行星架21、输入齿圈22、输入齿轮23、输出齿轮24、输入行星架25、固定齿轮26、固定行星架27、输出小齿圈28、输入大齿圈29,输入轴1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的输出齿轮122以及超越离合器13的输入端131联接,超越离合器13的输出端132与输入齿圈22以及起动机齿轮副10的输出齿轮102联接,起动机齿轮副10的输出齿轮102与起动机齿轮副10的输入齿轮101相互配合工作,输入齿圈22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1、输入齿轮23相互配合工作,输出行星架21与输出齿轮副9的输入齿轮91联接,联接轴8与空挂档机构6的输入端61、输入齿轮7、输出齿轮副9的输出齿轮92以及电磁离合器11的输入端111联接,空挂档机构6的输出端62与输出轴5联接,电磁离合器11的输出端112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的输入齿轮121联接,输入齿轮7与输入大齿圈29啮合,输入大齿圈29通过固定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与固定行星架27、输出小齿圈28相互配合工作,输出小齿圈28与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入端41联接,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出端42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输入行星架25通过其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齿轮24、固定齿轮26相互配合工作,输出齿轮24与输入齿轮23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3的输出端32联接,固定齿轮26以及固定行星架27与固定轴14联接,固定单向离合器3的输入端31以及固定轴14与固定元件联接。
发动机起动前,分离空挂档机构6,接合电磁离合器11,起动机的输入功率经过起动机齿轮副10传递到输入齿圈22,输入齿圈22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输出行星架21再通过输出齿轮副9、联接轴8、电磁离合器11以及输入起动齿轮副12传递到输入轴1,再传递到发动机曲轴上,产生的起动力足以克服发动机起动阻力时,发动机起动。
发动机起动后,接合空挂档机构6,分离电磁离合器11,输入齿圈22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把由发动机经过输入轴1以及超越离合器13传递到此的功率,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输出行星架21则通过输出齿轮副9传递到联接轴8,联接轴8把传递到此的功率分流为两路,一路经过空挂档机构6传递到本发明的输出轴5;另一路通过输入齿轮7传递到输入大齿圈29,输入大齿圈29再通过固定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传递到输出小齿圈28,输出小齿圈28通过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传递到输入行星架25,输入行星架25再通过其上的行星齿轮20传递到输出齿轮24,输出齿轮24再传递到输入齿轮23,传递到 输入齿轮23的功率以及由发动机经过输入轴1以及超越离合器13传递到输入齿圈22的功率,则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输出行星架21再在各个元件之间不断地进行变速的反复循环,其中,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出转速不断地随着输入功率、行驶阻力的变化而无级地变速,从而使输出行星架21的输出转速也不断地变化,并且通过输出齿轮副9、联接轴8以及空挂档机构6传递至本发明的输出轴5,从而实现了把发动机的功率通过输出轴5对外输出。
对于本发明,当输入轴1的转速不变,输出行星架21、输入齿轮23以及输出轴5上的扭矩随其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转速越低,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输入齿轮23以及输出轴5上的扭矩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从而实现本发明能随车辆行驶阻力的不同,改变力矩以及速度的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本发明使用时,发动机起动前,分离空挂档机构6,接合电磁离合器11,发动机的转速为零,当起动机启动,起动机的输入功率经过起动机齿轮副10传递到输入齿圈22,其中,由于此时没有功率流入输入齿轮23,并且固定单向离合器3的输入端31与固定元件联接,起限制转向的作用,使输入齿轮23不能与发动机相反的转向转动,转速为零,此时,传递到输入齿圈22的功率,则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把功率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输出行星架21再通过输出齿轮副9、联接轴8、电磁离合器11以及输入起动齿轮副12传递到输入轴1,再传递到发动机曲轴上,当传递到发动机的曲轴上的扭矩,产生的起动力足以克服发动机的起动阻力时,发动机则起动并开始加速。
发动机起动后,设发动机的输入功率、输入转速及其负荷不变,即输入轴1的转速与扭矩为常数,汽车起步前,接合空挂档机构6,分离电磁离合器11,输出轴5的转速为零,发动机的输入功率经过输入轴1以及超越离合器13,传递到输入齿圈22,其中,由于此时没有功率流入输入齿轮23,并且固定单向离合器3的输入端31与固定元件联接,起限制转向的作用,使输入齿轮23不能与发动机相反的转向转动,转速为零,此时,传递到输入齿圈22的功率,则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把功率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输出行星架21则通过输出齿轮副9传递到联接轴8,联接轴8把传递到此的功率分流为两路,一路经过空挂档机构6传递到本发明的输出轴5,当传递到输出轴5上的扭矩,经过传动系传动到驱动轮上产生的牵引力足以克服汽车起步阻力时,汽车则起步并开始加速;另一路通过输入齿轮7传递到输入大齿圈29,输入大齿圈29再通过固定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传递到输出小齿圈28,输出小齿圈28通过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传递到输入行星架25,输入行星架25再通过输入行星架25上的行星齿轮20传递到输出齿轮24,输出齿轮24再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的功率以及由发动机经过输入轴1以及超越离合器13传递到输入齿圈22的功率,则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输出行星架21再在各个元件之间不断地进行变速的反复循环,其中,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出转速不断地随着行驶阻力的变化而无级地变速,从而使输入齿轮23的输出转速也不断地变化,并且通过输出齿轮副9、联接轴8以及空挂档机构6传递至本发明的输出轴5,从而使输出轴5的扭矩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少。
实施例二:
如图2中所示,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包括输入轴1、单向离合器3、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输出轴5、输入齿轮6、联接输入齿轮7、输出齿轮副8,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 5之间设有行星齿轮20、输入小齿轮21、输入行星架22、输出大齿轮23、固定行星架24、输出小齿圈25、输入大齿圈26、输出行星架27、输入齿圈28、输入齿轮29,输入轴1与输入小齿轮21以及输入齿轮29联接,输入小齿轮21通过输入行星架22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入行星架22、输出大齿轮23相互配合工作,输出大齿轮23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输出齿轮副8的输出齿轮82与输入齿轮6以及联接输入齿轮7联接,联接输入齿轮7与输入大齿圈26啮合,输入大齿圈26通过固定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与固定行星架24、输出小齿圈25相互配合工作,固定行星架24以及单向离合器3的输入端31与固定元件固接,输出小齿圈25与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入端41联接,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出端42与单向离合器3的输出端32以及输入行星架22联接,输入齿轮6与输入齿圈28啮合,输入齿圈28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7、输入齿轮29相互配合工作,输出行星架27与输出轴5联接。
输入小齿轮21、输入行星架22把传递到各自的功率通过输入行星架22上的行星齿轮20汇流于输出大齿轮23,由于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与输入行星架22联接,所以输入行星架22的转速可以不断地随着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输出大齿轮23的转速也随之变化。
输入功率经过输入轴1分流为两路,一路传递到输入小齿轮21,另一路传递到输入齿轮29,输入小齿轮21把传递到此的功率通过输入行星架22上的行星齿轮20汇流于输出大齿轮23,输出大齿轮23通过联接输出齿轮副8再分流为两路,一路通过输入齿轮6传递到输入齿圈28,此时,输入齿圈28与输入齿轮29把传递到各自的功率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汇流于输出行星架27,输出行星架27则传递至本发明的输出轴5,从而实现了把发动机的功率通过输出轴5对外输出。
当发动机的输入功率增大或者输出轴5的阻力减少时,另一路通过联接输入齿轮7传递到输入大齿圈26的功率随之而增大,输入大齿圈26则通过固定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把功率传递到输出小齿圈25,输出小齿圈25再通过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传递到输入行星架22,即输入行星架22的输入功率随之而增大,输入小齿轮21、输入行星架22把传递到各自的功率通过输入行星架22上的行星齿轮20汇流于输出大齿轮23,输出大齿轮23再重复上述过程,使传递到输入齿圈28上的转速不断变化,输入齿圈28与输入齿轮29把传递到各自的功率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汇流于输出行星架27,输出行星架27则传递到本发明的输出轴5,从而实现了把发动机的功率通过输出轴5对外输出。
对于本发明,当输入轴1的转速不变,输入齿圈28上的转速随着车辆输入功率或者行驶阻力的不同而变化,阻力越低,传递到输入齿圈28上的转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从而实现本发明能随车辆输入功率或者行驶阻力的不同而改变速度的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
本发明使用时,设发动机的输入功率、输入转速及其负荷不变,即输入轴1的转速与扭矩为常数,汽车起步前,输出轴5的转速为零,发动机的输入功率经过输入轴1分流为两路,一路传递到输入小齿轮21,另一路传递到输入齿轮29,输入小齿轮21把传递到此的功率通过输入行星架22上的行星齿轮20汇流于输出大齿轮23,输出大齿轮23通过联接输出齿轮副8再分流为两路,一路通过输入齿轮6传递到输入齿圈28,此时,输入齿圈28与输入齿轮29把传递到各自的功率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汇流于输出行星架27, 输出行星架27则传递至本发明的输出轴5,从而实现了把发动机的功率通过输出轴5对外输出,当传递到输出轴5上的扭矩,经过传动系统传动到驱动轮上产生的牵引力足以克服汽车行阻力时,汽车则开始加速,此时,当输出轴5的阻力减少时,另一路通过联接输入齿轮7传递到输入大齿圈26的功率随之而增大,输入大齿圈26则通过固定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把功率传递到输出小齿圈25,输出小齿圈25再通过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传递到输入行星架22,即输入行星架22的输入功率随之而增大,输入小齿轮21、输入行星架22把传递到各自的功率通过输入行星架22上的行星齿轮20汇流于输出大齿轮23,输出大齿轮23再重复上述过程,使传递到输入齿圈28上的转速不断变化,输入齿圈28与输入齿轮29把传递到各自的功率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汇流于输出行星架27,输出行星架27则传递到本发明的输出轴5,从而实现了把发动机的功率通过输出轴5对外输出,当传递到输出轴5上的扭矩,经过传动系统传动到驱动轮上产生的牵引力足以进一步克服汽车行阻力时,汽车则继续加速,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出端42的转速也逐渐升高,与之相联的输入行星架22的转速也随之逐渐升高,从而使输出大齿轮23、输入齿圈28以及输出轴5上的转速随之增加而不断地升高。

Claims (2)

  1.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包括输入轴(1)、固定单向离合器(3)、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输出轴(5)、空挂档机构(6)、输入齿轮(7)、联接轴(8)、输出齿轮副(9)、起动机齿轮副(10)、电磁离合器(11)、输入起动齿轮副(12)、超越离合器(13)、固定轴(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5)之间设有行星齿轮(20)、输出行星架(21)、输入齿圈(22)、输入齿轮(23)、输出齿轮(24)、输入行星架(25)、固定齿轮(26)、固定行星架(27)、输出小齿圈(28)、输入大齿圈(29),输入轴(1)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的输出齿轮(122)以及超越离合器(13)的输入端(131)联接,超越离合器(13)的输出端(132)与输入齿圈(22)以及起动机齿轮副(10)的输出齿轮(102)联接,起动机齿轮副(10)的输出齿轮(102)与起动机齿轮副(10)的输入齿轮(101)相互配合工作,输入齿圈(22)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1)、输入齿轮(23)相互配合工作,输出行星架(21)与输出齿轮副(9)的输入齿轮(91)联接,联接轴(8)与空挂档机构(6)的输入端(61)、输入齿轮(7)、输出齿轮副(9)的输出齿轮(92)以及电磁离合器(11)的输入端(111)联接,空挂档机构(6)的输出端(62)与输出轴(5)联接,电磁离合器(11)的输出端(112)与输入起动齿轮副(12)的输入齿轮(121)联接,输入齿轮(7)与输入大齿圈(29)啮合,输入大齿圈(29)通过固定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与固定行星架(27)、输出小齿圈(28)相互配合工作,输出小齿圈(28)与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入端(41)联接,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出端(42)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输入行星架(25)通过其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齿轮(24)、固定齿轮(26)相互配合工作,输出齿轮(24)与输入齿轮(23)以及固定单向离合器(3)的输出端(32)联接,固定齿轮(26)以及固定行星架(27)与固定轴(14)联接,固定单向离合器(3)的输入端(31)以及固定轴(14)与固定元件联接。
  2.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包括输入轴(1)、单向离合器(3)、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输出轴(5)、输入齿轮(6)、联接输入齿轮(7)、输出齿轮副(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5)之间设有行星齿轮(20)、输入小齿轮(21)、输入行星架(22)、输出大齿轮(23)、固定行星架(24)、输出小齿圈(25)、输入大齿圈(26)、输出行星架(27)、输入齿圈(28)、输入齿轮(29),输入轴(1)与输入小齿轮(21)以及输入齿轮(29)联接,输入小齿轮(21)通过输入行星架(22)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入行星架(22)、输出大齿轮(23)相互配合工作,输出大齿轮(23)与输出齿轮副(8)的输入齿轮(81)联接,输出齿轮副(8)的输出齿轮(82)与输入齿轮(6)以及联接输入齿轮(7)联接,联接输入齿轮(7)与输入大齿圈(26)啮合,输入大齿圈(26)通过固定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与固定行星架(24)、输出小齿圈(25)相互配合工作,固定行星架(24)以及单向离合器(3)的输入端(31)与固定元件固接,输出小齿圈(25)与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入端(41)联接,箱磨式液力偶合器(4)的输出端(42)与单向离合器(3)的输出端(32)以及输入行星架(22)联接,输入齿轮(6)与输入齿圈(28)啮合,输入齿圈(28)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7)、输入齿轮(29)相互配合工作,输出行星架(27)与输出轴(5)联接。
CN201680039167.6A 2015-07-07 2016-07-06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Withdrawn CN1077098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9851.4 2015-07-07
CN201510389851.4A CN105042013A (zh)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PCT/CN2016/088740 WO2017005176A1 (zh) 2015-07-07 2016-07-06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9836A true CN107709836A (zh) 2018-02-16

Family

ID=544488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9851.4A Pending CN105042013A (zh)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201680039167.6A Withdrawn CN107709836A (zh) 2015-07-07 2016-07-06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9851.4A Pending CN105042013A (zh) 2015-07-07 2015-07-07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105042013A (zh)
HK (1) HK1216326A1 (zh)
WO (1) WO20170051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2013A (zh) * 2015-07-07 2015-11-11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9797A1 (en) * 2008-07-10 2010-01-14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ar-base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2312938A (zh) * 2010-07-07 2012-01-11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
CN103939559A (zh) * 2014-05-07 2014-07-23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液力传动器
CN104534054A (zh) * 2014-12-12 2015-04-22 吴志强 一种复合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534052A (zh) * 2014-12-12 2015-04-22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5198A (zh) * 2014-12-12 2016-12-07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溢流阀外置式液力变矩器以及起动器
CN104482162B (zh) * 2014-12-12 2016-11-30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箱体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5042013A (zh) * 2015-07-07 2015-11-11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9797A1 (en) * 2008-07-10 2010-01-14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ar-base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2312938A (zh) * 2010-07-07 2012-01-11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
CN103939559A (zh) * 2014-05-07 2014-07-23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液力传动器
CN104534054A (zh) * 2014-12-12 2015-04-22 吴志强 一种复合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534052A (zh) * 2014-12-12 2015-04-22 吴志强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16326A1 (zh) 2016-11-04
WO2017005176A1 (zh) 2017-01-12
CN105042013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3617A (zh) 一种复合型箱体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2312938B (zh)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
CN106015475A (zh) 一种复合型多元件工作轮液力变矩器以及起动器
CN108496029A (zh) 一种复合式限矩型水介质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7709835A (zh) 一种复合谐波齿轮传动的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7709836A (zh)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482162B (zh) 一种复合型箱体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500680B (zh) 一种复合型起动器
CN108474461A (zh) 一种复合型外壳带侧辅室的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7923506A (zh) 一种复合型双腔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8027034A (zh) 一种复合型后置齿轮箱体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7923508A (zh) 一种复合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7923507A (zh) 一种复合式液力异型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8603578A (zh) 一种复合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8496028A (zh) 一种复合型后辅室延长式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534052B (zh) 一种复合型箱磨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500683B (zh) 一种复合式限矩型水介质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8351009A (zh) 一种复合型恒充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482161A (zh) 一种复合式液力异型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455298B (zh) 一种复合型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455297B (zh) 一种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的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534054A (zh) 一种复合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7906179A (zh) 一种复合型叶轮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
CN104633040A (zh) 一种复合型双腔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CN104500681B (zh) 一种复合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以及起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