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7424A - 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7424A
CN107707424A CN201710815060.2A CN201710815060A CN107707424A CN 107707424 A CN107707424 A CN 107707424A CN 201710815060 A CN201710815060 A CN 201710815060A CN 107707424 A CN107707424 A CN 107707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load condition
cloud main
clou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50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春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150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74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7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7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06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distributed, e.g. networked systems, clusters,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processing resources, peripherals, I/O links, software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83Techniques for rebalancing the load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依据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将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云主机。本发明解决了不能对云平台中云主机的负载状态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平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测试云平台稳定性时,需要对云平台上的云主机进行加压,使得每台云主机都处于负载,包括云主机的资源有CPU、内存、磁盘IO、网络吞吐量,为了能够模拟更真实的场景,需要能够根据需要使这些资源处于不同的负载值,这样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云平台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运行可调配云主机资源的软件使云主机各个资源处于特定的负载状态(如CPU使用率保持在70%、内存使用率保持在85%),再通过该软件消耗资源,使其保持在设定值,那么最终再通过软件进行集群批量管理,就能够快速的模拟实际云主机使用场景,真实的测试云平台的稳定性。
在相关技术中测试云平台稳定性时,只能通过专项的负载软件来使云主机处于高负载,如使用unixbench、memtester、fio等类似的工具,这些工具都是相互独立的,而且产生的负载是不可控的;另外云平台稳定性测试,需要针对很多台云主机进行负载,采用这些工具,无法保证所有的云主机都同时进行负载,如果某一些云主机运行失败,无法获知运行状态;所以用这些工具来实现云主机的负载状态与实际的云主机使用情况可能会产生差异,无法及时地发现云平台的稳定性问题,给公司带来不可预料的经济损失。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不能对云平台中云主机的负载状态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依据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将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云主机。
可选地,依据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包括:判断负载状态对应的特征值是否与预设值一致;在判断结果指示特征值与预设值不一致时,依据预设值生成控制指令。
可选地,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所在网络中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列表,其中,代理功能用于实现负载状态的采集以及接收控制指令;按照预设规则从云主机列表中选择云主机,将选择的云主机作为至少一个云主机。
可选地,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所在网络中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列表,包括:向与发送端设备处于同网段的IP地址发送访问消息,其中,该IP地址为云主机的I P地址;接收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反馈的响应消息;确定反馈响应消息的云主机,将确定的云主机作为云主机列表的数据来源。
可选地,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包括:向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查询指令;接收至少一个云主机依据查询指令发送的负载状态;或者,按照预设周期接收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的负载状态。
可选地,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之前,方法还包括:向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第一触发指令,该第一触发指令用于触发至少一个云主机采集负载状态;和/或方法还包括:向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第二触发指令,该第二触发指令用于触发至少一个云主机停止采集负载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将负载状态发送至控制节点;接收控制节点依据负载状态生成的控制指令;依据控制指令将云主机的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设备,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依据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云主机;云平台中的至少一个云主机,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依据控制指令将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可选地,控制设备和至少一个云主机通过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进行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包括:第一控件,用于展示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第二控件,用于展示依据负载状态生成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将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第三控件,用于触发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云主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依据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将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云主机,达到了进行负载时动态调整云主机各个资源,使云主机处于配置所需负载水平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实时监控各台云主机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不能对云平台中云主机的负载状态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配云主机资源的软件的实现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计算机设备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更好地理解以下实施例,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如下:
云主机,是云计算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提供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按需使用和按需付费能力的服务器租用服务。一个云平台可以包括多个云主机。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云平台10、云主机100、控制设备12。其中:
控制设备12控制各个代理节点并实时监控各控制设备云主机100的资源负载情况,然后代理节点根据指令实时提供当前运行情况和云主机资源消耗情况给控制设备12,控制设备配置要使每台云主机100保持的负载状态,当有负载不达到要求,给代理节点下发指令,代理节点接收控制设备发来指令并相应的调整程序的执行速度,使云主机资源消耗维持在配置的负载值。其中,控制设备12具有实现人机交互的WEB界面。
基于上述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云主机的资源有CPU、内存、磁盘IO、网络吞吐量等,上述负载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云主机资源的使用率,例如,CPU使用率为70%、内存使用率为85%。
对于该步骤S202,其获取方式可以表现为以下实现形式,但不限于此:通过软件来获取云主机的负载状态。控制节点主动发送命令给代理节点来获取代理节点所在的云主机的负载状态信息;或者由代理节点将代理节点所在的云主机的负载状态发送给控制节点,而控制节点接收来自代理节点发送的云主机的状态信息。
可选地,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之前,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所在网络中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列表,其中,代理功能用于实现负载状态的采集以及接收控制指令;按照预设规则从云主机列表中选择云主机,将选择的云主机作为至少一个云主机。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控制设备的扫描功能主要是用于在当前网络中发现,已安装代理节点软件的云主机,将发现的代理节点云主机显示在列表中。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上述至少一个云主机所在网络中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列表,但不限于此:向与发送端设备处于同网段的IP地址发送访问消息,其中,该IP地址与云主机是对应的;接收具有上述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反馈的响应消息;确定反馈上述响应消息的云主机,将确定的云主机作为上述云主机列表的数据来源。例如:控制设备通过网间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s Protocol,简称为ICMP)进行与同控制节点同网段的ip地址进行通信,如果可以建立通信,则控制节点通过访问设置在云主机上的代理程序开放的端口进行通信,从而确定含有代理程序的云主机(代理程序能向控制节点发送响应消息),这样就能够识别出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从而组成云主机列表。
上述预设规则包括但不限于: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所在网络中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列表,按照云主机列表中选择云主机,在云主机列表存在多个云主机时,可以根据优先级确定选择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例如:根据云主机负载状态,CPU使用率为30%的云主机具有代理功能。
可选地,该步骤2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向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查询指令;接收至少一个云主机依据查询指令发送的负载状态;或者,按照预设周期接收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的负载状态。例如,在云主机为多个时,可以向选择的其中一个云主机发送查询指令,然后通知其他云主机进行负载状态的采集;又例如,在选择云主机时,可以随机选择一个云主机,也可以根据当前与控制节点的信道的好坏选择,例如选择信道质量最好的一个信道对应的云主机。
例如,上述预设周期可能为小时,分钟或者秒,例如每3分钟发接收云主机发送的负载状态,或者每3分钟控制节点向至少一个云主机所在代理节点发送查询指令,再由代理节点向控制节点发送代理节点所在云主机负载状态。
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由控制节点向云主机所安装的代理节点(此时代理节点可以表现为软件)发送查询指令从而获得云主机负载状态,或者由云主机上的代理节点直接将负载状态发送给控制节点;也可能是由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向其他云主机发送查询指令。
可选地,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之前,向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第一触发指令,该第一触发指令用于触发至少一个云主机采集负载状态;和/或方法还包括:向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第二触发指令,该第二触发指令用于触发至少一个云主机停止采集负载状态。
步骤S204,依据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将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可选地,该步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判断负载状态对应的特征值是否与预设值一致;在判断结果指示特征值与预设值不一致时,依据预设值生成控制指令。
上述特征值与预设值可能为CPU使用率或者内存使用率,判断负载状态对应的特征值是否与预设值一致,当特征值与预设值不一致时,例如,特征值为内存使用率60%,预设值为内存使用率20%,依据预设值生成控制指令,根据控制节点的控制指令,调整程序的执行速度,使云主机内存使用率与预设值内存使用率一致。
控制节点实时监控各控制节点云主机的资源负载情况,当有负载不达到要求,就根据算法调整代理节点的运行速度,使云主机资源消耗维持在配置的负载值。
步骤S206,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云主机。
基于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实现对云主机侧的负载控制。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
可选地,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之前,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所在网络中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列表,其中,代理功能用于实现负载状态的采集以及接收控制指令;按照预设规则从云主机列表中选择云主机,将选择的云主机作为至少一个云主机。上述预设规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根据优先级选择,或者根据随机选择,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定
步骤S302可以主动地去查找负载状态,也可以被动地接收云主机发送的负载状态,例如,向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查询指令;接收至少一个云主机依据查询指令发送的负载状态;或者,按照预设周期接收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的负载状态。
又例如,可以对云主机的采集功能进行控制:向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第一触发指令,该第一触发指令用于触发至少一个云主机采集负载状态;和/或方法还包括:向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第二触发指令,该第二触发指令用于触发至少一个云主机停止采集负载状态。
步骤S304,将负载状态发送至控制节点。
可选地,判断负载状态对应的特征值是否与预设值一致;在判断结果指示特征值与预设值不一致时,依据预设值生成控制指令。例如,可以根据当前实际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差异生成控制指令,例如,在CPU占用率为50%,目标值为70%时,可以依据当前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值20%生成控制指令,即在控制指令中携带有上述差值信息,这样,可以精准地控制云主机的负载状态。
步骤S306,接收控制节点依据负载状态生成的控制指令。
控制节点的配置代理节点配置功能主要是用于配置要使每台云主机的资源保持在什么负载值,提供CPU、内存、硬盘IO、网络吞吐量配置(提供百分百数值填写)。
控制节点可以批量选择要运行控制节点程序的功能、关闭控制节点程序运行的功能。
步骤S308,依据控制指令将云主机的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例如,根据控制节点的指令,调整云主机中当前软件的执行速度,以使其达到所需要的负载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优选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系统实施例。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40,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依据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云主机;
云平台中的至少一个云主机42,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依据控制指令将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优选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1或2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计算机设备的界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5提供了人机交互界面50,该人机交互界面50包括:
第一控件501,用于展示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
第二控件502,用于展示依据负载状态生成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将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第三控件503,用于触发将控制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云主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优选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1或2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的产品实施例,其上存储有程序,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实施例1的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或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2中所述的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
实施例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的产品实施例,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的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
依据所述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将所述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判断所述负载状态对应的特征值是否与预设值一致;
在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特征值与所述预设值不一致时,依据所述预设值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所在网络中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列表,其中,所述代理功能用于实现所述负载状态的采集以及接收所述控制指令;
按照预设规则从所述云主机列表中选择云主机,将选择的云主机作为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所在网络中具有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列表,包括:
向与发送端设备处于同网段的IP地址发送访问消息,其中,该IP地址为云主机的IP地址;
接收具有所述代理功能的云主机反馈的响应消息;
确定反馈所述响应消息的云主机,将确定的云主机作为所述云主机列表的数据来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包括:
向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查询指令;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依据所述查询指令发送的所述负载状态;或者,
按照预设周期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的所述负载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第一触发指令,该第一触发指令用于触发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采集所述负载状态;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发送第二触发指令,该第二触发指令用于触发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停止采集所述负载状态。
7.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
将所述负载状态发送至控制节点;
接收所述控制节点依据所述负载状态生成的控制指令;
依据所述控制指令将所述云主机的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8.一种负载状态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设备,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依据所述负载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
云平台中的至少一个云主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依据所述控制指令将所述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通过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进行通信。
10.一种计算机设备,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包括:
第一控件,用于展示至少一个云主机当前运行的负载状态;
第二控件,用于展示依据所述负载状态生成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将所述负载状态调整至目标状态;
第三控件,用于触发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云主机。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
12.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
CN201710815060.2A 2017-09-11 2017-09-11 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77074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5060.2A CN107707424A (zh) 2017-09-11 2017-09-11 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5060.2A CN107707424A (zh) 2017-09-11 2017-09-11 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7424A true CN107707424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172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5060.2A Pending CN107707424A (zh) 2017-09-11 2017-09-11 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74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6722A (zh) * 2019-05-07 2019-09-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主机批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5511A (zh) * 2020-10-22 2021-01-12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数据的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303100A (zh) * 2023-05-18 2023-06-23 苏州盈天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文件集成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07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36975A (zh) * 2012-12-13 2013-04-10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188730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系统资源负荷调节系统、方法及装置、调节服务器设备
CN103703830A (zh) * 2013-05-31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资源调整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4991825A (zh) * 2015-03-27 2015-10-21 北京天云融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载感知的Hypervisor资源超分配及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7085539A (zh) * 2017-04-27 2017-08-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云数据库系统以及云数据库资源动态调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07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188730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系统资源负荷调节系统、方法及装置、调节服务器设备
CN103036975A (zh) * 2012-12-13 2013-04-10 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703830A (zh) * 2013-05-31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资源调整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04991825A (zh) * 2015-03-27 2015-10-21 北京天云融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载感知的Hypervisor资源超分配及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7085539A (zh) * 2017-04-27 2017-08-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云数据库系统以及云数据库资源动态调整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6722A (zh) * 2019-05-07 2019-09-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主机批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96722B (zh) * 2019-05-07 2023-11-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主机批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5511A (zh) * 2020-10-22 2021-01-12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数据的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303100A (zh) * 2023-05-18 2023-06-23 苏州盈天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文件集成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6303100B (zh) * 2023-05-18 2023-07-28 苏州盈天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文件集成测试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Adaptive interference-aware VNF placement for service-customized 5G network slices
CN106656867B (zh) 一种基于虚拟网络的应用感知的动态sdn配置方法
CN104243405B (zh) 一种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24221A (zh) 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54842A (zh) 分布式流式系统的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61524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资源节点的资源下载方法及装置
CN107707424A (zh) 负载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121654A (zh) 一种基于Docker的软件大规模测试方法
CN106713168A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Assunçao et al. Context-aware job scheduling for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CN102195944A (zh) 一种优先级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075665A1 (en) Scheduling method for selecting optimal cluster within cluster of distributed collaboration type
CN107172204A (zh) 高可用高负载的工单处理系统及工单处理方法
CN114157701A (zh) 一种任务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865817A (zh) 遥测采集器负载均衡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3237A (zh) 一种云边架构中大规模目标网络构建方法
CN107749814A (zh) 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更新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750349B (zh) 一种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543160A (zh) 5g切片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27511A (zh)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72489A (zh) 电视应用软件刷新方法、电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5956A (zh) 智能设备与服务器云端的双向通信方法以及系统
CN109962914A (zh) 一种防火墙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453656A (zh) 一种集群主机选取方法及装置
CN109450686B (zh) 一种基于普适网络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