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5121B - 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5121B
CN107705121B CN201710711226.6A CN201710711226A CN107705121B CN 107705121 B CN107705121 B CN 107705121B CN 201710711226 A CN201710711226 A CN 201710711226A CN 107705121 B CN107705121 B CN 107705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istance
wireless accessory
preset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112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5121A (zh
Inventor
葛亚洁
朱少杰
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112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5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5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5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5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5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06Q20/38215Use of certificates or encrypted proofs of transaction righ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适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配合使用,所述无线配件对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安全防护作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所述接收到的指令。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移动终端安全性的同时简化操作,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的使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涉及安全与隐私等方面的操作,如移动支付等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当前常见的移动支付安全保护方法有为移动终端配备具有安全防护作用的U盾等方法,能够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上述方法虽能够提高移动终端使用的安全性,但是在使用时,用户需要进行各种复杂的操作,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保证移动终端安全性的同时简化操作,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配合使用,所述无线配件对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安全防护作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所述接收到的指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绑定无线配件,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通信电路及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耦接所述通信电路及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电路及所述存储器在工作时能够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安全防护方法适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配合使用,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具有安全防护作用,该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移动终端能够自动检测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并能够根据距离的不同,自动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执行所接收到的指令,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复杂的操作,进而在保证移动终端安全性的同时简化操作,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安全防护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安全防护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步骤S101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安全防护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安全防护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配合使用。其中,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具有安全防护作用。例如,无线配件可以内置微型智能卡处理器,采用密钥算法对移动终端操作数据加密、解密和数字签名等,确保移动终端的及其信息的安全性。无线配件具体可以是无线U盾、无线安全锁等。
本实施方式中,安全防护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定位的方式,获取二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在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中均安装定位系统,无线配件能够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连接方式将其位置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无线配件的位置信息以及自身的位置信息计算出二者之间的距离;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检测其接收到的无线配件所发出的蓝牙、WIFI等的信号的强弱来计算二者之间的距离。
步骤S102: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
步骤S103: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
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是无线配件能够对移动终端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二者之间的距离阈值。例如,二者之间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作用较强,而超出第一预设距离范围时,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作用较弱,或者安全防护作用不够稳定;或者在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无线配件能够起到对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作用,而超出时则不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或者在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内时,对移动终端中的某些信息具有安全防护作用,而在超出第一预设距离范围时,对另外一些信息具有安全防护作用。
第一安全策略和第二安全策略是移动终端在响应所接收到的指令时,根据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所起到的安全防护作用的有无、强弱等所采取的策略,具体可以是对应的移动终端本身的安全策略,也可以是安全性高于或者低于该移动终端本身的安全策略的策略。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对应于移动支付的策略、移动终端解锁的策略、隐藏或显示私密信息的策略等。
其中,第一安全策略与第二安全策略可以是不同的策略,例如安全性的高低不同、操作的程序不同、响应快慢不同等。移动终端根据其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的不同,采用第一安全策略或第二安全策略。
本实施方式安全防护方法适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配合使用,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具有安全防护作用,该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通过上述方式,移动终端能够自动检测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并能够根据距离的不同,自动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执行所接收到的指令,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复杂的操作,进而在保证移动终端安全性的同时简化操作,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安全策略的安全性高于第一安全策略的安全性。
上述安全策略的安全性的高低体现于,移动终端在采用该安全策略响应所接收到的指令时,对移动终端本身或者对移动终端中的数据信息等的安全防护作用的强弱。容易理解地,在安全性较低时,需要对当前用户的操作的要求相对较高,以通过高要求的操作来保障移动终端响应接收到的指令的时数据信息等的安全,例如需要当前用户进行一系列的身份信息验证等,而在安全性较高时,则不需要或者需要较为简单的、较少的验证等。
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较大时,二者之间的蓝牙、WIFI等信号减弱,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作用相对降低,此时,采用安全性较强的第二安全策略,而在二者之间的距离较小、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作用较强时,采用安全性较弱的第一安全策略。
例如,无线配件与手机绑定在一起,在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1m时,对手机的安全防护作用非常强,可以保证手机处于安全的环境当中,而在超过1m时,对手机的安全防护作用较弱,不能完全保证手机处于安全的环境当中。那么,在用户想要查看手机中所安装的私密记事本时,若无线配件与手机之间的距离为0.5m,则用户在点击该记事本的图标时,自动打开该记事本,而若无线配件与手机之间的距离为5m,则用户在点击该记事本的图标时,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并且在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能够打开。
通过上述方式,既能够保障移动终端始终在具有较强的安全防护作用的环境中响应接收到的指令,同时又能够在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作用较强时,采用简单的操作响应接收到的指令,进而方便用户使用。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包括: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若接收到点亮移动终端的屏幕的指令,则自动解锁屏幕并显示移动终端的桌面。
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配件在其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对移动终端具有较强的安全防护作用。
此时,不论移动终端本身所设定的解锁屏幕的策略是点亮屏幕时直接解锁,或者是需要向移动终端中输入验证指令,也或者是需要通无线配件的按键解锁,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点亮屏幕的指令时,均自动解锁屏幕并显示移动终端的桌面,进而在保证移动终端的安全性的同时,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包括: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若移动终端内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设置为小额免密支付,在预设应用接收到小额免密支付的指令时,通过小额免密支付进行支付操作;
步骤S103包括: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若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设置为小额免密支付,在预设应用接收到支付的指令时,发出通过密码输入和/或指纹输入进行支付的提醒。
其中,预设应用具体可以是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应用,如移动终端厂商的钱包应用,如华为钱包、苹果支付;或者第三方支付应用,如微信、支付宝、QQ等;也可以是网上银行应用,如中国工商银行手机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手机银行等,此处不做限定。
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是指,移动终端本身对预设应用所设置的支付方式,该支付方式与是否使用无线配件以及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无关。例如,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可以是无验证支付、小额免密支付、密码验证支付、指纹验证支付、声音验证支付等中的至少一种。不同的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移动终端不绑定无线配件,或者没有开启与无线配件的连接开关时,利用预设应用进行移动支付时,按照该支付方式进行支付。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配件内可存储个人的数字证书,并且不可读取,在其防护下能够保证对移动终端中的预设应用在进行移动支付时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在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不足以使得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起到较强的安全防护作用时,无论进行移动支付的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中是否设置了小额免密支付,都需要提示用户进行验证才能进行移动支付。
步骤S103中,发出通过密码输入和/或指纹输入进行支付的提醒,可以是在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进行密码输入和/或指纹输入的界面,或者在支付界面上弹出相应的对话框。
本实施方式中,若移动终端内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为小额免密支付,在无线配件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直接通过小额免密支付进行支付操作,进而简化用户操作;而在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即便是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为小额免密支付,仍需要通过密码输入和/或指纹输入进行验证支付,以保证支付操作的安全。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03还包括: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并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采用预设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
其中,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指令可以是进行移动支付、解锁屏幕、切换系统、打开私密文件等与安全性相关或无关的指令。
预设策略是指移动终端本身所设置的策略,与上一实施方式中的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类似,是与无线配件无关的,在移动终端不绑定无线配件,或者没有开启与无线配件的连接开关时,移动终端响应相关指令所采用的策略。
第二预设距离是指移动终端能够接收无线配件的信号的距离阈值,在无线配件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移动终端能够接收到无线配件的信号,进而使无线配件能够对移动终端起到安全防护;在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移动终端无法接收到无线配件所发出的信号,无线配件无法对移动终端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例如,在二者通过移动终端接收无线配件所发出的蓝牙信号实现连接时,第二预设距离是移动终端能够接收到无线配件所发出的蓝牙信号的最大距离,例如可以为10m。
例如,移动终端本身设置了锁屏验证,用户在解锁屏幕时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或指纹,那么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解锁屏幕时需按照上述策略,输入正确的密码或指纹进行解锁;又例如,用户在支付宝中设置了小额免密支付,则用户在利用支付宝支付的金额未超出小额免密支付的限度时,移动终端直接免密支付而不提示输入密码或指纹等验证信息。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03还包括: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发出安全提示。
如上一实施方式所述,在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移动终端无法接收到无线配件所发出的连接信号,此时无线配件不能够对移动终端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发出安全提示可以是无线配件或者移动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发出语音、蜂鸣、响铃等提示,或者还可以在光线较暗的地方伴随闪光灯的闪烁。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是手机,无线配件为手机的防丢失锁,用户将防丢失锁均放在包中,并手持手机。在该用户逛街时,不小心随手将手机放在一家店铺并离开。当用户走出店铺,手机与包中的防丢失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10m时,该手机无法接收到防丢失锁所发出的蓝牙信号,二者断开连接,此时,防丢失锁发出“滴滴滴”的语音,以提示用户,防止手机丢失。
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在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发出安全提示,以提醒用户当前无线配件不再对移动终端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或者提醒用户防止移动终端丢失。
其中,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安全防护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内;
预设安全区域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的、能够保证移动终端安全的地理区域,例如用户可将其家庭住所设置为安全地理区域;也可以是不便发出安全提示的地方,例如办公室、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环境的区域,此处并不限定。
判断移动终端当前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内,具体可以通过定位功能判断移动终端当前的地理位置是否被预设安全区域所覆盖;也可以通过检测移动终端是否执行或实现一些仅在预设安全区域内才能够或者才会执行的操作或者实现的事项,来间接判断该移动终端当前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内。
步骤S202:在移动终端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内时,不发出安全提示;
步骤S203:在移动终端不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内时,且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时,发出安全提示。
第三预设距离是移动终端可能丢失、或者无法接收到无线配件所发出的信号时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阈值。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置,例如用户不希望移动终端离开随身携带的无线配件超出5m的范围,以防丢失,此时可以将第三预设距离设置为5m;另外,第三预设距离还可与上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预设距离相同,在二者之间的距离超出第二预设距离时,移动终端无法接收到无线配件所发出的信号而导致二者断开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的安全提示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安全提示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用户甲的手机配备有无线配件,并随身携带该无线配件,第三预设距离设置为5m,预设安全区域有:家、办公室。在用户甲下班回到家中后,手机检测到当前处于预设安全区域中,在用户甲放下手机去做别的事情,且手机检测到其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超过5m时,由于在家中较为安全,手机并不发出安全提示;而在用户甲去超市购物时,不小心将手机放在一货架上而离开,且离开超出5m的距离时,无线配件发出“滴滴滴”的安全提示,防止用户甲将手机遗失。
通过本实施方式,无线配件能够自动得、仅移动终端位于预设安全区域之外的区域,且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超出第三预设距离时,发出安全提示,进而既能够防止移动终端丢失,又能够避免移动终端位于安全的区域内时,因发出安全提示而给用户带来不便。
其中,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01包括:
步骤S1011:检测移动终端接收无线配件发出的蓝牙信号强度;
步骤S1012:根据蓝牙信号强度获取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配件内置蓝牙模块,移动终端实时接收该蓝牙模块所发出的蓝牙信号,并检测所接收到的该无线配件的蓝牙信号的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RSSI),在获取RSSI后,按照下式计算得出当前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
Figure 412075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d-计算所得距离,RSSI-接收信号强度(负值),A-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1米时的信号强度,n-环境衰减因子,A值的最佳范围为45~49,n值最佳范围为3.25~4.5。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测量精度,RSSI可以是经过平均值滤波计算得到的
Figure 125953DEST_PATH_IMAGE004
,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187581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N为预设时间内监测的RSSI个数,即在预设时间内计算得到的RSSI平均值用于计算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其中,预设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如3s、5s、8s等。
其中,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安全防护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接收无线配件发出的无线控制指令;
步骤S302:根据无线控制指令,执行无线控制指令相应的控制操作。
具体可以通过在无线配件上设置与控制指令对应的按键(物理按键,和/或触控按键),并通过操控该按键向移动终端发出相应的指令;或者可以通过对无线配件执行一定的动作,发出相应的指令,例如将无线配件连续轻摇两下时,移动终端自动打开相机应用,在用户再轻摇一下无线配件时,移动终端执行拍照功能,充当快门键;或者也可以在无线配件上设置话筒,通过用户输入语音信息,向移动终端发出与语音信息相应的指令。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用户在卧室准备睡觉想要将手机关机时,发现手机并没有放置在卧室,此时,可以通过操控无线配件,例如按压相应的按键,向手机发出“关机”指令,手机在接收到该指令时,自动执行关机功能。
另外,无线配件向移动终端发送无线控制指令,还可以是无线配件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自动发送,具体可以是在时间、地点或者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等满足条件时自动发送。例如,无线配件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超出一预设距离时,自动向移动终端发送休眠、锁屏等无线控制指令;而无线配件和该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返回至预设距离内时,无线配件又自动向移动终端发送唤醒、解锁屏幕等无线控制指令。或者也可以是在进入预设时间时,自动发送无线控制指令。例如,用户可以设定无线配件在每天晚上11点自动向移动终端发出关机的指令,每天早上7点自动发出开机的指令等。
其中,无线控制指令包括:拍照、遥控幻灯片放映、开关机、休眠、唤醒、锁屏、解锁、备份(联系人、通话、短信、图片、视频等)、播放(音乐、视频等)、隐藏(涉密应用程序、涉密文件、涉密图标等)等指令中的至少一种,当然,还可以是移动终端所具有的其它功能对应的指令。
例如,用户乙的手机中安装有记事本应用,而用户乙不希望他人翻阅自己的记事本。在用户乙一朋友使用自己的手机时,用户乙通过点击无线配件上控制隐藏记事本的相应的按键向手机发出“隐藏记事本应用”的控制指令,此时,该手机上的记事本应用自动隐藏,进而避免他人查看。
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配件除了能够对移动终端本身或者其中的数据信息起到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之外,还能够对移动终端的一些功能起到控制作用,在用户不方便拿移动终端等情况时,为用户使用带来便利。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安全防护方法还包括: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预设距离时,若接收到查找指令,则向无线配件发送第一警示指令,以使得无线配件发出相应的第一警示,并在未找到无线配件时,提示未找到无线配件;若接收到无线配件发送的第二警示指令,则发出相应的第二警示。
查找指令是用户在找不到移动终端或者无线配件时,通过用户触发相应的按钮或者执行相应的操作而向无线配件或者移动终端发出的,以帮助寻找移动终端或者无线配件的指令。另外,查找指令还可以是移动终端在检测到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预设距离时,系统自动接收到的,帮助寻找移动终端或者无线配件的指令。
第四预设距离是指用户需要寻找移动终端或无线配件的二者之间的距离阈值,通常是用户难以找到移动终端或者无线配件的距离。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和无线配件中的一个由用户携带,或者在用户已知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在3m的范围内时用户是很容易找到的,而在超出3m时可能没有那么容易找到,此时,可以将第四预设距离设置为3m。当然,第四预设距离还可以与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第三预设距离相同,也可以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设置,也可以由系统设定。需要指出的是,第四预设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且可以为0。
其中,无线配件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第一警示指令时,所发出的第一警示可以是震动、响铃、蜂鸣、灯光指示等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可以是设定好的,也可以是可选择的,例如在嘈杂环境当中时,可以选择灯光指示,在白天灯光不易察觉时可以选择响铃。
而移动终端接收到无线配件的第二警示指令时,所发出的第二警示可以与上述第一警示相同,或者不同,此处不做限定。
例如,第四预设距离为0,在一个场景中,一用户找不到与其手机绑定的无线配件,但是手机能够检测到二者之间的距离为5m,此时,该用户可以按压手机上的查找按键向无线配件发出第一警示指令,在无线配件接收到该第一警示指令后,闪光灯开始闪烁,并发出响铃,提示用户找到该无线配件,进而能够帮助用户方便得找到无线配件。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手机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超出了第二预设距离,二者之间的连接已断开,无线配件无法接收到手机发出的第一警示指令,从而也不能做出响应,此时可以在手机的显示屏上显示“未找到无线配件”。
同样地,若在无线配件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超出第二预设距离范围时,用户可以通过无线配件查找移动终端,具体也可以在无线配件上设置查找按键,通过该按键向移动终端发出第二警示指令,进而在移动终端接收到第二警示指令时发出第二警示,以帮助用户寻找移动终端,而在没能找到移动终端时,在无线配件的显示屏上显示“未找到移动终端”。
通过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通过无线配件或者移动终端方便得找到与之绑定的移动终端或无线配件。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在普通连接状态下时,可通过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实现连接,以降低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间,而在二者之间具有指令、数据等的传输时,可通过WIFI连接如热点分享来实现,以保证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且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配合使用,无线配件对移动终端具有安全防护作用。
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11、通信电路12及存储器13,处理器11分别耦接通信电路12、存储器13。
通信电路12用户获取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接收指令。
存储器13用于存储第一安全策略和第二安全策略。
处理器11用于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
通过上述方式,移动终端能够自动检测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并能够根据距离的不同,自动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执行所接收到的指令,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复杂的操作,进而在保证移动终端安全性的同时简化操作,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安全策略的安全性高于第一安全策略的安全性。
其中,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器14,显示器14用于显示移动终端的桌面。
通信电路12还用于,接收点亮移动终端的屏幕的指令。
处理器11还用于,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若接收到点亮移动终端的屏幕的指令,则自动解锁屏幕并显示移动终端的桌面。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通信电路12还用于,接收小额免密支付的指令。
存储器13还用于,存储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
处理器11还用于,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若移动终端内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设置为小额免密支付,在预设应用接收到小额免密支付的指令时,通过小额免密支付进行支付操作;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若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设置为小额免密支付,在预设应用接收到支付的指令时,发出通过密码输入和/或指纹输入进行支付的提醒。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3还用于,存储预设策略。
处理器11还用于,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并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采用预设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1还用于,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发出安全提示。
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通信电路12还用于,接收无线配件发出的蓝牙信号强度。
处理器11还用于,检测移动终端接收无线配件发出的蓝牙信号强度,并根据蓝牙信号强度获取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1还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内,并在移动终端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内时,不发出安全提示;在移动终端不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内时,且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时,发出安全提示。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通信电路12还用于,接收无线配件发出的无线控制指令。
处理器11还用于,根据无线控制指令,执行无线控制指令相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通信电路12所接收的无线控制指令包括:拍照、遥控幻灯片放映、开关机、休眠、唤醒、锁屏、解锁、备份、播放、隐藏等指令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通信电路12还用于,接收查找指令、发送第一警示指令、接收无线配件发送的第二警示指令;
处理器11还用于,当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预设距离时,若接收到查找指令,则向无线配件发送第一警示指令,以使得无线配件发出相应的第一警示,并在未找到无线配件时,提示未找到无线配件;若接收到无线配件发送的第二警示指令,则发出相应的第二警示。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数据21,该程序数据2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发明安全防护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步骤,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服务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CD-ROM读取器、磁光盘读取器、CPU(针对RAM)等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配件配合使用,所述无线配件对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安全防护作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
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所述接收到的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无线配件能够对移动终端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二者之间的距离阈值,所述第二安全策略的安全性高于所述第一安全策略的安全性,在所述第一安全策略下,所述移动终端不需要验证或者所需要的验证较所述第二安全策略下少;
所述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并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采用预设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其中,所述预设策略是指所述移动终端本身所设置的策略,与所述无线配件无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若接收到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的指令,则自动解锁所述屏幕并显示所述移动终端的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一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若移动终端内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设置为小额免密支付,在所述预设应用接收到小额免密支付的指令时,通过所述小额免密支付进行支付操作;
所述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所述接收到的指令,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若所述预设应用的支付方式设置为小额免密支付,在所述预设应用接收到支付的指令时,发出通过密码输入和/或指纹输入进行支付的提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采用第二安全策略响应接收到的指令,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时,发出安全提示;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无线配件发出的蓝牙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蓝牙信号强度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区域内;
在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内时,不发出安全提示;
在所述移动终端不位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内时,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时,发出安全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无线配件发出的无线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无线控制指令,执行所述无线控制指令相应的控制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控制指令包括:拍照、遥控幻灯片放映、开关机、休眠、唤醒、锁屏、解锁、备份、播放、隐藏指令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预设距离时,若接收到查找指令,则向所述无线配件发送第一警示指令,以使得所述无线配件发出相应的第一警示,并在未找到所述无线配件时,提示未找到所述无线配件;若接收到所述无线配件发送的第二警示指令,则发出相应的第二警示。
10.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绑定无线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通信电路及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耦接所述通信电路及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电路及所述存储器在工作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1710711226.6A 2017-08-17 2017-08-17 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705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1226.6A CN107705121B (zh) 2017-08-17 2017-08-17 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1226.6A CN107705121B (zh) 2017-08-17 2017-08-17 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5121A CN107705121A (zh) 2018-02-16
CN107705121B true CN107705121B (zh) 2021-02-23

Family

ID=6117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11226.6A Active CN107705121B (zh) 2017-08-17 2017-08-17 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5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9493B (zh) * 2018-12-29 2023-11-07 讯之美物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服务平台
CN112016125B (zh) * 2020-09-08 2023-10-1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记录仪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978438A (zh) * 2022-05-07 2022-08-30 南京理工大学 用于二维修正弹测试组件的无线信息装订系统及装订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817A (zh) * 2014-06-24 2014-10-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自动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08360A (zh) * 2014-10-24 2015-03-11 上海微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加密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3336A (ja) * 1998-06-16 2000-01-07 Nec Corp 携帯型データ通信端末装置におけるユーザ認証方法及びユーザ認証システム
CN104318170B (zh) * 2014-09-29 2018-0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移动终端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817A (zh) * 2014-06-24 2014-10-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近距离自动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08360A (zh) * 2014-10-24 2015-03-11 上海微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加密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5121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6387B2 (en) Management of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using a low power express mod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296758B2 (en) Wearable device multi-mode system
CN105807873B (zh) 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RU2618932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оцесса разблокировки для терминала
EP3493056B1 (en) Information displaying method for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JP6017737B1 (ja) 低電力近距離無線通信認証
CN106778175B (zh) 一种界面锁定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KR101614984B1 (ko) 존재 검출 방법, 장치, 및 이용
US1025105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gesture actuation of companion device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529408B2 (en)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alarm method thereof
US20130331028A1 (en) Connection Tethering and Service Remoting
US11537408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 program use time offlin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7705121B (zh) 安全防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55458B (zh) 一种充电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5635483B (zh) 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801144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ecurity mechanism on a mobile device
WO2016045027A1 (zh) 屏幕灵敏度调整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781234B (zh) 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780728A (zh) 实现移动设备防丢功能的线缆
CN108537058A (zh) 终端的多角色使用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N110062929A (zh) 一种显示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EP307669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curity mechanism on a mobile device
CN106874738B (zh) 一种触控操作的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5453679U (zh) 一种电子卡及通讯系统
US11803626B2 (en) Wireless kill swi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