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3461A -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3461A
CN107703461A CN201711161334.7A CN201711161334A CN107703461A CN 107703461 A CN107703461 A CN 107703461A CN 201711161334 A CN201711161334 A CN 201711161334A CN 107703461 A CN107703461 A CN 107703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electronic equipment
charger
battery
electric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13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3461B (zh
Inventor
李德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613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3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3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3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3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3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4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G01R31/3646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electrical conditions or variables, e.g. visual or audible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在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通过采集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并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充电器的类型获取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再根据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最后在判定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并在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从而避免在使用劣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给电子设备充电时,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下降,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供电装置,由于锂电池的容量有限,因此用户需要经常给电子设备充电,以满足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但是,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用户会发现在使用劣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给电子设备充电时,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升反降,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例如,以手机为例,用户在使用劣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给手机充电的同时,如果还开启一些高耗电的应用,则手机还需要从电池端拉取部分的电量来供应这些高耗电的应用,从而会导致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下降;由于此时充电器正在给手机充电,而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却反而下降,因此会使用户觉得手机无法充电或者充电很慢,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以解决在使用劣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给电子设备充电时,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升反降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在每隔预设的第一时长后,根据在该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两个采样时刻采集到的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并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
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当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具体包括步骤:
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
在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后,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当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之后还包括步骤:
计算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
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之后还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加速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根据当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具体包括步骤:
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
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具体包括步骤: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输出电流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每隔预设的第一时长后,根据在该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两个采样时刻采集到的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并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输出电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第一电池电量获取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池电量获取模块包括:
报警单元,用于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
第一电池电量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后,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加速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出电流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电池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
充电器充电电流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系统消耗电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
第一输出电流赋值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二输出电流赋值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三输出电流赋值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第三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第四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
第五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第六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在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首先通过采集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同时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充电器的类型获取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接着,根据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最后,在判定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并在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从而避免在使用劣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给电子设备充电时,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下降,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15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13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14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机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25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23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24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池电量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输出电流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判断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
S11,当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其中,所述步骤S11具体为当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控制充电IC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S12,在每隔预设的第一时长后,根据在该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两个采样时刻采集到的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并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S13,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
S14,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S15,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S16,当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首先通过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同时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接着,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最后,在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并在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从而避免在使用劣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给所述电子设备充电时,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下降,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所示,为了及时提醒用户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并在确认用户不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前提下,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步骤S15具体包括步骤:
S151,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
S152,在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后,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以及时提醒用户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同时,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即在确认用户不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后,才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实际电量相差过大,从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步骤S16之后还包括步骤:
计算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
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电子设备的功耗过高,充电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充电电流;同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以将所述电量差值控制在预设的电量差阈值范围内,从而避免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实际电量相差过大,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拔出所述充电器时,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出现跳变,本实施例中的在所述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之后还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加速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及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加速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从而确保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实际电池电量,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为了确保准确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以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步骤 S13具体包括步骤:
S131,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
S132,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133,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
S134,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135,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136,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137,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并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先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或恒压状态,在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以最终确定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或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从而确保准确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进而确保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步骤:
S141,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S142,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S143,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S144,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145,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S146,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S147,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S148,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
S149,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S1410,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通过判定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以最终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或正常;同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在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接着再判断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或者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以最终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或正常,从而进一步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一种手机为例,对手机充电过程中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
S21,当检测到手机接入充电器时,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其中,所述步骤S11具体为当检测到手机接入充电器时,控制充电IC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S22,在每隔预设的第一时长后,根据在该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两个采样时刻采集到的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并获取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
S23,根据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
S24,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S25,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
S26,当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手机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手机接入充电器时,首先通过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同时根据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接着,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最后,在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并在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手机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从而避免在使用劣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给所述手机充电时,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下降,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6所示,为了及时提醒用户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并在确认用户不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前提下,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步骤S25具体包括步骤:
S251,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控制所述手机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
S252,在所述手机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后,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后,控制所述手机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以及时提醒用户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同时,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即在确认用户不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所述手机的实际电量相差过大,从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步骤S26之后还包括步骤:
计算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
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手机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手机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手机的功耗过高,充电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充电电流;同时,逐渐减小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以将所述电量差值控制在预设的电量差阈值范围内,从而避免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所述手机的实际电量相差过大,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拔出所述充电器时,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出现跳变,本实施例中的在所述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手机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之后还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控制所述手机加速减小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及时控制所述手机加速减小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以使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手机的电池电量,从而确保所述手机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所述手机的实际电池电量,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7所示,为了确保准确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以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步骤 S23具体包括步骤:
S231,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
S232,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233,获取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
S234,当所述手机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235,当所述手机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236,当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237,当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手机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并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先判断所述手机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或恒压状态,在判定所述手机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以最终确定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或等于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从而确保准确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进而确保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如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步骤S24具体包括步骤:
S241,当所述手机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S242,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S243,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S244,当所述手机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S245,当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S246,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S247,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S248,当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
S249,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S2410,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手机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通过判定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以最终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或正常;同时,在所述手机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在判断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接着再判断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或者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手机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手机的电池在当前的手机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以最终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或正常,从而进一步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如图9所示,其实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包括:
输出电流采集模块11,用于当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在每隔预设的第一时长后,根据在该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两个采样时刻采集到的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并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输出电流获取模块13,用于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
判断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第一电池电量获取模块15,用于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第二处理模块16,用于当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电流采集模块11在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并通过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2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同时通过所述输出电流获取模块13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接着,通过所述判断模块14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最后,通过所述第一电池电量获取模块15在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并通过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6在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从而避免在使用劣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给电子设备充电时,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下降,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0所示,为了及时提醒用户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并在确认用户不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前提下,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电池电量获取模块 15包括:
报警单元151,用于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
第一电池电量获取单元152,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后,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报警单元151在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以及时提醒用户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同时,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即在确认用户不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后,通过所述第一电池电量获取单元152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实际电量相差过大,从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在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通过所述第三处理模块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电子设备的功耗过高,充电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充电电流;同时,通过所述第三处理模块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以将所述电量差值控制在预设的电量差阈值范围内,从而避免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实际电量相差过大,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拔出所述充电器时,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出现跳变,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加速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通过所述第四处理模块及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加速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从而确保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实际电池电量,进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1所示,为了确保准确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以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输出电流获取模块13具体包括:
电池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获取单元131,用于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
充电器充电电流获取单元132,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系统消耗电流获取单元133,用于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
第一输出电流赋值单元134,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一判断单元135,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二输出电流赋值单元136,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三输出电流赋值单元137,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获取单元131 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所述充电器充电电流获取单元132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先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或恒压状态,在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35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以最终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电流赋值单元134、所述第二输出电流赋值单元136以及第三输出电流赋值单元137确定充所述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或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从而确保准确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进而确保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如图12所示,为了进一步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判断模块14具体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141,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第一判定单元142,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第二判定单元143,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第二判断单元144,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二计算单元145,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第三判定单元146,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第四判定单元147,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第三计算单元148,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
第五判定单元149,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第六判定单元1410,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通过判定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以最终通过所述第一判定单元142和所述第二判定单元142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或正常;同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在通过第二判断单元144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接着再判断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或者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以最终通过所述第三判定单元146、所述第四判定单元147、所述第五判定单元149以及所述第六判定单元 1410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或正常,从而进一步准确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装置,在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首先通过采集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同时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充电器的类型获取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接着,根据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充电器的输出状态;最后,在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并在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从而避免在使用劣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给电子设备充电时,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下降,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在每隔预设的第一时长后,根据在该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两个采样时刻采集到的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并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
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当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具体包括步骤:
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
在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后,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之后还包括步骤:
计算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
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之后还包括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加速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具体包括步骤:
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
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具体包括步骤: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7.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电流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电子设备接入充电器时,采集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每隔预设的第一时长后,根据在该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两个采样时刻采集到的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并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输出电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和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判断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
第一电池电量获取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减少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保持显示的电池电量不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电量获取模块包括:
报警单元,用于当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
第一电池电量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发出更换充电器或充电线的报警信号后,当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检测到有充电器或充电线拔出时,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电量差值;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电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发出充电器供电不足的报警信号,并逐渐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量差值小于预设的电量差阈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充电器拔出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加速减小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直至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电池电量等于每隔预设的第二时长获取的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流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电池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电池的充电曲线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充电状态;
充电器充电电流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器的类型,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系统消耗电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
第一输出电流赋值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二输出电流赋值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三输出电流赋值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令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等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状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为恒压充电状态时,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
第三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第四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充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输出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小于所述充电器输出的最大充电电流时,计算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
第五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正常;
第六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器在第一时长内的平均输出电流和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系统消耗电流之和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在当前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下的最大充电电流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三电流差阈值,判定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状态为异常。
CN201711161334.7A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Active CN107703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1334.7A CN107703461B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1334.7A CN107703461B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3461A true CN107703461A (zh) 2018-02-16
CN107703461B CN107703461B (zh) 2019-12-10

Family

ID=61185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1334.7A Active CN107703461B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34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8885A (zh) * 2019-04-02 2019-06-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9192183A1 (zh) * 2018-04-03 2019-10-10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电池状态的方法和装置、芯片、电池及飞行器
CN110718948A (zh) * 2019-10-22 2020-01-21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pos设备的充电管理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7295A (ja) * 1996-12-19 1998-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電源管理装置
CN103033763A (zh) * 2012-12-20 2013-04-10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充电时显示电池电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4633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状态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792489A (zh) * 2013-11-22 2014-05-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和计算系统电池电量的改进方法
CN104333091A (zh) * 2014-11-19 2015-02-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充电电量显示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20150191162A1 (en) * 2011-03-31 2015-07-09 Elite Power Solutions Llc Integrated battery control system
CN105068016A (zh) * 2015-09-18 2015-11-18 杰华特微电子(张家港)有限公司 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CN105403835A (zh) * 2014-08-29 2016-03-16 展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电池电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05591440A (zh) * 2016-02-25 2016-05-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充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161783A (zh) * 2016-06-27 2016-11-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6483462A (zh) * 2015-08-28 2017-03-08 炬芯(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电量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7295A (ja) * 1996-12-19 1998-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電源管理装置
US20150191162A1 (en) * 2011-03-31 2015-07-09 Elite Power Solutions Llc Integrated battery control system
CN10324633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状态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033763A (zh) * 2012-12-20 2013-04-10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充电时显示电池电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92489A (zh) * 2013-11-22 2014-05-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和计算系统电池电量的改进方法
CN105403835A (zh) * 2014-08-29 2016-03-16 展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电池电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04333091A (zh) * 2014-11-19 2015-02-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充电电量显示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483462A (zh) * 2015-08-28 2017-03-08 炬芯(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电量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5068016A (zh) * 2015-09-18 2015-11-18 杰华特微电子(张家港)有限公司 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CN105591440A (zh) * 2016-02-25 2016-05-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充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161783A (zh) * 2016-06-27 2016-11-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治华 等: "氢镍电池组充电控制技术研究", 《电源技术》 *
陈文辉: "带有显示功能的锂电池和镍铬电池充电系统", 《现代电子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2183A1 (zh) * 2018-04-03 2019-10-10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电池状态的方法和装置、芯片、电池及飞行器
CN109888885A (zh) * 2019-04-02 2019-06-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888885B (zh) * 2019-04-02 2021-08-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718948A (zh) * 2019-10-22 2020-01-21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pos设备的充电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3461B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89336B (zh) 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动态管控系统
JP5596083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劣化診断装置
CN107703461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CN107942255B (zh)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变电站蓄电池组状态评估方法
CN109061518A (zh) 一种通信蓄电池健康度在线监测方法
JP2016516181A (ja) 電池の電量計量システム
CN210894630U (zh) 一种多组电池动态监测系统
CN104597404B (zh) 电池实际容量、soc以及soh的自动标定方法
CN104753093B (zh) 充电器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04483633B (zh) 铅酸蓄电池监测系统
JP2016090399A (ja) 短絡検出方法、短絡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短絡電流値算出方法
TWI579575B (zh) Battery health detection method and its circuit
CN109870650A (zh) 电池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7907832A (zh) 计量仪表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方法
CN107643493A (zh) 一种电池电量预估方法和装置、无人机
CN109001645B (zh) 一种电梯电池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8422A (zh) 一种电池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86195A (zh) 铅酸蓄电池管理系统
CN113866646B (zh) 基于极化阻抗压升的电池簇不一致性在线监测方法
CN109856550A (zh) 液流电池的soc的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6374548B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装置、方法和智能电池
CN109696635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应用的电池充电状态判断方法及管理系统
CN207586280U (zh) 一种智能电表
CN109802152A (zh) 监测锂一次性电池容量的电路结构
CN203178408U (zh) 一种电缆线路故障指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8

Address after: 200000 5th floor, No. 1 and 5, Lane 168, Xumin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H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he 1st and 3rd floors of the south section of building 24 and the 1st-4th floor of the north section of building 28, Shennan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P-LINK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