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1217A - 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1217A
CN107701217A CN201710970900.2A CN201710970900A CN107701217A CN 107701217 A CN107701217 A CN 107701217A CN 201710970900 A CN201710970900 A CN 201710970900A CN 107701217 A CN107701217 A CN 107701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wi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ir
plenum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09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省
马宇
张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an Riv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an Riv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an Riv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filed Critical Xi'an Han Riv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7109709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012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01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1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00Ventilation of mines or tunnels;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ng currents
    • E21F1/003Ventilation of traffic tu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通风系统,具体是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中:包括固定于隧道内的采集箱,固定在隧道口的斜坡上的集气箱,该集气箱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连接管与采集箱连通,在进气连接管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量传感器和抽风机,集气箱的出气口通过出气连接管连接有至少一台风机发电装置;所述一体化采集主机通过导线与视频监控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视频监控器位于支撑管上;所述集气箱中设置有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本发明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通风性能、及时预警、利于快速找出故障点和降低了隧道火灾事故财产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通风系统,尤其是降低能耗、提高通风性能、及时预警、利于快速找出故障点和降低隧道火灾事故财产损失的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工程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所建交通隧道的里程得到了迅速延长,由于不断增长的交通流量和路况改善以及运输物品的复杂性,增加了交通隧道的火灾和隧道污染等的风险,引发了不少严重性的灾难性事故,尤其是火灾事故,它不仅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对交通设施、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巨大的损坏,隧道的通风问题是摆在广大研究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现有隧道通风一般都是在隧道顶壁上等距设置大功率射流风机来实现对隧道通风,一直开启射流风机,耗电量大,一旦发生火灾,大功率射流风机的供电线缆容易焚毁,使得事故升级。现有隧道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预警,后续车辆会陆续进入隧道,造成拥堵,进一步使得事故升级,事故财产损失容易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降低能耗、提高通风性能、及时预警、利于快速找出故障点和降低隧道火灾事故财产损失的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中:包括固定于隧道内的采集箱,该采集箱用于对隧道内的空气、烟雾或粉尘进行采集;
固定在隧道口的斜坡上的集气箱,该集气箱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连接管与采集箱连通,在进气连接管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量传感器和抽风机,集气箱的出气口通过出气连接管连接有至少一台风机发电装置;
所述风机发电装置的支撑管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支撑底座的内腔连通,该支撑底座的内腔与出气连接管连通,风机发电装置的叶轮位于支撑管的顶端,所述叶轮正对支撑管的出气口;
所述风机发电装置和抽风机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该蓄电池通过导线与一体化采集主机电性连接,该一体化采集主机通过导线与位于集控中心的上位主机和视频显示器电性连接;
所述一体化采集主机通过导线与视频监控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视频监控器位于支撑管上;
所述集气箱中设置有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本发明所述结构具有的优点是: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通风性能、及时预警、利于快速找出故障点和降低了隧道火灾事故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时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和2,图中的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隧道内的采集箱1,该采集箱1用于对隧道内的空气、烟雾或粉尘进行采集;
固定在隧道口的斜坡上的集气箱2,该集气箱2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连接管3与采集箱1连通,在进气连接管3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风量传感器6和抽风机7,集气箱2的出气口通过出气连接管8连接有至少一台风机发电装置9;
所述风机发电装置9的支撑管901固定在支撑底座902上,所述支撑管901的下端与支撑底座902的内腔连通,该支撑底座902的内腔与出气连接管8连通,风机发电装置9的叶轮903位于支撑管901的顶端,所述叶轮903正对支撑管901的出气口;
所述风机发电装置9和抽风机7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该蓄电池10通过导线与一体化采集主机11电性连接,该一体化采集主机11通过导线与位于集控中心的上位主机12和视频显示器13电性连接;
所述一体化采集主机11通过导线与视频监控器14、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和风量传感器6电性连接,所述视频监控器14位于支撑管901上;
所述集气箱2中设置有电加热器15,该电加热器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电加热器15对集气箱2中的空气加热,使得整个管道系统形成负压,对隧道进行物理的抽吸,不再利用射流风机通风,流动的气体对风机发电装置9功能,使得风力转化成系统所需电能,转化的电能被蓄电池10储存,储存的电能对一体化采集主机11、视频显示器13、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风量传感器6和抽风机7供电,降低了能耗。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风量传感器6将系统实时风量、风速等信息反馈给一体化采集主机11,视频显示器13将风机发电装置9的实时发电情况反馈给一体化采集主机11,一体化采集主机11将所有信号反馈给位于集控中心的上位主机12和视频显示器13,位于集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视频显示器13可以快速有效的找到故障点,为后续对整个系统的维护快速提供故障点,利于快速找出故障点;上位主机12根据反馈的信号与设定的阈值对比,时候启动抽风机7增加风量,降低了能耗的同时提高了通风性能。一旦出现火灾,视频显示器13显示的支撑管901的出气口的烟雾,能够及时预警,从某一支撑管901的出气口的烟雾来快速判断是某一区间发生火灾,利于快速找出事故点和利于快速找出故障点,能够降低隧道火灾事故财产损失。
为有效保障蓄电池10的蓄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效保障整个系统自供电,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集气箱2的侧壁和/或顶板外壁上固定有太阳能发电板16,该太阳能发电板1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
为便于制造集气箱2,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集气箱2为六面体状或圆柱状。
为有效保障集气箱2的进气量,产生稳定负压,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集气箱2的进气口固定有汇集管17,该汇集管17与进气连接管3连通;
所述汇集管17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风量传感器6和抽风机7;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风量传感器6均通过导线与一体化采集主机11电性连接,所述抽风机7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
为使得通风效果最佳,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采集箱1位于隧道的隧道左幅18的壁体上、所述采集箱1位于隧道的隧道右幅19的壁体上、所述采集箱1位于隧道的隧道横洞20的壁体上;
同一个集气箱2的进气口对应的与三个采集箱1连通。
为便于集控中心实时了解隧道内事故动态,为组织营救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进一步降低财产损失,便于照明,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隧道左幅18、隧道右幅19、隧道横洞20的壁体上均设置有照明灯和/或监控器;
所述照明灯通过导线与市政外部电源和/或蓄电池10电性连接;
所述监控器通过导线与一体化采集主机11电性连接。
为便于及时提醒未进入隧道的车主前方发生事故,保证应急车道畅通和停车等待放行,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集控中心的上位主机12通过导线与邻近隧道的路况显示牌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所有部件均为市场销售产品。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尤其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其优点更加明显。具体而言,火灾产生的烟雾、粉尘等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本系统快速抽出隧道,避免事故升级。
本结构旨在保护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有关程序方面的控制描述旨在利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有关程序方面的控制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也不是本发明欲保护的范畴。
显然,上述所有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畴。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结构,本发明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通风性能、及时预警、利于快速找出故障点和降低了隧道火灾事故财产损失。

Claims (7)

1.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隧道内的采集箱(1),该采集箱(1)用于对隧道内的空气、烟雾或粉尘进行采集;
固定在隧道口的斜坡上的集气箱(2),该集气箱(2)的进气口通过进气连接管(3)与采集箱(1)连通,在进气连接管(3)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风量传感器(6)和抽风机(7),集气箱(2)的出气口通过出气连接管(8)连接有至少一台风机发电装置(9);
所述风机发电装置(9)的支撑管(901)固定在支撑底座(902)上,所述支撑管(901)的下端与支撑底座(902)的内腔连通,该支撑底座(902)的内腔与出气连接管(8)连通,风机发电装置(9)的叶轮(903)位于支撑管(901)的顶端,所述叶轮(903)正对支撑管(901)的出气口;
所述风机发电装置(9)和抽风机(7)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该蓄电池(10)通过导线与一体化采集主机(11)电性连接,该一体化采集主机(11)通过导线与位于集控中心的上位主机(12)和视频显示器(13)电性连接;
所述一体化采集主机(11)通过导线与视频监控器(14)、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和风量传感器(6)电性连接,所述视频监控器(14)位于支撑管(901)上;
所述集气箱(2)中设置有电加热器(15),该电加热器(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箱(2)的侧壁和/或顶板外壁上固定有太阳能发电板(16),该太阳能发电板(1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箱(2)为六面体状或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箱(2)的进气口固定有汇集管(17),该汇集管(17)与进气连接管(3)连通;
所述汇集管(17)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风量传感器(6)和抽风机(7);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风量传感器(6)均通过导线与一体化采集主机(11)电性连接,所述抽风机(7)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1)位于隧道的隧道左幅(18)的壁体上、所述采集箱(1)位于隧道的隧道右幅(19)的壁体上、所述采集箱(1)位于隧道的隧道横洞(20)的壁体上;
同一个集气箱(2)的进气口对应的与三个采集箱(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左幅(18)、隧道右幅(19)、隧道横洞(20)的壁体上均设置有照明灯和/或监控器;
所述照明灯通过导线与市政外部电源和/或蓄电池(10)电性连接;
所述监控器通过导线与一体化采集主机(11)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控中心的上位主机(12)通过导线与邻近隧道的路况显示牌电性连接。
CN201710970900.2A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Pending CN107701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0900.2A CN107701217A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0900.2A CN107701217A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1217A true CN107701217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181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0900.2A Pending CN107701217A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0121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44674A (ko) * 2014-10-15 2016-04-26 (주)평화엔지니어링 고효율 에너지 절약형 차량용 터널 출구 설치형 흡기 시스템
CN105909298A (zh) * 2016-05-31 2016-08-31 张东省 隧道通风装置
CN106089282A (zh) * 2016-07-28 2016-11-09 长安大学 基于太阳能棚热技术和烟囱效应的公路隧道自然风利用系统
CN206000560U (zh) * 2016-09-06 2017-03-08 张东省 长大公路隧道的无动力通风系统
CN106568160A (zh) * 2016-10-19 2017-04-19 滁州市大工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通风排气能力检测系统
CN206205939U (zh) * 2016-08-31 2017-05-31 成都四为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隧道环境的智能通风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44674A (ko) * 2014-10-15 2016-04-26 (주)평화엔지니어링 고효율 에너지 절약형 차량용 터널 출구 설치형 흡기 시스템
CN105909298A (zh) * 2016-05-31 2016-08-31 张东省 隧道通风装置
CN106089282A (zh) * 2016-07-28 2016-11-09 长安大学 基于太阳能棚热技术和烟囱效应的公路隧道自然风利用系统
CN206205939U (zh) * 2016-08-31 2017-05-31 成都四为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隧道环境的智能通风监控系统
CN206000560U (zh) * 2016-09-06 2017-03-08 张东省 长大公路隧道的无动力通风系统
CN106568160A (zh) * 2016-10-19 2017-04-19 滁州市大工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通风排气能力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0468B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
CN205943019U (zh) 山体滑坡检测装置
CN203268042U (zh) 列车内环境管理装置
CN206248209U (zh) 一种智能交通噪音监控管理装置
CN203799241U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楼宇监控系统
CN209200499U (zh) 一种箱式牵引变电站内部气压控制系统
CN107701217A (zh) 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系统
CN207143762U (zh) 一种新型减速带
CN206187051U (zh) 一种使用次声波效应的铁道维修施工安全报警装置
CN107725094A (zh) 一种智能环保隧道通风桥接集风箱
CN106558192A (zh) 一种面粉厂多功能报警系统
CN206487502U (zh) 基于plc的智能火灾消防系统
CN206725787U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气象信息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
CN205665420U (zh) 一种基于导线取电的输电线路局部气候监测装置
CN115224392A (zh) 工业运输车辆专用的锂电池散热管理方案
CN203672867U (zh) 一种无线智能碳汇监测系统
CN206177370U (zh) 一种用于智能牧场的环境监测系统
CN200985860Y (zh) 建筑物高处及巷道风能收集发电系统
CN105825691A (zh) 一种太阳能道路提示音箱装置
CN207352193U (zh) 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多气象因子远程监测设备
CN201794604U (zh) 一种井下掘进巷道通风系统
CN207302288U (zh) 一种智能声光提示标识系统
CN207688246U (zh) 一种智能化移动空调
CN207040654U (zh) 一种用于电力杆塔的驱鸟装置
CN213120646U (zh) 一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