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9926A - 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9926A
CN107689926A CN201710656499.5A CN201710656499A CN107689926A CN 107689926 A CN107689926 A CN 107689926A CN 201710656499 A CN201710656499 A CN 201710656499A CN 107689926 A CN107689926 A CN 107689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ream
data
stream fragment
identity label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64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9926B (zh
Inventor
杜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564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9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9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9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9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9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41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relying on flow classification, e.g. using integrated services [IntSer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1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tagging of packets, e.g. using discard eligibility [DE]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转发节点数据流,对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为每个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调用预设数据流协议进行预处理,同时将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中心处理器分配存储区域,并向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转发节点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将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存储区域。还涉及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转发节点、中心处理器。通过本发明可以避免发送的时候数据流丢失,当发生数据流丢失现象时可以通过身份标签快速查找,存储区域进行分区,这样有利于有序地接收数据流片段,大大减少了数据流片段发送混乱的现象,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传输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无论在本地(例如,在局域网上)还是在广域(例如互联网上) 的日益增加的互连,对于数据通信系统的更高的数据速率有持久的需求。为了达到更高的数据速率,在传输层和其他地方中的状态式协议需要相应的更快的处理。更快的硬件当然可以成比例地增加处理速度。但是,只增加硬件速度将不能有效率地按照期望增加协议处理速度,也不能加快数据传输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发节点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
S2,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S3,所述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地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S4,所述转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地所述存储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的方法,将数据流进行分类,分类后在每个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通过这个身份标签可以完整地标记每个数据流片段,避免后续发送的时候数据流丢失,当发生数据流丢失现象时可以通过身份标签快速查找,另外中心处理器根据身份标签中的信息对应地将存储区域进行分区,这样有利于有序地接收数据流片段,大大减少了数据流片段发送混乱的现象,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所述中心处理器根据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判断所述完整的数据流是否存在缺失;
S7,当存在缺失时,反馈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给所述转发节点;
S8,所述转发节点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相应的数据流片段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上述进一步地有益效果:在中心处理器得到数据流后,根据其中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接收的数据流是否完整,当存在缺失时,所述转发节点能够快速地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查找得到相应缺失的数据流,将该缺失的数据流发送给中心处理器,这样有效地解决了数据流丢失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数据流的完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服务器、转发节点、中心处理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的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转发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的系统,将数据流进行分类,分类后在每个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通过这个身份标签可以完整地标记每个数据流片段,避免后续发送的时候数据流丢失,当发生数据流丢失现象时可以通过身份标签快速查找,另外中心处理器根据身份标签中的信息对应地将存储区域进行分区,这样有利于有序地接收数据流片段,大大减少了数据流片段发送混乱的现象,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
所述中心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判断所述完整的数据流是否存在缺失以及当存在缺失时,反馈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还用于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相应的数据流片段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上述进一步地有益效果:在中心处理器得到数据流后,根据其中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接收的数据流是否完整,当存在缺失时,所述转发节点能够快速地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查找得到相应缺失的数据流,将该缺失的数据流发送给中心处理器,这样有效地解决了数据流丢失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数据流的完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2中的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施例2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5为本实施例3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6为本实施例3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部分流程图
图7为本实施例5中的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6中的数据传输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1是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发节点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
S2,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S3,所述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地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S4,所述转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1步骤S2中为每个上述得到的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这个身份标签就跟身份证件一样,具有唯一的标记作用,其中身份标签是由8 个数字组成,例如:00XXSS89中00代表的是视频类数据流,XXSS代表的是这中视频数据流播放的时间长短、视频数据流流量值以及该数据流片段所处位置,89代表的是该视频数据流前后的编码信息。如下表一所示,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0XXSS89,第二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 01XXWW87,第三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2XXSS56,第四种数据流片段身份标签是03WWXX96等等,这是为了方便后续查找丢失的数据流,保证数据流完整。根据每个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该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是00XXSS89需要调用的是与该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在进行预处理时,也将该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第一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0XXSS89
第二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1XXWW87
第三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2XXSS56
第四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3WWXX96
在本实施例1步骤S3中该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当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00XXSS89发送给中心处理器,那么该中心处理器接收到该身份标签就是00XXSS89,这是就会解析一下这标签的信息,属于的类型、数据流的数据量值等,按照这些给分出相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第一存储区域,其是用于对应存储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并将这个存储区域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转发节点,以便告知该转发节点发送与该存储区域应该接收的数据流片段,也就是说该转发节点要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发送给中心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1步骤S4中该转发节点接收到上述发送的存储区域的信息后,比如:接收到的是需要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信息,那么需要调用能够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转移通道转移该第一数据流片段发送至第一存储区域。
通过本实施例1中的方法,将数据流进行分类,分类后在每个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通过这个身份标签可以完整地标记每个数据流片段,避免后续发送的时候数据流丢失,当发生数据流丢失现象时可以通过身份标签快速查找,另外中心处理器根据身份标签中的信息对应地将存储区域进行分区,这样有利于有序地接收数据流片段,大大减少了数据流片段发送混乱的现象,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2是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发节点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
S2,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S3,所述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地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S4,所述转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2步骤S1中是转发节点先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其中这些数据流是包括多种不同的类型,所以为了使得数据流传输迅速,需要对这些数据流进行分类,按照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这些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这样才可以解决数据流传送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2步骤S2中为每个上述得到的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这个身份标签就跟身份证件一样,具有唯一的标记作用,其中身份标签是由8 个数字组成,例如:00XXSS89中00代表的是视频类数据流,XXSS代表的是这中视频数据流播放的时间长短、视频数据流流量值以及该数据流片段所处位置,89代表的是该视频数据流前后的编码信息。如下表一所示,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0XXSS89,第二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 01XXWW87,第三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2XXSS56,第四种数据流片段身份标签是03WWXX96等等,这是为了方便后续查找丢失的数据流,保证数据流完整。根据每个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该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是00XXSS89需要调用的是与该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在进行预处理时,也将该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第一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0XXSS89
第二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1XXWW87
第三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2XXSS56
第四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3WWXX96
在本实施例2步骤S3中该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当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00XXSS89发送给中心处理器,那么该中心处理器接收到该身份标签就是00XXSS89,这是就会解析一下这标签的信息,属于的类型、数据流的数据量值等,按照这些给分出相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第一存储区域,其是用于对应存储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并将这个存储区域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转发节点,以便告知该转发节点发送与该存储区域应该接收的数据流片段,也就是说该转发节点要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发送给中心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2步骤S4中该转发节点接收到上述发送的存储区域的信息后,比如:接收到的是需要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信息,那么需要调用能够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转移通道转移该第一数据流片段发送至第一存储区域。
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所述中心处理器判断所述数据流片段是否存储完,当存储完后,将带有所述身份标签的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2中该中心处理器判断存储区域是否存储完,当判断出所有的存储区域都存储完整后,再将这些带有身份标签的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通过将各个数据流片段整合后就会得到完整的数据流,比如:将上述提及到的第一种数据流片段00XXSS89,第二种数据流片段 01XXWW87,第三种数据流片段02XXSS56,第四种数据流片段身份标签 03WWXX96等等进行整合联结,这样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进一步的方法,将每个数据片段存储在对应的存储区域中,这样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将存储区域中的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这样就可以还原所有的数据流片段,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是将数据流分成视频类数据流、文字类数据流、图像类数据流、数字类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2中是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该数据流是包含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片段,比如该数据流包含有视频类数据流、文字类数据流、图像类数据流、数字类数据流。那么就需要根据这些不同的类型将该数据流分类成相应的数据流片段,比如:上述提及到的第一种数据流片段00XXSS89代表的是视频类数据流,第二种数据片段01XXWW87代表的是文字类数据流,第三种数据流片段02XXSS56代表的是图像类数据流,第四种数据片段03WWXX96代表的是数字类数据流。
通过上述进一步的方法,将该数据流分类成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片段,这样可以在后续分类存储的时候,加快存储的效率以及提高发送的速率。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S21,确定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中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的前后都标记编号;
S22,分别将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所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
S23,将所述身份标签附在对应的所述每个数据流片段中,根据所述身份标签对应地调用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流协议是根据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数据流压缩打包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2中是步骤S21是确定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确定该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是253M,而且属于视频类的,在确定完该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所属类型,同时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的前后标记编号。
在本实施例2中步骤S22是分别将每个数据流片段中的数据量值、类型、前后标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比如:数据量值是253M,属于视频类,编码成253S,S是代表视频类,若所属视频数据量值是15G,则编码成15GS,该视频的前后编码为89,那么标签变为00253S89,或者0015GS89,那么该数据流片段就是00253S89,或者0015GS89。
在本实施例2中步骤S23是将上述的身份标签附在对应的每个数据流片段中,比如:将00253S89,或者0015GS89身份标签附在第一种数据流片段上,根据这个身份标签,比如:根据00253S89调用预设数据流协议对该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该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00253S89 是属于视频类数据流,且该数据流大概是253M,所以调用的数据流协议需要对应该00253S89身份标签的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流协议是根据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转换。
通过上述进一步的方法,确定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数据流片段的前后标记编号,还将数据量值、类型、前后标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再根据身份标签调用数据流协议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使得后续处理数据流的时候,大大提高处理效率以及通过身份标记大大降低数据流丢失的概率,另外前后标记编号也保证了数据流能够完整有序地被连接起来,保证了数据流的正确率。
通过本实施例2中的方法,将每个数据片段存储在对应的存储区域中,将存储区域中的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数据流,再将该数据流分类成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片段,确定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数据流片段的前后标记编号,还将数据量值、类型、前后标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再根据身份标签调用数据流协议进行处理。这样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通过身份标记大大降低数据流丢失的概率,另外前后标记编号也保证了数据流能够完整有序地被连接起来,保证了数据流的正确率。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3中是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发节点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
S2,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S3,所述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地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S4,所述转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3步骤S1中是转发节点先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其中这些数据流是包括多种不同的类型,所以为了使得数据流传输迅速,需要对这些数据流进行分类,按照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这些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这样才可以解决数据流传送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3步骤S2中为每个上述得到的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这个身份标签就跟身份证件一样,具有唯一的标记作用,其中身份标签是由8 个数字组成,例如:00XXSS89中00代表的是视频类数据流,XXSS代表的是这中视频数据流播放的时间长短、视频数据流流量值以及该数据流片段所处位置,89代表的是该视频数据流前后的编码信息。如下表一所示,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0XXSS89,第二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 01XXWW87,第三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2XXSS56,第四种数据流片段身份标签是03WWXX96等等,这是为了方便后续查找丢失的数据流,保证数据流完整。根据每个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该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是00XXSS89需要调用的是与该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在进行预处理时,也将该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第一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0XXSS89
第二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1XXWW87
第三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2XXSS56
第四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3WWXX96
在本实施例3步骤S3中该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当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00XXSS89发送给中心处理器,那么该中心处理器接收到该身份标签就是00XXSS89,这是就会解析一下这标签的信息,属于的类型、数据流的数据量值等,按照这些给分出相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第一存储区域,其是用于对应存储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并将这个存储区域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转发节点,以便告知该转发节点发送与该存储区域应该接收的数据流片段,也就是说该转发节点要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发送给中心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3步骤S4中该转发节点接收到上述发送的存储区域的信息后,比如:接收到的是需要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信息,那么需要调用能够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转移通道转移该第一数据流片段发送至第一存储区域。
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所述中心处理器判断所述数据流片段是否存储完,当存储完后,将带有所述身份标签的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是将数据流分成视频类数据流、文字类数据流、图像类数据流、数字类数据流。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S21,确定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中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的前后都标记编号;
S22,分别将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所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
S23,将所述身份标签附在对应的所述每个数据流片段中,根据所述身份标签对应地调用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流协议是根据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数据流压缩打包处理。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S4中包括以下步骤:
S41,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类型,确定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相应的转移通道;
S42,判断所述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是否大于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若大于,则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3中步骤S41是该转发节点接收到由中心处理器反馈的信息后,该转发节点会根据每个身份标签中的类型,确定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相应的转移通道,比如:根据00253S89这个身份标签确定与该身份标签对应的转移通道,其中该转移通道是从预设转移通道中挑选出来的。
在本实施例3中步骤S42是当根据身份标签中的所属类型,比如: 00253S89是属于视频类的,则从预设转移通道将属于转移视频类的转移通道挑选出来,再判断该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是否大于该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比如:该通道转移阀值是300M,那么300M是大于253M,当大于时,则就将带有00253S89这个标签的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S42中还包括:若小于,则在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重新选择相应的转移通道,若是在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不存在相应的转移通道,则将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分解,且分解后的所述数据流片段均带上所述身份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当判断所述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是小于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时,重新选择转移通道,若是所有的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都是小于该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就需要将该数据流片段进行分解,分解成更加小的数据流片段,但是这些被分解成更加小的数据流片段都是带上相同的身份标签,比如:在分解前是00253S89这个标签的,那么分解后的多个更加小的数据流片段也均带上00253S89这个标签。
通过上述的方法,转发节点根据每个身份标签中的所属类型,确定相应的转移通道,当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大于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就可以直接将该数据流片段转移中心处理器中,这样有利于数据流有顺地发送,同时也避免了数据在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交错混乱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所述中心处理器根据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判断所述完整的数据流是否存在缺失;
S7,当存在缺失时,反馈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给所述转发节点;
S8,所述转发节点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相应的数据流片段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3中该中心处理器还判断上述得到的完整的数据流后是否存在缺失,比如:通过身份标签的前后编码连接以及身份标签中位置编码等等判断出数据流是否完整,当存在缺失时,将这个缺失的身份标签的信息反馈给转发节点,该转发节点根据缺失的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相应的数据流片段给中心处理器。
通过上述进一步的方法,在中心处理器得到数据流后,根据其中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接收的数据流是否完整,当存在缺失时,转发节点能够快速地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查找得到相应缺失的数据流,将该缺失的数据流发送给中心处理器,这样有效地解决了数据流丢失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数据流的完整。
可选地,所述S8中包括:所述转发节点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通过固定通道发送相应的数据流片段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3中是转发节点根据缺失的身份标签的信息通过固定通道发送相应的数据流片段给所述中心处理器,其中固定通道,用于固定地将缺失的数据流片段转移到中心处理器。
通过上述的方法,将缺失的数据流片段通过固定通道转移给中心处理器,这样大大减少了重新匹配相应的通道给缺失的数据流片段的时间,也提高了转移的效率。
通过本实施例3的方法,将数据流进行分类,分类后在每个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通过这个身份标签可以完整地标记每个数据流片段,避免后续发送的时候数据流丢失,当发生数据流丢失现象时可以通过身份标签快速查找,中心处理器根据身份标签中的信息对应地将存储区域进行分区,这样有利于有序地接收数据流片段,大大减少了数据流片段发送混乱的现象,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另外在中心处理器得到数据流后,根据其中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接收的数据流是否完整,当存在缺失时,转发节点能够快速地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查找得到相应缺失的数据流,这样有效地解决了数据流丢失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数据流的完整以及将缺失的数据流片段通过固定通道转移给中心处理器,这样大大减少了重新匹配相应的通道给缺失的数据流片段的时间,也提高了转移的效率。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4是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服务器、转发节点、中心处理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地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转发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4中为每个上述得到的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这个身份标签就跟身份证件一样,具有唯一的标记作用,其中身份标签是由8个数字组成,例如:00XXSS89中00代表的是视频类数据流,XXSS代表的是这中视频数据流播放的时间长短、视频数据流流量值以及该数据流片段所处位置,89代表的是该视频数据流前后的编码信息。如下表一所示,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0XXSS89,第二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1XXWW87,第三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2XXSS56,第四种数据流片段身份标签是03WWXX96等等,这是为了方便后续查找丢失的数据流,保证数据流完整。根据每个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该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是00XXSS89需要调用的是与该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在进行预处理时,也将该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第一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0XXSS89
第二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1XXWW87
第三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2XXSS56
第四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3WWXX96
在本实施例4中该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当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00XXSS89发送给中心处理器,那么该中心处理器接收到该身份标签就是00XXSS89,这是就会解析一下这标签的信息,属于的类型、数据流的数据量值等,按照这些给分出相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第一存储区域,其是用于对应存储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并将这个存储区域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转发节点,以便告知该转发节点发送与该存储区域应该接收的数据流片段,也就是说该转发节点要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发送给中心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4中该转发节点接收到上述发送的存储区域的信息后,比如:接收到的是需要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信息,那么需要调用能够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转移通道转移该第一数据流片段发送至第一存储区域。
通过本实施例4中的系统,将数据流进行分类,分类后在每个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通过这个身份标签可以完整地标记每个数据流片段,避免后续发送的时候数据流丢失,当发生数据流丢失现象时可以通过身份标签快速查找,另外中心处理器根据身份标签中的信息对应地将存储区域进行分区,这样有利于有序地接收数据流片段,大大减少了数据流片段发送混乱的现象,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实施例5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5是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服务器、转发节点、中心处理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的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转发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5中为每个上述得到的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这个身份标签就跟身份证件一样,具有唯一的标记作用,其中身份标签是由8个数字组成,例如:00XXSS89中00代表的是视频类数据流,XXSS代表的是这中视频数据流播放的时间长短、视频数据流流量值以及该数据流片段所处位置,89代表的是该视频数据流前后的编码信息。如下表一所示,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0XXSS89,第二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1XXWW87,第三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2XXSS56,第四种数据流片段身份标签是03WWXX96等等,这是为了方便后续查找丢失的数据流,保证数据流完整。根据每个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该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是00XXSS89需要调用的是与该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在进行预处理时,也将该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第一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0XXSS89
第二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1XXWW87
第三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2XXSS56
第四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3WWXX96
在本实施例5中该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当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00XXSS89发送给中心处理器,那么该中心处理器接收到该身份标签就是00XXSS89,这是就会解析一下这标签的信息,属于的类型、数据流的数据量值等,按照这些给分出相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第一存储区域,其是用于对应存储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并将这个存储区域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转发节点,以便告知该转发节点发送与该存储区域应该接收的数据流片段,也就是说该转发节点要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发送给中心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5中该转发节点接收到上述发送的存储区域的信息后,比如:接收到的是需要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信息,那么需要调用能够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转移通道转移该第一数据流片段发送至第一存储区域。
通过本实施例5中的系统,将数据流进行分类,分类后在每个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通过这个身份标签可以完整地标记每个数据流片段,避免后续发送的时候数据流丢失,当发生数据流丢失现象时可以通过身份标签快速查找,另外中心处理器根据身份标签中的信息对应地将存储区域进行分区,这样有利于有序地接收数据流片段,大大减少了数据流片段发送混乱的现象,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可选地,所述中心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数据流片段是否存储完,当存储完后,将带有所述身份标签的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5中该中心处理器判断所述数据流片段是否存储完,当判断出所有的存储区域都存储完整后,再将这些带有身份标签的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通过将各个数据流片段整合后就会得到完整的数据流,比如:将上述提及到的第一种数据流片段00XXSS89,第二种数据流片段01XXWW87,第三种数据流片段02XXSS56,第四种数据流片段身份标签03WWXX96等等进行整合联结,这样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进一步的系统,将每个数据片段存储在对应的存储区域中,这样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将存储区域中的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这样就可以还原所有的数据流片段,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是将数据流分成视频类数据流、文字类数据流、图像类数据流、数字类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5中是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该数据流是包含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片段,比如该数据流包含有视频类数据流、文字类数据流、图像类数据流、数字类数据流。那么就需要根据这些不同的类型将该数据流分类成相应的数据流片段,比如:上述提及到的第一种数据流片段00XXSS89代表的是视频类数据流,第二种数据片段01XXWW87代表的是文字类数据流,第三种数据流片段02XXSS56代表的是图像类数据流,第四种数据片段03WWXX96代表的是数字类数据流。
通过上述进一步的系统,将该数据流分类成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片段,这样可以在后续分类存储的时候,加快存储的效率以及提高发送的速率。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转发节点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中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的前后都标记编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所述前后标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份标签贴在对应的所述每个数据流片段中,根据所述身份标签对应地调用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流协议是根据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数据流压缩打包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5中是确定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确定该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是253M,而且属于视频类的,在确定完该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所属类型,同时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的前后标记编号。
在本实施例5中是分别将每个数据流片段中的数据量值、类型、前后标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比如:数据量值是253M,属于视频类,编码成253S, S是代表视频类,若所属视频数据量值是15G,则编码成15GS,该视频的前后编码为89,那么标签变为00253S89,或者0015GS89,那么该数据流片段就是00253S89,或者0015GS89。
在本实施例5中是将上述的身份标签附在对应的每个数据流片段中,比如:将00253S89,或者0015GS89身份标签附在第一种数据流片段上,根据这个身份标签,比如:根据00253S89调用预设数据流协议对该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该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00253S89是属于视频类数据流,且该数据流大概是253M,所以调用的数据流协议需要对应该 00253S89身份标签的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流协议是根据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数据流压缩打包处理。
通过上述进一步的系统,确定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数据流片段的前后标记编号,还将数据量值、类型、前后标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再根据身份标签调用数据流协议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使得后续处理数据流的时候,大大提高处理效率以及通过身份标记大大降低数据流丢失的概率,另外前后标记编号也保证了数据流能够完整有序地被连接起来,保证了数据流的正确率。
通过本实施例5中的系统,将每个数据片段存储在对应的存储区域中,将存储区域中的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数据流,再将该数据流分类成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片段,确定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数据流片段的前后标记编号,还将数据量值、类型、前后标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再根据身份标签调用数据流协议进行处理。这样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通过身份标记大大降低数据流丢失的概率,另外前后标记编号也保证了数据流能够完整有序地被连接起来,保证了数据流的正确率。
实施例6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6是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服务器、转发节点、中心处理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的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转发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6中为每个上述得到的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这个身份标签就跟身份证件一样,具有唯一的标记作用,其中身份标签是由8个数字组成,例如:00XXSS89中00代表的是视频类数据流,XXSS代表的是这中视频数据流播放的时间长短、视频数据流流量值以及该数据流片段所处位置,89代表的是该视频数据流前后的编码信息。如下表一所示,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0XXSS89,第二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1XXWW87,第三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是02XXSS56,第四种数据流片段身份标签是03WWXX96等等,这是为了方便后续查找丢失的数据流,保证数据流完整。根据每个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该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比如:第一种数据流片段是00XXSS89需要调用的是与该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在进行预处理时,也将该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第一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0XXSS89
第二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1XXWW87
第三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2XXSS56
第四种数据片段 身份标签03WWXX96
在本实施例6中该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当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身份标签00XXSS89发送给中心处理器,那么该中心处理器接收到该身份标签就是00XXSS89,这是就会解析一下这标签的信息,属于的类型、数据流的数据量值等,按照这些给分出相应的分配存储区域,比如:第一存储区域,其是用于对应存储第一种数据流片段的,并将这个存储区域的位置信息反馈给转发节点,以便告知该转发节点发送与该存储区域应该接收的数据流片段,也就是说该转发节点要将第一种数据流片段发送给中心处理器的第一存储区域。
在本实施例6中该转发节点接收到上述发送的存储区域的信息后,比如:接收到的是需要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信息,那么需要调用能够发送第一数据流片段的转移通道转移该第一数据流片段发送至第一存储区域。
通过本实施例6中的系统,将数据流进行分类,分类后在每个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通过这个身份标签可以完整地标记每个数据流片段,避免后续发送的时候数据流丢失,当发生数据流丢失现象时可以通过身份标签快速查找,另外中心处理器根据身份标签中的信息对应地将存储区域进行分区,这样有利于有序地接收数据流片段,大大减少了数据流片段发送混乱的现象,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可选地,所述中心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数据流片段是否存储完,当存储完后,将带有所述身份标签的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可选地,所述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是将数据流分成视频类数据流、文字类数据流、图像类数据流、数字类数据流。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转发节点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中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的前后都标记编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所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份标签贴在对应的所述每个数据流片段中,根据所述身份标签对应地调用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流协议是根据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数据流压缩打包处理。
可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第二发送单元;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类型,确定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相应的转移通道;
第二发送单元,判断所述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是否大于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若大于,则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6是该转发节点接收到由中心处理器反馈的信息后,该转发节点会根据每个身份标签中的类型,确定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相应的转移通道,比如:根据00253S89这个身份标签确定与该身份标签对应的转移通道,其中该转移通道是从预设转移通道中挑选出来的。
在本实施例6中是当根据身份标签中的所属类型,比如:00253S89是属于视频类的,则从预设转移通道将属于转移视频类的转移通道挑选出来,再判断该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是否大于该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比如:该通道转移阀值是300M,那么300M是大于253M,当大于时,则就将带有 00253S89这个标签的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包括:若小于,则在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重新选择相应的转移通道,若是在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不存在相应的转移通道,则将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分解,且分解后的所述数据流片段均带上所述身份标签。
需要说明的是,当判断所述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是小于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时,重新选择转移通道,若是所有的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都是小于该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就需要将该数据流片段进行分解,分解成更加小的数据流片段,但是这些被分解成更加小的数据流片段都是带上相同的身份标签,比如:在分解前是00253S89这个标签的,那么分解后的多个更加小的数据流片段也均带上00253S89这个标签。
通过上述的系统,转发节点根据每个身份标签中的所属类型,确定相应的转移通道,当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大于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就可以直接将该数据流片段转移中心处理器中,这样有利于数据流有顺地发送,同时也避免了数据在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交错混乱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所述中心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判断所述完整的数据流是否存在缺失以及当存在缺失时,反馈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还用于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相应的数据流片段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通过上述的系统,在中心处理器得到数据流后,根据其中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接收的数据流是否完整,当存在缺失时,所述转发节点能够快速地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查找得到相应缺失的数据流,将该缺失的数据流发送给中心处理器,这样有效地解决了数据流丢失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数据流的完整。
可选地,所述转发节点,还用于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通过固定通道发送相应的数据流片段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6中是转发节点根据缺失的身份标签的信息通过固定通道发送相应的数据流片段给所述中心处理器,其中固定通道,用于固定地将缺失的数据流片段转移到中心处理器。
通过上述的系统,将缺失的数据流片段通过固定通道转移给中心处理器,这样大大减少了重新匹配相应的通道给缺失的数据流片段的时间,也提高了转移的效率。
通过本实施例6的系统,将数据流进行分类,分类后在每个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通过这个身份标签可以完整地标记每个数据流片段,避免后续发送的时候数据流丢失,当发生数据流丢失现象时可以通过身份标签快速查找,中心处理器根据身份标签中的信息对应地将存储区域进行分区,这样有利于有序地接收数据流片段,大大减少了数据流片段发送混乱的现象,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速率。另外在中心处理器得到数据流后,根据其中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接收的数据流是否完整,当存在缺失时,转发节点能够快速地根据缺失的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查找得到相应缺失的数据流,这样有效地解决了数据流丢失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数据流的完整以及将缺失的数据流片段通过固定通道转移给中心处理器,这样大大减少了重新匹配相应的通道给缺失的数据流片段的时间,也提高了转移的效率。
读者应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发节点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
S2,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S3,所述中心处理器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地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S4,所述转发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所述中心处理器判断所述数据流片段是否存储完,当存储完后,将带有所述身份标签的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是将数据流分成视频类数据流、文字类数据流、图像类数据流、数字类数据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S21,确定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中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的前后都标记编号;
S22,分别将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所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
S23,将所述身份标签附在对应的所述每个数据流片段中,根据所述身份标签对应地调用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流协议是根据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数据流压缩打包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包括以下步骤:
S41,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类型,确定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相应的转移通道;
S42,判断所述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是否大于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若大于,则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6.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服务器、转发节点、中心处理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发送数据流给所述转发节点;
所述转发节点,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流,并根据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对所述数据流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流片段;为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配置唯一身份标签,并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调用与其对应的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中心处理器;
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对应地分配存储区域,并向所述转发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转发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调用预设转移通道分别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数据流片段是否存储完,当判断存储完后,将带有所述身份标签的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数据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据流分类规则是将数据流分成视频类数据流、文字类数据流、图像类数据流、数字类数据流。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节点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中每个数据流片段的数据量值以及每个数据流片段所属类型,同时在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的前后都标记编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数据流片段中的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所述编号组成唯一身份标签;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份标签贴在对应的所述每个数据流片段中,根据所述身份标签对应地调用预设数据流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预处理,同时将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心处理器;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流协议是根据所述数据量值、所述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协议对所述多个数据流片段进行转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第二发送单元;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根据每个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类型,确定所述预设转移通道中相应的转移通道;
第二发送单元,判断所述转移通道的数据量阈值是否大于所述身份标签中的所述数据量值,若大于,则将携带每个所述身份标签的数据流片段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存储区域。
CN201710656499.5A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689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6499.5A CN107689926B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6499.5A CN107689926B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9926A true CN107689926A (zh) 2018-02-13
CN107689926B CN107689926B (zh) 2021-01-26

Family

ID=6115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6499.5A Active CN107689926B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992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2213A (zh) * 2020-05-21 2020-08-1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一种电力通信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95A (zh) * 1995-11-02 1997-05-14 邝冬英 多媒体数字传输广播系统
CN101621752A (zh) * 2008-07-02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多媒体消息的方法、系统及相应的设备
CN103984607A (zh) * 2013-02-08 2014-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存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172649B2 (en) * 2011-11-30 2015-10-27 Juniper Networks, Inc. Traffic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ol on a network node
CN105243160A (zh) * 2015-10-28 2016-01-13 西安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海量数据的分布式视频处理系统
CN106462605A (zh) * 2014-05-13 2017-02-22 云聚公司 流媒体内容的分布式安全数据存储和传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95A (zh) * 1995-11-02 1997-05-14 邝冬英 多媒体数字传输广播系统
CN101621752A (zh) * 2008-07-02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多媒体消息的方法、系统及相应的设备
US9172649B2 (en) * 2011-11-30 2015-10-27 Juniper Networks, Inc. Traffic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ol on a network node
CN103984607A (zh) * 2013-02-08 2014-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存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62605A (zh) * 2014-05-13 2017-02-22 云聚公司 流媒体内容的分布式安全数据存储和传输
CN105243160A (zh) * 2015-10-28 2016-01-13 西安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海量数据的分布式视频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2213A (zh) * 2020-05-21 2020-08-1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一种电力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9926B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520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转发设备及系统
CN101286936B (zh) 数据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95588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链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580027A (zh) 一种OpenFlow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5786451A (zh) 一种复杂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045875A1 (en) Multicast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CN107579838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11508A (zh) 网络模式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5900368B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811338B (zh)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中多级回传视频信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040393A (zh) 一种路由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1667964A (zh) 一种访问控制列表规则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052011A (zh) Mpls标签分配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689926A (zh) 一种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571615B (zh) 一种基于eoc终端的qos策略实现方法
CN112787938B (zh) 一种路由表项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980487B (zh) 一种路由选择出口的方法和装置
US859402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content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CN105119851B (zh) 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和设备
EP341923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dia data in multimedia system
CN112866208B (zh) 表项配置方法、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43019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管理通道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5101207B (zh) 一种无线多用户认证的防碰撞信道预约方法及客户端
CN109691145B (zh) 车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633228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