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9519A -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89519A CN107689519A CN201710612612.XA CN201710612612A CN107689519A CN 107689519 A CN107689519 A CN 107689519A CN 201710612612 A CN201710612612 A CN 201710612612A CN 107689519 A CN107689519 A CN 1076895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plate
- splint
- mainboard
- connecting rod
- electric coup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弹性件及连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对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杆的外围,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互靠近,以压合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本发明实现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紧密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组件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中,常用电连接器进行电连接,如柔性电路板通过母座连接至电路板上的公座,从而实现柔性电路板与电路板的电连接。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公座与母座的良好导通,通常使用螺钉将母座螺接至公座或使用螺钉将母座压合于公座后螺接至电路板。然而,电连接器的螺接安装,一方面,螺钉相对于电连接器的尺寸较大,占据相对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电连接器的螺接安装过程复杂,拆卸时需要使用工具,而且螺钉掉落到移动终端中,难以寻找,甚至螺钉还可能造成电路短路。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组件的移动终端,实现公座与母座之间的紧密连接。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弹性件及连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对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连杆中任意两者之间,以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形成夹紧力,以压合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使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互靠近,从而压紧所述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紧密结合及电连接。此外,在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和拆卸的过程中,无需拆卸电连接器组件的各个部件,只需通过拉伸或压缩弹性件,将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间距增大,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不再受到压合力,即可分离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件110、第二连接件120、第一夹板130、第二夹板140、弹性件150及连杆160。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具有第一导电部111,所述第二连接件120具有第二导电部121。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对接。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设于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之间。所述连杆16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13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140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150套设于所述连杆160的外围。所述弹性件150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板130、第二夹板140、所述连杆160中任意两者之间,以通过所述弹性件150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之间形成夹紧力,以压合所述第二连接件1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使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电连接。
所述弹性件150可以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之间,或所述第一夹板130背离所述第二夹板140的一侧与连杆160之间,或设于所述第二夹板140背离所述第一夹板130的一侧与连杆160之间。所述弹性件150可以套设于所述连杆160。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连接件1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设于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之间,连杆160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之间,连杆160上套设于弹性件150,所述弹性件150的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相互靠近,从而压紧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及第二连接件120,以使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紧密结合及电连接。
所述第一夹板130或所述第二夹板140可以是主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0设于所述主板上,且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主板电连接。而且,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电连接,那么可以实现第二导电部121与所述主板电连接。当所述第二连接件120连接于电池、摄像头等电子元件时,即可实现这些电池、摄像头等电子元件电连接于所述主板。
此外,在第一连接件1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对接和拆卸的过程中,无需拆卸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各个部件,只需通过拉伸或压缩弹性件150,将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之间的间距增大,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1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不再受到压力,即可分离所述第一连接件1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操作简便。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可以层叠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导电部111沿图1中x方向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对接。
可选的,所述连杆160可以为多个,围绕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所述连杆160为两个进行具体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所述弹性件150的位置和连接关系没有具体的限定,因此,有很多种实施方式实现所述弹性件150驱动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相互靠近。所述弹性件150可以设于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之间,或设于所述第一夹板130背离所述第二夹板140的一侧,或设于所述第二夹板140背离所述第一夹板130的一侧,这些弹性件150设于不同的位置使得所述弹性件150具有不同的连接方式及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将用以下的三个实施例对所述弹性件150驱动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夹板140相互靠近的过程进行具体的说明,当然,本申请所保护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三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第一夹板130为主板130,所述主板13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131和底端132。所述第一连接件110设于所述主板130的顶端131上,第一导电部111电连接于所述主板130。所述主板130上设有通孔133,所述通孔133贯穿于所述顶端131与所述底端132。所述连杆160贯穿于所述通孔133。所述连杆16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61和第二端162。所述第一端161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板140,所述第一端161与所述第二端162分别设于所述主板130的顶端131和底端132。所述第二端162具有第一限位部163,用于对所述弹性件150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部163具有第一限位壁164,所述第一限位壁164朝向所述主板130的底端132,所述弹性件150抵接于所述主板130的底端132与所述第一限位壁164之间,且所述弹性件150处于被压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150的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主板130的底端132上,所述弹性件150的另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壁164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150抵接于所述连杆160的第二端162与所述主板130之间,且所述弹性件150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样所述弹性件150对所述连杆160产生沿x方向的拉力F1,该拉力F1促使所述第二夹板140沿x方向运动,即压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所述第二连接件120受到第二夹板140的压力作用,以夹紧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以使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紧密结合及电连接。
组装时,将第一连接件110固定于主板130上,先在所述主板130上设置通孔133,通孔133设于第一连接件110的两侧,将所述弹性件150套设于所述连杆160上,所述连杆160的第一端161从所述主板130的底端132穿过所述通孔133,并将所述弹性件150设于所述第二端162与所述主板130之间,将所述第二夹板140固定于所述连杆160的第一端161,沿x的反方向拉所述第二夹板140,如F2,以使压缩弹性件150,及所述第二夹板140与所述主板130的间距增大,将第二连接件120的第二导电部12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的第一导电部111对接。松开所述第二夹板140,所述弹性件150的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二夹板140压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以使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电连接。
拆卸时,沿x的反方向拉所述第二夹板140,以使压缩弹性件150,及所述第二夹板140与所述主板130的间距增大,将第二连接件1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分离,即可拆卸第二连接件1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
可选地,请参阅图3,并结合参阅图1,所述主板的底端132具有收容槽134,所述通孔133贯穿所述收容槽134。所述收容槽134的开口135朝向所述第二端162。所述收容槽134具有与所述开口135相对的第一底壁136,所述弹性件15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底壁136与所述第一限位壁164之间。所述收容槽134可以收容弹性件150,及部分收容所述第二端162的第一限位部163,可以减少所述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厚度,以减少所述电连接器组件100在移动终端中占据的空间。
可选地,请参阅图4及图5,并结合参阅图1,所述主板130还具有滑槽137,所述滑槽137凸设于所述主板130的底端132。所述第二端162和所述弹性件150收容于所述滑槽137内。所述滑槽137具有内壁138,所述第二端162的第一限位部163具有侧壁165。所述侧壁165连接于所述内壁138,且相对于所述内壁138滑动,以使所述连杆160与所述主板130滑动连接。
所述滑槽137还具有第二底壁139。所述第二底壁139与所述主板130的底端132相对。所述第二端162具有第三底壁166,所述第三底壁166与所述第一限位壁164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三底壁166抵接于所述第二底壁139。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137的设置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端162和所述弹性件150,并与所述第二端162滑动连接,一方面,所述滑槽137将所述连杆160的第二端162与所述弹性件150与主板130的其他元件隔离开,以避免所述连杆160的第二端162、所述弹性件150与主板130的其他元件相互干扰;另一方面,所述滑槽137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63的侧壁165滑动连接,可以增加所述连杆160相对于所述主板130运动时的稳定性,及增加两侧的连杆160运动的同步性,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夹板140可以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接近平行压合于第二连接件120。
可选的,本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二夹板140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不做限定。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板140可以正对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的对接处。第二夹板140会针对性地对需要施加压紧力的区域(所述第一导电部11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21之间的对接区域)产生压紧力,从而实现了第一导电部111与第二导电部121对接区域的压紧,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连接件110与第二连接件120的对接稳固性和电连接可靠性。
本实施例对于所述弹性件150的材质不做限定,只要满足所述弹性件150处于被压缩状态,且对第二夹板140产生沿x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可以压紧所述第一导电部111和第二导电部121即可。可选的,所述弹性件150包括金属型和非金属型,其中,金属型的弹性件150包括金属弹片、螺旋弹簧、扭杆弹簧等,非金属型的弹性件150包括橡胶弹簧、塑料弹簧等。所述弹性件150可以是金属弹片、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橡胶弹簧、塑料弹簧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及图7,并结合参阅图1,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二夹板140为主板140。所述主板14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141和底端142。所述第一连接件110设于所述主板140的顶端141上,第一导电部111电连接于所述主板140。所述第一夹板130上设有通孔131`。所述连杆160贯穿于所述通孔131`。所述连杆16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61和第二端162。所述第一端161与所述第二端16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板13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端162固定于所述主板140的顶端141上。所述第一端161具有第二限位部163`,用于对所述弹性件151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部163`具有第二限位壁164`,所述第二限位壁164`朝向所述第一夹板130。所述弹性件151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限位壁164`之间,且所述弹性件151处于被压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151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第二限位壁164`。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151抵接于所述连杆160的第一端161与所述第一夹板130之间,且所述弹性件151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样所述弹性件151对所述第一夹板130产生沿x方向的压力F3,即压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所述第二连接件120受到第一夹板130的压力作用,以夹紧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以使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紧密结合及电连接。
组装时,将第一连接件110固定于主板140上;在所述第一夹板130上设置通孔131`,将所述弹性件151套设于所述连杆160上,所述连杆160的第二端162沿x方向穿过所述通孔131`,并将所述弹性件151设于所述第一端161与所述第一夹板130之间,将所述连杆160的第二端162固定于所述主板140的顶端141,沿x的反方向拉所述第一夹板130,如F2,以使压缩弹性件151,及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主板140的间距增大,将第二连接件120的第二导电部12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的第一导电部111对接。松开所述第一夹板130,所述弹性件151的弹性力使得所述第一夹板130压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以使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电连接。
拆卸时,沿x的反方向拉所述第一夹板130,以使压缩弹性件151,及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主板140的间距增大,将第二连接件1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分离,即可拆卸第二连接件12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0。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8及图9,并结合参阅图1,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弹性件152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主板140之间,且所述弹性件152处于被拉伸状态。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152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130与所述主板14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152抵接于所述主板140与所述第一夹板130之间,且所述弹性件152处于被拉伸状态,这样所述弹性件152对所述第一夹板130产生沿x方向的拉力F3,使第一夹板130压合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所述第二连接件120受到第一夹板130的压力作用,以夹紧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以使所述第一导电部111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21紧密结合及电连接。
组装时,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连杆160的第二端162沿x方向穿过所述通孔131`时,将所述弹性件152设于所述主板140与所述第一夹板130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请参阅图1~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200。所述移动终端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
所述移动终端200还包括电池201及柔性电路板202。柔性电路板202通过电连接器组件100与所述主板140电连接,具体为,柔性电路板202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件120,第二连接件120电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10,第一连接件110电连接于主板140,以便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02与所述主板140电连接。所述电池201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202电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组件100,以便于所述电池201电连接至所述主板140上。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弹性件及连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对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连杆中任意两者之间,以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形成夹紧力,以压合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使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杆贯穿于所述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为主板,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主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设于所述主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一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朝向所述主板,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限位壁之间,所述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具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端,所述收容槽具有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第一底壁,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具有滑槽,所述滑槽设于所述主板背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具有内壁,所述第二端具有侧壁,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内壁,且相对于所述内壁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还具有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主板相对,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三底壁,所述第三底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壁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三底壁抵接于所述第二底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为主板,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主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主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二限位壁朝向所述第一夹板,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所述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弹性件处于被拉伸状态。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12612.XA CN107689519B (zh) | 2017-07-25 | 2017-07-25 |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12612.XA CN107689519B (zh) | 2017-07-25 | 2017-07-25 |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89519A true CN107689519A (zh) | 2018-02-13 |
CN107689519B CN107689519B (zh) | 2020-03-17 |
Family
ID=61152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12612.XA Active CN107689519B (zh) | 2017-07-25 | 2017-07-25 |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8951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52209Y (zh) * | 2008-07-08 | 2009-06-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CN201639071U (zh) * | 2009-12-30 | 2010-11-1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夹板机构及其组件 |
CN102509913A (zh) * | 2011-10-24 | 2012-06-20 | 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板对板连接装置及通信设备 |
CN204927720U (zh) * | 2015-09-30 | 2015-12-30 | 温州冲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断电功能的墙壁插座 |
CN205303745U (zh) * | 2015-11-30 | 2016-06-08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板对板连接器 |
-
2017
- 2017-07-25 CN CN201710612612.XA patent/CN1076895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52209Y (zh) * | 2008-07-08 | 2009-06-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CN201639071U (zh) * | 2009-12-30 | 2010-11-1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夹板机构及其组件 |
CN102509913A (zh) * | 2011-10-24 | 2012-06-20 | 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板对板连接装置及通信设备 |
CN204927720U (zh) * | 2015-09-30 | 2015-12-30 | 温州冲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断电功能的墙壁插座 |
CN205303745U (zh) * | 2015-11-30 | 2016-06-08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板对板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89519B (zh) | 2020-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99752B2 (en) | Wire connection terminal structure | |
CN205488826U (zh) | 板对板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
US7413487B1 (en) | Signal line connector | |
CN201207538Y (zh) | 扬声器连接器 | |
US8512062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ssisting apparatus for unplugging RJ-45 connector | |
CN108232499B (zh) |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 |
US7938654B2 (en) | Gentle disconnect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ool therefor | |
US8241049B2 (en) | Adapter apparatus | |
CN107482332B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7689519B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8232501B (zh) |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107482325B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7249054B (zh) | 壳体和移动终端 | |
CN108400456A (zh) | 锁紧装置、电路板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8232500B (zh) |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 |
TWI449484B (zh) | 插接式電導通裝置 | |
CN107221762B (zh) |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
US8602824B2 (en) | Ultrathin USB female connector | |
US8801452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ssisting apparatus for unplugging RJ-45 connector | |
CN108565578A (zh) |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 |
US20080194132A1 (en) | Compression bonding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8461944B (zh) |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203607623U (zh) | 固定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209913138U (zh) | 连接线材和无线传屏器 | |
CN10707208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