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2050U -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2050U
CN206922050U CN201720539809.0U CN201720539809U CN206922050U CN 206922050 U CN206922050 U CN 206922050U CN 201720539809 U CN201720539809 U CN 201720539809U CN 206922050 U CN206922050 U CN 206922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attery
power supply
supply modul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98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赞坚
孙志刚
曾武春
熊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98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2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2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2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具有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源组件和具有所述电源组件的终端设备。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路板和第一连接器;所述电路板包括器件布置面,所述器件布置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沿平行于所述器件布置面的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设置平行于器件布置面插接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能够将电池与主板电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无需使用紧固件,因而不存在人员可能将紧固件掉落在电池周围的情况,确保了电池的安全使用环境,排除了电池因受挤压而容易起鼓、漏液的风险,提升了电池的工作可靠性。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具有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源组件和具有所述电源组件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中均安装有电池。现有技术中,通常人员需要使用紧固件将电池的接线固定,实现电池与主板的电连接。人员在进行电池组装时,极有可能将螺钉等小的紧固件遗漏在电池的周围。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体积膨胀,膨胀的器件布置面可能受到掉落的紧固件的挤压。电池受挤压后容易起鼓、漏液,甚至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具有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源组件和具有所述电源组件的终端设备。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路板和第一连接器;所述电路板包括器件布置面,所述器件布置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沿平行于所述器件布置面的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连的柔性线路板。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插脚和基座,所述基座连接在所述插脚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间,所述插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抵接。
其中,所述插脚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器内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卡槽。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母座,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公座。
一种电源组件,包括电池,还包括上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设在所述电池上。
其中,所述电池上引出有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插脚和基座,所述基座连接在所述插脚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间,所述插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母座,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公座。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设置平行于器件布置面插接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能够将电池与主板电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无需使用紧固件,因而不存在人员可能将紧固件掉落在电池周围的情况,确保了电池的安全使用环境,排除了电池因受挤压而容易起鼓、漏液的风险,提升了电池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的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电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终端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终端设备100包括外壳、电源组件、射频装置、音视频装置等。
图2和图3示出了终端设备100的电源组件10。其中,图2为组装示意图,图3为分解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电源组件10包括电池12和连接器组件11。连接器组件11包括电路板111和第一连接器121。
其中,如图3所示,电池12上设有第一连接器121,第一连接器121是电池12的电连接端子,电池12通过第一连接器121向终端设备100供电。电池12可以是内置的不可拆卸式电池。
电路板111可以是终端设备100的主板;也可以是终端设备100中的辅助电路板,其与主板电连接,专用于布置电池12的相关电路,负责供电相关的功能。如图3所示,电路板111包括器件布置面A,器件布置面A即为电路板111上布置器件的表面。器件布置面A上设有第二连接器112。第二连接器112可以通过SMT工艺(表面贴装)贴在器件布置面A上。第一连接器121与第二连接器112平行插接,即第一连接器121沿平行于器件布置面A的方向与第二连接器112插接,使电池12与电路板111电连接。由此,电池12通过第一连接器121向电路板111供电,实现向终端设备100整机供电。
本实施例的方案,通过设置平行于器件布置面插接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能够将电池与主板电连接。此种连接方式无需使用紧固件,因而不存在人员可能将紧固件掉落在电池周围的情况,确保了电池的安全使用环境,排除了电池因受挤压而容易起鼓、漏液的风险,提升了电池的工作可靠性。另外,由于未使用紧固件,也使得电池组装更为快捷,降低了产品成本;将电池的第一连接器平行插入电路板的第二连接器后,第二连接器能够对第一连接器进行Z向(垂直于器件布置面的方向)限位;同时通过合理设计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连接器不容易从第二连接器中脱离,从而能够保证电池与电路板的连接稳定。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电池12上引出有柔性线路板122,第一连接器121与柔性线路板122远离电池12的一端相连。柔性线路板122具有柔性可弯折特性,使得人员容易将第一连接器121插接到第二连接器112中。同时,在振动、颠簸环境下,如用户携带终端设备100走路、跑步时,柔性可弯折的柔性线路板122能够缓冲和吸收振动,保证第一连接器121与第二连接器112的连接稳定。
本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122可以是连接在电池12的侧面,即面积较小的表面,此表面可以设置电池12的电极,柔性线路板122与所述电极电连接。所述侧面与电路板111相对,将所述电极和柔性线路板122设于所述侧面,能够节省柔性线路板122的连接长度。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器121可以包括插脚1211和基座1212。其中,基座1212连接在插脚1211与柔性线路板122之间。当插脚1211与第二连接器112插接时,基座1212与第二连接器112相抵接。插脚1211与柔性线路板122之间具有电连接部,基座1212起到收容和保护所述电连接部的作用。同时,当基座1212与第二连接器112相抵接时,基座1212还起到限位作用,以提示人员插脚1211已经插接到位。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插脚上1211上设有凸起1211a。对应的,第二连接器112内设有与凸起1211a配合的卡槽。当插脚1211插入第二连接器112时,凸起1211a与卡槽相配合,实现限位防松。凸起1211a与卡槽的具体形状与尺寸,以使插脚1211容易插入并满足合适的插接强度要求为准。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21可以为公座。对应的,第二连接器112为母座。当然,也可以是第一连接器121为母座,第二连接器112为公座。后一种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21依然可以通过柔性线路板与电池12相连;第二连接器112可以包括插头和基座,基座可以通过SMT工艺设在器件布置面A上,基座可与第一连接器121相抵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路板和第一连接器;所述电路板包括器件布置面,所述器件布置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沿平行于所述器件布置面的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连的柔性线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插脚和基座,所述基座连接在所述插脚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间,所述插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脚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器内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母座,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公座。
6.一种电源组件,包括电池,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设在所述电池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上引出有柔性线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插脚和基座,所述基座连接在所述插脚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间,所述插脚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接,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母座,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公座。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组件。
CN201720539809.0U 2017-05-12 2017-05-12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206922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9809.0U CN206922050U (zh) 2017-05-12 2017-05-12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9809.0U CN206922050U (zh) 2017-05-12 2017-05-12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2050U true CN206922050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08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9809.0U Active CN206922050U (zh) 2017-05-12 2017-05-12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20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0501A1 (zh) * 2021-02-09 2022-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可移动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0501A1 (zh) * 2021-02-09 2022-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可移动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0590U (zh) 电路连接结构及终端
CN102843889B (zh) 一种usb防水组件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US8559189B2 (en) Riser card for power supply
EP3557701B1 (en) Fixing member for fixing btb connector to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080092941A1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detachable solar cell module
CN105765764A (zh) 具有用于连接至少两个电池单元的弹簧的电池组
CN105990719B (zh) 按键连接器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05282283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2437490A (zh) 微型通用串行总线适配器
CN207199901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6922050U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7086383A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02799376U (zh) 印刷电路板及使用该印刷电路板的手持移动装置
CN202395222U (zh) Micro-USB插座连接器
TWI445264B (zh) 連接器插座及其製造方法
CN107871154B (zh) 无人飞行器
CN106025624A (zh) 移动终端和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固定装置
CN206922048U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2255153A (zh) 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及具有此连接器的充电转接装置
CN107482325B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1717403U (zh) 线缆连接结构
US20110069465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20220163998A1 (en) Body panels with connectors
CN209805879U (zh) 一种整合fpc的新型手机
CN103378628A (zh) 电池保护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sha Haibin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