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1657A -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1657A
CN107681657A CN201710889817.2A CN201710889817A CN107681657A CN 107681657 A CN107681657 A CN 107681657A CN 201710889817 A CN201710889817 A CN 201710889817A CN 107681657 A CN107681657 A CN 107681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msub
dref
electricity
rectification adver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98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1657B (zh
Inventor
肖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8898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1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1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165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1786 priority patent/WO201906239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1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1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7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在岸电和船电供电切换时,船上设备无需断电,通过V/f控制跟随频率f,再通过P/Q控制将负载功率从船舶发电机转移到岸电电网中,完成无缝切换;另外,能够实现岸电50Hz电源,对60Hz或50Hz两种不同电网标准的船舶进行供电,当对50Hz船舶进行无缝接岸电时,无需用传统的同步表或者限流控制,而是采用60Hz整流逆变器作为50Hz无缝平滑接岸电过渡装置,切换完成后,关闭整流逆变器,从50Hz逆变供电转换到岸电变压器直接供电,实现无冲击电流的平滑连接。

Description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岸电供电切换船舶电网的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岸电技术是指船舶在靠港期间接入码头侧的电网,从岸上电源获得其水泵、通信、通风、照明和其他设施所需的电力,从而关闭自身的柴油发电机。船舶接岸电后可有效地减少废气的排放,具有节能环保的显著优点,可减少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噪音污染,降低成本,因此,政府及其交通部门、航运企业、港口企业都大力推行岸电的使用。
现有的岸电系统的缺陷在于,国内大多数码头岸电装置采用400V/50Hz供电,而采用其电制的船舶靠港大多不愿接岸电,因为一般船舶接岸电的步骤是,先关闭船舶发电机,再接岸电电网,在船舶需要离开时,先断开岸电电网,再起动船舶发电机,这两个断电切换的过程极为耗时,船上许多设备断电后复位麻烦,罗经等设备断电后复位有时需要6个小时,影响船舶的开航;另外,机舱互为备用的设备断电后通电存在同时启动的危险。经对远洋船舶船长/轮机长的调查证实,其船只若靠泊时间为48小时内,一般不愿接岸电。另外,岸电和船电在电网标准上也存在差异,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统计,60%以上的国际航运船舶采用460V/60Hz电制,而60%以上的岸上供电为400V/50Hz电制,其船舶电站和发电机控制差别很大,对完成50Hz岸电接60Hz船电的无缝对接,产生了很大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包括岸电变压器和整流逆变器在内的岸电电网线路分别与岸上电源、船舶电网电连接,根据船舶电网标准选择该岸电电网线路为50Hz或60Hz线路;
步骤2:对整流逆变器采用内环控制方法和外环控制方法,其中,外环控制方法采用V/f控制方法,由船舶发电机的目标频率转换为岸电变压器输出的目标频率;同时,使用锁相环控制方法控制整流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
步骤3:将整流逆变器的外环控制方法由V/f控制方法转换为P/Q控制方法,控制船舶发电机频率和电压,以船舶电网实时负载功率为目标功率,进行功率转移,使整流逆变器输出功率增加,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同时,使用锁相环控制方法控制整流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
步骤4:当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到预设功率时,关闭船舶发电机。
本发明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在岸电和船电供电切换时,船上设备无需断电,通过V/f控制跟随频率f,再通过P/Q控制将负载功率从船舶发电机转移到岸电电网中,完成无缝切换;另外,能够实现岸电50Hz电源,对60Hz或50Hz两种不同电网标准的船舶进行供电,适应不同船舶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岸电电网线路包括岸电变压器、整流逆变器、50Hz线路、60Hz线路和公共线路,所述50Hz线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四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60Hz线路包括第三开关、第三电感、第五电感和第二电容,所述公共线路包括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
岸电变压器的一端用于连接岸上电源,另一端接整流逆变器的一端和第一开关,整流逆变器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一端;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串接第一电感后连接第二开关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的该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一连接端,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四电感、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通过所述第四开关与船舶电网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感与第四电感之间,其另一端接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的第一连接端,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五电感、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五电感之间,其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步骤22:根据ω、uref、vd、vq,以V/f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θ=∫(2πf-ω)dt,Udref=urefcosθ,Uqref=urefsinθ,
idref=Kpv(udref-vd)+Kiv∫(udref-vd)dt,iqref=Kpv(udref-vd)+Kiv∫(uqref-vq)dt
其中,uref为电压环参考值,ω为整流逆变器输出角频率,θ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相角,Kpv为电压环比例系数,Kiv为电压环积分系数;
步骤23:根据i1d、i1q、i2d、i2q、idref、iqref、vd、vq,以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步骤24:根据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进一步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步骤32:根据vd、vq、i2d、i2q、Pref、Qref,以P/Q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P=vdi2d+vqi2q,Q=vqi2d+vdi2q
idref=KpP(Pref-P)+KiP∫(Pref-P)dt
iqref=KpQ(Qref-Q)+KiQ∫(Qref-Q)dt
其中,Pref为有功功率参考值,Qref为无功功率参考值,KpP为有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pQ为无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iP为有功控制的积分系数,KiQ为无功控制的积分系数;
步骤33:根据i1d、i1q、i2d、i2q、idref、iqref、vd、vq,以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步骤24:输入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进一步地,所述锁相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步骤62:根据va、vb、vc、ωff,以锁相环控制方法获得锁相环输出θpll,具体公式如下:
ωpll=ωff+Kp.pllvq+Ki.pll∫vqdt
其中,Kp.pll为锁相环比例系数,Ki.pll为锁相环积分系数,ωff为理论角频率,ωff=2*π*60Hz,ωpll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角频率;
步骤63:输入θpll,经处理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包括岸电变压器、整流逆变器、50Hz线路、60Hz线路、公共线路、内环控制器和外环控制器,所述外环控制器包括V/f控制器、P/Q控制器和锁相环控制器;
所述岸电变压器、整流逆变器、50Hz线路、公共线路依次连接,岸电变压器、整流逆变器、60Hz线路和公共线路依次连接,根据船舶电网标准选择50Hz或60Hz线路;岸电变压器另一端用于与岸上电源连接,公共线路另一端用于与船舶电网连接;
所述V/f控制器,用于使船舶发电机的目标频率转换为岸电变压器输出的目标频率;
所述P/Q控制器,用于当V/f控制器处理完毕后,控制船舶发电机频率和电压,以船舶电网实时负荷功率为目标功率,进行功率转移,整流逆变器输出功率增加,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当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到预设功率或以下时,船舶发电机关闭;
所述锁相环控制器用于控制整流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50Hz线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四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60Hz线路包括第三开关、第三电感、第五电感和第二电容,所述公共线路包括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
岸电变压器的一端用于连接岸上电源,另一端接整流逆变器的一端和第一开关,整流逆变器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一端;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串接第一电感后连接第二开关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的该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一连接端,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四电感、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感与第四电感之间,其另一端接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的第一连接端,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五电感、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五电感之间,其另一端接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用于与船舶电网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A处理器、B处理器、整流逆变器处理器;
所述A处理器,用于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
所述B处理器,用于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所述V/f控制器,与所述B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得B处理器输入的vd、vq,根据V/f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θ=∫(2πf-ω)dt,Udref=urefcosθ,Uqref=urefsinθ,
idref=Kpv(udref-vd)+Kiv∫(udref-vd)dt,iqref=Kpv(udref-vd)+Kiv∫(uqref-vq)dt
其中,uref为电压环参考值,ω为整流逆变器输出角频率,θ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相角,Kpv为电压环比例系数,Kiv为电压环积分系数;
所述内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A处理器、B处理器和V/f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得A处理器输入的i1d、i1q,B处理器输入的i2d、i2q、vd、vq,V/f控制器输入的idref、iqref,根据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所述整流逆变器处理器,与所述内环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得内环控制器输入的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A处理器、B处理器和整流逆变器处理器;
所述A处理器,用于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
所述B处理器,用于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所述P/Q控制器,与所述B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得B处理器输入的vd、vq、i2d、i2q,根据P/Q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P=vdi2d+vqi2q,Q=vqi2d+vdi2q
idref=KpP(Pref-P)+KiP∫(Pref-P)dt
iqref=KpQ(Qref-Q)+KiQ∫(Qref-Q)dt
其中,Pref为有功功率参考值,Qref为无功功率参考值,KpP为有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pQ为无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iP为有功控制的积分系数,KiQ为无功控制的积分系数;
所述内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A处理器、B处理器、P/Q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得A处理器输入的i1d、i1q,B处理器输入的i2d、i2q、vd、vq,P/Q控制器输入的idref、iqref,根据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所述整流逆变器处理器,与所述内环控制器、整流逆变器连接,用于获得内环控制器输入的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整流逆变器处理器;
所述锁相环控制器分别与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连接,用于获得该处的电压v在abc轴上的分量va、vb、vc,再根据锁相环控制方法获得锁相环输出θpll,具体公式如下:
ωpll=ωff+Kp.pllvq+Ki.pll∫vqdt
其中,Kp.pll为锁相环比例系数,Ki.pll为锁相环积分系数,s为,ωff为理论角频率,ωff=2*π*60Hz,ωpll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角频率;
所述整流逆变器处理器,与所述锁相环控制器、整流逆变器连接,用于获得锁相环控制器输入的θpll,经处理后传输至整流逆变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流程图,同时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的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示意图。本发明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具体是设置在岸上的岸电电网线路,其包括岸电变压器、整流逆变器、50Hz线路、60Hz线路、公共线路、以及控制线路,该控制线路包括内环控制器、外环控制器,所述外环控制器包括V/f控制器、P/Q控制器、锁相环控制器。本实施例中,岸上电源采用400V/50Hz电制,可供400V/50Hz船舶和460V/60Hz船舶接入。50Hz-60Hz是指50Hz的岸电与60Hz的船电对接,50Hz-50Hz是指50Hz的岸电与50Hz的船电对接。
所述岸电变压器T1、整流逆变器UI1、50Hz线路、公共线路依次连接,岸电变压器T1、整流逆变器UI1、60Hz线路、公共线路依次连接,根据船舶电网标准选择50Hz或60Hz线路;岸电变压器另一端用于与岸上电源连接,公共线路另一端用于与船舶电网连接。
具体地,所述50Hz线路包括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四电感L4和第一电容C1,所述60Hz线路包括第三开关K3、第三电感L3、第五电感L5和第二电容C2,所述公共线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六电感L6和第四开关K4;岸电变压器T1的一端用于连接岸上电源,另一端分别接整流逆变器UI1的一端、第一开关K1,整流逆变器UI1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开关K2和第三开关K3的一端;第一开关K1的另一端串接第一电感L1后连接第二开关K2的另一端,第二开关K2的该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一连接端,第二电感L2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四电感L4、第一电阻R1、第六电感L6和第四开关K4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感L2与第四电感L4之间,其另一端接地;第三开关K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一连接端,第三电感L3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五电感L5、第一电阻R1、第六电感L6和第四开关K4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五电感L5之间,其另一端接地;第四开关K4的另一端用于与船舶电网连接。第一电阻R1、第六电感L6是用于限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
本发明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岸电电网线路分别与岸上电源、船舶电网电连接,具体是将岸电变压器与岸上电源连接,将公共线路的另一端与船舶电网连接;该岸电电网线路根据船舶电网标准选择50Hz或60Hz线路;若船舶电网标准为50Hz,则选择50Hz线路,将第二开关与第四开关闭合;若船舶电网标准为60Hz,则选择60Hz线路,将第三开关与第四开关闭合。
步骤2:整流逆变器采用内环控制方法和外环控制方法,在本步骤2中,外环控制方法采用V/f控制方法,由船舶发电机的目标频率转换为岸电变压器输出的目标频率;同时,与锁相环控制方法配合稳定频率和电压。
根据整流逆变器V/f控制理论基础,V/f控制由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组成,主要系数有:电流环比例系数Kpi和积分系数Kii、电压环比例系数Kpv和积分系数Kiv,设负载等效电阻R、等效电抗X、滤波电感Ls,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不计电容滤波I1≈I2≈I、Id、Iq分别为dq轴分量。
设电压环的参考值Uref的dq轴分量Udref和Uqref为输入,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的dq轴分量Vd和Vq为输出,系统方程为以下公式: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在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设置A点,获得A点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在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设置B点,获得B点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步骤22:输入ω、uref、vd、vq,根据V/f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θ=∫(2πf-ω)dt,Udref=urefcosθ,Uqref=urefsinθ,
idref=Kpv(udref-vd)+Kiv∫(udref-vd)dt,iqref=Kpv(udref-vd)+Kiv∫(uqref-vq)dt
其中,uref为电压环参考值,根据船舶电网的电压设置,ω为整流逆变器输出角频率,也即船舶电网的电压频率60Hz,θ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相角,Kpv为电压环比例系数,Kiv为电压环积分系数;
步骤23:输入i1d、i1q、i2d、i2q、idref、iqref、vd、vq,根据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步骤24:输入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2进行的同时,进行锁相环控制,以稳定频率和电压。
根据锁相环控制理论,在输入量的频率变化时,三相锁相环的输出仍是与输入同频同相位的输出信号,在输入存在直流偏移、三相不对称、谐波畸变等条件下,三相锁相环都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参考以下公式,其中θ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相角,θpll为锁相环输出,ωff、θff分别为目标值:
vq=Vsin(θ-θpll)
θ=ω0t+θ0
即本发明的步骤2的同时,同步进行以下步骤6:
步骤61:在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设置A点,获得A点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在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设置B点,获得B点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步骤62:输入va、vb、vc、ωff,根据锁相环控制方法获得锁相环输出θpll,具体公式如下:
ωpll=ωff+Kp.pllvq+Ki.pll∫vqdt
其中,Kp.pll为锁相环比例系数,Ki.pll为锁相环积分系数,ωff为理论角频率,ωff=2*π*60Hz;ωpll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角频率;
步骤63:输入θpll,经处理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步骤6的锁相环控制方法,能够稳定整流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
步骤3:整流逆变器的外环控制方法由V/f控制方法转换为采用P/Q控制方法,控制船舶发电机频率和电压,以船舶电网实时负荷功率为目标功率,进行功率转移,整流逆变器输出功率逐步增加,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逐渐下降;同时,与锁相环控制方法配合稳定频率和电压。此过程中,船舶发电机可以以下垂控制、自动调频调载或手动调节调速器来减少负荷。
根据整流逆变器P/Q控制理论,P/Q控制在微网中实现间歇性电源的最大利用率,输出有功和无功分别为其参考值Pref和Qref。其控制原理为:功率给定值与实测值相减,经过比例积分控制器后得到电流参考信号idref、iqref,从而控制整流逆变器输出功率,P/Q控制的比例系数KpP和积分系数KiP,参考以下公式:
Pref=KP/f(fref-f)
Qref=KQ/f(Uref-U)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在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设置A点,获得A点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在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设置B点,获得B点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步骤32:输入vd、vq、i2d、i2q、Pref、Qref,根据P/Q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P=vdi2d+vqi2q,Q=vqi2d+vdi2q
idref=KpP(Pref-P)+KiP∫(Pref-P)dt
iqref=KpQ(Qref-Q)+KiQ∫(Qref-Q)dt
其中,Pref为有功功率参考值,Qref为无功功率参考值,KpP为有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pQ为无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iP为有功控制的积分系数,KiQ为无功控制的积分系数;
步骤33:输入i1d、i1q、i2d、i2q、idref、iqref、vd、vq,根据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步骤34:输入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在步骤3进行的同时,进行锁相环控制,以稳定频率和电压,即同时进行步骤6,步骤6已经在上文中说明,不再赘述。
步骤4:当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到预设功率时,船舶发电机关闭,供电无缝切换完成。具体地,预设功率为5%的船舶发电机额定功率,也可以根据情况设置为其他大小。
步骤5:如果船舶电网标准为50Hz,即船电与岸电均为400V/50Hz电制,则无需整流逆变器进行变压和调频,此时可绕过整流逆变器,由岸电变压器直接供电,以节省电能,具体是闭合第一开关;如果船舶电网标准为60Hz,则不执行此步骤,即步骤4已完成操作。
当船舶需要离岸时,则采取上述步骤的逆向操作:首先启动船舶发电机,使发电机与岸电电网线路连接,然后岸上整流逆变器负载功率向船舶发电机转移,船上配合加减油门操作,当岸上整流逆变器的负载功率降低到5%额定功率或以下时(此时电流很小),岸电电网线路与船舶电网断开,完成供电无缝切换。
船舶接岸电可以实现船舶节能和港口减排环保。以2012年波兰与瑞典间某渡轮为例,每天在波兰港口停3小时,在瑞典港口停7小时,相对发电/岸电成本,瑞典、波兰分别为724/356美元、1759/678美元,改用岸电每天节省1449美元。而MariTerm AB的咨询报告指出欧盟国家港口船舶发电烧重柴油排放与噪声的间接成本是直接成本的10倍以上。我国港口如果80%靠港船舶接岸电,每年节能经济效益可达19亿元以上,港口环保的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本发明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在岸电和船电供电切换时,船上设备无需断电,通过V/f控制跟随频率f,再通过P/Q控制将负载功率从船舶发电机转移到岸电电网中,完成无缝切换;另外,能够实现岸电50Hz电源,对60Hz或50Hz两种不同电网标准的船舶进行供电,适应不同船舶的需要,当对50Hz船舶进行无缝接岸电时,无需用传统的同步表或者限流控制,而是采用60Hz整流逆变器作为50Hz无缝平滑接岸电过渡装置,切换完成后,关闭整流逆变器,从50Hz逆变供电转换到岸电变压器直接供电,实现无冲击电流的平滑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包括岸电变压器和整流逆变器在内的岸电电网线路分别与岸上电源、船舶电网电连接,根据船舶电网标准选择该岸电电网线路为50Hz或60Hz线路;
步骤2:对整流逆变器采用内环控制方法和外环控制方法,其中,外环控制方法采用V/f控制方法,由船舶发电机的目标频率转换为岸电变压器输出的目标频率;同时,使用锁相环控制方法控制整流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
步骤3:将整流逆变器的外环控制方法由V/f控制方法转换为P/Q控制方法,控制船舶发电机频率和电压,以船舶电网实时负载功率为目标功率,进行功率转移,使整流逆变器输出功率增加,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同时,使用锁相环控制方法控制整流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
步骤4:当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到预设功率时,关闭船舶发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岸电电网线路包括岸电变压器、整流逆变器、50Hz线路、60Hz线路和公共线路,所述50Hz线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四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60Hz线路包括第三开关、第三电感、第五电感和第二电容,所述公共线路包括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
岸电变压器的一端用于连接岸上电源,另一端接整流逆变器的一端和第一开关,整流逆变器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一端;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串接第一电感后连接第二开关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的该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一连接端,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四电感、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通过所述第四开关与船舶电网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感与第四电感之间,其另一端接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的第一连接端,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五电感、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五电感之间,其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步骤22:根据ω、uref、vd、vq,以V/f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θ=∫(2πf-ω)dt,Udref=urefcosθ,Uqref=urefsinθ,
idref=Kpv(udref-vd)+Kiv∫(udref-vd)dt,iqref=Kpv(udref-vd)+Kiv∫(uqref-vq)dt
其中,uref为电压环参考值,ω为整流逆变器输出角频率,θ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相角,Kpv为电压环比例系数,Kiv为电压环积分系数;
步骤23:根据i1d、i1q、i2d、i2q、idref、iqref、vd、vq,以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步骤24:根据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步骤32:根据vd、vq、i2d、i2q、Pref、Qref,以P/Q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P=vdi2d+vqi2q,Q=vqi2d+vdi2q
idref=KpP(Pref-P)+KiP∫(Pref-P)dt
iqref=KpQ(Qref-Q)+KiQ∫(Qref-Q)dt
其中,Pref为有功功率参考值,Qref为无功功率参考值,KpP为有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pQ为无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iP为有功控制的积分系数,KiQ为无功控制的积分系数;
步骤33:根据i1d、i1q、i2d、i2q、idref、iqref、vd、vq,以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步骤24:输入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相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步骤62:根据va、vb、vc、ωff,以锁相环控制方法获得锁相环输出θpll,具体公式如下:
<mrow> <msub> <mi>&amp;theta;</mi> <mrow> <mi>p</mi> <mi>l</mi> <mi>l</mi> </mrow> </msub> <mo>=</mo> <mo>&amp;Integral;</mo> <msub> <mi>&amp;omega;</mi> <mrow> <mi>p</mi> <mi>l</mi> <mi>l</mi> </mrow> </msub> <mi>d</mi> <mi>t</mi> <mo>,</mo> <msub> <mi>v</mi> <mi>q</mi> </msub> <mo>=</mo> <mo>-</mo> <msub> <mi>sin&amp;theta;</mi> <mrow> <mi>p</mi> <mi>l</mi> <mi>l</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n>2</mn>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a</mi> </msub> <mo>-</mo> <mn>1</mn>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b</mi> </msub> <mo>-</mo> <mn>1</mn>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c</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cos&amp;theta;</mi> <mrow> <mi>p</mi> <mi>l</mi> <mi>l</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sqrt> <mn>3</mn> </msqrt>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b</mi> </msub> <mo>-</mo> <msqrt> <mn>3</mn> </msqrt>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c</mi> </msub> <mo>)</mo> </mrow> </mrow>
ωpll=ωff+Kp.pllvq+Ki.pll∫vqdt
其中,Kp.pll为锁相环比例系数,Ki.pll为锁相环积分系数,ωff为理论角频率,ωff=2*π*60Hz,ωpll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角频率;
步骤63:输入θpll,经处理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6.一种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岸电变压器、整流逆变器、50Hz线路、60Hz线路、公共线路、内环控制器和外环控制器,所述外环控制器包括V/f控制器、P/Q控制器和锁相环控制器;
所述岸电变压器、整流逆变器、50Hz线路、公共线路依次连接,岸电变压器、整流逆变器、60Hz线路和公共线路依次连接,根据船舶电网标准选择50Hz或60Hz线路;岸电变压器另一端用于与岸上电源连接,公共线路另一端用于与船舶电网连接;
所述V/f控制器,用于使船舶发电机的目标频率转换为岸电变压器输出的目标频率;
所述P/Q控制器,用于当V/f控制器处理完毕后,控制船舶发电机频率和电压,以船舶电网实时负荷功率为目标功率,进行功率转移,整流逆变器输出功率增加,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当船舶发电机输出功率下降到预设功率或以下时,船舶发电机关闭;
所述锁相环控制器用于控制整流逆变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50Hz线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四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60Hz线路包括第三开关、第三电感、第五电感和第二电容,所述公共线路包括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
岸电变压器的一端用于连接岸上电源,另一端接整流逆变器的一端和第一开关,整流逆变器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一端;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串接第一电感后连接第二开关的另一端,第二开关的该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一连接端,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四电感、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感与第四电感之间,其另一端接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的第一连接端,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依次串接第五电感、第一电阻、第六电感和第四开关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感与第五电感之间,其另一端接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用于与船舶电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处理器、B处理器、整流逆变器处理器;
所述A处理器,用于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
所述B处理器,用于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所述V/f控制器,与所述B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得B处理器输入的vd、vq,根据V/f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θ=∫(2πf-ω)dt,Udref=urefcosθ,Uqref=urefsinθ,
idref=Kpv(udref-vd)+Kiv∫(udref-vd)dt,iqref=Kpv(udref-vd)+Kiv∫(uqref-vq)dt
其中,uref为电压环参考值,ω为整流逆变器输出角频率,θ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相角,Kpv为电压环比例系数,Kiv为电压环积分系数;
所述内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A处理器、B处理器和V/f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得A处理器输入的i1d、i1q,B处理器输入的i2d、i2q、vd、vq,V/f控制器输入的idref、iqref,根据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所述整流逆变器处理器,与所述内环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得内环控制器输入的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处理器、B处理器和整流逆变器处理器;
所述A处理器,用于获得第二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电感的第二连接端处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流值i1,并计算其dq轴分量i1d、i1q
所述B处理器,用于获得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的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值v、电流值i2,其中,电压v包括其abc轴分量va、vb、vc,然后计算电流值i2的dq轴分量i2d、i2q,以及电压的dq轴分量vd、vq
所述P/Q控制器,与所述B处理器连接,用于获得B处理器输入的vd、vq、i2d、i2q,根据P/Q控制方法获得电流环参考值idref、iqref,具体公式如下:
P=vdi2d+vqi2q,Q=vqi2d+vdi2q
idref=KpP(Pref-P)+KiP∫(Pref-P)dt
iqref=KpQ(Qref-Q)+KiQ∫(Qref-Q)dt
其中,Pref为有功功率参考值,Qref为无功功率参考值,KpP为有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pQ为无功控制的比例系数,KiP为有功控制的积分系数,KiQ为无功控制的积分系数;
所述内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A处理器、B处理器、P/Q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得A处理器输入的i1d、i1q,B处理器输入的i2d、i2q、vd、vq,P/Q控制器输入的idref、iqref,根据内环控制方法获得vsd、vsq,具体公式如下:
vsd=vd-ωLsilq+Kpi(idref-i2d)+Kii∫(idref-i2d)dt
vsq=vq-ωLsilq+Kpi(iqref-i2q)+Kii∫(iqref-i2q)dt;
其中,Kpi为电流环比例系数,Kii为电流环积分系数,Ls为滤波电感;
所述整流逆变器处理器,与所述内环控制器、整流逆变器连接,用于获得内环控制器输入的vsd、vsq,计算其abc轴分量,转换为PWM后输出至整流逆变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逆变器处理器;
所述锁相环控制器分别与第四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以及第五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连接,用于获得该处的电压v在abc轴上的分量va、vb、vc,再根据锁相环控制方法获得锁相环输出θpll,具体公式如下:
<mrow> <msub> <mi>&amp;theta;</mi> <mrow> <mi>p</mi> <mi>l</mi> <mi>l</mi> </mrow> </msub> <mo>=</mo> <mo>&amp;Integral;</mo> <msub> <mi>&amp;omega;</mi> <mrow> <mi>p</mi> <mi>l</mi> <mi>l</mi> </mrow> </msub> <mi>d</mi> <mi>t</mi> <mo>,</mo> <msub> <mi>v</mi> <mi>q</mi> </msub> <mo>=</mo> <mo>-</mo> <msub> <mi>sin&amp;theta;</mi> <mrow> <mi>p</mi> <mi>l</mi> <mi>l</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n>2</mn>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a</mi> </msub> <mo>-</mo> <mn>1</mn>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b</mi> </msub> <mo>-</mo> <mn>1</mn>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c</mi> </msub> <mo>)</mo> </mrow> <mo>+</mo> <msub> <mi>cos&amp;theta;</mi> <mrow> <mi>p</mi> <mi>l</mi> <mi>l</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sqrt> <mn>3</mn> </msqrt>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b</mi> </msub> <mo>-</mo> <msqrt> <mn>3</mn> </msqrt> <mo>/</mo> <mn>3</mn> <msub> <mi>v</mi> <mi>c</mi> </msub> <mo>)</mo> </mrow> </mrow>
ωpll=ωff+Kp.pllvq+Ki.pll∫vqdt
其中,Kp.pll为锁相环比例系数,Ki.pll为锁相环积分系数,ωff为理论角频率,ωff=2*π*60Hz,ωpll为整流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角频率;
所述整流逆变器处理器,与所述锁相环控制器、整流逆变器连接,用于获得锁相环控制器输入的θpll,经处理后传输至整流逆变器。
CN201710889817.2A 2017-09-27 2017-09-27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681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9817.2A CN107681657B (zh) 2017-09-27 2017-09-27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101786 WO2019062398A1 (zh) 2017-09-27 2018-08-22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9817.2A CN107681657B (zh) 2017-09-27 2017-09-27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1657A true CN107681657A (zh) 2018-02-09
CN107681657B CN107681657B (zh) 2023-07-14

Family

ID=61136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9817.2A Active CN107681657B (zh) 2017-09-27 2017-09-27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1657B (zh)
WO (1) WO201906239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398A1 (zh) * 2017-09-27 2019-04-04 广州航海学院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97576A (zh) * 2020-06-23 2020-09-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适用于变频空调负荷的详细负荷等值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4862B (zh) * 2020-05-21 2023-04-04 中船重工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馈电机的旋转变频变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58724A1 (en) * 2009-07-22 2012-05-30 Qifan Bao Movable shore power variable frequency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3441532A (zh) * 2013-09-05 2013-12-11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网多台储能装置并联运行控制的同步方法
CN106230101A (zh) * 2016-08-18 2016-12-14 湖南大学 一种岸电船电同步不停电切换装置及方法
CN207853468U (zh) * 2017-09-27 2018-09-11 广州航海学院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2142B (zh) * 2015-10-29 2018-09-11 张家港荣源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岸电变频电源自动并车控制方法
CN107681657B (zh) * 2017-09-27 2023-07-14 广州航海学院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58724A1 (en) * 2009-07-22 2012-05-30 Qifan Bao Movable shore power variable frequency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3441532A (zh) * 2013-09-05 2013-12-11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网多台储能装置并联运行控制的同步方法
CN106230101A (zh) * 2016-08-18 2016-12-14 湖南大学 一种岸电船电同步不停电切换装置及方法
CN207853468U (zh) * 2017-09-27 2018-09-11 广州航海学院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乐明: "智能FCL岸控环流港船无缝供电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398A1 (zh) * 2017-09-27 2019-04-04 广州航海学院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97576A (zh) * 2020-06-23 2020-09-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适用于变频空调负荷的详细负荷等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2398A1 (zh) 2019-04-04
CN107681657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2900B (zh) 一种船舶接岸电方法及系统
CN104158181B (zh)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可逆变流岸电控制方法
CN107681657A (zh)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30072B (zh) 一种具有岸电和能量回馈功能的复合电源
CN105978040B (zh) 变频变压电源智能逆功率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6816874A (zh) 基于交直流复合电网的船舶岸电系统以及供电方法
CN205544287U (zh) 基于交直流复合电网的船舶岸电系统
CN108736552A (zh) 新型车载电动汽车充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32138A (zh) 一种码头智能型高压船用岸电系统
CN104883068B (zh) 基于载波移相技术无滤波器大功率变频岸电电源装置
CN207853468U (zh) 50Hz-60Hz和50Hz-50Hz双频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
CN108429285A (zh) 一种适用于kHz级交流电的船用离并网混合型双向变频变流器
CN107623320A (zh) 50Hz‑60Hz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方法及装置
CN207265661U (zh) 50Hz‑60Hz岸电无缝切换船电的装置
CN108155818A (zh) 一种多相谐振变换器及其均流方法
CN203883472U (zh) 一种具有新型滤波功能的船舶岸电装置
CN107645176A (zh) 一种船控接岸电装置及方法
CN207265674U (zh) 一种船控接岸电装置
CN107046288A (zh) 一种混合型谐波抑制器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21396U (zh) 一种具有岸电和能量回馈功能的复合电源
CN206099784U (zh) 一种低压岸电电源电路
CN204465349U (zh) 一种岸电电源系统
CN203895988U (zh) 一种具有低压智能无功补偿功能的岸电电源装置
CN105119504B (zh) 发电机组整流装置
CN207218246U (zh) 一种由储能装置供电的节能船舶电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ao Leming

Inventor after: Han Jia

Inventor before: Xiao Lem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14

Address after: Whampoa Hongshan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25 three road No. 101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DALAI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Whampoa Hongshan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25 three road No. 101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Address after: No. 101, hongshansan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25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No. 101, hongshansan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25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DALAI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