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0597B - 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 Google Patents

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0597B
CN107670597B CN201710904344.9A CN201710904344A CN107670597B CN 107670597 B CN107670597 B CN 107670597B CN 201710904344 A CN201710904344 A CN 201710904344A CN 107670597 B CN107670597 B CN 107670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dot
microspheres
swelling
good solvent
micr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43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70597A (zh
Inventor
谢阳腊
陈小朋
苏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jing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jing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jing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Najing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043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70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70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0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70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0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2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2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212/06Hydrocarbons
    • C08F212/08Styr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该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S1,准备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S2,将次良溶剂、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与第一良溶剂混合,且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不与第一良溶剂先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S3,将量子点溶液与第一体系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二体系,量子点溶液包括量子点和第二良溶剂;S4,将不良溶剂与第二体系混合,得到含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三体系;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为目标量子点微球。该方法可以得到均一性好且小尺寸的量子点微球。

Description

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背景技术
量子点在生物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定量检测领域的应用中,由于检测环境复杂多变,生物标记及检测对量子点的稳定性、检测的灵敏度和精确性要求极高,也因此,现有的量子点材料是无法满足相应的指标要求的。量子点微球作为荧光微球的一种,将发光材料量子点与表面有官能团的纳米级至微米级的微球进行组装,从而实现对量子点的保护,表面易于修饰,信号放大,能够很好的弥补单一量子点在检测过程中信号强度不够,检测重复性差等问题,因此,量子点微球在标记、检测、示踪、免疫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
目前已报道的溶胀法所制备的量子点微球粒径均是在微米级(0.5~2μm),且粒径不均一,无法满足生物试纸条检测上对于宽线性范围检测物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溶胀法由于溶胀合成工艺的不成熟,只能通过对大粒径微球的溶胀,包覆相应的量子点,实现量子点微球的合成。因此亟需一种均一粒径(单分散性好)的、小尺寸的量子点微球制备方法,而小尺寸量子点微球由于比表面积大非常难做。另外,量子点的水氧敏感性也对制备量子点微球带来挑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以解决均一性好且小尺寸的量子点微球制备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准备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
S2,将次良溶剂、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与第一良溶剂混合,且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不与第一良溶剂先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
S3,将量子点溶液与第一体系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二体系,量子点溶液包括量子点和第二良溶剂;
S4,将不良溶剂与第二体系混合,得到含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三体系,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为目标量子点微球;
其中,所述量子点为油溶性量子点,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为油溶性溶剂,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等于10g,且所述量子点在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等于50g,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不良溶剂和次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小于等于5g,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次良溶剂中不发生团聚。
进一步地,上述S2包括S21和S22,其中S21:混合次良溶剂与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得到含预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分散液;其中S22:将第一良溶剂与分散液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
进一步地,上述S2至S4中的混合包括进行机械搅拌或者超声,且在S2至S4的过程中一直持续混合。
进一步地,在上述S3的第二体系中,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质量之和与次良溶剂的质量的比为100:1~1:1。
进一步地,上述不良溶剂与上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50:1~10000:1;上述次良溶剂与上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为10:1~500:1。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S5:对第三体系进行至少一次分离纯化,得到目标量子点微球,并将量子点微球重新分散于水或者水溶液中。
进一步地,上述次良溶剂为碳数≥3的醇类,优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第一良溶剂和上述第二良溶剂分别选自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不良溶剂为碳数≥4且碳数≤10的醇类,优选自丁醇、2-甲基丙醇、戊醇、2-甲基丁醇、异戊醇、己醇、2-甲基戊醇、3-甲基戊醇、2-乙基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上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多分散系数小于等于0.1;上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平均粒径选自50~300nm。
进一步地,上述S1包括:在无氧的反应环境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丙烯酸和苯乙烯至水中,在第一温度下,加入引发剂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反应体系的均匀性,反应结束后,得到含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四体系;上述S1还包括对上述第四体系进行至少一次分离纯化得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
进一步地,将上述第四体系保持在第二温度下进行熟化,第一温度范围为50~100℃,且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且小于150℃;上述丙烯酸与上述苯乙烯的质量比例为0.005:1~0.3:1;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HLB大于等于10的亲水性乳化剂,且上述引发剂为自由基引发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球产品,包括多个量子点微球,该量子点微球根据上述任一方法制备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球产品,包括量子点微球,该量子点微球包括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和分散于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内部间隙中的量子点,且量子点微球的多分散系数≤0.1,该量子点微球的平均粒径选自50~300nm。
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微球的荧光效率为30%~80%;上述量子点微球在纯水中的Zeta电位为-60~-10mV;上述量子点微球的表面羧基含量为5%~20%。
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微球产品应用于生物定量检测领域。
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微球产品为荧光标记物、生物芯片、试纸或者检测盒。
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微球产品的降钙素原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200μg/L;上述量子点微球产品对生物样品的检测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
上述制备方法中,S2中没有先混合第一良溶剂和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从而避免了第一良溶剂分解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而使微球溶解成羧基聚苯乙烯链,在次良溶剂的存在下,同时或者再引入第一良溶剂,两种溶剂存在竞争,从而保持微球的形态不崩坏,从而为S4中可逆地恢复非溶胀态提供基础。在第一良溶剂的作用下,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通过微球间隙吸收第一良溶剂,从而变大,得到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S3中,由于第一体系中的第一良溶剂同时还是量子点的良溶剂,量子点溶液中的第二良溶剂同时是微球的良溶剂,从而第一体系和量子点溶液混合后,量子点很顺利地进入微球内部。在量子点较充分地进入微球内部后,在S4中加入不良溶剂来迅速关闭具有大间隙的溶胀态的微球,大部分量子点因为与微球自带的亲油基团作用,使得其在短时间内较稳定存在于微球内部(小部分量子点可能离开微球内部),立即恢复到非溶胀状态的微球,从而将大部分量子点锁在微球内部的间隙中。当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尺寸≤300nm时,此时如果缺乏次良溶剂的存在,由于此时微球的比表面积非常大,加入不良溶剂后很容易团聚,而一方面体系中次良溶剂的存在使得微球表面羧基微弱电离,各个微球表面带有负电荷,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使得各个微球相互不吸引而维持稳定,降低了体系的表面张力,另一方面体系中存在良溶剂弱化了不良溶剂的作用,使得微球可以稳定地分散在体系中,不发生团聚现象。本方法也适用于制备均一的大粒径的微球,当初始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均一性较好时,因为本方法没有破坏微球,所以能够保持初始微球的均一性。换言之,本申请在制备量子点微球的过程中,利用并且保持原有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较好的单分散性,通过控制量子点微球制备的次良溶剂这个重要因素,从而得到单分散性较好的量子点微球,原有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单分散性好不一定制备得到单分散性同样好的量子点微球。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实施例2中的180nm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电镜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2中的185nm的量子点微球的电镜图;
图3示出了对比例1中的量子点微球的电镜图;
图4示出了实施例10的量子点微球试纸条应用于检测PCT与PCT实际浓度的结果对比图;
图5示出了对比例2的量子点微球试纸条应用于检测PCT与PCT实际浓度的结果对比图;以及
图6示出了实施例10的量子点微球试纸条应用于检测PCT,分别显示了T线(下行)和C线(上行)的荧光发光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均一性好且尺寸小的量子点微球制备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该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
S2,将次良溶剂、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与第一良溶剂混合,且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不与第一良溶剂先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
S3,将量子点溶液与第一体系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二体系,量子点溶液包括量子点和第二良溶剂;
S4,将不良溶剂与第二体系混合,得到含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三体系;该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为目标量子点微球;
其中,所述量子点为油溶性量子点,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为油溶性溶剂,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等于10g,且所述量子点在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等于50g;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不良溶剂和次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小于等于5g,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次良溶剂中不发生团聚。溶解度为25℃下100g溶剂溶解某物质的最大量。上述各种溶剂都互溶从而发挥各自的作用。不良溶剂和次良溶剂都几乎不溶解微球,但不良溶剂和次良溶剂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使微球发生团聚,及能否关闭溶胀态的微球的间隙,两者在制备量子点微球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上述制备方法中,S2中没有先混合第一良溶剂和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从而避免了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溶解成羧基聚苯乙烯链,在次良溶剂的存在下,同时或者再引入第一良溶剂,两种溶剂存在竞争,从而保持微球的形态不崩坏,为可逆地恢复非溶胀态提供基础。在第一良溶剂的作用下,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通过微球间隙吸收第一良溶剂,从而变大,得到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S3中,由于第一体系中的第一良溶剂同时还是量子点的良溶剂,量子点溶液中的第二良溶剂同时是微球的良溶剂,从而第一体系和量子点溶液混合后,量子点很顺利地进入微球内部,当然,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可以为相同的物质或者不同的物质。在量子点较充分地进入微球内部后,在S4中加入不良溶剂来迅速关闭具有溶胀态的微球内部的间隙,大部分量子点因为与微球内部的亲油基团作用,使得量子点在短时间内较稳定存在于微球内部(小部分量子点可能离开微球内部),在不良溶剂降低了原先第一良溶剂的溶胀作用,立即恢复到非溶胀状态的微球,从而将大部分量子点锁在微球内部的间隙中。当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尺寸≤300nm时,此时如果缺乏次良溶剂的存在,由于此时微球的比表面积非常大,加入不良溶剂后很容易团聚,而一方面体系中次良溶剂的存在使得微球表面羧基微弱电离,各个微球表面带有负电荷,而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使得各个微球相互不吸引而维持稳定,降低了体系的表面张力,从而减少了微球的团聚现象,另一方面体系中存在良溶剂弱化了不良溶剂的作用,使得微球可以稳定地分散在体系中。本方法也适用于制备均一的大粒径的微球,当初始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均一性较好时,因为本方法没有破坏微球,所以能够保持初始微球的均一性。换言之,本申请在制备量子点微球的过程中,利用并且保持原有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较好的单分散性,通过控制量子点微球制备的次良溶剂这个重要因素,从而得到单分散性较好的量子点微球,原有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单分散性好不一定制备得到单分散性同样好的量子点微球。
上述S2可以包括S21和S22,其中S21:混合次良溶剂与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中得到含预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分散液;其中S22:将第一良溶剂与分散液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这种混合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证微球的形态不被破坏。上述制备方法中,S1中制备得到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可以是干物质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也可以是在水性溶液中保存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可以是现有技术或者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S2中,干物质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可以先分散在一部分次良溶剂中,然后再和剩余部分次良溶剂混合,或者干物质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一次性加入到全部次良溶剂中。水性溶液中保存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可以先通过一部分次良溶剂置换掉水性溶液,然后再和剩余部分次良溶剂混合,在水性溶液中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会有一定的水与羧基结合在一起,水的存在将会影响后续加入的量子点的稳定性,所以优选要置换成次良溶剂。混合后的溶胀时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是达到溶胀到一定程度后将不再继续溶胀。溶胀越充分,量子点可以更多地进入微球内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S2~S4中的混合包括进行机械搅拌或者超声,且在S2~S4的过程中一直持续混合,搅拌或者超声的条件以不损坏微球形貌为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S3的第二体系中,所有良溶剂和次良溶剂的质量比为100:1~1:1。在前述优选范围内,良溶剂和次良溶剂可以达到保证微球的快速溶胀及提高微球稳定分散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不良溶剂与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50:1~10000:1。在前述优选范围内,可以快速地关闭微球的较大间隙,同时超过良溶剂的溶胀作用。次良溶剂与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为10:1~500:1。在前述优选范围内,次良溶剂的保持微球的形态及提高量子点微球的稳定分散性的作用更加凸显。一般地,100g次良溶剂能分散小于等于100g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而不发生团聚,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量太多体积大则难以分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S5:对第二体系进行至少一次分离纯化,得到量子点微球,并将量子点微球重新分散于水或者水溶液中。结合量子点微球的后续应用,需要对量子点微球进行纯化,水跟微球表面的羧基作用力强,可以置换出微球表面的不良溶剂,防止不良溶剂影响量子点微球的生物应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次良溶剂是碳数≤3的醇类,优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微球的表面存在羧基基团,醇类作为次良溶剂能够与微球表面的羧基相互作用,从而能够较好地分散微球,且醇类能够与良溶剂互溶。而随着碳链的增加,对微球的溶解性会逐渐变差,因此优选碳数≤3的醇类。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选自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前述优选范围内,对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具有快速的溶胀效果。不良溶剂为碳数≥4且碳数≤10的醇类,优选自丁醇、2-甲基丙醇、戊醇、2-甲基丁醇、异戊醇、己醇、2-甲基戊醇、3-甲基戊醇、2-乙基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多分散系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小于等于0.1。此处的PDI是假设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分散于水中测得,PDI越小,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均一性好,能够为制备均一的量子点微球打下好的基础。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平均粒径选自50~300nm。上述制备方法对于制备小粒径的量子点微球效果较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准备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包括:在无氧的反应环境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丙烯酸和苯乙烯至水中,在第一温度下,加入引发剂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反应体系的均匀性,反应结束后,得到第四体系。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反应体系的均匀性能够提高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单一性。比如,保持反应体系的均匀性的手段可以是机械搅拌,机械搅拌的速度为500~1500r.p.m.。制备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还包括对第四体系进行至少一次分离纯化。分离纯化可以包括两步,第一步为加水至第四体系中进行至少一次分离纯化得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第二步为加次良溶剂至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中进行至少一次分离纯化。上述两步法中都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进行,a对待纯化物进行离心;b保留离心后得到的沉淀;c加入水或次良溶剂至沉淀后进行超声辅助分散沉淀;d重复abc步骤。第二步的作用是保证溶胀效果,微球表面会有一定的水与羧基结合在一起,需要去除干净,否则会影响后续的溶胀效果及量子点的稳定性。当然,第二步可以在制备微球时操作。微球平时的保存可以放在水里或者水溶液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第四体系保持在第二温度下进行熟化,第一温度范围为50~100℃,且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且小于150℃。熟化过程使得反应体系中的物质反应接近完全。丙烯酸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例为0.005:1~0.30:1。该比例可以控制产出小尺寸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大小及羧基含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亲水疏水平衡(Hydrophile Lipophilic Balance,HLB)值大于等于10的亲水性乳化剂,且引发剂为自由基引发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自由基引发剂可以选自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二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球产品,该量子点微球产品包括上述任一方法制备的量子点微球。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量子点微球具有较高的单分散性及稳定性。
在本申请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球产品,包括量子点微球,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和分散于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内部间隙中的量子点,且量子点微球的多分散系数≤0.1,量子点微球的平均粒径选自50~300n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微球的平均粒径选自50~150n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微球在纯水中的Zeta电位(Zeta potential,又称电动电位)为-60~-10mV。在纯水中测试得到的Zeta电位的绝对值越大,则微球的稳定性越高。量子点微球的荧光效率为30%~80%,量子点微球的荧光效率越高,发光强度越高,检测越灵敏。量子点微球的表面羧基含量为5%~20%,不同的羧基含量对应不同的待测物的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微球产品应用于生物定量检测领域。由于量子点能够在一定波长的光的激发下,发出第二波长的光,而量子点微球中的羧基偶联抗体或抗原后能够与待检测物结合,通过检测发光强度可以间接检测待测物质的含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微球产品为荧光标记物,替代现有技术的荧光染料使用;量子点微球产品还可以为生物芯片、试纸或者检测盒。这些产品形态检测方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微球产品的降钙素原(PCT)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200μg/L。与市场现有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检测范围0.05-200μg/L相当,该量子点微球产品对PCT的检测非常灵敏。量子点微球产品对生物样品的检测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该量子点微球产品的检测准确度很高。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与对比例来详细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1)50nm(电镜平均粒径)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1)向250mL的三口瓶中,加入80g的纯水,通氮气去除氧气,加入30mg的SDS(十二烷基磺酸钠),15g的苯乙烯,0.75g的丙烯酸。
2)将体系升温至70℃,将引发剂KPS(过硫酸钾)加入体系中,反应8h。然后于90℃熟化1h。
3)将制备好的微球用纯水洗涤两次。得到的5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019,且Zeta电位为-59.3mV。
(2)预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将(1)中的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用乙醇分散两次,第一次的目的为置换掉水,第二次的目的为分散作用,最终浓度为500mg/mL。
(3)量子点溶液的制备方法:
将量子点甲苯溶液用甲醇沉淀,再用氯仿分散成50mg/mL的量子点氯仿溶液。
(4)量子点微球的制备
1)向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0g的异戊醇、1g的乙醇、2.5g的氯仿,最后加入70nm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羧基含量5%)10mg,该微球分散在0.1g的乙醇中。溶胀1h。
2)向该体系中加入(3)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质量5mg),反应1h。
3)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59nm,电镜平均粒径52nm,PDI=0.03,Zeta电位为-31.3mV,量子效率为73%。
实施例2
(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以及预处理、量子点预处理同实施例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区别在于各个原料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不同。得到的18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023,且Zeta电位为-63mV。
(2)向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0g的异戊醇,1.5g的乙醇,2.5g的氯仿,加入180nm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如图1所示),表面羧基含量10%,20mg,该微球分散在0.1g的乙醇中。溶胀1h。
(3)向该体系中加入(1)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质量5mg),反应1h。
(4)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5)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220nm,PDI=0.019,电镜平均粒径185nm(如图2所示),Zeta电位为-26.5mV,量子效率为75%。
实施例3
(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以及预处理、量子点预处理同实施例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区别在于各个原料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不同。得到的30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025,且Zeta电位为-58mV。
(2)向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50g的异戊醇,2.5g的乙醇,2.5g的氯仿,最后加入300nm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羧基含量20%)25mg,该微球分散在0.1g的乙醇中。溶胀1h。
(3)向该体系中加入(1)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质量12.5mg),反应1h。
(4)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5)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310nm,PDI=0.028,电镜平均粒径302nm,Zeta电位为-27.8mV,量子效率为76%。
实施例4
(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以及预处理、量子点预处理同实施例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区别在于各个原料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不同。得到的16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036,且Zeta电位为-57mV。
(2)向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0g的异戊醇,2.5g的乙醇,2.5g的氯仿,最后加入160nm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羧基含量10%)20mg,该微球分散在0.1g的乙醇中。溶胀1h。
(3)向该体系中加入(1)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质量10mg),反应1h。
(4)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5)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175nm,PDI=0.033,电镜平均粒径163nm,Zeta电位为-31.2mV,量子效率为77%。
实施例5
(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以及预处理、量子点预处理同实施例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区别在于各个原料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不同。得到的16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045,且Zeta电位为-56mV。
(2)向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0g的异戊醇,0.025g的乙醇,2.5g的氯仿,最后加入160nm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羧基含量10%)20mg,该微球分散在0.1g的乙醇中。溶胀1h。
(3)向该体系中加入(1)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质量10mg),反应1h。
(4)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5)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178nm,PDI=0.036,电镜平均粒径165nm,Zeta电位为-33.5mV,量子效率为76%。
实施例6
(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以及预处理、量子点预处理同实施例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区别在于各个原料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不同。得到的22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026,且Zeta电位为-55mV。
(2)向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0g的异戊醇,1g的乙醇,5g的氯仿,最后加入220nm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羧基含量10%)5mg,该微球分散在0.1g的乙醇中。溶胀1h。
(3)向该体系中加入(1)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共2.5mg),反应1h。
(4)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5)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241nm,PDI=0.029,电镜平均粒径225nm,Zeta电位为-36.1mV,量子效率为75%。
实施例7
(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以及预处理、量子点预处理同实施例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区别在于各个原料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不同。得到的22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036,且Zeta电位为-52mV。
(2)向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0g的异戊醇,1g的乙醇,5g的氯仿,最后加入220nm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羧基含量10%)1g,该微球分散在0.1g的乙醇中。溶胀1h。
(3)向该体系中加入(1)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共500mg),反应1h。
(4)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5)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243nm,PDI=0.034,电镜平均粒径226nm,Zeta电位为-35.3mV,量子效率为73%。
实施例8
(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以及预处理、量子点预处理同实施例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区别在于各个原料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不同。得到的24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022,且Zeta电位为-57mV。
(2)向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0g的异戊醇,100mg的乙醇,5g的氯仿,最后加入240nm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羧基含量10%)10mg,该微球分散在0.1g的乙醇中。溶胀1h。
(3)向该体系中加入(1)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共5mg),反应1h。
(4)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5)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265nm,PDI=0.026,电镜平均粒径242nm,Zeta电位为-36.5mV,量子效率为78%。
实施例9
(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以及预处理、量子点预处理同实施例1,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区别在于各个原料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不同。得到的24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038,且Zeta电位为-53mV。
(2)向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0g的异戊醇,5g的乙醇,5g的氯仿,最后加入240nm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羧基含量10%)10mg,该微球分散在0.1g的乙醇中。溶胀1h。
(3)向该体系中加入(1)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共5mg),反应1h。
(4)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5)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261nm,PDI=0.025,电镜平均粒径244nm,Zeta电位为-31.2mV,量子效率为75%。
实施例10
EDC一步法偶联羧基量子点微球与鼠抗PCT单克隆抗体:
(1)于25mL干净烧瓶中加入12g PB(磷酸钾缓冲液,pH=6.1,25mmol/L),搅拌的条件下加入1mg实施例1得到的量子点微球,60μg EDC(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50μg鼠抗PCT单克隆抗体。37℃搅拌30min,再加入1mL 1%(w/v)BSA(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室温封闭2h。
(2)反应液10000rpm离心5min,超纯水洗涤沉淀,离心,沉淀重新分散于2g PB中(pH=7.4,20mmol/L,5%蔗糖,1%BSA,0.5%聚乙二醇2000,0.5%Tween 20),冷藏备用。
(3)将不同浓度的羊抗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多克隆抗体(0.01mg/mL,0.1mg/mL,1mg/mL,10mg/mL,25mg/mL,50mg/mL,100mg/mL)和羊抗鼠二抗(25mg/mL)分别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硝酸纤维素膜于37℃干燥12h。
(4)将预处理好的硝酸纤维素膜、结合点一级吸水纸依次黏贴在PVC底板上,使用自动切条机将其切成宽度为4mm的试纸条,室温干燥保存备用。
(5)将5μL量子点荧光微球PCT标记物与50μL待检样品体外孵育5min后,将孵育物加入到水平放置的试纸条加样孔中,反应15min后,用试纸条读取仪读取试纸条T、C线荧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检测值。若试纸条T、C线均显色,则是阳性结果,若试纸条T线不显色,C线显色,则为阴性结果。若C线不显荧光条带,则检测无效。不同浓度的PCT下与荧光强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试纸条结果的照片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试纸条上根据检测物质的量不同,得到的发光强度不同(显白部分),T线可计算量子点微球的结合量,C线可计算未结合量子点微球的结合量。
对比例1
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量子点预处理同实施例2,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区别在于各个原料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不同。得到的180nm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0.
036,且Zeta电位为-56mV。
(1)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直接真空干燥。
(2)向25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4.3g的异丁醇,0.2g的氯仿,最后加入180nm的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羧基含量10%)10mg。溶胀20min。
(3)向该体系中加入(1)中的量子点溶液(量子点共5mg),反应20min。
(4)洗涤:将制备好的量子点微球置于离心管中离心,除去上清,用纯水洗涤三次。量子点微球最终存储在水中。
(5)最终测得量子点微球水合粒径2.3μm(有团聚),PDI=0.59,电镜平均粒径185nm,Zeta电位为-11.2mV,量子效率为65%。得到的量子点微球电镜图见图3,可以看到量子点微球之间发生团聚。
对比例2
EDC一步法偶联羧基量子点微球与鼠抗PCT单克隆抗体:
(1)于25mL干净烧瓶中加入12g PB(磷酸钾缓冲液,pH=6.1,25mmol/L),搅拌的条件下加入1mg对比例1得到的量子点微球,60μg EDC(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50μg鼠抗PCT单克隆抗体。37℃搅拌30min,再加入1mL 1%(w/v)BSA(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室温封闭2h。
(2)反应液10000rpm离心5min,超纯水洗涤沉淀,离心,沉淀重新分散于2g PB中(pH=7.4,20mmol/L,5%蔗糖,1%BSA,0.5%聚乙二醇2000,0.5%Tween 20),冷藏备用。
(3)将不同浓度的羊抗PCT多克隆抗体(0.01mg/mL,0.1mg/mL,1mg/mL,10mg/mL,25mg/mL,50mg/mL,100mg/mL)和羊抗鼠二抗(25mg/mL)分别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硝酸纤维素膜于37℃干燥12h。
(4)将预处理好的硝酸纤维素膜、结合点一级吸水纸依次黏贴在PVC底板上,使用自动切条机将其切成宽度为4mm的试纸条,室温干燥保存备用。
(5)将5μL量子点微球PCT标记物与50μL待检样品体外孵育5min后,将孵育物加入到水平放置的试纸条加样孔中,反应15min后,用试纸条读取仪读取试纸条T、C线荧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检测值。若试纸条T、C线均显色,则是阳性结果,若试纸条T线不显色,C线显色,则为阴性结果。若C线不显荧光条带,则检测无效。不同浓度的PCT下测得的荧光强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
上述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各种微球的PDI、Zeta电位、水合粒径用纳米力度仪测定(微球分散于纯水中);量子点微球及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平均粒径(干物质的粒径)用透射电镜测定,上述量子点微球的荧光量子效率用荧光光谱仪测定。由于微球在纯水中测试会在微球表面形成一圈水化膜,所以测得的水合粒径大于实际粒径。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量子点微球的PDI保持了原有非溶胀态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PDI,且量子效率下降不明显,说明量子点微球很紧致,使得量子点免受水氧破坏,Zeta电位的绝对值都高于对比例1,即实施例得到的量子点微球具有较高分散稳定性。相反,对比例1在制备的时候因为缺少次良溶剂,得到的量子点微球成团聚状,难以实际应用,对比例2中的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非常不理想,因为其无法在试纸上发生层析,所以R2=0。而实施例10中的量子点微球检测效果如实线所示,线性关系非常显著,即PCT检测值和PCT实际值几乎相同。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可以实现单分散性好的小粒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PDI≤0.1,甚至PDI≤0.03。
(2)量子点微球中的量子点发光效率几乎保持原量子点溶液中量子点的量子发光效率。
(3)提高了量子点微球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准备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
S2,将次良溶剂、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与第一良溶剂混合,且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不与所述第一良溶剂先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
S3,将量子点溶液与所述第一体系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二体系,所述量子点溶液包括量子点和第二良溶剂;
S4,将不良溶剂与所述第二体系混合,得到含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三体系,所述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为目标量子点微球;
其中,所述量子点为油溶性量子点,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为油溶性溶剂,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等于10g,且所述量子点在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等于50g,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不良溶剂及次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小于等于5g,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次良溶剂中不发生团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S21和S22,其中S21:混合所述次良溶剂与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得到含预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分散液;其中S22:将所述第一良溶剂与所述分散液混合,得到所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至S4中的所述混合包括进行机械搅拌或者超声,且在所述S2至S4的过程中一直持续所述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的第二体系中,所述第一良溶剂和所述第二良溶剂质量之和与所述次良溶剂质量的比为100: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溶剂与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50:1~10000:1;所述次良溶剂与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为10:1~5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5:对所述第三体系进行至少一次分离纯化,得到所述目标量子点微球,并将所述量子点微球重新分散于水或者水溶液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良溶剂是碳数≤3的醇类;所述第一良溶剂和所述第二良溶剂分别选自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不良溶剂是碳数≥4且碳数≤10的醇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良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溶剂选自丁醇、2-甲基丙醇、戊醇、2-甲基丁醇、异戊醇、己醇、2-甲基戊醇、3-甲基戊醇、2-乙基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多分散系数小于等于0.1;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平均粒径选自50~300n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在无氧的反应环境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丙烯酸和苯乙烯至水中,在第一温度下,加入引发剂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反应体系的均匀性,反应结束后,得到含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四体系,所述S1还包括对所述第四体系进行至少一次分离纯化得到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将所述第四体系保持在第二温度下进行熟化,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50~100℃,且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且小于150℃;所述丙烯酸与所述苯乙烯的质量比例为0.005:1~0.3:1;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HLB大于等于10的亲水性乳化剂,且所述引发剂为自由基引发剂。
13.一种量子点微球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量子点微球,所述量子点微球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量子点微球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微球包括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和分散于所述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内部间隙中的量子点,所述量子点微球的多分散系数≤0.1,且所述量子点微球的平均粒径选自50~300nm,所述量子点微球产品应用于生物定量检测领域,所述量子点微球产品的降钙素原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200μg/L;所述量子点微球产品对生物样品的检测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量子点微球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微球的荧光效率为30%~80%;所述量子点微球在纯水中的Zeta电位为-60~-10mV;所述量子点微球的表面羧基含量为5%~20%。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量子点微球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微球产品为荧光标记物、生物芯片、试纸或者检测盒。
CN201710904344.9A 2017-09-29 2017-09-29 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Active CN107670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4344.9A CN107670597B (zh) 2017-09-29 2017-09-29 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4344.9A CN107670597B (zh) 2017-09-29 2017-09-29 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0597A CN107670597A (zh) 2018-02-09
CN107670597B true CN107670597B (zh) 2020-06-12

Family

ID=61138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4344.9A Active CN107670597B (zh) 2017-09-29 2017-09-29 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705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0144A (zh) * 2018-05-29 2018-11-06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压力电子传感器灵敏度的柔性膜
CN110212077A (zh) * 2019-06-13 2019-09-06 深圳扑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量子点在基材中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4933897A (zh) * 2022-03-11 2022-08-23 江西维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溶胀法制备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7163A (zh) * 2010-03-22 2010-07-28 天津大学 一种磁性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2812A (zh) * 2014-09-28 2015-01-0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高负载稳定性的磁性荧光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7163A (zh) * 2010-03-22 2010-07-28 天津大学 一种磁性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2812A (zh) * 2014-09-28 2015-01-0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高负载稳定性的磁性荧光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0597A (zh) 2018-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0597B (zh) 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US8722429B2 (en) Particles
US20090099342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Composite Particles, Composite Particles Obtained, and Their Use in a Diagnostic Test
Song et al. Structural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QD-encoded polymer beads for suspension arrays
Liu et al. Multiplexed immunoassay bio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serum biomarkers—β-HCG and AFP of Down Syndrome based on photoluminescent water-soluble CdSe/ZnS quantum dots
CN104031201B (zh) 一种用于生物蛋白分离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4663957B2 (ja) 磁性ナノ粒子の制御された凝集による増大した分離効率
Sun et al. A versatile method for generating semiconducting polymer dot nanocomposites
Li et al.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preparing high-performance multifunctional polymer beads simultaneously incorporated with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nd quantum dots
US20120135141A1 (en) Polymerization on particle surface with reverse micelle
EP0777691B1 (f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par polymerisation en dispersion d'un latex monodisperse calibre
JP2009168495A (ja) 着色ラテックス
EP3054297A1 (en) Fluorescence-labeled particle
Pimpha et al. Preparation of anti-CD4 monoclonal antibody-conjugated magnetic poly (glycidyl methacrylate) 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on CD4+ lymphocyte separation
Zhou et al. Fluorescent QDs-polystyrene composite nanospheres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rapid protein antigen detection
AU637333B2 (en) Aqueous suspension for diagnostic tests
US20230352218A1 (en) Superparamagnetic monodisperse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in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fluorescent quantum dots microbeads encapsulated in-situ by polyisobornyl methacrylate for immunochromatography
JP6987939B2 (ja) 金被覆銀ナノプレートの懸濁液並びにその用途及び製造方法
Liu et al. Highly stable quantum dots with silica–poly (EGDMA-co-MAA) synergistic protection and the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in immunoassay
CN108636305B (zh) 一种用于蛋白质分离的聚合物磁珠制备方法
JP2007100035A (ja) 有機ポリマー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Yuan et al. Carboxyl-functionalized superparamagnetic Fe3O4/poly (St-co-MPS)/SiO2 composite particles for rapid and sensitive immunoassay
JP5080434B2 (ja) 生物学的試料から標的生体部分を単離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キット
Mouffouk et al. Polymeric micelle-based bioassay with femtomolar sensi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3 building, No. 3, Qiu Yi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428

Applicant after: NNCRYSTAL COMPANY

Address before: 310052, building 4, building 500, 1 building, 405-407 Autumn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NNCRYSTAL COMPAN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