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6716A - 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6716A
CN107666716A CN201610606616.2A CN201610606616A CN107666716A CN 107666716 A CN107666716 A CN 107666716A CN 201610606616 A CN201610606616 A CN 201610606616A CN 107666716 A CN107666716 A CN 107666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stem information
protocol entity
entity
solicited message
underlying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66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小娟
施风
谢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6066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667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4305 priority patent/WO20180192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666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67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广播所有系统信息造成的大量无线资源被消耗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4G时代,为了满足可以预测到的未来的更高、更快、更新的通信需求,业界已经着手展开对未来5G技术的研究。目前,业界普遍认可的5G技术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实现每区域的1000倍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每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的10到100倍的吞吐量增长,连接设备数的10到100倍的增长,低功率设备的10倍的电池寿命延长,以及端到端的5倍延迟的下降。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部署密集化网络和使用具有更大带宽的高频频段,比如频率在6GHz以上,带宽高达500MHz至1GHz的高频频段,被业界认为是未来网络发展中极具前景的两个手段。密集化部署网络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蜂窝无线网络由于其广覆盖、均匀覆盖、固定覆盖特性而导致的无法满足未来5G通信中大部分通信业务集中出现在室内和室外热点区域的新特征。而高频频段(比如毫米波频段)的使用可以克服目前低频频段已经捉襟见肘的现状,为未来5G通信系统提供充足的带宽。
在传统蜂窝无线网络中,每个小区周期性广播自己的系统信息。在2G,3G和4G移动通信系统中,系统信息的传输机制总体上一脉相承,并未经历大的机制变革,只是在细节设计上有些许差异。传统蜂窝无线网络的系统信息的传输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每个小区以广播(broadcast)方式传输所有系统信息;
(2)系统信息按特征和功能划分成多个信息块,其中重要的信 息块,比如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和系统信息块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SIB1)在固定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上进行传输;而其他信息块(除SIB1之外的SIBs)则是在SIB1中配置的、相互不重叠的系统信息传输窗口内动态调度传输;
(3)所有系统信息周期性广播传输;
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为例,相比于设计之初仅个位数的SIB数量,为支持不断提出的新功能和新需求,比如支持跨系统移动性、公共安全、定位、设备间通信(D2D)等,目前的SIB数量已经扩充到20余个。可以预见,随着5G时代更多新功能、新需求、新技术的涌现,无论是SIB数量还是SIB所传输的信息内容都将不断增大,此外,随着5G时代网络的进一步密集化部署,传统蜂窝无线网络这种每个小区周期性广播各自所有的系统信息的机制将消耗大量无线资源和设备功耗。另一方面,众多针对特定新技术的传输块实际上被需求的机会相对有限,持续不断周期性的广播传输方式既浪费宝贵的无线资源,也无益于设备节能。
针对相关技术中广播所有系统信息造成的大量无线资源被消耗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广播所有系统信息造成的大量无线资源被消耗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在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用户面实体接收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上层协议实体 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按需接收系统信息。
可选地,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或者,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用户面实体选取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或者,用户面实体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用户面实体将接入码序列作为请求信息通知下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在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当下层协议实体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上收到请求信息时,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包括: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全向发送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请求信息覆盖接收端所要求达到的上行覆盖范围。
可选地,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包括:用户面实体生成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并将控制包作为请求信息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控制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或者,用户面实体将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层数据包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
可选地,控制包中携带有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上层数据包中携带有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在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当下层协议实体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收到请求信息时,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包括: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定向发送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请求信息在发送方向上与接收端的接收方向匹配。
可选地,在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用户面实体接收下层协议实体从发送端定向接收到的用于指示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信息的上行调度信息。
可选地,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包括: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携带有逻辑信道标识信息,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是否为用于承载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用户面实体根据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数据包中是否包括系统信息;在判断出数据包中包括系统信息的情况下,用户面实体将解包数据包后得到的系统信息发送给上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包括:用户面实体在下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
可选地,在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之前,方法还包括: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定向接收数据包。
可选地,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物理层协议实体;上层协议实体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实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之前,接收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其中,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按需接收系统信息。
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公 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一请求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选取请求系统信息用的接入码序列,或者,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通知子模块,用于将接入码序列作为请求信息通知下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由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由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全向发送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请求信息覆盖接收端所要求达到的上行覆盖范围。
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二请求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生成请求系统信息用的控制包,并将控制包作为请求信息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控制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第三请求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将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层数据包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
可选地,控制包中携带有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上层数据包中携带有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由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第二发送子模块还用于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由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定向发送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请求信息在发送方向上与接收端的接收方向匹配。
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还包括: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在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之前,接收下层协议实体从发送端定向接收到的用于指示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信息的上行调度信息。
可选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携带有逻辑信道标识信息,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是否为用于承载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数据包中是否包括系统信息;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数据包中包括系统信息的情况下,将解包数据包后得到的系统信息发送给上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第二接收子模还用于在下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
可选地,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为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定向接收到的数据包。
可选地,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物理层协议实体;上层协议实体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之前,接收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其中,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按需接收系统信息。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选取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或者,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将接入码序列作为请求信息通知下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生成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并将控制包作为请求信息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控制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或者,将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层数据包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系统信息,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控制包中携带有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上层数据包中携带有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携带有逻辑信道标识信息,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是否为用于承载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根据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数据包中是否包括系统信息;在判断出数据包中包括系统信息的情况下,将解包数据包后得到的系统信息发送给上层协议实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以完成系统信息的传输,由于系统信息的传输是按需进行的,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广播所有系统信息造成的大量无线资源被消耗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无线资源被消耗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覆盖范围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的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向覆盖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向接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的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信息请求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的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也即用户终端)中执行。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1(处理器10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3、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10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
存储器103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3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中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之前,接收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其中,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按需接收系统信息。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选取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或者,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将接入码序列作为请求信息通知下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生成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并将控制包作为请求信息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控制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或者,将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层数据包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系统信息,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控制包中携带有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上层数据包中携带有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携带有逻辑信道标识信息,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是否为用于承载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根据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数据包中是否包括系统信息;在判断出数据包中包括系统信息的情况下,将解包数据包后得到的系统信息发送给上层协议实体。
传输模块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为了实现5G技术目标,新一代5G网络除了使用低频频段之外,还将开发利用具有更大带宽的高频频段,比如6GHz以上频段。
由于传统蜂窝无线网络使用低频载波,在无特殊传输要求下会以全方向天线向无线空间发送信号,信号一旦发送将达到整个小区的目标覆盖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小区是符合传统蜂窝无线网络定义的小区,具体到实际网络部署时,可以是一个扇区,也即这里的小区并不限定其空间部署上是360度全方位覆盖的小区,比如可以是仅覆盖120度的扇区。相应的,这里的全方向天线也并不限定其为数学意义上360度的全方向天线,而是达到目标小区所需覆盖范围的天线发射范围,比如对应的120度范围。
不同于低频载波,高频载波具有高路损、高空气吸收度(如氧气吸收、雨衰落、雾衰落等)、以及对阴影衰落敏感等特点,如果继续以传统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全方向天线发送信号,会使得高频载波的覆盖区域相比使用低频载波的相关通信系统(比如LTE系统)缩小很多,因此,业界普遍认为需要通过提高高频通信系统的天线增益来提高高频载波的覆盖范围。由于高频载波具有更短的波长,从而可以保证单位面积上容纳更多的天线元素(Antenna Element),因此可以通 过采用波束赋形(beamforming)技术来提供更高的天线增益,提高高频载波的覆盖范围,图2示意了采用全向天线和采用波束赋形技术的覆盖差异,采用波束赋形技术的覆盖范围明显大于全向天线的覆盖范围。
上述的系统信息按信息的重要程度将系统信息分成两类,第一类系统信息和第二类系统信息。其中,第一类系统信息,仍可采用广播机制传输;第二类系统信息,可采用按需(on-demand)以单播、多播或者广播的方式传输。第一类系统信息通常包括与接入或与小区驻留相关的、在接入或驻留小区之前必须获取的系统信息,从而使得每个小区需要周期性广播发送的信息大大压缩。
第二类系统信息按需进行传输,而不是周期性广播传输,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设备功耗。然而,传统蜂窝网络的协议功能设计无法支持这种传输方式,此外,5G将使用高频频段,相对于传统蜂窝无线网络使用低频频段而言,高频频段有显著不同于低频频段的传输特性,因此,如何在5G网络中,尤其是在使用高频频段的5G网络中实现第二类系统信息的非周期性、非广播传输的问题有待解决。
为了适应5G时代引入的众多新功能、新需求、新技术,实现在5G系统中传输系统信息,尤其指第二类系统信息的非周期性、非广播按需传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
步骤S302,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 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通过上述实施例,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以完成系统信息的传输,由于系统信息的传输是按需进行的,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广播所有系统信息造成的大量无线资源被消耗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无线资源被消耗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物理层协议实体;上层协议实体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实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步骤S301和步骤S302中的系统信息即第二类系统信息,第二类信息为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传播的系统信息,不需要实时通知给用户终端,而是用户按需进行获取;或者,第二类型系统信息也可以为用户需求量较小的系统信息,无需周期性进行传播,或者传输相邻两次系统信息的时间间隔大于某个预设值,用户终端可以等待基站下发,也可以采用本申请的方法进行主动获取。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实现了第二类系统信息的非周期性、非广播按需传输,提高了无线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设备功耗,满足了对5G时代众多新功能、新需求、新技术的支持。
可选地,获取系统信息的触发对象为上层协议实体,在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之前,用户面实体接收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按需接收系统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或者,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在步骤S301中,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用户面实体选取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或者,用户面实体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用 户面实体将接入码序列作为请求信息通知下层协议实体。
在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之后,当下层协议实体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上收到请求信息时,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
具体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包括: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全向发送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请求信息覆盖接收端所要求达到的上行覆盖范围。
可选的,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包括:用户面实体生成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并将控制包作为请求信息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控制包本身表示请求预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如第二类系统信息),优选的,控制包中还携带有所请求的一类系统信息中的具体哪些系统信息的信息,以实现对具体系统信息的获取;或者,用户面实体将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层数据包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系统信息,上层数据包本身表示请求预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如第二类系统信息),优选的,上层数据包中还携带有所请求的一类系统信息中的具体哪些系统信息的信息,以实现对具体系统信息的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之后,当下层协议实体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收到请求信息时,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
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具体是指: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定向发送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请求信息在发送方向上与接收端的接收方向匹配。
可选地,在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之前,用户面实体接收下层协议实体从发送端定向接收到的用于指示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信息的上行调度信息。
在步骤S302中,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包括: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 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携带有逻辑信道标识信息,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是否为用于承载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用户面实体根据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数据包中是否包括系统信息;在判断出数据包中包括系统信息的情况下,用户面实体将解包数据包后得到的系统信息发送给上层协议实体。
具体地,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包括:用户面实体在下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
在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之前,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定向接收数据包。
以下就用户设备UE在5G网络中的不同时刻按需接收系统信息,尤其指第二类系统信息的过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传统蜂窝无线网络中定义的与物理资源绑定的小区定义,5G系统中的小区概念可能会有全新的定义,这主要源于,一方面,5G系统中的网络部署形式将有所改变,比如密集化部署网络,再比如部署架构上会在传统分布式部署架构的基础上可能出现集中式部署;另一方面,高频频段的使用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引入。
在如图4所示的一种5G系统中,5G系统中既可能存在分布式部署也可能存在集中式部署。基站的分布式部署如401(即NR-nodeB1,与核心网Core连接)和402(即NR-nodeB2),采用5G新无线技术(New Radio,简称NR)的基站NR-nodeB1、NR-nodeB2和传统蜂窝无线网络中的基站站点一样,一个站点包含了基站的所有功能,并各自独立接入核心网(Core)。在分布式部署之外,图4中还存在集中式部署方式,基站侧一个站点的功能按照需要进行的功能划分,部分功能被统一到一个中心单元(Central Unit,简称CU)实现,如图4中的403(即CU);而另一部分功能则分别在各自的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简称为DU)中实现,如图4中的404至406(分别对应于NR-DU1、NR-DU2、NR-DU3)。其中,CU实现全部或者部分的基带处理功能,至少实现与物理资源的调度使用不紧密相关的部分高层协议功能,而DU则实现射频功能,根据不同的部署条件,可能还实现部分基带处 理功能。
以图4为例,5G系统中小区可能不再与物理资源绑定,比如图4中的401和402可能独立构成一个小区,然而404至406不一定独立构成小区,而是404至406与403一起构成一个逻辑小区。鉴于此,本申请后续实施例中如若用到小区的概念,是指5G系统中新定义的小区概念,并不限定小区与物理资源或者物理站点一一绑定。此外,本申请后续实施例中的5G网络节点(NR-node),如无特殊说明,可以是分布式部署的包含所有基站功能的基站NR-nodeB,也可以是集中式部署中的DU,或者“DU+CU”。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按需接收(相对于发送端,则是按需发送)第二类系统信息,这里的按需具体可以由无线信道质量事件触发,业务事件触发,系统信息更新触发等等。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可以是一旦触发就接收所有第二类系统信息,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的触发事件,按需接收解决所述触发事件对应的第二类系统信息。
例如,通过无线信道质量事件触发,比如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差于门限X;通过业务事件触发,比如用户设备UE或者用户设备UE所接入的网络发起某一类业务,比如D2D业务,公共安全通知等;通过系统信息更新触发,用户设备UE或者网络侧发起需要更新系统信息。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详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实施方式1
用户设备UE可以不与网络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连接,当UE需要按需接收系统信息时便可以通过本申请的方法获取系统信息。实施方式1中,UE可以处于空闲态或者节能状态。如图5为实施方式1的系统信息接收流程图。
步骤S501,UE接收网络广播发送的NR-node的第一类系统信息。
本步骤中,如果5G网络与现有相关网络(比如LTE网络)重叠部署,比如NR-node在LTE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内,NR-node的第一类系统信息可以由LTE宏基站周期性广播发送。
如果由NR-node广播发送其自身的第一类系统信息,且NR-node采用高频载波,则本实施例需要采取技术手段确保第一类系统信息的周期性广播可以全向覆盖该NR-node所需要达到的目标覆盖范围。例如,如图6所示,该NR-node具备多个(例如5个)射频通道,因此同一时刻T1可以以beamforming方式发送5个窄波束,令这5个窄波束依次连续覆盖不同的方向,则这5个窄波束联合形成一个宽波束覆盖较大范围,此后的T2,……,Tn时刻(如图6所示)令窄波束形成的宽波束依次分别发射到不同的方向,直到实现NR-node所需要达到的目标覆盖范围。
上述的第一类系统信息包含接入和小区驻留相关的系统信息,比如LTE系统中MIB,SIB1,SIB2中与接入和小区驻留相关的信息。
步骤S502,当UE需要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时,UE向NR-Node发送系统信息请求(即请求信息)。本步骤中可通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发送系统信息请求。
当UE需要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时,UE的上层协议实体向用户面实体发送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的指示。
UE的用户面实体收到上层协议实体“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的指示”后,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Uplink Common Control Transport Channel,简称UL-CCCH)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系统信息请求信息(即请求信息)。这里,系统信息请求信息通过专门用于表示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表示,UE的用户面实体选择用于表示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并将所选择的接入码序列通知给下层协议实体。或者,用于表示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也可是上层协议实体选择并在“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的指示”中发送给所述用户面实体的,所述用户面实体收到后,将所述接入码序列通知给下层协议实体。下层协议实体收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接入码序列后,在物理上行公共控制接入信道(Physical UplinkCommon Access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L-CACCH)上向NR-Node全向发送接入码序列,这里所谓的全向发送是指在物理上行公共控制信道物理上行公共接 入信道上发送的接入码序列需要覆盖NR-Node所要达到的上行覆盖范围,具体可以采用图6同样的技术手段,即NR-Node依次向不同方向定向发送接入码序列,以覆盖所有上行覆盖范围。这里的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比如LTE系统中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用户面实体比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实体,下层协议实体则为物理层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实施例的NR-Node为如图4所示的“DU+CU”,且网络侧对应于以上UE侧功能的用户面实体(比如MAC)位于DU中,而MAC之上的协议实体位于CU中,则本实施例中,当DU收到UE发送的用于表示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后,DU需要通过DU与CU之间的接口,如图4中的Xn接口通知CU向所述UE发送第二类系统信息。本实施例不限定DU通知CU的具体时刻,可以在DU收到接入码序列后立刻通知,也可以在DU发送响应UE的消息之后,也可以在步骤S503过程中或者步骤S503之后。
在步骤S502中,通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发送系统信息请求,随机接入消息流程同相关技术(比如LTE)说明,本发明不再赘述。对应于随机接入过程,则本步骤中的UL-CCCH为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为RACH)。专门用于表示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为从随机接入前导码(Random Access Preambles)集合中划分出来的专门用于表示请求系统信息的前导码(即Preambles)。P-UL-CCCH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
本实施例中,NR-Node在P-UL-CCCH上收到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后,向UE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包含用于UE与NR-Node之间进行波束训练测量的参考信号配置和用于调度UE的调度标识,该响应消息全向发送。
步骤S503,UE与NR-Node之间执行波束训练过程。
UE根据步骤S502收到的用于波束训练的参考信号配置,执行与NR-Node之间的波束训练过程。
完成波束训练后,UE与NR-Node之间可以定向发送和接收信息。所谓定向发送信息,是指发送端在与接收端接收方向配对的发送方向上发送信息,定向接收信息则是指接收端在与发送端发送方向配对的接收方向接收信息,如图7所示。
步骤S504,UE接收NR-Node发送的第二类系统信息。
UE接收NR-Node发送的第二类系统信息,具体的,UE的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上定向从NR-Node收到数据包,下层协议实体通过与用户面实体(比如MAC)之间的下行共享传输信道(Downlink SharedTransport Channel,DL-SCH)将所述数据包递交给用户面实体。用户面实体根据数据包控制信息中指示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数据包包含的数据是否为系统信息,若是则将数据包解包后发送给上层协议实体。
具体的,数据包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数据包包头中,比如对于用户面的实体MAC中,在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的MAC头中包含逻辑信道标识信息,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为用于承载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以用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简称BCCH)承载系统信息为例,表1示出了不同逻辑信道标识的含义。
表1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上层协议实体,比如RRC实体,用户面实体可以直接将解包后的数据包发送给RRC实体,也可以经过其他用户面实体处理后再发送给RRC实体。
实施方式2
用户设备UE可以不与网络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当UE需要按需接收系统信息时便可以通过本申请的方法获取系统信息。实施方式2中,UE可以处于空闲态或者节能状态。如图8为实施方式2的系统信息接收流程图。
步骤S801,UE接收网络广播发送的NR-node的第一类系统信息广播。
本步骤同步骤S501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802,当UE需要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时,UE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当UE需要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时,UE的上层协议实体向用户面实体发送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的指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的指示中可以携带具体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中的哪些系统信息的信息。
UE的用户面实体(比如MAC)收到上层协议实体“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的指示”后,发起随机接入过程,随机接入消息流程同相关技术(比如LTE)说明,本发明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高频载波时,本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过程的所有消息均全向发送,且执行完随机接入过程之后,UE获得了与NR-Node之间进行波束训练测量的参考信号配置和用于调度UE的调度标识。
步骤S803,UE与NR-Node之间执行波束训练过程。
本步骤同步骤S503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804,UE接收NR-Node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具体的,UE的用户面实体接收下层协议实体定向从PDSCH上接收到的NR-Node的上行调度信息,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UE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简称为PUSCH)上发送时使用的资源。
步骤S805,UE向NR-Node发送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即系统信息请求,MACCE)。
具体的,UE的用户面实体收到步骤S804的上行调度信息后,生成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并通过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上行共享传输信道(Uplink Shared TransportChannel,简称为UL-SCH)将所生成的控制包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下层协议实体在PUSCH上定向将控制包发送给NR-Node。
本实施例中,对于用户面实体,比如MAC实体,MAC实体生成的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为MAC CE,MAC CE可以表示请求系统信息,一旦NR-Node接收到该MAC CE,则在步骤S806中向UE发送所有第二类系统信息。具体的,MAC实体生成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MAC CE,通过该MAC CE所对应的包控制信息中所包含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来指示该MAC CE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包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包头中,比如对于用户面实体MAC,在MAC PDU的MAC头中对应本实施例所述MAC CE的MAC子头中包含包控制信息,包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表示“请求系统信息”,如表1中所示的01100。
优选的,MAC CE还可以指示具体请求哪些第二类系统信息,如图9所示为一种可能的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MAC CE的示意图,该MAC CE由3个字节(Oct1至Oct3)组成,从最高位开始到第3个字节的最高第3位,分别表征SIB2-SIB20(即S3至S21),如果对应位置为1,则表示请求该位置所对应的SIB,否则表示不请求。其他位为保留位(R)。优选的,用户面实体根据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的指示中携带的具体按需接收第二类系统信息中 的哪些系统信息的信息生成上述MAC CE。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实施例的NR-Node为如图4所示的“DU+CU”,且网络侧对应于以上UE侧功能的用户面实体(比如MAC)位于DU中,而MAC之上的协议实体位于CU中,则本实施例中,当DU收到UE发送的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MAC CE后,DU需要通过DU与CU之间的接口,如图4中的Xn接口通知CU向所述UE发送MAC CE中所请求的第二类系统信息。
步骤S806,UE接收NR-Node发送的第二类系统信息。
NR-Node收到请求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后,向UE发送控制包中所请求的第二类系统信息,UE的具体接收行为同步骤S504,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方式3
用户设备UE可以不与网络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当UE需要按需接收系统信息时便可以通过本申请的方法获取系统信息。实施方式3中,UE可以处于空闲态或者节能状态。如图10为实施方式3的系统信息接收流程图。
步骤S1001至步骤S1004同步骤S801至步骤S804。
步骤S1005,UE向NR-Node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连接建立请求原因中包含系统信息请求,还可以包括相关系统中已经定义的其他原因。
具体的,UE的用户面实体收到步骤S1004的上行调度信息后,将从上层协议实体收到的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上层数据包通过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得UL-SCH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上层数据包中包含系统信息请求信息;下层协议实体在PUSCH上定向将包含系统信息请求信息的数据包发送给NR-Node。
本实施例中,上层协议实体为RRC实体,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上层数据包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的RRC连接建立请求原因为系统信息请求,甚至可以包含具体请求哪些系统信息的指示。
UE接收NR-Node发送的第二类系统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步骤S1006,UE接收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
RRC连接建立消息如相关技术说明。
步骤S1007,UE接收NR-Node发送的第二类系统信息。
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后,NR-Node向UE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中所请求的第二类系统信息,UE的具体接收行为同步骤S504,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S1008,本步骤为可选步骤,如果步骤S1005发送的RRC连接建立请求原因中仅包含系统信息请求,则成功发送第二类系统信息后,NR-Node可以通知UE释放RRC连接。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实现第二类系统信息的非周期性、非广播按需传输,以提高无线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设备功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1和第二发送模块112。
第一发送模块111,用于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112,用于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通过上述实施例,第一发送模块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第二发送模块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以完成系统信息的传输,由于系统信息的传输是按需进行的,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广播所有系统信息造成的大量无线资源被消耗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无线资源被消耗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控制本申请的用户终端。
可选地,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物理层协议实体;上层协议实体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实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第二类系统信息的非周期性、非广播按需传输,提高了无线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设备功耗,满足了对5G时代众多新功能、新需求、新技术的支持。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之前,接收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其中,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按需接收系统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一请求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选取请求系统信息用的接入码序列,或者,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通知子模块,用于将接入码序列作为请求 信息通知下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在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下层协议实体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上收到请求信息时,由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第一发送子模块还用于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由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全向发送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请求信息覆盖接收端所要求达到的上行覆盖范围。
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第二请求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生成请求系统信息用的控制包,并将控制包作为请求信息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控制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第三请求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将从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层数据包发送给下层协议实体,其中,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
可选地,控制包中携带有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上层数据包中携带有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下层协议实体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收到请求信息时,由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由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定向发送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请求信息在发送方向上与接收端的接收方向匹配。
可选地,第一发送模块还包括: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在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之前,接收下层协议实体从发送端定向接收到的用于指示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信息的上行调度信息。
可选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中携带有逻辑信道标识信息,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是否为用于承载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数据包中是否包括系统信息;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数据包中包括系统信息的情况下,将解包数据包后得到的系统信息发送给上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第二接收子模还用于在下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
可选地,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为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定向接收到的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
S2,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3,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
S4,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下层协议实体发送请求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指示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指示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指示用户面实体选取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指示用户面实体将接入码序列作为请求信息通知下层协议实体。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
所述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所述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接收所述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其中,所述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按需接收所述系统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或者,
所述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选取用于请求所述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或者,所述用户面实体从所述上层协议实体接收用于请求所述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
所述用户面实体将所述接入码序列作为所述请求信息通知所述下层协议实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上收到所述请求信息时,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请求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请求信息包括:
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所述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全向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所述请求信息覆盖接收端所要求达到的上行覆盖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面实体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生成用于请求所述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并将所述控制包作为所述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所述控制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或者,
所述用户面实体将从所述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层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所述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包中携带有所述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所述上层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收到所述请求信息时,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所述请求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所述请求信息包括:
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定向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所述请求信息在发送方向上与接收端的接收方向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面实体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接收所述下层协议实体从发送端定向接收到的用于指示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信息的上行调度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实体在接收到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所述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所述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是否为用于承载所述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
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所述数据包中是否包括所述系统信息;
在判断出所述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系统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用户面实体将解包所述数据包后得到的所述系统信息发送给所述上层协议实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所述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在下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接收来自所述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面实体接收来自所述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定向接收所述数据包。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物理层协议实体;
所述上层协议实体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实体。
16.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所述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之前,接收所述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其中,所述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按需接收所述系统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请求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选取请求所述系统信息用的接入码序列,或者,从所述上层协议实体接收用于请求所述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
通知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接入码序列作为所述请求信息通知所述下层协议实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由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请求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公共控制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由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所述物理上行公共接入信道上全向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所述请求信息覆盖接收端所要求达到的上行覆盖范围。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请求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生成请求所述系统信息用的控制包,并将所述控制包作为所述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所述控制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
第三请求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将从所述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层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所述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包中携带有所述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所述上层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由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所述请求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由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定向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以使发送的所述请求信息在发送方向上与接收端的接收方向匹配。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在使用上行共享传输信道向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之前,接收所述下层协议实体从发送端定向接收到的用于指示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信息的上行调度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是否为用于承载所述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
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所述数据包中是否包括所述系统信息;
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系统信息的情况下,将解包所述数据包后得到的所述系统信息发送给所述上层协议实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子模块还用于在下行共享传输信道上接收来自所述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为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定向接收到的数据包。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包括物理层协议实体;
所述上层协议实体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实体。
3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系统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发送的系统信息时,将所述系统信息发送至上层协议实体。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在发送请求信息至下层协议实体之前,接收所述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其中,所述上层协议实体发送的请求用于请求按需接收所述系统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选取用于请求所述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或者,从所述上层协议实体接收用于请求所述系统信息的接入码序列;
将所述接入码序列作为所述请求信息通知所述下层协议实体。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生成用于请求所述系统信息的控制包,并将所述控制包作为所述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所述控制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或者,
将从所述上层协议实体接收到的上层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下层协议实体,其中,所述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所述系统信息,所述上层数据包用于请求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包中携带有所述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所述上层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预先定义的一类系统信息中被请求的系统信息的标识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还存储有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接收来自所述下层协议实体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有逻辑信道标识信息,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用于指示逻辑信道是否为用于承载所述系统信息的逻辑信道;
根据所述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判断所述数据包中是否包括所述系统信息;
在判断出所述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系统信息的情况下,将解包所述数据包后得到的所述系统信息发送给所述上层协议实体。
CN201610606616.2A 2016-07-28 2016-07-28 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76667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6616.2A CN107666716A (zh) 2016-07-28 2016-07-28 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CT/CN2017/094305 WO2018019230A1 (zh) 2016-07-28 2017-07-25 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6616.2A CN107666716A (zh) 2016-07-28 2016-07-28 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6716A true CN107666716A (zh) 2018-02-06

Family

ID=6101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6616.2A Pending CN107666716A (zh) 2016-07-28 2016-07-28 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66716A (zh)
WO (1) WO20180192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2492A1 (zh) * 2018-04-04 2019-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9728B2 (en) * 2006-02-11 2011-1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 channel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pporting scalable bandwidth
CN103763755B (zh) * 2007-12-14 2018-02-06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输送系统信息
CN101370287B (zh) * 2008-07-30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cdma手机读取小区系统消息的方法
CN101686580A (zh) * 2008-09-24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系统消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2492A1 (zh) * 2018-04-04 2019-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351882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系统信息的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19230A1 (zh)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8356B2 (en) Transmission of network slicing constraints in 5G wireless networks
EP296249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access network query protocol (anqp) element provisioning
CN105052044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508996B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36925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453343B (zh) 业务的请求方法及装置
CN111345081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841866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6319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911691B (zh) 一种小区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24770A (zh) 一种d2d多载波聚合的载波集选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5154248A1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EP3873145A1 (en) Service authoriz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RU2378780C2 (ru) Способ для улучшения пропускной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и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и в системах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4303460A (zh) 在无线局域网中提供服务质量敏感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09526039B (zh) 一种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16985A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Usman et al. Towards energy efficient multi-hop d2d networks using wifi direct
CN107666716A (zh) 用户终端、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71461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ellular iot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381563A (zh) 一种自组织接力转发网络的上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
WO2022205570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131156A1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120858A (zh) 一种在物联网中更新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258322A1 (en) A method for broadcast radio communication 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