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6430B - 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6430B
CN107666430B CN201610599462.9A CN201610599462A CN107666430B CN 107666430 B CN107666430 B CN 107666430B CN 201610599462 A CN201610599462 A CN 201610599462A CN 107666430 B CN107666430 B CN 107666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ding
mail
retransmission
instruction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994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66430A (zh
Inventor
张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994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66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6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6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66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6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接收到邮件发送指令后,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邮件发送指令包括新邮件发送指令、邮件重发指令或后台重发指令;若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将所有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或者将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结束后台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的本次发送流程;若当前账户未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电子邮件发送方法中数据流量消耗较大、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终端上电子邮件的发送需要将发送的邮件保存在发件箱,然后放置一个发送命令,由线程来调度这个命令再对账户的发件箱中的邮件进行发送。
但是,若邮件发送失败,也没有新建邮件发送操作,系统将不会再次重发邮件,只有用户刷新发件箱或者触发所有邮件再次发送的操作时,才会重发邮件。即使自带后台自动发送机制,后台自动发送时,会对账户发件箱中的所有邮件进行一次发送,而由于没有其他控制,对于发送失败的邮件多次重发,尤其是对大邮件的重发,将消耗较大的流量,在用户使用移动数据流量时,造成较多的流量开支。
因此,现有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控制方式具有一定的缺陷,会造成数据流量消耗较大,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让用户能够便捷地控制邮件重发,节省数据流量,带给用户更佳的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到邮件发送指令后,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其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包括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用户触发的邮件重发指令或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
若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将所有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或者将所述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结束所述后台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的本次发送流程;
若当前账户未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
其中,所述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还包括:
在待发送邮件发送失败后,更新所述待发送邮件的发送记录信息;
获取预设的重发参数信息和更新后的发送记录信息;
根据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和所述发送记录信息,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其中,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重发策略和重发时间间隔;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上次发送时间;
根据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和所述发送记录信息,触发后台重发指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重发策略指示允许重发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在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时,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其中,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发送次数;
在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送次数是否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
在所述发送次数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其中,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账户对应的发送协议;
根据所述发送协议,执行待发送邮件的发送,并设置用于标识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的发送标志位直至发送结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发送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到邮件发送指令后,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其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包括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用户触发的邮件重发指令或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将所有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或者将所述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结束所述后台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的本次发送流程;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当前账户未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
其中,所述电子邮件发送装置还包括:
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在待发送邮件发送失败后,更新所述待发送邮件的发送记录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重发参数信息和更新后的发送记录信息;
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和所述发送记录信息,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其中,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重发策略和重发时间间隔;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上次发送时间;
所述触发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重发策略指示允许重发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触发子模块,用于在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时,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其中,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发送次数;
所述触发模块还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送次数是否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发送次数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和/或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账户对应的发送协议;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协议,执行待发送邮件的发送,并设置用于标识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的发送标志位直至发送结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除能够接收用户直接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邮件重发指令外,还会接收后台自动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对所选的电子邮件进行发送。而在发送前,则会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也就是检测当前账户是否正在发送邮件过程中,若当前账户未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则直接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若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通过将所有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再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又或者将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结束后台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的本次发送流程。这样,不仅能够由后台控制自动触发邮件重发,还可避免因邮件发送流程发生冲突而导致的邮件发送失败,从而优化了电子邮件的发送流程,让用户能够便捷地控制邮件重发,节省数据流量,带给用户更佳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的具体应用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的具体应用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控制方式具有一定的缺陷而导致的数据流量消耗较大、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让用户能够便捷地控制邮件重发,节省数据流量,带给用户更佳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到邮件发送指令后,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其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包括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用户触发的邮件重发指令或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
步骤102,若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将所有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或者将所述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结束所述后台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的本次发送流程;
步骤103,若当前账户未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
通过步骤101~10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除能够接收用户直接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邮件重发指令外,还会接收后台自动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对所选的电子邮件进行发送。而在发送前,则会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也就是检测当前账户是否正在发送邮件过程中,若当前账户未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则直接发送该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若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通过将所有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等待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结束后,再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又或者针对不同类型指令触发的邮件发送,将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而结束后台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的本次发送流程,将前台和后台发送流程区分,体现用户主动发送的邮件的优先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不仅能够由后台控制自动触发邮件重发,还可避免因邮件发送流程发生冲突而导致的邮件发送失败,从而优化了电子邮件的发送流程,让用户能够便捷地控制邮件重发,节省数据流量,带给用户更佳的使用体验。
其中,为了减少空间的使用,将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的具体实现,可以通过为该待发送邮件分配对应唯一标识,将该唯一标识放入到待发送队列中。而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按照唯一标识的排序依次发送对应的待发送邮件。
其中,步骤102和/或步骤103中,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账户对应的发送协议;
根据所述发送协议,执行待发送邮件的发送,并设置用于标识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的发送标志位直至发送结束。
往往邮箱账户中包含多个账户,会设置对应的发送协议如SMTP(Simple Mail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ESMTP(Extended SMTP,扩展SMTP)、同步协议Exchange。因此,发送时会首先获取当前账户的发送协议,然后按照对应的发送协议执行邮件发送的相关流程。而为了标识当前账户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发送邮件时会设置当前账户的发送标志位,在发送结束后清除该发送标志位,以便检查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
具体的,如图2所示:
S201,接收用户新建邮件点击发送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或者选择某些发送失败邮件点击重发触发的邮件重发指令或者后台自动发送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
S202,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若否,执行S203;若是,执行S204;
S203,调用当前账户对应的发送协议的发送流程发送邮件;
S204,判断指令类型是否为用户触发的,若是,执行S205;若否,结束发送流程;
S205,将用户选择发送的邮件放入到待发送队列中,等待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执行S20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后台发送的实用性,邮件客户端设置了默认重发参数以及重发参数设置界面,用户在该重发参数设置界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控制后台发送。因此,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还包括:
步骤104,在待发送邮件发送失败后,更新所述待发送邮件的发送记录信息;
步骤105,获取预设的重发参数信息和更新后的发送记录信息;
步骤106,根据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和所述发送记录信息,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在该实施例中,待发送邮件发送失败后会存储在发件箱中,并记录该邮件的发送记录信息,且随着每次的发送结果进行更新。之后,获取预设的重发参数信息(系统默认或用户自定义)和更新后的发送记录信息,并依据这两者触发后台重发指令,保证待发送邮件在满足后台重发条件下,才会由后台自动重发,智能控制邮件后台重发。
具体的,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重发策略和重发时间间隔;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上次发送时间;
步骤106包括:
步骤1061,在所述重发策略指示允许重发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步骤1062,在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时,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其中的重发策略用于指示是否允许重发。这样用户在移动数据流量环境下,可以设置重发策略为不允许重发,进一步节省了用户的数据流量。而在重发策略指示允许重发时,则需要判断当前时间和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重发时间间隔,在当前时间和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重发时间间隔时,触发后台重发指令。从而通过重发时间间隔的设置,不允许当前时间和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重发时间间隔的待发送邮件的后台自动重发,有效避免后台邮件重发过于频繁,减少数据流量等通信资源的消耗。
然而,应该知道的是,对于多次无法发送成功的邮件,其重发成功率较低,甚至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由于服务器内部错误,邮件已经成功发送到目的地址,但是邮件客户端获知到的发送结果却是发送失败,仍然会触发后台自动发送,接收方重复收到同一封邮件。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数据流量,还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所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中,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发送次数;
在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的步骤之前,步骤1061还包括:
步骤10611,判断所述发送次数是否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
步骤10612,在所述发送次数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在重发策略指示允许重发时,先判断发送次数是否小于允许尝试发送次数,当发送次数小于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时,再去判断当前时间和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重发时间间隔。这样,在发送次数大于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时,就不再后台自动重发该待发送邮件。
当然,在通过判断得知待发送邮件的发送次数小于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时,也可不去判断当前时间和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重发时间间隔,而直接将该待发送邮件进行后台重发。
此外,判断当前时间和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重发时间间隔可通过设置固定时长的定时器或者可变时长的心跳算法来完成。
另外,在邮件客户端中,可以对多个邮件账户设置不同的重发参数,也可以让多个邮件账户共享同一组参数。
在具体应用中,后台自动重发流程,对于发件箱中存储有数量较多的待发送邮件(发送失败等待重发的邮件)时,为了提升流程处理的便捷性,不再对这些待发送邮件逐一进行重发条件判断,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后台自动重发控制流程如图4所示:
S401,获取当前账户的重发参数信息包括允许尝试发送次数和重发时间间隔;
S402,查询发件箱中发送次数小于允许尝试发送次数的发送失败邮件,设置为当前待发送邮件;
S403,判断当前待发送邮件的当前时间和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重发时间间隔,若是,执行S404;若否,返回S401;
S404,触发后台重发指令,在当前账户不是邮件发送状态时,调用当前账户对应的发送协议的发送流程发送邮件;
S405,判断邮件是否发送成功,若是,执行S406;若否,返回S401。
S406,将成功发送的邮件删除,结束发送流程。
还应该知道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邮件发送成功后,即会将其在邮件客户端删除,避免之后的重发。而邮件发送失败,更新发送记录信息时,除更新本次发送时间外,还要根据邮件发送失败类型,在失败原因是客户端或者服务器侧引起时,将发送次数加1,否则发送次数不变。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通过设置前后台并发控制以及后台重发控制机制,有效地控制前台发送和后台发送,而且能够实现用户对任意邮件进行手动重发,避免流量浪费和同一邮件的重复发送的问题。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发送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501,用于接收到邮件发送指令后,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其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包括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用户触发的邮件重发指令或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
第一发送模块502,用于若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将所有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或者将所述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结束所述后台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的本次发送流程;
第二发送模块503,用于若当前账户未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
其中,所述电子邮件发送装置还包括:
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在待发送邮件发送失败后,更新所述待发送邮件的发送记录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重发参数信息和更新后的发送记录信息;
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和所述发送记录信息,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其中,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重发策略和重发时间间隔;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上次发送时间;
所述触发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重发策略指示允许重发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触发子模块,用于在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时,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其中,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发送次数;
所述触发模块还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送次数是否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发送次数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和/或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账户对应的发送协议;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协议,执行待发送邮件的发送,并设置用于标识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的发送标志位直至发送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邮件发送装置,通过设置前后台并发控制以及后台重发控制机制,有效地控制前台发送和后台发送,而且能够实现用户对任意邮件进行手动重发,避免流量浪费和同一邮件的重复发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应用了上述电子邮件发送方法的装置,上述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装置,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包括上述电子邮件发送装置,通过设置前后台并发控制以及后台重发控制机制,有效地控制前台发送和后台发送,而且能够实现用户对任意邮件进行手动重发,避免流量浪费和同一邮件的重复发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是应用了上述电子邮件发送方法的终端,上述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终端,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且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上述范例性实施例是参考该些附图来描述的,许多不同的形式和实施例是可行而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及教示,因此,本发明不应被建构成为在此所提出范例性实施例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范例性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发明会是完善又完整,且会将本发明范围传达给那些熟知此项技术的人士。在该些图式中,组件尺寸及相对尺寸也许基于清晰起见而被夸大。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基于描述特定范例性实施例目的,并无意成为限制用。如在此所使用地,除非该内文清楚地另有所指,否则该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是意欲将该些多个形式也纳入。会进一步了解到该些术语“包含”及/或“包括”在使用于本说明书时,表示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更多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组件及/或其族群的存在或增加。除非另有所示,陈述时,一值范围包含该范围的上下限及其间的任何子范围。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到邮件发送指令后,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其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包括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用户触发的邮件重发指令或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
若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则判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是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还是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
当判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是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时,将用户触发的所述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
当判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是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时,结束后台触发的所述后台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的本次发送流程;
若当前账户未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待发送邮件发送失败后,更新所述待发送邮件的发送记录信息;
获取预设的重发参数信息和更新后的发送记录信息;
根据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和所述发送记录信息,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重发策略和重发时间间隔;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上次发送时间;
根据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和所述发送记录信息,触发后台重发指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重发策略指示允许重发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在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时,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发送次数;
在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送次数是否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
在所述发送次数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账户对应的发送协议;
根据所述发送协议,执行待发送邮件的发送,并设置用于标识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的发送标志位直至发送结束。
6.一种电子邮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终端接收到邮件发送指令后,检测当前账户是否为邮件发送状态;其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包括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用户触发的邮件重发指令或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则判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是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还是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当判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是用户触发的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时,将用户触发的所述新邮件发送指令或邮件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添加到待发送队列中,在当前账户的邮件发送状态结束后,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当判断所述邮件发送指令是后台触发的后台重发指令时,结束后台触发的所述后台重发指令对应的待发送邮件的本次发送流程;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当前账户未处于邮件发送状态,发送待发送邮件至目标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在待发送邮件发送失败后,更新所述待发送邮件的发送记录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重发参数信息和更新后的发送记录信息;
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和所述发送记录信息,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重发策略和重发时间间隔;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上次发送时间;
所述触发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重发策略指示允许重发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触发子模块,用于在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时,触发后台重发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发参数信息包括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所述发送记录信息包括发送次数;
所述触发模块还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送次数是否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发送次数小于所述允许尝试发送次数时,判断当前时间和所述上次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重发时间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和/或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账户对应的发送协议;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协议,执行待发送邮件的发送,并设置用于标识当前账户处于邮件发送状态的发送标志位直至发送结束。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邮件发送装置。
CN201610599462.9A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7666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99462.9A CN107666430B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99462.9A CN107666430B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6430A CN107666430A (zh) 2018-02-06
CN107666430B true CN107666430B (zh) 2021-04-06

Family

ID=61115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99462.9A Active CN107666430B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664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0994B (zh) * 2018-07-02 2021-05-25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发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00301B (zh) * 2018-11-23 2021-12-31 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89432B (zh) * 2019-01-24 2023-04-1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4097A (zh) * 2003-09-29 2005-04-0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信息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9474C (zh) * 2004-07-09 2007-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消息业务中推送通知的处理方法
US7631043B2 (en) * 2004-12-03 2009-12-0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managing “messages sent” file and resending of messages from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052018A (zh) * 2007-05-16 2007-10-10 深圳市杰普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在信息终端上快速群发邮件的方法
JP2011004112A (ja) * 2009-06-18 2011-01-06 Canon Inc メール再送システム
CN103401764A (zh) * 2013-08-05 2013-11-20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973549A (zh) * 2014-05-16 2014-08-0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观察者模式发送大量邮件的方法
CN104579922A (zh) * 2014-12-26 2015-04-29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936156B (zh) * 2015-06-25 2018-09-07 走遍世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短信发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4097A (zh) * 2003-09-29 2005-04-0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信息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子邮件营销中邮件分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刘凯;《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40415;I139-1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6430A (zh) 201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0953B (zh) 一种下行网关选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798680B2 (en) Polic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peripheral
WO2010069379A2 (en) Dynamic harq buffer management
CN107666430B (zh) 一种电子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790776A (zh) 心跳连接归一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及通信系统
CN110460412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rdma网卡
CN110784255B (zh) 一种北斗用户终端通信资源共享系统
EP3584978B1 (en) Technique for storing softbits
CN101494834A (zh) 一种重发信息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1977358A (zh) 一种数据短信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30191484A1 (en) Mail transfer system, mail gateway and data store server
CN11141682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554042A (zh) 一种UDP远程传输log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81846B (zh) 一种用户名片更新方法和系统
CN110213320B (zh) 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53761A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181858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712494A (zh) 处理异步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1948863B1 (ko) 메시지 전송채널 자동선택 및 메시지 전송방법, 장치 및 프로그램
CN103647622A (zh) 一种实现跨机房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90667B (zh) 一种处理重传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CN110618900B (zh) 一种uart数据传输方法
CN113542388A (zh) 数据可靠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821043A (zh)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833872A (zh) 业务接入方法、系统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