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6398A - 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6398A
CN107666398A CN201710961182.2A CN201710961182A CN107666398A CN 107666398 A CN107666398 A CN 107666398A CN 201710961182 A CN201710961182 A CN 201710961182A CN 107666398 A CN107666398 A CN 1076663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group
clouds
terminal device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11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66398B (zh
Inventor
蔡世光
翟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9611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66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66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6398A/zh
Priority to TW107115081A priority patent/TWI68130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66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6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4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broadcast or multicast in a specific location, e.g. geo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short real-time information, e.g. alarms, notifications, alerts, upd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云端接收由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行为模式;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行为模式,将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群组;所述云端接收关联物品信息,所述关联物品信息由所述群组内的所述终端设备采集;所述云端对所述群组内的所述关联物品进行监管,并向所述群组内的各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应所述关联物品的通知信息。本发明利用大数据实现用户行为分析,并为相同行为的用户建立群组,从而当用户处于特定场景时,触发群组通知消息,及时提醒群组内的每一用户,便利用户的生活工作。

Description

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具有数据量大、速度快、类型多、价值高、真实性强等特点。在消费领域、金融领域、工业领域、医疗领域等各个领域,大数据分析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睡眠监测设备。在当用户进入睡眠后自动检测睡眠情况并分析周围环境(包括声音、光线、温度等),将周围环境调整为匹配用户的睡眠情况。当用户无法入睡时,睡眠监测设备可自动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用户入睡。同一家庭内的用户可通过传送器共享一个睡眠监测设备。
然而,在生活领域,大数据分析的应用还比较窄,很多工作或者生活的日常事项,仍然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大数据分析尚无法做到实时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并基于用户的行为模式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例如出行时的行李监管,目前的方法仍然是依靠手动地在行李上贴上识别码,领取时扫描识别码。对于行李遗漏的情况,用户无法在合理的第一时间内获得提醒,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可见,大数据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非常有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实现基于用户信息分析用户行为模式,进而判断用户的行为模式是否触发特定场景,并建立群组提供统一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包括:云端接收由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行为模式;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行为模式,将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群组;所述云端接收关联物品信息,所述关联物品信息由所述群组内的所述终端设备采集;所述云端基于所述关联物品信息对所述群组内的关联物品进行监管,并向所述群组内的各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应所述关联物品的通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系统,包括至少一云端以及多个终端设备,所述云端至少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分组模块、和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由所述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行为模式;所述分组模块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行为模式,将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群组;以及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关联物品信息,所述关联物品信息由所述群组内的所述终端设备采集;所述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关联物品信息对所述群组内的关联物品进行监管,并向所述群组内的各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应所述关联物品的通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的步骤。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中,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行为模式中包括: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获得所述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所述云端判断所述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所述用户的预设轨迹,若是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第一行为模式,若否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中,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行为模式,将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群组中包括:当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将均处于所述第二行为模式,且具有相同实时行为轨迹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临时群组。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中,所述关联物品为行李,每一行李对应一个电子标签。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中,所述云端对所述群组内的所述关联物品进行监管的步骤包括:所述云端向所述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行李输入提示,并接收各所述终端设备上传的第一行李信息;预设时间段后,所述云端向所述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行李输入提示,并接收各所述终端设备上传的第二行李信息;所述云端判断所述临时群组中的所述第二行李信息与所述第一行李信息是否匹配,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向所述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行李遗漏通知。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中,所述用户的预设轨迹包括所述用户的预设活动路线,和/或,所述用户的预设活动区域。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中,所述用户的预设轨迹由所述终端设备预存至所述云端,或者,所述用户的预设轨迹由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采集的所述用户的历史位置信息计算得出。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中,所述具有相同实时行为轨迹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包括:具有完全一致的实时行为轨迹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以及,实时行为轨迹的差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
有鉴于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大数据分析,通过终端设备实时采集上传的用户信息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保证得出的行为模式准确度高;根据用户的行为模式,将处于相同行为模式的且具备一定条件的用户建立临时群组,从而,在临时群组内为该些具有相同行为模式的用户提供统一的关联物品监管服务,极大程度便利用户的生活出行。基于此,本发明利用云端大数据的分析功能,结合数字标签等技术,预测用户的需求,及时为群组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3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图;
图4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图1示出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2示出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的详细流程图。其中,附图以及下文中为描述方便,在各步骤前添加了相应的序号。应当理解的是,各步骤的序号并不必然代表各步骤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以下文的说明以及权利要求中的限定为准。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包括:
步骤S101、云端接收由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其中,终端设备所采集的“实时位置信息”不仅包括地理位置,还包括获取该地理位置的当前时间,从而,后续云端可根据终端设备采集的实时位置信息,实时地判断用户的行为模式。
步骤S102、云端根据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用户的行为模式。具体的,步骤S102包括如下子步骤(需注意的是,附图2中部分步骤直接以其多个子步骤的形式进行绘制,以展示群组通知方法的具体流程):
步骤S1021、云端根据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获得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其中,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可由复数个实时位置信息相连获得,也可通过一些已知的公式由实时位置信息计算得出实时行为轨迹,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022、云端判断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用户的预设轨迹,若是则判定用户处于第一行为模式,若否则判定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
进一步的,用户的预设轨迹包括用户的预设活动路线,和/或,用户的预设活动区域。也就是说,当判断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用户的预设轨迹时,可以判断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该用户的预设活动路线;或者,可以判断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该用户的预设活动区域;或者,同时根据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该用户的预设活动路线,并且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该用户的预设活动区域,来判断该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该用户的预设轨迹。
举例来说,用户A的预设轨迹包括3条预设活动路线,分别是 那么判断用户A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用户A的预设轨迹时,可以判断用户A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该用户A的预设活动路线当用户A的实时行为轨迹符合中任意一条预设轨迹时,即可判断该用户A的实时行为轨迹符合用户A的预设轨迹,即进一步判定该用户A处于第一行为模式。本实施例中,设定该第一行为模式为日常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用户A的预设活动路线中,B地例如为住址,C地例如为公司地址,D地例如为用户A常去的超市/商场等。
另外,用户A的预设轨迹还可包括预设活动区域。此时,还可根据用户A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该预设活动区域,来判定用户A是处于第一行为模式或第二行为模式。相较于通过预设活动路线判定行为模式,采用预设活动区域来判定行为模式的方式更加灵活。举例来说,用户A的预设活动路线包括若某天用户A上班途中临时有事需要绕道去往E地,此时用户A的实时行为轨迹不再符合预设活动路线,通过判断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预设活动路线的方式,此时即会将用户A的行为模式判定为第二行为模式,继而触发后续的群组建立和通知服务。而事实上用户A仍然处于第一行为模式,无需触发群组建立和通知服务。因此,此时可采用预设活动区域的方式来进一步判定用户A是否脱离了日常行为模式。通过判定,发现E地仍然位于用户A的预设活动区域之内,并未超出合理的范围,因此可判定用户A仍处于第一行为模式,也即日常行为模式,无需触发相应的群组建立和通知服务。
当然,通过预设活动路线与实时行为轨迹的匹配关系判定用户的行为模式的方式,和通过预设活动范围与实时行为轨迹判定用户的行为模式的方式可以结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设定和调整。
进一步的,用户的预设轨迹可以由该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输入预存至云端,或者,用户的预设轨迹也可以由云端根据该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采集的历史位置信息计算得出。例如,某一用户的预设轨迹可以由该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上传预存至云端,后续根据该终端设备上传的预设轨迹来判断该用户的行为模式。或者,云端根据终端设备采集的该用户的历史位置信息,计算得出该用户的预设轨迹(也即日常行为模式下的活动轨迹)。例如,根据历史前一个月采集的用户X的实时位置信息,分析出用户X的日常行为轨迹,例如包括Y住址与Z公司之间的往返轨迹。后续,可用该计算得出的Y住址与Z公司之间的往返轨迹,来判断该用户当前的行为模式。
步骤S103、云端根据用户信息和行为模式,将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群组。具体的,步骤S103包括:当判定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将均处于第二行为模式,且具有相同实时行为轨迹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临时群组。当判定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也即非日常行为模式,例如用户脱离了日常的行为轨迹,以某个速度某个方向移动,则表明用户可能处于出差状态,或者旅行状态,此时可能需要行李监管服务。因此触发临时群组行李监管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若干用户在某一时间段以一定的频率出现在相同的位置,则可判定该些用户一同出差或一同旅行,可以暂时归为一个临时群组。
具体的,建立临时群组的步骤包括:云端首先挑选出所有处于第二行为模式的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接着,将均处于第二行为模式,且具有相同实时行为轨迹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临时群组。此处“相同实时行为轨迹”既包括实时行为轨迹完全相同的用户,也包括实时行为轨迹的差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的用户。
举例来说,用户M与用户N为旅友,共同乘坐同一航班,那么用户M与用户N的实时行为轨迹一致。更合理的情况,用户M与用户N的行为轨迹并非完全一致但其差值在一个合理的阈值范围内。例如,飞行过程中用户M在机舱内走动导致其行为轨迹发生轻微变化,此时用户M与用户N的行为轨迹即出现了未完全符合的情况,但其差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因此仍判定用户M与用户N的实时行为轨迹“相同”,或者说“相似”。
建立临时群组后,还包括:步骤S104、云端接收关联物品信息,关联物品信息由群组内的终端设备采集。其中,每个终端设备可采集一个或多个关联物品。在本实施例中,关联物品为行李,每一行李对应一个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用于唯一标识关联物品,例如为RFID电子标签。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通过终端设备扫描电子标签,即可读取该电子标签对应的关联物品信息,并上传至云端。
进一步的,步骤S105、云端对群组内的关联物品进行监管,并向群组内的各终端设备发送对应关联物品的通知信息。具体的,步骤S105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S1051、云端向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行李输入提示,并接收各终端设备上传的第一行李信息;步骤S1052、预设时间段后,云端向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行李输入提示,并接收各终端设备上传的第二行李信息;步骤S1053、云端判断临时群组中的第二行李信息与第一行李信息是否匹配,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向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行李遗漏通知。
其中,第一行李信息包括多件行李信息,具体是包括该临时群组中所有的终端设备第一次上传的多件行李信息(本实施例中关联物品信息即指代行李信息)。对应地,第二行李信息包括了该临时群组中所有的终端设备第二次上传的多件行李信息。例如,群组内包括十个用户,每个用户持有一个终端设备,每个终端设备对应扫描属于该用户的一件或多件行李所对应的电子标签。具体来说,每件行李上设置一个电子标签,实现一件行李唯一对应一个电子标签。一个用户具有几件行李,那么其终端设备就对应扫描该几件行李所对应的电子标签。当然,某一用户还可以扫描同一临时群组中的其他用户的行李所对应的电子标签。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行李信息和第二行李信息均是以临时群组为单位进行统计,以方便临时群组中的各个用户之间帮忙领取行李。判断第二行李信息与第一行李信息是否匹配的具体方式为:第二行李信息上传至云端后,识别该临时群组中第二行李信息对应的所有的电子标签是否与该临时群组中第一行李信息对应的所有的电子标签完全一致(包括电子标签数量的一致和电子标签内容的一致),若完全一致则表明第二行李信息和第一行李信息匹配,若不一致则表明第二行李信息和第一行李信息为不匹配。例如第二行李信息所对应的电子标签数量小于第一行李信息所对应的电子标签数量,则该临时群组中可能存在行李漏领情况;或者第二行李信息对应的电子标签内容与第一行李信息对应的电子标签内容不一致,则该临时群组中可能存在行李错领情况。在不匹配的情况下,云端向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行李遗漏通知,以方便该临时群组内的用户互相检查是否有行李漏领或错领。
无论是出差、旅行或者其他情况下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即非日常行为模式,用户均会携带行李,于实际中,“行李”可以是笔记本电脑、鼠标、充电宝、或行李箱等其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因此,当云端判定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时,自动触发行李监管服务。云端向临时群组内的用户发送第一行李输入提示。此时,用户还可能选择是否需要行李监管服务。若需要,则可根据云端的提示输入第一行李信息;若不需要,用户可手动退出临时群组。其中,该临时群组可以是云端通过终端设备上的某一应用软件建立的临时群组,也可以是微信群、QQ群等临时群组。当用户脱离了日常行为轨迹,云端判断出某些用户均脱离日常行为轨迹且实时行为轨迹相似,即可判定该些用户可能是同事共同出差,家人共同旅行,等等情况,将该些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建立临时群组。并对该临时群组提供行李监管服务。
进一步的,只要该临时群组内的关联物品被任一移动终端扫描上传至云端,即可判定该关联物品的状态正常,无需提醒。从而,一同出行的旅友,或者同事之间可以相互扫描上传关联物品信息,当行李遗漏时也能相互提醒。
本实施根据用户实时位置信息分析行为模式,进而根据用户的行为模式将均处于非日常行为模式且具有相同运动轨迹的用户拉入群组,实现群组内行李统一监管提醒,极大程度便利用户出行。通过群组统一监管提醒,还可便于群组内用户收到通知后彼此间相互提醒,避免某用户断线导致漏收通知而遗漏行李。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系统,图3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图,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云端31以及多个终端设备32,该云端31至少包括接收模块311、判断模块312、分组模块313、和管理模块314。其中,云端31例如为一个具有处理功能的云端处理设备,终端设备例如为一具有定位功能的GPS信号采集器,或者智能手机。
具体的,接收模块311接收由终端设备32实时采集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模块312根据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用户的行为模式;分组模块313根据用户信息和行为模式,将对应的终端设备32建立群组;接收模块311接收关联物品信息,关联物品信息由群组内的终端设备32采集;管理模块314基于关联物品信息对群组内的关联物品进行监管,并向群组内的各终端设备32发送对应关联物品的通知信息。
其中,判断模块312具体执行:根据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获得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判断该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该用户的预设轨迹,若是则判定该用户处于第一行为模式,若否则判定该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
进一步的,分组模块313具体执行:当判定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将均处于第二行为模式,且具有相同实时行为轨迹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32建立临时群组。
进一步的,关联物品为行李,每一行李对应一个电子标签。在此基础上,管理模块314具体执行:向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32发送第一行李输入提示,并接收各终端设备32上传的第一行李信息;预设时间段后,向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32发送第二行李输入提示,并接收各终端设备上传的第二行李信息;以及,判断临时群组中的第二行李信息与第一行李信息是否匹配,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向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32发送行李遗漏通知。
其中,各个模块具体的工作流程以及原理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例如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行李的群组通知方法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4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4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400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上述行李的群组通知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端接收由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
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行为模式;
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行为模式,将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群组;
所述云端接收关联物品信息,所述关联物品信息由所述群组内的所述终端设备采集;
所述云端基于所述关联物品信息对所述群组内的关联物品进行监管,并向所述群组内的各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应所述关联物品的通知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行为模式中包括:
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获得所述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
所述云端判断所述用户的实时行为轨迹是否符合所述用户的预设轨迹,若是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第一行为模式,若否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行为模式,将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群组中包括:
当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第二行为模式,将均处于所述第二行为模式,且具有相同实时行为轨迹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临时群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物品为行李,每一行李对应一个电子标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基于所述关联物品信息对所述群组内的关联物品进行监管中包括:
所述云端向所述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行李输入提示,并接收各所述终端设备上传的第一行李信息;
预设时间段后,所述云端向所述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行李输入提示,并接收各所述终端设备上传的第二行李信息;
所述云端判断所述临时群组中的所述第二行李信息与所述第一行李信息是否匹配,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向所述临时群组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行李遗漏通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预设轨迹包括所述用户的预设活动路线,和/或,所述用户的预设活动区域。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预设轨迹由所述终端设备预存至所述云端,或者,所述用户的预设轨迹由所述云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采集的所述用户的历史位置信息计算得出。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相同实时行为轨迹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包括:具有完全一致的实时行为轨迹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以及,实时行为轨迹的差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
9.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云端以及多个终端设备,所述云端至少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分组模块、和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由所述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行为模式;
所述分组模块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行为模式,将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群组;以及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关联物品信息,所述关联物品信息由所述群组内的所述终端设备采集;
所述管理模块基于所述关联物品信息对所述群组内的关联物品进行监管,并向所述群组内的各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应所述关联物品的通知信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61182.2A 2017-10-10 2017-10-10 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666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1182.2A CN107666398B (zh) 2017-10-10 2017-10-10 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TW107115081A TWI681306B (zh) 2017-10-10 2018-05-03 基於用戶行為的群組通知方法、系統以及儲存媒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1182.2A CN107666398B (zh) 2017-10-10 2017-10-10 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6398A true CN107666398A (zh) 2018-02-06
CN107666398B CN107666398B (zh) 2020-08-04

Family

ID=6109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1182.2A Active CN107666398B (zh) 2017-10-10 2017-10-10 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66398B (zh)
TW (1) TWI68130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7110A (zh) * 2018-12-07 2019-03-29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社群通信系统、方法及用于社群通信的光终端、现场终端
CN111581998A (zh) * 2020-05-09 2020-08-25 上海双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行李提取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933298A (zh) * 2020-08-14 2020-11-13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人群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5772A (zh) * 2013-11-22 2014-07-30 上海仁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以地理位置形成群并进行物料提交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43555A (zh) * 2014-08-21 2014-12-2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处理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11367A (zh) * 2015-04-02 2015-07-29 常青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地理位置的数据通讯连接方法
CN105050053A (zh) * 2015-06-29 2015-11-11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建立群组方法及服务器
CN105657010A (zh) * 2015-12-29 2016-06-08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管理方法、装置、终端、云平台及物品
CN105704663A (zh) * 2016-01-15 2016-06-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跟踪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6127905A1 (zh) * 2015-02-15 2016-08-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6503758A (zh) * 2016-09-19 2017-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防丢方法和系统及一种电子标签
CN106557376A (zh) * 2016-11-30 2017-04-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群组建立、加入方法和装置以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8228B2 (en) * 2007-07-11 2011-06-07 Yahoo! Inc. Behavioral predictions based on network activity locations
TWI463839B (zh) * 2011-10-26 2014-12-01 Univ Nat Taiwan 透過社群網站使用者介面的狀態追蹤系統及方法
US10417648B2 (en) * 2015-11-09 2019-09-1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finding crowd movement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5772A (zh) * 2013-11-22 2014-07-30 上海仁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以地理位置形成群并进行物料提交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43555A (zh) * 2014-08-21 2014-12-2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处理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27905A1 (zh) * 2015-02-15 2016-08-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4811367A (zh) * 2015-04-02 2015-07-29 常青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地理位置的数据通讯连接方法
CN105050053A (zh) * 2015-06-29 2015-11-11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建立群组方法及服务器
CN105657010A (zh) * 2015-12-29 2016-06-08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管理方法、装置、终端、云平台及物品
CN105704663A (zh) * 2016-01-15 2016-06-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跟踪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03758A (zh) * 2016-09-19 2017-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防丢方法和系统及一种电子标签
CN106557376A (zh) * 2016-11-30 2017-04-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群组建立、加入方法和装置以及服务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7110A (zh) * 2018-12-07 2019-03-29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社群通信系统、方法及用于社群通信的光终端、现场终端
CN111581998A (zh) * 2020-05-09 2020-08-25 上海双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行李提取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933298A (zh) * 2020-08-14 2020-11-13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人群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933298B (zh) * 2020-08-14 2024-02-13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人群关系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5771A (zh) 2019-04-16
TWI681306B (zh) 2020-01-01
CN107666398B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Sahaf et al. A survey on evolutionary machine learning
Gharaibeh et al. Smart cities: A survey on data management, security, and enabling technologies
Noulas et al. Exploiting foursquare and cellular data to infer user activity in urban environments
CN110147722A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视频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280685A (zh) 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7666398A (zh) 基于用户行为的群组通知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US2020012547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ecasting Time Series With Variable Seasonality
Jun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in cybersecurity and cyberdefense
CN108366045A (zh) 一种风控评分卡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US20190138974A1 (en)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parcel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Kiran et al.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s of IOT
US11579236B2 (en) Partial phase vectors as network sensors
CN11053232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手环数据处理与共享方法
CN111601361B (zh) 一种实时检测Ad hoc网络关键节点的方法及装置
Jain et al. Rule‐based classification of energy theft and anomalies in consumers load demand profile
CN108369806A (zh) 可配置的通用语言理解模型
CN110134759A (zh) 一种获取企业的行业信息的方法
CN109873809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284367A (zh) 用于处理文本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34194A (zh) 图片分类方法、边缘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99564B (zh) 帐号分类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377435A (zh) 一种配置消防设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Yeung et al. Networking—a statistical physics perspective
CN104079416B (zh) 用于降低网络设备的能量消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02688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收集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