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6053A -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66053A CN107666053A CN201710241610.4A CN201710241610A CN107666053A CN 107666053 A CN107666053 A CN 107666053A CN 201710241610 A CN201710241610 A CN 201710241610A CN 107666053 A CN107666053 A CN 1076660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groove
- rotating shaft
- charging
- drive cavity
- screw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包括由传动部和固定在传动部右侧底部端面上的充电部组成的充电桩体,传动部左侧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右侧端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下方设有充电枪头,充电枪头右侧相对的充电部左侧端面内设有插接槽,插接槽右侧的充电部内设有圆形滑动槽,圆形滑动槽后侧的充电部内设有第一传动腔,第一传动腔与圆形滑动槽之间设有隔板,第一滑动槽右侧的传动部内设有第二传动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实现插接工作以及自动控制电插孔的外露以及隐藏工作,提高充电桩的整体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环保、低碳生活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国家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大力推广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其中,电动汽车本身具有无污染,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对于目前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普通小汽车来说有着节能环保的优势,同时,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尾气排放是相当有利的,而电力可以通过多种能源获得,例如火电,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等,有着来源渠道广的优势。而现有的充电桩显示装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如何快速将充电头自动插入充电桩内,完成自动充电连接,另外如何控制在需要充电时保护门的打开以及在充电完成后控制保护门的关闭,提高充电安全性成为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包括由传动部和固定在所述传动部右侧底部端面上的充电部组成的充电桩体,所述传动部左侧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右侧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下方设有充电枪头,所述充电枪头右侧相对的所述充电部左侧端面内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右侧的所述充电部内设有圆形滑动槽,所述圆形滑动槽后侧的所述充电部内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圆形滑动槽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滑动槽右侧的所述传动部内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右侧内壁之间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底面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内顶面之间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有花键转轴,所述花键转轴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二贯通孔内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部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末端处固定设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一转轴底部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处设有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三锥形轮前侧下方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轮,所述圆形滑动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盘,所述隔板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电机上设置有消音减震装置。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枪头右侧端面设有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右侧端面上设有导电插针,所述充电枪头左侧端面设有充电线,所述充电枪头与所述第一滑动块之间固定设有连接块。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杆右侧伸入所述第一贯通孔内且末端处于所述花键转轴左侧延伸末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圆形滑动槽左侧与所述插接槽右侧端相贯通设置。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轴前侧延伸段贯通所述转动盘且与所述圆形滑动槽前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后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四锥形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动腔左侧内顶面上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左侧端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底部设有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两侧滑动夹持配合连接的夹持部。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盘右侧设有与所述插接槽高度相等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内侧的所述转动盘内设有电插孔,所述竖直面相背侧的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圆形滑动槽右侧内壁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传感器配合连接的第二传感器。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发射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接收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贯通孔上下两侧内均与所述第一转轴外壁转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上也设置有所述消音减震装置,所述消音减震装置包括消音罩和减震弹簧,所述消音罩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外侧面上,所述消音罩内填充有消音棉用于吸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噪音,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消音罩的外侧面,增强装置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滑动槽内设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右侧端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下方设充电枪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插接工作,减少人员操作,提高插接效率。
2. 通过第二传动腔内底面与第一传动腔内顶面之间设第二贯通孔,花键转轴上滑动配合连接第一锥形轮,第二贯通孔内设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部伸入第二传动腔内且末端处固定设第二锥形轮,第一转轴底部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处设第三锥形轮,第三锥形轮前侧下方啮合连接第四锥形轮,圆形滑动槽内转动配合连接转动盘,隔板内设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从而实现第一电机与转动盘的传动连接配合,自动控制转动盘的调节工作,在充电时实现自动控制电插孔外露,在充电完成时实现自动控制电插孔隐藏,提高充电安全性。
3. 通过第二传动腔左侧内顶面上设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内设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左侧端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底部设伸入第二传动腔内且与第一锥形轮两侧滑动夹持配合连接的夹持部,从而实现控制第一锥形轮与第二锥形轮的啮合连接以及脱离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实现插接工作以及自动控制电插孔的外露以及隐藏工作,提高充电桩的整体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圆形滑动槽和第一传动腔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相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锥形轮最大程度脱离第二锥形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充电连接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中的第二传动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消音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包括由传动部7和固定在所述传动部7右侧底部端面上的充电部6组成的充电桩体5,所述传动部7左侧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动槽71,所述第一滑动槽71内设有第一螺杆72,所述第一螺杆72右侧端与第一电机75连接,所述第一螺杆72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动块73,所述第一滑动块73下方设有充电枪头74,所述充电枪头74右侧相对的所述充电部6左侧端面内设有插接槽621,所述插接槽621右侧的所述充电部6内设有圆形滑动槽62,所述圆形滑动槽62后侧的所述充电部6内设有第一传动腔63,所述第一传动腔63与所述圆形滑动槽62之间设有隔板65,所述第一滑动槽71右侧的所述传动部7内设有第二传动腔61,所述第二传动腔61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滑动槽71右侧内壁之间设有第一贯通孔611,所述第二传动腔61内底面与所述第一传动腔63内顶面之间设有第二贯通孔64,所述第二传动腔61内设有花键转轴613,所述花键转轴613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锥形轮614,所述第二贯通孔64内设有第一转轴641,所述第一转轴641顶部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61内且末端处固定设有第二锥形轮642,所述第一转轴641底部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63内且末端处设有第三锥形轮643,所述第三锥形轮643前侧下方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轮652,所述圆形滑动槽62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盘622,所述隔板65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651,所述第一电机75上设置有消音减震装置8。
其中,所述充电枪头74右侧端面设有导电部742,所述导电部742右侧端面上设有导电插针7421,所述充电枪头74左侧端面设有充电线743,所述充电枪头74与所述第一滑动块73之间固定设有连接块741。
其中,所述第一螺杆72右侧伸入所述第一贯通孔611内且末端处于所述花键转轴613左侧延伸末端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花键转轴613的转动以及带动第一锥形轮614的转动。
其中,所述圆形滑动槽62左侧与所述插接槽621右侧端相贯通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转轴651前侧延伸段贯通所述转动盘622且与所述圆形滑动槽62前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51后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四锥形轮65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由第四锥形轮652带动第二转轴651以及转动盘622的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传动腔61左侧内顶面上设有第二滑动槽612,所述第二滑动槽612内设有第二螺杆6122,所述第二螺杆6122左侧端与第二电机6123连接,所述第二螺杆6122上螺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动块6121,所述第二滑动块6121底部设有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61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614两侧滑动夹持配合连接的夹持部6124,从而实现控制第一锥形轮614与第二锥形轮642的啮合连接以及脱离工作。
其中,所述转动盘622右侧设有与所述插接槽621高度相等的竖直面6221,所述竖直面6221内侧的所述转动盘622内设有电插孔6222,所述竖直面6221相背侧的所述转动盘622上设有第一传感器6223,所述圆形滑动槽62右侧内壁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传感器6223配合连接的第二传感器623,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二电机6123带动第二滑动块6121左右滑动。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6223为发射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623为接收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623与所述第二电机6123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贯通孔64上下两侧内均与所述第一转轴641外壁转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电机6123上也设置有所述消音减震装置8,所述消音减震装置8包括消音罩81和减震弹簧82,所述消音罩8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75和第二电机6123的外侧面上,所述消音罩81内填充有消音棉用于吸收所述第一电机75和第二电机6123的噪音,所述减震弹簧82设置在所述消音罩81的外侧面,增强装置的稳定性。
初始状态时,第一滑动块73位于第一滑动槽71的最左侧位置,使充电枪头74上的导电部742最大程度远离插接槽621,此时,第二滑动块6121位于第二滑动槽612的最右侧位置,使夹持部6124带动第一锥形轮614右侧底部与第二锥形轮642左侧顶部啮合连接,同时,转动盘622上的竖直面6221位于右侧的圆形滑动槽62内,此时,竖直面6221为竖直状态,同时,竖直面6221相背侧的转动盘622外接圆伸入插接槽621内。
当需要充电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电机75控制第一螺杆72转动,由第一螺杆72带动花键转轴613以及花键转轴613上的第一锥形轮614转动,并由第一锥形轮614带动第二锥形轮642转动,由第二锥形轮642带动第一转轴641以及第一转轴641底部的第三锥形轮643转动,并由第三锥形轮643带动第四锥形轮652以及第四锥形轮652上的第二转轴65转动,最后由第二转轴651带动转动盘622转动,同时,第一螺杆72带动第一滑动块73逐渐沿第一滑动槽71右侧方向滑动,直至如图3所示转动盘622180°,此时,转动盘622上的竖直面6221位于圆形滑动槽62内的左侧位置且为竖直状态,同时,竖直面6221相背侧的第一传感器6223与第二传感器623相接,此时,第二传感器623发送信号并控制第二电机6123带动第二螺杆6122转动,使第二螺杆6122带动第二滑动块6121沿第二滑动槽612左侧方向滑动,由第二滑动块6121带动夹持部6124和第一锥形轮614逐渐朝左侧滑动,使第一锥形轮614逐渐脱离第二锥形轮642,直至如图4所示第二滑动块6121滑动到第二滑动槽612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控制第二电机6123停止转动,同时,第一锥形轮614最大程度远离第二锥形轮642,此时继续通过第一电机75控制第一螺杆72转动,由第一螺杆72带动第一滑动块73继续沿第一滑动槽71右侧方向滑动,直至如图5所示第一滑动块73滑动到第一滑动槽71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充电枪头74上的导电部742完全插入插接槽621且导电部742右侧端面与竖直面6221相抵接,同时,使导电部742上的导电插针7421经过入插接槽621后完全插入电插孔6222完成充电连接;当充电完成需要拔出充电枪头74时,首先通过第一电机75控制第一螺杆72反转,使第一螺杆72带动第一滑动块73逐渐朝左侧滑动,同时,第一滑动块73带动充电枪头74逐渐朝左侧滑动,直至充电枪头74上的导电部742完全脱离插接槽621,同时,使导电插针7421完全脱离电插孔6222时,此时,通过第二电机6123控制第二螺杆6122反转,使第二螺杆6122带动第二滑动块6121沿第二滑动槽612逐渐朝右侧滑动,同时,由第二滑动块6121带动夹持部6124以及第一锥形轮614逐渐朝右侧滑动,直至第二滑动块6121滑动到第二滑动槽612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第一锥形轮614与第二锥形轮642啮合连接,然后继续控制第一电机75带动第一螺杆72反转,使第一螺杆72继续带动第一滑动块73逐渐朝左侧滑动,同时,第一锥形轮614带动第二锥形轮642反转,使第二锥形轮642带动第一转轴641以及第一转轴641底部的第三锥形轮643反转,由第三锥形轮643带动第四锥形轮652以及第四锥形轮652上的第二转轴651反转,最后由第二转轴651带动转动盘622反转,直至第一滑动块73滑动到第一滑动槽71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导电部742最大程度远离插接槽621,同时,转动盘622反转180°,使转动盘622上的竖直面6221位于右侧的圆形滑动槽62内且为竖直状态,同时,第一传感器6223最大程度远离第二传感器6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滑动槽内设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右侧端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下方设充电枪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插接工作,减少人员操作,提高插接效率。
2. 通过第二传动腔内底面与第一传动腔内顶面之间设第二贯通孔,花键转轴上滑动配合连接第一锥形轮,第二贯通孔内设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部伸入第二传动腔内且末端处固定设第二锥形轮,第一转轴底部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处设第三锥形轮,第三锥形轮前侧下方啮合连接第四锥形轮,圆形滑动槽内转动配合连接转动盘,隔板内设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从而实现第一电机与转动盘的传动连接配合,自动控制转动盘的调节工作,在充电时实现自动控制电插孔外露,在充电完成时实现自动控制电插孔隐藏,提高充电安全性。
3. 通过第二传动腔左侧内顶面上设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内设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左侧端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底部设伸入第二传动腔内且与第一锥形轮两侧滑动夹持配合连接的夹持部,从而实现控制第一锥形轮与第二锥形轮的啮合连接以及脱离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实现插接工作以及自动控制电插孔的外露以及隐藏工作,提高充电桩的整体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包括由传动部和固定在传动部右侧底部端面上的充电部组成的充电桩体,其特征在于:传动部左侧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右侧端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下方设有充电枪头,充电枪头右侧相对的充电部左侧端面内设有插接槽,插接槽右侧的充电部内设有圆形滑动槽,圆形滑动槽后侧的充电部内设有第一传动腔,第一传动腔与圆形滑动槽之间设有隔板,第一滑动槽右侧的传动部内设有第二传动腔,第二传动腔左侧内壁与第一滑动槽右侧内壁之间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二传动腔内底面与第一传动腔内顶面之间设有第二贯通孔,第二传动腔内设有花键转轴,花键转轴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锥形轮,第二贯通孔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部伸入第二传动腔内且末端处固定设有第二锥形轮,第一转轴底部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处设有第三锥形轮,第三锥形轮前侧下方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轮,圆形滑动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盘,隔板内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电机上设置有消音减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头右侧端面设有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右侧端面上设有导电插针,所述充电枪头左侧端面设有充电线,所述充电枪头与所述第一滑动块之间固定设有连接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右侧伸入所述第一贯通孔内且末端处于所述花键转轴左侧延伸末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滑动槽左侧与所述插接槽右侧端相贯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前侧延伸段贯通所述转动盘且与所述圆形滑动槽前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后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四锥形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左侧内顶面上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左侧端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底部设有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形轮两侧滑动夹持配合连接的夹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右侧设有与所述插接槽高度相等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内侧的所述转动盘内设有电插孔,所述竖直面相背侧的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圆形滑动槽右侧内壁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传感器配合连接的第二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发射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接收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通孔上下两侧内均与所述第一转轴外壁转动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上也设置有所述消音减震装置,所述消音减震装置包括消音罩和减震弹簧,所述消音罩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外侧面上,所述消音罩内填充有消音棉,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消音罩的外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41610.4A CN107666053A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41610.4A CN107666053A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66053A true CN107666053A (zh) | 2018-02-06 |
Family
ID=6112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41610.4A Withdrawn CN107666053A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66053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410786U (zh) * | 2014-12-25 | 2015-06-24 | 重庆锦冈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眩晕测试机的自动调速装置 |
CN104882724A (zh) * | 2015-05-29 | 2015-09-02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使用弹片夹紧的供电设备接口装置 |
CN106410512A (zh) * | 2016-11-01 | 2017-02-15 | 方丹 | 一种工业用且能自锁定的电力插头插座机构 |
CN106532351A (zh) * | 2016-11-21 | 2017-03-22 | 义乌市晶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供电插接装置 |
-
2017
- 2017-04-13 CN CN201710241610.4A patent/CN10766605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410786U (zh) * | 2014-12-25 | 2015-06-24 | 重庆锦冈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眩晕测试机的自动调速装置 |
CN104882724A (zh) * | 2015-05-29 | 2015-09-02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使用弹片夹紧的供电设备接口装置 |
CN106410512A (zh) * | 2016-11-01 | 2017-02-15 | 方丹 | 一种工业用且能自锁定的电力插头插座机构 |
CN106532351A (zh) * | 2016-11-21 | 2017-03-22 | 义乌市晶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供电插接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64302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 | |
CN106828182B (zh) |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 |
CN106809048A (zh) | 一种太阳能供电控制的汽车充电装置 | |
CN106891771B (zh) | 一种自动控制收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
CN108397733A (zh) | 一种改进型太阳能led照明装置 | |
CN107575822A (zh) | 太阳能路灯 | |
CN106704981A (zh) | 一种太阳能利用率高的led路灯 | |
CN106985693A (zh) | 一种太阳能供电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 |
CN107662511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
CN107666053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装置 | |
CN107336617A (zh) | 一种改进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 |
CN108322151A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发电装置 | |
CN209063981U (zh) | 一种电动车多角度照明结构 | |
CN107101165A (zh) | 一种节能型led路灯 | |
CN106956611B (zh) | 一种新型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 |
CN106945559B (zh) | 一种具有双充电枪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 |
CN108649875A (zh) | 一种太阳能制冷装置 | |
CN107244241A (zh) |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
CN107605231A (zh) | 一种电缆架设辅助设备 | |
CN208101734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 |
CN108275016A (zh) | 一种改进型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 |
CN108413333A (zh) |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照明装置 | |
CN209521531U (zh) | 新能源大巴车电池更换用螺栓安装结构 | |
CN108590974A (zh) | 一种发动机 | |
CN207553799U (zh) | 一种智能锁及具有该智能锁的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