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9391A -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9391A
CN107659391A CN201711176433.2A CN201711176433A CN107659391A CN 107659391 A CN107659391 A CN 107659391A CN 201711176433 A CN201711176433 A CN 201711176433A CN 107659391 A CN107659391 A CN 107659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gate
pin
chip microcomputer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764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钰
朱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1764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593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59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9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6Half-duplex systems; Simplex/duplex switching; Transmission of break signals non-automatically inverting the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包括单片机、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光管、第一非门至第三非门、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二极管和三极管,本发明利用单片机异步通讯口,用sir‑563红外发光管和RPM6938红外接收器管来实现接受和发送点信号的功能,可以实现半双工双向通讯功能。通讯距离约10米,异步通讯波特率12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路能够实现半双工双向通讯功能,而且通信距离大,应用范围广,提高灵敏度,使检测精准,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地传送到另一方,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物件数量或检测转速等电子装置中,利用红外发光和接收的原理计数和检测,但因通信灵敏度不够高,在转速较高时,难以检测精准,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单片机、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光管、第一非门至第三非门、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二极管和三极管,电源正极同时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单片机的第二十引脚、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红外接收器的第三引脚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振荡器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非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第一非门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非门的两个输入端、第一振荡器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三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单片机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非门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光管的负极连接,红外发光管的正极与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单片机的第一引脚同时与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单片机的第二引脚与红外接收器的第一引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五引脚同时与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振荡器的第一端连接,单片机的第四引脚同时与第二振荡器的第二端和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红外接收器的第二引脚同时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路能够实现半双工双向通讯功能,而且通信距离大,应用范围广,提高灵敏度,使检测精准,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单片机U2、红外接收器U3、红外发光管LED、第一非门U1A至第三非门U1C、第一电阻R1至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至第六电容C6、第一振荡器B1、第二振荡器B2、二极管D和三极管VT,电源正极VCC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单片机U2的第二十引脚、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二极管D的负极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红外接收器U3的第三引脚和三极管VT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振荡器B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一非门U1A的两个输入端连接,第一非门U1A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非门U1B的两个输入端、第一振荡器B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非门U1B的输出端与第三非门U1C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非门U1C的第二输入端与单片机U2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非门U1C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光管LED的负极连接,红外发光管LED的正极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单片机U2的第一引脚同时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单片机U2的第二引脚与红外接收器U3的第一引脚连接,单片机U2的第五引脚同时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和第二振荡器B2的第一端连接,单片机U2的第四引脚同时与第二振荡器B2的第二端和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红外接收器U3的第二引脚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利用单片机异步通讯口,用sir-563红外发光管LED和RPM6938红外接收器U3管来实现接受和发送点信号的功能,可以实现半双工双向通讯功能。通讯距离约10米,异步通讯波特率1200。
电路原理:红外发送电路由4001mos非门38khz的第一振荡器B1和第二振荡器B2,串口发送控制门电路和红外发光管LED驱动输出电路组成。单片机串口发送端第三引脚为‘0’时,红外发光管LED发出38khz调制红外光线。单片机串口发送端第三引脚为‘1’时, 红外发光管LED不发光。红外接收电路为红外接收专用集成芯片rpm6938的红外接收器U3,当收到38khz调制红外光线时,红外接收器U3输出端为‘0',平时为 '1'。正可与单片机串口发送接收端第三引脚配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Claims (1)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光管、第一非门至第三非门、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二极管和三极管,电源正极同时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单片机的第二十引脚、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红外接收器的第三引脚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振荡器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非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第一非门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非门的两个输入端、第一振荡器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三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单片机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非门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光管的负极连接,红外发光管的正极与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单片机的第一引脚同时与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单片机的第二引脚与红外接收器的第一引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五引脚同时与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振荡器的第一端连接,单片机的第四引脚同时与第二振荡器的第二端和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红外接收器的第二引脚同时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CN201711176433.2A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Pending CN1076593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6433.2A CN107659391A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6433.2A CN107659391A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9391A true CN107659391A (zh) 2018-02-02

Family

ID=6112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76433.2A Pending CN107659391A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5939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5213A (en) * 1998-11-19 2000-06-28 Nec Corp Half-duplex infra-red transceiver that deactivates its receiver when transmitting
KR20010063888A (ko) * 1999-12-24 2001-07-09 박종섭 범용 비동기 송수신기를 이용한 직렬 적외선 통신시하프-듀프렉스 통신 제어회로
CN102759422A (zh) * 2011-04-24 2012-10-31 山东大成电气有限公司 智能型矿压监测分站及其校表方法
CN205812019U (zh) * 2016-07-25 2016-12-1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讯传输器
CN107203162A (zh) * 2017-06-20 2017-09-26 张兼鸣 一种能同时净化空气的净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5213A (en) * 1998-11-19 2000-06-28 Nec Corp Half-duplex infra-red transceiver that deactivates its receiver when transmitting
KR20010063888A (ko) * 1999-12-24 2001-07-09 박종섭 범용 비동기 송수신기를 이용한 직렬 적외선 통신시하프-듀프렉스 통신 제어회로
CN102759422A (zh) * 2011-04-24 2012-10-31 山东大成电气有限公司 智能型矿压监测分站及其校表方法
CN205812019U (zh) * 2016-07-25 2016-12-1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讯传输器
CN107203162A (zh) * 2017-06-20 2017-09-26 张兼鸣 一种能同时净化空气的净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3666U (zh) 一种can总线中继器
CN110417400A (zh) 一种隔离通讯电路、系统及方法
CN103929169A (zh) 传感器输出电平隔离转换电路、电平隔离转换电路及设备
CN105182447A (zh) 一种光电对射传感器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7659391A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电路
CN103701531B (zh) 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及红外收发系统
CN204009870U (zh) 一种rs485串口自动收发控制及指示电路
CN204530080U (zh) 一种基于单总线组网的纱线断线检测终端电路
AU2008200997B2 (en) A conversion circuit
CN203733113U (zh) 应用于rs485接口的数据流换向控制电路
CN202275508U (zh) 多功能电能表及其红外通信装置
CN104991198A (zh) 一种基于arm平台多通道切换的电池巡检处理电路
CN115484513A (zh) 一种rs485收发控制电路、通信装置及电能表
CN105846809B (zh) 一种缓冲电路及缓冲芯片
CN208938320U (zh) 一种基于lora无线模块的无线通讯装置
CN104038203B (zh) 光耦通信加速系统
CN206833211U (zh) 基于Cortex‑M0架构的多通道开关量检测控制电路
CN200959172Y (zh) 一种双功能探头
CN201927018U (zh) 串行口联络线输出数据管理的28n/2路家用电器自动化接线座
CN203490832U (zh) 基于fpga和光纤通信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CN203706416U (zh) 一种rs485通讯转换红外通讯电路
CN204514408U (zh) 一种用于燃气表的红外接口电路
CN204855748U (zh) 一种基于arm平台多通道切换的电池巡检处理电路
CN204595579U (zh) 一种智能现场操显装置
CN209149292U (zh) 一种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