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1518B -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1518B
CN107651518B CN201710506482.1A CN201710506482A CN107651518B CN 107651518 B CN107651518 B CN 107651518B CN 201710506482 A CN201710506482 A CN 201710506482A CN 107651518 B CN107651518 B CN 107651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iagnosis
input port
input
lift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64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51518A (zh
Inventor
远藤浩通
山田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51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1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51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1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维持电梯装置的传输对象即信号的响应性、并确保传输线路可靠性的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电梯装置具有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其至少获取轿厢状态所涉及的信号,并经由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控制屏。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具备:第1输入端口,其与设置于轿厢的多个传感器对应地设置;第2输入端口,其选择性获取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信号;以及诊断控制部,其至少向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输入诊断用信号,并且将来自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第2输入端口,基于输入至第1输入端口及第2输入端口的信号而生成的通信帧经由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控制屏,再基于从控制屏送回的通信帧,进行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特别是具有信号收发装置的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该信号收发装置获取轿厢状态相关信号,经由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控制屏。
背景技术
以往采用通过各个单独的信号线传输控制电梯装置的相关信号群的方式,而现在希望采用通过通信来传输这些信号状态的方式取代上述现有方式。此种情况下,会将许多信号汇总,通过较少的传输线路(通信线或者空间)进行传输,因此希望实施用于确认该传输线路可靠性的诊断。尤其,电梯装置运行时的安全状态相关信号是用于电梯装置的紧急停止等,因此将这些信号进行通信传输时,为了杜绝出现无法传输或传输错误内容的情况,传输线路的诊断不可或缺。
因此,关于诊断传输线路的方法,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结构的系统,即为了实现能够针对传输异常的情况提高系统整体传输效率的电梯控制传输系统,将电梯的控制装置作为主站,各楼层的电梯厅操作盘或轿厢操作盘作为从站,按照循环序列从主站向从站发送控制信息,在主站和从站之间交换控制信息。此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即主站在发送控制信息的间隙向从站发送对每个从站预先规定的测试用地址,从站在接收到测试用地址时将测试应答数据发送至主站。然后,主站基于来自从站的测试应答数据,判定从站有无异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645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中,在由串行传输线路相互连接的主站和从站之间收发控制信息的间隙,进行串行传输线路诊断的测试用地址的发送以及测试应答数据的回复会导致串行传输线路被占用,因此用于异常情况下使电梯装置紧急停止的控制等的控制信息(例如,安全状态判定信号)的收发由于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而被中断。上述控制信息(例如,安全状态判定信号)的收发原本应当持续执行,若考虑到异常情况下电梯装置的紧急停止,则不优选。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电梯装置的传输对象即信号的响应性、并确保传输线路可靠性的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述电梯装置是具有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的电梯装置,该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获取电梯装置的至少轿厢状态所涉及的信号,并经由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控制屏,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具备:第1输入端口,其与设置于轿厢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多个传感器对应地设置,并获取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信号;第2输入端口,其选择性获取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信号;诊断控制部,其至少向所述第1输入端口中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输入用于诊断所述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用信号,并且将来自与所述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至所述第2输入端口,
将基于输入至所述第1输入端口及所述第2输入端口的信号而生成的通信帧经由所述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所述控制屏,再基于从所述控制屏送回的通信帧,进行所述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
此外,本发明所述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是具有设置于同一建筑物或者多个建筑物的多个电梯装置、以及经由网络和所述多个电梯装置连接的远程监控装置的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监控装置具备电子终端装置,所述各个电梯装置具有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其至少获取轿厢状态所涉及的信号,并经由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控制屏,所述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具备:第1输入端口,其与设置于轿厢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多个传感器对应地设置,并获取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信号;第2输入端口,其选择性获取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信号;诊断控制部,其至少向所述第1输入端口中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输入用于诊断所述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用信号,并且将来自与所述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至所述第2输入端口,
将基于输入至所述第1输入端口及所述第2输入端口的信号而生成的通信帧经由所述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所述控制屏,再基于从所述控制屏送回的通信帧,进行所述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维持电梯装置的传输对象即信号的响应性、并确保传输线路可靠性的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根据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可进一步明确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整体概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轿厢侧收发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第1输入端口的地址分配表,表示与各个第1输入端口的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
图5是图1所示控制屏的概要结构图。
图6是表示由图3所示通信帧生成部生成的通信帧的帧格式的图。
图7是表示图3所示诊断规则定义部的诊断规则定义例的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运行状态获取部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9是表示图3所示诊断指示生成部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0是图3所示诊断指示生成部具备的诊断进展状态表。
图11是表示图3所示代替输入选择器动作时由通信帧生成部生成的通信帧的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其他实施例的实施例2的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整体概要结构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轿厢侧收发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设置于轿厢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传感器”是指例如包含检测轿厢的轿门(轿厢门)开关状态的传感器、或者检测轿厢在井道内的位置的传感器等,还包含设置于轿厢的轿门(轿厢门)上并检测轿厢的轿门(轿厢门)开关动作的开关,以及维护时使用的紧急停止用开关等各种开关。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串行传输线路”是指不论有线或无线,能够进行串行通信的传输线路。并且,本说明中的“随行电缆”也称作移动电缆或随动电缆,其是用于在电梯装置的轿厢上搭载的收发装置和控制屏之间进行通信及电力供应的电线,其被悬挂在井道内,并根据轿厢的动作进行升降。
以下,采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整体及各部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整体概要结构图。
如图1所示,电梯装置1具备:控制屏3,其具有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轿厢2,其在井道5内进行升降;操作盘12,其设置于轿厢2内;各种传感器11,其设置于轿厢2的内侧以及/或者外侧;轿厢侧收发装置10,其搭载于轿厢2;以及随行电缆4,其内置有串行传输线路30,该串行传输线路30连接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和轿厢侧收发装置10,使其可以相互通信。作为设置于轿厢2的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各种传感器11,例如有设置于轿厢2的天花板上并在维护时使用的紧急停止用开关,以及设置于轿厢2的底板上并检测轿厢2在井道5内的位置的传感器等。另外,如上所述,除此之外还有例如检测轿厢2的轿门(轿厢门)开关状态的传感器,或者设置于轿厢2的轿门(轿厢门)上并检测轿厢2的轿门(轿厢门)开关动作的开关等也作为传感器11使用。
另外,虽未进行图示,但电梯装置1还具备曳引机以及用于悬挂多根主曳引绳的曳引轮,从曳引轮延伸的主曳引绳的一端经由导向轮与对重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轿厢2的上端连接。而且,电梯装置1在曳引机运行、曳引轮旋转后,由于此时的主曳引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使悬挂在曳引轮上的主曳引绳沿曳引轮旋转方向移动。随着主曳引绳的动作,对重及轿厢2在上下相互相反的方向上移动,由此轿厢2在井道5内进行升降动作。为了使轿厢2顺畅地升降,电梯装置1构成为通过称作导轨(未图示)的引导部件在轿厢2及对重的侧面进行引导。
如图1所示,设置于上述轿厢2的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各种传感器11通过各种信号线与轿厢侧收发装置10连接。此外,设置于轿厢2内的操作盘12等设备也与传感器11同样,经由信号线(未图示)与轿厢侧收发装置10连接。由各种传感器11测量的测量值(信号)以及针对操作盘12的操作信号,经由内置于随行电缆4的串行传输线路30,传输至控制屏3的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串行传输线路30能够根据电梯装置1的规格或者电梯装置1的设置环境,恰当选择合适的传输技术或者标准。例如,行程100m以内的电梯装置选择广泛用于信息网络等的IEEE802.3标准,而100m以上的长行程电梯装置或者设置于干扰较多的环境中的电梯装置则选择光纤。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1的变形例的图。如图2所示,与图1所示电梯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轿厢侧收发装置10具有轿厢侧无线收发装置31,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具有控制屏侧无线收发装置32。在图2中,由各种传感器11测量的测量值(信号)以及针对操作盘12的操作信号从轿厢侧无线收发装置31通过串行通信被无线发送,并由控制屏侧无线收发装置32接收。此时,通过无线的串行通信,形成串行传输线路30。另外,在无线通信时,例如使用符合IEEE802.11系列标准的轿厢侧无线收发装置31及控制屏侧无线收发装置32。
上述图1及图2中作为一例,表示了在设置于井道5最上部的机房(未图示)设置构成电梯装置1的控制屏3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井道5的侧壁上设置构成电梯装置1的控制屏3。此时,能够实现无机房的电梯装置。
接下来,关于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图1所示的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概要结构图。如图3所示,轿厢侧收发装置10具备:多个输入端子100,其获取来自各个传感器11的测量值(信号)作为输入信号101;诊断执行部110;多个第1输入端口120,其对应多个输入端子100设置;通信帧生成部130;诊断控制部160;发送控制部140;以及接收控制部150。此外,诊断执行部110具有:多个输入选择器111、1个代替输入选择器112、1个代替输入端口(第2输入端口)113、解码器114、以及诊断输入生成部115。
来自分别对应的传感器11的测量值(信号)作为输入信号101,被输入至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多个输入端子100中。各个输入端子100获取的输入信号101在诊断执行部110内分支,分别输入至输入选择器111和代替输入选择器112。输入选择器111基于从解码器114输出的输入选择信号116,选择输入信号101和诊断用信号115a中的任一个,输出至输入端口120。此外,代替输入选择器112基于从解码器114输出的代替对象选择信号117,选择与多个输入信号101中的任一个信号连接或者与所有信号都不连接的状态,输出至代替输入端口(第2输入端口)113。
第1输入端口120及代替输入端口113(第2输入端口)例如由A/D转换器以及/或者平滑处理电路等数字电路构成。各个第1输入端口120将输入的输入信号101转换成状态值120a(例如“0”或者“1”的2值),分别输出至通信帧生成部130。此外,同样当代替输入选择器112选择了与多个输入信号101中的任一个信号连接的状态时,代替输入端口(第2输入端口)113将该选择的输入信号101转换成状态值113a(例如“0”或者“1”的2值),再输出至通信帧生成部130。
另外,为了选择并读取与特定的第1输入端口120连接的传感器11的值,将用于识别各个第1输入端口120的唯一地址分配至各个第1输入端口120。图4是图3所示第1输入端口的地址分配表,其表示与各个第1输入端口的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地址分配表将“输入端口120的地址”和“输入信号”(输入信号的种类)关联存储。例如,第1输入端口120的地址为“0x1000”时,输入信号的种类为“停止开关(轿厢内)”,而当第1输入端口120的地址为“0x1001”时,输入信号的种类为“停止开关(轿厢上)”。此外,当第1输入端口120的地址为“0x1010”时,输入信号的种类为“轿门打开检测开关”,当第1输入端口120的地址为“0x1020”时,输入信号的种类为“楼层检测传感器”,当第1输入端口120的地址为“0x1021”时,输入信号的种类为“门区检测传感器”等。多个微处理器在存储器空间上映射与外部输入信号连接的输入端口,在本实施例中,例如能够以通过从程序指定这些输入端口的地址、获取外部信号的方法来构成。以下,将针对输入某信号的第1输入端口120进行定义(分配)的地址仅称作“该信号的地址”。
返回到图3,通信帧生成部130依照规定的帧格式,将输入的状态值120a及状态值113a搭载或存储在规定区域,由此生成通信帧130a,并输出至发送控制部140。发送控制部140将输入的通信帧130a转换成串行信号,发送至串行传输线路30上。另一方面,接收控制部150将从串行传输线路30接收的串行信号转换成通信帧,并输出至诊断控制部160。
如图3所示,诊断控制部160具有:诊断规则定义部161、定时生成部162、诊断指示生成部163、以及诊断结果判定部164。诊断控制部160通过诊断规则定义部161、定时生成部162、以及诊断指示生成部163,生成诊断执行部110进行动作所必需的控制信号,执行串行传输线路30的诊断,并且经由接收控制部150,接收诊断用信号的传输状态(详情后述)的通信帧,由诊断结果判定部164判定诊断的执行结果。
接下来,关于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图1所示控制屏3的概要结构图。如图5所示,控制屏3由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及运行控制部21构成。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具备接收控制部210、运行状态获取部220、以及发送控制部230。接收控制部210从串行传输线路30接收串行信号,转换成通信帧。接收控制部210将转换后的通信帧输出至发送控制部230及运行控制部21,该运行控制部21是在控制屏3中控制电梯装置1的运行、停止、轿厢2的轿门(轿厢门)开关等运行状态。
运行状态获取部220从运行控制部21获取电梯装置1的运行状态,当运行状态发生了变更时,将新的运行状态21a转换成规定帧格式的通信帧220a,再输出至发送控制部230。设置运行状态获取部220的理由是为了根据电梯装置1的运行状态,改变作为诊断对象的信号范围。大型的电梯装置1有许多输入信号101,因此完成所有信号路径的诊断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从确保信号路径可靠性方面考虑,不优选。因此,不针对所有输入信号101,而是例如仅将轿厢2移动中或者轿厢2的轿门(轿厢门)开关时这样的各个运行状态所参照的信号作为诊断范围,由此限定诊断的执行周期。换而言之,降低诊断的执行频率。另外,关于根据运行状态导出诊断范围的方法,之后进行说明。
发送控制部230在从接收控制部210或者运行状态获取部220接收了通信帧的输入后,将该通信帧转换成串行信号,发送至串行传输线路30。另外,从接收控制部210及运行状态获取部220同时向发送控制部230输入了通信帧时,为了使诊断执行时间最小化,使来自接收控制部210的通信帧优先转换成串行信号后,发送至串行传输线路30。此处,之所以使来自接收控制部210的通信帧的优先度高于来自运行状态获取部220的通信帧,是因为为了在诊断串行传输线路30时,尽量缩短输入选择部111的切换时间,所以相比来自运行状态获取部220的通信帧,提高了来自接收控制部210的通信帧的优先度。
接下来,关于轿厢侧收发装置10及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在通常状态下的动作及诊断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常状态下的动作>
在不诊断信号传输路径(串行传输线路30)的通常动作时,构成图3所示的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诊断控制部160的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将不符合任何信号地址的无效值(例如“0”)作为地址163a,输出至解码器114及通信帧生成部130。当地址163a为上述无效值时,解码器114生成输入选择器111与所有输入端子100连接的输入选择信号116及代替输入选择器112成为与任何输入信号101都不连接的状态的代替对象选择信号117。由此,来自设置于轿厢2的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各种传感器11的测量值(信号)即输入信号101全部被输入至第1输入端口120,并分别作为状态值120a输出至通信帧生成部130。
当地址163a为上述无效值时,通信帧生成部130依照规定的帧格式,将输入的状态值120a搭载或存储在规定区域,生成通信帧130a,并输出至发送控制部140。此处,关于帧格式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由图3所示通信帧生成部130生成的通信帧130a的帧格式的图。如图6所示,作为输入信号101从各种传感器11输入的安全类信号(安全状态判定信号)按照其地址顺序,被搭载或存储在安全类信号区域中。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的一例中,从最上部所示的传感器11(分配最小地址的传感器11)输入的安全类信号(安全状态判定信号)为“停止SW”,从第2号传感器11输入的安全类信号(安全状态判定信号)为“轿门状态”,从第3号传感器11输入的安全类信号(安全状态判定信号)为“轿厢位置”。除此之外,在安全类信号区域还搭载或存储有地址163a以及来自代替输入端口113的输入值。在通常状态下,如上所述,地址163a和来自代替输入端口113的输入值113a都为无效值(“0x000”)。此外,虽然详情未予以图示,但是设置于轿厢2内的操作盘12的状态,例如目标楼层登录信息等控制相关信号,被搭载或存储在控制系信号区域中。另外,例如设置于轿厢2内的监控摄像头的图像信号以及/或者轿厢2内的声音信号等电梯装置1自身控制以外所用的信号,被搭载或存储在信息类信号区域中。
发送控制部140根据规定协议,将由通信帧生成部130输入的通信帧130a经由串行传输线路30,作为串行信号发送至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关于发送通信帧130a时的协议选择,可以采用任何协议,例如能够随意采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等通用协议,或者Profinet(注册商标)等面向工业领域的协议等。
构成图5所示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的接收控制部210从构成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发送控制部140接收串行信号,再根据上述规定协议转换成通信帧210a(希望与通信帧130a相同)。如上所述,接收控制部210将转换后的通信帧210a输出至运行控制部21。运行控制部21根据输入的通信帧210a,在搭载或存储于上述安全类信号区域的安全类信号(安全状态判定信号)中,提取必要信号的状态值,执行电梯装置1的各部控制。
<诊断时的动作>
在诊断信号传输路径(串行传输线路30)时,如图5所示的运行状态获取部220持续地从运行控制部21获取电梯装置1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运行状态的变化时,生成通知转变为新运行状态21a的通信帧220a。由运行状态获取部220生成的通信帧220a输出至发送控制部230。发送控制部230将该通信帧220a转换成串行信号,再经由串行传输线路30,发送至轿厢侧收发装置10。构成图3所示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接收控制部150从串行传输的通信帧220a中提取新运行状态150a,并在诊断规则定义部161中设定。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由运行控制部21自身检测运行状态的变化并通知运行状态获取部220,来取代由运行状态获取部220检测运行状态的变化的结构。此处,使用图8,对于图5所示运行状态获取部220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运行状态获取部220由运行控制部21获取电梯装置1的运行状态(步骤S101)。在步骤S102中,判定获取的运行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获取的运行状态未发生变化时,返回至步骤S101。另一方面,若获取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进入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运行状态获取部220如上所述,生成通知转变为新运行状态21a的通信帧220a,再将该通信帧220a转换成串行信号,经由串行传输线路30,通知构成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诊断规则定义部161,并返回步骤S101。如此,运行状态获取部220连续重复执行步骤S101~步骤S103的处理。
图7表示诊断规则定义部161的诊断规则定义例。如图7所示,诊断规则定义部161将各个运行状态中需要诊断的某个信号地址集合预先定义为“诊断范围”。例如,电梯装置1的运行状态为“轿厢行驶中”(轿厢2行驶时)时,必须将“停止信号(0x1000-0x1001)”、“轿门状态信号(0x1010)”(轿厢2的轿门开关状态检测信号)、以及“轿厢位置检测信号(0x1020-0x1021)”(轿厢2的位置检测信号)作为诊断范围。此外,电梯装置1的运行状态为“进出中”(进出轿厢2时)时,必须将“停止信号(0x1000-0x1001)”以及“轿门状态信号(0x1010)”(轿厢2的轿门开关状态检测信号)作为诊断范围。
诊断规则定义部161在由接收控制部150设定了新的运行状态150a时,将与其对应的诊断范围161a(上述图7中,与“轿厢行驶中”对应的诊断范围)输出至诊断指示生成部163。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在从诊断规则定义部161输入了新的诊断范围161a时,将诊断范围161a中所包含的信号地址设定在下述诊断进展状态表163c中,并将各个信号的诊断进展状态初始化为“未实施”。
通过定时生成部162对诊断指示生成部163以规定间隔(规定周期)输出诊断启动信号162a,开始串行传输线路30(信号传输路径)的诊断动作。
以下使用图9,关于诊断指示生成部163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图3所示诊断指示生成部163的诊断处理流程的图。
在步骤S201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判定诊断范围是否已被初始化或者已进行更新。具体而言,如上所述,由诊断规则定义部161输入与新运行状态150a对应的诊断范围161a后,进入步骤S202。另一方面,当诊断范围既未被初始化也未进行更新时,进入步骤S204。
在步骤S202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从诊断规则定义部161读取与新运行状态150a对应的诊断范围161a,并将诊断范围161a中所包含的信号地址设定在下述诊断进展状态表163c中,把所有信号的诊断进展状态设定为“未实施”。接下来,在步骤S204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判定是否从定时生成部162输入了诊断启动信号162a。已输入诊断启动信号162a时,进入下面的步骤S205,而当未输入诊断启动信号162a时,返回步骤S204。
在步骤S205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将进展状态为未实施的信号选为诊断对象信号,在步骤S206中,将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输出至通信帧生成部130及构成诊断执行部110的解码器114。在步骤S207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将诊断信号用模式163b输出至诊断结果判定部164及构成诊断执行部110的诊断输入生成部115。此处,图10表示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具备的诊断进展状态表163c。如图10所示,诊断进展状态表163c是将“诊断对象信号(地址)”和“诊断进展状态”关联存储。存储于“诊断对象信号(地址)”的各个地址与如上述图4所示的地址分配表中存储的第1输入端口120的各个地址相对应。在上述步骤S205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在诊断进展状态表163c中诊断进展状态为“未实施”的信号里,例如选择地址最小的信号作为诊断对象信号(地址)。图10所示例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选择“0x1010”作为诊断对象信号(地址)。在上述步骤S206及步骤S207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将作为诊断对象信号(地址)选择的“0x1010”作为信号地址163a,输出至通信帧生成部130以及构成诊断执行部110的解码器114,并生成提供至与诊断对象信号(地址)对应的第1输入端口120的诊断用信号模式163b,再将该诊断用信号模式163b输出至诊断结果判定部164及构成诊断执行部110的诊断输入生成部115。
返回到图9,在步骤S208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在诊断过程中设定诊断对象信号的诊断进展状态。具体而言,如图10中虚线所示,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在诊断进展状态表163c中,将与地址163a(“0x1010”)对应的信号的诊断进展状态从“未实施”更新为“实施中”。
构成诊断执行部110的诊断输入生成部115根据从诊断指示生成部163输入的诊断用信号模式163b,生成由地址163a确定的第1输入端口120能够接受的电气性、逻辑性规格的诊断用信号115a,并输出至由地址163a确定的第1输入端口120。构成诊断执行部110的解码器114基于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输出输入选择信号116,使得输入选择器111中的一个切换为诊断用信号侧。由此,向选择的一个输入选择器111的后级的第1输入端口120输入诊断用信号115a,代替输入信号101。该一个第1输入端口120生成反映出输入的诊断用信号115a的状态值120a(D),并输出至通信帧生成部130。
解码器114还基于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输出代替对象选择信号117,以使得代替输入选择器112选择诊断对象信号。由此,在向由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确定的第1输入端口120输入诊断用信号115a的期间,代替输入端口(第2输入端口)113获取输入信号101,生成状态值113a。代替输入端口(第2输入端口)113将生成的状态值113a输出至通信帧生成部130。由此,向通信帧生成部130输入:诊断用信号115a的状态值120a(D),该诊断用信号115a从由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确定的第1输入端口120获取;输入信号101的状态值113a,该输入信号101从代替输入端口(第2输入端口)113获取;以及状态值120a,其来自其他第1输入端口120。
图11是表示代替输入选择器112动作时由通信帧生成部130生成的通信帧130a的图。通信帧生成部130被输入表示有效信号的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时,如图11所示,除了从由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确定的第1输入端口120获取的诊断用信号115a的状态值120a(D)、以及来自其他第1输入端口120的状态值120a以外,还将表示有效信号的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和来自代替输入端口(第2输入端口)113的状态值113a搭载或存储在通信帧130a的安全类信号区域内。在如图11所示的一例中,在通信帧130a的安全类信号区域搭载或存储有用于诊断串行传输线路30的“诊断用信号”,其是从由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确定的第1输入端口120获取的诊断用信号115a的状态值120a(D)。此外,来自其他第1端口120的状态值120a是“轿门状态”及“轿厢位置”。在诊断时,表示有效信号的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是“0x1000”,来自代替输入端口(第2输入端口)113的状态值113a即安全类信号(安全状态判定信号)是“停止SW”。以下,将在地址163a及状态值113a中搭载或存储有效值的通信帧称作通信帧130a(D)。如此生成的通信帧130a(D)与上述通常状态时的通信帧130a同样,从构成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发送控制部140,向构成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的接收控制部210,经由串行传输线路30进行串行传输。
从而可知,构成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的接收控制部210接收到的通信帧130a’(D)(希望与通信帧130a(D)相同)中的地址163a为有效值,由此该地址163a所示的信号被诊断用信号115a的状态值120a(D)代替,本来的输入信号101搭载或存储在该通信帧130a’(D)中的状态值113a中。接收控制部210生成通信帧130a’(D)的复制帧,原帧直接经由发送控制部230,作为串行信号折回至构成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接收控制部150,进行串行传输。此外,接收控制部210在上述复制的通信帧130a’(D)中,用状态值113a覆盖诊断用信号115a的状态值120a(D),该诊断用信号115被搭载或存储在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所示信号位置上,由此,与上述通常状态下的动作同样,将来自传感器11的输入信号101从原来的输入端口120输入的状态的通信帧210a重现,再输出至运行控制部21。
构成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接收控制部150根据上述规定协议,将经由串行传输线路30接收到的串行信号,转换成通信帧130a’’(D)(希望和通信帧130a(D)、通信帧130’a(D)相同),将转换后的通信帧130a’’(D)输出至构成诊断控制部160的诊断结果判定部164。诊断结果判定部164将从诊断指示生成部163输入的诊断用信号模式163b、和在通信帧130a’’(D)中搭载或存储于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所示的信号位置的诊断用信号115a的状态值120a(D)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判定串行传输线路30正常,若不一致则判定为异常。之后,诊断结果判定部164向发送控制部140发送包含判定结果164a的通信帧。发送控制部140将包含判定结果164a的通信帧经由串行传输线路30,串行传输至构成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的接收控制部210,再经由接收控制部210,通知运行控制部21。运行控制部21当通知的判定结果164a为异常时,执行包含停止电梯装置1运行在内的规定的安全确保处理。
此处,返回到图9,在步骤S209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判定诊断结果的判定是否已经结束,未结束时重复执行步骤S209。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根据诊断结果判定部164输出的判定结果164a,若认识到一个周期的诊断动作都已结束后,则进入下一个步骤S210。在步骤S210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将诊断对象信号的诊断进展状态设定为结束。即,如图10的虚线所示,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在由诊断结果判定部164输出判定结果164a后,在诊断进展状态表163c中,将与诊断对象信号的地址163a(“0x1010”)对应的信号诊断进展状态从“实施中”更新为“结束”。
在步骤S211中,诊断指示生成部163针对所有信号,即所有从传感器11输入的输入信号101,判定诊断是否已结束。当针对从所有传感器11输入的输入信号101的诊断未结束时,返回步骤S201,再次重复执行步骤S210之前的处理。另一方面,当针对从所有传感器11输入的输入信号101的诊断已结束时,诊断指示生成部163在图10所示的诊断进展状态表163c中,将对应所有诊断对象信号(地址)的诊断进展状态从“结束”更新为“未实施”,返回步骤S201。由此,轿厢侧收发装置10及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恢复成作为上述通常状态下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状态。
另外,上述通常状态下的动作及诊断时的动作中,分别在构成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发送控制部140和构成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的接收控制部210、以及构成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的发送控制部230和构成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接收控制部150之间分别进行的串行传输,通过奇偶校验、CRC(循环冗余校验)等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技术的传输错误检查方法,检查串行传输时的数据破损。当接收到的通信帧存在错误时,各个接收控制部向构成轿厢侧收发装置10的诊断控制部160的诊断结果判定部164通知发生传输错误(未图示),诊断结果判定部164判定上述传输错误是由于串行传输线路30异常所导致时,向构成控制屏3的运行控制部21通知该异常情况。
如上,通过本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可以维持电梯装置的传输对象即信号的响应性、并确保传输线路可靠性的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具体而言,向轿厢侧收发装置的输入端口输入了安全状态判定信号等需要响应性的信号时,构成轿厢侧收发装置的诊断执行部代替诊断对象的输入端口,获取安全状态判定信号等信号,发送至串行传输线路,并且代替的输入端口能够获取诊断用信号,并向串行传输线路发送,无需中断安全状态判定信号等信号的传输,便能够执行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由此,能够同时确保串行传输线路的可靠性及信号的响应性。
【实施例2】
图12是本发明中其他实施例的实施例2的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整体概要结构图,图13是图12所示轿厢侧收发装置的概要结构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利用通过网络以及/或者电缆等连接的电子终端装置远程监控多个电梯装置,特别是通过电子终端装置,能够针对各个电梯装置具备的轿厢侧收发装置的诊断规则定义部,设定最适合的诊断范围、诊断周期。针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符号,以下省略与实施例1重复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由设置于楼宇等一个建筑物内的多个电梯装置1a~1n或者设置于多个不同的楼宇等建筑物内的多个电梯装置1a~1n、网络55、电子终端装置40、以及远程监控装置50构成。电梯装置1a~1n分别由以下部分构成:控制屏3a~3n,其具有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a~20n;轿厢2a~2n,其在井道5a~5n内进行升降;操作盘12a~12n,其设置于轿厢2a~2n内;各种传感器11a~11n,其设置于轿厢2a~2n的内侧以及/或者外侧;轿厢侧收发装置10a~10n,其搭载于轿厢2a~2n;以及随行电缆4a~4n,其内置有串行传输线路30a~10n,该串行传输线路30a~30n连接控制屏侧收发装置20a~20n和轿厢侧收发装置10a~10n,使其可以相互通信,轿厢侧收发装置10a~10n与网络55连接。此外,电子终端装置40经由电缆等,与网络55及电梯装置1a的轿厢侧收发装置10a连接。远程监控装置50具备:电子终端装置52a、电子终端装置52b、开关54、以及路由器53,电子终端装置52a及电子终端装置52b经由开关54及路由器53,与网络55连接。
如图13所示,构成电梯装置1a的轿厢侧收发装置10a(轿厢侧收发装置10b~10n也同样)的诊断规则定义部161’由具有非易失性且能够改写的存储装置构成,例如闪存或硬盘等。诊断规则定义部161’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针对电梯装置1a的每个运行状态,定义了诊断范围及诊断执行周期。由接收控制部150设定新运行状态150a后,诊断规则定义部161’将与所设定的运行状态150a相对应的诊断范围161a输出至诊断指示生成部163。此外,诊断规则定义部161’将与设定的运行状态150a对应的诊断周期(未图示)输出至定时生成部162。定时生成部162根据从诊断规则定义部161’输入的诊断周期,将诊断启动信号162a输出至诊断指示生成部163,针对诊断范围161a所包含的输入信号101的串行传输线路30a,与实施例1相同地由诊断执行部110及诊断控制部160进行诊断。
诊断规则定义部161’与外部连接-认证部170连接,并且通过电缆等与电子终端装置40连接,再经由网络55,与远程监控装置50连接。电子终端装置40及远程监控装置50分别具备外部连接-认证部41及外部连接-认证部51,它们与外部连接-认证部170使用密码或者公共密钥等进行相互认证,并且仅在认证成功时,能够访问诊断规则定义部161’。
此外,为了防止在电子终端装置40或远程监控装置50和诊断规则定义部161’之间收发的信息被第三方非法获取及篡改,在双方的外部连接-认证部会实施加密及解码。
电子终端装置40或远程监控装置50还具备操作部,例如触摸面板等显示画面、键盘或者鼠标等,该操作部用于各个操作者针对诊断规则定义部161’的诊断范围或诊断执行周期的定义进行追加、删除或变更。此外,构成电梯装置1a的轿厢侧收发装置10a的诊断控制部160的诊断结果判定部164将串行传输线路30a的诊断的判定结果输出至外部连接-认证部170。外部连接-认证部170经由网络55及电缆等,将从诊断结果判定部164输入的判定结果发送至电子终端装置40的外部连接-认证部41及远程监控装置50的外部连接-认证部51。由此,在电子终端装置40及构成远程监控装置50的电子终端装置(52a、52b)的显示画面上,显示构成电梯装置1a的串行传输线路30a的诊断判定结果。另外,其他电梯装置1b~1n也同样。
电子终端装置40及远程监控装置50的各个操作者根据电梯装置1a~1n的设置环境或者运行状态,设定串行传输线路30a~30n最适合的诊断范围或诊断执行周期,由此可维持该电梯装置1a~1n的可靠性及便利性。例如,在电梯装置1a~1n中,在发现有任何异常征兆时或者距离维护期限的时间在规定天数以下时等情况下,通过使部分信号在所有运行状态下都作为诊断对象,或缩短诊断周期,能够缩减从发生故障到检测出故障的时间,提高电梯装置1a~1n的可用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用于将来自设置于轿厢2a~2n的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传感器11a~11n的信号串行传输至控制屏3a~3n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同样适用于将来自控制屏3a~3n的信号传输至设置于轿厢2a~2n的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未图示的显示器或致动器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具有电子终端装置40及远程监控装置50双方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仅具有远程监控装置50的结构。
如上,根据本实施例,除了实施例1的效果以外,还能够根据多个电梯装置的设置环境或运行状态,维持各个电梯装置的可靠性及便利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缩短多个电梯装置的诊断周期,能够缩减从发生故障到检测出故障的时间,提高多个电梯装置的可用性或运行率。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说明中,关于在结构方面没有特别说明的功能等,除了电气电路、电子电路、逻辑电路以及内置有这些电路的集成电路以外,也可以利用程序实现,该程序通过组合以下装置而执行,即:微机、处理器以及与这些类似的运算装置;ROM、RAM、闪存、硬盘、SSD、内存卡、光盘以及与这些类似的存储装置;总线、网络以及与这些类似的通信装置;以及周边各种装置,希望注意到的是在任何实施方式下,本发明都能够成立。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简单易懂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不限定于必须具备说明到的全部结构。此外,可将某实施例结构的一部分替换成其他实施例的结构,还可在某实施例的结构中增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
标号说明
1、1a、1b、1n……电梯装置
2、2a、2b、2n……轿厢
3、3a、3b、3n……控制屏
4、4a、4b、4n……随行电缆
5、5a、5b、5n……井道
10、10a、10b、10n……轿厢侧收发装置
11、11a、11b、11n……传感器
12、12a、12b、12n……操作盘
20、20a、20b、20n……控制屏侧收发装置
21……运行控制部
21a、150a……新的运行状态
30、30a、30b、30n……串行传输线路
31……轿厢侧无线收发装置
32……控制屏侧无线收发装置
40……电子终端装置
50……远程监控装置
41、51、170……外部连接-认证部
52a、52b……电子终端装置
53……路由器
54……开关
55……网络
100……输入端子
101……输入信号
110……诊断执行部
111……输入选择器
112……代替输入选择器
113……代替输入端口(第2输入端口)
113a、120a……状态值
114……解码器
115……诊断输入生成部
115a……诊断用信号
116……输入选择信号
117……代替对象选择信号
120……第1输入端口
120a(D)……诊断用信号115a的状态值
130……通信帧生成部
130a、130a(D)、130a’(D)、130a”a(D)、220a……通信帧
140、230……发送控制部
150、210……接收控制部
160……诊断控制部
161、161’……诊断规则定义部
161a……诊断范围
162……定时生成部
162a……诊断启动信号
163……诊断指示生成部
163a……地址
163b……诊断信号用模式
163c……诊断进展状态表
164……诊断结果判定部
164a……判定结果
220……运行状态获取部。

Claims (10)

1.一种电梯装置,其具有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该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获取电梯装置的至少轿厢状态所涉及的信号,并经由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控制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具备:
第1输入端口,其与设置于轿厢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多个传感器对应地设置,并获取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信号;
第2输入端口,其选择性获取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信号;
诊断控制部,其至少向所述第1输入端口中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输入用于诊断所述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用信号,并且将来自与所述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至所述第2输入端口,
将基于输入至所述第1输入端口及所述第2输入端口的信号而生成的通信帧经由所述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所述控制屏,再基于从所述控制屏送回的通信帧,进行所述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断控制部具有诊断规则定义部,其将所述轿厢的运行状态和至少包含所述轿厢的位置及所述轿厢的轿门状态在内的诊断范围关联并进行存储,
所述诊断范围包含预先分配至多个所述第1输入端口的地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具备诊断执行部,该诊断执行部包括:
多个第1选择器,其配置于多个所述第1输入端口的前级,向所述第1输入端口选择性输出与所述第1输入端口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或者所述诊断用信号;
第2选择器,其获取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信号,并将来自任一个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至所述第2输入端口,
所述诊断执行部基于来自所述诊断控制部的所述诊断范围,经由一个第1选择器,将所述诊断用信号输出至一个第1输入端口,并且所述第2选择器将输入至所述一个第1选择器的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至所述第2输入端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具备:
通信帧生成部,其至少搭载输入至所述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的所述诊断用信号、输入至所述第2输入端口的来自与所述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相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以及输入至所述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以外的第1输入端口的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生成通信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屏具备:
运行控制部,其控制电梯装置的动作;以及
控制屏侧收发装置,其至少经由所述串行传输线路,接收所述通信帧生成部生成的通信帧,并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屏侧收发装置具备接收控制部及发送控制部,
所述接收控制部将从所述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接收到的包含所述诊断用信号的通信帧,经由所述发送控制部送回所述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并且将输入至所述第2输入端口的来自与所述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相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覆盖所述接收到的包含所述诊断用信号的通信帧中的所述诊断用信号,并输出至所述运行控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具备:
诊断指示生成部,其基于所述诊断规则定义部输出的所述诊断范围,将预先分配至多个所述第1输入端口的地址作为诊断对象的地址,输出至所述诊断执行部。
8.一种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其具有设置于同一建筑物或者多个建筑物的多个电梯装置、以及经由网络和所述多个电梯装置连接的远程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监控装置具备电子终端装置,
所述各个电梯装置具有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其至少获取轿厢状态所涉及的信号,并经由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控制屏,
所述轿厢侧信号收发装置具备:
第1输入端口,其与设置于轿厢内侧以及/或者外侧的多个传感器对应地设置,并获取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信号;
第2输入端口,其选择性获取来自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信号;
诊断控制部,其至少向所述第1输入端口中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输入用于诊断所述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用信号,并且将来自与所述指定的一个第1输入端口对应的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至所述第2输入端口,
将基于输入至所述第1输入端口及所述第2输入端口的信号而生成的通信帧经由所述串行传输线路,发送至所述控制屏,再基于从所述控制屏送回的通信帧,进行所述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诊断控制部具有诊断规则定义部,其将所述轿厢的运行状态和至少包含所述轿厢的位置及所述轿厢的轿门状态在内的诊断范围关联并进行存储,并且存储诊断的执行周期,所述诊断范围包含预先分配至多个所述第1输入端口的地址,
所述远程监控装置经由所述网络,对存储在所述诊断规则定义部的所述诊断范围以及/或者所述诊断的执行周期至少执行追加、删除以及变更中的任一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电梯装置的所述串行传输线路的诊断结果经由所述网络,显示在所述远程监控装置的显示画面上。
CN201710506482.1A 2016-07-26 2017-06-28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Active CN1076515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6053 2016-07-26
JP2016146053A JP6612194B2 (ja) 2016-07-26 2016-07-26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の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1518A CN107651518A (zh) 2018-02-02
CN107651518B true CN107651518B (zh) 2019-05-14

Family

ID=61075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6482.1A Active CN107651518B (zh) 2016-07-26 2017-06-28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12194B2 (zh)
CN (1) CN1076515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3147B (zh) * 2018-03-30 2020-08-0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通讯方法、系统和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0266A (zh) * 2003-08-25 2005-03-09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对电梯设备进行检验的方法和电梯设备
CN101135909A (zh) * 2006-06-30 2008-03-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诊断装置及方法、总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线路诊断程序
CN101780909A (zh) * 2009-09-16 2010-07-21 新疆大学 无机房电梯检测诊断系统
CN102361810A (zh) * 2009-03-25 2012-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号传输装置
CN102448863A (zh) * 2009-04-23 2012-05-09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的安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0266A (zh) * 2003-08-25 2005-03-09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对电梯设备进行检验的方法和电梯设备
CN101135909A (zh) * 2006-06-30 2008-03-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诊断装置及方法、总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线路诊断程序
CN102361810A (zh) * 2009-03-25 2012-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号传输装置
CN102448863A (zh) * 2009-04-23 2012-05-09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的安全装置
CN101780909A (zh) * 2009-09-16 2010-07-21 新疆大学 无机房电梯检测诊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12194B2 (ja) 2019-11-27
JP2018016428A (ja) 2018-02-01
CN107651518A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1142B2 (en) Single-wire industrial safety system with safety device diagnostic communication
US20220219942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a multipurpose edge-gateway and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EP3345057B1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ommissioning of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CN102959853B (zh) 交流旋转机控制设备
EP3651419B1 (en) Management of daisy chain connec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elevator fixtures with redundant data paths
CN104365029A (zh) 双通信接口设施监视与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651518B (zh)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CN101844732A (zh) 分布式的塔群防碰撞系统
CN103347024A (zh) 电梯通讯协议的转换方法及设备
CN108883891A (zh) 带有通过求和帧方法进行通信的多个现场设备和中央控制单元的电梯设备
CN103067216B (zh) 跨安全区的反向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86488A (zh) 传感器中继装置和传感器中继系统
CN113475042B (zh) 使用环形网络的配电盘管理系统
US10348363B2 (en)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for creating automation systems
CN103023722A (zh) 跨安全区的正向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U2018445604A1 (en) Device management for hybrid elevator environments
WO2017126768A1 (ko) 이동로봇을 원격으로 제어하는 원격 제어 장치 및 시스템과 그의 수행방법
JP4346783B2 (ja) 障害検出装置
JP2014192796A (ja) 制御システム、回線接続診断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555871B1 (en) Fire-prevention control unit
CN113973355A (zh) 布设于安检点的无线终端、安检系统及安检方法
JP6693576B2 (ja) 復旧システム
KR102213842B1 (ko) 무기체계 환경/신뢰성 시험용 이종 시험장비 인터페이스 장치, 환경시험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중간 장치
CN214413054U (zh) 一种冗余的无线通信装置
JP2002111705A (ja) プラント遠隔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