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0707B - 一种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0707B
CN107650707B CN201710818736.3A CN201710818736A CN107650707B CN 107650707 B CN107650707 B CN 107650707B CN 201710818736 A CN201710818736 A CN 201710818736A CN 107650707 B CN107650707 B CN 107650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harging
electric power
human transporter
segway hum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87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50707A (zh
Inventor
林骥
李永杰
胡志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bo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bo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bo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bo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187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50707B/zh
Priority to CN201910780142.7A priority patent/CN1104663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50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0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50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0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主体;底座,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主体;至少两个电力提供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电力提供部件包括第一电力提供部件和第二电力提供部件;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能够利用无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所述第二电力提供部件能够通过设置的输出接口为与所述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板。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和充电板。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交通拥堵情况较为突出,越来越多的用户选用较便捷的出行方式,因此,为满足用户出行需求,体型小、重量轻的电动滑板车作为短途智能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然而,电动滑板车的电池的续航里程毕竟有限,因此,在其他城市交通工具和电动滑板车共用的场景中,如何方便、快捷地在户外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和充电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
主体;
底座,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主体;
至少两个电力提供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电力提供部件包括第一电力提供部件和第二电力提供部件;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能够利用无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所述第二电力提供部件能够通过设置的输出接口为与所述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无线充电方式为电磁式充电方式;对应地,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设置有送电线圈,以通过所述送电线圈为设置有电力接收部件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电力接收部件设置有受电线圈,在充电状态下,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处于预设位置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电桩还包括:限位结构,至少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且在所述限位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能够使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上设置的电力接收部件相对应。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至少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部,用于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一车轮;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另一车轮;以使所述电动滑板车设置的电力接收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相对应。
上述方案中,设置有送电线圈的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设置于限位结构所在的表面;以使利用所述限位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中送电线圈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受电线圈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相对应。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和第二电力提供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不同表面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提示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充电提示电动滑板车和/或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电桩还包括通信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以至少使移动终端能够获取到所述充电桩的充电特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还能够通过设置的输出接口为与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板,包括:
主体,可拆卸式固定于电动汽车中;
第一电力接收部件,固定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从所述电动汽车中获取电力支持,和/或用于存储从电动汽车中获取的电量;
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固定电动滑板车;
电力提供部件,设置于主体上,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电力接收部件获取到的电能通过无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其中,在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所述电力提供部件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处于预设位置关系下,以使所述电力提供部件能够通过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为所述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电板中的第一电力接收部件通过有线充电方式或无线充电方式从电动汽车中获取电力支持。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力提供部件通过电磁式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对应地,所述电力提供部件设置有送电线圈,以通过所述送电线圈为设置有所述第二电力接收部件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电力接收部件设置有受电线圈,在充电状态下,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处于预设位置关系。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可伸缩弹力带,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可伸缩弹力带对应的可隐藏式凸起;
所述可伸缩弹力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上,另一端设置有挂钩,利用设置的挂钩与对应的可隐藏式凸起连接,以绑定所述电动滑板车,使所述电动滑板车设置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所述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相对应。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体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当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使所述电动滑板车设置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所述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相对应后,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两个车轮对应置于凹槽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力提供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以使利用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所述电力提供部件中送电线圈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受电线圈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相对应。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力提供部件所处区域高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以使利用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所述电力提供部件中送电线圈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受电线圈接触式相对应。
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电板还包括充电提示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提示电动滑板车和/或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电板还包括通信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以至少使移动终端能够获取到所述充电板的充电特征。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力提供部件还能够通过设置的输出接口为与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桩和充电板,能够在确保充电桩数量不增加的基础上,解决户外对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的问题,如此,丰富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桩进行充电的电动滑板车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电动滑板车后的充电桩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板进行充电的电动滑板车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电动滑板车后的充电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这里,本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桩能够在匹配电动汽车充电规则的基础上,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如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和电动滑板车交替使用的出行方式,而且,由于电动汽车和电动滑板车能够共用同一个充电桩,所以,在确保充电桩数量不增加的基础上,解决了户外对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的问题,丰富、提升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公共充电设施。
具体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充电桩包括:
主体11;
底座12,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主体11;
至少两个电力提供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电力提供部件包括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和第二电力提供部件14;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能够利用无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所述第二电力提供部件14能够通过设置的输出接口141为与所述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也就是说,所述充电桩能够通过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且充电方式为无线充电方式;而为匹配现有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所述充电桩采用有线充电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比如,通过输出接口与充电汽车的充电接口进行电性连接,以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如此,实现共同为电动滑板车和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目的。
这里,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和第二电力提供部件可以为不同的部件,所以,可“同时”为电动滑板车和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当然,考虑到电力负荷,也可以控制同一时间仅能对一个设备进行充电,也即,不同时为电动滑板车和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这里,可以根据实际电力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方式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方式:无线电波方式、电场耦合方式、磁共振方式、电磁感应方式。举例来说,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方式为电磁式充电方式,如电磁感应方式或磁共振方式;这里,实际应用中,电磁感应方式中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中心必须完全吻合,否则,传输效率会下降;而磁共振方式中,无需使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中心位置完全吻合,即可通过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来实现从一个线圈向另外一个线圈供电的作用,所以,磁共振方式的传输距离比电磁感应方式的传输距离长。
具体地,本实施例采用的无线充电方式为电磁式充电方式时,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则设置有送电线圈,以通过所述送电线圈为设置有电力接收部件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此时,所述电力接收部件设置有受电线圈,在充电状态下,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处于预设位置关系。这里,实际应用中,所述预设位置关系可以基于充电方式对线圈的要求进行相应设置,如当为电磁感应方式时,该预设位置关系表征的是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对应,且两线圈的中心吻合;而当为磁共振方式时,该预设位置关系表征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充电桩还包括:限位结构,至少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且在所述限位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能够使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与所述电动滑板车设置的电力接收部件相对应,如此,为提升充电效率奠定了基础。比如,使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设置的送电线圈与电动滑板车的电力接收部件设置的受电线圈相对应,并处于预设位置关系下。
具体地,在一示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结构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限位结构15和第二限位结构16,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5,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部,用于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一车轮;所述第二限位结构16,设置于所述底座12上,用于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另一车轮;当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两个车轮后,所述电动滑板车设置的电力接收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相对应,且处于预设位置关系下;举例来说,当电力接收部件为送电线圈,电动滑板车的电力接收部件设置的为受电线圈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16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两个车轮后,所述受电线圈与送电线圈相对应。
这里,由于本实施例所述充电桩具有限位结构,且该限位结构能够将电动滑板车固定于所述充电桩上,如此,若采用电磁感应方式进行充电时,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限位结构,能够控制所述充电桩中设置的送电线圈与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受电线圈相对应,且中心位置吻合。
图3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桩进行充电的电动滑板车折叠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电动滑板车后的充电桩示意图。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电动滑板车踏板部分的底部(即踏板部分朝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电力接收部件17,比如受电线圈,此时,当电动滑板车折叠后,所述电力接收部件17 向外,这样,如图4所示,当利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两个车轮后,所述电力接收部件17即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对应,如此,通过充电桩的电力提供部件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
这里,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无线充电方式下,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位置会对充电效率有不同影响,所以,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 是否接触,取决于所采用的无线充电方式,以及无线充电效率等,换言之,当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接触会提升充电效率时,可以控制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接触,否则,当接触与否不影响充电效率时,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进一步地,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 13是否接触,以及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桩的结构匹配程度等来调整无线充电方式。比如,当所述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桩的结构匹配,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接触,此时,可以采用接触式充电方式,比如电磁感应方式;而当所述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桩的结构不匹配,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不便于接触,此时,可以通过调整无线充电方式(比如,将电磁感应方式转换为磁共振方式),来控制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不接触充电,如此,为提升充电效率、节约电能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地,当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需要接触时,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所处表面可突出于所述主体的其他部分,以确保电力接收部件17与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能够近距离、大面积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给出的电力提供部件的位置仅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无线充电方式、充电效率、成本等多种参数来确定电力提供部件的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设置有送电线圈的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 13设置于限位结构所在的表面;以使利用所述限位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中送电线圈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受电线圈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相对应。
在另一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和第二电力提供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不同表面上,比如,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13设置于所述主体的正面上,为矩形结构;且该正面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而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电力提供部件14设置所述主体中与所述正面平行相对的背面上。当然,图1和图2给出的第一电力提供部件和第二电力提供部件的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其他位置关系,如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可设置于正面,而所述第二电力提供部件设置于侧面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用户观测到充电情况,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桩还可以设置提示部件18,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比如设置于主体的侧面上,用于提示电动滑板车和/或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举例来说,在主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提示灯和提示进度条,通过提示灯的工作状态(如闪烁状态)或提示灯的特定颜色提示正在充电,而通过所述提示进度条来显示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当前电量情况。当然,本实施例对所述提示部件18在主体中的位置不作限定,只要便于用户观测到即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便于充电桩与移动终端通信,使移动终端能够获取到充电桩的充电特征,和/或便于对该充电桩的管理和控制,所述充电桩还包括通信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以至少使移动终端能够获取到所述充电桩的充电特征。比如,当所述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桩连接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与该充电桩建立无线连接,而不再需要对充电进行具体的手动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例如,用户将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桩连接之后,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置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充电方式(快充或慢充)、以及预设充电结束条件。具体的,用户可以选择快充方式,并将预设充电时间设置为20分钟,当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充电时间达到预设充电时间时,用户的移动终端会显示充电结束,便于用户对该充电桩的管理和控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不仅能够通过无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还可以通过有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比如,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还能够通过设置的输出接口为与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也就是说,所述充电桩中可以至少设置有两个输出接口,一个输出接口对应第二电力提供部件,能够与电动汽车的充电规则相匹配,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另外一个输出接口对应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能够与电动滑板车的充电规则相匹配,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当然,实际应用中,若电动滑板车与电动汽车的充电规则相一致时,还可以利用同一个输出接口在不同时刻为电动滑板车、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桩能够在匹配电动汽车充电规则的基础上,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如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和电动滑板车交替使用的出行方式,而且,由于电动汽车和电动滑板车能够共用同一个充电桩,所以,在确保充电桩数量不增加的基础上,解决了户外对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的问题,丰富、提升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公共充电设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板,这里,本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板能够利用充电汽车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如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和电动滑板车交替使用的出行方式,而且,由于本实施例能够通过设置在电动汽车中的充电板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所以,在确保充电桩数量不增加的基础上,解决了户外对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的问题,丰富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充电板包括:
主体21,可拆卸式固定于电动汽车中;比如,在一示例中,可固定于电动汽车的后备箱中,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该充电板在电动汽车中的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电力接收部件(图5中未示出),固定于所述主体21上,用于从所述电动汽车中获取电力支持,和/或用于存储从电动汽车中获取的电量;这里,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电动汽车为该充电板进行充电的方式来确定第一电力接收部件的位置。进一步地,该充电板能够从电动汽车中获取到电能,此时,可以将获取到的电能直接用于对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而自身不存储电能;还可以将获取到的电能进行存储,如此,来避免紧急情况下,由于不能及时从电动汽车中获取电能而导致不能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的问题。
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21上,用于固定电动滑板车;
电力提供部件23,设置于主体上,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电力接收部件获取到的电能通过无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其中,在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所述电力提供部件23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处于预设位置关系下,以使所述电力提供部件23能够通过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为所述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板中的第一电力接收部件通过有线充电方式或无线充电方式从电动汽车中获取电力支持。也就是说,电动汽车为充电板进行充电的方式可以是有线充电方式,也可以是无线充电方式,这里,当为有线充电方式时,所述第一电力接收部件设置有充电接口,以通过设置的充电接口与电动汽车设置的输出接口电性连接,实现利用电动汽车对充电板的充电。当为无线充电方式时,所述电动汽车为充电板进行的无线充电方式可以类似于实施例一中充电桩对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的方式,即通过在电动汽车中设置送电线圈,而在充电板的第一电力接收部件中设置受电线圈,如此,通过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来实现电动汽车为充电板的充电过程。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力接收部件可以设置在与所述电力提供部件23所在充电板的一侧相对的侧面。
比如,所述无线充电方式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方式:无线电波方式、电场耦合方式、磁共振方式、电磁感应方式。进一步地,举例来说,在一具体示例中,本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充电方式为电磁式充电方式,如电磁感应方式或磁共振方式;这里,实际应用中,电磁感应方式中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中心必须完全吻合,否则,传输效率会下降;而磁共振方式中,无需使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中心位置完全吻合,即可通过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来实现从一个线圈向另外一个线圈供电的作用,所以,磁共振方式的传输距离比电磁感应方式的传输距离长。
在一具体示例中,所述充电板中设置的电力提供部件23通过电磁式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此时,所述电力提供部件23设置有送电线圈,以通过所述送电线圈为设置有所述第二电力接收部件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电力接收部件设置有受电线圈,在充电状态下,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处于预设位置关系。这里,本实施例所述的预设位置关系可以基于充电方式对线圈的要求进行相应设置,如当充电方式为电磁感应方式时,该预设位置关系表征的是电力提供部件23中设置的送电线圈与所述第二电力接收部件设置的受电线圈对应,且两线圈的中心吻合;而当充电方式为磁共振方式时,该预设位置关系表征电力提供部件23中设置的送电线圈与所述第二电力接收部件设置的受电线圈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
在一具体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可伸缩弹力带 22,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可伸缩弹力带对应的可隐藏式凸起24。本实施例中,以设置有两个可伸缩弹力带和两个相应的可隐藏式凸起为例,具体地,所述可伸缩弹力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上,另一端设置有挂钩,利用设置的挂钩与对应的突出与所述主体的其他部分的可隐藏式凸起连接,以绑定所述电动滑板车,使所述电动滑板车上设置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所述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相对应。如此,为提升充电效率奠定了基础。比如,使第二电力接收部件的受电线圈与充电板的电力提供部件23中设置的送电线圈相对应,并处于预设位置关系下。
这里,由于本实施例所述充电板具有固定结构,且该固定结构能够将电动滑板车固定于所述充电板上,如此,若采用电磁感应方式进行充电时,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结构,能够控制所述充电桩中设置的送电线圈与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受电线圈相对应,且中心位置吻合。
在另一具体示例中,所述主体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25;当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使所述电动滑板车设置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所述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相对应后,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两个车轮对应置于凹槽中,如此,进一步起到固定限位作用。
图6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充电板进行充电的电动滑板车折叠后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电动滑板车后的充电板示意图,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电动滑板车踏板部分的底部(即踏板部分朝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力接收部件,比如受电线圈,当电动滑板车折叠后,所述第二电力接收部件向外,这样,如图7所示,当利用固定结构中的可伸缩弹力带上的挂钩固定于对应的可隐藏式凸起上时,所述第二电力接收部件即与电力提供部件23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对应,如此,通过充电桩的电力提供部件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
这里,结合图5和图7所示,所述可伸缩弹力带至少存在两种状态,相应地,所述可隐藏式凸起24也至少存储两种状态;具体地,当可伸缩弹力带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可伸缩弹力带的带体隐藏于所述主体上,此时,所述可隐藏式凸起24也处于隐藏状态,即所述可隐藏式凸起24所处区域与其他部分(如相邻区域)处于同一高度(也即处于同一平面),满足了用户对充电板所处上表面的美感要求。而当可伸缩弹力带处于第二状态,所述可伸缩弹力带的带体伸出,此时,所述可隐藏式凸起24则可处于突出状态,即突出于所述主体的其他部分(如突出于相邻区域),所述可伸缩弹力带的带体通过拉伸即可使所述可伸缩弹力带上的挂钩挂住可隐藏式凸起且固定,如此,来实现对电动滑板车的固定作用。这里,所述可隐藏式凸起可以通过旋转方式突出于主体中其他位置所处表面,或者通过旋转方式将突出于其他位置所处表面的突出部分隐藏于主体中,直至与其他位置处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可隐藏式凸起为可弹动结构,通过弹簧连接部件,限位于所述主体中,而在需要弹出时,弹出于所述主体的表面。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给出的可隐藏式凸起具体结构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力提供部件23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以使利用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所述电力提供部件中送电线圈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受电线圈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相对应。
这里,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无线充电方式下,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位置会对充电效率有不同影响,所以,电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是否接触,取决于所采用的无线充电方式,以及无线充电效率等;换言之,当电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接触会提升充电效率时,可以控制电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接触,否则,当接触与否不影响充电效率时,电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进一步地,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电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是否接触,以及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桩的结构匹配程度等来调整无线充电方式。比如,当所述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桩的结构匹配,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接触,此时,可以采用接触式充电方式,比如电磁感应方式;而当所述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桩的结构不匹配,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不便于接触,此时,可以通过调整无线充电方式,比如,磁共振方式,来控制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不接触充电,如此,为提升充电效率、节约电能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地,电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需要接触时,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所处表面可突出于所述主体的其他部分,以确保电动滑板车上的第二电力接收部件与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能够近距离、大面积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给出的充电板上的电力提供部件的位置仅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无线充电方式、充电效率、成本等多种参数来确定电力提供部件的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力提供部件所处区域高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以使利用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所述电力提供部件中送电线圈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受电线圈接触式相对应。
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用户观测到充电情况,如图5所示,所述充电板还包括充电提示部件26,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提示电动滑板车和/或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举例来说,在主体的上表面的边缘区域,如下部区域上设置有提示灯和提示进度条,通过提示灯的工作状态(如闪烁状态)或提示灯的特定颜色提示正在充电,而通过所述提示进度条来显示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当前电量情况。当然,本实施例对所述提示部件26在主体中的位置不作限定,只要便于用户观测到即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便于充电板与移动终端通信,使移动终端能够获取到充电板的充电特征,和/或便于对该充电板的管理和控制,所述充电板还包括通信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以至少使移动终端能够获取到所述充电板的充电特征。比如,当所述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板连接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与该充电板建立无线连接,而不再需要对充电进行具体的手动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例如,用户将电动滑板车与充电板连接之后,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置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充电方式(快充或慢充)、以及预设充电结束条件。具体的,用户可以选择快充方式,并将预设充电时间设置为20分钟,当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充电时间达到预设充电时间时,用户的移动终端会显示充电结束,便于用户对该充电板的管理和控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板不仅能够通过无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还可以通过有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比如,所述电力提供部件还能够通过设置的输出接口为与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同理,所述充电板也可以按照类似的有线充电方式利用第一电力接收部件从电动汽车中获取电能。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这样,本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板能够利用充电汽车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如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和电动滑板车交替使用的出行方式,而且,由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板能够通过电动汽车和来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所以,在确保充电桩数量不增加的基础上,解决了户外对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的问题,丰富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电动汽车可以为纯电动汽车,也可以为混合动力汽车,如燃油和电能混合的混动汽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底座,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主体;
至少两个电力提供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电力提供部件包括第一电力提供部件和第二电力提供部件;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能够利用无线充电方式为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所述第二电力提供部件能够通过设置的输出接口为与所述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至少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部,用于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一车轮;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另一车轮;以使所述电动滑板车设置的电力接收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方式为电磁式充电方式;对应地,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设置有送电线圈,以通过所述送电线圈为设置有电力接收部件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电力接收部件设置有受电线圈,在充电状态下,所述送电线圈与所述受电线圈处于预设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且在所述限位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能够使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上设置的电力接收部件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送电线圈的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设置于限位结构所在的表面;以使利用所述限位结构固定所述电动滑板车后,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中送电线圈与所述电动滑板车中设置的受电线圈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和第二电力提供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不同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充电提示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提示电动滑板车和/或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通信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以至少使移动终端能够获取到所述充电桩的充电特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力提供部件还能够通过设置的输出接口为与输出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电动滑板车进行充电。
CN201710818736.3A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充电桩 Active CN107650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8736.3A CN107650707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充电桩
CN201910780142.7A CN110466368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充电桩和充电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8736.3A CN107650707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充电桩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0142.7A Division CN110466368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充电桩和充电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0707A CN107650707A (zh) 2018-02-02
CN107650707B true CN107650707B (zh) 2019-11-19

Family

ID=611299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0142.7A Active CN110466368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充电桩和充电板
CN201710818736.3A Active CN107650707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充电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0142.7A Active CN110466368B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充电桩和充电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4663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7456A (zh) * 2018-07-26 2018-12-25 陈学文 一种基于存车箱的电动滑板车存放方法
CN108749962A (zh) * 2018-07-26 2018-11-06 陈学文 托架及具有其的存车箱
CN109760529B (zh) * 2018-12-07 2021-12-31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滑板车的充电方法、电动滑板车
CH716427A1 (de) * 2019-07-25 2021-01-29 Gotthard 3 Mechatronic Solutions AG Systeme zum Laden und/oder Abschliessen eines elektrischen Zwei- oder Dreirads.
FR3107249B1 (fr) * 2020-02-13 2022-02-18 Labadis Sas Poste de stockage pour trottinette, unités le comportant et ensemble les comportant
CN112277667B (zh) * 2020-06-17 2022-09-06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体的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TWI818435B (zh) * 2022-02-11 2023-10-11 南韓商Skc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車輛、充電站及用於電動車輛之無線充電系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2952A (zh) * 2012-05-08 2012-08-15 路海燕 一种可变身为电动自行车的遥控电动滑板车
CN105075055A (zh) * 2013-03-29 2015-11-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供电系统
CN205951831U (zh) * 2016-07-19 2017-02-1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后备箱的平衡车取放装置及汽车
CN205951768U (zh) * 2016-08-01 2017-02-1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及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80521A1 (en) * 2002-04-05 2003-10-05 Powergenix Systems, Inc. Hybrid energy system for traction vehicles
CN100364203C (zh) * 2005-01-21 2008-01-23 宇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复合型电池管理系统
US9760875B2 (en) * 2012-04-05 2017-09-12 Menolinx System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billing of power consumption through street poles
CN104362761A (zh) * 2013-10-06 2015-02-18 郭和友 无线充供电的电动车
CN203850879U (zh) * 2014-05-15 2014-09-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03902315U (zh) * 2014-05-25 2014-10-29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超级电容驱动的重载运输车
CN204258339U (zh) * 2014-08-25 2015-04-08 深圳市久号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104627013B (zh) * 2015-02-05 2017-08-08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车车载储能充电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2952A (zh) * 2012-05-08 2012-08-15 路海燕 一种可变身为电动自行车的遥控电动滑板车
CN105075055A (zh) * 2013-03-29 2015-11-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供电系统
CN205951831U (zh) * 2016-07-19 2017-02-1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后备箱的平衡车取放装置及汽车
CN205951768U (zh) * 2016-08-01 2017-02-1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6368B (zh) 2021-01-05
CN107650707A (zh) 2018-02-02
CN110466368A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0707B (zh) 一种充电桩
CN105406547B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壳
CN102299535A (zh) 用于充电蓄电池设备的装置
CN207156964U (zh) 一种多功能绿色充电装置
CN108988511A (zh) 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装置
CN103840518A (zh) 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206250800U (zh) 一种自由移动式充电站
JP2015527244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駆動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本方法に従って駆動可能な制御部を備えた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2011205806A (ja) 車両用マルチフェーズコンバータ
CN201953108U (zh) 太阳能光伏充电停车亭
CN205647042U (zh) 一种内置型车载无线充电多功能平台
CN109501607A (zh) 一种基于Wi-Po静态磁共振无线充电感应式装置
KR102011378B1 (ko) 무선충전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컨버터
CN209169989U (zh) 分体式车载无线充电器
CN102561751A (zh) 太阳能光伏充电停车亭
CN109244712A (zh) 充电母座
CN205992780U (zh) 一种风能应急汽车交直流充电桩
CN106253433B (zh) 一种模型赛车充电系统及模型赛车系统
CN209600301U (zh) 电动汽车便携式充电桩
CN210137207U (zh) 两用车辆充电桩
CN20672768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多用无线充电桩
CN106921219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磁导率增强技术与方法
CN205304304U (zh) 在车辆中使用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6542240U (zh) 一种模型赛车充电系统及模型赛车系统
CN207825969U (zh) 一种改进型汽车交流充电桩用接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