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5518A - 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5518A
CN107645518A CN201610577178.1A CN201610577178A CN107645518A CN 107645518 A CN107645518 A CN 107645518A CN 201610577178 A CN201610577178 A CN 201610577178A CN 107645518 A CN107645518 A CN 107645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equipment
slave unit
equipment
connection
shaking ha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71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波
徐群立
吴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71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55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5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551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所述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配置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同步到所述从设备中,并在所述主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从设备的支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扩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管理和通讯方法,直接在原有设备上扩展,使其具有多口交换机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能够直接继承原有配置和环境,实现灵活扩展。

Description

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
背景技术
普通的小型网络终端设备,一般只具有2个或4个LAN口,提供单户家庭内接入/转发/路由等功能,价格较低,无法扩展;而多口网络交换机,一般用于企业应用等复杂应用场景,往往采用专用芯片,价格较贵。
当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的使用者,需要扩展功能时,比如增加LAN口,往往需要整个更换设备,成本投入高,且无法沿用原先环境和设备,有升级失败的风险。
针对现有技术中,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扩展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扩展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包括:
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所述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配置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同步到所述从设备中,并在所述主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从设备的支持。
可选地,主设备至少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所述主设备获取所述当前设备的产品标识;
当所述产品标识与所述主设备的产品标识一致时,判定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可选地,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线和所述从设备上预设的USB接口建立物理连接;
基于建立的所述物理连接,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包括:
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所述从设备与所述主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主设备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并在所述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主设备的支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装置,应用于主设备,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同步模块,用于将本地保存的用户配置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同步到所述从设备中;
第一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主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从设备的支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装置,应用于从设备,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与所述主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设备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
第二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主设备的支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交换机,包括:主设备、接入所述主设备的从设备,其中,
所述主设备,用于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网络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所述从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主设备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并在所述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主设备的支持。
可选地,所述主设备,还用于获取与其连接的网络设备的产品标识,并在所述产品标识与所述主设备的产品标识一致时,判定连接的网络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可选地,所述主设备上设置有第一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所述从设备上设置有第二USB接口。
可选地,通过USB连接线建立所述第一USB接口与所述第二USB接口的连接。
通过本发明,将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建立握手连接,并基于建立的握手连接实现用户配置信息的同步,以及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能够相互支持数据传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扩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管理和通讯方法,直接在原有设备上扩展,使其具有多口交换机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能够直接继承原有配置和环境,实现灵活扩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文件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文件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文件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三);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机的结构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的多个网络终端连接的硬件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的配置为主设备的网络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的配置为从设备的网络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步骤S104,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配置通过握手连接同步到从设备中,并在主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从设备的支持。
通过上述各个步骤,将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建立握手连接,并基于建立的握手连接实现用户配置信息的同步,以及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能够相互支持数据传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扩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管理和通讯方法,直接在原有设备上扩展,使其具有多口交换机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能够直接继承原有配置和环境,实现灵活扩展。
可选地,主设备至少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主设备获取当前设备的产品标识;当产品标识与主设备的产品标识一致时,判定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在执行步骤S102之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以下技术方案:主设备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线和从设备上预设的USB接口建立物理连接;基于建立的物理连接,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实施例2
为了完善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方案主要从主设备侧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将从设备侧对上述方案进行描述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从设备与主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步骤S204,从设备接收主设备通过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并在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主设备的支持。
通过上述各个步骤,将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建立握手连接,从设备能够并基于建立的握手连接实现用户配置信息的同步,以及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能够相互支持数据传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扩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管理和通讯方法,直接在原有设备上扩展,使其具有多口交换机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能够直接继承原有配置和环境,实现灵活扩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文件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30,用于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与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同步模块32,用于将本地保存的用户配置通过握手连接同步到从设备中;
第一添加模块34,用于在主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从设备的支持。
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的作用,将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建立握手连接,并基于建立的握手连接实现用户配置信息的同步,以及在主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从设备的支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扩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管理和通讯方法,直接在原有设备上扩展,使其具有多口交换机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能够直接继承原有配置和环境,实现灵活扩展。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文件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4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36,用于至少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确定模块36,包括:
获取单元360,用于获取当前设备的产品标识;判定单元362,用于当产品标识与主设备的产品标识一致时,判定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第一建立模块30,还用于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线和从设备上预设的USB接口建立物理连接;基于建立的物理连接,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文件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三),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50,用于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与主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接收模块52,用于接收主设备通过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
第二添加模块54,用于在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主设备的支持。
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的作用,将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建立握手连接,并基于建立的握手连接实现用户配置信息的同步,以及在在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主设备的支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扩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管理和通讯方法,直接在原有设备上扩展,使其具有多口交换机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能够直接继承原有配置和环境,实现灵活扩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交换机,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机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包括:主设备60、从设备62,其中,
主设备60,用于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网络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从设备62,用于接收主设备通过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并在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主设备的支持。
通过上述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交互,将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建立握手连接,并基于建立的握手连接实现用户配置信息的同步,以及在在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主设备的支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扩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管理和通讯方法,直接在原有设备上扩展,使其具有多口交换机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能够直接继承原有配置和环境,实现灵活扩展。
可选地,主设备,还用于获取与其连接的网络设备的产品标识,并在产品标识与主设备的产品标识一致时,判定连接的网络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设备上设置有第一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从设备上设置有第二USB接口,其中,通过USB连接线建立第一USB接口与第二USB接口的连接。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不用于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限定。
优选实施例1
图7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的多个网络终端连接的硬件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多个普通网络终端,这些普通网络终端均具有4个或2个GE/FE LAN口,以及USB3.0接口(支持host和device模式),且还包括USB连接线/hub组成,网络终端间以USB3.0互连。USB3.0具有5.0Gbps的物理连接速度,完全满足终端之间数据流量的转发要求。普通网络终端的功耗一般小于5W,可以采用USB供电方式在互连设备间相互供电,整体上只需要单一电源即可满足互连后设备的供电需求,以下步骤可以理解为是针对部分或全部网络终端执行的操作。
步骤1)单板的USB host驱动加入对USB网络设备的支持。
步骤2)单板的USB device驱动设定为USB网络设备,USB协议中的Vendor/Product/Dev ID配置为网络终端互连专用。
步骤3)单板增加配置接口,如硬件的按键和拨档开关,或者通过web页面配置,可以将终端配置为主/从设备。原设备应配置为主设备,新添加设备应配置为从设备。
步骤4)增加针对设备USB互连的管理模块(图7中未示出),在检测到设备互连后,将主设备的配置同步到从设备上,实现平滑扩展。
步骤5)单板的网络协议栈加入对USB网络设备的支持,能够在协议栈内处理USB收到的报文,实现网络设备间的数据转发。
步骤6)互连后的整体设备的人机交互和配置管理由主设备负责,通过互连管理模块同步下发给从设备。
基于优选实施例1提及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2和优选实施例3分别从主设备和从设备侧对优选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进行.
优选实施例2
由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要求能够通过USB实现管理和数据转发功能,所以软件应包括:USB3.0host/device驱动,网络协议栈,USB互连管理模块。USB3.0host/device驱动用于终端之间的互连和数据转发,驱动可以根据专有的USB protocol Vendor/Product id来识别是否为互连终端。网络协议栈用于转发互连终端间的数据,应支持桥和路由模式。USB互连管理模块用于连接后的设备的管理同步,主设备中负责用户配置的人机交互,保存,本地执行,管理和下发,从设备中负责接收用户配置并本地执行。从整体上看,USB互连后的终端设备实现了单个多口交换机的大部分功能。
图8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的配置为主设备的网络设备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配置为主设备的网络设备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S802:执行用户配置到本地。
步骤S804:初始化USB host驱动。
步骤S806:USB驱动检测到USB设备插入时,如果Vendor/Product Id对应为网络终端,则执行步骤S808,否则继续等待。
步骤S808:USB驱动发送消息给互连管理模块,启动模块状态机。
步骤S810:主设备的互连管理模块开始与从设备的互连管理模块握手,迁移状态机,并开始同步用户配置。
步骤S812:在协议栈中添加USB驱动生成的网络设备,用于互连的网络终端间的数据传输。
步骤S814:互连管理模块的状态机迁入等待状态,如主设备的人机交互有新的用户配置下发,则本地执行的同时,同步给从设备。
优选实施例3
图9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的配置为从设备的网络设备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配置为从设备的网络终端设备的执行流程:
步骤S902:USB连接后,设备使用USB接口提供的电源启动。
步骤S904:终端设备在启动过程中,发现自己是从设备,开始配置USB device驱动,对应USB protocal的Vendor/Product ID配置为网络终端互连专用。
步骤S906:USB device驱动检测到USB互连后,启动互连管理模块。
步骤S908:互连管理模块开始与远端主设备的管理模块握手,并将主设备的配置同步到本地,并开始执行。
步骤S910:在协议栈中建立USB device驱动对应的网络设备,用于数据传输和转发。
步骤S912:互连管理模块的状态机迁入等待状态,如主设备有新的配置发送过来,则开始执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实现将多个普通小型网络终端设备互连,提供可靠的管理/通讯方法,直接在原有设备上扩展,使其具有多口交换机(8口及以上)的大部分功能,并且能够直接继承原有配置和环境,实现灵活扩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S2,将本地保存的用户配置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同步到所述从设备中,并在所述主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从设备的支持。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与所述主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S2,接收所述主设备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并在所述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主设备的支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所述主设备将本地保存的用户配置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同步到所述从设备中,并在所述主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从设备的支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设备至少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所述主设备获取所述当前设备的产品标识;
当所述产品标识与所述主设备的产品标识一致时,判定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线和所述从设备上预设的USB接口建立物理连接;
基于建立的所述物理连接,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4.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所述从设备与所述主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主设备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并在所述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主设备的支持。
5.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应用于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同步模块,用于将本地保存的用户配置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同步到所述从设备中;
第一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主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从设备的支持。
6.一种设备处理方法,应用于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当前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与所述主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设备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
第二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主设备的支持。
7.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设备、接入所述主设备的从设备,其中,
所述主设备,用于当判定接入主设备的网络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时,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建立握手连接;
所述从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主设备通过所述握手连接发送的用户配置,并在所述从设备的协议栈中添加对所述主设备的支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设备,还用于获取与其连接的网络设备的产品标识,并在所述产品标识与所述主设备的产品标识一致时,判定连接的网络设备为该主设备所需要的从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上设置有第一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所述从设备上设置有第二USB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USB连接线建立所述第一USB接口与所述第二USB接口的连接。
CN201610577178.1A 2016-07-20 2016-07-20 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 Withdrawn CN1076455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7178.1A CN107645518A (zh) 2016-07-20 2016-07-20 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7178.1A CN107645518A (zh) 2016-07-20 2016-07-20 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5518A true CN107645518A (zh) 2018-01-30

Family

ID=61107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7178.1A Withdrawn CN107645518A (zh) 2016-07-20 2016-07-20 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55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4728A (zh) * 2018-08-21 2019-01-22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芯片融合性产品的存储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29328A1 (en) * 2004-12-10 2007-09-05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lable data distribution
CN101110782A (zh) * 2007-08-28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以太网交换机堆叠系统管理的方法
CN101242295A (zh) * 2007-02-09 2008-08-13 深圳市新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低端交换机的方法
CN103454996A (zh) * 2013-08-23 2013-12-18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从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29328A1 (en) * 2004-12-10 2007-09-05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lable data distribution
CN101242295A (zh) * 2007-02-09 2008-08-13 深圳市新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低端交换机的方法
CN101110782A (zh) * 2007-08-28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以太网交换机堆叠系统管理的方法
CN103454996A (zh) * 2013-08-23 2013-12-18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从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4728A (zh) * 2018-08-21 2019-01-22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芯片融合性产品的存储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9254728B (zh) * 2018-08-21 2021-09-21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芯片融合性产品的存储优化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48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izing hardware dongle over a wireless connection
CN104106303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在设备之间建立隧道式直接链路设立(tdls)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72482A (zh) 一种多媒体播放设备的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808427A (zh)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应用方法
CN104702665A (zh) 信息分享方法和信息分享装置
CN101236544B (zh) 多个usb主端装置共享usb从端装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23735A (zh) 一种多基带芯片共享访问智能卡的方法及设备
CN108347351A (zh) 设备双以太网卡兼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5637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家庭互联系统
CN104202714A (zh) 相异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讯方法和系统
CN105162732A (zh) 创建扩展端口的方法、装置
CN104410527A (zh) 一种拓扑检测方法、交换机及热堆叠系统
CN114285695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4092661A (zh) 虚拟机串口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645518A (zh) 设备处理方法及装置、交换机
CN103781138B (zh) 一种WiMo发送端接入WLAN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71519A (zh) 一种端口互联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13118A (zh) 一种实现会话同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N106488429A (zh) 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02968B (zh) 使用层次路由的类属数据交换方法
CN110224950A (zh) 堆叠系统检测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25641A1 (ja) 通信制御方法、記録媒体および通信制御装置
CN105813010A (zh) 基于nfc建立连接的方法、系统和nfc设备
CN104375969A (zh) 一种基座装置与其连接方法
CN202261828U (zh) 一种多基带芯片共享访问智能卡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0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Applicant after: ZT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10012 Nanjing, Yuhuatai District, South Street, Bauhinia Road, No. 68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