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5329B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45329B CN107645329B CN201710919320.0A CN201710919320A CN107645329B CN 107645329 B CN107645329 B CN 107645329B CN 201710919320 A CN201710919320 A CN 201710919320A CN 107645329 B CN107645329 B CN 1076453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 antenna ports
- different
- data
- grou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ining sequences per antenn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06—Space-frequency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04L1/0643—Properties of the code 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2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组第二资源组,并在每组第二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个参考信号,再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然后将所述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设置在两个不同组的第二资源组上,最后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本发明适用于通信系统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标准Rel-8/9/10通信系统采用了动态调度的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即基站(eNB,evolved Node B)根据用户设备的信道状况来进行调度和分配资源,使得调度到的用户都在其最优的信道上传输。
然而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容量受限问题在LTE Rel-10系统的进一步演进中很突出。由于多用户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系统)会在演进系统中更多地应用来提高系统的谱效率,这使得同时调度的用户设备数增加了,因此就需要更多的PDCCH。基于此,现有的PDCCH进行了增强,即在原有的PDSCH区域划分出一部分资源来传输增强的PDCCH(e-PDCCH,Enhanced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这样分配给e-PDCCH的资源就有很大的灵活度,不再受限于三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从而可以提高PDCCH的容量或者同时调度用户设备的个数;同时e-PDCCH也可以采用基于DMRS(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式,可以实现空间上的重用来提高控制信道的传输效率。
目前,在进行基于DMRS的发送分集方式传输数据时,分别在频域上两个连续的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和时域上两个连续的RE上进行空时分组码(Alamouti)编码后,同时采用SFBC(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ing,空频编码)和STBC(Space Time BlockCoding,空时编码)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一个e-PDCCH的数据传输采用了两种发送分集方案,增加了eNB和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发送和接收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在进行基于DMRS的发送分集方式传输数据时采用了两种发送分集方案,造成的增加eNB和UE(User发送和接收的复杂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资源组,所述每个第二资源组中能够承载至少两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
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
将所述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分别承载在所述第一资源组的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上;
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
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资源组,所述每个第二资源组中能够承载至少两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
生成单元,用于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
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分别承载在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第一资源组的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上;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映射单元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组第二资源组,并在每组第二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个参考信号,再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然后将所述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设置在两个不同组的第二资源组上,最后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虽然目前可以通过同时采用SFBC和STBC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一个e-PDCCH的数据传输需要采用两种发送分集方案,从而增加了eNB和UE发送和接收的复杂度。而本发明实施例只需要一种发送分集方案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增加eNB和UE发送和接收的复杂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的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的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DMRS端口7的物理资源块对示意图;
图6为DMRS端口8的物理资源块对示意图;
图7为DMRS端口9的物理资源块对示意图;
图8为DMRS端口10的物理资源块对示意图;
图9为DMRS端口7的物理资源块对编码示意图;
图10为DMRS端口8的物理资源块对编码示意图;
图11为DMRS端口9的物理资源块对编码示意图;
图12为DMRS端口10的物理资源块对编码示意图;
图13为不同RRH之间干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1、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资源组,所述每个第二资源组中能够承载至少两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组可以为物理资源块对,所述第二资源组可以为资源单元RE,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一个天线端口,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之间在时间和频率上相互正交,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包括12个所述RE。
例如,定义了8个天线端口为DMRS端口7~14,每个DMRS端口对应一个DMRS,每个DMRS的信息包括DMRS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以及DMRS序列。DMRS端口{7,8,11,13}所关联的DMRS定义或设置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12个RE上。具体地,一个物理资源块是频域上包含12个连续的子载波,时域上包含7个连续的OFDM符号,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指在时间上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例如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在频域上包含12个连续的子载波,时域上包含14个连续的OFDM符号,其中前7个OFDM符号属于第一个物理资源块,后面的7个OFDM符号属于第二个物理资源块。DMRS端口{9,10,12,14}所关联的DMRS定义或设置在同一个PRB pair上的另外12个RE上。图5到图8分别表示了4个DMRS端口{7,8}和{9,10}在一个PRB pair中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情况,端口7和8占用同样的时频资源,但是它们通过彼此所关联的DMRS序列来区分;端口9和10类似。在8个DMRS端口存在的情况下,端口{7,8,11,13}所关联的DMRS占用同样的时频资源并通过DMRS序列来区分;同理端口{9.10,12,14}所关联的DMRS占用同样的时频资源通过DMRS序列来区分。
102、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
其中,所述编码方式为空频编码或空时编码;
另一方面,所述的编码也可以是预编码,即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预编码操作,因为空频编码或空时编码都可以表示为预编码的一种特殊实现方式。预编码的具体操作与传输数据时所用的参考信号有关。当所用的参考信号是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时,如LTE系统中的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此时的预编码操作是通过一个预编码矩阵或者向量对数据进行预编码,然后预编码后的每个数据流分别对应一个CRS所对应的天线端口;当所用的参考信号是用户设备特定的参考信号时,如LTE系统中的DMRS(UE-specificreference signal),这时预编码的操作就是数据直接对应一个DMRS所对应的天线端口,得到相应的数据流。例如,预编码操作N是整数表示数据x(0)(i)直接对应DMRS天线端口7,数据x(1)(i)直接对应DMRS天线端口8,得到相应的数据流分别是y(7)[i],y(8)[i],i=0,1,…,N-1。
这里,第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是所述第一资源组中的第一个第二资源中参考信号所对应的天线端口,第二个数据流对应的是所述第一资源组中第二资源中参考信号所对应的天线端口。在所述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的长度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例如,需要发送的数据为x(0),x(1),…,x(N-1),N是一个偶数,对其进行空频编码或者空时编码得到长度相等的两个数据流;对其进行预编码,也可以得到两个长度相等的数据流,例如也可以对其进行预编码,得到两个长度不等的数据流,例如第一数据流为y(7)[i]=x(i),i=0,1,…,L-1,L<N,L≠N/2,第二数据流为y(9)[j]=x(j+L),j=0,1,…,N-1-L,这里假设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所用的DMRS端口为7和9。另外,第一数据流可以包括y(7) 第一资源组1[i]=x(i),i=0,1,…,L1-1,L1<N y(8) 第一资源组2[i]=x(i+L1),i=0,1,…,L2-1,L1+L2<N,第二数据流可以包括y(9) 第一资源组1[i]=x(i+L1+L2),i=0,1,…,L3-1,L1+L2+L3<N,y(10) 第一资源组2[i]=x(i+L1+L2+L3),i=0,1,…,L4-1,L1+L2+L3+L4=N,其中L1,L2,L3,L4的分别的取值可以为0;这里假设有两个第一资源组,且第一个第一资源组中所用的DMRS端口为7和9,第二个第一资源组中所用的DMRS端口为8和10。
103、将所述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
其中,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设置在两个不同组的第二资源组上。另外,每个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是指可以用来传输所述编码生成的数据流的资源单元,例如除了PDCCH以及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单元,其它资源单元可以用来传输所述数据流。
104、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单元21、生成单元22、映射单元23、发送单元24。
设置单元21,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资源组,所述每个第二资源组中能够承载至少两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组为物理资源块对,所述第二资源组为资源单元RE,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一个天线端口,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之间在时间和频率上相互正交,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包括12个所述RE。
例如,定义了8个天线端口为DMRS端口7~14,每个DMRS端口对应一个DMRS,每个DMRS的信息包括DMRS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以及DMRS序列。DMRS端口{7,8,11,13}所关联的DMRS定义或设置在一个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上的12个RE上。具体地,一个物理资源块是频域上包含12个连续的子载波,时域上包含7个连续的OFDM符号,一个物理资源块对是指在时间上连续的两个物理资源块,例如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在频域上包含12个连续的子载波,时域上包含14个连续的OFDM符号,其中前7个OFDM符号属于第一个物理资源块,后面的7个OFDM符号属于第二个物理资源块。DMRS端口{9,10,12,14}所关联的DMRS定义或设置在同一个PRB pair上的另外12个RE上。图5到图8分别表示了4个DMRS端口{7,8}和{9,10}在一个PRB pair中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情况,端口7和8占用同样的时频资源,但是它们通过彼此所关联的DMRS序列来区分;端口9和10类似。在8个DMRS端口存在的情况下,端口{7,8,11,13}所关联的DMRS占用同样的时频资源并通过DMRS序列来区分;同理端口{9.10,12,14}所关联的DMRS占用同样的时频资源通过DMRS序列来区分。
生成单元22,用于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
其中,所述编码方式为空频编码或空时编码;
另外,所述的编码也可以是预编码,即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预编码操作,因为空频编码或空时编码都可以表示为预编码的一种特殊实现方式。
映射单元23,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22生成的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
其中,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设置在两个不同组的第二资源组上。另外,每个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是指可以用来传输所述编码生成的数据流的资源单元,例如除了PDCCH以及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单元,其它资源单元可以用来传输所述数据流。
发送单元24,用于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映射单元23映射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组第二资源组,并在每组第二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个参考信号,再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然后将所述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设置在两个不同组的第二资源组上,最后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虽然目前可以通过同时采用SFBC和STBC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一个e-PDCCH的数据传输需要采用两种发送分集方案,从而增加了eNB和UE发送和接收的复杂度。而本发明实施例只需要一种发送分集方案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增加eNB和UE发送和接收的复杂度的问题以及信道估计性能较差的问题,另外时频分正交的参考信号也提高了信道估计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301、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组第二资源组,并在每组第二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个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组为物理资源块对,所述第二资源组为资源单元RE,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一个天线端口,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之间在时间和频率上相互正交,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包括12个所述RE。
302、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
其中,所述编码方式为空频编码或空时编码;
另外,所述的编码也可以是预编码,即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预编码操作,因为空频编码或空时编码都可以表示为预编码的一种特殊实现方式。
303、将所述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
其中,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设置在两个不同组的第二资源组上。
304、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端口为DMRS端口,如图5到图8所示,在第一资源组PRB pair中定义了两组第二资源组RE,其中每组资源单元包括12个RE,且这两组RE是时频正交的;在第一组的12个RE上定义了两个参考信号,这两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DMRS端口7和8,第二组的12个RE上定义了另外两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DMRS端口9和10。这个实施例所采用的两个天线端口分别关联定义在第一组和第二组12个RE上的参考信号,如DMRS端口7和9,DMRS端口8和10,DMRS端口8和9,DMRS端口8和10。进一步地,采用的两个端口是DMRS端口7和9,采用的发送分集方案是SFBC,SFBC对需要发送的e-PDCCH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两个数据流,这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在DMRS端口7和9上,如图9和图10所示,图中前3列RE为PDCCH区域,即这部分资源单元是不可用的,两个端口上同一时频资源位置上的“1”和“2”来传输一个Alamouti编码的输出,标“1”和“2”的资源单元都是可用的资源单元。
例如需要发送的e-PDCCH调制符号为D={d0,d1,…d2N-1},其中di,i=0,1,...,2N-1是调制符号,N是正整数。把D分成两个调制符号集合X和Y,分别为X={x0,x1,…,xN-1},Y={y0,y1,…,yN-1},其中xi=d2i,yi=d2i+1,i=0,1,…,N-1;然后对X,Y中的元素符号进行其中*表示的是取共轭操作,得到两个数据流M和N,具体分别为M={m0,m1,…,m2N-1},N={n0,n1,…,n2N-1},其中m2i=xi,m2i+1=yi,i=0,1,…,N-1;其次把两个数据流M,N分别映射在DMRS端口7和9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分集方案不限于SFBC,当一个PRB pair中的可用OFDM符号是偶数时,如图11和图12所示,可用OFDM符号是2个,也可以采用STBC。图中前两列RE为PDCCH区域,即这部分资源单元是不可用的。
305、当至少两个远端射频单元连接在宏基站上且具有与宏基站同样的小区ID,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远端射频单元中的一个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时,分别为所述至少两个远端射频单元分配所述不同的天线端口,将数据映射到所述分配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
具体地,在异构网场景中,在一个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除了宏基站外安置了多个RRH,这些RRH通过光纤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在宏基站上,且这些RRH具有与其所在的宏小区相同的小区标识(ID);由于基于DMRS的发送模式,因此每个RRH都可以单独服务一些用户,但是每个RRH对用户而言是透明的。在这个场景下,一个RRH边界服务的UE会受到另外一个邻近的RRH的干扰,如图13中所示的RRH2服务的UE_5会受到RRH1的干扰。这种干扰对DMRS干扰的影响要严重一些,因为DMRS用来做信道估计,并利用估计的信道来检测数据信道,
当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在这个场景时,可以通过分配不同的DMRS端口给不同的RRH或者UE来避免DMRS之间的干扰。不失一般性,这里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仍以图13的RRH1和RRH2为例,可以给RRH1或者在RRH1内服务的UE分配的DMRS端口分别是7和9,给RRH2或者在RRH2内服务的UE分配的DMRS端口分别为8和10。这样,每个RRH内的UE在发送时只需采用一种发送分集方案SFBC;另外由于定义在同一组资源单元的DMRS端口7和8(或者9和10)关联的DMRS序列是正交的或者准正交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或降低两个RRH边界出UE的DMRS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信道估计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至少两个PRB pair可以是频域上连续的或者离散的,优选的是离散的。下面假设有4个PRB pair用来传输e-PDCCH,且这4个PRB pair在频域上是离散的,并采用发送分集方案。在传输e-PDCCH时,可以是每个e-PDCCH单独地映射到这4个PRBpair中的一些RE上,例如UE1的e-PDCCH分成4部分,这4部分分别映射在PRB pair1~4的第4和5个OFDM符号上的RE上;或者把至少两个UE的e-PDCCH放在一起进行交织,然后把交织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映射在所述的4个PRB pair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单元41、生成单元42、映射单元43、发送单元44、分配单元45。
设置单元41,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组第二资源组,并在每组第二资源组中能够承载至少两个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组为物理资源块对,所述第二资源组为资源单元RE,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一个天线端口,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之间在时间和频率上相互正交,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包括12个所述RE。
生成单元42,用于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
其中,所述编码方式为空频编码或空时编码;
另外,所述的编码也可以是预编码,即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预编码操作,因为空频编码或空时编码都可以表示为预编码的一种特殊实现方式。
映射单元43,用于将所述生成单元42生成的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
其中,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承载在两个不同组的第二资源组上。
发送单元44,用于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映射单元43映射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
分配单元45,用于当至少两个远端射频单元连接在基站上,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远端射频单元中的一个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时,分别为所述至少两个远端射频单元分配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不同的天线端口并由所述映射单元将数据映射到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在至少一个第一资源组中的每一个第一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组第二资源组,并在每组第二资源组中设置至少两个参考信号,再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后生成两个数据流,然后将所述两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设置在两个不同组的第二资源组上,最后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虽然目前可以通过同时采用SFBC和STBC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一个e-PDCCH的数据传输需要采用两种发送分集方案,从而增加了eNB和UE发送和接收的复杂度。而本发明实施例只需要一种发送分集方案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增加eNB和UE发送和接收的复杂度的问题,另外时频分正交的参考信号提高了信道估计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实现请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适用于通信系统领域,但不仅限于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需要发送的两流数据进行编码并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所述两流数据的参考信号对应于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并分别承载在第一资源组的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上;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资源组,第二资源组包括资源元素RE,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中的一个第二资源组所包括的RE和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中的另一个第二资源组所包括的RE时域上所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相同且频域上所占用的子载波不同;所述每个第二资源组能够承载至少两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
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流数据的参考信号具有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来自两组天线端口,两组天线端口分别与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相对应;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用于第一用户设备UE,所述两组天线端口中除了所述第一UE所使用的天线端口之外的天线端口可用于第二UE的两流数据的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中的一个占用四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的三个子载波,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中的另一个占用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的不同于所述三个子载波的三个子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组包括两个第二资源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流数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的两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资源组包括物理资源块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包括第一资源组中除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以及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单元以外的资源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之间在频率上相互正交,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包括12个所述RE。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二资源组中两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的天线端口为端口7和8;另一个第二资源组中两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的天线端口为端口9和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流数据所映射的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为端口7和9。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过两个远端射频单元发送,所述两个远端射频单元发送的数据具有不同的天线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方式为预编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为通过预编码矩阵或者向量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预编码后的每个数据流分别对应一个参考信号所对应的天线端口。
15.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需要发送的两流数据进行编码并分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的模块,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参考信号分别承载在第一资源组的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上;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资源组,第二资源组包括资源元素RE,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中的一个第二资源组所包括的RE和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中的另一个第二资源组所包括的RE时域上所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相同且频域上所占用的子载波不同;所述每个第二资源组能够承载至少两个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两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
用于在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上发送所述两个天线端口上的数据的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流数据的参考信号具有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分别来自两组天线端口,两组天线端口分别与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相对应;所述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用于第一用户设备UE,所述两组天线端口中除了所述第一UE所使用的天线端口之外的天线端口可用于第二UE的两流数据的发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中的一个占用四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的三个子载波,所述两个不同的第二资源组中的另一个占用所述四个OFDM符号上的不同于所述三个子载波的三个子载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组包括两个第二资源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流数据为下行控制信道上的两流。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资源组包括物理资源块对。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端口的可用资源单元包括第一资源组中除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以及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单元以外的资源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之间在频率上相互正交,所述每组第二资源组包括12个所述RE。
23.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二资源组中两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的天线端口为端口7和8;另一个第二资源组中两个参考信号分别对应的天线端口为端口9和10。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流数据所映射的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为端口7和9。
25.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
26.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流数据通过两个远端射频单元发送,所述两个远端射频单元发送的数据具有不同的天线端口。
2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方式为预编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为通过预编码矩阵或者向量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预编码后的每个数据流分别对应一个参考信号所对应的天线端口。
2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所述程序执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30.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19841 | 2012-01-21 | ||
CN2012100198418 | 2012-01-21 | ||
CN201210264189.6A CN103220029B (zh) | 2012-01-21 | 2012-07-28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64189.6A Division CN103220029B (zh) | 2012-01-21 | 2012-07-28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45329A CN107645329A (zh) | 2018-01-30 |
CN107645329B true CN107645329B (zh) | 2021-02-26 |
Family
ID=4879866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64189.6A Active CN103220029B (zh) | 2012-01-21 | 2012-07-28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201710919320.0A Active CN107645329B (zh) | 2012-01-21 | 2012-07-28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201710940734.1A Active CN107733511B (zh) | 2012-01-21 | 2012-07-28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64189.6A Active CN103220029B (zh) | 2012-01-21 | 2012-07-28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40734.1A Active CN107733511B (zh) | 2012-01-21 | 2012-07-28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9306652B2 (zh) |
EP (2) | EP4044541B1 (zh) |
JP (4) | JP5985656B2 (zh) |
CN (3) | CN103220029B (zh) |
CA (1) | CA2861928C (zh) |
RU (2) | RU2590913C2 (zh) |
WO (1) | WO201310741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389194B1 (en) | 2012-03-19 | 2023-07-1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Receiv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method |
ES2894923T3 (es) | 2013-05-31 | 2022-02-16 | Qualcomm Inc | Precodificación lineal en sistemas MIMO de dimensión completa |
US10763939B2 (en) | 2014-05-15 | 2020-09-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sig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
CN106856426B (zh) * | 2015-12-09 | 2019-07-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dmrs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
US10574425B2 (en) * | 2016-06-28 | 2020-02-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
CN107733617B (zh) | 2016-08-12 | 2020-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映射方法及装置 |
CN107863995B (zh) * | 2016-09-21 | 2020-09-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及系统 |
WO2018170673A1 (zh) | 2017-03-20 | 2018-09-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08809599B (zh) * | 2017-05-05 | 2023-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CN108111275B (zh) * | 2017-08-11 | 2022-0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US10992420B2 (en) * | 2017-08-11 | 2021-04-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elective symbol repetition for SFBC on sPDCCH |
CN110768699B (zh) * | 2018-07-27 | 2022-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
CN110912666B (zh) | 2018-09-14 | 2023-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及序列配置方法和装置 |
CN112840577B (zh) * | 2018-10-15 | 2024-05-14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6566557A (zh) * | 2022-01-26 | 2023-08-08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4218A (zh) * | 2005-11-09 | 2007-05-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信号的多天线发送系统、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
CN101355408A (zh) * | 2007-07-25 | 2009-0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处理方法与传输处理装置 |
CN101800718A (zh) * | 2009-02-06 | 2010-08-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多点协作传输的映射处理方法 |
WO2011102683A2 (ko) * | 2010-02-19 | 2011-08-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레이어들을 복수의 안테나 포트들에 맵핑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98770B1 (ko) | 2005-03-09 | 2007-03-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시공간 부호화 데이터의 부반송파 사상 장치 및 방법 |
CA2821614C (en) * | 2007-03-21 | 2016-08-23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decoding resource block structures based on a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 mode |
JP2009164961A (ja) | 2008-01-08 | 2009-07-23 | Sharp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送信装置、無線送信プログラム、無線受信装置、及び無線受信プログラム |
CN102006107B (zh) * | 2009-09-03 | 2014-12-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发送和接收sr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US8953642B2 (en) | 2009-09-15 | 2015-02-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
CN102088434B (zh) * | 2009-12-04 | 2015-05-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解调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序列生成方法及发射、接收装置 |
KR101757452B1 (ko) * | 2010-01-08 | 2017-07-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매핑 및 디매핑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1096646A2 (en) * | 2010-02-07 | 2011-08-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
JP5259639B2 (ja) | 2010-03-12 | 2013-08-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基地局装置 |
US8593933B2 (en) | 2010-04-27 | 2013-1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dified spatial diversity scheme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
KR101780503B1 (ko) * | 2010-10-06 | 2017-09-21 | 언와이어드 플래넷 인터내셔널 리미티드 |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JP2014506046A (ja) * | 2010-12-22 | 2014-03-06 | ノキア シーメンス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 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 |
-
2012
- 2012-07-28 CN CN201210264189.6A patent/CN103220029B/zh active Active
- 2012-07-28 CN CN201710919320.0A patent/CN107645329B/zh active Active
- 2012-07-28 CN CN201710940734.1A patent/CN107733511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1-21 CA CA2861928A patent/CA2861928C/en active Active
- 2013-01-21 RU RU2014134197/07A patent/RU2590913C2/ru active
- 2013-01-21 RU RU2016122532A patent/RU2658334C1/ru active
- 2013-01-21 WO PCT/CN2013/070767 patent/WO201310741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1-21 EP EP21205481.1A patent/EP4044541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21 EP EP13738460.8A patent/EP2797275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21 JP JP2014552505A patent/JP5985656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7-21 US US14/336,747 patent/US9306652B2/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3-10 US US15/066,578 patent/US10079624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8-02 JP JP2016152002A patent/JP6313381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3-22 JP JP2018055084A patent/JP6691159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9-06 US US16/123,340 patent/US1065911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09 JP JP2020070146A patent/JP7105824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4-30 US US16/864,145 patent/US1103856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4218A (zh) * | 2005-11-09 | 2007-05-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信号的多天线发送系统、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
CN101355408A (zh) * | 2007-07-25 | 2009-0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处理方法与传输处理装置 |
CN101800718A (zh) * | 2009-02-06 | 2010-08-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多点协作传输的映射处理方法 |
WO2011102683A2 (ko) * | 2010-02-19 | 2011-08-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레이어들을 복수의 안테나 포트들에 맵핑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E-PDCCH Transmission with DMRS as Demodulation RS;Research In Motion, UK Limit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7 R1-113958》;20111118;第1-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05824B2 (ja) | 2022-07-25 |
CN107733511B (zh) | 2021-02-26 |
RU2658334C1 (ru) | 2018-06-20 |
JP2018139414A (ja) | 2018-09-06 |
WO2013107411A1 (zh) | 2013-07-25 |
US20190097691A1 (en) | 2019-03-28 |
CN107645329A (zh) | 2018-01-30 |
EP4044541B1 (en) | 2024-04-03 |
US9306652B2 (en) | 2016-04-05 |
RU2014134197A (ru) | 2016-03-20 |
JP2016226012A (ja) | 2016-12-28 |
CA2861928A1 (en) | 2013-07-25 |
CN103220029A (zh) | 2013-07-24 |
EP2797275B1 (en) | 2022-06-01 |
US11038561B2 (en) | 2021-06-15 |
CN103220029B (zh) | 2017-10-24 |
US20140355709A1 (en) | 2014-12-04 |
US10659111B2 (en) | 2020-05-19 |
JP6313381B2 (ja) | 2018-04-18 |
US20200328781A1 (en) | 2020-10-15 |
US10079624B2 (en) | 2018-09-18 |
RU2590913C2 (ru) | 2016-07-10 |
CN107733511A (zh) | 2018-02-23 |
EP4044541A1 (en) | 2022-08-17 |
JP2015510318A (ja) | 2015-04-02 |
US20160261317A1 (en) | 2016-09-08 |
JP5985656B2 (ja) | 2016-09-06 |
EP2797275A4 (en) | 2014-12-10 |
JP2020123969A (ja) | 2020-08-13 |
CA2861928C (en) | 2019-03-05 |
JP6691159B2 (ja) | 2020-04-28 |
EP2797275A1 (en) | 2014-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45329B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1201069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assive MIMO | |
KR102380756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상 보상 기준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JP6339119B2 (ja) | 特定タイプのリソースエレメント群を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信号伝達する方法 | |
KR101472398B1 (ko) | Dmrs 혼합 다중화에 기반한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A2766045C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 | |
CN102957471B (zh) |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增强方法和系统 | |
CN106411486B (zh) | 一种上行解调导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
KR20130087975A (ko) | 하이브리드 arq 지시 채널 매핑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