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4383A - 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4383A
CN107644383A CN201610581639.2A CN201610581639A CN107644383A CN 107644383 A CN107644383 A CN 107644383A CN 201610581639 A CN201610581639 A CN 201610581639A CN 107644383 A CN107644383 A CN 107644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carbonate rock
carbonate
shale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16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方明
陈军
徐进宾
刘炜博
齐凤林
刘松
汤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816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43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4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4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该方法将碳酸盐岩中所含云质、灰质、硅质以及泥质分别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与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命名表对照,确定碳酸盐岩的性质;其中,云质含量=(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镁元素含量背景值)/(21.82‑镁元素含量背景值)。本发明的定性方法耗时短、结果准确,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碳酸盐岩储层等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钻井新工艺(PDC钻头、水平井工艺、油基泥浆等)在该类油气藏的勘探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这些钻井技术在勘探过程中会造成岩屑细碎甚至研磨成岩屑粉末,从而使碳酸盐岩的性质无法通过肉眼鉴定。但是,在油气藏的勘探过程中,对岩性鉴定和地层识别要求很强的时效性,必须在现场短时间内对岩性进行评价和识别,给出明确结果,从而根据该岩性结果进行钻井轨迹调整,不可能等待测井解释和化验室分析鉴定的结果,因此,急需一种适合于现场、细碎岩屑的新的录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该定性方法不受样品形态的限制,改变可以往凭目测对岩性定名的随机性,分析结果准确,分析时间短,有效地保证了碳酸盐岩性质定名定性的实时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将所述碳酸盐岩中所含云质、灰质、硅质以及泥质分别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与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命名表对照,确定所述碳酸盐岩的性质;
也就是说,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所含云质、灰质、硅质以及泥质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确定所述碳酸盐岩的性质。
碳酸盐岩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质组成,可以细分为泥质灰岩、含泥灰岩、含云灰岩、云质灰岩、云质泥岩、灰质云岩、白云岩、灰岩等等,不同种类的碳酸盐岩对于地层对比、勘探油气藏钻井轨迹的调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发明为了能够准确的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碳酸盐岩定性分类,根据碳酸盐 岩中所含云质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碳酸盐岩中所含灰质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碳酸盐岩中所含硅质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以及碳酸盐岩中所含泥质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确定所述碳酸盐岩的性质,本发明以这四个参数为碳酸盐岩定性定名提供基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以目测定性的不准确性。
将所述碳酸盐岩中所含云质、灰质、硅质以及泥质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与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命名表对照(该表源自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第十一章碳酸盐岩成分定名方法),确定所述碳酸盐岩的性质,表1即为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命名表。
表1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命名表
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命名表中,精确的介绍了不同性质种类的碳酸盐岩中所含有云质、灰质、硅质以及泥质的质量含量,因此,能够通过实地得到的云质、灰质、硅质以及泥质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与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命名表的比对,精确的获取碳酸盐岩的种类,定性结果可靠、准确度高。
所述碳酸盐岩中所述云质、灰质、硅质以及泥质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根据式1-式4计算:
云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云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1
灰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灰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2
泥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泥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3
硅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硅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4
其中,所述云质含量为所述碳酸盐岩中云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灰质含量为所述碳酸盐岩中灰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所述泥质含量为所述碳酸盐岩中泥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灰质含量为所述碳酸盐岩中灰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所述(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质量)=1。
具体地,在式1-式4中,都分别对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以及硅质含量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使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以及硅质含量变为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从而通过云质、灰质、泥质以及硅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判断碳酸盐岩的种类。分母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指将碳酸盐岩中的云质、灰质、泥质、硅质以及其它物质的总含量定为1,其中,其他物质包括碳酸盐岩中含有的石膏、滑石等含量较少的物质。
同时,本发明限定了云质含量的计算方式,即,所述云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云岩所含有的镁元素的含量计算。经过发明人的大量研究发现, 碳酸盐岩中的各类物质的含量可以通过确定某些特征元素的含量而获取,也就是说,物质中含有的特征元素的含量就可以代表该物质的含量,因此,发明人通过前期对碳酸盐岩的各种类的物质进行分析,将镁元素作为云岩的特征元素,并且根据云岩中含有的镁元素的含量确定碳酸盐岩中云质的含量,所述云质含量根据式5计算:
云质含量=(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镁元素含量背景值)/(21.82-镁元素含量背景值) 式5
其中,所述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的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镁元素含量背景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的样品中非云岩所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含量。
在开采过程中,取一部分碳酸盐岩的碎屑样品,一般碳酸盐岩的碎屑样品质量为10g,可以利用元素测定分析仪对该样品中所含有的镁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但是通过该元素测定分析仪得到的镁元素的含量为该样品中镁元素的总含量,其中包括了云岩中的镁元素的含量与非云岩中的镁元素的含量(即镁元素含量背景值)之和,因此需要在镁元素的总含量中扣除镁元素含量背景值。一般的,在碳酸盐岩中,含有镁元素的主要为云岩和泥岩,因此镁元素的含量背景值可以通过对纯泥岩(纯泥岩即为粘土矿物含量大于90%的泥岩)中的镁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获得,具体可以通过在待检测样品所在区块的上部地层样品检测过程中获得。另外,式5中分母中的21.82即为纯云岩中镁元素的含量。所述泥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泥岩所含有的铝元素的含量计算;所述硅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砂岩所含有的硅元素的含量计算。
进一步地,将钙元素作为灰岩的特征元素,并且根据灰岩中含有的钙元素的含量确定酸盐岩中灰质的含量,即,灰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灰岩所含有的钙元素的含量计算,所述灰质含量根据式6计算:
灰质含量=(样品检测钙元素含量当前值-钙元素含量背景值-K1*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56-钙元素含量背景值)) 式6
其中,所述样品检测钙元素含量当前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的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钙元素含量背景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的样品中泥岩所含有的钙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K1=40/24。
同样的,以分析镁元素的碳酸盐岩样品为样品,采用元素测定分析仪对该样品中的钙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样品检测钙元素含量当前值。但是通过该元素测定分析仪得到的钙元素的含量为该样品中钙元素的总含量,其中包括了灰岩中的钙元素的含量与非灰岩中的钙元素的含量之和,因此需要在钙元素的总含量中扣除非灰岩中的钙元素的含量。一般的,在碳酸盐岩中,除了灰岩中含有钙元素外,泥岩中和云岩中也含有钙元素,因此需要将泥岩和云岩中含有的钙元素扣除,其中,钙元素含量背景值是指纯泥岩中的钙元素的含量,可以通过对纯泥岩中的钙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获得;而云岩中的钙元素可以通过镁元素含量当前值进行计算,因为在云岩中镁原子与钙原子的比为1:1,因此可以通过(K1*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K1为钙元素与镁元素的摩尔质量比)获取云岩中的钙元素含量。另外,式6中分母中的56即为纯灰岩中钙元素的含量。
进一步地,将铝元素作为粘土矿物的特征元素,并且根据粘土矿物中含有的铝元素的含量确定碳酸盐岩中泥质的含量,即,泥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泥岩所含有的铝元素的含量计算,所述泥质含量根据式7计算:
泥质含量=(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铝元素含量背景值)/(纯泥岩中铝元素含量-铝元素含量背景值) 式7
其中,所述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样品中铝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铝元素含量背景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样品中非泥岩所含有的铝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纯泥岩中铝元素含量是指纯泥岩中铝元素的含量,所述纯泥岩是指粘土矿物含量大于90%的泥岩。
同样的,以分析镁元素的碳酸盐岩样品为样品,采用元素测定分析仪对该样品中的铝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样品检测率元素含量当前值。但是通过该元素测定分析仪得到的铝元素的含量为该样品中铝元素的总含量,其中包括了泥岩中的铝元素的含量与非泥岩中的铝元素的含量(即铝元素含量背景值)之和,因此需要在铝元素的总含量中扣除铝元素含量背景值。一般的,在碳酸盐岩中,含有铝元素的主要为泥岩和砂岩,因此,铝元素的含量背景值可以通过对纯砂岩(纯砂岩即为石英含量大于90%的砂岩)中的铝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获得,具体可以通过在待检测样品所在区块的上部地层样品检测过程中获得。另外,式7中分母的纯泥岩中铝元素含量可以通过在 开采区域中取一块粘土矿物含量大于90%的纯泥岩,随后采用元素测定分析仪对该纯泥岩的岩心进行分析获取。
进一步地,将硅元素作为砂岩的特征元素,并且根据砂岩中含有的硅元素的含量确定碳酸盐岩中砂质的含量,即,硅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砂岩所含有的硅元素的含量计算,所述硅质含量根据式8计算:
硅质含量=(样品检测硅元素含量当前值-K2*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纯砂岩中硅元素含量) 式8
其中,所述样品检测硅元素含量当前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样品中硅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纯砂岩中硅元素含量是指纯砂岩中硅元素的含量,所述纯砂岩是指石英含量大于90%的砂岩,所述K2为所述碳酸盐岩样品中的硅元素与铝元素的摩尔质量之比。
同样的,以分析镁元素的碳酸盐岩样品为样品,采用元素测定分析仪对该样品中的硅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样品检测硅元素含量当前值。但是通过该元素测定分析仪得到的硅元素的含量为该样品中硅元素的总含量,其中包括了砂岩中的硅元素的含量与非砂岩中的硅元素的含量之和,因此需要在硅元素的总含量中扣除非砂岩中的硅元素的含量。一般的,碳酸盐岩中包括了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粘土矿物等,这些粘土矿物中含有大量硅元素,因此需要将其中的硅元素扣除,可以通过硅铝元素的摩尔质量之比与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的乘积计算得到非砂岩中的硅元素的含量。其中,硅元素与铝元素的摩尔质量之比K2能够通过对所述碳酸盐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获得,X射线衍射能够获得碳酸盐岩样品中硅铝元素的原子数比,K2=硅铝元素的原子数比*28/27。另外,式8中分母的纯砂岩中硅元素含量可以通过在开采区域中取一块石英量大于90%的纯砂岩,随后采用元素测定分析仪对该纯砂岩的岩心进行分析获取。
因此,通过上述式5-式8能够计算出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以及硅质含量,在式中扣除了对结果带来干扰的背景值,因而能够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信。
本发明的实施,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的对于碳酸盐岩进行定性定名的方法不受油基泥浆、空气钻、PDC钻头等钻井工艺限制,能够在任何场合任何条件下进行;
2、本发明的对于碳酸盐岩进行定性定名的方法实现了岩性的物质含量定量化定名,改变了以往凭目估岩性定名的随机性;
3、本发明的对于碳酸盐岩进行定性定名的方法,样品分析时间短,完成一个样品仅需20分钟左右,可有效保证岩性定名的实时性;
4、通过发明的对于碳酸盐岩进行定性定名的方法,可对目的层岩性进行细化解释,利于地层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在对ZG1井施工时,利用本发明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在勘探开采过程中对碳酸盐岩的不同层深进行岩性的定性,在开采前,对ZG1井进行了全面勘测,其中,取上部纯泥岩样品,通过X射线元素测定方法,利用EDX4500N能量色散型元素分析仪器分析得到纯泥岩样品中Al元素含量为18.831%,Mg元素背景值为0.015%,Ca元素背景值为0.178%,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该区块泥岩中粘土矿物为伊利石,计算K2=28*3.5/27*2.25=1.613;取上部纯砂岩样品,利用EDX4500N能量色散型元素分析仪器分析得到纯砂岩样品中Si元素含量为95.57%,Al元素背景值为0.92%;得到公式计算所需参数。
本实施例对于开采深度为5465-5480m共16m的碳酸盐岩进行定性分析,其中每1m进行一次定性定名分析,每次取样10g,采用EDX4500H能量色散型元素分析仪(样品检出限为ppm级)对样品进行镁、钙、铝、硅元素含量当前值进行分析,含量分析见下表2。
表2各深度地层的金属元素含量当前值
将表1中的数据以及开采前对该井周围质地勘测的数据(镁元素含量背景值、钙元素含量背景值、铝元素含量背景值、纯泥岩中铝元素含量、纯砂岩中硅元素含量),对应的带入式5-式8中:
云质含量=(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镁元素含量背景值)/(21.82-镁元素含量背景值) 式5
灰质含量=(样品检测钙元素含量当前值-钙元素含量背景值-K1*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56-钙元素含量背景值)) 式6
泥质含量=(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铝元素含量背景值)/(纯泥岩中铝元素含量-铝元素含量背景值) 式7
硅质含量=(样品检测硅元素含量当前值-K2*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纯砂岩中硅元素含量) 式8
其中,K1=40/24,K2=1.613
通过上述计算,得到各地层深度的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随后将计算得到的各地层深度的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相应带入式1-式4中:
云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云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 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1
灰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灰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2
泥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泥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3
硅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硅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4
其中,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
通过上述计算,得到各地层深度的云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灰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泥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以及硅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计算数据见下表3。
表3各深度地层的云质、灰质、泥质、硅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
样品来源(m) 云质相对含量% 灰质相对含量/%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 硅质相对含量%
5465.000 6.20 30.27 26.03 37.50
5466.000 5.36 34.47 23.90 36.27
5467.000 4.26 39.06 22.51 34.17
5468.000 1.18 68.11 12.95 17.77
5469.000 1.49 68.34 12.62 17.55
5470.000 0.59 73.81 11.32 14.28
5471.000 0.91 73.95 10.58 14.56
5472.000 3.87 56.74 17.36 22.03
5473.000 2.76 68.97 12.14 16.12
5474.000 0.66 79.86 9.36 10.12
5475.000 0.36 75.72 11.79 12.13
5476.000 0.39 75.32 11.84 12.45
5477.000 0.16 90.90 3.46 5.48
5478.000 0.26 92.12 2.94 4.68
5479.000 0.02 91.58 2.06 6.34
5480.000 0.06 90.74 2.13 7.08
将上述表2的结果与表1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云质相对含量相应于表1中的白云石含量,灰质相对含量相应于表1中的方解石含量,由于样品中的硅质颗粒粒径小于0.01mm,因此粘土矿物与硅质相对含量之和 (泥质含量)相应于表1中的粘土(砂)含量,通过对各成分的定量归属,能够清楚的对各深度地层的碳酸盐岩进行定性定名,定性定名的结果示于表4中。
表4各地层深度的碳酸盐岩的岩性定名
样品来源(m) 岩性定名
5465.000 灰质泥岩
5466.000 灰质泥岩
5467.000 灰质泥岩
5468.000 泥质灰岩
5469.000 泥质灰岩
5470.000 泥质灰岩
5471.000 泥质灰岩
5472.000 泥质灰岩
5473.000 泥质灰岩
5474.000 含泥灰岩
5475.000 含泥灰岩
5476.000 含泥灰岩
5477.000 灰岩
5478.000 灰岩
5479.000 灰岩
5480.000 灰岩
上述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计算求得的灰质、云质、粘土矿物含量及硅质含量的计算结果可通过X衍射技术实验分析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下表5为ZG1井5465-5477m的实验室X衍射分析数据结果。
通过上述验证能够证明本发明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准确度高。
因此,本发明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种工艺的碳酸盐岩储层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分析结果准确,耗时短,不限制样品的形态,因此对于地层对比、钻井轨迹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碳酸盐岩中所含云质、灰质、硅质以及泥质分别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与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命名表对照,确定所述碳酸盐岩的性质;
所述碳酸盐岩中所述云质、灰质、硅质以及泥质分别相对于所述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根据式1-式4计算:
云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云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1
灰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灰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2
泥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泥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3
硅质相对于碳酸盐岩的质量百分含量=硅质含量/(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含量)×100% 式4
其中,所述云质含量为所述碳酸盐岩中云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灰质含量为所述碳酸盐岩中灰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所述泥质含量为所述碳酸盐岩中泥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所述灰质含量为所述碳酸盐岩中灰岩的质量百分含量,所述(云质含量+灰质含量+泥质含量+硅质含量+其它物质质量)=1;
所述云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云岩所含有的镁元素的含量计算,包括:所述云质含量根据式5计算:
云质含量=(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镁元素含量背景值)/(21.82-镁元素含量背景值) 式5
其中,所述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的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镁元素含量背景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的样品中非云岩所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灰岩所含有的钙元素的含量计算,包括:所述灰质含量根据式6计算:
灰质含量=(样品检测钙元素含量当前值-钙元素含量背景值-K1*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56-钙元素含量背景值)) 式6其中,所述样品检测钙元素含量当前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的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钙元素含量背景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的样品中泥岩所含有的钙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K1=40/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泥岩所含有的铝元素的含量计算,包括:所述泥质含量根据式7计算:
泥质含量=(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铝元素含量背景值)/(纯泥岩中铝元素含量-铝元素含量背景值) 式7
其中,所述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样品中铝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铝元素含量背景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样品中非泥岩所含有的铝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纯泥岩中铝元素含量是指纯泥岩中铝元素的含量,所述纯泥岩是指粘土矿物含量大于90%的泥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质含量根据所述碳酸盐岩中的砂岩所含有的硅元素的含量计算,包括:所述硅质含量根据式8计算:
硅质含量=(样品检测硅元素含量当前值-K2*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纯砂岩中硅元素含量) 式8
其中,所述样品检测硅元素含量当前值是指所述碳酸盐岩样品中硅元素的质量含量,所述纯砂岩中硅元素含量是指纯砂岩中硅元素的含量,所述纯砂岩是指石英含量大于90%的砂岩,所述K2为所述碳酸盐岩样品中的硅元素与铝元素的摩尔质量之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元素测定分析仪对所述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测试获得所述样品检测镁元素含量当前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元素测定分析仪对所述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测试获得所述样品检测钙元素含量当前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元素测定分析仪对所述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测试获得所述样品检测铝元素含量当前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元素测定分析仪对所述碳酸盐岩样品进行测试获得所述样品检测硅元素含量当前值。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碳酸盐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获得所述硅元素与铝元素的摩尔质量之比。
CN201610581639.2A 2016-07-21 2016-07-21 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 Pending CN1076443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1639.2A CN107644383A (zh) 2016-07-21 2016-07-21 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1639.2A CN107644383A (zh) 2016-07-21 2016-07-21 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4383A true CN107644383A (zh) 2018-01-30

Family

ID=61109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1639.2A Pending CN107644383A (zh) 2016-07-21 2016-07-21 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438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7586A (zh) * 2018-08-13 2018-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相碳酸盐岩高效烃源岩下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245686A (zh) * 2019-05-16 2019-09-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石英相对百分含量的岩性快速识别方法
CN110286141A (zh) * 2019-07-15 2019-09-27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逻辑回归的自动岩性定名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675A (zh) * 2015-02-02 2015-05-13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分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随钻岩性快速识别方法
CN105257286A (zh) * 2015-11-02 2016-0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地层岩石组分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675A (zh) * 2015-02-02 2015-05-13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分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随钻岩性快速识别方法
CN105257286A (zh) * 2015-11-02 2016-0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地层岩石组分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昂 等: ""元素录井技术在涪陵页岩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7586A (zh) * 2018-08-13 2018-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相碳酸盐岩高效烃源岩下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245686A (zh) * 2019-05-16 2019-09-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石英相对百分含量的岩性快速识别方法
CN110286141A (zh) * 2019-07-15 2019-09-27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逻辑回归的自动岩性定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2675B (zh) 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随钻岩性快速识别方法
CN104636588B (zh) 计算烃源岩中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Taulis et al. Chemical variability of ground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 coal seam gas exploration well, Maramarua, New Zealand
CN105888657B (zh) 利用元素录井进行沉积岩的岩性识别方法
CN107703561A (zh)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中计算有机碳含量的测井方法
CN101354362B (zh) 石油钻井中x射线荧光泥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CN105822293A (zh) 一种采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优质页岩气储层的方法
CN104747183A (zh)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综合分类方法
CN105089663B (zh) 一种大斜度/水平井地层电阻率各向异性校正方法
CN103670383A (zh) 一种识别泥页岩油藏有效储层的方法及设备
CN103744109B (zh) 一种无井覆盖区碎屑岩风化壳结构的识别方法
CN107180302A (zh) 利用岩屑元素含量评价岩石可钻性的方法
Regenspurg et al. Fluid-rock interactions in a geothermal Rotliegend/Permo-Carboniferous reservoir (north German basin)
CN107644383A (zh) 碳酸盐岩的定性方法
CN107367520A (zh) 一种基于xrf识别细粒沉积岩岩性的方法
CN107505344A (zh) 利用“最小二乘积”法的岩性解释方法
CN103760182A (zh) 一种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方法及装置
Awejori et al. Fracturing fluid-induced mineralogy changes and impact on elastic properties for the caney shale, oklahoma
Lu et al. Geochemical impact of injection of Eagle Ford brine on Hosston sandstone formation—Observations of autoclave water–rock interaction experiments
Reyes et al. Hydrogeochemical controls on brackish groundwater and its suitability for use in hydraulic fracturing: The Dockum Aquifer, Midland Basin, Texas
CN110728074A (zh) 混积细粒岩岩性连续解释的方法及其模型的建模方法
Morrell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ub-Log Scale Variability in Mudstones and the Effects of Variable Sampling Scales on High Resolution Models; Examples From Bone Spring Formation, West Texas
Sindern et al.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edimentary rocks and imprint of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at the Variscan front-an example from the RWTH-1 well (Germany)
Kunzendorf et al. Trace elements in a North Sea drill core
SU481009A1 (ru) Способ исследовани горных поро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