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8244A -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8244A
CN107638244A CN201710936636.0A CN201710936636A CN107638244A CN 107638244 A CN107638244 A CN 107638244A CN 201710936636 A CN201710936636 A CN 201710936636A CN 107638244 A CN107638244 A CN 107638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tomy bag
chassis
connecting portion
piece type
buil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66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9366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82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8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8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其包括底盘和造瘘袋,造瘘袋适配套接在底盘上;同时,底盘背面涂覆有黏附层且正面凸设有圆环形底盘连接部,底盘连接部内壁上开设有与底盘连接部同心的环形滑槽,底盘连接部端面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卡口槽,两卡口槽均与滑槽连通,两卡口槽将滑槽分割成两个弧形节段;造瘘袋顶部凸设有环形造瘘袋连接部且底部设有液体排放组件,造瘘袋连接部外径与底盘连接部内径大致相等,造瘘袋连接部外壁上凸设有与两卡口槽适配的两个凸块,两凸块分别与两弧形节段滑动连接。本发明通过旋转方式,将造瘘袋卡紧在底盘上,不会造成造瘘袋内液体外漏,而且可以方便安装造瘘袋以及更换造瘘袋,减少病人疼痛感。

Description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用具领域,造瘘袋装置可以分为一件式和两件式,主要用于胃肠术后造口患者及男性患者集尿,以达到引流目的。
对于一件式造瘘装置,其存在以下缺陷:
(1)不易清洗。
(2)底盘渗液后需重新更换造瘘装置,不仅增加了医疗用具的损耗,而且增加了患者的费用,同时还会增加临床工作量。
对于两件式造瘘装置,其存在以下缺陷:
(1)通过按压的方式使得底盘与造瘘袋结合,虽然结合较紧密,但是,在手术后短时间内,造口没有恢复,通过人力按压,会造成患者的疼痛感甚至造口扩大。
(2)通过螺纹连接进行结合,如果旋转太松,溶液漏液,如旋转太紧,造瘘袋更换困难,会造成底盘在造口上转动,给病人带来疼痛感。
另外,对于一些患者,如果体内留置有导液管,在较短的情况下,可以收容于造瘘袋内,但是多次收集不太方便,也可能造成漏液;如果导液管较长,不能收容于造瘘袋内,则需要进行剪切导液管,这在临床上不可取,但是不剪切,造瘘装置的应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可以方便更换造瘘袋,减少术后病人的疼痛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其包括:底盘和造瘘袋,所述造瘘袋适配套接在所述底盘上;同时,
所述底盘背面涂覆有黏附层且正面凸设有圆环形底盘连接部,所述底盘连接部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底盘连接部同心的环形滑槽,所述底盘连接部端面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卡口槽,两所述卡口槽均与所述滑槽连通,两所述卡口槽将所述滑槽分割成两个弧形节段;
所述造瘘袋顶部凸设有环形造瘘袋连接部且底部设有液体排放组件,所述造瘘袋连接部外径与所述底盘连接部内径大致相等,所述造瘘袋连接部外壁上凸设有与两所述卡口槽适配的两个凸块,两所述凸块分别与两所述弧形节段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弧形节段上设有一阻止所述凸块滑动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轴向的长度与所述滑槽槽宽大致相等,所述凸块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径向的厚度与所述滑槽槽深大致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造瘘袋还包括位于所述造瘘袋连接部旁的导管外置部,所述导管外置部包括:
导引管,所述导引管将所述造瘘袋分隔形成导引区和非导引区,所述导引区位于所述导引管内,所述导引区开设有连通所述造瘘袋与所述导引管的一字型或十字星或T字形的导引口;
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导引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外置部还包括延伸薄膜套,所述延伸薄膜套一端位于所述导引管内并与所述导引管连通,且另一端连接有弹性圈。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呈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三条边呈平滑的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黏附层贴设有黏贴保护纸。
进一步地,所述黏贴保护纸上设有多圈环形刻度线,各所述环形刻度线均与所述底盘连接部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黏贴保护纸具有撕断线。
进一步地,两所述凸块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两所述卡口槽沿所述底盘连接部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旋转方式,将造瘘袋卡紧在底盘上,不会造成造瘘袋内液体外漏,而且可以方便安装造瘘袋以及更换造瘘袋,减少病人疼痛感。
(2)通过设置该导引管,可以避免剪切留在体内的导液管,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将底盘设计成弧形的三角结构,减少了黏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强了与皮肤的顺应性,更好的保护了皮肤,在取下底盘时,也更容易更方便,减少病人疼痛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盘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盘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造瘘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管外置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10-底盘连接部;100-滑槽;101-卡口槽;102-限位块;11-黏贴保护纸;12-环形刻度线;2-造瘘袋;20-造瘘袋连接部;201-凸块;21-排放组件;22-导管外置部;220-导引管;221-导引口;222-盖帽;223-延伸薄膜套;224-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其包括底盘1和造瘘袋2,所述造瘘袋2适配套接在所述底盘1上,底盘1采用双螺旋黏胶材质,增强黏胶的抗腐蚀性,具有较强黏性,同时增加其吸收性,其易剥离,可以减少黏胶在皮肤上的残留,也减少了病人疼痛感。造瘘袋2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袋内液体量;同时,所述底盘1背面涂覆有黏附层且正面凸设有圆环形底盘连接部10,所述底盘连接部10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底盘连接部10同心的环形滑槽100,所述底盘连接部10端面(即远离底盘1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卡口槽101,两所述卡口槽101均与所述滑槽100连通,两所述卡口槽101与底盘连接部10所在圆圆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30°~180°,当然了,夹角越大,底盘1转动的弧度越大,两所述卡口槽101将所述滑槽100分割成两个弧形节段;所述造瘘袋2顶部凸设有环形造瘘袋连接部20且底部设有液体排放组件21,当造瘘袋2内液体达到一定量时,可以通过该排放组件21排出,在使用时,将该排放组件21封闭,防止渗漏,该排放组件21可采用扣合式排放设计,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外径与所述底盘连接部10内径大致相等,这样设置,可以尽可能减小二者之间的缝隙,防止渗漏,也避免在转动时卡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外壁上凸设有与两所述卡口槽101适配的两个凸块201,两所述凸块201分别与两所述弧形节段滑动连接,两凸块201与造瘘袋连接部20所在圆圆心之间的夹角与两所述卡口槽101与底盘连接部10所在圆圆心连线之间的夹角大致相等,以方便两凸块201同时嵌入两卡口槽101,并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将造瘘袋2可拆卸连接在底盘1上。
本发明通过旋转方式,将造瘘袋与底盘通过旋转连接的方式,卡紧造瘘袋,不会造成造瘘袋内液体外漏,而且可以方便安装造瘘袋以及更换造瘘袋,减少病人疼痛感。
参见图1所示,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弧形节段上设有一阻止所述凸块201滑动的限位块102。当旋转180°后,两个凸块201又处于卡口槽101处,使得造瘘袋2容易与底盘1脱离,导致液体漏出来,带来尴尬,为了防止病人不小心的操作,设置限位块102,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当只是在其中一个弧形节段上设置一个时,该限位块102可以在弧形节段上任意一个位置,都可以实现旋转扣合的功能,而且沿顺时针转动角度与逆时针转动角度之和为180°,比如在弧形节段端部或中间部位;当两个弧形节段上各设置一个时,如果将两个限位块102同时设置在同一卡口槽101两边时,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转动的,这种情况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悉知的不可能实现转动的设置方式,因此也不会这样设置;如果将两个限位块102设置为排出前面那种绝对的情况,当然是可以实现的,如果两者沿造瘘袋连接部20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此时顺时针转动角度和逆时针转动角度之和为180°,如果不是呈中心对称设置,其角度之和小于180°。因此,可以只是设置一个限位块102,或者如图1中,设置两个,但是两个限位块102沿造瘘袋连接部20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201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轴向的长度与所述滑槽100槽宽大致相等,所述凸块201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径向的厚度与所述滑槽100槽深大致相等。这样设置,可以尽可能减小凸块201与滑槽100之间的间隙,防止液体渗漏,同时也保证了在旋转时不会卡顿,造成病人疼痛感。
参见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造瘘袋2还包括位于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旁的导管外置部22,所述导管外置部22包括导引管220和盖帽222,所述导引管220优选为圆锥台结构,且与造瘘袋2连接的一端外径大于远离造瘘袋2一端的外径,以方便内置在人体的导液管穿出来,盖帽222通过连接绳与导引管220连接,防止丢失,也便于使用,所述导引管220将所述造瘘袋2分隔形成导引区和非导引区,所述导引区位于所述导引管220内,所述导引区开设有连通所述造瘘袋2与所述导引管220的一字型或十字星或T字形的导引口221,所述导引区采用具有一定可变性的材料制作而成,以方便导液管的穿出;所述盖帽222与所述导引管220螺纹连接,或者常用的连接方式,只要避免漏液即可。对于一些患者,如果体内留置有导液管,在较短的情况下,可以收容于造瘘袋2内,但是多次收集不太方便,也可能造成漏液;如果导液管较长,不能收容于造瘘袋2内,则需要进行剪切导液管,这在临床上不可取,但是不剪切,造瘘装置的应用范围受限。通过设置该导引管220,可以方便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参见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外置部22还包括延伸薄膜套223,所述延伸薄膜套223一端位于所述导引管220内并与所述导引管220连通,且另一端连接有弹性圈224。该延伸薄膜套223呈筒状,一端与导引管220连通,另一端是连接着弹性圈224,在导液管穿过时对该弹性圈224施力,口子可以扩大并紧贴在管壁上,该延伸薄膜套223可以揉捏在一起,具有柔韧性。因为临床上留置在人体上的导液管粗细不一,无法很合理的设计导引管220的大小,导引管220内径过小导液管不易穿出,过大易致渗液,造成污染。通过该延伸薄膜套223,外端为弹性圈224,可与导液管紧密结合,不易致渗液流出,从而也解决了因导液管粗细不一无法很合理的设计导引管220的大小的不利处。
参见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底盘1呈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三条边呈平滑的弧状。将底盘1设计成弧形的三角结构,减少了黏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强了与皮肤的顺应性,更好的保护了皮肤,在取下底盘1时,也更容易更方便,减少病人疼痛感。优选地,底盘1为略带弧形的正三角形结构。
参见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黏附层贴设有黏贴保护纸11。在不使用时,该黏贴保护纸11可以保护黏附层的粘结性,便于所述底盘1粘贴到皮肤上,所述黏贴保护纸11为透明材质制作而成。
参见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黏贴保护纸11上设有多圈环形刻度线12,各所述环形刻度线12均与所述底盘连接部10同心设置。所述环形刻度线12上标注有直径,便于根据造口大小剪切出合适的通孔。
参见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黏贴保护纸11具有撕断线。优选地,撕断线设置一条,该撕断线将所述黏贴保护纸11切断为可以重合的两半,在使用时,将底盘1与造口吻合,揭去一半该黏贴保护纸11,将底盘1与皮肤贴合,适当按压使底盘1与皮肤贴合紧密,再揭去另一半黏贴保护纸11,使整个底盘与皮肤贴合,这种方式操作更方便,如果揭去一半贴合时,对的不是很好,也容易揭开重新贴,减少了病人的疼痛感,也避免使得黏附层失去粘性。
参见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两所述凸块201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两所述卡口槽101沿所述底盘连接部10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这样使造瘘袋2可以180°旋转以改变方向,方便病人调整。
使用时,用毛巾将造口处皮肤擦干净,选择合适的环形刻度线并剪出口子,揭去底盘1上一半黏贴保护纸11,并将该口子对准造口,贴好后在揭去另一半黏贴保护纸11,贴好整个底盘1;将造瘘袋2的凸块201对准底盘1上的卡口槽101嵌入,然后将造瘘袋2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当不使用或需要更换造瘘袋2时,旋转造瘘袋2使凸块201位于卡口槽101位置,取下来,更换新的造瘘袋。
如果病人留置有导液管,则先将盖帽222打开,取出收纳于导引管220内的延伸薄膜套223,将导液管穿过导引口221进入导引管220,并经过延伸薄膜套223从弹性圈224穿出,接入容器内。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盘(1)和造瘘袋(2),所述造瘘袋(2)适配套接在所述底盘(1)上;同时,
所述底盘(1)背面涂覆有黏附层且正面凸设有圆环形底盘连接部(10),所述底盘连接部(10)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底盘连接部(10)同心的环形滑槽(100),所述底盘连接部(10)端面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卡口槽(101),两所述卡口槽(101)均与所述滑槽(100)连通,两所述卡口槽(101)将所述滑槽(100)分割成两个弧形节段;
所述造瘘袋(2)顶部凸设有环形造瘘袋连接部(20)且底部设有液体排放组件(21),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外径与所述底盘连接部(10)内径大致相等,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外壁上凸设有与两所述卡口槽(101)适配的两个凸块(201),两所述凸块(201)分别与两所述弧形节段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弧形节段上设有一阻止所述凸块(201)滑动的限位块(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01)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轴向的长度与所述滑槽(100)槽宽大致相等,所述凸块(201)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径向的厚度与所述滑槽(100)槽深大致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瘘袋(2)还包括位于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旁的导管外置部(22),所述导管外置部(22)包括:
导引管(220),所述导引管(220)将所述造瘘袋(2)分隔形成导引区和非导引区,所述导引区位于所述导引管(220)内,所述导引区开设有连通所述造瘘袋(2)与所述导引管(220)的一字型或十字星或T字形的导引口(221);
盖帽(222),所述盖帽(222)与所述导引管(220)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外置部(22)还包括延伸薄膜套(223),所述延伸薄膜套(223)一端位于所述导引管(220)内并与所述导引管(220)连通,且另一端连接有弹性圈(22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呈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三条边呈平滑的弧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黏附层贴设有黏贴保护纸(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贴保护纸(11)上设有多圈环形刻度线(12),各所述环形刻度线(12)均与所述底盘连接部(10)同心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黏贴保护纸(11)具有撕断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件式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凸块(201)沿所述造瘘袋连接部(20)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两所述卡口槽(101)沿所述底盘连接部(10)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CN201710936636.0A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Pending CN1076382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6636.0A CN107638244A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6636.0A CN107638244A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8244A true CN107638244A (zh) 2018-01-30

Family

ID=61122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6636.0A Pending CN107638244A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8244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3979A1 (de) * 1984-05-09 1985-12-11 Gerald Dr. Hauer Anus-praeter-Versorgungssystem
US4929245A (en) * 1987-04-10 1990-05-29 Laboratoires Biotrol Safety device for ostomy bag coupling system
US5041102A (en) * 1989-02-03 1991-08-20 E. R. Squibb & Sons, Inc. Ostomy coupling
US5092846A (en) * 1989-11-07 1992-03-03 Sumitomo Bakelite Company Limited Introducer for medical tube
JPH11128359A (ja) * 1997-10-31 1999-05-18 Nippon Sherwood Medical Industries Ltd カテーテルイントロデューサー
US20060074389A1 (en) * 2004-10-01 2006-04-06 Montgomery Robert D Ostomy appliance and method of use
KR20070013438A (ko) * 2005-07-26 2007-01-31 김융수 박막필름을 이용한 장루 부착장치
CN201787452U (zh) * 2010-08-12 2011-04-06 达加利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吸顶灯
CN203234885U (zh) * 2013-05-24 2013-10-16 马利红 多功能渗液引流袋
CN204293335U (zh) * 2014-12-03 2015-04-29 泰安市中心医院 一种防止渗液堆积的医用造口袋
CN204910229U (zh) * 2015-08-08 2015-12-30 夏永祥 引流管引流用造口袋
CN206214255U (zh) * 2016-08-01 2017-06-06 杨奕夫 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
CN206304018U (zh) * 2016-08-16 2017-07-07 王大维 一种假肛解便器
CN208405045U (zh) * 2017-10-10 2019-01-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3979A1 (de) * 1984-05-09 1985-12-11 Gerald Dr. Hauer Anus-praeter-Versorgungssystem
US4929245A (en) * 1987-04-10 1990-05-29 Laboratoires Biotrol Safety device for ostomy bag coupling system
US5041102A (en) * 1989-02-03 1991-08-20 E. R. Squibb & Sons, Inc. Ostomy coupling
US5092846A (en) * 1989-11-07 1992-03-03 Sumitomo Bakelite Company Limited Introducer for medical tube
JPH11128359A (ja) * 1997-10-31 1999-05-18 Nippon Sherwood Medical Industries Ltd カテーテルイントロデューサー
US20060074389A1 (en) * 2004-10-01 2006-04-06 Montgomery Robert D Ostomy appliance and method of use
KR20070013438A (ko) * 2005-07-26 2007-01-31 김융수 박막필름을 이용한 장루 부착장치
CN201787452U (zh) * 2010-08-12 2011-04-06 达加利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吸顶灯
CN203234885U (zh) * 2013-05-24 2013-10-16 马利红 多功能渗液引流袋
CN204293335U (zh) * 2014-12-03 2015-04-29 泰安市中心医院 一种防止渗液堆积的医用造口袋
CN204910229U (zh) * 2015-08-08 2015-12-30 夏永祥 引流管引流用造口袋
CN206214255U (zh) * 2016-08-01 2017-06-06 杨奕夫 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
CN206304018U (zh) * 2016-08-16 2017-07-07 王大维 一种假肛解便器
CN208405045U (zh) * 2017-10-10 2019-01-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98829B2 (ja) シース接着剤バンド
CN205494483U (zh) 一种肠道造瘘口负压引流装置
CN208405045U (zh)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CN107638244A (zh) 一种两件式造瘘装置
CN210749756U (zh) 一种具有肠液回输功能的造口袋
CN216571142U (zh) 一种半自动体外胃肠转流装置
CN113995899A (zh) 一种肝胆外科体外引流袋
CN109173002A (zh) 一种安全有效防堵防损伤的胸腔引流管
CN210408733U (zh) 一种方便给药的造口袋
CN207693775U (zh) 一种医用敷料贴
CN208974788U (zh) 腹膜透析管路
CN208552187U (zh) 双套管灌洗联合造口袋
CN202933277U (zh) 脑出血专用引流系统
CN206214255U (zh) 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
CN112472978A (zh) 一种窦道换药器
CN219538643U (zh) 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CN207745398U (zh) 气管套管堵管器
CN206275900U (zh) 一种胃管定位贴
CN104622617A (zh) 带多功能气孔装置的造瘘口袋及其操作方法
CN201612921U (zh) 内外引流t型管
CN219375836U (zh) 一种小肠造口肠液转流装置
CN214908963U (zh) 一种负压引流式造口袋
CN216725351U (zh) 一种胸、腹腔外科手术用引流装置
CN208864615U (zh) 具有固定器的造口袋
CN211704982U (zh) 一种肠瘘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