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8643U - 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8643U
CN219538643U CN202320200741.9U CN202320200741U CN219538643U CN 219538643 U CN219538643 U CN 219538643U CN 202320200741 U CN202320200741 U CN 202320200741U CN 219538643 U CN219538643 U CN 219538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tomy bag
drainage
drainage tube
external
ba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07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攀
王伟锋
胡通海
黄婷
丁羽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2007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8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8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8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本实用新型包括造口袋本体、2个连接头及1根延长管,所述造口袋本体的一侧固定有2个连通造口袋本体内外的外接口,用于和外部引流袋连接,分别为主外接口和副外接口,所述造口袋本体的背面开设有供引流管通过的中央通道和用于和人体皮肤固定的底盘,所述引流管穿过中央通道后和主外接口连接。将引流管与主外接口的连接处设置在造口袋本体内,即使连接处渗漏,也在造口袋内,同时利用造口袋收集引流管口的渗漏液,再在造口袋本体上设置副外接口,用于将造口袋本体内的液体导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背景技术
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引流管引出,临床中较大手术后大多需要使用引流管,如胃肠癌手术后,但是引流管的引流口处容易存在漏液的情况。老年人皮肤松弛,此类情况更容易出现。患者的引流口处漏液不仅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便,更会浪费医疗资源,严重者一天需换药几次,同时也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对于这种情况,临床上目前无较好的处理方法,较为常见的是在病房里局麻下对引流管的引流口处进行缝合处理,以此来降低引流管的引流口处的漏液情况,或者增加换药频次。但是这些方法不仅会对患者造成痛苦,也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对于细的胸腹腔引流管,如临床中常用的艾贝尔一次性使用腹腔引流导管,引流管口缝合后效果往往不佳。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杨潇等人持有一项专利(申请号CN202121458209.4),一种便于引流管固定的引流口袋。该设计主要目的在于固定引流管,并非用于引流管口漏,对于细的胸腹腔引流导管不适用,同时该设计存在造口袋本体、第二通孔二次漏液等问题,临床使用时存在较多不足。
传统造口袋底盘防护面为一整面,需先撕去此防护面后才能操作,往往比较麻烦,而且黏贴面容易与手套、引流管相粘,影响黏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包括造口袋本体,所述造口袋本体的一侧固定有2个连通造口袋本体内外的外接口,用于和外部引流袋连接,分别为主外接口和副外接口,所述造口袋本体的背面开设有供引流管通过的中央通道和用于和人体皮肤固定的底盘,所述引流管穿过中央通道后和主外接口连接。将引流管与主外接口的连接处设置在造口袋本体内,即使连接处渗漏,也在造口袋内,同时利用造口袋收集引流管口的渗漏液,再在造口袋本体上设置副外接口,用于将造口袋本体内的液体导出。
优选的,所述主外接口包括内接口端、连接处和外接口端,所述内接口端位于造口袋本体的内部,用于和引流管连接,所述连接处和造口袋本体连接固定,所述外接口端位于造口袋外用于连接引流袋。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和主外接口通过接头连接,所述接头为圆锥型或螺纹可旋转型。
优选的,所述圆锥型接头包括用于和引流管连接的圆锥端以及用于和主接口连接的圆管端,所述圆锥型接头和引流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成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圆锥端设置成阶梯型,可以匹配不同粗细的引流管管(除外胸腹腔细的引流导管,如临床中常用的艾贝尔一次性使用腹腔引流导管),同时可增加引流管与接头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螺纹可旋转型接头包括外接端、引流通道、螺纹外壳和卡扣,所述螺纹外壳的内壁上设置螺纹,所述外接端和引流通道连通,所述螺纹外壳利用卡扣卡接在引流通道的外侧,所述外接端用于和主外接口连接,所述引流通道伸入引流管导流,所述引流管和螺纹可旋转型接头连接的一端外侧设有和螺纹外壳匹配的螺纹,所述引流管和螺纹外壳螺纹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外接口上均设有塞子。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底面设有黏贴层,所述黏贴层上覆盖有防护面,所述底盘的边缘设有凸出,所述凸出上不设置黏贴层,可以从此处提拉便于去除造口袋。
优选的,所述防护面设置为对称的A、B两片,在中间衔接处有部分重叠,方便黏贴造口袋。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和接头之间设置延长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该实用新型和传统的造口袋的使用范畴不同,该实用新型负责收集患者体外引流口漏出的引流液以及引流管内的液体,很好的解决了患者体外引流口漏出的引流液随意四溅的情况,减少了漏出的引流液对患者造成的不便,同时也降低了漏出的引流液对患者引流口处的影响,降低了患者换药的次数,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因为该引流口袋本体不仅收集患者体外引流口漏出的引流液,同时有保护引流管的作用,大大降低引流管滑出、意外拔管等风险。
2.本实用新型中,该实用新型造口袋本体与底盘相连,更换方法与传统造口袋基本相似,只需要轻轻用力使底盘与皮肤分离即可,然后将引流管从造口袋连接头处松开即可,方便对患者的引流口处进行消毒、换药等。
3.本实用新型造口袋本体与底盘相连,无缝隙,防止引流液从连接处向外侧外渗(与本体、底盘分体式造口袋相比),防止病人的病员服沾有引流液,提高了密封性。与本体、底盘分体式造口袋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降低了造口袋漏液风险。
4.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和引流袋之间通过造口袋连接头及主外接口连接,在达到无菌的同时,可降低引流管滑出、意外拔管等风险。防止牵拉外接引流袋时引流管发生晃动,减轻引流口疼痛等不适感。
5.本实用新型中,传统造口袋操作时需先撕去防护面,再进行摆放造口袋,此操作非常不便,操作时黏贴面容易与手套相粘,而且不便于调整造口袋方向。本实用新型中,造口袋底盘防护面设计成AB两面,使操作中可以先摆好造口袋位置、方向,然后再撕去防护面,使操作更加简便易行。同时造口袋表面标注体积标识,解决造口袋计量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造口袋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造口袋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底盘覆盖有防护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锥型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纹可旋转型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主外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延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造口袋本体;2、主外接口;21、内接口端;22、连接处;23、外接口端;3、副外接口;4、圆锥型连接头;41、圆管端;42、圆锥端;5、螺纹可旋转型连接头;51、卡扣;52、引流通道;53、螺纹外壳;54、外接端;6、底盘;7、中央通道;8、防护面;9、底盘刻度标识;91、裁剪最大边缘;10、延长管;101、延长管本体;102、延长管接口;11、凸出;12、防护面边缘;13、塞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如图1-8所示,包括造口袋本体、2个连接头及1根延长管,造口袋本体的正面为透明,且设有刻度,连接头的类型分为圆锥型或螺纹可旋转型,所述造口袋本体的一侧固定有2个外接口,分别为主外接口和副外接口,根据引流管类型选择相应的连接头相接,造口袋本体的背侧有底盘,根据切口及引流管情况,按底盘刻度提前裁剪底盘中央的通道,注意不要超出裁剪最大边缘,再将引流管及连接头通过中央通道穿入造口袋本体内,与造口袋本体内的主外接口的内接口端相连,或根据需要通过延长管与其相连,从而固定引流管,将造口袋放置到位,然后撕去底盘防护面AB,均匀按压底盘使其与皮肤完整相粘,引流液通过引流管、连接头及主外接口排入外接的引流袋内,引流口漏出的引流液将不断流入造口袋本体内,在造口袋本体内收集后通过副外接口排到造口袋外,也可以在这一接口接引流袋,将引流液排入外接的引流袋内。
主外接口包括三部分:内接口端、连接处和外接口端,这三者为一体结构,内部中空,连接处与造口袋本体相连,此处注意连接需紧密、牢固,因外接引流袋时此处可能受到牵拉,防止此处破损造成造口袋漏,外接口端用于外接引流袋,用于收集引流管内引流液,也可以不接引流袋,配备塞子,内接口端连接接头后连接引流管或延长管。
延长管,临床中引流管体外部分长短不一,部分引流管外露部分较短,无法连接到造口袋主外接口,此时可用延长管连接使用,延长管包括延长管主体和延长管接口,延长管主体使用透明质软材质,可随意弯曲、裁剪,延长管接口用于连接连接头,延长管主体透明,可以观察引流液色泽,可裁剪,过长将占据较多造口袋内空间,同时影响操作,延长管主体上设置刻度,可根据需要按刻度自行裁剪至合适长度,裁剪后延长管再与主外接口的内接口端相连。延长管刻度,具有以下作用:1.方便精确裁剪至合适长度;2.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测量引流管体外部分长度。
副外接口包括两部分即可,连接处和外接口端。同样,连接处与造口袋本体相连,外接口端配备塞子,可以直接外排,也可以连接引流袋排液。
圆锥型连接头,分为两部分:圆锥端和圆管端,圆锥端尺寸最窄处直径6mm、最宽处直径10mm,呈阶梯状,用于连接胸腹腔手术后的引流管,此设计适用于临床中常见引流管,因阶梯状设计,可以匹配不同粗细的引流管(除外胸腹腔细的引流导管,如临床中常用的艾贝尔一次性使用腹腔引流导管),同时可增加引流管与接头的牢固性。圆管端用于连接主外接口的内接口端。
螺纹可旋转型连接头包括:卡扣、引流通道、螺纹外壳和外接端,螺纹外壳的内壁上设置螺纹,外接端和引流通道连通,螺纹外壳利用卡扣卡接在引流通道的外侧,螺纹外壳可以相对引流通道旋转,螺纹外壳螺纹连接引流管,外接端连接延长管或者主外接口的内接口端。引流通道采用圆柱型,在紧密连接的同时又能有效防止引流管堵塞。胸腹腔引流导管(如临床中常用的艾贝尔一次性使用腹腔引流导管)往往比较细,此连接头具备360度任意旋转功能,方便与引流管连接,可预防连接后引流管扭曲,同时可以使造口袋与引流管连接紧密,不易脱落。
底盘的底部设有黏贴层和刻度标识,底盘的边缘设有凸出,黏贴层用于将造口袋和人体皮肤固定,刻度标识用于裁剪中央通道,凸出部分无粘性,用于提拉其造口袋,黏贴层上设有防护面,即离型纸,防护面包括对称设置的防护面A和防护面B,防护面A和防护面B交界处有1cm重叠,保护黏贴面胶性的同时也便于撕去。防护面上设有用于撕拉的边缘,边缘部分超出底盘的黏贴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引流管的一端位于患者体内,引流管的另一端位于患者体外,将造口袋的底盘的中央通道,根据切口及引流管情况,按造口袋底盘刻度标识提前裁剪造口袋底盘,注意不要超出裁剪最大边缘,根据引流管类型与其中一个连接头相接,再将引流管及连接头通过中央通道入造口袋本体内,与主外接口的内接口端相连,或通过延长管与主外接口的内接口端相连,从而固定引流管,这样可以保护位于造口袋本体内部的引流管,防止牵拉到引流管引起切口疼痛,防止意外拔管。将造口袋放置到位,然后撕去底盘防护面A、B,均匀按压底盘使其与皮肤完整相粘,引流管内的引流液通过引流管、连接头及主外接口排入外接的引流袋内。
引流口漏出的引流液将不断流入造口袋本体内,在造口袋本体内收集后通过副外接口排到造口袋外,也可以在这一个接口的外接口端接引流袋,将引流液排入外接的引流袋内。从而方便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液的排放次数和每次排放的引流量做精确的记录。
同时该实用新型在拆卸造口袋本体时,先通过造口袋本体透明面将引流管与连接头脱开,然后直接提起底盘凸出,这部分无粘性,可以直接提起。一边提起底盘凸出,一边轻轻按压底盘凸出下方的皮肤,即可轻松移除造口袋。
总之,传统的造口袋是收集患者体内粪便或尿液,该实用新型和传统的造口袋的使用范畴不同,该实用新型造口袋负责收集患者体外引流口漏出的引流液,很好的解决了患者体外引流口漏出的引流液随意四溅的情况,减少了漏出的引流液对患者造成的不便,同时也降低了漏出的引流液对患者切口及其周边皮肤的影响,降低了换药的次数,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造口袋本体,所述造口袋本体的一侧固定有2个连通造口袋本体内外的外接口,用于和外部引流袋连接,分别为主外接口和副外接口,所述造口袋本体的背面开设有供引流管通过的中央通道和用于和人体皮肤固定的底盘,所述引流管穿过中央通道后和主外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外接口包括内接口端、连接处和外接口端,所述内接口端位于造口袋本体的内部,用于和引流管连接,所述连接处和造口袋本体连接固定,所述外接口端位于造口袋外用于连接引流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和主外接口通过接头连接,所述接头为圆锥型或螺纹可旋转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型的接头包括用于和引流管连接的圆锥端以及用于和主接口连接的圆管端,所述引流管和圆锥型接头连接的一端设置成和圆锥端相匹配的圆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端设置成阶梯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可旋转型的接头包括外接端、引流通道、螺纹外壳和卡扣,所述螺纹外壳的内壁上设置螺纹,所述外接端和引流通道连通,所述螺纹外壳利用卡扣卡接在引流通道的外侧,所述外接端用于和主外接口连接,所述引流管伸入引流通道内导流,所述引流管和螺纹可旋转型接头连接的一端外侧设有和螺纹外壳匹配的螺纹,所述引流管和螺纹外壳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接口上均设有塞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底面设有黏贴层,所述黏贴层上覆盖有防护面,所述底盘的边缘设有凸出,所述凸出上不设置黏贴层,可以从此处提拉便于去除造口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面设置为对称的A、B两片,在中间衔接处有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和接头之间设置延长管。
CN202320200741.9U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Active CN219538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0741.9U CN219538643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0741.9U CN219538643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8643U true CN219538643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4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0741.9U Active CN219538643U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8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62399A (en) Catheter bag and kit therefor
CN219538643U (zh) 一种用于引流管口漏液的造口袋
CN108126267A (zh) 一种picc导管
CN210612325U (zh) 一种便于替换的防漏造口袋
CN209900204U (zh) 一种引流管防渗漏装置
CN209548444U (zh) 一种防渗漏胸、腹腔引流衔接装置
CN211749762U (zh) 电切组织标本收集袋
CN213489810U (zh) 一种新型牵引针眼贴
CN214129681U (zh) 一种渗液收集袋
CN213697432U (zh) 一种用于收集渗液的造口袋
CN220967493U (zh) 一件式尿路造口袋
CN205492706U (zh) 一种肠镜检查专用裤
CN215503679U (zh) 一种用于引流管周边渗液的造口袋
CN220404524U (zh) 一种收集袋
CN211155899U (zh) 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尿标本的收集装置
CN215080610U (zh) 尿路造口袋更换辅助器
CN215537020U (zh) 一种引流管外周渗液收集袋
CN213158802U (zh) 一次性防逆流引流管护理贴
CN209933137U (zh) 伤口渗液收集装置
CN210542822U (zh) 一种造瘘套件
CN212214267U (zh) 一种具有防渗液功能的引流袋
CN217611647U (zh) 一种男性患者术中使用简易尿袋
CN215230821U (zh) 一种引流渗液收集器
CN211410331U (zh) 一种适合膀胱冲洗用的改良型引流袋
CN215134854U (zh) 一种可拆卸留置针防水贴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