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5208A - 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5208A
CN107635208A CN201610556678.7A CN201610556678A CN107635208A CN 107635208 A CN107635208 A CN 107635208A CN 201610556678 A CN201610556678 A CN 201610556678A CN 107635208 A CN107635208 A CN 107635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requency offset
sent
data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566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二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566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52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6731 priority patent/WO20180102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5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520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讯方法法及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基于蜂窝网络的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通信,或称为ProSe(Proximity Service,邻近服务),是指用户数据可不经过网络中转而直接在终端之间传输。D2D通信与传统的蜂窝通信网络架构有显著区别,D2D的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D2D通信模式下,用户数据直接在终端之间传输,避免了蜂窝通信中用户数据经过网络中转传输,由此产生链路增益;其次,D2D用户之间以及D2D与蜂窝之间的资源可以复用,由此可产生资源复用增益;通过链路增益和资源复用增益则可提高无线频谱资源的效率,进而提高网络吞吐量。
随着移动通信服务和技术的发展,具有邻近特性的用户间近距离的数据共享、小范围的社交和商业活动以及面向本地特定用户的特定业务,都在成为当前及下阶段无线平台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增长点。基于邻近用户感知的D2D技术的引入,有望提升上述业务模式下的用户体验。图2-1为D2D技术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2-1所示,D2D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1)UE1(User Equipment1,用户设备1)和UE2都不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覆盖范围内,当UE1和UE2距离较近时,UE1和UE2可以直接利用D2D技术来进行通信,当UE1和UE2距离较远时,则必须寻找到中继终端从而接入到LTE网络中;(2)UE1和UE2有一个在LTE网络覆盖范围内,一个不在LTE网络覆盖范围内。此时需要寻找中继终端利用D2D技术转接到LTE网络中;(3)UE1和UE2都在LTE网络覆盖范围内,但UE1和UE2在不同的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此时UE1和UE2可以直接通过D2D技术进行通信;(4)UE1和UE2都在LTE网络的覆盖范围内,并且UE1和UE2在同一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内,此时UE1和UE2可以直接通过D2D技术进行通信。
传统无线通信网络对通信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核心网或接入网设备的损坏都可能导致通信系统的瘫痪。D2D通信的引入使得蜂窝通信终端建立Ad Hoc(点对点)网络成为可能。当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损坏,或者在无线网络的覆盖盲区,终端可借助D2D实现端到端通信甚至接入蜂窝网络,无线通信的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目前对于处于运动状态的终端,现有的技术方案只能使用本机与基站进行通信,这种方法对于频率量比较小的终端没有问题,但是因为终端正在运动中,终端可能由于多普勒效应等原因使终端的频率偏移量过高,与基站交互过程中频率的差异性变大,最终导致终端数据业务的稳定性较差。
当多个终端之间保持同向,相同速度的运动,即终端之间相对静止,但终端与基站之间处于运动状态,如火车、高铁等场景(如图2-2所示)中,D2D终端A在小区进行数据业务,终端A距离LTE小区较远,所以终端A的频率偏移量可能由于高速或干扰等原因变得非常高,进而严重影响终端数据业务的稳定性,而终端B由于距离LTE小区较近,所以终端B的频率偏移量会比较低,数据业务相对稳定。目前对于处于运动过程的终端,出现频率偏移量较大时,现有的技术方案只能使用终端自身与基站通信进行数据业务,此时,终端数据业务会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能够使得终端在自身的频率偏移量较大时,终端的数据业务也能够保持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建立请求,基于所述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2D终端,所述D2D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D2D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D2D终端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2D终端,所述D2D终端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终端;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建立请求,基于所述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第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其中: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如此,能够使得终端在自身的频率偏移量较大时,终端的数据业务也能够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D2D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1为D2D技术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2为D2D技术在高铁场景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讯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通讯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通讯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通讯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通讯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3为终端在高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频率偏移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通讯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通讯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通讯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讯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01,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所述与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终端也处于运动状态,并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相对静止。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在一个D2D配对组的终端的请求,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响应,所述响应中携带有与所述第一终端在一个D2D配对组的终端集合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终端将与所述第一终端在一个D2D配对组的终端集合,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所述第一终端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发现机制,自动获取在一定距离内的其他支持D2D的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向所述其他支持D2D的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将响应所述配对请求的终端集合确定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步骤S302,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根据自身用于确定频率偏移量的硬件模块确定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
步骤S303,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
步骤S304,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
步骤S305,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将收到的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与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进行比较,选择小于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中最小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将与所述第二偏移量对应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
步骤S306,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这里,当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频率偏移量超过设定的第一阈值时,如果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基站进行数据业务,因为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过大,造成数据业务不稳定,此时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而所述第二终端的频率偏移量较小,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连接,进而提高了数据业务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如此,能够提高所述第一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业务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再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通讯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01,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所述与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终端也处于运动状态,并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终端相对静止。
步骤S402,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步骤S403,判断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
步骤S404,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
步骤S405,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频率偏移量;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
步骤S406,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将收到的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与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进行比较,选择小于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中最小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将与所述第二偏移量对应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
步骤S407,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建立请求,基于所述建立请求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建立请求,并基于所述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408,所述第一终端与基站断开连接;
步骤S409,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来自所述基站的第一数据;
这里,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步骤S410,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发送给所述基站的第二数据;
这里,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步骤S411,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
这里,因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都处于运动状态,在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发生变化。
步骤S412,如果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终端断开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转到步骤S401;
步骤S413,如果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没有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二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三频率偏移量;
步骤S414,所述第二终端判断所述第三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
步骤S415,如果所述第三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信令;
这里,所述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频率偏移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信令。
步骤S416,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自身的第四频率偏移量;
步骤S417,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三阈值;
步骤S418,如果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一终端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三阈值与所述第一阈值是不同的两个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是判决是否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方法的低门限,所述第一阈值是判决是否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方法的高门限,当终端的频率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时,都会触发终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方法寻找所述终端可以进行通信的D2D终端。
步骤S419,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基站断开通信连接;
步骤S420,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数据,将所述第三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这里,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来自所述基站的第三数据。
步骤S421,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四数据,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这里,所述第二终端将需要发送给所述基站的第四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步骤S422,如果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不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一终端断开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转到步骤S404。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先提供一通讯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当一种支持D2D功能的终端A,所述终端A处于运动状态,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所述终端A距离基站较远,因此所述终端A的频率偏移量较高,从而导致所述终端A的数据业务不稳定,本实施例提供一种D2D通信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D2D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假设存在支持D2D功能的终端A和终端集合Ba,终端A距离基站较远,终端集合Ba(即:距离基站较近且与终端A配对的所有D2D终端)距离基站较近,并且所有终端都处于运动状态,而且所述终端A和所述终端集合Ba之间相对静止。
步骤S501,终端A确定自身的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门限值;
这里,终端A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判断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定。
步骤S502,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没有超过第一阈值,则所述终端A按照普通模式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
步骤S503,当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超出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A发送组播携带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给其他已经配对的D2D终端集合Ba;
步骤S504,终端集合Ba对比自身的频率偏移量和来自终端A的频率偏移量;
这里,所述终端Ba接收所述终端A发送的组播,并解析所述组播得到所述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对比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和来自所述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步骤S505,配对终端Bx发送自身的频率偏移量给终端A;
这里,如果所述终端集合Ba中的终端Bx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小于所述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即Δf_B<Δf_A,则,配对终端Bx发送自己的第二频率偏移量给终端A,Δf_B表示第二频率偏移量,Δf_A表示第一频率偏移量。其中,Ba表示距离基站中心较近频率偏移量较低,与终端A配对的所有D2D终端的集合;Bx表示距离基站中心较近且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小于第一频率偏移量,与所述终端A配对的所有D2D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终端。
步骤S506,终端A收到来自配对终端Bx的频率偏移量选择频率偏移最小的终端B并与终端B建立通讯连接;
这里,所述终端A收到所述来自配对终端Bx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后选择第二频率偏移量最小的终端B(选定的Ba集合中第二频率偏移量最小的终端)与所述终端B建立通讯连接。
步骤S507,所述终端A接收所述终端B发来的通讯数据;
这里,B表示选定的Ba集合中第二频率偏移量最小的终端,所述通讯数据来自于基站。
步骤S508,终端A与终端B的距离变化并且超过一定距离,则返回步骤S501重新确定所示终端A的频率偏移量;
这里,如果所述终端A测量与所述终端B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并且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则返回步骤S501重新确定所述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步骤S509,确定终端B的频率偏移量大于门限值;
这里,如果所述终端A与所述终端B之间的距离没有超过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终端B和基站通信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
步骤S510,终端B发送信令给A;
这里,如果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超过第一阈值,则所述终端B发送信令给所述终端A,其中,所述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终端A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过大,即提示终端A终端B的频率偏较大。
步骤S511,终端A确定自身的频率偏移量是否低于一个值;
这里,所述终端A确定自己此时的第四频率偏移量,判断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是否低于第三阈值。
步骤S512,如果所述终端A的第四频率偏移量低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终端A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513,终端B接收该终端A发来的通讯数据。
这里,所述终端B断开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终端B通过所述终端A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支持D2D功能的终端(终端A)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数据业务时,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在小区边缘由于频率偏移量过大而造成的数据不稳定,而且,该终端不会使用自身的频率补偿值直接和基站通信,而是和频率偏移量较小的终端(终端B)进行通讯连接,终端A接收该终端B发来的通讯数据,进而大大减少由于频率偏移量过大而引起的数据通讯异常。
实施例四
本发明先提供一种通讯和系统,图6-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通讯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终端A601、终端B602和基站603,所述终端A601包括第一频率偏移量确定模块611、第一通信模块612、第一距离测量模块613和第一频率偏移量变化模块614,所述终端B602包括第二频率偏移量确定模块621、第二通信模块622、第二距离测量模块623和第二频率偏移量变化模块624,其中:
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确定模块611,用于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当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超出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A发送组播携带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给其他已经配对的D2D终端集合Ba;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612,用于建立与所述终端B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终端A和所述终端B进行通信,所述终端A接收所述终端B发送的来自基站的数据;
所述第一距离测量模块613,用于测量所述终端A和所述终端B之间的直线距离,判断所述终端A和所述终端B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否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变化模块614,用于如果所述终端A和所述终端B之间的直线距离没有超过第二阈值,由于所述终端A在运动过程中频率偏移量发生了变化,确定所述终端A的第四频率偏移量,并判断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是否小于第三阈值,如果所述终端A此时的第四频率偏移量低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终端A和基站建立通信;
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确定模块621,用于确定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终端B对比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和第一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终端集合B第二频率偏移量小于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即Δf_B<Δf_A,则终端B发送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给所述终端A;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622,用于建立与所述终端A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终端B和所述终端A进行通信;
所述第二距离测量模块623,用于测量所述终端B和所述终端A之间的直线距离,判断所述终端B和所述终端A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否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变化模块624,用于所述终端B在运动过程中频率偏移量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并判断所述第三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所述第三频率偏移量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终端B断开和所述基站的通信并通过所述终端A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支持D2D功能的终端,以所述终端在高铁上运动过程为例,如果所述终端距离小区中心较远会产生比较大的频率偏移量,为了减少因频率偏移量较大而对数据业务带来较大的影响,本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D2D通信方法,图6-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D2D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6-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601,终端A对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当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超出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A发送组播携带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给其他已经配对的D2D终端集合Ba,所述终端集合Ba中的终端对比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和第一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终端集合Ba中的终端Bx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小于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即Δf_B<Δf_A,则配对成员Bx发送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给所述终端A;
这里,图6-3为终端在高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频率偏移量的示意图,终端的频率偏移量是由于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的计算方法:
其中,v为车速,c为光速,f为小区中心频率,fd为多普勒频移。如图6-3所示,f0是基站下行发出的频率,f1是终端上行发出的频率,是基站与终端的连线与水平线所呈的夹角,由图6-3可以看出,当终端靠近基站时,终端收到的基站发出的下行频率为f0+fd,基站收到的终端上行发出的频率为f1+2fd,当终端远离基站时,终端收到的基站下行发出的频率为f0-fd,基站收到的终端上行发出的频率为f1-2fd
步骤S602,所述终端A收到来自所述配对终端Bx的第二频率偏移量选择第一频率偏移量最小的终端B,并与所述终端B建立通讯连接,所述终端A接收所述终端B发来的通讯数据;
步骤S603,判断所述终端A测量与所述终端B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并且超过第二阈值,则,返回步骤S601所述终端A重新确定第一频率偏移量;
步骤S604,所述终端B和基站通信过程中确定自身的第三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超过第一阈值,所述终端B通知所述终端A,如果所述终端A此时的第四频率偏移量低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终端A和基站建立通信,所述终端B断开和所述基站的通信并通过所述终端A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先提供一种通讯系统的交互方法,下面是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终端在运动过程中在距离基站较远进行数据业务时,为了避免由于频率偏移量过大而造成的数据业务异常的解决方法,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D2D通信系统交互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701,终端A确定自身的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这里,这里,终端A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判断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定。
步骤S702,终端A发送组播携带自身的频率偏移量给其他已经配对的D2D终端集合Ba;
步骤S703,配对终端集合Bx发送自身的频率偏移量给终端A;
这里,所述终端Ba接收所述终端A发送的组播,并解析所述组播得到所述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对比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和来自所述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终端集合Ba中的终端Bx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小于所述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即Δf_B<Δf_A,则,配对终端Bx发送自己的第二频率偏移量给终端A,Δf_B表示第二频率偏移量,Δf_A表示第一频率偏移量。
步骤S704,终端A选择频率偏移量最小的终端B并与终端B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705,终端A接收终端B发来的通讯数据;
这里,所述终端A断开与基站的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终端B与基站进行通信。
步骤S706,终端B的频率偏移量大于第一阈值;
这里,由于终端A和终端B都处于运动状态,所以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距离可能发生变化,而且终端A和终端B的频率偏移量也在发生变化。如果所述终端A测量与所述终端B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但没有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所述终端B和基站通信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
步骤S707,终端B发送信令通知终端A;
这里,如果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终端B发送信息给所述终端A,其中,所述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终端A此时所述终端B的频率偏移量过大。
步骤S708,终端A建立与基站的通信;
这里,所述终端A接收到所述终端B发送的信令后,确定自身的第四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小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终端A与所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709,终端B接收终端A发来的通讯数据。
这里,所述终端B断开与所述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终端A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从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假设存在两款支持D2D功能的终端,终端A距离基站较远,终端Bx距离基站较近,所述终端A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当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超出第一阈值时,所述终端A发送组播携带自己的第一频率偏移量给其他已经配对的D2D终端集合Ba,终端集合Ba中的每一个终端对比自己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和来自所述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如果终端集合Ba中的终端Bx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小于所述终端A的第一频率偏移量,即Δf_B<Δf_A,则配对成员Bx发送自己的第二频率偏移量给终端A;
所述终端A收到所述来自配对终端Bx的第二频率偏移量,选择第二频率偏移量最小的终端B并与所述终端B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终端A接收所述终端B发来的来自与所述基站的通讯数据;如果所述终端A与所述终端B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并且超过第二阈值,则返回第一步重新确定终端A第一频率偏移量;
所述终端B和基站通信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超过第一阈值,则所述终端B通知所述终端A此时所述终端B的第三频率偏移量超过了第一阈值,所述终端A确定自身的第四频率偏移量,如果所述终端A此时的第四频率偏移量低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终端A和所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终端B断开和所述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并通过所述终端A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实施例六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系统,图8为所述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通讯系统包括第一终端801、第二终端802和基站803,其中,所述第一终端801包括:第一确定单元811、第二确定单元812、第一请求单元813、第一接收单元814、第三确定单元815、第一建立单元816、第一断开单元817、第一发送单元818和第二接收单元819;所述第二终端802包括:第三发送单元821、第三建立单元822、第六接收单元823和第四发送单元824,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811,用于确定与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81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一请求单元813,用于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821,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终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814,用于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815,用于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建立单元816,用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三建立单元82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建立请求,基于所述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断开单元817,用于与所述基站803断开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818,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发送给所述基站803的第二数据;
所述第六接收单元82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803;
所述第四发送单元824,用于接收所述基站803发送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819,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来自所述基站803的第一数据。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通讯系统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通讯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讯系统,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通讯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901、第二终端902和基站903,所述第一终端901包括:第一判断单元911、第二断开单元912、第四确定单元913、第五确定单元914、第三接收单元915、第六确定单元916、第四判断单元917、第二建立单元918、第二发送单元919、第四接收单元9110、第三断开单元9111和第二请求单元9112,所述第二终端902包括:第七确定单元921、第二判断单元922、第五发送单元923、第四断开单元924、第八接收单元925和第六发送单元926,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91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断开单元912,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则断开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913,用于重新确定与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914,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七确定单元921,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没有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二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三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922,用于判断所述第三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五发送单元923,用于如果所述第三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信令;
这里,所述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此时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频率偏移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915,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信令;
所述第六确定单元916,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自身的第四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四判断单元917,用于判断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三阈值;
所述第二建立单元918,用于如果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三阈值,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三阈值与所述第一阈值是不同的两个阈值;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919,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数据,将所述第三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八接收单元925,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来自所述基站的第三数据。
所述第五发送单元926,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用于发送给所述基站的第四数据;
所述第四接收单元911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四数据,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所述第三断开单元9111,用于如果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不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三阈值,断开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请求单元9112,用于向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通讯系统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通讯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断开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来自所述基站的第一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发送给所述基站的第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终端断开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重新确定与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直线距离没有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信令,其中,所述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频率偏移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并请求所述第一终端的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自身的第四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三阈值;
如果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一终端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三阈值与所述第一阈值是不同的两个阈值;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数据,将所述第三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四数据,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四频率偏移量不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三阈值,所述第一终端断开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向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
6.一种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建立请求,基于所述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确定自身的第三频率偏移量;
所述第二终端判断所述第三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
如果所述第三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信令,其中,所述信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频率偏移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与基站断开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来自所述基站的第三数据;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用于发送给所述基站的第四数据。
9.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D2D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D2D终端自身的第一频率偏移量;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向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请求频率偏移量;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频率偏移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2D终端集合中每一终端的第二频率偏移量从所述D2D终端集合中确定第二终端;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10.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D2D终端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自身的第二频率偏移量,其中,所述D2D终端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配对的D2D终端集合中的终端;
第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建立请求,基于所述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第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
CN201610556678.7A 2016-07-14 2016-07-14 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Withdrawn CN1076352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6678.7A CN107635208A (zh) 2016-07-14 2016-07-14 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PCT/CN2016/096731 WO2018010267A1 (zh) 2016-07-14 2016-08-25 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6678.7A CN107635208A (zh) 2016-07-14 2016-07-14 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5208A true CN107635208A (zh) 2018-01-26

Family

ID=60952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56678.7A Withdrawn CN107635208A (zh) 2016-07-14 2016-07-14 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5208A (zh)
WO (1) WO2018010267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29931A1 (en) * 2012-03-02 2013-09-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of managing terminal performed i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3581071A (zh) * 2013-11-08 2014-02-12 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高动态运动载体的发射信号频偏实时校正方法及其系统
CN103797723A (zh) * 2011-09-21 2014-05-14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车辆通信的多普勒调零行波天线中继器
CN103986558A (zh) * 2014-05-26 2014-08-13 东南大学 一种蜂窝移动通信d2d系统中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法
CN104486739A (zh) * 2014-11-20 2015-04-01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辅助通信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07241A (zh) * 2015-07-01 2015-10-28 杭州祥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环境下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和系统
CN105684545A (zh) * 2013-10-31 2016-06-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利用设备到设备通信向基站发送信号以及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4052B2 (en) * 2010-05-06 2013-08-06 Nokia Corporation Measurements and fast power adjustments in D2D communications
WO2015053382A1 (ja) * 2013-10-11 2015-04-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装置
CN104618913B (zh) * 2013-11-01 2018-04-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资源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4883728B (zh) * 2014-02-27 2019-05-3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7723A (zh) * 2011-09-21 2014-05-14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车辆通信的多普勒调零行波天线中继器
US20130229931A1 (en) * 2012-03-02 2013-09-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of managing terminal performed i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5684545A (zh) * 2013-10-31 2016-06-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利用设备到设备通信向基站发送信号以及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581071A (zh) * 2013-11-08 2014-02-12 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高动态运动载体的发射信号频偏实时校正方法及其系统
CN103986558A (zh) * 2014-05-26 2014-08-13 东南大学 一种蜂窝移动通信d2d系统中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法
CN104486739A (zh) * 2014-11-20 2015-04-01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辅助通信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07241A (zh) * 2015-07-01 2015-10-28 杭州祥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环境下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10267A1 (zh) 2018-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2468B (zh) Terminal through the relay node to determine the use of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3561438B (zh) 用于负载均衡的基站之间的资源状态信息的信令传输
EP280322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 discovery with fils beacon
WO2016161853A1 (zh) 中继节点切换方法及系统
US9794948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10291746A (zh) 针对未授权载波的移动性和负载均衡目标选择
CN104581854B (zh)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WO2014119112A1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端末装置
CN107040864B (zh) 设备到设备d2d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9609664B2 (en) Layered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CN104105155A (zh) 接收设备发现信息、发送设备发现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KR20090100273A (ko)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통신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WO2014123566A1 (en) Metho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tions, and system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discovery
CN103313406A (zh) 采用x2接口的信令交互完成不同小区d2d通信的方法
CN106465328A (zh) 用于估计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地理距离或地理距离的范围的方法和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用户设备、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hang et al. Group-bas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for seamless vehicular handover
CN107278353A (zh) 移动通信系统、方法及基站
EP3169115A1 (en) Micro cel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of micro cell base station
CN106412993A (zh) 用于均衡负荷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4823514A (zh) 建立回程链路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12705A1 (zh) 一种支持多种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635208A (zh) 一种通讯方法及终端
CN106804024A (zh) 一种自组网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142538A1 (en)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system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10868704B (zh) 一种基于d2d中继的物联网覆盖增强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