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5106A - 堆叠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堆叠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5106A
CN107635106A CN201610573579.XA CN201610573579A CN107635106A CN 107635106 A CN107635106 A CN 107635106A CN 201610573579 A CN201610573579 A CN 201610573579A CN 107635106 A CN107635106 A CN 107635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bolic mirror
imaging unit
image
mirror imaging
parabo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35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5106B (zh
Inventor
陈政锡
贾甲
初大平
姚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mbridge Enterpris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mbridge Enterpris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mbridge Enterprise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35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510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9934 priority patent/WO201801459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5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5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5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5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式显示装置。该堆叠式显示装置包括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包括两个上下对称放置的抛物面反射镜,N为大于1的整数;N个成像部件,每个成像部件用于生成图像并将图像输入到对应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支撑结构,用于将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同一轴线上下交错排列,使得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出图像位置与相邻上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相同,顶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用于将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从N个成像部件接收到的多个图像合成为目标图像。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部署灵活不受空间的约束。

Description

堆叠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堆叠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显示领域,为了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经常需要采用能支持很高带宽的成像部件(如显示器)来产生图像,但是单个成像部件往往因为带宽有限而不能满足图像显示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多个成像显示器进行空间拼接,以达到图像显示所需要的带宽。下面结合图1的显示系统对现有技术中如何将多个成像部件拼接在一起以提高显示系统的显示带宽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显示系统包含激光器、激光扩张器、光分束器(Beam Spliter,BS)、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第一光分束器BS1将激光扩张器产生的激光分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然后将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分别反射到第一光调制器SLM1和第二光调制器SLM2,接下来SLM1和SLM2分别对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进行调制,调制后生成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经过BS3和BS4汇聚在一起形成目标图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SLM1和SLM2调制得到的图像进行合成,提高了显示带宽。
但是上述方法在应用时为了达到要求的带宽,往往需要多个SLM来共同合成要显示的图像,而受到空间的限制可能无法将多个SLM设计在一个光路中,或者即便是能将多个SLM设计在一起也会导致光路系统非常复杂,使得整个系统显得非常臃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堆叠式显示装置,能够产生满足带宽需求的目标图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堆叠式显示装置,该堆叠式显示装置包括: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包括两个上下对称放置的抛物面反射镜,其中,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包含的抛物面反射镜的大小相同,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N个成像部件,所述N个成像部件与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成像部件设置于预设位置,所述每个成像部件用于生成图像并将图像输入到对应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支撑结构,用于将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同一轴线上下交错排列,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之间设置有预设间距,使得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出图像位置与相邻上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相同,顶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用于将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从所述N个成像部件接收到的多个图像合成为目标图像。
上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同一轴线上下交错排列可以是指该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将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堆叠在一起,使得不同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分布在不同层中,能够将不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合成在一起,从而产生满足带宽需求的目标图像,与现有技术中具有复杂光路的显示系统相比,部署更加灵活并且不受空间的约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的下部抛物面反射镜设有向下的第一开口,上部抛物面反射镜的设有向上的第二开口。
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能够使得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从下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接收图像,以及将图像输出到上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二开口的弧形边缘到所述轴线的距离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在侧面设有第三开口,使得对应的成像部件能够将产生的图像输出到所述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图像输入位置。
通过第三开口可以方便的从对应的成像部件产生的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设置为第一预设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与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水平方向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为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通过将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设置于预设位置,能够将图像在水平方向组合在一起,避免图像在水平方向上重叠,显示效果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相对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和所述第二抛物面镜反射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图像输入位置的分光器,所述分光器用于调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使得所述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组合在一起。
通过分光器调整输出图像在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能够避免图像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显示效果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和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设置为第二预设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与所述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竖直方向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所述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为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通过分光器还可以调整输出图像在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能够避免图像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显示效果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预设相对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和所述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图像输入位置的分光器,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和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设置为第三预设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输出的图像与所述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水平方向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所述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为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通过分光器还可以调整输出图像在水平方向的偏转角度,能够避免图像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显示效果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预设相对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与所述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同一竖直轴线上下交错排列。
通过交错排列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能够更方便的布置成像部件,使得成像部件产生的图像能够输入到对应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包含的抛物面反射镜的第一开口或者第二开口的形状可以是1/4圆、半圆、完整的圆形或者是一段圆弧。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为零,此时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在堆叠时彼此结合在一起。
所述预设距离不为零,此时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在堆叠时彼此留有一定的空隙。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成像部件输出的图像为全息图像或者二维图像。当的所述N个成像部件输出的图像为全息图像时,所述目标图像也为全息图像。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相同。
在本申请中,通过将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堆叠在一起,能够将不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合成在一起,从而产生满足带宽需求的目标图像,此外在部署该堆叠式显示装置时不受空间的约束,部署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叠加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叠加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叠加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叠加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叠加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叠加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叠加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镜设置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竖直视角叠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下面先结合图2对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图2中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由两块相同的抛物面镜上下对称放置而成,并且,上部的抛物面镜的焦点在下部抛物面镜的开口上方附近,下部的抛物面镜的焦点在上部抛物面镜的开口上方附近,在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位于底部的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经过上下两块抛物面镜的两次反射后,在上部开口处形成了该物体的图像,也就是说通过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可以在上部开口处输出底部的物体的图像。在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由于抛物面镜的性质,人眼可以在一个很宽视角范围内看到开口处形成的物体的图像。对于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位于底部的物体的尺寸需要比抛物面镜的尺寸小很多,以使得生成的等效图像能够集中在抛物面的轴线附近。由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原理可知,它可以将位于底部的物体反射的光汇聚到上部开口处,从而形成一个等效的图像。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利用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原理,采用多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将输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图像从底部提升到顶部,这样就可以将不同层的成像部件产生的图像汇聚在一起,从而达到显示所要求的带宽。下面结合图2至图13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包含以下结构:
N(N为大于1的整数)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其中,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包括两个上下对称放置抛物面反射镜,并且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包含的抛物面反射镜的大小均相同;
N个成像部件,该N个成像部件与上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成像部件都设置在一个预设位置,使得该成像部件能够将产生的图像输入到与其对应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支撑结构,用于将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同一轴线上下交错排列,另外,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之间在上下交错排列时设置有预设间距,使得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出图像位置与相邻上部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相同,最终使得位于顶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能将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从N个成像部件接收到的多个图像合成为目标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堆叠在一起,使得不同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分布在不同层中,能够将不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合成在一起,从而产生满足带宽需求的目标图像,与现有技术中具有复杂光路的显示系统相比,部署更加灵活并且不受空间的约束。
可选地,上述成像部件可以将产生的图像输入到与其对应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位于底部的图像输入位置。
应理解,上述成像部件可以是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SLM的数量不限,每个成像部件可以是一个SLM也可以是多个SLM集成在一起。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位于下部的抛物面反射镜可以设有向下的第一开口,上部的抛物面反射镜设有向上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可以使得下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输入到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第二开口可以将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输出到上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
可选地,上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可以相同。
可选地,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二开口的弧形边缘到所述轴线的距离相等。
另外,上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可以是1/4圆、半圆、完整的圆形或者是一段圆弧。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堆叠式显示装置中的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侧面可以设置有第三开口,使得对应的成像部件能够将产生的图像输出到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图像输入位置。应理解,当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中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侧面没有设置有第三开口时,成像部件可以从其它位置(例如,从底部)将产生的图像输入到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图像输入位置。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堆叠式显示装置一共包含两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假设上层为第0层,下层为第1层,在图3中,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抛物面镜的轴向对齐,并且对称放置,与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对应的成像部件产生的图像进入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在经过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两面抛物面镜的反射后,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将图像输出到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而与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的成像部件对应的成像部件产生的图像也会进入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在经过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两层抛物面镜的反射后,与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以及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对应的成像部件产生的图像输出后合成为目标图像。
应理解,图3中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只相当于图2中所示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结构的一半,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中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既可以是图2所示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结构的全部或者部分,只要使得成像部件产生的图像能够输入到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图像输入位置即可。另外,图3中所示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只包含两层抛物面镜成像单元,事实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包含的抛物面镜成像单元的层数只要大于等于二即可,具体包含的层数也就是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显示图像所要求的带宽或者实际应用时的其它需求来确定,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还应理解,图3中所示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为半圆形,实际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所包含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形状还可以为其它的圆弧形状,本发明对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开口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同一竖直轴线上下交错排列。如图3所示,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轴线均为竖直方向,在放置时可以将这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轴线对齐,使得它们的轴线都在同一竖直方向。另外,在上下放置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时,可以像图3那样使得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并不是直接位于下部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正上方,而是错开一定的距离,使得下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出图像位置与上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相同,另外,这样错开放置还能便于设置与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对应的成像部件。图3中只是示出了包含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情况,事实上,包含两个以上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相邻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在放置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放置方式。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包括两块上下对称放置的抛物面反射镜,在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右侧的预设位置设置有成像部件,该成像部件可以由多个显示模块以及相应的光学偏转模块组成的。该成像部件可以将产生的图像输出到抛物面反射镜底部的输入图像位置,图像经过抛物面反射镜的反射后从抛物面反射镜顶部输出。由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堆叠在一起组成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如图5所示,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着抛物面镜的轴向对齐,具体可以是沿竖直方向对齐,使得下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出图像的位置与上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相同。这样,上层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就可以将上下两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从对应的成像部件接收到的图像合成在一起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中,对于每一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来说,输出的图像都会有一定的视角,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视角如图6中右侧的三角形区域所示,应理解,图6中只是示意性的示出了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实际上,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除了水平视角外还会在竖直方向上有一个竖直视角。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堆叠式显示装置中,当各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处于一定的预设摆放位置时可以使得最终产生的目标图像的水平视角、竖直视角分别等于各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水平视角之和以及竖直视角之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包含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以及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其中,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处于第一预设相对位置,使得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与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水平方向组合在一起。
可选地,在确定上述第一预设相对位置时,可以根据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和第二抛物面镜反射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来确定的。
为了更详细的描述第一预设相对位置的含义,假设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中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结构如图5所示,图5中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位于下部的第一开口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开口是一个半圆形结构,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以及该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直径以及与该直径竖直的第一半径的方向如图7中所示。
当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之间处于第一预设相对位置可以是指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与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处于预设的第一夹角,使得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与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水平方向组合在一起。
当上述第一预设相对位置是预设的第一夹角时,可以根据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和第二抛物面镜反射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来确定该第一夹角。
下面结合图8至图14以具体的实例来详细说明如何确定上述第一夹角。
当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包含图5所示的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并且这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完全对称错开放置时就形成了一个包含上下两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结构,该堆叠式显示装置的不同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如图8(图8是堆叠式显示装置不同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图像的俯视图)所示。假设堆叠式显示装置的顶层是第0层,底层是第1层,那么,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和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的夹角是180度,而且,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分别位于图中的左侧和右侧,由于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会对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入的图像进行反射的过程中会将图像的角度旋转180度,因此,如果堆叠式显示装置的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如果像图5那样完全对称错开放置(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与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的夹角为180度)的话会使得两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重叠在一起,如图8中所示,将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水平视角旋转180度的话就会与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重叠。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堆叠式显示装置的多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在放置时不能如图5所示的那样完全对称放置,也就是说为了避免图像重叠的发生,需要将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和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设置为预设的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不等于180度)。
对于包含两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堆叠式显示装置来说,为了避免第0层与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重叠,如图9所示,第0层和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分别为θ0和θ1,以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为基准线,第0层和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相对于基准线的要旋转的角度分别为r0和r1,其中,r0=0,r1=r0+180°-(θ01)/2=180°-(θ01)/2,此时,当第1层与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夹角为r1-r0=180°-(θ01)/2,当处于第一夹角时,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将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反射后便可以将两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拼接在一起,而不会发生重叠,如图10所示,最终得到的目标图像的水平方向的视角为θ01
如图11所示,对于包含三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堆叠式显示装置来说,为了避免各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重叠,第0层、第1层以及第2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分别为θ0、θ1和θ2,仍然以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为基准线,那么第0层、第1层以及第2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为基准线相对于基准线要旋转的角度分别为r0、r1和r2,其中,r0=0,r1=r0+180°-(θ01)/2=180°-(θ01)/2,r2=r1+180°-(θ12)/2=360°-(θ0+2θ12)/2,此时,根据各个旋转角度的差值就可以的出各个层之间的第一夹角的大小,当各个层之间处于预设的第一夹角时,例如,当第1层与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第一夹角为180°-(θ01)/2,第2层与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第一夹角为180°-(θ0+2θ12)/2时,最终由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目标图像如图11所示,目标图像的水平方向的视角为θ012
在图10至图12中,合成不同层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时是以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为基准线,其它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相对于该基准线通过单方向旋转来合成目标图像,如图12所示,最后合成的目标图像中第1层和第2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都在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一侧。可选地,也可以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为基准线,其它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分别沿不同方向旋转来合成目标图像。如图13所示,第0层、第1层以及第2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分别为θ0、θ1和θ2,仍然以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为基准线,那么第0层、第1层以及第2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第一半径相对于基准线的旋转角度分别为r0、r1和r2,其中,r0=0,r1=r0+180°-(θ01)/2=180°-(θ01)/2,r2=180°+(θ02)/2,最后合成的目标图像如图14所示,目标图像的水平方向的视角为θ012,并且,最后合成的目标图像中第1层和第2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分别在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两侧。
由上述推导可知,以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为基准线,其它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通过单方向旋转来合成目标图像时,每层的旋转角度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r0=0;
ri=ri-1+180°-(θi-1i)/2;(i=1,……,N-1)N为系统层数且N为大于1的整数,θi每层水平视角。
以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为基准线,其它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左右扩张来合成目标图像时,每层的旋转角度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r0=0;
r1=180°-(θ01)/2
r2=180°+(θ02)/2
ri=ri-2+180°-(θi-2i)/2;i=2k-1,k=2,……,(N-1)/2
ri=ri-2+180°+(θi-2i)/2;i=2k,k=2,……,(N-1)/2
其中,N为系统层数并且N为大于1的整数,θi为每层水平视角。
图15示出了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图像的竖直视角示意图,如图15所示,由于光学结构的基本限制,其输出图像的最低位置的竖直视角为ρmin。而在堆叠式显示装置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得每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在输出时不受到最低位置视角的限制,每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还可以包括分光器,该分光器用于调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在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以使得多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组合在一起形成目标图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堆叠式显示装置中,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图像输入位置的分光器,该分光器用于调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在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以使得所述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组合在一起。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包括任意相邻的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其中,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和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设置为第二预设相对位置,使得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与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竖直方向组合在一起。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预设相对位置可以根据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和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来确定。
具体地,当上述第二预设相对位置可以是指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与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的竖直夹角为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可以根据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和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来确定。
下面结合图16来具体描述如何确定上述第二夹角。如图16所示,堆叠式显示系统由两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组成,假设从上到下依次为第0层和第1层,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竖直视角为θ0,分光器的倾角为ρ0,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竖直视角为θ1,分光器的倾角为ρ1,从图16可以得出:
0=ρmin0/2
1=0+(θ01)/2
由上述两个等式可以得到:
ρ0=ρmin/2+θ0/4
ρ1=ρ0+(θ01)/4=ρmin/2+(2θ01)/4
从而得出第0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与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二夹角为ρ10=(θ01)/4。也就是说,第二夹角可以根据第0层与第1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竖直视角来共同确定。
由上述推理可以得到,当堆叠式显示装置包括N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时,各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的倾角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ρ0=ρmin/2+θ0/4
ρi=ρi-1+(θii-1)/4
其中,i为小于N的整数,N为系统层数并且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包括任意相邻的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其中,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和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设置为第三预设相对位置,使得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与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水平方向组合在一起。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三预设相对位置可以根据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和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来确定。
具体地,当上述第三预设相对位置可以是指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与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的竖直夹角为第三夹角。该第三夹角可以根据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和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来确定。
应理解,上述第三夹角可以根据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来共同确定。确定第三夹角的具体过程与确定第一夹角或者第二夹角的过程类似,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中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的水平视角或者竖直视角可以根据堆叠式显示装置的系统视角以及堆叠式显示装置所包含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层数来确定。例如,每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视角(包括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可以为系统视角与堆叠式显示装置的层数的比值,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为不同的层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分配不同的视角,只要各个层次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视角总和与系统视角相等即可。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系统视角、输入图像尺寸、输出图像尺寸以及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尺寸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堆叠式显示装置包含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层数可以根据堆叠式显示装置的输入图像尺寸、输出图像的尺寸以及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尺寸而确定。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的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为便于描述,现将堆叠式显示装置的相关符号定义如下:
系统视角:θs
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层数:N;
每层视角:θi
输入图像尺寸:Si
输出图像尺寸:So
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抛物面反射镜直径dM
101、根据应用的需求确定堆叠式显示系统的视角、输入图像尺寸、输出图像尺寸以及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尺寸。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尺寸主要是用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直径来表示。
通过步骤101可以获得输出图像尺寸So,系统视角θs,抛物面反射镜的直径dM
102、确定堆叠式显示系统的层数。
根据公式So=ρ(N,dM)×Si确定ρ,其中,ρ为有效系数,它是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层数N以及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尺寸dM的函数,ρ随着N的增加而减小,随着dM的增加而增加,在确定了ρ之后就可以根据ρ和dM计算出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层数N。
103、确定每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视角。
在确定每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视角时,可以根据堆叠式显示系统的层数N以及系统视角来确定。在具体分配视角时可以由多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整个系统的视角品均分配给每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每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视角θi=θs/N;第二种方式是根据设计的需要为不同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分配不同的视角,使得所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视角之和等于系统视角。
104、确定多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一半径之间的夹角,以及多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的在竖直方向的夹角,并按照相应的角度布置各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使得不同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拼接在一起,形成目标图像。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该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是沿着上下方向堆叠在一起的,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包含多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与包含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描述是等价的,每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也就是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式显示装置中的成像部件产生的图像可以是二维图像也可以是全息图像,也就是说最后输出的目标图像可以是一个二维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全息图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包括两个上下对称放置的抛物面反射镜,其中,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包含的抛物面反射镜的大小相同,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N个成像部件,所述N个成像部件与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成像部件设置于预设位置,所述每个成像部件用于生成图像并将图像输入到对应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支撑结构,用于将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同一轴线上下交错排列,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之间设置有预设间距,使得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出图像位置与相邻上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输入图像位置相同,顶部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用于将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从所述N个成像部件接收到的多个图像合成为目标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的下部抛物面反射镜设有向下的第一开口,上部抛物面反射镜的设有向上的第二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第二开口的弧形边缘到所述轴线的距离相等。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在侧面设有第三开口,使得对应的成像部件能够将产生的图像输出到所述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图像输入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设置为第一预设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与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水平方向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为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相对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和所述第二抛物面镜反射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确定的。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图像输入位置的分光器,所述分光器用于调节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使得所述多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组合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和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设置为第二预设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与所述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竖直方向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所述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为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相对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三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和所述第四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竖直视角确定的。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图像输入位置的分光器,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和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的分光器设置为第三预设相对位置,使得所述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输出的图像与所述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在水平方向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和所述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为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相对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五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与所述第六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输出的图像的水平视角确定的。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抛物面反射镜成像单元沿同一竖直轴线上下交错排列。
CN201610573579.XA 2016-07-19 2016-07-19 堆叠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635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579.XA CN107635106B (zh) 2016-07-19 2016-07-19 堆叠式显示装置
PCT/CN2017/079934 WO2018014597A1 (zh) 2016-07-19 2017-04-10 堆叠式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579.XA CN107635106B (zh) 2016-07-19 2016-07-19 堆叠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5106A true CN107635106A (zh) 2018-01-26
CN107635106B CN107635106B (zh) 2020-06-16

Family

ID=6099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3579.XA Active CN107635106B (zh) 2016-07-19 2016-07-19 堆叠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5106B (zh)
WO (1) WO201801459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251A (zh) * 2004-07-15 2006-01-18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像储存装置
US20090147335A1 (en) * 2007-09-12 2009-06-11 Schumm Jr Brooke Periodic three dimensional illusion in color
CN102193121A (zh) * 2010-03-17 2011-09-21 卡尔蔡司Smt有限责任公司 反射光学元件、投射系统和投射曝光设备
JP2014006462A (ja) * 2012-06-27 2014-01-16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ピンホールアレ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5511075A (zh) * 2016-01-13 2016-04-20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74546Y (zh) * 2005-12-31 2007-02-28 张铮 立体全方位全像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251A (zh) * 2004-07-15 2006-01-18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像储存装置
US20090147335A1 (en) * 2007-09-12 2009-06-11 Schumm Jr Brooke Periodic three dimensional illusion in color
CN102193121A (zh) * 2010-03-17 2011-09-21 卡尔蔡司Smt有限责任公司 反射光学元件、投射系统和投射曝光设备
JP2014006462A (ja) * 2012-06-27 2014-01-16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ピンホールアレ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5511075A (zh) * 2016-01-13 2016-04-20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大视场摆扫二维像移补偿双通道成像仪光学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 PIESTUN ; J. SHAMIR: "Synthesis of Three-Dimensional Light Fields and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5106B (zh) 2020-06-16
WO2018014597A1 (zh) 2018-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02843B2 (en) Multiple depth plan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using a wave guide reflector array projector
JP7021214B2 (ja) 走査アレイ光エンジンを有するプロジェクタ
JP2023075086A (ja) 投影される3dライトフィールドを生成するためのライトフィールド映像エンジン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65958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8604018A (zh) 双面成像光导
JP5752823B2 (ja) 粗インテグラル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ディスプレイ
CN106443867A (zh) 一种波导器件及三维显示装置
CN106664400A (zh) 用于采用具有可寻址聚焦的自由形态光学系统来显示用于虚拟和增强现实的立体视觉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09751A (zh) 微型成像模块、应用之立体显示系统及影像排列方法
KR20190006978A (ko) 관찰자 입사동 분할 다중에 의한 3d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방법
EP2177041A1 (en) Switchable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related 3d/2d image switchable apparatus
US1162493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perture expansion in light field displays
JP6959671B2 (ja) スクリー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7407859A (zh) 全景立体成像系统
CN111538223B (zh) 一种基于光束偏转的全息投影方法
US6593994B2 (en) Multi-layer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KR20140050129A (ko) 다시점 및 초다시점 영상을 디스플레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5137605A (zh) 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及其三维立体成像的方法
CN107635106A (zh) 堆叠式显示装置
US6163408A (en) Compact visual simulation system
CN103235478B (zh) 用于环幕立体摄像的系统、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27115A (zh) 一种基于衍射光学的超多视点近眼显示装置
CN105547256B (zh) 空间全景态式感知卫星及其设计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6464813B (zh) 能够捕获全宽视野图像的无视差薄型多相机系统
CN110376749A (zh) 多层涡旋光束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