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3322A -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3322A
CN107633322A CN201710724961.0A CN201710724961A CN107633322A CN 107633322 A CN107633322 A CN 107633322A CN 201710724961 A CN201710724961 A CN 201710724961A CN 107633322 A CN107633322 A CN 107633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ain control
data
control module
streaming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49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凤舞
贾国军
王桂荣
马振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VOC-TECH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VOC-TECH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VOC-TECH COLLEGE filed Critical LANZHOU VOC-TECH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107249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3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3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3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灭菌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硅电池板和灭菌炉;蓄能器通过导线连接硅电池板;灭菌炉内设置有承载盘;灭菌炉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机箱;机箱左端嵌装有主控模块;机箱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报警模块;机箱右端通过螺丝固定无线发射模块;蓄能器通过导线连接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无线发射模块和报警模块。本发明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本发明通过硅电池板转化太阳能方式供电,节约能源,经济环保;设置无线发射模块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远程控制监管,大大节约人工成本,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空气则采用过滤除菌。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的制约。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然而,现有灭菌系统耗费能源,同时灭菌过程需要工作人员现场监管,工作量大,劳动成本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灭菌系统耗费能源,同时灭菌过程需要工作人员现场监管,工作量大,劳动成本高;智能化程度低,检测数据准确性差;不能进行远程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所述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硅电池板和灭菌炉;
所述蓄能器通过导线连接硅电池板;所述灭菌炉内设置有承载盘;所述灭菌炉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左端嵌装有主控模块;所述机箱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报警模块;所述机箱右端通过螺丝固定无线发射模块;所述蓄能器通过导线连接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无线发射模块和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压力过高或温度过高导致灭菌炉故障;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单片机集成电路元件对灭菌炉进行控制,并将控制信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出去;
所述无线发射模块通过无线将控制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对于压力信号,按照下述公式对所述压力信号中的每一帧压力信号进行噪声跟踪,获取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噪声谱N(w,n):
其中,X(w,n)表示所述压力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αu、αd为预设系数且0<αd<αu<1;w表示频域上的频点序号;n表示时域上的帧序号;
按照下述公式对每一帧压力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谱Xb(w,n):
Tb为预设第一阈值;
将其中一路压力信号对应的Ka个二值谱与另一路压力信号对应的Kb个二值谱进行两两间的相干性匹配得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匹配度最高的一组二值谱对应的匹配位置和匹配度,Ka、Kb均为正整数;
对于每一路压力信号,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压力信号中的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功率谱P(w,n):
P(w,n)=αPP(w,n-1)+(1-αp)|X(w,n)|2
其中,X(w,n)表示所述压力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
αp为预设系数且0<αp<1;w表示频域上的频点序号;n表示时域上的帧序号;
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功率谱的谱间相关性DP(w,n):
DP(w,n)=|P(w+1,n)-P(w,n)|
按照下述公式对所述谱间相关性DP(w,n)进行去噪跟踪,获取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含噪功率谱的谱间相关性NDP(w,n):
其中,βu、βd为预设系数且0<βd<βu<1;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字调制信号x(t)的分数低阶模糊函数表示为:
其中,τ为时延偏移,f为多普勒频移,0<a,b<α/2,x*(t)表示x(t)的共轭,当x(t)为实信号时,x(t)<p>=|x(t)|<p>sgn(x(t));当x(t)为复信号时,[x(t)]<p>=|x(t)|p-1x*(t);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内置的评估模块对灭菌炉安全运行参数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首先,建立灭菌炉与运行参数的综合信息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由n个分析对象m个指标构成的系统,从而得到初始信息评价矩阵:
其中,i=1,2,…,n;j=1,2,…,m;
对A'中各指标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的指标:
其中,i=1,2,…,n;j=1,2,…,m;
—矩阵A'中第j列的最小值;
—矩阵A'中第j列的最大值;
aij—规范性信息矩阵中对应于第i行j列的元素,规范性信息矩阵A可表示为:
其中,i=1,2,…,n;j=1,2,…,m;
然后,根据规范性信息矩阵,确定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的比重:
其中,i=1,2,…,n;j=1,2,…,m;
最后,由熵权法计算第i个分析对象的熵值
其中,T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参数子信息熵;
p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i=1,2,…,n;j=1,2,…,m;
同理,可求得压力子信息熵和温度子信息熵,即:
其中S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压力子信息熵;
R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温度水子信息熵;
q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m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i=1,2,…,n;j=1,2,…,m;
所述对A'中各指标归一化处理中,归一化公式:
根据求得压力子信息熵和温度子信息熵,灭菌炉与运行参数的综合信息评价体系的危险度等级标准分为:
0.8≤Hc≤1,极低危险;
0.6≤Hc<0.8,低度危险;
0.4≤Hc<0.6,中度危险;
0.2≤Hc<0.4,高度危险;
0≤Hc<0.2,极高危险。
进一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APP移动终端,APP移动终端的数据分享方法,具体包括:
获得分享请求;
根据所述分享请求,调用一流媒体服务,并确定一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基于所述流媒体服务,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
向主控模块发送所述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地址信息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
基于所述流媒体服务,当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的确认信息后,向所述控制器输出所述流媒体数据。
进一步,根据所述分享请求确定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包括:
若从所述分享请求中获取到所述主控模块上存储的任一数据文件的文件信息,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文件为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若任一数据文件处理过程中,接收到分享请求,则将当前处理的任一数据文件确定为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进一步,在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所述流媒体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使所述主控模块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执行该流媒体数据应用程序;
当任一数据文件处理过程中,接收到所述分享请求,根据所述分享请求确定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包括:
将当前处理的任一数据文件确定为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获取所述任一数据文件当前处理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任一数据文件中未处理的部分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
将所述任一数据文件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
进一步,所述获得分享请求包括:
如果检测到主控模块执行设定操作的操作信息,则根据所述操作信息生成分享请求;
所述当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的确认信息后,终止所述任一数据文件的处理流程;
获得所述分享请求之后,将实时输入的数据作为第一数据,基于所述调用流媒体服务将实时输入的第一数据转化为流媒体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培养基并列整齐放入灭菌炉内的承载盘;
步骤二:将灭菌炉插头插入蓄能器上,进行对灭菌炉的机箱供电;
步骤三: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射的无线信号连接主控模块,从而进行对灭菌炉的控制操作;
步骤四:如果报警模块报警,移动终端通过控制主控模块关闭电源,停止灭菌工作。
进一步,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
设定主控模块的一温度临界值和压力临界值;
根据温度临界值和压力临界值判断一最大可处理负载量;
根据汇集平台电源管理技术将多个第一工作任务结合为一第一连续工作任务;
判断第一连续工作任务的一负载量是否大于最大可处理负载量;
当第一连续工作任务的负载量大于最大可处理负载量时,将第一连续工作任务中之一超载部分的第一工作任务移出第一连续工作任务;
当接收到第一连续工作任务时,将主控模块由一休眠模式切换至一操作模式,以及处理第一连续工作任务;以及当第一连续工作任务处理完成后,将主控模块设为休眠模式。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硅电池板转化太阳能方式供电,节约能源,经济环保;设置无线发射模块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远程控制监管,大大节约人工成本,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方法,提高了数据的效率和准确率;
本发明主控模块的评估方法,能综合反映灭菌炉内的压力、温度参数的危险度,并进行预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本发明将成为食用菌培养基灭菌学科大数据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本发明达到了智能化控制。本发明主控模块的控制方法控制效果良好,智能化程度高。
本发明APP人机交互性良好,在准确率和时延性方面均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中:1、蓄能器;2、硅电池板;3、灭菌炉;4、承载盘;5、机箱;6、无线发射模块;7、报警模块;8、主控模块;9、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1,硅电池板2和灭菌炉3;所述蓄能器1通过导线连接硅电池板2;所述灭菌炉3内设置有承载盘4;所述灭菌炉3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机箱5;所述机箱5左端嵌装有主控模块8;所述机箱5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报警模块7;所述机箱5右端通过螺丝固定无线发射模块6;所述蓄能器1通过导线连接主控模块8;所述主控模块8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无线发射模块6和报警模块7。
所述无线发射模块6用于将主控模块8和报警模块7的信息通过无线信号方式发送出去,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获取信息并进行无线控制。
所述报警模块7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压力过高或温度过高导致灭菌炉3故障。
所述主控模块8通过单片机集成电路元件对灭菌炉3进行控制,并将控制信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6发送出去。
所述无线发射模块通过无线将控制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9;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对于压力信号,按照下述公式对所述压力信号中的每一帧压力信号进行噪声跟踪,获取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噪声谱N(w,n):
其中,X(w,n)表示所述压力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αu、αd为预设系数且0<αd<αu<1;w表示频域上的频点序号;n表示时域上的帧序号;
按照下述公式对每一帧压力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谱Xb(w,n):
Tb为预设第一阈值;
将其中一路压力信号对应的Ka个二值谱与另一路压力信号对应的Kb个二值谱进行两两间的相干性匹配得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匹配度最高的一组二值谱对应的匹配位置和匹配度,Ka、Kb均为正整数;
对于每一路压力信号,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压力信号中的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功率谱P(w,n):
P(w,n)=αpP(w,n-1)+(1-αp)|X(w,n)|2
其中,X(w,n)表示所述压力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
αp为预设系数且0<αp<1;w表示频域上的频点序号;n表示时域上的帧序号;
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功率谱的谱间相关性DP(w,n):
DP(w,n)=|P(w+1,n)-P(w,n)|
按照下述公式对所述谱间相关性DP(w,n)进行去噪跟踪,获取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含噪功率谱的谱间相关性NDP(w,n):
其中,βu、βd为预设系数且0<βd<βu<1;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字调制信号x(t)的分数低阶模糊函数表示为:
其中,τ为时延偏移,f为多普勒频移,0<a,b<α/2,x*(t)表示x(t)的共轭,当x(t)为实信号时,x(t)<p>=|x(t)|<p>sgn(x(t));当x(t)为复信号时,[x(t)]<p>=|x(t)|p-1x*(t);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内置的评估模块对灭菌炉安全运行参数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首先,建立灭菌炉与运行参数的综合信息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由n个分析对象m个指标构成的系统,从而得到初始信息评价矩阵:
其中,i=1,2,…,n;j=1,2,…,m;
对A'中各指标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的指标:
其中,i=1,2,…,n;j=1,2,…,m;
—矩阵A'中第j列的最小值;
—矩阵A'中第j列的最大值;
aij—规范性信息矩阵中对应于第i行j列的元素,规范性信息矩阵A可表示为:
其中,i=1,2,…,n;j=1,2,…,m;
然后,根据规范性信息矩阵,确定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的比重:
其中,i=1,2,…,n;j=1,2,…,m;
最后,由熵权法计算第i个分析对象的熵值
其中,T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参数子信息熵;
p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i=1,2,…,n;j=1,2,…,m;
同理,可求得压力子信息熵和温度子信息熵,即:
其中S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压力子信息熵;
R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温度水子信息熵;
q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m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i=1,2,…,n;j=1,2,…,m;
所述对A'中各指标归一化处理中,归一化公式:
根据求得压力子信息熵和温度子信息熵,灭菌炉与运行参数的综合信息评价体系的危险度等级标准分为:
0.8≤Hc≤1,极低危险;
0.6≤Hc<0.8,低度危险;
0.4≤Hc<0.6,中度危险;
0.2≤Hc<0.4,高度危险;
0≤Hc<0.2,极高危险。
所述移动终端采用APP移动终端,APP移动终端的数据分享方法,具体包括:
获得分享请求;
根据所述分享请求,调用一流媒体服务,并确定一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基于所述流媒体服务,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
向主控模块发送所述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地址信息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
基于所述流媒体服务,当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的确认信息后,向所述控制器输出所述流媒体数据。
根据所述分享请求确定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包括:
若从所述分享请求中获取到所述主控模块上存储的任一数据文件的文件信息,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文件为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若任一数据文件处理过程中,接收到分享请求,则将当前处理的任一数据文件确定为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在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所述流媒体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使所述主控模块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执行该流媒体数据应用程序;
当任一数据文件处理过程中,接收到所述分享请求,根据所述分享请求确定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包括:
将当前处理的任一数据文件确定为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获取所述任一数据文件当前处理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任一数据文件中未处理的部分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
将所述任一数据文件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
所述获得分享请求包括:
如果检测到主控模块执行设定操作的操作信息,则根据所述操作信息生成分享请求;
所述当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的确认信息后,终止所述任一数据文件的处理流程;
获得所述分享请求之后,将实时输入的数据作为第一数据,基于所述调用流媒体服务将实时输入的第一数据转化为流媒体数据。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培养基并列整齐放入灭菌炉内的承载盘。
S102:将灭菌炉插头插入蓄能器上,进行对灭菌炉的机箱供电。
S103:移动终端同无线发射模块发射的无线信号连接主控模块,从而进行对灭菌炉的控制操作。
S104:如果报警模块报警,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控制主控模块关闭电源,停止灭菌工作。
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
设定主控模块的一温度临界值和压力临界值;
根据温度临界值和压力临界值判断一最大可处理负载量;
根据汇集平台电源管理技术将多个第一工作任务结合为一第一连续工作任务;
判断第一连续工作任务的一负载量是否大于最大可处理负载量;
当第一连续工作任务的负载量大于最大可处理负载量时,将第一连续工作任务中之一超载部分的第一工作任务移出第一连续工作任务;
当接收到第一连续工作任务时,将主控模块由一休眠模式切换至一操作模式,以及处理第一连续工作任务;以及当第一连续工作任务处理完成后,将主控模块设为休眠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硅电池板和灭菌炉;
所述蓄能器通过导线连接硅电池板;所述灭菌炉内设置有承载盘;所述灭菌炉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左端嵌装有主控模块;所述机箱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报警模块;所述机箱右端通过螺丝固定无线发射模块;所述蓄能器通过导线连接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无线发射模块和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压力过高或温度过高导致灭菌炉故障;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单片机集成电路元件对灭菌炉进行控制,并将控制信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出去;
所述无线发射模块通过无线将控制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对于压力信号,按照下述公式对所述压力信号中的每一帧压力信号进行噪声跟踪,获取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噪声谱N(w,n):
<mrow> <mi>N</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mo>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b> <mi>&amp;alpha;</mi> <mi>u</mi> </msub> <mo>)</mo> <mo>|</mo> <mi>X</mi>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o>|</mo> <mo>+</mo> <msub> <mi>&amp;alpha;</mi> <mi>u</mi> </msub> <mi>N</mi>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o>,</mo> </mrow> </mtd> <mtd> <mrow> <mo>|</mo> <mi>X</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mo> <mo>&amp;GreaterEqual;</mo> <mi>N</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b> <mi>&amp;alpha;</mi> <mi>d</mi> </msub> <mo>)</mo> <mo>|</mo> <mi>X</mi>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o>|</mo> <mo>+</mo> <msub> <mi>&amp;alpha;</mi> <mi>d</mi> </msub> <mi>N</mi>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o>,</mo> </mrow> </mtd> <mtd> <mrow> <mo>|</mo> <mi>X</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mo> <mo>&lt;</mo> <mi>N</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其中,X(w,n)表示所述压力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αu、αd为预设系数且0<αd<αu<1;w表示频域上的频点序号;n表示时域上的帧序号;
按照下述公式对每一帧压力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谱Xb(w,n):
<mrow> <mi>X</mi> <mi>b</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mo>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n>1</mn> <mo>,</mo> </mrow> </mtd> <mtd> <mrow> <mo>|</mo> <mi>X</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mo> <mo>-</mo> <mi>N</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gt;</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n>0</mn> <mo>,</mo> </mrow> </mtd> <mtd> <mrow> <mo>|</mo> <mi>X</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mo> <mo>-</mo> <mi>N</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amp;le;</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Tb为预设第一阈值;
将其中一路压力信号对应的Ka个二值谱与另一路压力信号对应的Kb个二值谱进行两两间的相干性匹配得到所述第一匹配结果,所述第一匹配结果包括匹配度最高的一组二值谱对应的匹配位置和匹配度,Ka、Kb均为正整数;
对于每一路压力信号,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压力信号中的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功率谱P(w,n):
P(w,n)=αpP(w,n-1)+(1-αp)|X(w,n)|2
其中,X(w,n)表示所述压力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
αp为预设系数且0<αp<1;w表示频域上的频点序号;n表示时域上的帧序号;
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功率谱的谱间相关性DP(w,n):
DP(w,n)=|P(w+1,n)-P(w,n)|
按照下述公式对所述谱间相关性DP(w,n)进行去噪跟踪,获取每一帧压力信号的含噪功率谱的谱间相关性NDP(w,n):
<mrow> <mi>N</mi> <mi>D</mi> <mi>P</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mo>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b> <mi>&amp;beta;</mi> <mi>u</mi> </msub> <mo>)</mo> <mi>D</mi> <mi>P</mi>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o>+</mo> <msub> <mi>&amp;beta;</mi> <mi>u</mi> </msub> <mi>N</mi> <mi>D</mi> <mi>P</mi>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o>,</mo> </mrow> </mtd> <mtd> <mrow> <mi>D</mi> <mi>P</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amp;GreaterEqual;</mo> <mi>N</mi> <mi>D</mi> <mi>P</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b> <mi>&amp;beta;</mi> <mi>d</mi> </msub> <mo>)</mo> <mi>D</mi> <mi>P</mi>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o>+</mo> <msub> <mi>&amp;beta;</mi> <mi>d</mi> </msub> <mi>N</mi> <mi>D</mi> <mi>P</mi>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o>,</mo> </mrow> </mtd> <mtd> <mrow> <mi>D</mi> <mi>P</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row> <mo>&lt;</mo> <mi>N</mi> <mi>D</mi> <mi>P</mi> <mrow> <mo>(</mo> <mi>w</mi>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其中,βu、βd为预设系数且0<βd<βu<1;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字调制信号x(t)的分数低阶模糊函数表示为:
<mrow> <mi>&amp;chi;</mi> <mrow> <mo>(</mo> <mi>&amp;tau;</mi> <mo>,</mo> <mi>f</mi> <mo>)</mo> </mrow> <mo>=</mo> <msubsup> <mo>&amp;Integral;</mo> <mrow> <mo>-</mo> <mi>&amp;infin;</mi> </mrow> <mi>&amp;infin;</mi> </msubsup> <msup> <mrow> <mo>&amp;lsqb;</mo> <mi>x</mi> <mrow> <mo>(</mo> <mi>t</mi> <mo>+</mo> <mi>&amp;tau;</mi> <mo>/</mo> <mn>2</mn> <mo>)</mo> </mrow> <mo>&amp;rsqb;</mo> </mrow> <mrow> <mo>&lt;</mo> <mi>a</mi> <mo>&gt;</mo> </mrow> </msup> <msup> <mrow> <mo>&amp;lsqb;</mo> <msup> <mi>x</mi> <mo>*</mo> </msup> <mrow> <mo>(</mo> <mi>t</mi> <mo>-</mo> <mi>&amp;tau;</mi> <mo>/</mo> <mn>2</mn> <mo>)</mo> </mrow> <mo>&amp;rsqb;</mo> </mrow> <mrow> <mo>&lt;</mo> <mi>b</mi> <mo>&gt;</mo> </mrow> </msup> <msup> <mi>e</mi> <mrow> <mo>-</mo> <mi>j</mi> <mn>2</mn> <mi>&amp;pi;</mi> <mi>f</mi> <mi>t</mi> </mrow> </msup> <mi>d</mi> <mi>t</mi> <mo>;</mo> </mrow>
其中,τ为时延偏移,f为多普勒频移,0<a,b<α/2,x*(t)表示x(t)的共轭,当x(t)为实信号时,x(t)<p>=|x(t)|<p>sgn(x(t));当x(t)为复信号时,[x(t)]<p>=|x(t)|p-1x*(t);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内置的评估模块对灭菌炉安全运行参数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首先,建立灭菌炉与运行参数的综合信息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由n个分析对象m个指标构成的系统,从而得到初始信息评价矩阵:
其中,i=1,2,…,n;j=1,2,…,m;
对A'中各指标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的指标:
<mrow> <msub> <mi>a</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o>=</mo> <mn>0.8</mn> <mo>&amp;times;</mo>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sup> <mi>a</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o>&amp;prime;</mo> </msubsup> <mo>-</mo> <munder> <mrow> <mi>m</mi> <mi>i</mi> <mi>n</mi> </mrow> <mi>i</mi> </munder> <mo>{</mo> <msubsup> <mi>a</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o>&amp;prime;</mo> </msubsup> <mo>}</mo> </mrow> <mrow> <munder> <mrow> <mi>m</mi> <mi>a</mi> <mi>x</mi> </mrow> <mi>i</mi> </munder> <mo>{</mo> <msubsup> <mi>a</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o>&amp;prime;</mo> </msubsup> <mo>}</mo> <mo>-</mo> <munder> <mrow> <mi>m</mi> <mi>i</mi> <mi>n</mi> </mrow> <mi>i</mi> </munder> <mo>{</mo> <msubsup> <mi>a</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o>&amp;prime;</mo> </msubsup> <mo>}</mo> </mrow> </mfrac> <mo>)</mo> </mrow> <mo>+</mo> <mn>0.1</mn> </mrow>
其中,i=1,2,…,n;j=1,2,…,m;
—矩阵A'中第j列的最小值;
—矩阵A'中第j列的最大值;
aij—规范性信息矩阵中对应于第i行j列的元素,规范性信息矩阵A可表示为:
其中,i=1,2,…,n;j=1,2,…,m;
然后,根据规范性信息矩阵,确定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的比重:
<mrow> <msub> <mi>p</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sub> <mi>a</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j</mi> <mo>=</mo> <mn>1</mn> </mrow> <mi>m</mi> </munderover> <msub> <mi>a</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其中,i=1,2,…,n;j=1,2,…,m;
最后,由熵权法计算第i个分析对象的熵值
<mrow> <msub> <mi>T</mi> <mi>i</mi> </msub> <mo>=</mo> <mo>-</mo> <mfrac>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j</mi> <mo>=</mo> <mn>1</mn> </mrow> <mi>m</mi> </munderover> <msub> <mi>p</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subsup> <mi>log</mi> <mn>2</mn> <msub> <mi>p</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subsup> </mrow> <mrow> <msubsup> <mi>log</mi> <mn>2</mn> <mi>m</mi> </msub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其中,T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参数子信息熵;
p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i=1,2,…,n;j=1,2,…,m;
同理,可求得压力子信息熵和温度子信息熵,即:
<mrow> <msub> <mi>S</mi> <mi>i</mi> </msub> <mo>=</mo> <mo>-</mo> <mfrac>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j</mi> <mo>=</mo> <mn>1</mn> </mrow> <mi>m</mi> </munderover> <msub> <mi>q</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subsup> <mi>log</mi> <mn>2</mn> <msub> <mi>q</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subsup> </mrow> <mrow> <msubsup> <mi>log</mi> <mn>2</mn> <mi>m</mi> </msub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sub> <mi>R</mi> <mi>i</mi> </msub> <mo>=</mo> <mo>-</mo> <mfrac>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j</mi> <mo>=</mo> <mn>1</mn> </mrow> <mi>m</mi> </munderover> <msub> <mi>m</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subsup> <mi>log</mi> <mn>2</mn> <msub> <mi>m</mi> <mrow> <mi>i</mi> <mi>j</mi> </mrow> </msub> </msubsup> </mrow> <mrow> <msubsup> <mi>log</mi> <mn>2</mn> <mi>m</mi> </msub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其中S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压力子信息熵;
R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温度水子信息熵;
q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m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i=1,2,…,n;j=1,2,…,m;
所述对A'中各指标归一化处理中,归一化公式:
<mrow> <msub> <mi>H</mi> <mi>c</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i>H</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o>-</mo> <mi>m</mi> <mi>i</mi> <mi>n</mi> <mrow> <mo>(</mo> <mi>H</mi> <mo>(</mo> <mi>X</mi> <mo>)</mo> <mo>)</mo> </mrow> </mrow> <mrow> <mi>m</mi> <mi>a</mi> <mi>x</mi> <mrow> <mo>(</mo> <mi>H</mi> <mo>(</mo> <mi>X</mi> <mo>)</mo> <mo>)</mo> </mrow> <mo>-</mo> <mi>min</mi> <mrow> <mo>(</mo> <mi>H</mi> <mo>(</mo> <mi>X</mi> <mo>)</mo>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根据求得压力子信息熵和温度子信息熵,灭菌炉与运行参数的综合信息评价体系的危险度等级标准分为:
0.8≤Hc≤1,极低危险;
0.6≤Hc<0.8,低度危险;
0.4≤Hc<0.6,中度危险;
0.2≤Hc<0.4,高度危险;
0≤Hc<0.2,极高危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采用APP移动终端,APP移动终端的数据分享方法,具体包括:
获得分享请求;
根据所述分享请求,调用一流媒体服务,并确定一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基于所述流媒体服务,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
向主控模块发送所述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地址信息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
基于所述流媒体服务,当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的确认信息后,向所述控制器输出所述流媒体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分享请求确定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包括:
若从所述分享请求中获取到所述主控模块上存储的任一数据文件的文件信息,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文件为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若任一数据文件处理过程中,接收到分享请求,则将当前处理的任一数据文件确定为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出所述流媒体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使所述主控模块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执行该流媒体数据应用程序;
当任一数据文件处理过程中,接收到所述分享请求,根据所述分享请求确定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包括:
将当前处理的任一数据文件确定为用于分享的第一数据;
获取所述任一数据文件当前处理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任一数据文件中未处理的部分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
将所述任一数据文件转换为流媒体数据以及生成一通过流媒体协议能够获得所述流媒体数据的地址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分享请求包括:
如果检测到主控模块执行设定操作的操作信息,则根据所述操作信息生成分享请求;
所述当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的确认信息后,终止所述任一数据文件的处理流程;
获得所述分享请求之后,将实时输入的数据作为第一数据,基于所述调用流媒体服务将实时输入的第一数据转化为流媒体数据。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培养基并列整齐放入灭菌炉内的承载盘;
步骤二:将灭菌炉插头插入蓄能器上,进行对灭菌炉的机箱供电;
步骤三: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射的无线信号连接主控模块,从而进行对灭菌炉的控制操作;
步骤四:如果报警模块报警,移动终端通过控制主控模块关闭电源,停止灭菌工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
设定主控模块的一温度临界值和压力临界值;
根据温度临界值和压力临界值判断一最大可处理负载量;
根据汇集平台电源管理技术将多个第一工作任务结合为一第一连续工作任务;
判断第一连续工作任务的一负载量是否大于最大可处理负载量;
当第一连续工作任务的负载量大于最大可处理负载量时,将第一连续工作任务中之一超载部分的第一工作任务移出第一连续工作任务;
当接收到第一连续工作任务时,将主控模块由一休眠模式切换至一操作模式,以及处理第一连续工作任务;以及当第一连续工作任务处理完成后,将主控模块设为休眠模式。
CN201710724961.0A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7633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961.0A CN107633322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961.0A CN107633322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3322A true CN107633322A (zh) 2018-01-26

Family

ID=6109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4961.0A Pending CN107633322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332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1674A (zh) * 2014-05-29 2014-10-22 东至县兴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室温度控制系统
CN104331744A (zh) * 2014-10-17 2015-02-0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方法
CN105376321A (zh) * 2015-11-30 2016-03-02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一种多功能物联网信息平台
CN205145192U (zh) * 2015-11-28 2016-04-13 江西荣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灭菌系统
CN106483902A (zh) * 2016-11-23 2017-03-08 北华大学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温高压卷染机电控控制系统
CN107064428A (zh) * 2017-04-06 2017-08-18 鲁馨茗 一种室内空气监测报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1674A (zh) * 2014-05-29 2014-10-22 东至县兴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室温度控制系统
CN104331744A (zh) * 2014-10-17 2015-02-0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方法
CN205145192U (zh) * 2015-11-28 2016-04-13 江西荣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灭菌系统
CN105376321A (zh) * 2015-11-30 2016-03-02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一种多功能物联网信息平台
CN106483902A (zh) * 2016-11-23 2017-03-08 北华大学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温高压卷染机电控控制系统
CN107064428A (zh) * 2017-04-06 2017-08-18 鲁馨茗 一种室内空气监测报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3393B (zh) 一种基于非侵入式监测技术的用电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434760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家居生活环境监测终端
CN103108412A (zh) 水产养殖场水质参数远程监测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424381B (zh) 一种用于空巢老人的室内监测系统
CN105046593A (zh) 一种符合低碳能源政策的智能配用电评价方法
WO2020211487A1 (zh) 储能设备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978341B (zh) 一种细胞培养系统
CN107633322A (zh) 一种智能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964992U (zh) 一种分布式水库水位监测系统
CN109036810B (zh) 一种变压器有源噪声降噪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4963284B (zh) 一种舒适度和峰谷电价自适应的户用电供暖智能群控方法
CN207730940U (zh) 一种基于北斗差分定位的导线舞动系统
CN108693329A (zh) 一种基于二线制总线的土壤监测系统
CN110266785B (zh) 一种高压氧舱数据通信传输方法及系统
CN204405105U (zh) 一种温湿度监测系统
CN210320513U (zh) 高效室内湿度监控管理系统
CN110443460B (zh) 一种基于天气和小区热量损耗的换热站换热量人工智能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EP3965244A3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in a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multiple current sensors
CN108629487A (zh) 一种大数据智能管理装置
CN116317096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抽屉式采控柜系统
CN109613879B (zh) 一种基于低分辨率红外热视技术的机柜热负荷监测系统
CN117250874B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能源监控管理系统
CN104573821B (zh) 一种通过多参数融合处理设备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111917184B (zh)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用电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13750689U (zh) 基于物联网和云平台的仪表数据信息采集智能管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