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0478B - 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30478B CN107630478B CN201711063470.2A CN201711063470A CN107630478B CN 107630478 B CN107630478 B CN 107630478B CN 201711063470 A CN201711063470 A CN 201711063470A CN 107630478 B CN107630478 B CN 1076304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l
- pile
- soil
- anchor
- support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试验土箱、前排桩模型、后排桩模型、连梁模型、锚杆模型、浆液供给系统、位移监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可以得到前、后排桩不同嵌固深度、不同间距以及锚杆不同注浆量情况下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得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从而获得最佳的前、后排桩嵌固深度、间距和锚杆注浆量,达到合理选择桩‑土‑锚设计和施工参数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与已有建(构)筑物距离非常近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由于基坑开挖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求基坑开挖施工时不但要有安全的支护体系,而且施工速度要快,以尽可能减小基坑开挖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变形,保证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目前,软土基坑支护一般采用重力式围护墙、桩+坑内水平支撑以及桩+钢管前撑的结构形式。重力式围护墙一般坑内无内支撑,可以进行快速挖土,但是位移控制能力较差,桩+坑内水平支撑以及桩+钢管前撑的结构形式位移控制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坑内有支撑,影响了施工进度。鉴于上述现象,既可以达到位移控制要求、又可以取消坑内支撑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
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的作用效果,与前、后排桩的嵌固深度、二者的间距以及锚杆的注浆量有很大的关系。然而,目前为止,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至今没有得到解决,设计时基本都是依靠工程经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或潜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以及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方法,运用该试验装置和方法,可以得到前、后排桩不同嵌固深度、不同间距以及锚杆不同注浆量情况下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得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从而获得最佳的前、后排桩的嵌固深度、间距和锚杆的注浆量,达到合理选择桩-土-锚设计和施工参数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其包括:
试验土箱,所述试验土箱中容置有试验土体;
前排桩模型,插设于模拟基坑边缘的所述试验土体中,所述前排桩模型上开设有注浆孔洞;
后排桩模型,插设于所述试验土体中,所述后排桩模型与所述前排桩模型通过连梁模型相连;
内部中空的锚杆模型,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一端开口并连接于所述注浆孔洞,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插入所述试验土体中并贯穿所述后排桩模型,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设有出浆孔;
浆液供给系统,通过注浆管连接于所述注浆孔洞;
位移监测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激光标靶,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试验土箱的侧壁,所述激光标靶固定于所述前排桩模型的顶部;以及
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连接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仪及连接于所述数据采集仪的数据处理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可以得到前、后排桩不同嵌固深度、不同间距以及锚杆不同注浆量情况下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得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从而获得最佳的前、后排桩嵌固深度、间距和锚杆注浆量,达到合理选择桩-土-锚设计和施工参数的目的。
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后排桩模型上开设有锚杆穿孔,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锚杆穿孔中。
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浆液供给系统包括气压供给设备和浆液盛放容器,所述气压供给设备通过气管与所述浆液盛放容器相连,所述浆液盛放容器通过所述注浆管连接于所述前排桩模型的所述注浆孔洞。
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浆液盛放容器的顶部,所述注浆管连接于所述浆液盛放容器的底部。
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气管上设有气压控制阀,所述注浆管上设有浆液控制阀。
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浆液盛放容器的顶部设有排气阀。
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试验土箱的侧壁距离所述前排桩模型或所述后排桩模型的距离至少为所述前排桩模型或所述后排桩模型中较大长度的两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方法,其包括步骤:
提供前排桩模型、后排桩模型及连梁模型,将所述前排桩模型和所述后排桩模型通过所述连梁模型相连,于所述前排桩模型上开设有注浆孔洞,于所述后排桩模型上开设有锚杆穿孔;
提供锚杆模型,所述锚杆模型内部中空且第一端开口,将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注浆孔洞,将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锚杆穿孔中,并于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开设出浆孔,使得所述前排桩模型、所述后排桩模型、所述连梁模型及所述锚杆模型组合形成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
提供试验土箱,于所述试验土箱中置入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及试验土体,使所述前排桩模型、所述后排桩模型及所述锚杆模型插设于所述试验土体中;
提供浆液供给系统,通过注浆管将所述浆液供给系统与所述注浆孔洞相连;
开启所述浆液供给系统,利用所述注浆管向所述锚杆模型中注入浆液,浆液经由所述锚杆模型的所述出浆孔流入所述试验土体中;
待达到设定注浆量时,关闭所述浆液供给系统,停止注浆;
提供位移监测系统,采集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相对于所述试验土箱的位移数据;
提供数据处理系统,将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位移监测系统,获取所述位移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所述位移数据,作为位移初值;
开挖所述前排桩模型的远离所述后排桩模型的一侧的试验土体,模拟基坑开挖,并利用所述位移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开挖过程中的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相对于所述试验土箱的位移数据;以及
利用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位移初值和开挖过程中的所述位移数据制作开挖过程中的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位移变化规律。
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制作得到所述位移变化规律之后,还包括步骤:
改变前排桩模型和后排桩模型的嵌固深度、间距或锚杆模型的注浆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位移变化规律;
从不同的位移变化规律中选择符合实际工况的位移变化规律,配置合理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设计和施工参数。
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于所述试验土箱中置入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及试验土体的过程中,包括步骤:
于所述试验土箱中装入试验土体至前排桩模型和后排桩模型的设定底部位置;
将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放入所述试验土箱中的设定位置;
继续向所述试验土箱中添加试验土体,直至所述试验土体与所述连梁模型表面齐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坑开挖之前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坑开挖之后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试验土箱,2-试验土体,3-前排桩模型,4-后排桩模型,5-连梁模型,6-固定螺栓,7-锚杆模型,8-注浆体,9-试验桌,10-数据处理器,11-数据采集仪,12-激光位移传感器,13-激光标靶,14-数据传输线,15-气压供给设备,16-浆液盛放容器,17-浆液,18-气管,19-气压控制阀,20-浆液控制阀,21-排气阀,22—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的作用效果,与前、后排桩的嵌固深度、二者的间距以及锚杆的注浆量有很大的关系。然而,目前为止,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至今没有得到解决,设计时基本都是依靠工程经验。
为了深入开展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效果的研究,明确前、后排桩的嵌固深度、二者的间距以及锚杆的注浆量等因素对该支护体系的影响机理,从而获得最佳的前、后排桩嵌固深度、间距和锚杆注浆量,达到合理选择桩-土-锚设计和施工参数的目的,就必须具备一种室内模拟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目前现有技术在这一领域中上属于空白。
首先,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其主要由试验土箱1、前排桩模型3、后排桩模型4、连梁模型5、锚杆模型7、浆液供给系统、位移监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各部分构成,具体包括:试验土箱1、试验土体2,前排桩模型3、后排桩模型4、连梁模型5、固定螺栓6、锚杆模型7、注浆体8、试验桌9、数据处理器10、数据采集仪11、激光位移传感器12、激光标靶13,数据传输线14、气压供给设备15、浆液盛放容器16、浆液17,气管18、气压控制阀19、浆液控制阀20、排气阀2、注浆管22。
试验土箱1为一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容器,其内部用于盛放试验土体2。
前排桩模型3位于待开挖的模拟基坑边缘,用来模拟实际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中的前排桩体。前排桩模型3上开有一圆形的注浆孔洞,作为浆液17注入锚杆模型7的通道,注浆孔洞的外侧与注浆管22连接,内侧与锚杆模型7相连;
后排桩模型4远离模拟基坑边缘,用来模拟实际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中的后排桩体。后排桩模型4上开有一圆形的锚杆穿孔,锚杆穿孔的直径与锚杆模型7的直径相等,可以让锚杆模型7刚好穿过;
连梁模型5用于将前排桩模型2和后排桩模型3的顶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门式结构,增强前排桩模型2和后排桩模型3的整体作用。连梁模型5的长度可以改变,如采用伸缩杆模型,或更换不同长度的连梁模型,用来模拟前排桩模型3和后排桩模型4之间的不同间距。
锚杆模型7为一上端开口的中空圆形管状结构,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两个部分,下半部分开有小孔,作为浆液17进入试验土体2的出浆孔;
试验桌9用来放置数据采集仪11和数据处理器10,其中,数据采集仪11和数据处理器10构成了本发明装置的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器进一步可采用电脑。
数据处理器10内装有数据监测平台,用于读取和处理数据采集仪11中采集的试验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线14与数据采集仪11相连。
数据采集仪11用于采集激光位移传感器12测量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线14与激光位移传感器12相连。
激光位移传感器12安装在试验土箱1的侧壁上,用于测量激光标靶13的位移。激光标靶13固定在前排桩模型3的顶部,并与激光位移传感器12相对设置,用来作为激光位移传感器12的反射装置,用来反映前排桩模型3和后排桩模型4的位移。其中,激光位移传感器12和激光标靶13构成了本发明装置的位移监测系统,激光标靶13可采用标杆。
气压供给设备15用于给浆液盛放容器16提供气压,气压供给设备15通过气管18与浆液盛放容器16连接,从而将浆液盛放容器16里面的浆液17通过注浆管22压入到锚杆模型7中,并进入试验土体2。其中,气压供给设备15和浆液盛放容器16构成了本发明的浆液供给系统。
浆液盛放容器16用于盛放浆液17,并在浆液盛放容器16一端安装气管18,另一端安装注浆管22。在浆液盛放容器16的上端和下端各开有一个孔,上端的孔用于安装气管18,下端的孔用于安装注浆管22,并在气管18和注浆管22上分别设置气压控制阀19和浆液控制阀20用于分别控制气体的进入和浆液17的流出。在浆液盛放容器16上端安装气管18的孔的旁边还开有一个孔用于安装浆液盛放容器的排气阀21,该排气阀21用于随时释放浆液盛放容器16内的气压,以利于浆液盛放容器16中的气压控制。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试验土箱1左、右两侧边缘距离前排桩模型3和后排桩模型4的最近距离至少为前排桩模型3和后排桩模型4长度的2倍,以满足间距效应。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前排桩模型3和后排桩模型4顶部以及连梁模型5两端开有孔洞,用来将连梁模型5与前排桩模型3和后排桩模型4连接固定,因此,前排桩模型3、后排桩模型4及连梁模型5可拆卸装配式相连,便于拆装、更换。
配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提供前排桩模型、后排桩模型及连梁模型,将前排桩模型和后排桩模型通过连梁模型相连,于前排桩模型上开设有注浆孔洞,于后排桩模型上开设有锚杆穿孔;
步骤102:提供锚杆模型,锚杆模型内部中空且第一端开口,将锚杆模型的第一端连接于注浆孔洞,将锚杆模型的第二端穿设于锚杆穿孔中,并于锚杆模型的第二端开设出浆孔,使得前排桩模型、后排桩模型、连梁模型及锚杆模型组合形成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
步骤103:提供试验土箱,于试验土箱中置入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及试验土体,使前排桩模型、后排桩模型及锚杆模型插设于试验土体中;
步骤104:提供浆液供给系统,通过注浆管将浆液供给系统与注浆孔洞相连;
步骤105:开启浆液供给系统,利用注浆管向锚杆模型中注入浆液,浆液经由锚杆模型的出浆孔流入试验土体中;
步骤106:待达到设定注浆量时,关闭浆液供给系统,停止注浆;
步骤107:提供位移监测系统,采集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相对于试验土箱的位移数据;
步骤108:提供数据处理系统,将数据处理系统连接于位移监测系统,获取位移监测系统采集到的位移数据,作为位移初值;
步骤109:开挖前排桩模型的远离后排桩模型的一侧的试验土体,模拟基坑开挖,并利用位移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开挖过程中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相对于试验土箱的位移数据;以及
步骤110:利用数据处理系统根据位移初值和开挖过程中的位移数据制作开挖过程中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位移变化规律。
较佳地,在制作得到位移变化规律之后,还包括步骤:
改变前排桩模型和后排桩模型的嵌固深度、间距或锚杆模型的注浆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位移变化规律;
从不同的位移变化规律中选择符合实际工况的位移变化规律,配置合理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设计和施工参数。
较佳地,在于试验土箱中置入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及试验土体的过程中,包括步骤:
于试验土箱中装入试验土体至前排桩模型和后排桩模型的设定底部位置;
将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放入试验土箱中的设定位置;
继续向试验土箱中添加试验土体,直至试验土体与连梁模型表面齐平。
具体到前述实施例中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如图2和图3所示,应用该装置,进行室内模拟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锚杆模型7穿过后排桩模型4上的锚杆穿孔,通过固定螺栓6连接到前排桩模型3上,使锚杆模型7上端开口与前排桩模型3上的圆孔对接在一起;
2)将连梁模型5通过固定螺栓6与前排桩模型3和后排桩模型4固定在一起,与锚杆模型7一起组成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
3)在试验土箱1中装入试验土体2到前排桩模型3和后排桩模型4底部位置,然后将由前排桩模型3、后排桩模型4、连梁模型5和锚杆模型7组成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放入试验土箱1中的预定位置;
4)继续向试验土箱1中添加试验土体2直到土体表面与连梁模型5上表面齐平;
5)通过注浆管22连接浆液盛放容器16和前排桩模型3上用于浆液17注入的圆孔;
6)关闭浆液盛放容器16上端的气压控制阀19和浆液盛放容器的排气阀21以及浆液盛放容器16下端的浆液控制阀20,在浆液盛放容器16中加入浆液17;
7)启动气压供给设备15,使气压达到试验需要大小;
8)打开浆液盛放容器16上端的气压控制阀19和浆液盛放容器16的下端的浆液控制阀20,使浆液17通过注浆管22进入到锚杆模型7中,并通过锚杆模型7下半部分的小孔注入到附近的试验土体2中;
9)当浆液17达到试验需要的注入量时,关闭浆液盛放容器16上端的气压控制阀19和浆液盛放容器16下端的浆液控制阀20,关闭气压供给设备15,打开浆液盛放容器16上端的浆液盛放容器排气阀21,释放浆液盛放容器16内部气压;
10)待浆液17达到凝固需要的时间形成完整的注浆体8以后,将标杆13固定到前排桩模型3的顶部,将激光位移传感器12安装到模型土箱1侧壁上;
11)通过数据传输线14连接激光位移传感器12与数据采集仪11,以及数据采集仪11与数据处理器10,接通数据采集仪11和数据处理器10的电源;
12)启动数据采集仪11和数据处理器10,开启数据处理器中的数据监测平台,开始采集激光位移传感器12的数据,并把此时的数据作为光位移传感器12的初值;
13)将前排桩模型3右侧的试验土体2挖出,模拟基坑开挖,一直挖到需要的位置,如图2所示;
14)继续采集激光位移传感器12的数据,直到数据稳定,通过与步骤12)中数据采集仪11采集到的初值进行对比,即得到基坑开挖过程中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位移变化规律。
15)改变前排桩模型3和后排桩模型4嵌固深度、间距以及锚杆模型7注浆量,试验模拟不同前排桩模型3、后排桩模型4嵌固深度,不同前排桩模,3、后排桩模型4间距以及锚杆模型7不同注浆量情况下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位移变化规律,得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可以得到前、后排桩不同嵌固深度、不同间距以及锚杆不同注浆量情况下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得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从而获得最佳的前、后排桩嵌固深度、间距和锚杆注浆量,达到合理选择桩-土-锚设计和施工参数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验土箱,所述试验土箱中容置有试验土体;
前排桩模型,插设于模拟基坑边缘的所述试验土体中,所述前排桩模型上开设有注浆孔洞;
后排桩模型,插设于所述试验土体中,所述后排桩模型与所述前排桩模型通过连梁模型相连,所述前排桩模型、所述后排桩模型及所述连梁模型采用可拆卸装配式相连;
内部中空的锚杆模型,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一端开口并连接于所述注浆孔洞,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插入所述试验土体中并贯穿所述后排桩模型,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设有出浆孔;
浆液供给系统,通过注浆管连接于所述注浆孔洞;
位移监测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激光标靶,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试验土箱的侧壁,所述激光标靶固定于所述前排桩模型的顶部;以及
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连接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仪及连接于所述数据采集仪的数据处理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桩模型上开设有锚杆穿孔,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锚杆穿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供给系统包括气压供给设备和浆液盛放容器,所述气压供给设备通过气管与所述浆液盛放容器相连,所述浆液盛放容器通过所述注浆管连接于所述前排桩模型的所述注浆孔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浆液盛放容器的顶部,所述注浆管连接于所述浆液盛放容器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上设有气压控制阀,所述注浆管上设有浆液控制阀。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盛放容器的顶部设有排气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土箱的侧壁距离所述前排桩模型或所述后排桩模型的距离至少为所述前排桩模型或所述后排桩模型中较大长度的两倍。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实施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前排桩模型、后排桩模型及连梁模型,将所述前排桩模型和所述后排桩模型通过所述连梁模型相连,于所述前排桩模型上开设有注浆孔洞,于所述后排桩模型上开设有锚杆穿孔;
提供锚杆模型,所述锚杆模型内部中空且第一端开口,将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注浆孔洞,将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锚杆穿孔中,并于所述锚杆模型的第二端开设出浆孔,使得所述前排桩模型、所述后排桩模型、所述连梁模型及所述锚杆模型组合形成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
提供试验土箱,于所述试验土箱中置入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及试验土体,使所述前排桩模型、所述后排桩模型及所述锚杆模型插设于所述试验土体中;
提供浆液供给系统,通过注浆管将所述浆液供给系统与所述注浆孔洞相连;
开启所述浆液供给系统,利用所述注浆管向所述锚杆模型中注入浆液,浆液经由所述锚杆模型的所述出浆孔流入所述试验土体中;
待达到设定注浆量时,关闭所述浆液供给系统,停止注浆;
提供位移监测系统,采集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相对于所述试验土箱的位移数据;
提供数据处理系统,将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位移监测系统,获取所述位移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所述位移数据,作为位移初值;
开挖所述前排桩模型的远离所述后排桩模型的一侧的试验土体,模拟基坑开挖,并利用所述位移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开挖过程中的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相对于所述试验土箱的位移数据;以及
利用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位移初值和开挖过程中的所述位移数据制作开挖过程中的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位移变化规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得到所述位移变化规律之后,还包括步骤:
改变前排桩模型和后排桩模型的嵌固深度、间距或锚杆模型的注浆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位移变化规律;
从不同的位移变化规律中选择符合实际工况的位移变化规律,配置合理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的设计和施工参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于所述试验土箱中置入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及试验土体的过程中,包括步骤:
于所述试验土箱中装入试验土体至前排桩模型和后排桩模型的设定底部位置;
将所述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模型放入所述试验土箱中的设定位置;
继续向所述试验土箱中添加试验土体,直至所述试验土体与所述连梁模型表面齐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63470.2A CN107630478B (zh) | 2017-11-02 | 2017-11-02 | 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63470.2A CN107630478B (zh) | 2017-11-02 | 2017-11-02 | 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30478A CN107630478A (zh) | 2018-01-26 |
CN107630478B true CN107630478B (zh) | 2023-05-12 |
Family
ID=61107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63470.2A Active CN107630478B (zh) | 2017-11-02 | 2017-11-02 | 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304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2081B (zh) * | 2018-05-18 | 2021-02-26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复合式多层拉森钢板桩组合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
CN110779669B (zh) * | 2019-09-18 | 2021-05-07 | 北京工业大学 | 重型机床基础排桩隔振形式可调的实验装置 |
CN113049381A (zh) * | 2021-03-11 | 2021-06-29 |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坑支护模拟试验装置及系统 |
CN114000512B (zh) * | 2021-08-27 | 2023-02-28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系梁及使用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8044A (zh) * | 2013-11-05 | 2014-02-05 | 上海理工大学 | 盾构隧道注浆施工对邻近桩基影响的室内模型试验装置 |
WO2015145263A1 (en) * | 2014-03-28 | 2015-10-01 | Melvin Gerrard Englan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anomalie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
CN105277444A (zh) * | 2015-04-21 | 2016-01-27 | 河南理工大学 | 基于多向加载的全机械式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205062860U (zh) * | 2015-08-12 | 2016-03-02 | 河海大学 | 一种锚杆加固边坡模型试验装置 |
CN106610343A (zh) * | 2015-10-27 | 2017-05-03 | 张志国 | 墩反力闭合力系自平衡式铁路现浇梁静载试验装置 |
CN107083774A (zh) * | 2017-04-17 | 2017-08-22 | 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多层水平连接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2017
- 2017-11-02 CN CN201711063470.2A patent/CN1076304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8044A (zh) * | 2013-11-05 | 2014-02-05 | 上海理工大学 | 盾构隧道注浆施工对邻近桩基影响的室内模型试验装置 |
WO2015145263A1 (en) * | 2014-03-28 | 2015-10-01 | Melvin Gerrard Englan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anomalie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
CN105277444A (zh) * | 2015-04-21 | 2016-01-27 | 河南理工大学 | 基于多向加载的全机械式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205062860U (zh) * | 2015-08-12 | 2016-03-02 | 河海大学 | 一种锚杆加固边坡模型试验装置 |
CN106610343A (zh) * | 2015-10-27 | 2017-05-03 | 张志国 | 墩反力闭合力系自平衡式铁路现浇梁静载试验装置 |
CN107083774A (zh) * | 2017-04-17 | 2017-08-22 | 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多层水平连接双排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30478A (zh) | 2018-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30478B (zh) | 桩-土-锚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5044306B (zh) | 一种桩承式路堤透明土模型试验装置和方法 | |
CN102912780B (zh) | 黄土湿陷性变形的砂土浸水测试方法 | |
CN105021418B (zh) | 适用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盾构开挖面模型及模拟方法 | |
JP7236781B2 (ja) | 杭端に空洞が存在することによる杭基礎の軸受性能への影響を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する試験装置及び試験方法 | |
CN106049557B (zh) | 采用模拟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室内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 | |
CN106885759B (zh) | 一种可视化饱和动态含水砂层渗透注浆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1831924B (zh) | 地下结构物阻断地下水渗流的模拟装置 | |
CN203287239U (zh) | 一种土压平衡盾构开挖面稳定性控制模型试验装置 | |
CN103278376A (zh) | 土压平衡盾构开挖面稳定性控制模型试验装置 | |
CN103389260B (zh) | 桩基础阻碍地下水渗流的室内模拟试验方法 | |
CN203452104U (zh) | 桩基础阻碍地下水渗流的室内模拟试验装置 | |
CN108489892A (zh) | 一种渗流条件下海底盾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6836206A (zh) | 护筒旋挖成桩施工方法 | |
CN110468833A (zh) | 用于内河航道的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296588B (zh) | 水下挤密砂桩施工工艺 | |
CN109632606B (zh) | 一种江底盾构隧道施工在潮汐荷载作用下的开挖面渗流试验系统 | |
CN108205057A (zh) | 地下工程截断水循环路径引发城区地层塌陷的模拟试验装置 | |
CN115369860A (zh) | 一种临近地铁超长隔离桩施工方法 | |
CN110485483A (zh) | 一种模拟基坑突涌灾变全过程的装置 | |
CN107677498B (zh) | 桩-土-撑组合支护体系作用机理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6324222A (zh) | 一种模拟地下隧道施工的模型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9000599A (zh) | 针对封闭充水溶洞的体积测量系统及方法 | |
CN205907650U (zh) | 一种水闸实验装置 | |
CN108198505A (zh) | 一种护盾式tbm隧道豆砾石施工模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